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
國標舞,除了特殊的動作外,一般舞步與動作,只要四肢靈活,具有音樂感,都可順利地完成。那么,國標舞的基本功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一、縱向牽引技巧
亦謂形體要求,即全身放松狀態(tài)下尋找一種頭頂天花板的感覺,一種沿腰椎、頸椎直達頭頂的綜向牽引效應;中軸線(主線條)向上拉長延伸的同時,背部拉平,肌肉下壓。同時收腹展胸,腰胯上提,肩部下沉,膝蓋向里。對于摩登舞而言,還有兩點特殊要求:一是手臂握持、雙臂抱圓的構架永不變形,二是頭略偏向左,上身略向后打開。
二、平面牽引技巧
這是實現重心轉移的關鍵。其要領是,無論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以胯部(及橫膈膜)發(fā)力帶動腿腳,“腳隨身動,身到腳到,身隨胯動,胯到身到”。即使身腳同時到,但腳隨身動還是身隨腳動?不同的意識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只有腳隨身動,才會產生龍(蛇)擺尾和行云流水般的效應;而一些人跳舞多年,為什么還“會踩腳”“怕踩腳”,就是因為身隨腳動。
三、不露痕跡技巧
這是重心轉移的高境界。其要領是,腳底內側著力,避免兩腳同時承擔體重,盡量縮短雙腳分擔重心的時間,讓人看不出單腳到雙腳、雙腳到單腳重心交替的痕跡;即使遇到并步,也是由并攏腳到位后的最后一剎那(華而茲),或最初一瞬間(探戈)完成的。
四、全腳滾動技巧
所謂滾動,是指人體重心集中點在腳底位置的移動(轉換)過程,無論腳尖滾向腳跟,還是腳跟滾向腳尖,都應流暢和平穩(wěn),且不得只用腳掌;這種滾動的意識還應有膝關節(jié)柔韌性配合,呈現一種只見人體流動不見重心交替的狀態(tài);這種滾動帶來的自然起伏,與人為的原地顛簸不可同日而語。
五、反身動作技巧
所謂反身(亦稱側身)以腰軸轉動意識帶動上半身的(不完全)轉動;猶如扭秧歌—“左腿向前(后),身往左(右)轉;右腿向前(后),身往右(左)轉”。它的作用在于幫助人體重心推出,重心剛一到位,反身便消失在自然傾斜中。反身不但是旋轉舞步的前奏,而且是其他舞步間銜接的過渡。沒有反身技巧,身體就會顯得僵硬;有了反身,重心轉移就會錦上添花。
六、傾斜技巧
這里所說的傾斜,是以人體縱軸偏離垂直坐標、主線條向上延伸為特征展開的。其作用是通過腰軸發(fā)力促進人體流動,伴隨反身動作展現曲線美的造型。同反身一樣,需注意避免肩部扭曲腰部彎曲。
七、擺動技巧
以腰胯發(fā)力而實現的擺動感,其作用是加大運步的步幅,增強身體的流動。為獲取擺動感,需要在腰胯發(fā)力的同時運用腳掌推力,以及膝關節(jié)配合,從而實現身體在空中的挪動。
八、升降技巧
以促進重心轉移,促進平面牽引為目的的升降,即腳掌為中心,先使腳跟微微離地,;在腳跟上升過程中逐步伸直膝蓋,使身體上升到最高,然后隨著膝關節(jié)彎曲逐漸落地。
九、領舞跟舞技巧
二者應當是全身信息的傳遞與反饋。腰部發(fā)力統率全身的所有信息依靠永不變形的手臂握持,向對方傳遞和反饋;華而茲等摩登舞還應解助腰胯,更有效地傳遞反饋。雙方任何時候都必須各自保持重心穩(wěn)定的相對獨立,不能有絲毫依賴對方的動機。領舞者應準確果斷,跟舞者應絕對服從,不得自作主張。
十、節(jié)奏處理技巧
初級階段踩準腳步,高級階段用身體合音樂的同時,還應當對原有的節(jié)拍加以處理使之豐富多彩。如我們將華而茲的兩個弱拍融化在一起,形成“嘭嚓。嚓”的附點性變化,隨著最后一霎那升到最高,飄逸的風度淋漓酣暢。至于斗牛舞曲跳探戈、傳統中四跳狐步、傳統中三跳桑巴,也許別有一番風味。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相關文章:
武術基本功教學10-10
籃球基本功視頻08-17
籃球基本功教學01-07
散打基本功教學07-22
山楂酵素的基本功效08-09
少林武術的基本功08-11
幼兒舞蹈基本功08-17
教學基本功心得11-11
瑜伽基本功介紹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