- 相關推薦
打造語文有效課堂的方法
導語: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打造語文有效課堂的方法
一、有的放矢,優(yōu)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起直接導向和定向作用。無數(shù)實例證明,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高低。教師的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榱搜�生的學習目標。有時我們會給學生劃出眾多的知識點,甚至長達一二十個,而學生的消化吸收卻十分有限,因而造成教學效率的低下。
為此,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出發(fā)。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帶領學生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是一大教學要點。但是如果把美景和語言鑒賞分割開來,將景色和語言各用一堂課講解,那么這篇課文便不是一篇真正意義上渾然天成的美文,而是教師純粹為教而教的一個文本對象。對于行走在執(zhí)教初期的年輕教師,筆者認為有必要清晰地認識到一點:一堂課不是獨立的一個知識點,而是連貫的數(shù)堂課的一部分,教學目標還須注重其科學性、明確性和完整性,如此,在課堂教學中便自然有的放矢。
二、資源整合,優(yōu)化教學結構
教學結構是教學思想、教學目的和教學進程的外在體現(xiàn)。對于課堂教學進程,有研究認為,語文課的教學結構屬疏密相間的波浪式結構為最佳,它可以將學生集中注意思考與靜觀默想回味巧妙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更有利于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開展。同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關鍵也還在于“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道理下的突出教學重難點。將教學結構中的主力因素定位在“重難點的突出”上,能夠更好地明確教學目標,由結構去實現(xiàn)目標,實現(xiàn)各項教育資源的整合,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同時,教師的評價反饋更是拉動課堂生成的重要有效途徑。課堂上,教師決不僅僅是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更應在恰當時機評價學生發(fā)言的同時適時點撥,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新的亮點的生成。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前輩指導我上省級公開課《伶官傳序》時,提出了一個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作者歐陽修在文中發(fā)出的兩次感嘆“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和“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誰能讀出自己的感受來?看似很易讀的兩句,既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太難回答。果然,學生很快有了自己的“感受”,你讀一遍,他讀一遍,最后大家都踴躍參與。這樣的課堂提問如此具有啟迪,讓我在常態(tài)化的語文教學中大受其益。
三、自我提升,優(yōu)化個人素養(yǎng)
課堂上如何的妙語連珠、如何的環(huán)節(jié)精妙都離不開一個教師內(nèi)在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一個專業(yè)素養(yǎng)很高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甚至成為學生心中的“男神”“女神”,這種崇拜可以變成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式的強大學習動力。所以我想,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其實所謂的“文人氣質(zhì)”不就是那筆筆墨香熏陶浸泡出來的嗎?教師的思想、個性、才情很大程度上也來自讀書。所以,讀書應該是語文教師的根本,愛讀書是教師走向成功教學的前提。
語文教師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響,在新課改的理念研究下形成科學正確的教學觀念,用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定是能夠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和高格的人性魅力去吸引學生,調(diào)動學生,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實現(xiàn)效率最大化。
四、多方選擇,優(yōu)化教學手段
新課改以來,提倡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踐行新方法,運用新手段,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每天面對同一塊黑板故而單調(diào),如果每節(jié)課再面對同樣的教學程式,面對同樣的學習方法,那就會更覺得單調(diào),甚至會覺得枯燥。據(jù)了解,許多語文課堂存在著學生打瞌睡、不愿聽的尷尬局面,這勢必抑制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還要適時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錄音以及運用各種教具,它們?yōu)檎Z文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視聽感覺,為語文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輔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為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詩情畫意的美學氛圍。
近幾年,電子白板這種教學新手段應用廣泛,甚至在一些地區(qū)已經(jīng)得到了普及。諸如微課、幕課、翻轉課堂等多樣化的課堂呈現(xiàn)新方式也層出不窮。對于顛覆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式的教學手段,這種新的教學手段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筆者認為,在新時代新科技的猛烈沖擊之下,教育也要適時跟上步伐,在該應用時要毫不猶豫地采用。筆者在給高一學生講解第一課《沁園春・長沙》時,對于其中的“意象”一詞有些學生不甚知解,當然簡單的一句“帶有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可以解釋“意象”二字,但要想學生能夠記憶深刻或有益于以后詩歌鑒賞的應用,恐怕這一句話的效果甚微。筆者當時就播放了三分鐘的一個“意象”微課,從概念到舉例,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學生們交流想法,提出自己的理解,對于“意象”這個概念自然深諳于心了。
所以,適時地運用不同的新手段促進教學,是引導學生積極、饒有興趣地學習的重要手段。在語文課堂上,民主、自由、平等、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學生愛上語文、學進語文。
在新課改理念下,在語文常態(tài)教學中,利用各類教學資源并加以整合梳理,這樣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教師要適時利用新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盡可能地調(diào)動各種可利用因素,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不懈的努力。
【打造語文有效課堂的方法】相關文章:
如何打造有效課堂的方法介紹04-22
怎樣打造有效課堂03-30
如何打造高中語文的有效課堂02-02
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03-16
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匯總03-18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導入方法03-30
打造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10-14
打造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03-30
新課改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