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必備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語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動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諦,贊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往往以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思想,陶冶孩子的情操,凈化孩子的心靈。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達到“春風化雨”的境界,產(chǎn)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應。
1.語文課是靈動的詩篇
語文課隨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必然有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激蕩。因此,語文課要集語言、認識、情感、人文的培養(yǎng)于一體,由平面變成立體。在課堂教學中要尋覓一個最佳的結合點。選點要恰當,在課文中能起到點睛的作用,語言經(jīng)得起推敲,內(nèi)容耐人尋味,給孩子以啟迪,能撥動孩子的情感的琴弦,“牽一而動全身”。讓語文課成為孩子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引導孩子在閱讀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教學詩歌,是對人類靈魂與命運的一種探討;教學散文,是語言浸潤的情感體悟。孩子同課文真真切切地暢談,獲得的.是激情的勃發(fā)和對生命的感悟。課文就像是戲劇的腳本,孩子通過感悟進入角色,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通過體驗進入現(xiàn)實生活,從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2.語文課是美麗的天堂
教師要有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貴品格,有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懷。有“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的瀟灑自如。我們那些經(jīng)歷單一、思想單純、生活單調的孩子正需要思想的啟迪、情感的陶冶。聽特級教師孫雙金的《只揀兒童多處行》一課后,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分。他帶著孩子品讀課文,大家被冰心的童心與愛心所震撼,課堂被推向一個又一個情感與智慧的高潮。課堂教學似乎到此可以圓滿地畫上句號了。但是,孫老師沒有停下來,又牽著孩子的手走進冰心,與孩子一起品味美文,感悟人生。從《雨后》到《紙船》,從《紙船》到《繁星》,讓孩子感受冰心愛孩子、愛母親、愛大海、愛星星,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老師和孩子的靈魂在字里行間徜徉、在天堂里飄蕩。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真正地領悟教材,并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感悟,與作者息息相通,遙相呼應。教師要學會真心誠意地傾聽,以一顆充滿柔情的愛心,滿懷信心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教師要努力用那聲情并茂的朗讀、妙語聯(lián)珠的講解、別開生面的提問、精辟警策的點撥、機智幽默的旁逸、開合自如的遷移,使得語文課具有無窮的魅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認讀5個生字.
2.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句子。
3.知道各種蔬菜都有營養(yǎng)。
4.能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寫富、扁、姜。
教學重點
學習8個生字,認讀5個生字。
教學難點
能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寫“富、扁、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水果圖
師:秋天來了,什么豐收了?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
2.師:秋天到了,不僅各種各樣的水果豐收了,蔬菜也豐收了。讓我們一起走進蔬菜的世界吧!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二第5課(提前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提出讀書要求:借助拼音讀,不多字,不少字。
2.師:同學們讀的真認真,文中有些詞寶寶,你認識它們嗎?
大屏幕出示詞語
指名讀,其他同學跟讀。
3.如果把詞寶寶頭上的拼音小帽子摘掉,還認識嗎?
大屏幕出示詞語
鮮姜 大蔥 紫皮蒜
芹菜 蘿卜 柿子椒
翠綠的 金黃的 細長的
圓溜溜 甜絲絲 火辣辣
齊讀后引導學生觀察第三行、第四行的詞語,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它們具有什么特點?照樣子說一些這樣的詞。
4.如果把這些詞再放入課文中,你還認識它們嗎?
三、細讀感悟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蔬菜的?
指名說,師隨之板書:顏色 形狀 味道
2.課文中哪些句子是從顏色上介紹蔬菜的?
(1)指名讀句子
出示:翠綠的扁豆
金黃的南瓜
師:扁豆、南瓜大家都吃過吧,你喜歡嗎?那就請你把自己喜歡的感情讀出來吧!(老師評讀)
(2)學習“扁”字
說說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仔細觀察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師范寫、學生描紅、反饋、組詞)
3.出示:細長的韭菜
圓溜溜的茄子
(1)指名讀,說一下課文中是從哪方面介紹它們的?
