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學習計劃(精選10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jīng)驗,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復讀學習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1
八月底、九月初各個復讀班陸續(xù)開始上課,復讀生的學習和應屆生的學習有著本質的不同。對于復讀生在今后一年的學習中應該注意什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提幾點建議如下。
1、正確認識復讀的代價、風險與人生目標
所謂“零風險”是在騙人,但是復讀生更要清楚,承擔風險、付出一年青春時光目的是實現(xiàn)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標。從改變人生的角度看,一年的青春時光是值得的,承擔復讀的風險也是值得的。復讀生一定要有代價意識,一定要有風險意識,但同時一定要具備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堅持、堅定的追求;U為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復讀生具有參加過高考,具備了一定知識量的'積累等優(yōu)勢,這些都會為復讀生增添了許多信心。
2、聽老師話,跟著老師走
小聰明不如大聰明,小算盤打的再精也要吃虧,另起爐灶、另立門戶、自以為是是復讀的大忌。課上的45分鐘是學生較好集中精力的45分鐘,而且許多高三老師都是具有多年高考帶班經(jīng)驗的老師,聽老師話,跟著老師走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3、要有吃苦精神,要學會合作學習
學習沒有捷徑,考試更不能靠猜題押題。學習需要的是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和刻苦學習的精神。特別是復讀,就意味著再吃一遍苦。一定意義上說,選擇復讀就選擇了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合作學習也是復讀中一個重要的角色。這是一種學習氛圍,有問題大家一起討論,有難題大家一起解決,可以向同學學習,向老師提問,復讀生的班級一旦形成了合作學習的氛圍,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整體向上的氛圍。
4、抓基礎、抓中檔試題
真正拉開考生分數(shù)差距的是基礎知識!
真正拉開考生分數(shù)差距的是中低檔試題!
5、學會答題
答題一是學科語言,二是學科術語,三是語言的層次性,四是語言的邏輯性,在高考答題過程中要努力避免用“生活語言”干擾“學科語言”,復讀學生一定要汲取這些教訓。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2
一、正確認識復讀的代價、風險與人生目標
作為一個復讀生一定要十分清楚復讀的最大代價是一年的青春時光,一定要十分清楚復讀是有風險的,所謂“零風險”是在騙人。但是復讀生更要清楚,承擔風險、付出一年青春時光目的是實現(xiàn)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標。復讀結果的外在表現(xiàn)是提高高考成績,進入理想大學,而復讀結果的內在表現(xiàn)是改變了整個人生。從改變人生這個高度看,一年的青春時光是值得的,承擔復讀的風險也是值得的。復讀生一定要有代價意識,一定要有風險意識,但同時一定要具備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堅持、堅定的追求。有了人生堅定目標,一年的青春時光就會演變成一種無形的動力,就會主動承擔風險并最終化險為夷。
化險為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對自己要有信心。09年高考失利了,但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復讀生有復讀生的優(yōu)勢,大家參加過一次高考,對高考過程有過親身的體驗,在吸取了教訓的同時也取得了寶貴的高考經(jīng)驗;第二,大家在高三時已經(jīng)完整地進行過一輪總復習,也就是說在知識上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量的積累,在能力上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復讀過程就是再積累、再提升的過程,是再鞏固、再落實的過程,是查缺補漏的過程,特別是文科的同學,有了這個再積累、再提升的過程就會使自己變得更完美、更聰明。第三,選擇復讀也表現(xiàn)了復讀生對自己目標的鍥而不舍,顯示出復讀生的一種人格力量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優(yōu)勢不但是寶貴的資源,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復讀生的信心。
二、聽老師話、跟著老師走
什么樣的學生是好學生?聽老師話的學生是好學生!怎么樣才能做到提高復讀效果,提高來年高考成績?我們認為,就是要聽老師話,跟著老師走。
