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7篇(精品)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對比寫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體會對比寫法的作用。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
。病鍟n題。
二、初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指名輪流讀課文。
。、正音:模樣(mú)塵埃(āi)直徑(jìng)削弱(xuē)散射(sǎn)
朝暉(zhāo) 干涸(hé) 可惡(wù) 惡劣(liè)
三、理清課文思路,了解大意。
。、自由讀課文,想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填表)
出示:
灰塵雖然令人討厭,但人類卻離不開它
小小的灰塵主要來自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
。病⒖幢砟x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塵令人討厭,人類卻離不開它。
第二段(2)小小的灰塵來自土壤和巖石。
第三段(3—6節(jié))灰塵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nèi)魏问挛锒加袃擅嫘浴?/p>
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ū疚南蛭覀兘榻B了灰塵的有關(guān)知識及其作用。)
四、檢查生字詞預(yù)習情況
1狼狽bèi擦拭shì請勿打擾wù塵埃āi削弱xuē朝暉huī循環(huán)xún厭惡wù裂開liè討厭tǎo
環(huán)境jìng氣候hu飄蕩piāo
2重點指導候暉境裂
3多音字 wù(可惡) xiāo(削皮)
惡è(惡狠狠) 削
ě(惡心) xuē(削弱)
五、再讀課文質(zhì)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讀感悟,體會對比寫法的作用。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沒有灰塵行嗎?
2、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學習說明方法
。ㄒ唬┑谝欢
1齊讀分層兩層間是什么關(guān)系?(轉(zhuǎn)折)
2再讀體會開頭以問句設(shè)疑發(fā)人深思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ǘ┑诙
1指名讀劃出文中寫灰塵的句子
2生字比較:①灰塵很小很小。
、诨覊m的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已稱得上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了;細小灰塵只有再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A能用①代替②句嗎?
B②句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指出說明方法)
“直徑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列舉數(shù)字說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龐然大物;高倍顯微鏡才能看見(對比的說明方法)
C體會說明的好處:
更具體真實地突出事物的特點,增強可信度
D練習朗讀背誦
。ㄈ┑谌
1默讀3—6自然段,畫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話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想想這兩個意思是怎樣寫明白的
2小組討論交流
3指名回答師適當點拔
、伲ǎ┗覊m()吸收太陽的光線,()反射太陽的光線,(),太陽的強度削弱了
②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鄣谌匀欢尾捎脤Ρ确椒▽懗龌覊m能使太陽光變?nèi)岷瓦@一作用
4小組討論學習第五自然段是怎樣把最后一句寫明白的。
5自學第四,六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作用
。吨该骼首x第三段
(四)學習第三段
。饼R讀
2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什么?
三、總結(jié)全文
。蓖ㄟ^本文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材銓W會了什么說明方法?
四、作業(yè)
。本毩暠痴b最后一自然段
2運用說明方法仿寫一個事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知識拓展,練習寫話。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甭爩懺~語
惡劣 狼狽 擦拭 塵埃 削弱 朝暉 裂開
。蔡羁
如果沒有灰塵,陽光將_________,天空將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將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二、指導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名讀自由讀齊讀
2練習指名背誦
3檢查背誦情況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_________,被人們稱為“廢物”的東西,往往有_________;覊m雖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_______,則又令_______。這對當今世界來說,是個____________。
4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重面性,舉例說明
①如鳥糞、電視、網(wǎng)絡(luò)……
、诰毩曊f話
③試著寫話
、芙涣鳌燑c拔
板書設(shè)計:
假如沒有灰塵
大小及來源列數(shù)字
使陽光變?nèi)岷?/p>
作用使天空呈蔚藍 對比
形成氣象萬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環(huán) (說明方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暮、吟、瑟”等7個生字,會寫“暮、吟、題”等13個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3、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chǔ)上理解《題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②萬物都自己的優(yōu)缺點。
4、背誦古詩。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1、理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guān)系。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chǔ)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①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②萬物都自己的優(yōu)缺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3、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談話導入,介紹詩人。
我們在低年級曾學過一首詩《草》,記得嗎?
(師生齊背《草》)
這首詩的詩人是誰?(白居易)
我們今天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板書:《暮江吟》)(課件出示2)
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ㄕn件出示3)(出示課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簡介)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暮、吟”(課件出示4)
2、學習會寫字
“暮、吟”(課件出示5)
指導書寫:“暮”的中間一橫要長一些;“吟”的最后一筆不是點。
3、理解題意
三、再讀詩文,探究詩意
1、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寫下這首詩,通過課前的預(yù)習,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指名說題目的意思)
2、師:到底詩人吟了什么詩,我們來聽聽看。(課件出示6)(生聽課件中范讀)
3、師:現(xiàn)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jié)合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課件出示7)
在這兩行詩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熒餐獯稹皻堦枴薄颁仭薄吧钡茸。)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ㄖ该f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過渡語:下因為江邊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覺已到夜晚。
6、指導學習三、四兩句。(課件出示8)
這兩句描寫了江邊的哪些景色?
