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ㄒ唬┝私鈱懽鞅尘,理解作者筆下的白鵝的鮮明特點,體會
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ǘ⿲W習作者細致觀察、準確描摹的方法。
。ㄈ┢肺缎蕾p本文生動而風趣的語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可讓學生回憶曾經(jīng)讀過的以“鵝”為題材的詩文來導入
新課。如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討論:這首詩突出了鵝的什么特點?
這首詩寫鵝,抓住了鵝的外形特征和動作,語言簡潔,色彩鮮明,畫面感強。但畢竟是兒童之作,而且全詩總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豐富的內容。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白鵝》,內涵要豐富得多,語言也很有特色,生動幽默,而且富有童趣,值得一讀。(也可讓學生描述自己曾經(jīng)見過的鵝,或展示相關圖片、音像資料,由此引入課文)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白鵝》寫于1946年夏天?箲(zhàn)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當時正值戰(zhàn)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余,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yǎng)鴿。養(yǎng)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托。
三、范讀課文
四、討論課文1一4段內容
1.作者筆下的鵝有什么鮮明特點?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對這些詞語的意義加以比較:
傲慢: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
高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極其驕傲。
傲人:驕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樣子。
【提示:這幾個詞詞義相近,用以形容白鵝,既突出強調了白鵝的鮮明個性,又避免了單調,富有變化。(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語境來分析,如:“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這只雪白的大鳥伸長脖頸左顧右盼的姿態(tài)時情不自禁發(fā)出的贊嘆。)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白鵝的傲慢?結合文中的描寫作具體來分析!
頭、叫聲、步態(tài)、吃相。
頭高,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似有一種傲視群雄的氣概。
叫聲,音調嚴肅鄭重,有似厲聲呵斥。
步態(tài),步調從容,大模大樣,顯得氣宇軒昂。
吃飯,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絲毫不茍。
3.為了突出白鵝傲慢的特點,作者怎樣稱呼鵝?(“鵝老爺”)
“老爺”一詞原是舊時代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種尊稱。
作者用以稱呼白鵝,可見白鵝在他家中擁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鵝也就有理由表現(xiàn)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詞常被用以形容人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作者為什么用這個詞來形容白鵝?作者對白鵝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
用形容人的詞語來描繪鵝,把鵝寫得富有靈性。長長的脖子和
“軋軋”的叫聲是鵝的生理特點,而從容不迫的步態(tài)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鵝的生活習性,是動物的本能,這些都與性格無關。但作者卻將其說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現(xiàn),顯然把鵝當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個朋友,讀來非常富有親切感。
其次,“傲慢”本為貶義詞,但作者在描繪鵝的種種傲慢姿態(tài)和表現(xiàn)時,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卻是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反映了作者內心對于這只鵝的喜愛之情。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1~4段。要求繪聲繪色,通過朗讀來領略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贾米鳂I(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并解釋下列詞語:
冥頑
叫囂
引吭
局促
奢侈
窺伺
盛撰
岑寂
左顧右盼
三眼一板
躡手躡腳
3.完成“思考與練習三”。
第二課時
一、研究課文1~4段的寫法
1.學生自由朗讀1~4段。
2.為突出鵝的特點,作者將鵝和其他動物比較著寫,結合文中內容作具體分析。
第四段中作者抓住動物頭部的形狀來概括各種動物的性格,從而證明鵝的頭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
第2段中作者將鵝與鴨、與狗比較著寫。鵝與鴨的叫聲大體相似,但鵝的厲聲喝斥有別于鴨的小心翼翼,顯得莊重而大氣;接著,作者又將叫聲同樣嚴厲的鵝與狗比較,不難看出狗的勢利和鵝的一視同仁。
第3段通過步態(tài)寫鵝的傲慢,仍將鵝與鴨比較,一個步調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個步調從容,大模大樣,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最能反映鵝的傲慢性格的,是當人走近時鵝的態(tài)度。雞和鴨懼怕人,當人走近時一定讓步逃走。鵝卻傲然地站著。
通過與其他動物的比較,可以看出白鵝鮮明的個性。
3.作者之所以能對白鵝作如此生動傳神的'描寫,是因為他對白鵝觀察得非常仔細。描寫鵝吃飯的第4段文字,最具代表性,試作分析。
作者細致地描寫了鵝的食料。進食的程序以及吃飯時的動作神態(tài),特別是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鵝與偷食的狗之間的爭斗,令人忍俊不禁。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鵝吃飯時所表現(xiàn)出的傲慢?
