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4-01-10 13:35:02 佩瑩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9篇)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并默寫本詩。

  2、通過注釋理解詞語,進而理解古詩的詩句意思。

  3、結合相關詩句,體會這首描寫春天的詩歌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復習背誦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師:一年之計在于春。生活在嚴冬中的人們對春天總是有著強烈的企盼。是誰最先發(fā)現(xiàn)了春的蹤跡?李白說是柳樹,于是李白這樣寫道:“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蘇東坡說是鴨子,他則這樣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毛澤東說是飛雪,他寫下了“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這其實都是詩人們以獨特的眼光觀察和描寫到的春天到來的跡象。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唐代詩歌,看一看詩人韓愈是怎樣發(fā)現(xiàn)春天的特點的。(板書課題)

  3、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韓愈的詩奇崛雄偉,力求清新精辟,想象奇特,風格自成一派。后世有“以文為詩”之評。

  二、初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讀詩。

  教師指導學習:重點講解“呈(chénɡ)”和“酥(sū)”字的讀音。

  2、教師范讀。

  3、讓學生結成小組,對照注釋,利用三到五分鐘理解重點字詞意思。

  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

  呈:恭敬地送上。

  天街:京城街道。

  絕勝:遠遠勝過。

  煙柳:形容綠柳成蔭,望去如同煙霧籠罩的樣子。

  皇都:指京城長安。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小組合作誦讀和探究詩歌,說一說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這首詩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yōu)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美景的喜愛之情。)

  2、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春天!疤旖中∮隄櫲缢帧薄白钍且荒甏汉锰帯。)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理解詩的第一、二句。

 。1)學生借助預習,理解“天街”“潤如酥”。(天街:京城街道。潤如酥:形容春雨滋潤細膩。酥:酥油。)

 。2)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第一、二句所描寫的景象。

  (3)教師歸納小結這兩句詩的大意。(初春的小雨落在京城的街道上,猶如酥油一樣滋潤細膩,綠茸茸的細草,遠看有青青的顏色,走近卻看不出草的顏色了。)

  (4)“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詩寫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點?(寫出了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的特點。)

  2、理解本詩的三、四句。

 。1)理解“絕勝”的意思。(絕勝:遠遠勝過。)

 。2)師生共同交流第三、四句詩的大意。(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早春時候,遠遠勝過京城楊柳成蔭的暮春景色。)

  (3)“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比)

  3、引導學生朗讀全詩。

  (1)展示體現(xiàn)本詩意境的教學掛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學生看圖聽教師朗誦。

 。2)學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用自己的話簡述全詩大意。

 。3)抽學生單個朗讀,教師對學生的朗讀相應作指導。

 。4)讓全班學生閉眼想象全詩所描寫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4、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詩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小雨、小草。表達了詩人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2)這首詩將早春草色與什么作對比?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好在哪里?

 。ㄟ@首詩將早春草色與滿城“煙柳”作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美景的喜愛之情,能給讀者無窮的美感和趣味。)

 。3)引導學生帶著贊美、喜愛的感情,吟誦全詩。

  五、總結詩歌,拓展延伸。

  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出了早春的美麗景象,呈現(xiàn)給我們無盡的美感。指導學生搜集整理一些關于“春”的寫景的詩詞名句。

  板書設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 如酥

  草色遙看無

  最是 春好處

  絕勝 皇都

  教學反思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一首寫景詩,贊美了當時京城長安的早春微雨時的優(yōu)美景色。指導學生學此詩的關鍵在于領悟“早春”二字。而早春景象,是由詩的前兩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來體現(xiàn)的,應將此作為教學的重點。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2

  猜字謎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3、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蟲

  來(往)

  (蛀)(駐)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教學難點: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課件,學生課前搜集一些字謎。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活動整理與修改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字謎:一加一。請大家猜一個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書課題,領讀,指導書寫“字”,組詞,造句。

  二、初讀第一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帶音節(jié)的生字。

  3、檢查:去掉音節(jié)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4、指導寫字:左、右、紅、時。

  三、再讀第一則

  1、指名朗讀,要求讀通順。

  2、采用多種方法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3、交流討論: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4、小結猜字謎的方法。

  四、拓展訓練

  1、學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謎,小組內(nèi)互相猜一猜。

  2、交流展示小組猜字謎的成果。

  五、布置作業(yè)

  和家人一起猜字謎。

  第2課時

  一、談話導入說一說和家人一起猜了哪些字謎?是怎樣猜出來的?

  二、初讀第二則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檢查:帶音節(jié)的生字。檢查:去掉音節(jié)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指導寫字:動、萬。

  三、再讀第二則指名朗讀,要求讀通順。采用多種方法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交流討論: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小結猜字謎的方法。

  四、拓展訓練出示本課生字,小組內(nèi)編字謎。全班交流猜一猜。五布置作業(yè)以猜字謎為主題,辦一份手抄報。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

  教學反思: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3

  小青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的一些習性。

  3、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課前準備:生字詞卡片、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肚皮雪白穿綠衣,叫聲呱呱蹦蹦跳,捕捉害蟲小能手。(青蛙)

  2、問:你對青蛙還有哪些了解呢?

  3、板書課題,指導認讀,學寫“青”。組詞,造句。

  二、看圖讀文

  1、出示課文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檢查:帶音節(jié)的生字。

  4、檢查:去掉音節(jié)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相機認識病字頭。

  5、檢查:無音節(jié)的詞語。選擇造句。

  6、辨析:睛、請、晴、清、情。相機講授辨析的'基本方法。

  7、指導寫字:請、晴、清、情。

  三、再次讀文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2、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語。

  2、想一想,填一填。(課后題)

  二、讀文感知

  1、接力朗讀,及時正音。

  2、教師范讀,問:你聽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問: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青蛙呢?

  5、再次朗讀課文。

  6、指導寫字:生、氣。

  三、拓展訓練

  1、還有哪些小動物對人類有益處?

  句式練習:我知道(),它能幫我們?nèi)祟悾ǎ,我們應該保護它。

  2、想一想,填一填。

  包——抱、飽、胞、跑、泡、炮、袍

  書(包)擁(抱)

  吃(飽)

  同(胞)(跑)步水(泡)放(炮)

 。ㄅ郏┳

  主——住、注、柱、拄、蛀、往、駐

  (主)人

 。ㄗ。┱

 。ㄗⅲ┮猓ㄖ┳樱ㄖ簦┲

  四、布置作業(yè)

  給你喜歡的小動物寫幾句贊揚的話。

  板書

  教學反思: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重點:借助形聲字特點以及熟字比較的方法識記8個生字;借助插圖和動作演示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1.師導入:時光老人有四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們就來和這四個孩子交朋友。(相機板書課題,指名學生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多媒體出示有關春、夏、秋、冬的四幅圖片,給予學生直觀的認識。

  3.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主交流對這四個季節(jié)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識字讀詞

  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詞語和短語,多讀幾遍,并與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師出示詞語卡片“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學生認讀,根據(jù)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強調(diào)“風、霜”是后鼻音,“春”是翹舌音。

  3.圖文結合,理解詞語。

  (1)師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學生交流,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把句子說清楚,讀完整。

 。3)師適當小結指導:春風姐姐吹了一口氣,就染綠了大自然;夏天是個急性子,經(jīng)常會下起暴雨;秋天天氣變涼,小草和樹葉上會結霜;冬爺爺送來了雪花的禮物,小朋友們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開心啦!再次出示詞語卡片,學生齊讀。

 。4)游戲鞏固:找朋友(把“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四個詞語和相應的圖片連起來)。

  三、認讀短語,鞏固識字

  1.學生自讀四個短語,讀準字音,同位相互檢查。

  2.指名學生朗讀,注意正音:“吹”是翹舌音,“落、降、飄”都是三拼音節(jié),要讀準確。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四個短語和剛才學習的四個詞語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比較交流,師小結:不同之處是短語比詞語多了一個字,這個字都是表示動作的。