詩人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露水和月亮?(板書:露水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詩人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連用了兩個比喻描寫了江邊夜晚迷人的景色,詩中還用哪個詞來形容?(可憐)
可憐是什么意思?(可愛)(板書:景色美麗)
7、指導朗讀三、四兩句。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yīng)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jù)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ㄉ泄(jié)奏地朗讀古詩)
四、配樂朗讀,升華情感
1、指導配樂朗讀。(課件出示9)
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
。ㄉ錁防首x)
2、談感受。
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lǐng)略到這安靜的、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說感受)
五、拓展延伸,積累語言。(課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做一首新詩,或畫一兩幅簡筆畫嗎?兩樣選擇一個來完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chǔ)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①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②萬物都自己的優(yōu)缺點。
3、背誦古詩。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我們知道,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是悠久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詩。
。ò鍟骸额}西林壁》)(課件出示12)
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課件出示13)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緣、降、騷、遜、輸”(課件出示14)
“降”和“遜”是翹舌音。
2、學習生字
“題、側(cè)、峰、廬、緣、降、閣、費、須、遜、輸”
(課件出示15)
指導書寫:“側(cè)、峰、緣、降、輸”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都是左窄右寬;“費”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上寬下窄!熬墶睍鴮憰r左上邊撇折和橫撇相接,下邊彎鉤在首撇上起筆,左邊兩撇中下撇要長。“費”書寫時上邊的弓字要寬扁、最下邊一橫要長,左邊是撇右邊是豎,貝字稍窄。
3、理解題意
三、學習古詩《題西林壁》
。ㄒ唬┙庠婎},知作者
1、師:請結(jié)合課文的注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課件出示16)
。ㄌK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jīng)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游記詩之一。)
。ǘ┳プ盅,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橫著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cè)著看卻仿佛變成了一座山峰。(課件出示17)(教師板書:橫嶺側(cè)峰)(教師板書:變幻莫測)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課件出示18)(教師板書:遠近高低)(教師板書:千姿百態(tài))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為什么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么多種變化嗎?
。ㄌK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教師板書:從不同角度觀察)
6、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xiàn)在就面對著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
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課件出示19)
7、師:這一句里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ㄈ┒嗾b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贊美之情用優(yōu)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xiàn)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xiàn)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jīng)說廬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了嗎?(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ㄋ模┛偨Y(jié)
師:《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象的贊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學習古詩《雪梅》
。ㄒ唬┛磮D片、賞雪梅(課件出示20)
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
來靜靜地欣賞。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那你知道這種花在什么時節(jié)開嗎?
生答:梅花
師:說得對!這是梅花,在冬天開放,很美麗。特別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歡。自古以來,人們把雪和梅作為報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卻爭執(zhí)起來了,怎么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這首詩中去探個究竟。(教師板書:《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課件出示21)
(二)讀古詩、誦雪梅
1、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讀正確。(課件出示22)
師:看到你們讀書的認真樣,真為你們高興。
2、認讀標拼音的字。
3、同桌互讀,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告訴他。
4、指名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注意讀得怎么樣。
5、去掉拼音指名讀。
6、當小老師領(lǐng)讀。
7、聽老師讀,注意節(jié)奏。
8、自己讀,讀出節(jié)奏。
師:節(jié)奏感出來了,詩的韻味也就出來了。
9、男女生接讀。
10、男女生合作讀。男生讀,女生做回音壁。
11、齊讀。
12、背讀。
13、領(lǐng)背。
。ㄈ┢吩娋,悟道理。
師:詩會背了,詩的意思知道嗎?
1、借助注釋,自己說一說詩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問題,一起解決。
3、和同桌說一說詩的意思。
4、一起說詩意。
師: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這可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梅花雖然沒有雪花那樣晶瑩、潔白,但是雪花卻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指名說)
從后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點是:雪白梅香(教師板書:雪白梅香)。這首詩借雪梅的爭春,告訴我們?nèi)烁饔兴L(教師板書: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讀到的;“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6、帶著理解再讀本詩。
。ㄋ模┱勓┟贰⑼卦娫~。
1、簡介詩人。(課件出示23)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盧鉞,是宋朝人。他非常喜愛梅花。
2、談雪梅的關(guān)系。
師: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寫。這是因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開放更顯示出不畏嚴寒的高尚品格。如我們所學過的`《梅花》一詩。
3、我們的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歡雪中的梅花,他曾寫下這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24)
4、總結(jié)。
師:孩子們,梅花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別的花都是春天開,它卻不一樣,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所以,它象征著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它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還被稱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們向梅花一樣也能不畏嚴寒,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強不屈,好嗎?