三眼一板
絲毫不茍(一點都不馬虎)
從容不迫
踏著方步
昂首大叫
架子十足
二、討論課文第5段的內容
1.作者用淺顯質樸的文字,輕松幽默的筆調,勾勒了白鵝既可笑更可愛的形象,表達了對白鵝的喜愛與懷念。自由朗讀第5節(jié),然后說說作者及其家人喜愛白鵝還有什么原因。
白鵝對作者一家人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貢獻。在作者看來,精神上的貢獻尤為重要,“因為我們這屋子實在太簡陋,環(huán)境實在太荒涼,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只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
2.談談你對文章結尾的兩句話的理解。
在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人們的生活條件艱苦,而更難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戰(zhàn)爭,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簡陋小屋里,與外界絕少往來,于是感覺到一種“岑寂”的苦悶。作者在文章中說:“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還覺得可怕!笔沁@只頗有個性的白鵝打破了寂寞,使荒涼的死氣沉沉的環(huán)境有了生氣,使作者苦悶的心靈得到一絲安慰,所以作者對這樣一位能夠“慰我寂寥”的朋友懷著一份感激和留戀之情。
3.這節(jié)文字主要寫白鵝的貢獻,但其間仍不乏表現(xiàn)白鵝傲慢性格的文字,找出來欣賞一下。
“它分娩畢,就起身,大踏步走進屋里去,大聲叫開飯!
“望望那鵝,它正吃飽了飯,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
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氣了!
三、按照“思考與練習四”的要求進行口頭作文
四、布置作業(yè)
將課堂發(fā)言的內容整理成一篇記敘童年趣事的小作文。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三首詩歌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及思想情感。
2、了解《詩經(jīng)》概況、代表作及其賦比興的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3、背誦課文,默寫名句。
4、了解四言詩的節(jié)奏和押韻。
[教學重點]
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背誦課文,默寫名句。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語
由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
本單元學習重點:在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的'基礎上領悟古體詩歌的思想感情,同時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節(jié)奏。
二、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
《詩經(jīng)》,305首,又稱“詩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近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对娊(jīng)》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因它的內容以反映勞動人們生活的“國風”為主,所以文學史上把這類詩歌稱為“風體詩”。
《詩經(jīng)》分“風”“雅”“頌”三部分。其中十五“國風”占160篇,多是各個諸侯國家的抒情性的民間歌謠。
《詩經(jīng)》主要有三種表現(xiàn)手法:
“賦”:鋪陳敘事。
“比”:借物托情。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風”“雅”“頌”“賦”“比”“興”,文學史上合稱“六義”。
三、全班齊讀三首詩
。ㄈ自娭猩ё帧㈦y讀字比較多,學生誦讀比較困難。)
四、老師范讀
1、要注意咬文嚼字;
2、要注意誦讀節(jié)奏:本文三首詩歌基本上都是四言詩歌,每句兩個節(jié)拍,節(jié)奏整齊。
五、板書正音
第一首 《衛(wèi)風氓》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將:qiāng 垝:guǐ 垣: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說:tuō 隕:yǔn 組:cú 湯:shāng 漸:jiān 罔:wáng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第二首 《秦風無衣》
澤:zé 戟:jǐ 偕:xiě
第三首 《邶風靜女》