  4.學生再讀短語,結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應的動作。

  5.指導學生朗讀短語,并配上相應的動作,說說這四個動作的不同之處。

  6.師小結:春風很輕很溫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氣,從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為氣溫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樂輕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飄來飄去,所以用了“飄”。相機再出示這四個要求會認的漢字卡片,全班齊讀。

  7.學生交流記住這些漢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種天氣,用了雨字頭;“飄”好像是被風吹起來的,所以用了風字旁;“降”是左右結構,雙耳旁(左耳刀)。交流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鼓勵,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

  8.學生練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這四個短語。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本節(jié)課要求會寫的四個生字:春、風、冬、雪,指名生再次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交流識記方法和寫字要領。

  3.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春”字的撇畫和捺畫要舒展;“風”字是半包圍結構,外框空間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兩點要居豎中線上,上點略小,下點略大;“雪”字是上下結構,雨字頭略寬,各部分要寫得扁一些才好看。

  4.師范寫,生觀察書空后自主描紅、臨寫。

  5.師巡視指導,強調(diào)學生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時光老人的四個孩子,了解了他們各自的特點,還結交了很多有趣的漢字朋友,收獲可真多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出示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師過渡:大自然是一位美麗的畫家,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欣賞她的美麗景色吧!

  3.師配樂播放美麗自然的圖片,生欣賞。

  二、學習課文,識字讀詞

  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借助拼音認讀課文中的詞語和短語,與同位相互檢查。

  2.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表達引導學生將口頭語言表達完整、流暢。

  3.根據(jù)學生的表達情況,相機出示詞語卡片“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指名多生認讀,全班齊讀,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讀正確。

  4.鼓勵學生用這四個詞語練習說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邊長出了綠綠的青草。

  5.師過渡:課文中是怎么來寫這四種景物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四個短語。

  6.指名學生朗讀這四個短語,根據(jù)學生的朗讀及時正音:“池”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翹舌音。

  7.多種方式練習朗讀短語:同位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8.游戲鞏固識字效果:出示本節(jié)課的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交流識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關,用了“氵”旁),并練習口頭組詞。

  三、欣賞圖片,拓展提升

  1.師過渡:大自然這位神奇的魔術師,寶盒里還藏著許多美景呢!不信,你們瞧。◣煻嗝襟w播放相關大自然的美麗圖片,生欣賞。)

  2.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剛才看到的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大自然還有哪些景物,如:太陽、小河、大山、田野、螞蟻等,師適當板書。

  3.鼓勵學生用剛才說的詞語學著課文中的短語說一說,如:太陽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鳥唱歌、蟻鉆洞等,師適當板書,學生自由朗讀。

  四、指導漢字書寫

  1.出示本節(jié)課中要求會寫的三個漢字:花、飛、入,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加強理解。

  2.學生自主觀察這三個漢字的筆順,想想用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漢字的寫法。

  3.指名學生交流筆順和字形記憶方法。如:“花”是草字頭下加個“化”,“入”和“人”要注意區(qū)別。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想法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指導,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4.師范寫講解,生觀察并書空!帮w”字第一筆橫折斜鉤要稍呈俯勢,“人”字撇短捺長。

  5.生描紅、仿寫、書空,師巡視指導,強調(diào)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自然是一幅美麗的畫,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體驗,就能體會到更多的生活的樂趣。這節(jié)課,我們在大自然的寶庫中又學到了很多生字和詞語,大自然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板書

  1.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美麗自然: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6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掌握和運用兩種識字方法,認識7個生字。

  2、正確地讀詞語,感受四季不同的氣候特點。

  3、會讀會背26個大小寫字母,并能正確排序。

  4、會讀會寫不同韻母的生字,對不同結構的生字會分類。

  5、收集描寫春天的語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6、會讀拼音兒歌,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生字,會正確認讀9個詞語。

  2、熟練地背誦26個大小寫字母,并會正確排序。

  3、熟練朗讀日積月累中的四字詞語,及本單元拼音韻文。

  4、學會講故事時,態(tài)度落落大方,故事情節(jié)連貫。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搜集有關春天的詞語、古詩、歌曲等。(學生)

  3、看有關老鼠和貓的動畫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自由讀,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小組讀,比賽讀,把三組詞讀熟。

  3、全班齊讀,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鞏固生字,并口頭組詞,選擇詞說句。

  二、字詞句運用

 。ㄒ唬┳x一讀,記一記

  1、多媒體課件出示26個大小寫字母,師范讀。

  2、師教讀。

  3、各種形式讀,直到背熟。

  4、指名背誦26個大小寫字母,并檢查排序。

 。ǘ┳x一讀,寫一寫

  1、師黑板出示生字“見”“萬”等8個生字卡,指名讀。

  2、“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3、指名說說每個字韻母的不同。

  4、接韻母分類,指名上臺書寫,其余學生完成書上田字格書寫,全班交流評價。

 。ㄈ┳x一讀(拼音韻文)

  1、自由讀讀拼音韻文,圈出不會讀的生字的讀音。

  2、學生小組內(nèi)互讀,互相正音,互評。

  3、指名讀,其他同學為其正音。

  4、師多媒體出示難讀生字,生詞的讀音,范讀。

  5、全班齊讀,提醒學生不能唱讀。

  6、理解韻文大意;知道春天到了,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祖國南方、中部、北方等地在春天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氣候特點。(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學生們在課件展示中,了解韻文大意,了解祖國的大和廣,激發(fā)孩子們的愛國熱情。

  7、配樂齊讀韻文,讓孩子們在朗讀中再次涌起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三、布置作業(yè)

  課外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去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口語交際)

  一、日積月累

  (一)歌唱春天

  1、播放收集到的有關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會唱的.春天的歌曲。(小組唱、齊唱、單獨唱)

  3、比賽背誦學過或課外自學的有關春天的詩文。

 。ǘ┪铱吹降拇禾

  1、先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春天,可以運用以前學過的詞語。

  2、指名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春天。

  3、四人小組交流收集到的圖片、資料。

  4、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要描寫春天

  1、多媒體展示日積月累中描寫春天的詞語。

  2、學生自由讀并圈出生字。

  3、指名讀難點字,全班正音。

  4、指名讀四字詞語,不會讀的同學請其他同學幫忙。

  5、師講解四字詞語的意思,讓同學們邊聽邊想象這些詞語所展示的畫面。

  6、用各種形式誦讀詞語。

  7、用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師生共同評價。

  (四)我畫的春天

  1、自由畫春天。

  2、小組交流你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畫。

  3、評一評誰畫得好,講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二、口語交際:老鼠嫁女

  (一)播放多媒體課件:老鼠嫁女

  1、通過觀察、討論,了解故事中老鼠和貓各自的形象特點。

 。1)觀察老鼠爸爸和媽媽的形象。(指導語:老鼠爸爸和媽媽想把女兒嫁給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什么叫厲害?你們覺得誰最厲害?)

 。2)結合課本上的插圖,觀察圖上各種事物的形象,討論了解各形象的特點。(指導語:老鼠的爸爸媽媽覺得誰最厲害為什么?)

  2、再次觀看課件欣賞故事,了解故事中各人物的關系,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完整欣賞課件,傾聽故事。

 。2)老鼠爸爸找了誰?它是最厲害的嗎?為什么?