小聰明不如大聰明,小算盤打得再精也要吃虧,另起爐灶、另立門戶、自以為是,是復讀的大忌。復讀班的老師是精心選擇后聘任的,以咱們學校為例,老師隊伍全部由各校優(yōu)秀教師組成,其中光連續(xù)多年送畢業(yè)班的教師就有幾十位,他們既是各學科教研組的組長,又全部在一線上課,不是什么“掛名顧問”,他們肩負著各學科的教學質量。咱們學校選調的教師,必須教過高三,教學業(yè)績要突出,全部都是專職而不是兼職!主管教學的領導的聽課,學生的評教評學已經(jīng)形成制度。說這些是想告訴復讀學生,老師們是有一定水平的,有豐富的經(jīng)驗的,對高考研究是充分的.,要相信老師。老師們是引導復讀生實現(xiàn)夢想的導師,一定要聽導師的話,跟著導師走。
還有一點要提醒復讀生,每一個復讀班的學生是由不同學校的學生組成的,每一個學生后面都有六個或更多的教過你們的老師,這些老師就成了你們比較復讀老師的參照,這里產(chǎn)生一個問題,在復讀班教學過程中誰向誰靠攏?復讀班的老師無法向你們靠攏,只有一條路:你們向復讀班的老師靠攏,這樣復讀班的教學才能正常進行下去,而且這種靠攏越快越好,這就是我為什么反復強調要聽老師話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三、要有吃苦精神、要學會合作學習
學習沒有訣竅、沒有捷徑,考試更不能猜題押題,學習需要的是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和刻苦學習的精神。特別是復讀,就意味著再吃一遍苦。我在招生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知識有漏洞,還有些同學150分的卷面連90分都沒得到,也就是不及格,高分考生150分卷面也沒達到120分,原因固然很復雜,但其中二條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方法不對頭,二是刻苦精神不到位。一定意義上說選擇了復讀就是選擇了吃苦,誰能吃苦誰就會取得好成績。
合作學習很重要,這是一種學習氛圍,有問題大家討論,有問題共同研究,合作學習不是反對問老師,有問題當然要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互相提問、互相討論,復讀生的班級一旦形成合作學習氛圍,就形成了一個整體向上的氛圍。
這里還想提及一點就是厚道的學生是好學生,厚道的學生包容性強,具有很強的寬容性,不是自私自利,不是斤斤計較,不是以鄰為壑,不以同學為競爭對象,團結互助,和諧相處,精華辦復讀班這么多年似乎形成這樣一條規(guī)律,厚道的學生出成績。再往深處說復讀過程也是人格提升的過程,分數(shù)當然要提升,人格更要提升,人格的提升對分數(shù)的提升有著重大影響。
四、抓基礎、抓中低檔試題
研究高考多年、抓高考質量多年,有兩條經(jīng)驗是年年不變,概括起來就是這樣兩句話:
真正拉開考生分數(shù)差距的是基礎知識!
真正拉開考生分數(shù)差距的是中低檔試題!
150分卷面,得分在120分以內,有些考生甚至不足90分,一般說來有兩個原因,
一是基礎知識有漏洞,
二是中低檔題跑了分。有些優(yōu)秀考生語、數(shù)、外得到120分或110多分,分析結果是難題(占30分)得到一些分,而中低檔題跑了不少分。綜合試卷中有240分中低檔題,相當一部分考生沒有抓住。高考750分,中低檔題占八成——600分,抓住這600分的題就抓住了根本。
高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項能力都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因此高考復習,高考復讀抓住了基礎知識就是抓住了根本。
五、學會答題
在今年招生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高考之后的估分高于高考實際成績,咎其原因有一點是共同的:考生覺得自己答對了,可是閱卷老師沒給分,這是為什么?我前邊的文章中寫過如何正確答題的策略,其實差距就在答題的準確性上。我多次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道政治試題,牽扯到了歷史知識,試題是這樣的:滿清末年帝國主義的堅船利艦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和現(xiàn)在我們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兩者有什么本質的不同?許多同學答題寫的是:主動與被動,自愿與不自愿等等。其實考生在審題時沒有搞清這道題的題眼是“本質”,總是在“不同”上做文章,當然得不到分,得不到高分,本質是什么?是“主權”是“國家主權”,有了“主權”這兩個字,再加上幾句修飾,滿分就沒問題了。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3
一、明確目標,找準定位
分析高考失利原因
逐科分析試卷,明確是知識漏洞、解題技巧不足、時間分配問題,還是心理壓力導致的失誤。
區(qū)分“可提升空間大的科目”和“需鞏固穩(wěn)定的科目”,優(yōu)先突破弱勢學科。
設定具體目標
總分目標:根據(jù)復讀預期(如一本線、名校錄取線等),拆解到各科目需要達到的分數(shù)。
單科目標:如數(shù)學從100分提升到130分,需明確哪些知識點(如導數(shù)、立體幾何)需重點突破。
二、分階段規(guī)劃,循序漸進
1. 基礎夯實階段(復讀初期-開學前)
任務:梳理高中三年知識體系,填補基礎漏洞。
方法:
按教材章節(jié)逐章復習,結合筆記和考綱,標注模糊知識點。
用思維導圖整理知識框架,建立學科邏輯(如數(shù)學的函數(shù)→導數(shù)→不等式聯(lián)動)。
每天固定時間背單詞、公式、古詩文等基礎內容。
2. 專題突破階段(開學后-寒假前)
任務:針對高頻考點和薄弱模塊進行專項訓練。
方法:
按題型分類刷題(如物理的'“電場磁場綜合題”、語文的“現(xiàn)代文閱讀”),總結解題模板。