(2)教詞語。“細長的韭菜”還可以說“又細又長”,請用這個詞再讀讀這句。
(3)運用“( )的'蒜苗、( )的黃瓜”會說話。
(4)再讀“圓溜溜的……”句子。
怎樣讀,才能讓我們聽出它的樣子呢?圓溜溜是什么樣子?指名描述一下。(明確:很圓、很光滑)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說:圓溜溜的( )
估計:眼睛、皮球、乒乓球、西瓜等等。
4.師:同學們有點累了吧,我們來輕松一下,猜個謎語。
(1)臉圓像蘋果,酸甜營養(yǎng)多,既能做菜吃,又能當水果。(明確:西紅柿)
師:大家都吃過西紅柿吧,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覺?
你能填填嗎?( )的西紅柿
估計:酸甜、甜甜的、又大又紅、圓溜溜等等。
(2)紅口袋,綠口袋,有人害怕有人愛。(明確:辣椒)
大家都吃過辣椒吧,請談談你吃辣椒的感覺。
師:就是這種感覺,多辣呀,快讀出來吧。(指名讀、評讀)
5.難道秋天就只有這幾種蔬菜嗎?還有其他什么嗎?(讓學生自由說)
蔬菜的種類這么多,你能用個詞來表達嗎?(明確:各種各樣)
6.師:各種各樣的蔬菜你們愛吃嗎?為什么?
估計:菜對人身體有好處、蔬菜有營養(yǎng)……
對策:老師補充:蔬菜含的營養(yǎng)元素很多,如:胡蘿卜素、纖維、糖、維生素等等,所以說蔬菜的營養(yǎng)很豐富。
7.出示最后一句話:
各種各樣的蔬菜,營養(yǎng)都很豐富。(指名讀、評讀、齊讀)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富”字
你能記記這個字嗎?說說在書寫這個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生獨立寫,然后組詞)
2.把剩下的字分分類來記。
五、全文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蔬菜營養(yǎng)豐富,知道了各種各樣的蔬菜都有營養(yǎng),所以我們不要挑食。
六、作業(yè)
請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介紹一種蔬菜。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恩難忘。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時間】
第一課 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師恩難忘》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讀文時字字入目,讀準字音。 3.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卡片正音。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他先把這首詩念一 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yè)
1.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詞。 身( )其境 ( )人入勝 ( )生難忘 ( )( )動聽 教( )之恩 戛然而( )
3.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 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3)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4)用陳述語氣讀這一段。
2·細讀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閱讀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 第2自然段的描寫雖然簡單,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17歲就開始教書",足見出道 早,經(jīng)驗足;"口才、文筆都很好",說明他能說會寫,才學出眾)
②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田老師先給二年級 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 再紿一年級上課)
、鬯麨閷W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他把《一去二三里》這苜詩編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娓娓動聽"是什玄意思?(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芄适屡c小詩有什么關系?對于剛人學的孩子來說,這故事有意思嗎(故事巧妙地把小詩的詩句意思串連講解出來。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花草)
、輳哪膬嚎闯"我"聽得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解作者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
2、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完成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的教學任務。
2、準備一些本地好種易活的花草彩圖。
3、自制詩歌《心中的花朵》錄音。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一、三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 欣賞詩歌,激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花草嗎?請欣賞詩歌《心中的花朵》,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喜歡?(詩人愛花就如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也跟這位詩人一樣珍愛花草,大家說他是誰?(生:老舍先生)上節(jié)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yè)余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yǎng)花的樂趣。
2、復習舊知: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在文中找出根據(jù)。
二、鼓勵質疑,明確學習目標。
1、在上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上,這節(jié)課學習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充分提出問題,簡單問題點名同學當場幫助解決。師將問題梳理后,把重點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2、定學生的質疑,在大家提出的這么多問題中有些問題我們通過自己讀課文、查資料或同學們相互學習就能很容易地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解決大家提出的`最難最關鍵的兩個問題:①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②養(yǎng)花的傷心事是不是養(yǎng)花中的樂趣?
三、指導學文,解決疑問。
(一)、自由讀文,小組討論弄清作者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學完后匯報交流,師巡視指導,參與到學生學習中。然后學生匯報交流。
1、出文中直接點明養(yǎng)花的樂趣的語句。生找出最后一節(jié)齊讀。從這節(jié)中你知到了養(yǎng)花有哪些樂趣?