邶:bèi 姝:shū 隅:yū 見:xiàn 踟:chì 躕:chú 孌:luán 煒:wěi 說:yuè 懌:yì 歸荑:kuìtì 洵:xún
五、逐步正音,全班熟讀。
六、教學后記。
第 二 課 時
《衛(wèi)風氓》
一、全班用指讀法誦讀一遍。
二、嘗試背誦。
三、對照課文注解默看一次,爭取理解文意。
四、老師補充部分注釋:
蚩蚩:課文翻譯為“老實”,另有版
本翻譯為“嘻皮笑臉”。
愆期:耽誤、拖延日期。
復關:地點。本文借指“在復關的
那個人”。
咎:災禍。
無與士耽:沉溺而不能自拔。
其黃而隕:飄落。
二三其德:他的品行變化無常。
女也不爽:差錯(毫厘不爽)。
夙興夜寐:早上。
不思其反:沒想到你會變心。
五、老師示范翻譯第一、二自然段。
兩種方法:直譯———————力求逐字逐句求準確;
意譯———————力求理清段意求流暢。
六、學生分組討論,分段試譯。
各組派代表演示討論結果;老師糾正并小結每一段大意。
七、全班各自誦讀。
八、抽查一、二段背誦情況。全班一起背誦全文。
《秦風無衣》
一、全班用指讀法朗讀一遍。
二、請學生對照課文注解理清文意,進行翻譯。
詩歌短小,文字簡單,變化單調。老師分別請三位學生翻譯,注意變化字詞的意義。
三、老師范讀,翻譯。
1、范讀時注意四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節(jié)拍處注意停頓。
2、翻譯時要分析和強調變化的效果。
四、全班背誦。
《邶風靜女》
一、全班用指讀法朗讀一遍。
力求咬準字音,做到基本流暢。老師在學生讀后逐字糾正讀音。
二、請學生對照課文注解理清文意,進行翻譯。
詩歌短小,文字簡單,變化單調。老師分別請三位學生翻譯,注意變化字詞的意義變化。
三、老師范讀,翻譯,分析。
1、范讀時注意四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節(jié)拍處注意停頓。
2、翻譯時要分析和強調變化的效果。
3、文意簡析: 第一章:期望約會
第二章:愛人贈物 愛情的美好
第三章:再寫贈物
靜女形象:美麗、嫻靜、活潑、可愛。
四、全班熟讀并背誦。
五、作業(yè)布置:
1、基礎訓練:《知識與能力訓練》;
2、能力提高:課后思考題一、二、三;
3、小作文:改寫《靜女》為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4、背誦三首詩。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共分三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例文”。主要寫小作者仔細觀察看到的景物。寫得清楚、明白,充滿同趣。第二部分是“習作要點討論”。緊扣本次習作訓練要點,對“例文”的有關方法)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作業(yè)”。先提出本次習作的要求,然后建議充分進行習作的交流。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按順序抓住重點把在觀察所見景物寫出來的。
2、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領會寫發(fā)現(xiàn)一要新,二要細。
3、按照“作業(yè)”要求,從觀察到的景物中,選擇兩三次,有條理地寫出來。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35
一、啟發(fā)交流,導入新課
1、交流平時生活中新發(fā)現(xiàn)的情況
二、揭示要求,明確目標
1、出示要求,思考:
。1)、寫什么?
(2)、怎樣寫?
三、學習例文,寫法
1、指名讀,思考: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新發(fā)現(xiàn)?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默讀,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把發(fā)現(xiàn)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3、:這例文通過小作者細致的描寫小作者又抓住了“新”這個重點,使文章變得具體、生動、有趣。所以,要寫好這次,我們必須做到:細觀察,抓重點。(板書)
四、遷移寫法,循序練習
1、口述。
、僮杂删氄f。
、谕阑フf
、壑该f
、軒熒餐u議
2、寫稿。
第二課時36
一、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ピu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二、優(yōu)秀習作全班朗讀。
生:老師,我抓住了一只“西瓜蟲”。
師: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的?
生:就在那!
師:能具體說明白嗎?
生:就在假山邊的泥土中。
生:我也發(fā)現(xiàn)了,就在花壇的'邊上。
生:草地上也有,老師,你看就在這些巖石的下面。
師:這可不能稱作巖石,還是叫做石塊更形象。
生:我知道“西瓜蟲”因為怕太陽所以住在泥土和石塊下。就像蜈蚣和螞蟻。
師:螞蟻是住在石塊下嗎?想想。
生:噢,不是,是在窩里。呵呵
師:對,“西瓜蟲”有窩嗎?
