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管理制度(通用13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1
一、管理機構
理事會負責本社資產財務管理的全面工作。監(jiān)事會負責本社的財務資產監(jiān)督和內部審計工作。會計負責建立總賬和明細分類賬,作好財務收支、成本費用核算、會計報表編制和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出納負責建立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合作社資金收支、賬款劃轉和支取。
二、管理內容
合作社資產財務管理包括流動資產、農業(yè)資產、對外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管理。合作社資金管理包括成員出資、每個會計年度從盈余中提取的公積金和公益金、未分配盈余、國家扶持補助資金、他人捐贈款和其他資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私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財產。
三、資產管理
本社的資產實行內部牽制制度管理和臺賬登記責任管理。在資產的購置、驗收、保管、使用、處置等環(huán)節(jié)上,實行“五分開”,即購置計劃與審批、審批與采購、采購與驗收保管、保管與使用審批、處置與審批相互分開,相互牽制、相互監(jiān)督。建立資產臺賬登記責任制度,確定專門理事對資產的購置、驗收和保管、使用進行登記,建立臺賬,落實責任。凡造成資產損失或者浪費,又不能補救的,其直接和間接損失由責任人賠償。財務部要根據本社實際,分門別類的確定易耗品使用期限和周期以及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
比例,以實事求是的原則確定資產折舊。財務部定期對實物資產進行賬賬、賬卡、賬實清查,向理事會呈報實物資產清查報告,提出實物資產管理問題解決方案。加強對本社商標、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管理,防止無形資產流失。
四、財務賬款管理
本社現金、各種存款、賬目、支票和印鑒要按規(guī)定妥善管理。支票和印鑒不得由同一人保管,賬目保管要安全完整,不得缺失。凡因保管現金、存款和賬目造成損失的由當事人負責賠償。本社銀行帳號、賬戶不得出租、出借或轉讓,不得將公款外借,禁止以合作社名義為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本社應收及暫付款項應當由當事人負責及時清理結算,不得長期掛帳;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收回的應收及暫付款項,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由當事人負責賠償。
五、財務審批管理
本社財務支出由理事長負責審批。財務管理堅持“增收節(jié)支、勤儉節(jié)約”的原則,各項支出必須用于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服務活動以及日常管理等相關事項。在xxx元以內費用開支,由理事長直接審批;在xxx元以上費用開支,經理事會集體審核后,由理事長審批;在xxx元以上的開支和投資(或者理事長向合作社出資額度以上的費用開支和理事長向合作社出資額度2倍以上重大項目建設投資),由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由理事長例行審批手續(xù)。財務人員辦理各項支出,原始憑證(支出計劃審批、發(fā)票、驗收、入庫等憑證)必須齊全,憑證必須有經辦人、審核人、審批人簽字方可入賬。經集體審核通過的,需有會議記錄或形成的決議作為依據入賬。監(jiān)事會在每月財務扎帳前對財務支出項目進行審核,對未按規(guī)定支出的,提出質詢,責令整改糾正,甚至責令由責任人賠償。
六、財務公開辦法
本社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監(jiān)督”。每月將財務收支情況張榜公布于辦公地點;每年向社員(代表)大會匯報上年度財務決算情況、盈余分配方案和本年度財務預算方案。財務人員必須熱情接待社員提出的.與其有關的財務查詢。
七、購銷價格管理
本社購銷產品、生產資料的價格確定的確定及變更要經理事會通過,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實行透明化管理。購銷價格確定后,要將購銷價目表(如果有變化,原因要注明)張貼在辦公地點明顯位置,便于社員了解。
八、社員賬戶管理
本社建立社員賬戶,由財務人員詳細記載社員的出資額、應享有的公積金份額以及社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額)。社員與非社員要分開核算。國家財政扶持補助、其它捐贈的資金和財產,不得分配給成員,不得記入成員賬戶,僅作盈余分配依據之一,成員退社后不再享有。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2
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性質有別于其他集體所有制企業(yè),也有別于一般的盈利組織,主要體現自我服務的公益性。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是指在某一產品的生產,某一行業(yè)的經營或某一服務領域共同組織成的合作經濟組織,完全按照合作制原則結成的經濟利益共同體,以形成共同生產或經營,抵御市場風險,取得規(guī)模效益。專業(yè)合作社的財務管理主要包括:
(一)核算體制
專業(yè)合作社遵循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則,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自我約束的財務管理體制。其最高權力機構為社員(代表)大會,依據社章設立理事會,監(jiān)事會。各類專業(yè)合作社應依據原行業(yè)財務制度,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本社的財務制度。定期向行政主管部門報送財務和會計報表,定期向社員公布財務狀況。
。ǘ┵Y金來源
1、社員股金。社員股金是為了取得專業(yè)合作社社員身份而繳納的股金,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社員股金按實現的利潤進行分紅。
2、提留的風險金和企業(yè)發(fā)展基金。按現行財務制度的規(guī)定提取的一般盈余公積金作為風險金,以及按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提取一定比例的發(fā)展基金。
3、公益金按現行財務制度提取。
4、盈余積累按現行財務制度規(guī)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積金。
5、銀行貸款。專業(yè)合作社可以根據業(yè)務需要按照銀行貸款的要求向各類商行申請貸款。
6、供銷合作社投入的資金
7.其他來源,包括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資金。
。ㄈ┯喾峙
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是由理事會提出具體分配方案,由社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一般應按以下順序分配:
1、按現行財務制度提取一般盈余公積金。
2、按現行財務制度提取公益金,用于本社職工的福利設施支出。
3、對社員股金,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資金,供銷合作社的投資等按比例分紅。
4、按社員提供的產品,服務交易額或交易量實行二次分配;
5、按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
6、按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提取企業(yè)發(fā)展基金。
。ㄋ模┴攧湛刂
完善的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企業(yè)生產經營順利進行,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的有力手段專業(yè)合作社具有人員少經營環(huán)節(jié)多,手續(xù)制度多的經營特點,更必須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1、建立人員控制制度。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日常工作人員宜少面而精,人員的數量素質應由理事會確定。廠長(經理),技術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實物保管員,出納員的任用,解聘應提交理事會確定。特別是財務人員應統(tǒng)一聘用,經過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確定其在合作社行政管理責任及地位。并定期考核、評審,確定獎懲是否續(xù)聘。
2、強化資金管理制度。企業(yè)的資金、商品物質的流通必須制定嚴密交接,運轉手續(xù),經手人、保管人、批準人的簽字必須齊全,各負其責。
3、建立生產經營成本,費用等開支的審批制度。企業(yè)的日常開支,要區(qū)分不同性質,不同額度分別審批,屬于日常零星開支由經辦人、部門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分管廠長(經理)簽字后,廠長(經理)最后審批,屬于大宗開支,非正常開支,需經理事會或社員(代表)大會批準。
4、建立投資、重大管理措施的可行性論證制度。投資重大管理措施的實施關系到企業(yè)的生存與發(fā)展,企業(yè)必須慎重行事,理事會應聘請有關專家進行認真的研究論證并經社員(代表)大會討論確定。
5、建立財務審計制度,加強審計監(jiān)督。為了取得廣大社員的信任,財務管理必須高度民主化,透明化,除了實行企業(yè)自身的會計報告制度外,理事會還應定期或年終聘請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和咨詢活動,確認企業(yè)經濟活動的真實性,提高企業(yè)的管理水平。
6、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后,應加強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規(guī)定管理部門專人負責制度的更新與完善,定期了解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搜集反饋意見,確保制度符合實際發(fā)展需要。堅持綜合治理、財務適當先行的理念,逐步樹立財務在企業(yè)運行中的核心地位。從管理資產提升到管理資本,推行型的財務管理,切實提高資產監(jiān)督水平。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3
第一條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和全省脫貧攻堅大會精神,充分發(fā)揮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在帶動貧困農戶參與林業(yè)生產、推進生態(tài)建設、實現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山西省林業(yè)廳、山西省農業(yè)廳、山西省扶貧開發(fā)辦公室、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扶持發(fā)展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指導意見》(晉林改發(fā)〔20xx〕25號)、山西省林業(yè)廳《關于印發(fā)<山西省林業(yè)精準扶貧工作規(guī)范>的通知》(晉林造發(fā)〔20xx〕49號)、山西省林業(yè)廳、山西省林業(yè)廳、山西省扶貧開發(fā)辦公室、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完善和規(guī)范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運行機制的意見》(晉林改發(fā)〔20xx〕51號)等文件精神及省、市安排部署,結合我縣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及林業(yè)發(fā)展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我縣范圍內成立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