2、從課文哪里可以看出養(yǎng)花既需勞動,又長見識。(從課文三、四自然段可以看出。)
3、點名讀第三自然段,然后說說這節(jié)作者具體寫了些什么?是怎樣具體寫的?理解“門道”一詞在文中具體指什么?指名一小組齊讀第四自然段,說說從這段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作者養(yǎng)花很苦很累的?生讀有關語句,在最能看出作者累的詞句下畫上“△”。你還知道了什么?(作者從養(yǎng)花中悟出了真理)讓學生把悟出真理的反問句改變一個說法,比比用哪句好。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讀這一節(jié),入體會大作家養(yǎng)花的苦與樂。
4、從課文中哪里看出養(yǎng)花有喜有憂?(生:從五、六自然段可以看出)誰能有感情地讀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剛才是怎樣讀的(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的)你為什么高興?這一節(jié)具體寫了什么?生結合第五自然段具體說說高興的原因。理解重點詞語“秉燭夜游”。閉目想象老舍先生家小院里鮮花盛開的景象,說自己感覺到了什么?再閉眼,:大家想不想身臨其境感受一下,睜開眼睛看看,展示鮮花盛開圖,看到這些鮮花你在想什么?
5、生自由讀第六自然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這一自然段是寫菊秧被砸死了,全家都好幾天沒有笑容,寫?zhàn)B花的傷心事。)師:暴雨來臨,鄰家的墻要倒老舍先生也沒辦法,在養(yǎng)花中遇到了挫折,用“~~~”劃出最能表現(xiàn)一家人愛花的語句,讀讀這些句子體會這節(jié)在文中的作用。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字的間架結構,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
2、能根據(jù)漢語拼音正確書寫詞語,鞏固漢語拼音。
3、培養(yǎng)學生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描一描,寫一寫。
悲 紙 使 勁
方法:(1)先說一說這幾個字的`結構。
。2)討論: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二、拼一拼,寫出詞語。
Shíiān
( ) ( ) ( ) ( ) ( )
方法:(1)先讀音節(jié),讀準確(自讀、小組讀)。
。2)把正確的詞語寫在書上。
三、猜一猜。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又沒腳。
一去永遠不回頭千斤萬斤買不到。
。〞r間)
方法:(1)先自讀內(nèi)容,讀通順,指名讀。
。2)猜一猜。
四、討論:一分鐘能做什么?
方法:(1)提問:一分鐘有多長?感知時間概念。
。2)小組討論:一分鐘能做什么。
。3)親自實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鞏固練習。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評讀
3、思考:小鬧鐘找到朋友了嗎?誰是它的朋友?
二、學習生字:
1、認讀字音:卡片出示
2、識記字型
用學過的識字方法選擇生字,進行識記
重點指導:紙 使 勁
紙:左右結構,右下沒點
使:左右結構,右邊一不要丟
勁:左右結構,左上不能寫成又
3、擴詞練習
4、書寫生字
三、課堂總結:結合寫字,進行指導
板書設計:
小鬧鐘
nazhngzhǐzaǒxíshǐìnchuáng
鬧 鐘 紙 早習使勁 床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作者獨到而又深刻的成功體驗,學習作者旁征博引的論證方法。
2、通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運用文章的觀點分析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
3.通過文本學習,理解勤奮的重要性,養(yǎng)成勤奮的好習慣。
二.教學難點
運用文章的觀點分析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時間
四.教學過程
1.導入:由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說導入新課
2.新授
。1)作者簡介
。2)檢查預習
。3)整體感知,了解觀點
a對成功所持的觀點b對構成成功的條件所持的觀點。
c.討論:作者是怎樣來論述勤奮是成功的根本條件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4)深入理解、運用觀點
請大家運用作者關于構成成功條件的基本觀點探究材料,看看有哪些發(fā)現(xiàn)。
。5)我看成功,拓展觀點
a.對于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成功”在某些時候,不僅需要天資、勤奮與機遇,還需要”
請同學們替這個省略號補充上你認為成功還需要的重要因素,說說理由。
b.請寫出你自己關于成功的公式
3.布置作業(yè)
甲文:成功(6--9)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季羨林(節(jié)選)
季羨林被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這是名fù其實的稱號。不過,我想說,他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他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為發(fā)揚和推動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是“中國的jí梁”。
季羨林留德十年,時間是夠長的,但是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沒有去過其他城市,更不用說是歐洲其他國家了。沒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沒錢,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或者說,還有比旅游更讓他感興趣的事。在他看來,獨自一人暢游在書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遠甚于去高山濱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語言、宗教、碑銘等,對一般人來說,是極其枯zào乏味的事情,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如果季羨林沒有這種好讀書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學生那樣,終日忙于旅游,購物,跳舞,搓麻,談情說愛,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學業(yè)上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又怎么會有今日fēi聲中外的學界泰斗季羨林
在這些年里,季羨林一直沉迷于書山書海中,不但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健康,也忘記了燕園的風光。
基礎平臺
1.詞語傳真。根據(jù)拼音寫漢字。(在字詞演練中夯實你的基礎)
xiàn慕ráo舌不qī而來家yù戶曉
jí梁枯zào名fù其實fēi聲中外
2.文學放飛。文中引用了許多典故,請將下列典故的.序號填入相應的人物后面。
A.囊螢B.映雪C.懸梁D.刺股
、艖(zhàn)國時蘇秦()⑵晉代的孫康()⑶晉代的車胤()⑷漢代的孫敬()
閱讀沖浪(在閱讀中提升你的能力)
課內(nèi)文閱讀鏈接:(在運用中拓展你的思維)
3.甲文中成功前的三個條件中,作者強調的是哪個條件,為什么?