生:沒有看見,可能它不修窩。
生:老師,這有個洞,他是不是就住在這里?
師:你仔細看看。
生:不是的,我將“西瓜蟲”放到洞里,它又爬了出來。
師:“西瓜蟲”有幾只腳呀?
生:不知道
師:仔細看看。
生將“西瓜蟲”翻到過來,仔細的數(shù)著。
生:哈哈,我知道了,有十二只,還有兩個觸須
生:老師,你快來看,“西瓜蟲”會爬墻。
師:它這爬墻的姿勢,多像一個動畫片中的人物呀
生:我知道,是蜘蛛俠
生:它和螞蟻一樣
生:它和壁虎一樣
師:所以你可以猜想它腳上可能有什么?
生:吸盤
生:老師你看這兩只“西瓜蟲”見了面還是不理睬,各走個的。
師:為什么它們沒有撞到一起?仔細看看相遇后的情況。
生:他們像螞蟻一樣,對著觸須。哈哈……
生:老師我知道為什么叫它”西瓜蟲“。因為我們一逗它,它就彎成了一個西瓜樣,圓圓的,身上還有一些條紋和西瓜上的一樣。
師:你觀察仔細,聯(lián)想貼切。但是“它就彎成了一個西瓜樣”的“彎”,能不能換個更合適的詞?
生:縮
課后反思:
習作三的教學,我吸取了習作二的教訓,沒有先指導學生讀例文,這樣避免用例文的框框將學生牢牢套住。而是和學生共同走到了室外,在春天的校園中,和孩子們去共同發(fā)現(xiàn)。整整一節(jié)課,孩子們在垂桃的花香中,觀察層疊的花瓣。在泥土的芬芳中,逗弄著“西瓜蟲”(一種甲蟲)。在他們的觀察中,我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引領者。
語文教案 篇4
九年級(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目標:
1、了解一般寫景散文的寫作思路和構思方式,學習和運用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通過反復吟誦,能說出作品所寫的自然風景的個性特點,及給予人們的種種啟示。
3、掌握“吟哦諷誦”的要領,學會在朗讀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其深蘊的人文內涵。
4、學會合作探究和寫作,能從各個渠道收集、篩選和組合材料,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5、能用流暢的口語介紹本地的風景、特產(chǎn)、風俗和民情。
二、單元課時安排 共13課時
課本整體感知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鼎湖山聽泉》 2課時
《林中小溪》及同作者散文 2課時 《飛紅摘翠記黃山》 2課時
《畫山繡水》 1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自由閱讀 1課時 “綜合學習與探究” 4課時
三、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中心內容是“自然山川”,著重領略和要求掌握的學習方法是“吟哦諷誦”,就是要求學生能通過吟誦去體會和把握文章所表現(xiàn)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會學生從反復吟誦中,了解作品所寫的自然風景的個性特點及給予人們的種種啟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蘊的人文內涵。并且能從吟誦中品味文章的神氣、寫作上的妙處,領會到寫景散文的一般思路。進而參與“綜合學習與探究”活動,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和寫作。
四篇課文的安排,應各有側重點,《鼎湖山聽泉》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可以作為示例,指導學生學習在“吟哦諷誦”中注意作者感情嬗變的'歷程及對人生和歷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運用所學的方法自主學習的同時,可向學生介紹一下這位被稱贊為“在整個世界文學中,未必能找到與他并駕齊驅的作家”的前蘇聯(lián)作家的作品風格,并再選擇一些他的作品來加深學生的感受!讹w紅摘翠記黃山》《畫山繡水》則重點學習寫景角度的選擇與轉換及材料的整理和運用,為寫作做好準備。
作為本單元重點學習的學習方法“吟哦諷誦”,一要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如為學生提供音樂、畫面等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和熱情。二是要指導學生在讀中思索、品味,以達到感悟的目的。
單元起始課
總結回顧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并明確任務:在初中兩年的學習中,你有哪些好的語文學習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學習。討論
2 出示、補充討論的話題:
1、我們在課本上學到了哪些方法? 思考,討論
3 組織交流 發(fā)表各自觀點
共同走進九年級(上)語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指導學生瀏覽課文、目錄。本學期的語文課本和過去有什么不同?你認為本學期我們的語文學習和過去會有什么不同? 瀏覽課文、目錄
2 布置任務:制訂本學期的讀書計劃(要求根據(jù)課文的相關內容,閱讀同題材、體裁的作品,和文學名著) 制訂計劃
3 組織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交流
整體把握第一單元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初步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后能簡要概括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各自然風景的特點) 朗讀課文
2 組織交流指導學生瀏覽課文 交流
3 指導閱讀《綜合學習與探究》了解其中所提出的問題,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帶著這些問題學習,并能提出新的問題。 閱讀
4 組成學習小組:
1、分工收集資料。
2、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1、熟練地朗讀第一課
2、收集有關鼎湖山的資料
《鼎湖山聽泉》
學習目標:
1、在誦讀中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感情發(fā)展的脈絡。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聽”這個關鍵來組合材料。
3、能分析課文以泉為主,兼及其他的詳略有致、明暗交錯的組材方式。
4、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5、學習本文將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狀寫中,并隨景致的變化,有層次地表達。
6、在“吟哦諷誦”的基礎上,背誦優(yōu)美語段。
重難點分析:
1、“吟哦諷誦而后得之”是本單元要重點學習的學習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要教會學生在吟誦中有所“得”、有所“悟”。首先就要讓學生產(chǎn)生朗讀的興趣,樂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因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2、“學習本文將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狀寫中,并隨景致的變化,有層次地表達!笔潜菊n的另一個重點。在學習中,把讀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這種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鼎湖山秀美風光。