整理錯題本,記錄錯因(如審題錯誤、公式不熟)、對應知識點和改進措施。
定期模擬考試,適應高考節(jié)奏,調整答題順序和時間分配。
3. 綜合強化階段(寒假后-二模前)
任務:提升綜合能力,強化應試技巧。
方法:
做歷年高考真題和優(yōu)質模擬題,限時訓練,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分析真題命題規(guī)律,總結高頻考點和題型變化(如數(shù)學增加多知識點融合題)。
針對弱科進行“補差”:如英語閱讀差,每天精讀2篇并分析長難句;物理實驗題弱,集中練實驗題。
4. 沖刺復盤階段(二模后-高考前)
任務:查漏補缺,保持狀態(tài),調整心態(tài)。
方法:
回顧錯題本,重做高頻錯題,確保同類錯誤不再出現(xiàn)。
簡化復習資料,只看核心知識點和易忘內容(如化學方程式、生物術語)。
調整作息,模擬高考時間復習,避免考前突擊導致疲勞。
三、個性化策略,精準提分
學科重點分配
優(yōu)勢學科:保持熟練度,減少耗時,但需注意細節(jié)(如語文作文立意、數(shù)學計算準確性)。
弱勢學科:每天固定時間專項突破,優(yōu)先解決“性價比”高的部分(如英語完形填空通過詞匯積累可快速提分)。
時間管理
制定每日/每周計劃表,細化到每科的學習任務(如早上背單詞+晚上做數(shù)學壓軸題)。
利用碎片時間(如課間、通勤)復習小知識點(如文言實詞、英語短語)。
資源選擇
教材+高考真題為主,輔以優(yōu)質教輔(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避免盲目刷題。
關注教育部門發(fā)布的政策變化(如新教材知識點調整),及時調整復習方向。
四、心理調節(jié)與健康管理
定期減壓
每周安排半天休息時間,運動、聽音樂或與朋友交流,避免過度壓抑。
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緩解焦慮,保持積極心態(tài)。
家庭溝通
與父母明確復讀目標,減少不必要的壓力,爭取支持(如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身體保障
保證睡眠(每天7-8小時),合理飲食,避免熬夜導致效率下降。
每天抽30分鐘鍛煉身體(如跑步、跳繩),增強體質應對高強度學習。
五、注意事項
避免“假努力”:不要單純堆時間,要注重學習效率(如用番茄鐘法專注復習)。
拒絕“平均用力”:優(yōu)先解決能快速提分的部分(如數(shù)學從60分到90分比從130分到150分更容易)。
保持彈性:根據(jù)復習進度動態(tài)調整計劃,遇到難題及時求助老師或同學。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4
在高中復讀班的學習計劃中,學生需要積極參與各項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以下是一份詳細的高中復讀班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學習指導和規(guī)劃。
首先,學生需要制定一個學習目標。每個學生都應該明確自己想要取得的成就,是提高某一門學科的成績還是全面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奮斗,并使得學習計劃更有針對性。
接下來,學生應該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表。這份表包含每天的學習任務和時間安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時間進行復習和練習。每科學科都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以確保每門學科都能得到適當?shù)年P注和復習。
每天的學習時間應該包括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課內學習主要是針對老師上課講解的內容進行復習和梳理。學生可以整理筆記,解決上課未完全理解的問題,并參加課堂討論和交流。對于每一門學科,學生可以制作復習綱要或思維導圖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課外學習是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水平的關鍵。學生應該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他們可以閱讀相關的教材、參考書和學習資料,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此外,學生還可以完成一些練習題目和參加模擬考試,以提高解題能力和應試水平。
除了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生還應該注重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學生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勇于面對困難并尋求幫助。他們可以與同學討論學習問題,互相幫助和支持。此外,學生還應該安排一些娛樂和休息時間,保持身心健康。適度的運動和休息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注意力。
高中復讀班學習計劃還應該包括一些專項訓練和測試。學生可以參加一些學科競賽或模擬考試,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水平。這些測試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處和弱點,并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提高。