4.甲文中“天資”和“天才”各解釋為什么?作者為什么用“天資”,而不用“天才”?
5.甲文中的“韓文公”是指誰?文中引用他的名言“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為了論證什么論點?
6.請寫出兩條關于“成功”的名言。
課外文閱讀連線:(在探究中優(yōu)化你的學法)
7.乙文“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敝械摹按恕痹谖闹兄复裁?
8.聯(lián)系生活實際,試分析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9.乙文中,季羨林是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在甲文中關于“成功的條件”的觀點的?
10.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你認為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試舉一例,談談你自己成功的體驗。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點】
1、依據(jù)教學大綱,了解《考試說明》對此項考查的要求。
2、通過分析高考試題,尋求規(guī)律,掌握考查的重點。
3、加強備考方法的指導,強化基礎訓練。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注重積累。
【課時安排】
五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
“識記現(xiàn)代漢字的字形”,能力層次為A,屬基本能力。漢字字形這一考點從1992年至今每年必考,就是在20xx年試卷結構作了很大的調整的情況下,重現(xiàn)率仍為100%。
二、看“高考例題大觀”,把握命題趨勢
。1)命題主要內(nèi)容逐漸集中于錯別字(特別是常用字中的錯別字)的考查;
。2)命題的形式大都是單項選擇題;
。3)由與字音、字義考查結合出題逐漸演變?yōu)樽中慰疾閱为毭};
。4)考查難度,最初是讓考生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組,后來演變?yōu)檫x擇有錯別字的一組,從20xx年開始,均為這種題型。
(5)考查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別字上。1992—20xx年高考的“字形”考題共出現(xiàn)42個錯例,其錯誤類型歸納如下:(投影)
類型數(shù)量錯例
音近字12川(穿)流不息仗義執(zhí)(直)言重疊(迭)鳩占鵲巢(雀)委曲(屈)求全人才薈(匯)
萃人情世(事)故一籌(愁)莫展百戰(zhàn)不殆(。](莫)齒不忘融會(匯)貫通隨聲附和(合)形近字2戊戌(戍)杳(沓)無音信
音、形相近字27眼花繚(繚)亂稗(裨)官野史精神矍(钁)鑠國籍(藉)插科打諢(渾)掂(惦)量針砭(貶)時弊貪贓(臟)枉法脫穎(潁)而出不脛(徑)而走紛至沓(踏)來積毀銷(消)骨冷漠(寞)痙攣(孿)偏僻(辟)孽(蘗)根禍種氣沖霄(宵)漢撲朔(溯)迷離嬌生慣(貫)養(yǎng)慘絕人寰(圜)裝幀(禎)氣概(慨)凋敝(蔽)責無旁貸(代)一張一弛(馳)味同嚼蠟(臘)束之高閣(擱)
配對字1虛無縹緲(渺)
三、根據(jù)高考特點,明確復習重點
漢字的字形考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正確把握字形、不寫錯別字和工整書寫兩個方面。高考的考查重點多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寫規(guī)范的漢字,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第一大題考識記漢字字形外,在作文中漢字的規(guī)范書寫也是一個標準。
四、探究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
漢字的構造是漢字的基礎。我國古代有“六書”的說法,指出漢字的構字的方式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六種。轉注和假借嚴格說來,不屬于造字法,而是一種用字方法。在漢字中最基本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四種。掌握漢字的構造對正確的書寫漢字,消滅錯別字有很大的幫助。在識記現(xiàn)代漢字的字形時,要特別注意漢字的筆畫、筆順和部首。如:“臣”字是六畫,“凸”、“凹”都是五畫,“鼎”是十二畫。
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多是由于缺乏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以致形成多筆、少筆、改筆、替換而致錯的。
錯字主要錯在增、減筆畫上:
不應增加
一點的.字:莊紙荒澆含步染貪
一橫的字:易策惕壺縣昨考
一豎的字:喉統(tǒng)叔假賊
一撇的字:武展序畏預幻喪
不應減少
一點的字:訴添初省蔑梁
一橫的字:束拜氣盼承慎威
一撇的字:或幼矛究戒柳
出現(xiàn)別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形近致錯,②音近易誤,③形、音相近致別,④隨意簡化字致別,⑤意義相近而致別。
、傩谓洛e。如“病入膏肓”別為“病入膏盲”;“為虎作倀”別為“為虎作悵”;“暴戾恣睢”別為“暴戾恣騅”。
[練習1]改正下列短語中的錯別字:
中流抵柱飛揚拔扈民生凋敞精神煥散張馳有度工程峻工
②音近易誤。如“振奮”別為“振憤”;“迫不及待”別為“迫不急待”;“英雄輩出”別為“英雄倍出”
[練習2]改正下列短語中的錯別字:
世外桃園不可詩意殘無人道搬門弄斧墨守陳規(guī)糾糾武夫
、坌、音相近致別。如“虎視眈眈”的“眈”別為“耽”;“心灰意冷”的“灰”別為“恢”;“肆無忌憚”的“憚”別為“彈”。
[練習3]改正下列短語中的錯別字:
明辯是非言簡意垓規(guī)規(guī)距距豪邁氣慨龍盤虎據(jù)濫芋充數(shù)
、茈S意簡化字致別。如“藍天白云”的“藍”別為“蘭”;“入不敷出”的“敷”別為“付”;“慘絕人寰”的“寰”別為“環(huán)”。
[練習4]改正下列短語中的錯別字:
褒貶時敝面面具到書寫了草混肴乾坤史無前列免強答應
、菀饬x相近而致別。如“清澈見底”的“澈”別為“徹”;“浪費金錢”的“費”別為“廢”;“漠不關心”的“漠”別為“寞”。
[練習5]改正下列各短語中的錯別字:
巧裝打扮一口同聲前倨后躬梳裝穿戴歪風斜氣出奇致勝
五、介紹“識記現(xiàn)代漢字的字形”考點落實的技巧
。ㄒ唬┮舯娣赐ㄟ^朗讀該詞,發(fā)現(xiàn)詞中字的書寫錯誤。
例如:(1)綴學[“輟學”的“輟”音,“綴”音]
。2)惦量[“掂量”的“掂”音,“惦”音]
。3)無恥濫言[“無恥讕言”的“讕”音,“濫”音]
。4)贖于職守[“瀆于職守”的“瀆”音,“贖”音]
。5)切腹之痛[“切膚之痛”的“膚”音,“腹”音]
。ǘ┬伪娣ㄔ谖覈鴿h字中,形聲字占80%以上,其形旁為我們領悟詞義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條件。例如:(1)眼花潦亂[“繚”是指絲織品的纏繞]
。2)插科打諢[“諢”跟言語有關]
。3)國藉[“籍”古代書寫常用竹簡]
。4)寒喧[“暄”跟太陽有關]
(5)風弛電掣[“馳”快跑(多指車馬)]
。ㄈ┝x辨法即通過掌握、分析詞語的意義來辨析字的書寫是否正確。俗話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理解詞語含義的基礎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錯。
例如:(1)一愁莫展[“籌”本義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兒或小片兒,主要是用來計數(shù)或作為領取物品的憑證”。引申為“計策”“辦法”,“一籌莫展”即一個辦法也想不出。]
。2)不徑而走[“脛”是“小腿”,“不脛而走”指沒有腿卻能跑,形容傳布迅速。]
(3)針貶時弊[“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頭針,“針砭”比喻發(fā)現(xiàn)或指出錯誤。]
。4)誓不兩立[“勢”是指情勢。]
。5)功虧一匱[“簣”是盛土的筐。]
。ㄋ模┙Y構辨析法即借助詞語(特別是成語)語法結構、詞義對應來判斷字形書寫是否正確。
例如:(1)人情事故[“事”應改為“世”,因為“情”“故”對應,“人”“世”對應,意思是為人處世的道理。]
。2)惹事生非[“事”應改為“是”,因為“惹”“生”對應,“是”“非”對應(沒有“事”“非”對應的)]
(3)嘻笑怒罵[“嘻”應改為“嬉”,我們可看出“笑”“怒”“罵”均為動詞,從詞語的結構對應的角度可判斷前邊不應該是可作嘆詞或象聲詞的“嘻”,而應該是可作動詞的“嬉”。]
(4)仗義直言[“直”應該為“執(zhí)”,這個成語由兩個動賓短語“仗義”和“執(zhí)言”組成,而不是由一個動賓短語“仗義”、一個偏正短語“直言”組成。]
當然,要做到正確書寫漢字,僅靠上述方法還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關鍵在于平時應注意落實,積極向課本學習,向課外閱讀中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字典學習,建立錯字摘記本,養(yǎng)成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日積月累,靈活運用這些方法,這樣才不會對高考的字形考查題“望題興嘆”。
六、引導學生熟記“易混字辨析”、“易錯易混的字”和“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七、強化訓練
。ㄒ唬┱n堂遷移練習:
1.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別看他倆在一起有說有笑,其實是貌和神離。
B你們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誰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C這哥兒倆,一個標新立異,一個循規(guī)蹈矩,差別太大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tài)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涌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情感目標:
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jié)。學著按時間寫作的辦法仿寫片段《雷雨》。
[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法,感情朗讀法。
學法:朗讀法、交流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錢塘江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1、觀潮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出現(xiàn)白線
江面平靜 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余波西去、恢復平靜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難點: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1、點撥引導。
(說明:本文內(nèi)容比較艱深,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難點。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師生互動。
。ㄕf明:通過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展開討論,使學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篩選文中各種信息,掌握篩選信息的一些技能。)
媒體設計
擬采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教學思路
一、由題目導入課文
先簡介導言(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本文文體有一個了解,直接醒目),再請學生介紹達爾文、進化論,教師補充,運用多媒體展示《物種起源》一書及作者的照片(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1、請學生速讀課文,畫出本文的思路圖,分組交流。