第三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是指在扶貧期間合作社成員達20個以上,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成員總數60%以上,主要承擔造林綠化任務的林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第四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數量、合作社成員人數原則上與造林任務量相匹配。
第五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組建:
。ㄒ唬┕膭顑(yōu)秀人才領辦。合作社領辦人必須具有牽頭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資金墊資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具有一定出資、籌資能力,有綠化工程所需設備,能夠組織承擔造林綠化任務的民營企業(yè)法人、營造林綠化公司、林業(yè)大戶、技術人員、村干部等,依照《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及有關規(guī)定,發(fā)起、領辦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以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yōu)勢帶動貧困農戶參與造林綠化。
。ǘ┲С重毨丝趨⑴c。積極支持本縣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入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參與林業(yè)項目建設,獲取相應的勞動收益和盈余分配。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成員比例不低于60%,每個貧困勞力自由選擇,但只可以加入一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
。ㄈ┖献魃绲囊(guī)模。組建合作社時,入社成員的人數必須達20人以上,并以適度規(guī)模為宜。
。ㄋ模┖献魃绯鲑Y額。合作社可根據吸收的貧困人口情況,確定出資額度,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林業(yè)生產有關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
。ㄎ澹┙M建程序。
1、建立內部組織與章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發(fā)起人應參照國家林業(yè)局印發(fā)的《林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示范章程(示范文本)》(林改發(fā)〔20xx〕190號),制定適合本社特點的章程,召開全體設立人參加的設立大會,通過本社章程,選舉產生理事長、理事、執(zhí)行監(jiān)事或者監(jiān)事會成員。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要根據生產經營活動和自身發(fā)展變化及時修改完善章程,經過社員大會表決通過后嚴格執(zhí)行。
2、入社貧困成員審核。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領辦人須將所有入社成員登記造冊,詳細注明貧困人口與非貧困人口相關信息,匯總造表到縣扶貧部門進行入社貧困人口信息審核,取得縣扶貧部門出具的入社貧困人口審核許可。
3、登記注冊。取得縣扶貧部門出具的入社貧困人口審核許可后,合作社領辦人持審核許可材料、工商登記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到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登記注冊,申領營業(yè)執(zhí)照。
4、辦理造林綠化資質。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按要求完善相關材料后由縣林業(yè)主管部門指導幫助其向省級林業(yè)主管部門申領《山西省造林綠化工程施工資質(扶貧專用)》證書。
第六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培訓:
(一)對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培訓由縣林業(yè)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培訓方式以室內培訓和實地現場示范培訓為主。
。ǘ┛h林業(yè)主管部門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室內集中培訓和一次實地現場示范培訓。培訓的主要對象為合作社領辦人、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及帶班人員。
(三)縣林業(yè)主管部門組織集中培訓后,各合作社必須對入社成員進行培訓,保證全員培訓上崗。
。ㄋ模┏袚h級重點工程的合作社在開工前必須經過縣林業(yè)主管部門林業(yè)管理人員的實地現場示范培訓。
(五)每一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必須積極參加造林綠化和經濟林提質增效等其他涉林方面的管理及技術培訓,主動邀請林業(yè)主管部門進行工程開工現場示范培訓。
第七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工程承攬:
。ㄒ唬┍究h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原則上由本縣注冊并取得造林綠化資質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承攬施工。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也可以承攬我縣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等其他林業(yè)項目勞務性施工作業(yè)。
。ǘ┖献魃绯袛埵┕と蝿赵瓌t上服從屬地管理,一般以鄉(xiāng)(鎮(zhèn))為單位在本鄉(xiāng)(鎮(zhèn))范圍承攬。對縣級重點示范工程,縣林業(yè)主管部門可以統(tǒng)籌、調配、優(yōu)選使用全縣范圍合作社。
。ㄈ┕こ坛袛埲坎捎米h標形式,詳見《五臺縣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實施造林綠化工程議標辦法(試行)》(五政辦發(fā)[20xx]37號)。
第八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施工管理:
。ㄒ唬┴毨藛T管理。
1、合作社要加強對入社貧困人員的教育,積極引導入社貧困人員全員參加勞動。在承攬的工程施工中,必須保證參加造林綠化等勞動的貧困人員數量占入社成員數量的60%以上,保障貧困人員勞務收入。
2、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允許合作社臨時吸收合作社所在村、工程所在村及其他村非入社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勞動,以覆蓋更多的貧困人口和保證工程進度。但臨時吸收的貧困人員須經縣扶貧部門出具審核意見。
3、為保證貧困人員參加工程勞務,合作社須加強對貧困人員參加工程勞務的過程監(jiān)督,建立“日臺賬、旬匯總、月總匯”報告制度。合作社對每天參加勞務的人員(包括貧困人口、非貧困人口)信息建立臺賬記錄,每10天進行一次匯總,每月將匯總情況報送建設單位一份。
4、工程建設單位須加強對合作社參加工程勞務人員的動態(tài)管理,派出的跟班作業(yè)監(jiān)管人員要及時掌握參加勞務的人員總數,記入“施工作業(yè)管理臺賬”。
。ǘ┕こ藤|量管理。
1、建立工程分級管理、分層責任落實制度。由縣林業(yè)主管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合作社三級管理,壓實責任?h林業(yè)主管部門須派出包鄉(xiāng)(鎮(zhèn))技術員對工程進行包片管理,負責技術指導、培訓、質量監(jiān)督。各鄉(xiāng)(鎮(zhèn))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并對每個村(工地)工程指派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跟班作業(yè)管理,建立管理臺賬。合作社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有施工經理,必須有技術人員跟班施工作業(yè),負責技術把關,并建立、記錄好施工進度、質量、人員等方面的管理臺賬。合作社領辦人要經常深入工地,協調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工程質量、進度等方面的問題。
2、工程質量必須符合《作業(yè)設計》要求,整地、苗木、栽植、澆水、管護等作業(yè)程序必須把關到位,不得隨意變更造林樹種、苗木標準、整地規(guī)格,保證工程質量。
3、縣林業(yè)主管部門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或有資質的監(jiān)理公司,對建設項目進行全程監(jiān)督。
。ㄈ┕こ踢M度管理。
1、造林專業(yè)合作社須嚴格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落實工程進度,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保證工程進度。要做好施工前的人員、物資、苗木等準備,推進工程有序實施。
2、對組織準備不到位、工程施工進度滯后的合作社,建設單位要下發(fā)“工程進度催工通知書”要求加快進度,對進度嚴重滯緩、屢不整改、完不成工期任務的按《合同》約定處理。
。ㄋ模┕こ虣n案管理。
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和項目建設單位都必須加強工程檔案管理,并要求裝訂歸檔、專人保管。工程檔案包括任務文件、投資計劃文件、議標文件、項目合同、施工臺賬、驗收申請、驗收報告、項目施工計劃、監(jiān)理材料、總結報告等。
。ㄎ澹┦┕ぐ踩芾。
合作社必須加強對入社成員的.安全教育,發(fā)放安全教育手冊,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好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樹立安全生產防范意識,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在施工期間,合作社須給參加施工作業(yè)的成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安全險項。
。┕こ虣z查驗收。
工程檢查驗收在縣林業(yè)主管部門組織下,工程技術人員或有資質的監(jiān)理公司,對整個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全面驗收。
第九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利益分配:
(一)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要按照《財政部關于印發(f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的通知》(財會〔20xx〕15號)進行會計核算,建立“成員賬戶”,準確記載成員出資額、公積金量化份額以及與造林合作社交易量(額)等內容,成員參加林業(yè)生產的天數和領取的勞動報酬一并計入成員賬戶;對合作社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和財政補助合作社建設形成的資產,必須平均量化到成員賬戶?煞峙溆嘀,60%以上必須按成員勞動力交易量(額)返還成員。
。ǘ┏袚謽I(yè)建設項目的合作社,無特殊情況應保證入社成員中的貧困勞力常年勞務天數占總工程量的80%以上,確保入社貧困勞力年勞務收入達4000元以上,并保證按照造林畝投資總額的45%支付貧困勞力勞務費用,臨時吸收的貧困人員參加勞務的收入標準與入社貧困人員一致。
。ㄈ┓鲐毠栽炝謱I(yè)合作社盈余返還成員部分以及勞務收入、補償費用均采取“福農卡”(或一卡通)直付到人,經入社社員簽字確認,由審計、財政、扶貧等部門全程監(jiān)管,接受廣大群眾監(jiān)督。
第十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的考核與退出:
。ㄒ唬┛己伺c獎勵。
1、對承擔造林綠化任務的合作社實行年度考核,考核內容主要是完成任務的面積核實率、質量合格率、入社貧困成員參加勞動率、貧困成員參加勞務收入、組織管理、參加培訓、檔案管理等指標,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
2、按考核分值對全縣參與造林綠化工程施工的合作社進行從高到低排隊,實行“星級”合作社評選,排名前10名的推選為“五星級”合作社,優(yōu)先參加下年度造林工程施工。
3、在年度考核中,參與考核的合作社以及考核人員如有弄虛作假,將嚴肅問責,并予以處理。
。ǘ┩顺黾皠討B(tài)管理。
1、對入社成員實行動態(tài)管理。合作社貧困勞力全年未參加承擔的造林綠化工程的,可根據合作社章程使其退社,經合作社申請后,重新吸收相等數量的貧困勞力,成員退出與吸收要由合作社出具申請,縣林業(yè)主管部門與縣扶貧部門審核同意后,變更有關材料。
2、建立淘汰機制。承擔造林綠化項目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在年度考核中,排名后五位的,記入不良誠信名單。對連續(xù)兩次工程建設考核在后五位的合作社,建議省級林業(yè)主管部門注消其《山西省造林綠化工程施工資質(扶貧專用)》證書。
第十一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從事所有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
第十二條扶貧攻堅造林專業(yè)合作社要自覺接受上級有關部門和縣監(jiān)委、審計、財政、林業(yè)、扶貧等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縣林業(yè)局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fā)文之日起施行。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4
xx合作社是在團縣委、鎮(zhèn)黨委政府和鎮(zhèn)團委領導下,負責合作社團支部共青團工作和團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帶動周邊團員青年發(fā)家致富,指導團員開展工作,發(fā)展經濟,負責合作社團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為更好地明確職責,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崗位責任制。
一、團委書記職責
1、全面負責團支部工作,主持召開全體支部會和團支部擴大會,傳達黨的指示和上級團委決議,研究確定團支部的工作任務。
2、負責合作社共青團工作的計劃、檢查、總結工作。經常向黨委反映情況,匯報并請示工作,及時向團組織布置工作,交流情況。
3、經常幫助指導各小組開展工作,組織好團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團干部的思想素質和業(yè)務素質
4、開展調查研究,熟悉團情,掌握團員的工作和思想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5、集中力量抓好每階段的`中心工作,解決團員青年經濟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
6、抓好團支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當好“班長”,加強團支部內部的團結,增強領導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關心團支部人員的工作、生活,充分調動內部人員的積極性。
二、團委副書記職責
1、按照團支部的工作職責,協助團支部書記處理日常工作。
2、了解各下屬支部組織建設情況,注意考察、選拔團干部,對團的活動、組織生活安排、團組織的加強、調整、充實等提出計劃和建設。
3、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負責各種活動的組織協調,組織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活躍合作社生活,給青年發(fā)展經濟出謀劃策。
4、配合合作社做好宣傳工作。
5、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及時掌握團員思想動態(tài),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規(guī)律。
6、抓好分管的工作。
7、完成合作社領導和書記交辦的其他有關事宜。
三、組織委員職責
1、負責團支部的組織工作,圍繞合作社中心工作對團的組織生活安排并提出計劃。
2、負責協調團支部的機構設置、班子配備、干部隊伍建設。
3、研究制訂落實團內生活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好團組織的工作考評,管理兼職團干部。
4、做好團籍管理和團員納新工作,做好團員民主評議、推優(yōu)入黨工作。
5、負責團費的收繳工作,年終作出團費收支報告。
6、具體辦理優(yōu)秀團干部、優(yōu)秀團員的評選表彰工作。
7、完成正、副書記交辦的其他任務。
四、宣傳委員職責
1、圍繞黨委的中心工作,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上級團組織的有關決議精神,抓好經常性的宣傳報道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參與研究團組織和合作社的發(fā)展戰(zhàn)略,探索新時期團的工作思路,配合合作社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3、負責了解團員青年的思想動態(tài),特別是團員青年在合作社重要政策出臺前后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上報突發(fā)事件信息。
4、負責辦好團支部的工作簡報等。
5、做好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和團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完成正、副書記交辦的其他任務。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為穩(wěn)定農民土地承包權,搞活經營權,提高土地產出率,促進農民增收,特制訂本章程。
第二條本合作社宗旨:積極探索農村集體承包土地流轉機制,促進土地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高土地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充分發(fā)揮集體經濟組織及社員兩個積極性,保護農民長遠利益,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第三條名稱:xx市xx鎮(zhèn)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
第四條地址:xx市xx鎮(zhèn)橋村。
第五條性質:股份合作。
第六條經營范圍及方式:從事農業(yè)生產,實行規(guī)模經營。
第七條本社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民主管理的機制。
第二章股份設置和管理
第八條本社社員以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入股經營,實行"民辦、民營、民受益"的管理方式,年終以股權分配紅利。
第九條本社對入股土地所有權和認定以該土地所屬的集體經濟組織為依據。
第十條享有土地承包權入股的農戶以1998年xx市人民政府頒發(f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時認定的農戶為依據,以農戶簽字土地確認,現有記載的承包面積數為準。股份份額以該戶農戶流轉給合作社的土地面積多少來確定。合作期限將不超過集體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第十一條本社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社員共206戶,總入股土地1010.12畝。入股農戶以戶為單位,每畝承包土地折算股份一股,折合總股份1010.12股。其中一組27戶,入股土地166.19畝;二組16戶,入股土地84.64畝;三組32戶,入股土地136.11畝;四組20戶,入股土地121.88畝;五組17戶,入股土地108.56畝;七組22戶,入股土地62.4畝;八組33戶,入股土地146.07畝;二十五組16戶,入股土地66.95畝;二十六組23戶,入股土地117.32畝。(每戶持股數量詳見附件一: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各組股東名單)
第十二條土地股權在承包期限內可以繼承,但不得轉讓、抵押,入股協議期內不得退股。
第十三條土地入股完畢,本社對持股者簽發(fā)股權證書,采取記名形式,作為股份持有者的股權證明和分紅依據。
第三章社員權利和義務
第十四條社員應遵紀守法,遵守村規(guī)民約,有良好的`文明道德形象。
第十五條本社社員享有的權力:
(1)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對本社生產、經營、管理、財務等有知情權、建議權、批評權和監(jiān)督權;
(3)出席股東代表大會并按章程規(guī)定行使表決權;
(4)依照章程規(guī)定獲取股利;
(5)合作社終止后,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份額;
(6)合作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六條社員承擔下列義務
(1)遵守章程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
(2)按規(guī)定入社社員必須自愿流轉土地給合作社,以其入股額為限對本社承擔責任,分擔經營風險;
(3)執(zhí)行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和董事會的各項規(guī)定,維護本社形象,積極為本社的發(fā)展盡職,不做任何有損本社利益的活動;
(4)參加合作社組織的各項社會公益活動;
(5)社員不得隨便抽回入股土地;入股協議到期后,退股土地必須服從統(tǒng)一規(guī)劃與調整;
(6)合作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義務。
第四章組織和機構