 。3)小組內(nèi)互講故事,并推選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

  3、生上臺講故事。

  全班評價:故事是否完整,講解人聲音是否洪亮。

  4、角色表演故事,體驗故事的完整性和幽默感。

 。ǘ┎贾米鳂I(yè)

  把《老鼠嫁女》回家講給家長聽。

  板書

  教學反思: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7

  小青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的一些習性。

  3、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3、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課前準備:

  課文相關圖片;輔助課件。

  2、制作本課字卡

  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經(jīng)典誦讀《山行》

  一、激趣導入 1、猜謎激趣。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書:小青蛙)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W生齊讀課題)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設計意圖: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小青蛙的距離,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讀文識字(一)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仔細聽,聽準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那該怎么辦呢?(查字典、問老師、問同桌、借助拼音)讀完后,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3、檢查讀文。教師相機正音。(二)隨文識字。★學習第一句。1、指生讀第一句。2、指生評議朗讀。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清、晴、眼、睛”。(1)指生領讀生字。

 。2)先引導學生小組內(nèi)觀察;然后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匯報交流:預設:

  “清、晴、睛”三個字的讀音有點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賹W:猜猜它們是什么意思。我們把它們放回課文里讀一讀,再看看圖,好嗎?預設:“清”,清水的“清”。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導學:帶“三點水旁”的字表示與水有關,誰還能說出帶“三點水旁”的字。師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渾水,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扒纭保禾柍鰜砭捅硎咎鞖馇纾允恰叭兆峙浴保硎九c太陽有關。(出示晴天的圖片)導學:誰能給“晴”找個相對的朋友?(出示陰天的圖片)擴詞:雨過天晴、晴空萬里。(練習說話)“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與眼睛有關。我們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

 、趯W:怎樣區(qū)分“睛”和“晴”?

  ③想想還能給“青”加上什么部首,組成哪些字。(發(fā)現(xiàn)生字中的“請、情”)

  預設: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說說這兩個字都和什么有關。

  ②請眨眨你們的小眼睛。

  5、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

 。2)男女生賽讀第一句!飳W習第二句。

  1、指生讀第二句。

  2、相機學習生字“保、護、害、事、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3、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

 。2)全班比讀第二句。

  ★學習第三句

  1、指生讀第三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請、讓、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5、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

  (2)小組比讀第三句。

 。ㄈ╈柟躺帧

  1、挑戰(zhàn)過關。(認讀生字)

  第一關:讀讀帶拼音的生字。

  第二關:擦掉拼音認讀。

  第三關:讀讀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會的及時請教身邊的同學或老師。

  第四關:讀老師手中打亂順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關:開火車讀,看看哪組最棒。

  2、找朋友游戲。

  一名同學手中拿著一張生字卡片,其他同學要快速找到這個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后站在一起,同時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組一個詞語。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huán)節(jié)老師對生字的教學非常扎實。在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時間,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并使學生能夠采用多種方法主動識字。用“游戲”加以檢測,更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識字的動力和興趣。

  三、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

  2、學生讀字。

  3、導學:這幾個生字寶寶,你能給它們按結構分一下類嗎?上下結構:青

  左右結構:清晴情請獨體字:氣生

  4、根據(jù)結構特點,重點指導:青、請、氣。

 。1)教師指導書寫“青”。

 、賹W:認真看一下:“青”字共幾筆,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诮處熯叿秾戇厪娬{(diào):豎在豎中線上,下面“月”的“丿”變成“丨”,橫折鉤的橫在橫中線上。

 、蹖W生書空跟寫。

 、軐W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青”字,教師巡視指導。

 、萁處熣故咀掷瑢W生評價。

  ⑥學生再寫2個“青”字。

 。2)教師指導書寫“請”。

 、賹W:想想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特點是什么。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诮處熯叿秾戇厪娬{(diào)書寫要領。

 、蹖W生書空跟寫。

 、軐W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請”字,教師巡視指導。

  ⑤教師展示字例,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書寫“氣”。重點強調(diào)第四筆的寫法。

  設計意圖:一年級是書寫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教師要抓住每一次時機指導學生寫字。在進行寫字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筆畫的書寫,提升學生的漢字審美能力,再通過書空、描紅等美觀地書寫生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總結延伸

  1、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

  2、總結:對呀,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好嗎?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吧!

  設計意圖: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學生識字學文之后問“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這幾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而“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既鞏固了兒歌的學習,又將保護青蛙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人,可謂“一舉多得”。

  作業(yè):

  1、寫本課生字(422格式,并選兩個詞各寫一句話)

  2、背誦課文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8

  快樂讀書吧

  教學目標:

  了解課外閱讀的基本途徑,體會課外閱讀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好一項課外閱讀成果展示,如,講一個故事,背一首兒歌,展示認識的一個字。

  2、準備“故事大王”“兒歌大王”等榮譽卡片。

  3、做好家庭親子閱讀調(diào)查。

  教學過程:

  經(jīng)典誦讀《贈汪倫》

  一、聊聊“我”的課余生活

  師生談話,交流平時在家里做的事。

  二、“我”這樣和爸爸媽媽一起讀

  1、出示情境圖一,讀懂圖畫和文字的內(nèi)容。

 。1)引導學生說說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讀故事書很有意思。

  2、請經(jīng)常和家人一起閱讀的小朋友說說自己課外閱讀情況。

  (1)爸爸媽媽每天都陪你讀書嗎?

  (2)你們一般在什么時候一起讀書?

  (3)爸爸媽媽陪你讀書,你的心情怎么樣?

 。4)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了哪些書?從書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哪些有趣的事?通過情境圖走進班級學生真實的生活,再通過“采訪”的形式,交流親子閱讀帶來的`快樂與收獲,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愿望。

  三、交流讀書的好處

  1、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讀書有什么好處。學生展示閱讀的收獲,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適時肯定和鼓勵,頒發(fā)“故事大王”“兒歌大王”等榮譽卡片。

  2、出示情境圖二,觀察圖畫,聽老師朗讀文字,明白情境圖的意思。小結:讀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成為“故事大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本環(huán)節(jié)立足學生真實的生活,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體驗閱讀的成就。

  四、交流書從哪里來

  1、出示情境圖三,討論圖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2、引導學生討論,書還可以從哪里來。

  3、鼓勵孩子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書店、圖書館等地方讀書、買書、借書。通過討論和交流,得出更多的找書途徑,幫助孩子解決書籍來源問題。

  五、交流學習拼音的作用

  1、交流課外閱讀過程中,遇到過什么煩惱。

  2、出示情境圖四,看圖,說說學習小伙伴們的好辦法是什么。示范讀“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

  3、學生自由說說,馬上要學拼音了,自己將準備怎么做。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

  六、討論如何建立班級“快樂讀書吧”

  1、怎樣讓班級里也有一個“快樂讀書吧”呢?讀書吧里的書從哪里來?

  2、怎樣運用“快樂讀書吧”里的書來閱讀呢?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到閱讀中去。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9

  教學目標:

  1、認真傾聽《老鼠嫁女》的故事,聽后能夠復述故事。(重點)

  2、掌握并運用聽故事和講故事的要領,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培養(yǎng)學生傾聽與表達的習慣。(難點)

  課前準備:

  1、相關圖片、視頻、錄音、頭飾等。(教師)

  2、了解生活中各種角色最強和最弱的方面。(學生)

  教學過程:

  經(jīng)典誦讀:《鹿柴》

  一、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播放敲鑼打鼓的喜慶音樂)注意聽聽這段音樂,人們好像在干什么?

  生:好像是在辦喜事!

  師:哦,原來是老鼠在嫁女兒,(邊說邊出示圖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神氣的人。他找到了太陽、烏云、風、圍墻、老鼠、貓,到底哪個是最神氣的新郎呢?

  師:(出示太陽、烏云、風、圍墻、老鼠、貓的圖片)猜猜看,新郎會是誰呢?

  生1:新郎是太陽,因為太陽最了不起,能給地球帶來溫暖!