。ㄕf明:通過速讀,整體感知文章并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及主要觀點;通過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全文;通過簡潔的段意概括,意在培養(yǎng)學生提煉觀點、準確表達的能力。)
2、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1)請學生說出所畫的關鍵句,而后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xiàn)著文章的旨趣,標示著文章的思路,顯示著文章結構的特點。其類型為:①從內(nèi)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提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標示主要事理的語句。第1段“。。我之所以說明這些,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②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nèi)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說明內(nèi)容的推進。如第4段“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個總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5段“因此我們對于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边@個過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內(nèi)容。③從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反復出現(xiàn)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層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復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2)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nèi)容人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人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
(說明:篩選關鍵句,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并不難。但如何篩選得正確、準確,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導。教師可以先試著讓學生總結規(guī)律,然后一定要給學生講明白。可用幻燈片顯示出來。)
3、欣賞品味。
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jīng)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這種精神的文字。
明確:第1段,從“遠航”到“現(xiàn)在”,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時十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的精神。
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苯Y合注釋,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3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后的打算,“詳盡地刊印出來”避免使別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對理論著作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及謙遜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明作者決不輕率地作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
第5段“這類的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說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簡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7段,“毫不懷疑地斷言創(chuàng)造論的錯誤”、“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的信念和勇于堅持真理的精神。
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并板書:長期考察,實事求是,謙遜審慎,決不輕率,親身實踐,不避缺陷,毫不動搖。
(說明:從對文字表層意義的闡明深入到對文字深層含義的探究,從了解偉大科學家的基本觀點、理論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這不僅是在完成教學目標,也是在教會學生如何解讀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與作者。)
三、布置作業(yè)
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片段。
2、請同學們思考達爾文“進化論”的“適者生存”的觀點是否適合于人類社會,它與“關懷底層”是否矛盾? (王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小學教案08-31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01
語文教案02-09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