最后,學生應該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學習節(jié)奏和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他們可以制定一個早起的習慣,每天早晨安排一段時間進行復習和預習。定期復習和及時總結可以鞏固知識點并提高記憶力。
總之,高中復讀班的學習計劃是一個有組織、有針對性的學習過程。學生需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定期進行測試和評估,并保持穩(wěn)定的學習節(jié)奏和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通過這樣的學習計劃,學生將能夠提高學習能力和水平,為理想的高考成績做好準備。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5
隨著高考的結束,許多學生因成績未達預期而選擇了復讀。為了更好地準備下一年的高考,提高學習效率,現(xiàn)將學習計劃制定如下,以期在復讀期間取得顯著的進步。
一、學習目標
1. 明確個人學習目標和定位,針對自身薄弱科目制定重點突破計劃。
2. 全面提升各科目的基礎知識和解題能力,達到高考要求。
3.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減少無效學習時間。
二、學習時間規(guī)劃
1. 制定每日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學習時間,確保每天有足夠的復習和預習時間。
2. 每周安排一次自我檢測,檢驗本周學習成果,及時調整學習計劃。
3. 每月進行一次全面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確保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三、學習科目安排
1. 針對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主科,每天安排固定的學習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解題技巧的訓練。
2. 對于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科目,注重實驗操作和理論知識相結合,多進行實踐操作,加深理解。
3. 對于歷史、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注重知識的積累和理解,通過閱讀、背誦等方式提高記憶效果。
四、學習方法與技巧
1. 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筆記法、思維導圖法等,提高學習效率。
2. 注重歸納總結,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3. 多做真題和模擬題,熟悉考試題型和解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4. 積極參加學習小組或輔導班,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學習心得,共同提高。
五、學習與休息平衡
1. 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確保精力充沛,提高學習效率。
2. 合理安排休息時間,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3. 避免長時間連續(xù)學習,定時休息,放松身心,避免疲勞過度。
六、心理調適與激勵
1. 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樹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取得好成績。
2. 遇到困難時,及時尋求幫助,調整學習策略,不氣餒不放棄。
3. 設定階段性目標,每達到一個目標給予自己一定的獎勵,激勵自己繼續(xù)努力。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6
晨間黃金三小時(6:30-9:30):采用 “學科輪換記憶法”,周一 / 三 / 五主攻語文古詩文與英語高頻詞,周二 / 四 / 六聚焦數(shù)理化生公式定理,周日進行跨學科知識點串聯(lián)。每個記憶單元設定 25 分鐘專注時間,搭配 5 分鐘思維導圖梳理。
午后攻堅階段(14:00-17:30):按 “強弱科交替” 原則分配時間,弱勢科目每天保證 90 分鐘專項突破,通過 “錯題歸因本” 記錄錯誤類型(概念混淆 / 計算失誤 / 思路偏差),每周六進行錯題重做率統(tǒng)計,確保同類錯誤二次發(fā)生率低于 15%。
晚間整合時段(19:30-22:30):前兩小時完成當天模擬套卷(單科輪換),最后一小時用 “康奈爾筆記法” 整理高頻考點,標注 “已掌握 / 需鞏固 / 待攻克” 三級標簽,為次日學習劃定優(yōu)先級。
每周復盤機制:周日晚進行 “三色標注” 總結,紅色標記未達標的學習目標,藍色記錄突破難點的方法,黑色規(guī)劃下周重點,確保每周弱勢科目提升幅度可視化。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7