  生2:我猜新郎是老鼠,因為老鼠和新娘是同類。

  師: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這里有一個故事,聽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們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誰了,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設計意圖:課堂伊始,教師播放音樂讓學生在喜慶的'音樂中感受故事的主題,自然而然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引導學生猜想老鼠嫁女的新郎是誰,意在啟發(fā)學生想象,也激發(fā)起學生聽故事的濃厚興趣。

  二、傾聽故事,了解內(nèi)容

  師:請小朋友們邊看書上的圖畫,邊聽故事錄音,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婦想把女兒嫁給誰呢?最后誰成了老鼠夫婦心目中最強的新郎呢?(教師播放故事錄音)

  生: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兒嫁給太陽、烏云、風、圍墻、老鼠和貓。

  師:你聽得真仔細!你知道誰最后成了新郎嗎?

  生:最后貓成了老鼠的新郎。

  師:看來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很輕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還知道誰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師:聽故事就應該聽仔細,才能記得牢。

  師:瞧,老師把這些新郎人選都請到了黑板上(一一貼出故事中出現(xiàn)的形象),你們能結合生活,說說這些形象最強的本領是什么嗎?

  生1:我知道太陽最強的本領是帶給大地溫暖和光明。

  生2:太陽雖然很強大,但是烏云可以遮住太陽,這是烏云最強大的地方。

  生3:風可以吹散烏云,所以說風很強大。

  生4:圍墻能擋住風,圍墻就比風還強大。

  生5:圍墻雖然結實,但是老鼠可以在墻角鉆洞,老鼠會鉆洞是它最強大的本領。

  生6:老鼠卻害怕貓,貓能捉住老鼠。這是貓最強大的本領。

  師:小朋友們不僅聽得仔細,還能聯(lián)系生活說出每種事物最強大的本領,真令我佩服!下面請你和同桌結合圖片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故事的內(nèi)容。

 。▽W生同桌交流,自由說說主要內(nèi)容。)

  生:老鼠夫婦打算嫁女兒,他們找了太陽、烏云、風、墻、老鼠,最后把女兒嫁給了最強大的貓,結果女兒被貓吃掉了,真是太愚蠢了,怎么能把女兒嫁給天敵呢?

  師:你說得很準確,情節(jié)也比較完整,看來你不僅聽得仔細,而且記得牢固,真棒!

  設計意圖:借助錄音播放故事,使學生在觀察圖畫的過程中,傾聽故事,很好地將故事與圖畫內(nèi)容結合在一起。聽后,點撥傾聽的要領,并將學生所獲得的信息初步整理,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講故事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學講故事,把握內(nèi)容

  1、教師示范講故事,學生發(fā)現(xiàn)要領。

  師:下面請你們再聽老師講一遍故事,仔細觀察,看看老師是怎樣講故事的。(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生:老師講故事時聲音很洪亮,我們聽得很清楚。

  師:謝謝你的贊美!你聽得真仔細。同學們要記住,講故事時的語言一定要清楚。生:我還注意到老師講故事時表情很豐富,有的地方還加上了動作。

  師:你真是善于觀察的小朋友!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講故事時的要領。

  2、學生試講第一節(jié),師生評議。

  師:請你自己試著講講第一幅圖畫上的內(nèi)容。

  生:從前,有一對老鼠夫婦,他們養(yǎng)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們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就想,一定要給女兒找個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師:你講得真好,“從前”這個詞用在故事的開頭,很恰當。這個故事開頭不錯,下面我們按照圖畫上的內(nèi)容繼續(xù)講故事,請你們先自己試著講一講,再講給同學們聽。

  3、學生結合圖畫自主講故事,學生評價。(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的語言。)

  師:誰愿意先來講講這個故事?(學生躍躍欲試)你的小手舉得最高,你來試試。

  生:大家好,我來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鑼鼓又是吹喇叭,咦,這是誰家在辦喜事?原來是老鼠家有個女兒要出嫁。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0

  春夏秋冬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借助圖畫和生活實際,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點。

  3、能用詞語說句子,學習用句號。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借助圖畫和生活實際,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點。

  3、能用詞語說句子,學習用句號。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經(jīng)典誦讀:《涼州詞》

  一、談話激趣,出示詞語

  1.教師談話:小朋友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2.出示圖片,做游戲。猜猜出示的圖片分別是哪個季節(jié)。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聲音、圖畫、顏色等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順應兒童的心理,開課伊始,創(chuàng)設新奇有趣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2)根據(jù)交流出示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4)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其中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風冬翹舌音:霜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xiàn)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雨字頭的字大都是一種天氣現(xiàn)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們還能認識這些字。

 。3)相機識記生字。認識部首“雨字頭”。

 。4)仔細觀察,說說“雨”作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么變化。

  (5)教師范寫生字“雪”,學生書空,并口頭說出筆順。

  4.教學詞串: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1)出示短語。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說說春風吹過來的感覺。

 。3)比較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5)了解“霜降”。認識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積累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說說下雪時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輕盈。

 。7)有感情地齊讀第二組詞串。

  5.教學詞串: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

 。3)出示詞串三和四。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6.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換偏旁法,如“雪”,可以通過換偏旁變成“霜”識記;比較識記法,如“入”字,通過和“人”比較識記;通過形象演變進行識記,如“飛”字,可以想象成鳥的形狀等;加一加法,如“落、飄”,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記憶。)

  (2)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好方法。

  設計意圖: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有層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在識字的同時,發(fā)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梢哉f,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練習背誦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找一些描寫四季的詞語讀一讀。

  第二課時

  經(jīng)典誦讀:《涼州詞》

  一、復習生字,并組詞

  二、復習課文背誦

  三、示范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春、冬、花、入、風、雪、飛”。

 。1)學生抽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2)分析生字,記憶生字,了解結構。

 。3)示范指導,學生書空筆順,認真練寫。重點關注“春、冬”:兩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兩點要在豎中線上。“入”的第二筆要長,并且要出頭。

  “風”和“飛”的橫斜鉤要寫得穩(wěn)當。

  復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學生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作業(yè):

  1、寫本課生字(422格式,并選兩個詞各寫一句話)

  2、觀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1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yōu)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別具體寫(),最后總結寫()。

  4、請學生根據(jù)填空的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糯竽粗福憾烫帲鹤藨B(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侵兄福憾烫帲吼B(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葻o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教后反思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最后一篇文章《手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在教學本文前,我先組織學生交流:通過學習本組的幾篇課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樣的啟示。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轉入本文的閱讀。由于本課是選學課文,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根據(jù)單元導讀中的提示自學課文。即: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著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通過學習、交流,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了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倍且プ∽钅芊从澄甯种柑攸c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tài))特點──不美。具體表現(xiàn)為: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后用關聯(lián)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xiàn),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了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學完課文,讓學生聯(lián)系本組的前幾篇課文,說說作者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懂得《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啟示!洞掖摇贰俄斖肷倌辍肥菍⒄f明的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啟迪。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中好的開頭和好的結尾,并在習作中能加以運用,讓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

  2、了解古詩詞中借他物來表達志向、情感的寫法——“托物言志”,并加以運用。

  3、學習課文中主人公外貌描寫跟文章主題的緊密關系,以及在整個文章中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習了本單元的三首古詩和三篇現(xiàn)代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的內(nèi)容。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三篇古詩和三篇現(xiàn)代文,想一想:每篇課文的最后都有什么要求?(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查看課后練習,并能用簡潔的語言流暢地回答課后習題。)

  二、學習“交流平臺”。

  1、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fā)現(xiàn)第四單元的課文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哪些特點?