第十七條本社實行社員代表大會制度,社員代表大會是本社的最高權力機關。本屆社員代表共設30名,社員代表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由擁有土地承包權入股的農戶直接選舉產生,村委會定工干部為當然社員代表,社員代表每屆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社員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例會,遇特殊情況或半數股東代表提議,可以召開社員代表臨時會議,合作社的經營方針、重大經營決策、年度計劃及其執(zhí)行情況、財務預決算和年終分配方案,都需經社員代表大會審議,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
第十八條董事會是合作社的經營決策機構,對股東代表大會負責。董事會成員由社員代表大會從社員代表中選舉產生,董事會由5人組成,設董事長一名,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村委會定工干部為董事會的當然董事,董事長由村書記兼任。
第十九條董事會的職權
(1)執(zhí)行股東代表大會的決議。審議和實施合作社發(fā)展計劃和年度經營計劃,審定合作社年度計劃執(zhí)行情況和財務報告。
(2)健全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堅持實行社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3)審議董事長關于經營情況和經濟效益的報告。
(4)任免和確定管理人員的勞動工資、生活福利等實施原則。
(5)制定合作社利潤分配方案,決定收益紅利分配方案。
(6)決定合作社內部經營管理機構的設置。提出合作社章程的修改。
(7)股東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條本社設立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會成員由9人組成,監(jiān)事長一名。監(jiān)事會由社員代表大會從社員代表中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村干部不得擔任監(jiān)事會成員。監(jiān)事會人員和董事會成員不得相互兼任。其主要職責是:列席參加董事會,檢查監(jiān)督合作社的經營和財務活動,檢查監(jiān)督集體資產不受損失,檢查監(jiān)督董事會的經營活動,保護社員合法的權益。
第二十一條董事長為本社法定代表人。
第五章財務制度和收益分配
第二十二條堅持股權平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積累共有的原則。
第二十三條按照現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制度,建立規(guī)范的合作社會計制度,實行財務公開。貫徹勤務儉辦社,民主理財的方針,開支要有預算,嚴格審批制度,正確處理積累和分配的關系,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杜絕鋪張浪費。
第二十四條合作社的收益來源于土的出租收入,支出主要有本社在組織管理中應承擔的水電費、排澇費、機房、配電箱、線路等維護費和溝渠、旱洞、閘門等整修維護費用。本社的可分配收益是本社的總收入減去總支出的余額,按照股份比例分配給入社社員。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股份合作社執(zhí)行省市農村承包土地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guī),并履行各項義務。
第二十六條本章程與國家法規(guī)相抵觸是,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
第二十七條本章程解釋權屬本董事會。
第二十八條本章程自第一屆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通過之日起生效。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6
一、為了加強合作社財務管理,依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結合合作社實際,制定本制度。
二、理事會負責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
三、合作社資金來源包括社員會費、社員股金、經營收益、專項撥款、社會捐助和其他資金。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平調和挪用合作社資產。
五、合作社財務管理堅持“增收節(jié)支、勤儉節(jié)省”的原則,各項支出必需用于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服務活動以及日常管理等相關事項。
六、合作社費用支出由理事長負責審批,一般經費開支在元以內,由理事長直接審批;元以上,經理事會集體審核后,由理事長審批;重大項目建設及投資,由社員(代表)大會爭論通過后,由理事長例行審批手續(xù)。辦理各項支出,要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憑證必需有經手人、審批人簽字方可入帳。
七、合作社年度收益要優(yōu)先計提積累,并按以下挨次安排:
(1)提取公積公益金;
。2)提取風險金;
(3)向投資者分紅;
。4)向社員安排。
八、合作社設會計一名,會計負責建立總帳和明細分類帳,作好資金收支、成本費用核算、會計報表編制和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及負責建立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以及合作社財務收支、帳款劃轉和支取。
九、合作社銀行帳號、帳戶不得出租、出借或轉讓,未經理事會批準,不得將公款外借,禁止以合作社名義為其他單位和個人供應擔保。
十、合作社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監(jiān)督”。每年元月底前向社員(代表)大會匯報上年度財務決算狀況、收益安排方案和本年度財務預算方案。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7
這次財務工作檢查中發(fā)覺我院收入的現金直接支付給城鄉(xiāng)居民醫(yī)藥費補償,挫收挫支,使用現金量過大,沒有執(zhí)行現金管理條例。整改措施:
一、加強財務人員的思想教育,提高財務人員思想道德素養(yǎng),加強財務人員的再教育,提高財務人員業(yè)務技能學習財務法規(guī)。
二、建立健全嚴格的醫(yī)院內部掌握制度,規(guī)范財務人員行為,完善確保財務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三、對這次檢查中發(fā)覺的問題,立整立改,不走過場,責任到人,嚴格執(zhí)行現金管理制度,確,F金平安。
四、會計工作管理是醫(yī)院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開展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會計工作水平,而且使醫(yī)院管理得到加強,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五、樂觀實行措施,調動廣闊財務人員樂觀性,激發(fā)財務人員愛崗敬業(yè)的樂觀性,建立一個常常性考核制度,在會計基礎規(guī)范中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財務工作水平和質量。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股東合法權益,增加股東收入,促進本社發(fā)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農民股份合作企業(yè)暫行規(guī)定》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由出資各方本著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則,經過協商訂立本章程。
第二條本章程各項條款與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為準。
第二章本社的名稱和住所
第三條本社名稱:xx村農業(yè)股份合作社
第四條住所:xx市xx鎮(zhèn)xx村
第三章宗旨和經營范圍
第五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本社宗旨
第六條經營范圍:機械化種植、規(guī)模養(yǎng)殖、農機具修理制造、小型農產品后續(xù)加工、發(fā)展旅游服務業(yè)。
第四章本社的設立方式
第七條本社的設立方式:新建
第五章合作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第八條合作股東享有以下權利:
1、參加合作股東大會并享有表決權;
2、查閱合作股東大會會議記錄,了解本社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3、選舉和被選舉為理事會成員或監(jiān)事會成員;
4、依照規(guī)定獲取股利及轉讓出資;
5、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購買其他股東轉讓的出資;
6、認購本本社新增股本;
7、本社終止后,依法分得本社的剩余財產;
8、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進本社就業(yè)。
第九條合作股東履行以下義務:
1、按期繳納所認繳的出資;
2、依其所繳的全部出資額承擔本社債務;
3、本社辦理工商登記手續(xù)后,不得抽回出資;
4、遵守本社章程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第六章本社的注冊資金、股份種類、各類股金的總額、每股金額
第十條注冊資金:100萬元
第十一條股份的種類:現金
第十二條各類股金的總額:200萬元
第十三條每股的金額:2萬元
第七章合作股東的姓名(名稱)、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
第十四條合作股東的姓名(名稱)、出資額、出資方式如下:
第十五條合作股東承諾:各股東以其全部出資額為限對本社債務承擔責任。
第十六條本社成立后,向合作股東簽發(fā)股權證書。
第八章收益分配及虧損分擔辦法
第十七條本社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定期向合作股東公布賬目。
第十八條本社稅后利潤,按照下列順序分配:
(一)彌補虧損;
(二)提取公積金;
(三)提取公益金;
(四)按照本社章程規(guī)定的比例,提取職工積累基金;
(五)向合作股東分配股利。
第十九條本社按照國家規(guī)定健全財務、會計、統(tǒng)計制度,按期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和統(tǒng)計報表。
第二十條本社遵守稅收法規(guī),依法繳納稅款和其他費用。
第二十一條本社當年沒有利潤時不得分配股利和提取職工積累基金。
第二十二條公積金、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資產所形成的財產按照股份比例量化為每個股東所有的份額。用于擴大生產經營和本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用途。
第二十三條公益金、職工積累基金用于本村的集體福利。
第二十四條股金分紅中相當于儲蓄利息部分,企業(yè)按有關規(guī)定列入生產經營成本。
第九章本社組織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guī)則
第二十五條合作股東大會是本社的權力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或者罷免理事會、監(jiān)事會成員;
(二)審議批準本社年度財務預算、決算方案;
(三)審議批準本社年度利潤分配和虧損彌補方案;
(四)審議批準本社股份調整方案;
(五)審議批準本社增減注冊資金方案;
(六)審議批準本社合并、分立、變更組織形式、解散和清算方案;
(七)決定修改本社章程;
(八)本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六條合作股東大會實行一股一票制。合作股東大會做出決議必須經全體合作股東半數以上通過。