教師補充。 在優(yōu)美的音配畫中,學生介紹有關鼎湖山的相關資料。
2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思考:勾畫作者游山蹤跡,尋找作者感情發(fā)展的脈絡。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作圈點勾畫和旁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 偵察 愚蠢”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fā)探究自然對人類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
理解向導話,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導語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九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讀這些詞。
(開火車復習詞語)
2、把這些詞帶入課文中自由速讀,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3、指名說。
4、說得真好,你們愿意看看可愛的海龜嗎?(師點幻燈片,邊看邊說)
5、看完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jīng)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
2、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
、 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 請同學自由選擇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 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 指名匯報,學生補充。
三段:表演 抓住 幼龜:欲出又止 偵察 躊躇
潮鶇:企圖。
四段:指導讀。
抓住重點詞:焦急 若無其事 冷淡 極不情愿
解釋:規(guī)律
、 大屏出示并比較句子。
Ⅰ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 學習六 七 八自然段:
、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呢?自由讀6-7自然段。
② 同桌討論。
③ 指名說。
④ 向導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補救到不得不發(fā)出悲嘆,齊讀最后一句。
⑤ 同學們,當海灘上最后一只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說什么?
、 指名說。
師引導:萬事皆規(guī)律,有法天下和。(板書)
四、小結
1、出大屏,布置自選作業(yè),生寫師巡并指導。
2、指名讀。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練習冊。
2、推薦讀課外書。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能緊緊抓住教學重點,以讀,演 悟等多種形式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向導最后的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崩斫饬俗匀恢兰础叭f事皆規(guī)律,有法天下和”。學生說的積極性很高,最后小練筆,學生便水到渠成了。
本節(jié)課也有不足:
1、課題中的“道”還應在課尾小結時再點一下就好了。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所加強。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不斷鉆研,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文言文重要的實詞、虛詞,辨析一詞多義。
、 理解課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標:
、 反復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涵,培養(yǎng)文言文自讀能力。
、 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
。场⒌掠繕耍
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長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詞語,培養(yǎng)語感。
。病⒗斫獗疚牡臅r代意義。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病⒗斫馍裨捊Y尾的作用,體會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jié)的作用。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把握文意;思讀課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讀課文,鑒賞文章寫法上的特點;研讀課文,聯(lián)系實際,總結升華。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戶曉,同學們耳熟能詳,愚公移山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請看動漫 flash──愚公移山。
學生欣賞畫面,品味美妙的樂曲。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示范背誦課文。學生循聲跟讀。
。、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句子停頓。
示例:
懲/山北之塞曾不能/損魁父之丘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學生根據(jù)注釋提示,借助工具書,疏通文句,圈點勾畫難詞難句。同桌之間討論交流,教師巡視,答疑解惑。
。、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分發(fā)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始一反焉
女之不惠
亡以應
一厝朔東
無隴斷焉
、 對加粗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懲山北之塞
A、處罰
。、警戒
。、苦于
出入之迂也
。痢⒗@遠
。、迂腐
C、困難
指通豫南
。痢⒅赶
。、手指
。谩⒁恢
雜然相許
。、允許
B、贊成
。、答應
且焉置土石
。、哪里
。隆⒛、才
。、語氣助詞
、 一詞多義:
方:
方七百里
方其遠出海門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吾義固不殺人
亡:
河曲智叟亡以應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其:
懼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誠
其妻獻疑
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⑷ 翻譯下列句子。
、 甚矣。汝之不惠!