五、作業(yè)(課件出示25)
1.背誦兩首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2.結(jié)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么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焙汀懊讽氝d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边@兩句詩的意思!酒坎烤幇嫘W四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古詩三首》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反復誦閱讀古詩,體會詩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課可先引導學生解詩題,知作者,并通過設(shè)計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自讀古詩,把握節(jié)奏,再通過自由交流理解詩意,其間適時引導朗讀,體會詞語的用法、詩的意境,在理解品讀中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古詩,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難點:體會詩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古箏曲《漁舟唱晚》。
學生:搜集三首詩的作者的有關(guān)資料。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并背誦古詩。
3.通過在讀中想象意境,描繪意境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4.想象詩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難點: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畫面引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漁舟唱晚》古箏曲,欣賞“殘陽照水圖”和“新月東升圖”)同學們看了這么美的畫面,有什么想說的嗎?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的內(nèi)容。(根據(jù)不同的話進行點評)同學們講得很詳細,語言也很美,但是有一個人比你們更厲害,他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兩幅畫面的意境描繪得淋漓盡致。你們相信嗎?想知道他是誰嗎?他是怎樣講的呢?
2.觀看多媒體(走進作者及課文內(nèi)容),了解詩人及作詩背景。
二、指導學詩,體會意境
1.理解題意。
。1)題目“暮江吟”你是怎樣理解的?
。2)從題目看出這首詩是寫景還是敘事?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
2.學生讀詩自學,初步弄清古詩的含義,根據(jù)自己對詩的理解,大膽想象,用彩筆繪畫一幅《暮江吟》的圖畫。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從學生的繪畫中挑選出幾份具有代表性錯誤的圖畫張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對比詩文進行評析。
2.多媒體出示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兩句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
3.多媒體出示后兩句詩:“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釋,學生自讀自悟后兩句詩。
可憐:可愛。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師指點回答。(因為這是可愛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還是彎彎的月牙。)
4.最后一句詩用了兩個比喻,它們分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們能說出來嗎?
師指點: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瑩發(fā)亮的珍珠。
。1)提問:詩中描繪的是什么時候江邊的景色?
。◤陌淼揭鼓唤蹬R的江邊景色,可見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新月升起的時候)
。2)從詩中描繪的景物,你可以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ǹ梢泽w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5、朗讀指導。
(1)請大聲地自由地朗讀古詩,看誰能讀出詩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讀出詩人的情感。
。2)(教師播放動畫:詩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誦)此時你們就是那位身著古裝的白居易,面對奇景吟詩一首……誰先來展示一下?
(3)有與他不同理解的嗎?以你的理解讀讀吧!全體同學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
。4)看同學們讀得熱火朝天,我心里直癢癢,誰來和老師比試讀一讀。
。5)聽范讀。(出示課件: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緩,輕柔;第二句,驚嘆;后兩句贊美)
。6)大家看著畫面,聽著音樂再次齊聲讀一遍。(呈現(xiàn)秋景圖,播放古典樂)
四、繪畫著色,感受詩文的畫面美
學生通過學詩,了解了詩中描寫了深秋時候,從傍晚到夜幕降臨江邊的景色,你們能把這兩幅畫涂上適當?shù)念伾珕幔?/p>
板書設(shè)計:
暮江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背誦古詩并默寫古詩。
3.體會詩人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象的贊美及詩句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詩句的含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古詩,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難點:體會詩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宋代的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一首詩。(板書:題西林壁)
2.誰來說了你對蘇軾相關(guān)情況的了解。
(學生介紹蘇軾的生平及寫此詩的背景,教師指點、補充)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正確、流利。
2.同桌互讀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釋和字典,理解詩中詞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標出來。
5.小組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深入感悟
1.小組匯報。
2.教師對學生匯報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糾正、引導,并適時提問: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沒有體驗過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結(jié)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從這首詩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文,想象古詩描繪畫面,體會古詩的意境。(教師范讀)
4.兩個同學對讀,深入體會。
5.小組接龍練習背誦。
四、小結(jié)學法
初讀,讀準讀通;再讀,了解大意;三讀,理解句意;四讀,體會情感;五讀,想象情境。
板書設(shè)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古詩的大意,領(lǐng)悟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yīng)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出示:人們把雪稱為報春使者)
2.在冬天,我們總要提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出示:人們也把梅稱為報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爭著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雪梅》。
二、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作者在詩里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指名讀注釋。結(jié)合注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
。3)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板書:各有長短)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shù)恼Z氣;詩人為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
3.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
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ㄕn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報春使者。
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yīng)該取長補短的道理。讓我們來背一背古詩。
三、拓展延伸
1.這首詩的作者在寫完詩后大發(fā)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雪梅(二)》)
2.課后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區(qū)分反問句和陳述句,并能將反文句變成陳述句。體會每組兩句話說法不同,但意思相同,表達方法的不同
2、能主動積累名人警句、成語故事。
3、能主動積極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跟同學交流。
4、能讀懂故事,明白寫通知的要求。
5、能讀懂短文,明白短文的意思。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zhì)教案語文03-07
有關(guān)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掌聲》教案11-1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3
語文教案07-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