第二十七條本社設理事會,成員為5人,由合作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為3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理事會對合作股東大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審定本社的發(fā)展計劃、年度生產經營計劃;
(二)確定本社的經營方針和管理機構的設置
(三)批準本社的規(guī)章制度;
(四)聽取并審查經理的工作報告;
(五)審查本社年度財務預算、決算方案和利潤分配方案;
(六)對本社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金、分立、合并或者清算等重大事項提出方案;
(七)聘任或者解聘本社經理,根據經理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副經理和財務主管;
(八)決定對本社經理、副經理和財務主管的獎懲;
(九)本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
理事會的決議須經全體理事半數以上同意方可通過。
第二十八條本社設經理1名,由理事會聘任或者解聘,本社經理對理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本社章程和理事會授權負責本社的日常經營管理;
(二)組織實施合作股東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三)擬定本社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生產經營計劃草案;
(四)提出本社經營方針和管理機構設置及規(guī)章制度草案;
(五)提出本社年度財務預算、決算方案和利潤分配方案;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本社副經理及財務主管,任免本社其他管理人員;
(七)決定對本社副經理(不含本社副經理和財務主管)以下的員工的錄用、辭退和獎懲;
(八)列席理事會會議;
(九)本社章程或者理事會授權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九條本社設監(jiān)事會,成員為3,由合作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為3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其中,半數以上成員由職工股東出任,行使下列職權:
(一)列席理事會會議;
(二)監(jiān)督理事、經理的工作;
(三)檢查本社經營和財務狀況;
(四)必要時,建議召開臨時合作股東大會;
(五)本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
監(jiān)事會的決議必須經全體監(jiān)事半數以上同意方可通過。
第三十條本社的理事、經理和財務主管等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jiān)事。
第十章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一條理事長是本社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會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合作股東大會和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合作股東大會決議和理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本社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一章本社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第三十二條遇有下列情況即行終止:
1、被依法撤銷;
2、破產;
3、不可抗力;
4、合作股東大會決定終止。
第三十三條本社終止時應按有關法規(guī)對財產進行清算,并按下列順序清償各種債務和費用:
1、清算工作所需費用;
2、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3、所欠稅款;
4、所欠貸款和其他債務。
第三十四條本社清算后的剩余財產按合作股東的股份分配。
第十二章本社章程修訂程序
第三十五條本社根據需要或涉及登記事項變更的可修改本社章程,修改后的本社章程不得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章程的修改由理事會提出修改方案,制定修改后的章程草案,經合作股東大會批準。
第十三章合作股東認為需要明確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六條本社章程由理事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本社登記事項以本社登記機關核定內容為準。
第三十八條本章程經全體合作股東共同訂立,自本社設立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九條本章程一式3份,并報本社登記機關備案一份。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9
第一條:認真貫徹執(zhí)行《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及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政策。
第二條:切實加強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規(guī)范合作社的財務行為,保護全體成員的合法權益和合作社資產安全及完整。
第三條:按照財務會計工作準則,及時編制財務計劃,準確開展財務核算,全面反映財務狀況,完整保存財務資料。
第四條:嚴格執(zhí)行財經法紀,堅持勤儉持家、厲行節(jié)約、合理使用資金的原則,積極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為提高本社經濟效益提供服務。會計工作職責
第五條:按照《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編制和執(zhí)行預決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定資金籌措和使用方案,開辟財源,有效地使用資金。
第六條:對合作社生產成本和相關費用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督促本社內設機構降低消耗、節(jié)約費用、提高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第七條: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及時開展記賬、復帳和暴報賬工作,做到手續(xù)完備、數據準確、賬目清楚、資料齊全。按照規(guī)定妥善保管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伙計報表。
第八條:定期檢查分析合作社財務、成本和利潤的執(zhí)行情況,挖掘增收節(jié)支潛力,考核資金使用效果,及時向理事會或理事長報告情況,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向理事會和全體成員公開財務收支狀況。出納工作職責
第九條:認真貫徹落實現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現金出納這種帳據,嚴格審查現金和銀行存款,不得坐收坐支,不得白條底庫。
第十條:嚴格執(zhí)行庫存現金限額,日常零星開支所需備用金限額為1000元,超過部分必須及時存入銀行,嚴禁公款私存。
第十一條:建立支票管理制度,健全支票使用手續(xù),使用支票須經理事會長簽字后,方可生效。
第十二條:配合會計做好各種賬務處理,配合銀行做好對賬、報賬工作。完成理事會長或財經主管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現金及存款管理
第十三條:嚴格執(zhí)行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不準白條抵庫,不準坐支挪用,不準公款私存,庫存現金不準超過規(guī)定限額。
第十四條:建立現金出納崗位職責責任制,實行帳、款分別管理,出納員不登記會記記錄,負責辦理庫存現金的收、支和保管工作。
第十五條:加強對銀行存款的管理,支票、存折和印鑒應分別妥善保管,定期核對賬目。
第十六條:嚴格開支審批手續(xù),對手續(xù)不完備的開支,不得付款,對不合理的開支,出納員有全拒付。
第十七條:現金日記賬必須使用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帳頁和正規(guī)的票據,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規(guī)定,設立規(guī)范的賬目。資產及物資管理
第十八條:固定資產屬全體成員所有,由合作社統(tǒng)一管理使用。按規(guī)定建立固定資產臺賬,妥善保管,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第十九條: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清算,做到帳實相符。固定資產的出租、變賣和報廢,應經由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方可執(zhí)行。
第二十條:定期清查和核各種應收款項,對外單位和本社成員欠款,應采取措施加以摧收。對壞賬、呆賬的核銷應由理事會、監(jiān)事會核準,經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方可核銷。
第二十一條:合作社統(tǒng)一收購成員產品、開展其中銷售,必須分戶建立產品物資登記臺賬,詳實記錄品名、數量、等級、價格、金額和收購時間,及時兌付收購資金。
第二十二條:大型固定資產構建,大量生產資料的采購,應由理事會提出構建和采購計劃,經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實行招投標,提高招標競標的透明度。民主管理與監(jiān)督
第二十三條:堅持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原則,保障本合作社全體成員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第二十四條:合作社監(jiān)事會具體負責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工作,定期對本社財務狀況進行審查,對違反財經法紀行為進行有效監(jiān)督。
第二十五條:按照農業(yè)部、檢查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工開暫行規(guī)定》的程序、內容、形式和方法,及時做好財務公開。會計檔案管理
第二十六條:凡是本合作社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會計文件和其他有保存價值的資料均應歸檔。
第二十七條:會計憑證應按月、按編號順序,每月裝訂成冊,并標明月份、季度、年起止、號數、單據張數,由會計及有關人員簽名蓋章后,歸檔保存。
第二十八條:會計檔案不得攜帶外出,凡查閱、復制、摘錄會計檔案的,須經理事長批準。
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制度由理事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制度由監(jiān)事會負責監(jiān)督執(zhí)行。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10
第一章總則