、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 渚渤海之尾。
、 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學生自由回答,其余學生評價或補充。答案略寫。
。、教師播放教學圖片,每顯示一幅,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或朗讀課文相關片斷。
第一幅:二山雄立圖第二幅:在家庭會議上
第三幅:畢力平險圖第四幅:愚公智叟辯難圖
第五幅:神靈移山圖
三、思讀課文,理解寓意
。、學生分兩組,展開課堂辯論。
辯題: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實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辯詞選摘:正方:愚公實愚
兩座山雄偉高大、實難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況且只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幫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裝了土石遠運山外;路途遙遠。運土石到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指通豫南,達于漢陰,確知移山之利,有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有子孫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順利開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有發(fā)展變化的觀點;感動天帝,將山搬走,顯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難而止,無所作為,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師總結: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辯駁,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提問: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學生討論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只要堅持不懈,成功終會屬于我們。
做任何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大小、多少是相對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成功、失敗亦如此。
四、品讀課文,把握本文的藝術特征
。薄⑻釂枺喝绾卫斫庹n文的神話結尾?
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1: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這反映了作者階級的局限性。
生3: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
教師點撥: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chǎn)力極不發(fā)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通過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這個神話式的結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2、關于對比、襯托手法:
學生討論,明確:文中有多處對比,如愚公與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對比。愚公有實現(xiàn)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以造福人民大眾和后代子孫的宏偉抱負,對人力的無窮盡懷有堅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偉大,認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舉,兩相對比,一個高尚,一個平庸。京城氏之子聽說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卻笑而止之,對比之下,更顯出智叟見解鄙陋,對造福千萬人的事業(yè)的冷漠態(tài)度。愚公之妻對丈夫關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問;智叟表現(xiàn)出極度的輕蔑,嘲諷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運用襯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一年返家一次對顯現(xiàn)愚公的氣魄,說明移山勞動的艱巨具有襯托作用。寫操蛇之神的懼和天帝的感也從側面反映了愚公的決心不可動搖。
五、研讀課文,總結升華
教師提問: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愚公精神嗎?
學生爭相發(fā)言。
教師總結:
愚公精神的實質是排除干難萬險不達目的決不休止。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這種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會有神舟五號的發(fā)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會有我國近十年的輝煌成就?哪里會有時代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讓我們從愚公手里接過精神火把,點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尋明天的太陽!
六、課堂小結
教師朗誦《愚公移山》歌詞: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
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淡,望望頭土: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多媒體顯示: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學生齊讀。結束全文學習。
七、布置作業(yè)
。、以有志者事竟成──讀《愚公移公》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有人說,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僅有苦干是遠遠不夠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評價這種觀點,寫一段話闡明你的觀戰(zhàn)場點。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场⒅谰S護環(huán)境,保護小動物。
【教學目標】
。舱n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插圖:
兩只蛋,旁邊畫有一只小鳥。
看見這些你會想到什么?