  (學生自由交流,并推選出迅速舉手要回答問題的學生。)

 。1)《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開頭是直接點題(“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六年了”),結尾呼應開頭(“媽,昨天是4月28日”)。

 。2)《為人民服務》的開頭是直接點題(“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結尾升華主題(“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金色的魚鉤》開頭是交代事情的起因(“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文章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的,結尾起到了呼應和升華標題的作用(“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2、表揚回答正確的同學,讓學生交流如何寫好開頭和結尾。

  3、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開頭和結尾,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在這方面非常值得大家學習,請女生、男生分別讀出開頭和結尾。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細細品味詩句,現(xiàn)在我們就先來看看下面的詩句。

  課件展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學生齊讀后思考:詩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詩人托“竹”言自己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和品質(zhì)。)

  2、品味課本“詞句段運用”中的其他詩句,先讀一讀,再和同桌一起交流詩句的主要意思。

  3、檢查反饋,全班交流。

 。1)“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詩人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高尚情操。)

 。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的菊花花枝還傲霜斗寒。詩人蘇軾借用“傲霜枝”來歌頌劉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潔品格。)

  4、在本單元的課文中,還有不少值得細品的語句,找出來與周圍的同學交流、品味,說說這些語句的主要意思。

  5、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ǘ┑诙}。

  聯(lián)系課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刪去這些內(nèi)容,是否會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

  1、教師展示:“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ㄗ饔茫和ㄟ^外貌描寫可以看出父親雖受盡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捌届o”說明李大釗經(jīng)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xiàn)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如果刪去,則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會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

  2、教師展示:“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兇惡可怕,他向前弓著身子,伸出兩只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個耳朵,向兩邊拉!

 。ㄗ饔茫和ㄟ^外貌描寫,扁鼻子軍官兇神齷齪的丑陋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讀者由衷開始擔心雨來的命運。刪去,就沒有這個效果了。)

  3、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fā)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

 。ㄟ@段話是對祥子的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他的健碩和無限的活力。外貌描寫能夠很好地表明人物的特點。如果刪去,就沒這種表達效果了。)

  4、學生齊讀這三段話,體會人物的外貌描寫在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文章主題方面的作用。全班交流。

  5、拓展練習。

 。1)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成功的外貌描寫的段落。

 。2)一位學生描述另一個同學的外貌,其他同學猜一猜他說的是誰;ハ嘟涣鳎處燑c撥。

  四、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注意讀準“栽”“柳”“逆”等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第一個句子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人們刻意用心去栽培花朵不一定成活,而無意間插在土里的柳樹苗卻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一片綠蔭。告訴我們有時刻意為之不能稱心如意,順其自然反而比較容易成功。

  第二個句子出自《孔子家語》。這句話是說良藥多數(shù)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于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shù)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于人們改正缺點。旨在教育人們要勇于接受批評,現(xiàn)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第三個句子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皹溆o而風不止”是以樹欲靜,而風不休不止吹之為喻說明事與愿違,或客觀情況與主觀愿望相悖!白佑B(yǎng)而親不待”則是嘆人子欲孝敬雙親時,其父母已亡故。

  第四個句子出自《名賢集》。意思是在過富有的生活時要想到以后可能會過貧窮的日子,不要到了一無所有的時候再來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資豐富時要考慮到缺乏時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時才后悔。意為應注意節(jié)約,不要浪費。

  第五個句子出自《警世賢文》。意思是,所學知識只有到用的時候才后悔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親身去經(jīng)歷就不知道有多難。

 。▽W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時,只要大致說對就好。)

  3、你還積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結合實際,學生談談對一些名言警句的理解。

  教學反思

  1、“詞句段運用”中,學生關于外貌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作用體會不夠深刻,應多舉事例,讓學生加以體會。

  2、學生對“日積月累”中的名句體會較深刻,能快速組織背誦。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3

  第 一 單 元

  1、北京的春節(jié)

  1、會寫“醋、餃”等15個字,會寫“臘月、展覽”等3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感受節(jié)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jié)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了解詳寫、略寫的好處。

  — 第一課時 —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jié)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板書課題,交流作者信息。

  3、導入新課:現(xiàn)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朗讀課文,小組內(nèi)合作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正(zhēng)月 摻和(chān huo)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醋、宵、戚、駱、駝、滸”,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情景。)

  2、再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guī)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到

  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續(xù)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把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lián),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元旦

 。ㄅf時指農(nóng)歷

  正月初一) 鋪戶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

  正月初六 多數(shù)鋪戶開張,伙計們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jié)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節(jié)結束

  3、學生匯報。

  4、北京的春節(jié)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寫得詳細呢?再討論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節(jié)、正月十九等。詳細寫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節(jié)。這樣寫的好處: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能夠使讀者對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文章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jié)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nèi)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活動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點關注“京味兒”語言。)

  五、課堂小結。

  老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請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課文主要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jié)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正月十九春節(jié)結束。)

  3、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熱鬧而又喜慶的老北京的春節(jié),好不好?

  二、品讀課文,感受節(jié)日氣氛。

  在詳寫的這些內(nèi)容中,你最喜歡哪一個部分呢?深入讀讀,勾畫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ㄒ唬┡D八:

  課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用詞的簡潔和巧妙。

 、佟霸谂D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農(nóng)業(yè)展覽會!

  從“家家都”可以看出人們對節(jié)日習俗的重視。

  “農(nóng)業(yè)展覽會”是說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種類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一樣。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極其豐富。(課件演示臘八粥的圖片。)

  ②“把蒜瓣放進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翡翠”寫出了蒜瓣的顏色,“辣”字寫出了醋的味道,這樣的色味雙美當然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讓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詞的簡潔、巧妙。

  (二)臘月二十三:

  1、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人們在臘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動。(放鞭炮,吃糖)

  2、說一說臘月二十三為什么是過春節(jié)的“彩排”。(天一擦黑……過年的味道)

 。ㄈ┏Γ

  1、指名讀第7自然段,說說除夕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熱鬧)

  2、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熱鬧”?

  ①人們的活動。

  人們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lián)、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等活動表現(xiàn)了除夕的熱鬧。

  理解“守歲”:一重意思,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輕的人守歲,則是祈盼父母長壽。

 、谖丁⑸、聲的描寫。

  “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lián)”“各色的年畫”“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味道到色彩到聲音對除夕這一天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無不體現(xiàn)出除夕的熱鬧,也讓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觀察的細膩。

  3、除夕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過的呢?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分享你的快樂吧!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4、指導朗讀: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繪的熱鬧場面,有滋有味地讀讀這一段。

  (四)元旦(舊時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

  1、指名讀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2、說一說“元旦(舊時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與“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處。

  課件演示:“鋪戶……全城都在休息。”

  3、這樣的“截然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閑)

  4、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舊時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人們的悠閑自在?

  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小販們。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或走親訪友,或逛廟會……都是那么快樂輕松自在。

  5、指導朗讀:讀出輕松自在的感覺。

  (五)元宵節(jié):

  1、元宵節(jié)的特點是什么?(處處張燈結彩,像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2、哪些內(nèi)容描寫了元宵節(jié)的燈?這些燈有什么特點?

  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說說元宵節(jié)上還有什么燈,并寫一寫。

  4、作者用這么多的筆墨寫燈的數(shù)量多、種類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節(jié)的熱鬧)

  5、朗讀這一部分,讀出元宵節(jié)的熱鬧。

  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ㄒ龑W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的寫作特點,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對比閱讀鏈接,體會文章抓住主要特點來描寫北京春節(jié)的方法,對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ɡ仙嵯壬侗本┑拇汗(jié)》語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長者侃侃而談,清淺素白中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除夕這一天熱鬧場景的描寫順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節(jié)》描繪的是祭灶、吃春餅等風俗習慣,展示了中國節(jié)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喜愛。斯妤的《除夕》重點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這一天的忙碌,介紹了閩南的春節(jié)習俗,忙碌中透露出溫馨與喜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3、聯(lián)系生活,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

  北京的春節(jié)

  臘八 忙碌 詳略得當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春節(jié)習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臘八粥

  1、會寫“臘、粥”等15個字,會寫“糊涂、攪和”等9個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八兒的饞樣兒。

  3、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的好處。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寫細膩的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跟著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節(jié),其中提到了一種臘八那天會吃的食物——臘八粥。民間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說明在臘月天氣很冷。于是,產(chǎn)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在你的心目中臘八粥是什么樣的?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跟著沈從文一起去品嘗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4、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和作品。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膩、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圍繞“臘八粥”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經(jīng)過,展現(xiàn)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xiàn)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2、通讀課文,你認為整個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能否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jié)?(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說一說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等粥)哪一部分寫得簡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小組內(nèi)讀一讀,談一談你的感受。

  四、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兒天真、可愛、嘴饞,臘八粥香甜誘人、惹人喜愛。)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學習作家沈從文筆下的文章——《臘八粥》(師生齊讀)。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一幅細膩獨特的臘八風俗畫。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品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寫臘八粥時,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的筆墨去列舉臘八粥的原料?(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豐富。)我們在上節(jié)課也曾經(jīng)提到過關于臘八粥的句子,回憶一下。

  從中你可以感受到臘八粥吃起來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粥的美味的呢?(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臘八粥在鍋里煮的狀態(tài),還有臘八粥的香氣。)

  3、寫臘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狀態(tài)除了能夠襯托臘八粥的香甜可口,還有什么作用?(為后文的故事情節(jié)做鋪墊。)

  (二)品讀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愛臘八粥,八兒也是其中的一員。那么面對這樣的一鍋粥,八兒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呢?