第二條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要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堅持自主經營、自我服務、民主管理辦社方針,真實、完整提供會計信息,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營效益,增加社員收入。
第三條合作社填制會計憑證、登計會計賬簿、管理會計檔案等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條合作社會計核算辦法參照《企業(yè)會計制度》、《小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五條合作社是股份合作的經濟組織,依法獨立享有經濟、社會活動的自主權,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準侵占、平調、截留和私分合作社的財產。
第六條合作社的財務工作要接受主管部門的業(yè)務指導和監(jiān)督,定期向主管部門報送財務和會計報表。
第二章資產管理
第七條合作社的資產按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第八條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yè)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等。
第九條合作社在銀行開設現金結算戶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用于日常零星支付和備用的庫存現金不準超過規(guī)定限額。
第十條合作社建立現金日記賬和銀行日記賬,按照業(yè)務發(fā)生順序逐日逐筆登記,準確及時反映現金的收付、提存和結余情況,做到賬款相符。
第十一條固定資產,是指合作社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第十二條合作社采用年限平均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
第十三條合作社建立固定資產登記、保管和使用制度,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增減變動情況及時、準確、如實登記,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定期清查盤點,做到帳物相符。
第十四條合作社接受捐贈、補助的資產列入資本公積金。
第十五條合作社固定資產需要處置時,原值在1萬元以下由理事會決定,1萬元(含1萬元)以上由社員大會審議決定。
第十六條合作社不得以任何形式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經濟擔保。
第三章財會人員
第十七條合作社按照帳、錢、物相互獨立分管原則,配置專職會計員、出納員和財產物資保管員,凡涉及款項和財物收付、結算及登記的任何一項工作,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分工辦理。
第十八條合作社會計核算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采用借貸記帳法。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第十九條財務負責人具體領導合作社的財務工作,負責制訂各項內部財務制度、編制財務收支計劃和財務支出的限額審批。
第二十條會計員負責按規(guī)定設置賬簿,開設賬戶,實行總分類和明細核算。正確運用會計科目,真實編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按期編制會計報表。做好參謀作用,并依法實行會計監(jiān)督。
第二十一條出納員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現金收付和銀行結算業(yè)務,設置現金日記賬和銀行日記賬,做到序時登記,日清月結;不得“白條”抵庫現金,不得挪用和坐支現金,嚴格控制簽發(fā)空白支票。
第二十二條財產物資保管員負責合作社固定資產日常核算,根據會計憑證登記固定資產帳卡,定期進行盤點核對,做到賬、卡、物相符。
第二十三條合作社財會人員調動或離職時,必須辦理交接手續(xù),編制交接清單,移交人、接交人、監(jiān)交人簽字蓋章后存檔。在未辦清交接手續(xù)以前,財會人員不得離職。
第四章財務收支
第二十四條合作社開展生產經營,依法取得營業(yè)收入時,要手續(xù)完備,使用統(tǒng)一的收款憑證和必要的內部憑證,并及時入帳。
第二十五條合作社開展生產經營,需要支付費用時,必須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
第二十六條合作社財務支出執(zhí)行“一支筆審批”原則,實行分檔逐級審核,限額授權,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
第二十七條生產經營性開支。金額在2019元以下(不含的,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金額在2019元以上10000元以下(不含10000元)的,由合作社理事會集體研究決定后,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金額在l0000元以上的,由社員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后,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
第二十八條非生產經營性開支。凡金額在1000元以下(不含1000元)的,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金額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不含10000元的,由合作社理事會集體研究決定后,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金額在10000元以上的,由社員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后,由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審批。
第二十九條合作社財務支出按下列程序進行:
1、經辦人出具合法的開支原始憑證,并注明事由、時間、經辦人和證明人姓名。
2、出納員和會計員審核原始憑證的真實性、規(guī)范性和合法性。
3、合作社財務負責人根據審批權限負責審批。超出審批權限的,應簽署審查意見后,由合作社理。事會集體研究決定或社員代表會議通過。
4、對不規(guī)范且金額大于300元的支出原始憑證,必須到稅務部審核辦理補稅手續(xù),
方可審批、支付。
第五章民主理財
第三十條合作社建立民主理財制度,保證社員對合作社財務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jiān)督權。
第三十一條合作社年初財務收支計劃和重大財務事項必須通過社員會議的形式,征得社員同意并記錄在案。
第三十二條合作社社員對財務有下列民主管理的權利:
(一)有權對所公布的財務帳目提出質疑;
(二)有權委托監(jiān)事會查閱審核有關財務帳目;
(三)有權要求有關當事人對有關問題進行解釋或解答;
(四)有權逐級反映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三條監(jiān)事會行使下列監(jiān)督權:
(一)有權對財務收支情況檢查和監(jiān)督;
(二)有權代表社員查閱審核有關帳目,反映有關財務問題;
(三)有權對財務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
(四)有權向上一級部門反映有關財務管理中的問題。
第六章利潤分配
第三十四條利潤,是指合作社在一個會計年度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yè)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一)營業(yè)利潤,是指主營業(yè)務收入減去主營業(yè)務成本和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加上其他業(yè)務利潤,減去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后的金額。
(二)利潤總額,是指營業(yè)利潤加上投資收益,減去發(fā)生的投資損失和計提的.投資減值準備金的凈額。
(三)凈利潤,是指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余額。
第三十五條合作社按月計算利潤。
第三十六條合作社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按以下順序分配:
(一)按10%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二)剩余部分:
(1)60%按成員及有關方面與本社產品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
(2)其余40%按社員投資股和身份股及量化后的公積金份額和其它屬于量化給社員的份額分紅。
第三十七條合作社聘用職員計劃及其工資標準,需經理事會批準,所付工資計入服務成本。
第三十八條對社員和職員的物質獎勵,其金額計入服務成本。
第三十九條合作社如有虧損,以公積金、股金依次彌補;因補彌虧損所減小的資金,社員大會應酌情規(guī)定恢復補充的辦法和期限。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制度由合作社負責組織實施。
第四十一條本制度同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有關規(guī)定相抵觸時,按國家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二條本制度自合作社章程通過之日起實施。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11
一、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必須接受農機監(jiān)理部門的安全管理。
二、新購農業(yè)機械,必須及時到監(jiān)理部門辦理入戶手續(xù)。
三、未按規(guī)定參加檢審或檢審不合格的農業(yè)機械及駕駛操作人員,不準使用或駕駛、操作機械。
四、農業(yè)機械投入作業(yè)前,應進行檢查、保養(yǎng)、緊固、調試,達到良好技術狀態(tài),不準駕駛、操作安全裝置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農業(yè)機械。
五、不準把農業(yè)機械交給無證人員駕駛、操作,嚴禁年老體弱、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員駕駛、操作農業(yè)機械。
六、不準酒后駕駛、操作農業(yè)機械。
七、嚴禁隨意改裝農業(yè)機械或改變農業(yè)機械結構。
八、拖拉機通過村鎮(zhèn)要低速慢行,要防止行人和兒童追車、扒車。
九、拖拉機上道路行駛時,不準超速和違章載人,必須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有關規(guī)定。
十、農業(yè)機械在進行田間作業(yè)或其它作業(yè)時,必須遵守相關安全規(guī)定,切實加強防護措施。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12
為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管理體系,規(guī)范貴州貴山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制度的制定、修改、廢止、執(zhí)行、監(jiān)督、評估,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公司相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制度管理機構與職責
第一條公司董事長及股東是公司制度管理的統(tǒng)籌管理者,主要工作職責為:
(一)起草制度的管理體系、統(tǒng)籌編制與發(fā)布制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制度清單,對公司當下經營模式和未來發(fā)展方向進行決策審批。
。ǘ┍O(jiān)督基地各項工作進展情況,根據基地存在的問題及隱患定期召開公司全體成員大會,制定相應整改措施,定期進行效果評估。
。ㄈ┯袡嗥赣、降職及罷免公司正式成員、臨聘人員和雇傭工人,人事紛爭需經過公司董事長、股東及基地管理員進行會議討論通過,公司董事長有一票否決權。
第二條公司基地管理員是公司制度管理的具體實施者,受公司董事長領導,主要工作職責為:
。ㄒ唬┞撓挡⒑Y選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工人開展基地各項日常工作,包括樹莓的栽培管理、采摘管理、衛(wèi)生清理、采后運輸等。
。ǘ┒ㄆ诰S護基地設施,保證基地各設備正常運行。
(三)采購基地所需用品。包括基地生活用品、生產配套設施及除草所用汽油,并做好消費記錄。采購用品型號可咨詢公司其他成員,采購環(huán)節(jié)可與技術人員協同處理。
。ㄋ模┗氐娜∝浥c送貨。包括快遞的收寄、生產資料的運輸,如遇特殊情況,可委托快遞公司、貨拉拉、附近村民及技術人員等進行處理。
。ㄎ澹┗卣写h(huán)節(jié)。針對來基地采摘的游客及考察領導做好招待工作,包括基地情況介紹、倒水、安排座椅、調制果汁、引領至采摘區(qū)、生火、麻將桌準備等。招待環(huán)節(jié)可與董事長、公司股東、技術人員及雇傭工人協同配合,做到熱情、周到。
。┗厥杖肱c支出記錄。包括采果期間的收賬與記賬工作,基地生產材料的購買支出記錄、基地成員共有物品的購買支出記錄,定期整理匯報基地收支情況。該環(huán)節(jié)可與技術人員協同處理,做到準確無誤。
(五)鮮果稱重與記錄。采摘期間對采摘后的果品及時稱重記錄,稱重前做好去皮,準確記錄每位采果員采摘數量,做好工時統(tǒng)計。遇特殊情況,可委托技術人員協調處理。
。r果入庫與凍果裝箱。采果期間,將當日分級后的鮮果放入冷庫冰凍,并于次日將凍果取出裝箱,每箱10kg,箱體做好果品等級標記后及時放入冷庫貯藏。
。ㄆ撸┗匦l(wèi)生工作。每日早晚定期清理基地院落衛(wèi)生,可與雇傭工人協同處理。
第三條公司技術人員是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者和監(jiān)督者,受公司董事長領導,主要工作職責為:
(一)為基地的栽培管理、采后保鮮及深加工處理提供技術服務。包括定植技術、修剪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覆膜技術、保鮮技術、酒水飲料加工技術等,相關技術人員不得向其他公司和社會團體泄露本公司核心技術內容。
。ǘ┕炯夹g人員需按時參加公司全體成員大會,匯報基地發(fā)展現狀及各自研究進展情況。工作中不得隱瞞基地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勇于接受批評并進行自我批評。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工作安排表,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任務,特殊情況無法完成時,需向公司董事長說明。
(三)公司技術人員每日需巡園至少一次,掌握基地現狀。包括果實成熟度情況、果樹生長狀況、雜草危害情況、果樹水肥情況和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并將巡園結果及時反饋給基地管理員。
。ㄋ模┲贫ü麡湮锖蚱谡{查年歷、水肥管理年歷和病蟲害防治年歷等,明確基地各時期開展工作內容。
。ㄎ澹┛疾靽鴥韧饩哂写硇缘墓麡浞N植基地,學習其豐富的種植經驗,熟化公司基地種植技術,優(yōu)化公司種植管理模式。
第二章采摘管理制度流程
第一條果品采摘。根據果園果實成熟度和果實成熟數量,由基地管理員合理安排工人采摘,要求采果工人當天走完全部果園,采摘中根據果品成熟度做好果品的初篩,將爛果單獨挑出至專用的盛放瓶中,采摘果品前務必清洗雙手,做好殺菌消毒工作,采摘后的鮮果盛放于鮮果籃中,鮮果籃置于紙箱或背簍中,通風透氣,避免陽光直射。第二條果品分級。根據當天采果人數,由基地管理員合理安排工人選果,每名選果工對應兩到三名采果工人。選果工每隔一小時去果園收集采好的鮮果和爛果,區(qū)分不同采果員的果品盛放籃,由基地管理員或公司技術人員稱重。隨后將初篩后的.鮮果進行細篩,根據基地需求分為A、B至少兩個等級,A果為果實飽滿、質地較硬、色澤鮮艷的
果實,B果為果實破損或塌陷、質地腳軟、過熟、色澤較深的果實。分級后的鮮果可先于室溫環(huán)境下存放三到四小時,以供游客參觀和購買,隨后放入冷庫保存。果品分級環(huán)節(jié)需當天全部完成,避免果實遺留過夜。如下班前無法完成,由基地管理員和公司技術人員協助選果。第三條果品入庫。當天選好的鮮果需于晚上八點前由基地管理員集中放入冷庫保存,冷庫溫度應保持在零下十度至零下十八度之間。如冷庫無法制冷,需及時排查故障,爭取當天做好維修工作。遇特殊情況,需要次日維修時,可將冷庫內凍果搬至冷藏室中,調節(jié)冷藏室溫度至零下十度,并于次日維修冷庫,將凍果及時搬入冷庫。第四條凍果裝箱。每日清晨由基地管理員和選果員將凍果取出,放入凍果專用塑料袋中,稱重10kg后置于紙箱中,用膠帶封條,密封保存至冷庫中。
第三章制度的執(zhí)行、監(jiān)督與評估
第一條制度的執(zhí)行,包括執(zhí)行部署、培訓、宣貫等,由公司制度的制定者負責。執(zhí)行過程中,各員工對制度條款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或建議,并反饋給制度起草者。
第二條制度的簽發(fā)后,應組織有關的人員對制度進行培訓和宣貫,可采用單獨培訓、集中學習等方式,培訓的內容為與各崗位人員有關的專業(yè)的制度管理。
第三條制度發(fā)布后,監(jiān)控是執(zhí)行的關鍵,公司董事長、股東、基地管理員和公司技術人員應采取多種措施和方法加強對制度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控,保證制度得到良好的執(zhí)行。制度監(jiān)控主要關注效率、質量、風險控制三個方面。監(jiān)控方式有:各類檢查活動,如自查,流程穿越、各類專項檢查、客戶投訴處理、內外部審計等。下游環(huán)節(jié)有責任對上游環(huán)節(jié)的輸出質量與合規(guī)性進行監(jiān)督。
第四條對制度的后評估是改進完善制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對現有制度設計的合理性、運行效率的評估,挖掘改進空間,進入制度管理的新循環(huán)。制度執(zhí)行的評估由公司董事長、股東負責,包括定期評估與不定期評估。
第五條每年年底組織公司各職員對公司制度進行定期評估,形成年度評估報告,用于制度的優(yōu)化。
第四章制度的修改與廢止
第一條公司制度的修改和廢止由制度的制定者提議或由股東根據監(jiān)督、評估的結果提議,由制定者提出申請,說明修改廢止的依據和必要性,經全體成員大會討論后,報請公司董事長決策審批。
第二條制度部分條款被修改或者廢止的,必須公布新的制度。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1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guī)范本社經濟活動,保護社員的合法權益,增加社員收入,促進本社發(fā)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結合本社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本社為從事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等)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由李村、汪山、新葉、檀村各村養(yǎng)殖專業(yè)戶和李照良、李孝良、胡建紅、小唐志良、大唐志良、李田忠、葉樹生、李愉兵、汪志東等農民合作組織及農民個人發(fā)起,召開成立大會成立。
本社名稱:xx市畜禽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由社員出資并注冊資本總額50萬元。
本社法定代表人:
本社住所:xx市x鎮(zhèn)李村村,郵政編碼:
第三條本社以服務社員、謀求全體社員的共同利益為宗旨。社員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本社全部財產歸全體社員所有。
第四條本社經營項目: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的生產銷售和生產技術的研究、利用及品種的引進、選育、示范及推廣。
第五條本社根據生產經營發(fā)展及社員的需要,開展以下服務:
。ㄒ唬┙y(tǒng)一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開發(fā)、引進、試驗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成果;
。ǘ┙y(tǒng)一制定并組織社員實施產品生產質量標準,組織開展社員生產經營中的技術指導、咨詢、培訓和交流等活動,向社員提供生產技術和經營信息等資料;
。ㄈ┙y(tǒng)一組織采購、供應社員需要的品種、生產所用的器具等養(yǎng)殖業(yè)投入品;
。ㄋ模┙y(tǒng)一申報、認證、認定無公害產品和著名商標、知名商號及地方品牌等,提升產業(yè)和品牌;
。ㄎ澹┙y(tǒng)一承擔國家、集體或個人委托的科研項目和有關業(yè)務;
。┙y(tǒng)一組織銷售或各社員另行銷售產品;
。ㄆ撸┙y(tǒng)一開展社員需要的法律、保險等服務和文化、福利等其它事業(yè)。
第六條本社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遵守社會公德、商業(yè)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jiān)督。本社對社員的出資、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本社積累等方式取得的或形成的資產,享有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并以全部資產對本社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第七條本社每年提取的公積金,按照社員與本社業(yè)務交易量(額)依比例量化為每個社員所有的份額。
本社為每個社員設立個人賬戶,主要記載該社員的出資額、量化為該社員的公積金份額以及該社員與本社的業(yè)務交易量(額)。
本社社員以其個人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本社承擔責任。
第八條經社員大會討論通過,本社投資興辦與本社業(yè)務內容相關的.經濟實體;接受與本社業(yè)務有關的單位委托,辦理代購代銷等中介服務;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或者接受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組織實施國家支持發(fā)展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按決定的數額和方式參加社會公益捐贈。
第二章社員
第九條本社社員分為個人和團體社員。凡從事與本社生產經營項目直接相關的農民個人、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承認并遵守本章程者,履行章程規(guī)定的入社手續(xù)的,可以可以成為本社社員。申請入社的非農民身份社員不得超過社員總數的百分之二十。
第十條本社社員大會選舉和表決,實行社員一人一票制。社員入社資金額為200元(最高額度為2000元),享有選舉和表決權。入社社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入社資金額超過5000元的增加1票選舉和表決權票數確定。
第十一條本社社員的權利:
。ㄒ唬﹨⒓由鐔T大會,并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ǘ┫碛欣帽旧缣峁┑姆⻊蘸蜕a經營設施權利;
。ㄈ┫碛斜旧绻餐晒氖芤婧陀喾峙涞臋嗬;
(四)有權對本社的工作提出質詢、批評和建議,進行監(jiān)督;
。ㄎ澹┯袡嘟ㄗh召開臨時社員(代表)大會;
(六)有退社自由權;