。、教師板書課題:
兩只鳥蛋
同學齊讀課題。識記“蛋”字。
給“蛋”組詞。
課文講了兩只鳥蛋的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感知
。薄⒆杂勺x課文,注意本課所要學的生字,要求:
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场⒆灾鬟x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小節(jié),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進行練讀。
例:捧 連 忙
⑴ 讀第三小節(jié)。
、 用動作表示“捧”。
⑶ 用“連忙”說一句話:
定、向:
講解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練寫。
取、涼:
練習 “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兩種短語形式。
。、除了課文,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這些字?
5、分小組出示同學收集到的有這些生字的報紙、雜志、商標等,念給小組的成員聽。
。丁⑷嘟涣鳎
將自身收集的資料分別粘在小黑板上,并讀給老師和同學聽。
結合生活實際認字。
7、自由讀課文:
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埂⑦x擇自身喜歡的`小節(jié)進行練讀。
。保啊⑿〗M之間采用互讀或者齊讀或者組長指名朗讀等方式練讀。
二、再讀感悟
。、再讀課文:
找一找文中寫“我”動作的詞語,圈出來。
同學回答,教師板書:
取、拿、捧、走、送還、聽見、抬、投向
2、說說“我”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用“ ”劃出:
教師出示所劃短語,請同學選擇相應的進行粘貼。
。、理解感悟:
、 假如鳥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會怎么想?
朗讀,體會“真好玩”。
⑵ 假如你是鳥媽媽,看見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理解“焦急不安”。
。怠①|疑解疑,例如:
鳥蛋怎么又是小鳥?
可以讓同學自由提問,自主回答。
。、再讀課文,把你所體會到的用朗讀體現(xiàn)出來。
三、書寫指導
口字旁的字“口”要寫小些。
走之底的寫法仔細指導,是三筆。
四、拓展練習
1、師:我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小組討論,說一說,議一議。
3、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什么?
五、小結
【板書設計】
9、兩只鳥蛋
小心地 捧
連 忙 走
輕輕地 送還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閱、固認識、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鏡浪費片”等17年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收集有關從玩或平常小事中有所收獲的名人資料。
。2)學習生字新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字詞意思。
。3)熟讀課文,從中感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在玩中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邊玩邊想的習慣。
。2)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對偉人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有所感悟。
三、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邊玩邊想的良好習慣。
四、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①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趯W生交流。
、劢處煂。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卻是在玩耍中產(chǎn)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讀題)
、軐W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萁處熆蓪W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誰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讀感知
、俳處煶鍪咀宰x要求。
A、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B、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趯W生自主讀書。
、蹤z查自學。
A、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B、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C、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①多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诋嫵霰硎尽巴妗钡木渥,指名學生再讀。
③教師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軐W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⑤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倬毩晫憽疤、鏡、閑、待、閱”這五個字。
、诔瓕懺~語表中的詞語。
、郛斕谜乖u。
五、課后活動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俾爩懮衷~。
、谟米约旱脑捳f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二、繼續(xù)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xù)學習、研究。
、趯W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fā)感想。
、劢涣饔懻摗
抓住以下要點:
a、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jié)。
C、有新的發(fā)現(xiàn):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苻D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堇首x體會感情。請同學們朗讀“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體會感情。
A、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想想朗讀時應該表達怎樣的感情。
B、感情朗讀,評點交流。
、薇磉_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fā)現(xiàn)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三、欣賞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趯W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句子,可多遍地讀,另外還可參閱資料袋里的有關內容。
B、指名學生多人朗讀。
、劢涣饔懻摚篴!靶∪藝敝傅氖鞘裁?b。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fā)現(xiàn)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菰俅纹纷x: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獲
①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fā),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②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五、練習生字
、俪鍪旧挚ㄆ蝻@示電腦課件中的生字:腿、隨、調、簡、拜、訪、具。
②學生說說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正確、漂亮。
、蹖W生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六、拓展活動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準備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會上講一講。
板書設計:
15、玩出了名堂
浪費時間?
玩耍偉大發(fā)現(xiàn)(顯微鏡、微生物)
邊玩邊想,邊想邊玩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9-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8-3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8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08
[精選]語文教案09-05
(精選)語文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