  自讀第2~8自然段,畫出描寫八兒的語句,體會一下八兒的心理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的?

 、佟跋驳每煲l(fā)瘋”:心理描寫,略帶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八兒的興奮!把劬杉奔t了”: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語言和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

 、趶陌藘旱男睦、神態(tài)、語言中能感受到八兒有什么特點?(天真、可愛、頗有童趣)

 。ㄈ┢纷x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讀第9~13自然段,從八兒與媽媽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八兒的心理和人物特點是怎樣的呢?

 。ò藘杭鼻械叵胍缘脚D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臘八粥淡淡的煙氣后,開始猜想鍋內(nèi)的情景;但是同時也沒有只想著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兒不但天真可愛,而且也孝順體貼。)

  2、從媽媽對八兒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媽媽是非常疼愛八兒的。)

  3、從這段富有生活氣息的對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八兒與媽媽之間濃厚溫馨的親情。

  4、一位同學朗讀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八兒猜想的臘八粥是怎樣的呢?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品析。

 、佟帮埗埂[脹了吧”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想象中豆子發(fā)脹飽滿的狀態(tài)。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軟糯稀爛。

 、勰膫詞可以形容八兒想象中的臘八粥?(妙極了)

  ④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寫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猜想,為八兒實際看到臘八粥做鋪墊。)

  ⑤寫出八兒怎樣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以后,他終于看到了臘八粥的廬山真面目了。媽媽煮的粥究竟是怎樣的呢?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齊讀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

  ①栗子跌進鍋,飯豆煮得腫脹,花生仁兒脫了紅外套,鍋巴圍了鍋邊成一圈兒,粥的顏色是深褐。

  ②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內(nèi)各種東西的狀態(tài)。

  6、你覺得當八兒看到這鍋粥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佟八@異得喊起來了”——感到驚訝。

 、凇霸趺,黑的!”——有點嫌棄,覺得臘八粥很臟。

  7、看到八兒有這樣的反應時,媽媽是如何表現(xiàn)的?(“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從媽媽的行為中你能感受什么?(媽媽對八兒的疼愛。)

  教師小結: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兒的心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驚訝—嫌棄)

 。ㄋ模┢纷x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兒終于喝到了臘八粥。作者又是怎樣來寫喝臘八粥的呢?畫出你覺得寫得好的句子進行賞析。

 、佟翱恐薄ⅰ靶绷ⅰ、筷子“擺”成十字,動作描寫。

 、凇岸亲右殉闪艘幻嫘」摹保饷裁鑼,寫出了八兒喝飽了以后滿足的樣子。

  ③“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八兒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滿足,通過對人們喝完臘八粥后狀態(tài)的描寫,表現(xiàn)出臘八粥的美味。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雖然文章的標題是《臘八粥》,但讀完全文后,我們發(fā)現(xiàn)文章詳寫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臘八粥,而喝臘八粥則略寫。為什么?

  (通過寫熬制臘八粥的過程,表現(xiàn)八兒和家人其樂融融、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

  2、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是寫臘八粥的美味,而是通過描繪這個生活場景體現(xiàn)普通百姓對生活和家庭的熱愛。

  3、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仿寫一種你最喜愛的食物。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4

  姓氏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照樣子做問答游戲教學過程:經(jīng)典誦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黃色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凑l反應最快。

  4、根據(jù)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üP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木子——()弓長——()古月——()口天——()子小——()言午——()

  2、根據(jù)筆畫順序,寫出下列字的筆順。姓:,共()畫;什:,共()畫;國:,共()畫;方:,共()畫;

  3、將下列字與正確的拼音連起來。Gushiwuxingguanqianzhao姓

  氏

  古

  吳

  趙

  錢

  官

  4、給下列字注音。()()()()()張周官王姓

  5、齊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作業(yè)

  1、寫本課生字(422格式,并選兩個詞各寫一句話)

  2、背誦課文。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5

  姓氏歌

  教學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tǒng)姓氏文化。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

  3、通順、流利、有節(jié)奏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guī)范姓氏讀法。

  2、了解姓氏。

  教學準備、資料百家姓資料、PPT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活動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我國的經(jīng)典詩文有哪些,你們知道嗎?學生討論交流。

  二、誦讀匯報

 。ǔ鍪菊n件:告訴學生,我國的經(jīng)典詩文有《三字經(jīng)》《百家姓》《弟子規(guī)》《千字文》《論語》等。

 。ǔ鍪尽栋偌倚铡氛n件。)

  1、集體齊讀《百家姓》趙

  錢

  孫

  李

  周吳

  鄭

  王馮

  陳

  褚

  衛(wèi)

  蔣

  沈

  韓

  楊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有多少同學愿意參與都可以,能說多少說多少

  提示:誰知道中國姓氏的來歷呢?其實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一個傳說。

  三、交流姓氏故事

  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知道哪一個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準備交流

  2、老師引入故事話題

  1)教師講張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遠的過去,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的兒子揮很聰明,喜好狩獵,發(fā)明了弓箭,被任命為弓正,賜姓張;此外,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也稱為張氏。

  張姓氏的名人有:西漢大臣張良;東漢科學家張衡、書法家張芝和著名醫(yī)學家張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偉大作品;還有現(xiàn)代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等。

  四、游戲活動

  1、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邊拍手邊讀《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張。

  什么張?弓長張。古月胡,口天吳。

  雙人徐,言午許。中國姓氏有很多,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2、介紹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紹前,老師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在介紹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帶微笑看著全體同學來介紹2)開火車,來介紹。3)同學評一評,誰介紹的好。

  4)同學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關中國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觀看有關中國《百家姓》的表演唱視頻。

  5、活動總結:同學們,中國的古代傳統(tǒng)文化,流傳至今。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學到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

  6、結束語:

  大家一起來說: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是中國人!