。ㄆ撸┯袡嗑芙^不合法的負擔。
第十二條本社社員的義務:
(一)遵守本社章程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社員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ǘ┌凑照鲁桃(guī)定向本社繳納入社資金;
。ㄈ┚S護本社利益,愛護生產經營設施,保護本社社員共有財產;
。ㄋ模┎粡氖屡c本社相競爭或損害本社社員共同利益的活動。
第十三條社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其社員資格:
(一)主動要求退社的;
。ǘB(yǎng)殖戶破產;
。ㄈ┍槐旧绯。
第十四條社員要求退社的,須在會計年度終了前三個月,向理事會提出書面聲明,方可辦理退社手續(xù)。退社社員的資格于該會計年度結束時終止。
第十五條社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社員大會(理事會)討論通過予以除名:
。ㄒ唬┎蛔袷乇旧缯鲁毯蛢炔抗芾碇贫龋粓(zhí)行社員(代表)會議和理事會決議,不履行社員義務,經教育無效的;
。ǘ┙o本社名譽或者利益帶來嚴重損害的;
。ㄈ┻`法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章組織機構
第十六條社員大會是本社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社員組成。
社員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ㄒ唬⿲徸h、修改本社章程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
。ǘ┻x舉和罷免理事長及其他理事會成員和監(jiān)事長及其他監(jiān)事會成員;
。ㄈ⿲徸h批準理事會、執(zhí)行監(jiān)事或者監(jiān)事會提交的年度業(yè)務報告;
(四)聽取理事長或者理事會關于社員變動情況的報告。
第十七條本社每年召開一次社員(代表)大會,社員(代表)大會由理事會負責召集,并提前十五日向全體社員通報會議內容。
第十八條本社設理事長一名,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理事長任期三年,可連選連任。
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ㄒ唬┲鞒稚鐔T大會,召集并主持理事會會議;
。ǘ┖炇鸨旧缟鐔T出資證明;
。ㄈ┙M織實施社員大會和理事會決議,檢查決議實施情況;
。ㄋ模┐肀旧绾炗喓贤。
第十九條本社設理事會,理事會設理事長一人、副理事長一人、執(zhí)行理事一人和理事六人共九名成員組成,對社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成員任期三年,可連選連任。
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ㄒ唬┙M織召開社員大會并報告工作,執(zhí)行社員(代表)大會決議;
。ǘ┲朴啽旧绨l(fā)展規(guī)劃、年度業(yè)務經營計劃、內部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提交社員(代表)大會審議;
。ㄈ┙M織開展社員培訓和各種協作活動;
。ㄋ模┕芾肀旧绲馁Y產和財務,保障本社的財產安全;
。ㄎ澹┙邮、答復、處理執(zhí)行監(jiān)事或者監(jiān)事會提出的有關質詢和建議;
。Q定社員入社、退社、繼承、除名、獎勵、處分等事項
。ㄆ撸Q定聘任或者解聘本社經理、財務會計人員和其他專業(yè)技術人員;
第二十條本社設監(jiān)事會,設監(jiān)事長一人、執(zhí)行監(jiān)事一人、監(jiān)事三人共5名成員組成,代表全體社員監(jiān)督檢查理事會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監(jiān)事會社員任期三年,可連選連任。監(jiān)事長和執(zhí)行監(jiān)事列席理事會會議。
監(jiān)事會(執(zhí)行監(jiān)事)行使下列職權:
。ㄒ唬┍O(jiān)督理事會對社員大會決議和本社章程的執(zhí)行情況;
(二)監(jiān)督檢查本社的生產經營業(yè)務情況,負責本社財務審核監(jiān)察工作;
(三)監(jiān)督理事會社員和經理履行職責情況;
(四)向社員大會提出年度監(jiān)察報告;
。ㄎ澹┫蚶硎麻L或者理事會提出工作質詢和改進工作的建議;
。┨嶙h召開臨時社員大會。
第二十一條監(jiān)事會會議由監(jiān)事長召集,會議決議以書面形式通知理事會。理事會在接到通知后10日內就有關質詢作出答復。
第二十二條監(jiān)事會會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監(jiān)事會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監(jiān)事出席方能召開。重大事項的決議須經三分之二以上監(jiān)事同意方能生效。監(jiān)事個人對某項決議有不同意見時,其意見記入會議記錄并簽名。
第二十三條本社經理由理事會聘任或者解聘,對理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本社的生產經營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決議;
。ǘ⿺M訂經營管理制度;
。ㄈ┨嵴埰溉位蛘呓馄肛攧諘嬋藛T和其他經營管理人員。
本社理事長和其他理事會社員可以兼任經理。
第二十四條本社現任理事會成員、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不得兼任監(jiān)事。
第二十五條本社理事會社員和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侵占、挪用或者私分本社資產;
。ǘ┻`反章程規(guī)定或者未經社員大會同意,將本社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本社資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ㄈ⿵氖聯p害本社經濟利益的其他活動;
。ㄋ模┘嫒螛I(yè)務相同的其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理事(監(jiān)事)會成員、經理。
理事會成員和管理人員違反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規(guī)定所得的收入,歸本社所有;給本社造成損失的,須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章財務管理
第二十六條本社實行獨立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嚴格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核定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過程中的成本與費用。
第二十七條本社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健全財務和會計制度,財務實行定期公開制度,年度財務報告在次年的三月底前公開。
本社會計人員應持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會計和出納互不兼任。理事會、監(jiān)事會成員及其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社的財會人員。
第二十八條會計年度終了時,由理事長(理事會)按照本章程規(guī)定,組織編制本社年度業(yè)務報告、盈余分配方案、虧損處理方案以及財務會計報告,經執(zhí)行監(jiān)事或者監(jiān)事會審核后,于社員大會召開十五日前,置備于辦公地點,供社員查閱并接受社員的質詢。
第二十九條本社資金來源包括以下幾項:
。ㄒ唬┥鐔T入社資金;
。ǘ﹪液陀嘘P部門的扶持補助資金;
。ㄈ┧司栀浛;
。ㄋ模┢渌Y金。
第三十條本社費用開支范圍主要包括:
。ㄒ唬┍旧缛粘^k公費;
(二)發(fā)展本社生產經營事業(yè)所發(fā)生的經營性支出;
。ㄈ┛蒲、咨詢、培訓、推廣和宣傳教育等支出;
。ㄋ模┥鐔T對本社有一定貢獻給予獎勵的支出。
第三十一條本社初次資本金總額為伍拾萬元,全部由入社社員募集,即由社員交納的入社資金構成。本社社員認繳入社資金額,須在認資后15天內向本社繳清。
第三十二條本社向社員頒發(fā)社員證書,并載明社員的出資額。社員證書同時加蓋本社財務印章和理事長印鑒。
第三十三條本社接受的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均按本章程規(guī)定的方法確定的金額入賬,作為本社的資產,按照規(guī)定用途和捐贈者意愿使用。本社在解散、破產清算時,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不得作為可分配剩余資產分配給社員,處置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接受他人的捐贈,與捐贈者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法處置。
第三十四條執(zhí)行監(jiān)事或者監(jiān)事會負責本社的日常財務審核監(jiān)督。根據社員(代表)大會的決定,本社委托審計機構對本社財務進行年度審計、專項審計和換屆、離任審計。
第五章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三十五條本社與他社合并,須經社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自合并決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合并后的債權、債務由合并后組織或單位承繼。
第三十六條經社員大會討論決定分立時,本社的財產作相應分割,并自分立決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后的組織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本社有下列情形之一,經社員本社(代表)大會決議,報登記機關核準后解散:
。ㄒ唬┍旧缛藬瞪儆10戶;
(二)社員(代表)大會決議解散;
(三)依法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被撤銷;
第三十八條本社因前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情形解散的,在解散情形發(fā)生之日起十五日內,由社員(代表)大會推舉五名社員組成清算組接管本社,開始解散清算。逾期未能組成清算組時,社員、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社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第三十九條清算方案須經社員(代表)大會通過或者申請人民法院確認后實施。本社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社需要向社員公告的事項,采取在公示欄中張貼書面公告方式發(fā)布,需要向社會公告的事項,采取張貼公告或報刊登載公告方式發(fā)布。
第四十一條本章程由設立大會表決通過后生效,未盡事宜,由理事會負責修訂,經社員大會討論通過實施。修改本章程,須經半數以上社員或者理事會提出,理事長負責修訂,社員大會討論通過后實施。
第四十二條本章程由理事會負責解釋。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合作社管理制度07-18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05-25
合作社管理制度12-05
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本08-24
合作社管理制度15篇(熱)10-21
合作社議事管理制度(精選22篇)06-14
合作社管理制度匯總(15篇)08-18
合作社管理制度精華[15篇]07-18
信用合作社人事管理制度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