首輪筑基階段(9 月 - 12 月):以教材為核心構建知識網(wǎng)絡,每天安排 2 小時通讀課本,用 “熒光筆分層標注法” 區(qū)分:①必須背誦的核心概念(黃色)②需理解的公式推導(綠色)③拓展延伸的典型例題(粉色)。配套完成教材課后題變式訓練,確;A題正確率穩(wěn)定在 90% 以上。
專題突破階段(1 月 - 3 月):按考綱模塊劃分 28 個專題,每個專題分配 5 天時間,前兩天梳理知識體系圖,中間兩天集中攻克中檔題,最后一天進行跨專題綜合訓練。為薄弱模塊建立 “問題跟蹤表”,記錄從 “完全不懂” 到 “獨立解題” 的`每步突破。
實戰(zhàn)模擬階段(4 月 - 6 月):采用 “真題 + 模擬題” 混搭訓練,每周一 / 三 / 五限時完成真題套卷,周二 / 四 / 六針對真題暴露的漏洞進行專項補練,周日分析近三年高考命題趨勢,總結高頻考點的變形規(guī)律。
特色補強法:建立 “基礎錯題銀行”,將重復出錯的基礎題分類匯編,每兩周進行一次 “基礎題百題闖關”,直到連續(xù)三次正確率 100% 方可從錯題銀行移除。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8
精準時間切割:將每日學習拆解為 12 個 45 分鐘 “專注單元”,其中 8 個單元分配給學科學習,2 個單元用于錯題整理,1 個單元進行體育鍛煉(推薦跳繩 / 慢跑等短時高效運動),1 個單元預留彈性調整空間。
碎片時間利用:開發(fā) “3-5 分鐘微學習模塊”,早間洗漱時收聽古詩文朗誦音頻,課間 10 分鐘完成 3 道選擇題速練,上下學路上通過 “關鍵詞聯(lián)想” 回憶知識點框架,日均碎片化學習累計達 90 分鐘。
高效休息策略:采用 “番茄工作法 + 90 分鐘睡眠周期” 組合,每 4 個專注單元后安排 20 分鐘深度休息(遠眺 / 冥想 / 眼保健操),夜間保證 5 個完整睡眠周期(約 7.5 小時),午間進行 20 分鐘淺眠恢復精力。
時間審計機制:使用 “時間開銷記錄表”,每小時記錄實際學習內容與計劃偏差,每周生成 “時間效率熱力圖”,重點優(yōu)化低效時段(如午后易困期可調整為機械性記憶任務)。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9
學習節(jié)奏設計:采用 “波浪式強度安排”,每周一 / 二 / 四 / 五保持高強度學習,周三 / 六設置 “彈性緩沖時段”,可減少 30% 學習量,用于整理筆記或進行興趣閱讀,周日下午固定安排 2 小時 “自然療愈”(公園散步 / 觀察植物等低刺激活動)。
壓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制作 “情緒晴雨表”,每天睡前用 1-10 分評估當日壓力值,當連續(xù)三天超過 7 分時,啟動 “減壓預案”:①暫停高強度訓練,改為錯題整理 ②進行 15 分鐘 “呼吸放松法”(4 秒吸氣 + 7 秒屏息 + 8 秒呼氣)③與復讀同伴進行 10 分鐘 “成功經(jīng)驗分享”。
成就可視化管理:在書桌設置 “進步樹” 墻貼,每達成一個小目標(如單詞量突破 3000 / 數(shù)學大題正確率提升 10%)就貼上一片樹葉貼紙,每月末統(tǒng)計 “樹葉增長率”,用具象化成果強化信心。
抗挫折訓練:專門設置 “模擬失利日”,每月第一周周六進行難度超標試卷測試,訓練 “遇挫快速調整能力”,配套記錄 “從焦慮到平靜” 的心理轉變過程,總結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話術(如 “這道題暴露的漏洞,正是提分的'突破口”)。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 10
木桶原理應用:按 “總分最大化” 原則分配時間,弱勢科目每天比優(yōu)勢科目多 30 分鐘,采用 “優(yōu)勢科保穩(wěn) + 弱勢科追趕” 策略,確保各科分數(shù)差距控制在 20 分以內。
交叉學習法:每 90 分鐘切換學科類型(如理科→文科→語言類),避免單一思維疲勞。例如數(shù)學學習后轉攻歷史主觀題,英語閱讀后切換物理實驗題,利用學科思維差異提升大腦活躍度。
協(xié)同提分策略:建立 “學科關聯(lián)筆記”,記錄跨學科共通思維(如數(shù)學邏輯推理在化學計算題中的應用 / 語文閱讀技巧對英語完形填空的`遷移),每周進行 2 次 “學科聯(lián)動訓練”,強化知識遷移能力。
動態(tài)平衡機制:每兩周進行一次全科?,用 “雷達圖” 可視化各科成績分布,當某科偏離平均水平 15% 以上時,啟動為期三天的 “糾偏專項周”,通過 “優(yōu)勢科教師會診” 找到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本質原因(非智力因素 / 知識斷層 / 技巧缺失),針對性調整學習策略。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相關文章: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10-13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06-26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8篇08-06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5篇10-13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8篇)09-06
高考復讀學習計劃通用8篇10-06
高考復讀生的復讀心得 高三復讀生文綜經(jīng)驗談08-30
高考沖刺學習計劃10-14
高考寒假學習計劃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