  第2課時教學過程:

  一、聽課文復舊導入

  1、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自由練讀。

  2、指名朗讀句子,注意停頓。

  3、播音樂,加動作,自由輕聲讀課文。

  二、出示字卡、識字認字

  1、按順序出示詞語卡片,讀生字、組詞,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朗讀,正音。

 。2)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識記生字。

 。3)多媒體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雙”學生觀察思考:這三個字是什么結構?(左右結構)比較其書寫特點。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4)多媒體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導學生觀察結構、書寫要領、描紅、臨寫、擴詞

 。5)出示“國”,回顧結構、部首并組詞

  四、有感情、節(jié)奏地朗誦課文。

  五、完成課后練習

  讀讀:自由朗讀、同桌互讀、正音糾錯做游戲:師生互動,說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張。什么張,弓長張。介紹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說說你還知道什么姓?背背:自由練背,積累詞語。

  六、布置作業(yè):

  板書

  教學反思: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6

  教學目標

  1.交流學習本組例文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的。

  2.嘗試表達不同情況下的真情實感。

  3.理解習作例文的情感的表達方法,并仿照例文進行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

  教學重難點

  在習作中能夠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PPT。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你知道劉勰《文心雕龍》中有“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是什么意思嗎?人的感情跟隨景物而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感情的抒發(fā)。

  寫文章,就像說話一樣,要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今天我們就來通過一次習作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真情自然流露于我們的筆尖!(板書:讓真情自然流露)

  二、新課。

 。ㄒ唬┙涣髌脚_

  同學們,無論是朱自清的《匆匆》,還是史鐵生的《那個星期天》都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那份真情的流露。那么,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呢?結合這兩篇課文內(nèi)容,談談你的看法。

  同學A: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具體的人、事或景物中。如在《那個星期天》中,作者把等待母親回來時“焦急又興奮”心情融入到“我”“挨時光”的舉動中。他寫道:“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

  同學B:我發(fā)現(xiàn)把心里想說的話直接寫出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如《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連串的'設問,表達了對時間飛逝的惋惜和感嘆,很能打動讀者,容易使讀者產(chǎn)生相同的感受。

  (二)初試身手

  在同學的交流中,我們已了解了在寫文章時幾種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下面我們重點談一談“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具體景物中”(借景抒情)這一寫法。

  我們都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當心情不同時,對身邊事物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請看下面的內(nèi)容:

  路旁的花兒、樹上的小鳥。

 。ㄍ画h(huán)境)

  一直想養(yǎng)一只小狗,媽媽今天終于答應了。(高興)或者(心情好)一直想養(yǎng)狗,媽媽不答應。(生氣、難過)(心情不好)

  路旁的花兒向我微笑,樹上的小鳥唱著歌兒向我祝賀!路旁的花兒耷拉著腦袋,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嘲笑我!

  由此可見:同樣的環(huán)境,因為心情不同,因而導致你的感受也不同(作者所描繪的景物的狀況就不同)。

  下面,我們就初試身手吧。ǔ鍪疽螅

  從下面的情境中選擇一兩個,就心情“好”與“不好”兩種狀態(tài),分別寫幾句話,把當時的情感自然地表達出來。

  走在小巷里好:

  不好:

  奔跑在田野中好:

  不好:

  彈琴好:

  不好:

  釣魚好:

  不好: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文章中最能打動人的東西莫過于它的真情自然流露,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用情打動人.同學們,你們是怎樣理解“真”的含義的呢?“真情”呢?

 。1、真人真事。2、親身經(jīng)歷。3、符合客觀實際的事等)(真實的心情或感情)

  也就是說,通過真人真事來體現(xiàn)真實的心情或感情。

  對了,課本中就有兩篇習作例文,我們來看看這兩篇例文是怎樣表達出作者的真情的。默讀課文,談談你對批注的看法。

  二、新課。

 。ㄒ唬├1《別了,語文課》

  1.結合批注默讀課文。

  2.自己總結寫法。

  (1)用幾個具體的事例來流露真情實感。

 。2)利用“獨白”,直接表達心情。(也叫直抒胸臆)

 。3)挑選典型的事例,詳細介紹。

  3.交流。

 。ǘ├2《陽光的兩種用法》

  1.結合批注默讀課文。

  2.自己總結寫法。

 。1)講述事例來流露真情實感。

 。2)用“某一事物”來貫穿全文的情感脈絡。

 。ㄈ┩卣估拈喿x——《秋天的懷念(史鐵生)》

  1.出示《秋天的懷念》(課文略)

  2.討論寫法。

  (1)精描細繪見真情(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等)

  (2)萬事求實見真情。

 。3)直抒胸臆見真情(大膽地抒發(fā)自己的真情)。

 。4)巧妙地安排結構(設置懸念,欲揚先抑等)。

 。ㄋ模w納總結寫作方法。

  1.具體事例見真情。

  2.精描細繪見真情(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等)。

  3.直抒胸臆見真情(大膽地抒發(fā)自己的真情)。

  4.景物(生活場景)描寫見真情(借景抒情)。

 。ㄎ澹┻x材提示。

  這是老師對親情的理解:

  1.親情是在我饑腸轆轆時母親端上的一碗蛋炒飯。

  2.親情是在我犯錯時父親憤怒舉起又輕輕落下的手掌。

  3.親情是在父母疲憊時我雙手奉上的一盞清心的茶。

 。┝曌。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7

  教學目標

  會寫“藏、挪”等5個字,會寫“空虛、嘆息”等3個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作者表達感情的方式,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積累語言。

  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的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寫出了珍惜時間、贊美時間的美文,來抒發(fā)自己對時間的感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篇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

  板書課題“匆匆”,指導寫好“匆”字,書寫不要忘了點。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散文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富有真情實感。《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ㄒ唬⿲W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讀準字音。

  畫出中心句。

  (二)反饋檢查。

  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重點指導書寫。

  空虛嘆息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涔涔潸潸

  找出中心句(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了解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

  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

  自由朗讀喜歡的句子,說說喜歡的原因。

  提出疑問!拔业膯栴}是!保芙鉀Q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研究。)

  三、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

  布置作業(yè):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搜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和詩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還能用什么詞句表達這個“匆匆”的意思?

  導入新課: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深入研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

  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jù)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的內(nèi)容。

  重點品讀以下內(nèi)容: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

  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吧: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

  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4)探討:一連串的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感受?(對時光流逝卻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之情。)

  (5)誦讀積累語言。

  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于1922年3月,此時正是五四運動落潮期,現(xiàn)實不斷讓朱自清失望。他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間從身邊白白流逝,不甘心沉淪,于是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3)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時光飛逝)

  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ㄒ唬┠x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匯報。

  相關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學習表達技巧,理解“八千多日子”的來去匆匆。

  這段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排比、擬人)作者用哪些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日子的來去匆匆?(洗手、吃飯、默思、遮挽、睡覺、睡醒、嘆息等)

  你對“時間之流”有什么感觸?請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說說你的感觸。

  引導學生聯(lián)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

  課件: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ǘ┲该x第4自然段。思考: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學生匯報讀書感悟。

  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的思考、無奈和彷徨)指導朗讀。(讀出無奈、感慨)

  讀“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一句。這句話有什么妙處?(把時間的流逝比喻成輕煙被吹散、薄霧被蒸融,比喻獨特,聯(lián)想新奇。)

  讀“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1)“游絲樣的痕跡”指什么?(一點兒微不足道的成就)

  (2)這一連串的問句寫出了什么?(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感受?(不甘心虛度光陰,力求上進)

  指導朗讀。(讀出沉穩(wěn)、堅定)

  討論:運用一連串的問句來表達情感,有何好處? (增強感情,點明主題)

  指導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四、拓展遷移,布置作業(yè)。

  拓展,讀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加深感悟。

  布置作業(yè)。

 。1)認真讀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繼續(xù)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比賽。

  (3)辦一期以“珍惜時間”為主題的手抄報。(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板書設計

  匆匆——珍惜時間

  洗手時

  吃飯時只有徘徊匆匆(無奈、追尋)

  默默時

  教學反思

  初讀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感情表達方法進行有效交流,重視有效交流,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8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有關天氣的字詞,學會7個新生字,掌握漢語拼音字母表,識記大寫字母。2.鞏固拼音及漢字書寫規(guī)則。

  3.積累有關春天的四字詞語,學習閱讀交流,學會合作。教學重點:大寫字母的學習,認識生字,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大寫字母的學習,教具準備:課件,字母卡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經(jīng)典誦讀:《春夜喜雨》

  一、趣味識字

  1、談話導入:今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誰來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我們經(jīng)常還會聽到“天氣預報”,那里邊經(jīng)常都會怎么來形容天氣呢?(學生討論匯報。

  2、學生自由拼讀書中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與天氣有關的詞語。請大家打開課本11頁。

  3、指名讀,小老師讀,齊讀。

  4、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字。

  5、交流識字方法。

  6、游戲開火車讀,檢查字詞認讀情況。

  7、拓展:你還能說出一些與天氣有關的詞語嗎?

  二、字詞句運用

  (一)讀一讀,記一記。

  1、談話激趣。

  2、出示26個字母(小寫)。你認識它們嗎?

  3、請學生讀

  4、告訴學生這些拼音字母每一個都有一個讀音一樣的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旁邊出現(xiàn)對應的大寫字母

 。1)自由讀

  (2)指名讀

 。3)同桌互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認識大寫字母

  (1)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寫字母完全一樣?

 。2)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寫字母相近?

  (3)記一記,哪些大小寫字母差別大?

  6、指導學生背誦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誦比賽。

 。ǘ┳x一讀,寫一寫

  1、出示花朵上生字,學生自由認讀。

  2、批名拼讀,聽音說發(fā)現(xiàn)。

  3、觀察書中的示例,嘗試給生字分類。一組是韻母中有“an”的,一組是韻母中有“ang”的。

  4、學生把漢字按不同類別書寫在相應的田字格里。

  5、檢查完成情況,反饋。

  小組討論

  當堂訓練鞏固拓展

  作業(yè):

  1、認讀本節(jié)課生字,并組詞

  2、背字母歌

  第二課時

  經(jīng)典誦讀:《春夜喜雨》

  一、讀一讀

  1.老師過渡:下面有一首兒歌描繪的是祖國南北方同一季節(jié)不同的景色,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2.自讀詩歌。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注意讀準“祖、嶺、盛”三個字。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4、全班交流感悟兒歌。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5、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

  6、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7、指導背誦兒歌。

  ①自己背誦。

 、谒娜诵〗M合作,一人背一句,連句開火車背誦;

 、鬯拇蠼M開火車連句背誦。

  二、寫字:白、回、國

  1、請學生認一認這三個字,并仔細觀察字的收寫占位。

  2、強調(diào)筆順規(guī)則:先外后內(nèi)再封口。

  3、學生做好書寫準備,自由嘗試書寫。

  4、展評。

  三、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孩子們,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你能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美麗的春天嗎?(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來學習積累一些關于春天的四字詞語。學生打開書本,小組內(nèi)自由讀。

  3、檢查認讀情況。小老師帶讀,批名讀,開火車讀。

  4、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詞,并描述一下詞中所描述的美景。

  5、全班匯報。

  6、再讀詞語,記住詞語,說話訓練。

  四、和大人一起讀。

  1、自己試讀兒歌。思考:兒歌中一共講了哪幾對要好的好朋友。

  2、批名分小節(jié)讀,并匯報主要內(nèi)容。

  3、齊讀。

  四、小結:說說自己在語文園地里的收獲。

  作業(yè):1、背誦《日積月累》

  2、寫本節(jié)課生字(422)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19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4、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重點

  文中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臘八粥”的相關民俗。有條件的可以找來沈從文《臘八粥》的全文,仔細閱讀,對小說全文的大概內(nèi)容先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臘八粥》,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其他同學們認真在心里跟著讀。

  3.這篇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么事?

  4.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三、默讀課文,圈畫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八兒”。

  2.“八兒”這個人物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請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圈畫后匯報。

  4.教師及時總結:

  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

  四、總結升華

  1.文章中有關臘八粥熬煮的描寫也不可忽視。如第一自然段寫的:“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學習作者語言的妙處。

  3.當堂積累下來。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主人公:“八兒”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親見時的驚訝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20

  教學目標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評價人物。

  2、錘煉語言,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涵義和表達作用,并發(fā)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3、對比不同譯者筆下的文學名著語言,學會琢磨語言,體會各自語言的巧妙之處,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積累古人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

  教學重點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2、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并發(fā)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教學難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本單元學的幾篇文章嗎?

  1、展示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說一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并說一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出示文中重點的語句。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討論人物性格特點。

  3、探討評價人物的角度!厄T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的尼爾斯是個怎樣的男孩?除了頑皮、淘氣,你覺得他還是個怎樣的孩子?(從他擔心父母發(fā)現(xiàn)雄鵝不見后會傷心可以看出他其實也是個好孩子。)

  4、教師總結閱讀名著的方法。

 。1)我們要結合事件,對人物作出評價。例如,湯姆8226;索亞是一個熱愛自由、喜歡冒險的人,這是從他五次歷險的經(jīng)歷中分析出來的。從他敘述歷險經(jīng)過時,添加了許多動人的情節(jié),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點兒虛榮心的特點。評價人物要立體、全面。例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的尼爾斯有淘氣、頑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經(jīng)歷了騎鵝旅行之后,他更是變成了一個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評價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文化背景和時代特點。《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中的魯濱遜,正是由于受當時英國的航海和冒險熱潮的鼓動,而參加的冒險活動。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方法,通過這些描寫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這樣就能更好地評價人物。例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如果這只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fā)現(xiàn)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斔@樣想的時候,他又忘記了他是多么弱小無力。他一下子從墻上跳下來,跑進鵝群里,用雙臂抱住了雄鵝的脖子。”這些心理、動作描寫細致地刻畫了尼爾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點。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ㄒ唬┑谝活}。

  1、讀下面的例句,說說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學生自由讀后交流:加點部分的共同特點是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第一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人們的喜悅和激動。第二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春節(jié)到來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八兒的高興程度。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更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從“盼望、餓、安靜、喜歡、厚”中選擇一兩個,發(fā)揮想象,仿寫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異鄉(xiāng)的兒子要回來了,母親覺得一天的等待仿佛過了一年。

 。2)餓:已經(jīng)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他覺得自己的前胸已經(jīng)貼在了后背上。

 。3)安靜:校園里安靜極了,連樹葉落到地面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4)喜歡:蒙蒙非常喜歡那本書,恨不能把那本書都裝進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東北邊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腳下去直接沒過了腰。

  (二)第二題。

  課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湯姆8226;索亞歷險記》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這天晚上的偉大場面是這個小鎮(zhèn)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寫出了場面的偉大,同時給人無盡的遐想,可以是輝煌的,也可以是激動人心的……

  “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物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的內(nèi)容,并讀一讀。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理解。(題目中涉及的詞語都是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特定稱謂。)

  3、全班交流每句話的意思。

 。1)13歲:豆蔻年華。釋義:出自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2)15歲:及笄之年。釋義:笄: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年滿十五歲把頭發(fā)綰起來,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3)20歲:弱冠之年。釋義: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經(jīng)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為體猶未壯,所以叫作弱冠。

 。4)30歲:而立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三十而立!敝改曛寥涂勺粤⒂谑。后來就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5)40歲:不惑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四十而不惑!敝改曛了氖,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來用“不惑”指人四十歲。

  (6)50歲:知天命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敝改曛廖迨,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運。后來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歲。

 。7)60歲:花甲之年。釋義:舊時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故稱六十歲為“花甲之年”;,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復雜。

 。8)70歲:古稀之年。釋義: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焙髞砭陀谩肮畔 敝溉似呤畾q。

  (9)80~90歲:耄耋之年。釋義:耄耋:指老年,高齡。出自漢曹操《對酒》:“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焙蠖嘤谩半q蟆敝溉税司攀畾q。

 。10)100歲:期頤之年。釋義:出自《禮記8226;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敝赴贇q高齡的人需要頤養(yǎng)。后來用“期頤”指人一百歲。

  4、嘗試背誦。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習得閱讀名著的方法。

  2、通過詞語比較,了解通過夸張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3、了解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并積累背誦。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教案02-28

部編版《跳水》教案11-05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6-24

部編版語文上冊教案(通用23篇)03-14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語文教案11-20

部編版小學語文如何備課04-20

三年級部編版下冊教案04-25

六年級部編版語文下冊教學計劃(精選17篇)02-01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怎么都快樂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