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通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女、氣、去、大、早、亮”6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女、氣、去、大、早、亮”6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薄煱鍟靶脑浮,理解“心愿”,說說你有什么心愿?
。、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嗎?
出示圖一:
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出示圖二:
這幅圖上又畫了什么?
(讓同學充沛地說,初步感知課文)
。、師總結(jié):
老師有一個發(fā)現(xiàn),兩幅圖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樣,看了這兩個小女孩的家,月亮會怎么想呢?今天我們就學習8、《月亮的心愿》
。R讀)
二、感知性閱讀,學習生字詞
。、自由朗讀課文,用“ ”劃出本課的生字。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
讀拼音、問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 小黑板出示生字詞(帶拼音):
自由讀。
男女生分讀。
、 擦拼音,請同學當小老師領(lǐng)讀。
、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哪個字你有好方法記住它?
。、小組合作讀課文,在讀中鞏固生字,注意多音字“得”。
三、讀后悟,讀后思
。、指名讀自身喜歡的自然段。
。、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問的.?
四、再現(xiàn)生字,復習鞏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識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從小就要關(guān)心他人,為他人著想。
〖重點難點
。、鞏固識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懂得從小就要關(guān)心他人,為他人著想。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請一名同學帶讀(或指名讀)。
小朋友們,月亮姐姐去了兩個小女孩的家,她們在干什么呢?
。ㄗ杂勺x課文)
二、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月亮姐姐來到了第一個女孩的家,齊讀第1~2自然段:
、 用“自言自語”說話。
、 這時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月亮姐姐來到了第二個女孩的家,讀第3~8自然段(同桌讀對話):
、 用“悄悄地”說話。
、 月亮看了第二個女孩的家,它的心愿又是什么?
、 指導朗讀對話。
。、那么最后到底結(jié)果怎樣呢?
齊讀最后一段,理解“艷陽天”。
。、說說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三、再現(xiàn)生字,書寫指導
四、拓展練習
兩個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2、學習從媒體及身邊的生活中獲得信息,并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學習從媒體及身邊的生活中獲得信息,并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圖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世界真奇妙》。
二、看
認真觀察兩幅圖,說一說他們都在干什么?
三、讀
讀一讀討論的'內(nèi)容。
四、說
你知道哪些新奇事,講講,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寫
選擇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寫一寫。
要求:
1、時間,即在什么時候。
2、地點,即在什么地方。
3、你發(fā)現(xiàn)的是什么事物。
4、有條理地敘述出來。
六、評讀一讀內(nèi)容
1.根據(jù)內(nèi)容自己對照文本思考。
2.落筆書寫。
七、作業(yè)
本學期你所學到的知道情況。
板書設計:世界真奇妙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的主題為“杰出人物”。他們對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事跡生動感人,廣為流傳。貝多芬正是這樣的一位偉人。
課文以女傭的介紹、“客人”的觀察和貝多芬的自述三個視角,通過語言、外貌和動作描寫,以及正面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等多種手段,為我們展示了人物矛盾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同時也無比真實的音樂巨人形象。
二、教學目標
1.從知識目標看,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掌握重點詞語的意義。
2.從能力目標看,我力求培養(yǎng)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從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看,我試圖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教學重難點
我打算把重點放在透過人物外在的表象來把握人物內(nèi)在的個性特征上;
把難點放在通過語言文字來把握人物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上。
四、教法學法
【這個環(huán)節(jié)又包括學情分析和和教法學法!
七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名人話題比較感興趣,對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淺顯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則需要老師結(jié)合課堂加以引導和解讀。 因此,本課將采用品讀和討論相結(jié)合的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給大家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猜測形象,走進音樂巨人
在這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會讓學生看一副貝多芬像,然后接著請他們聽一段《命運交響曲》,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感知人物外表與內(nèi)在的雙重性,以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隨后,我將會順勢結(jié)合這種雙重性對文題中的“巨人”和貝多芬本人作一解讀和介紹,并與學生交流他們自己收集到的有關(guān)資料,進入到預習檢查環(huán)節(jié)。
(二)初讀課文,明確文章層次
簡單小結(jié)學生資料和快速解決生字詞之后,我將讓學生速讀課文,并用一句話暢談對貝多芬的印象。接著,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是怎樣的?說說其間寫了哪幾件事?這個問題我打算先是讓學生圈點勾畫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導他們明確。
(三)品讀課文,重點分析肖像描寫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會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學生朗讀并說明理由。接著讓他們重點精讀課文第6至9段,勾畫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聯(lián)系貝多芬生平經(jīng)歷說說這些句子展現(xiàn)了他怎樣的個性特征?重點分析這里的原因是因為
要讓學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寫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外貌特征來重筆刻畫,才能做到以形傳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寫作中去。
(四)研讀課文,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
再者,為了能夠深入體會人物外表與內(nèi)心的矛盾與統(tǒng)一,并通過這個過程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進一步思讀課文,深入到貝多芬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他自己的語言,看看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是比較觸動人心的,并試著說出自己的理解?學生討論過后由我進行點撥,并提出一些學生沒有提到而又比較重要的句子進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等句子。
六、課堂小結(jié)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相信學生對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課堂即將結(jié)束之時我會再一次播放《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貝多芬心里的音樂,以及他與命運不屈的斗爭精神,并在這同時從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簡要的課堂總結(jié)。
七、作業(yè)布置
總結(jié)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結(jié)合本文所學到知識,描寫自己最熟悉的一個同學的外貌,表現(xiàn)其個性特征。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 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
、 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意義相近的新字。
、 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 朗讀現(xiàn)代詩。
、 進行口語交際。
、 展示才藝。
。、過程與方法:
、 在比較、區(qū)分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 通過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 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疊詞。
。、學習新字,復習舊字。
。、口語交際。
【課時設計】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疊詞。
。、學習新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開著汽車來了,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智力王國”逛一逛,趕快上車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疊詞: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同學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
4、生考慮。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師: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生: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歡歡喜喜……
師: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生:黑黑白白、寬寬窄窄……
。、師:“第一站”我們順利通過了,我們再啟程吧!
二、讀讀認認
。、出示一組新字:蘿、茄、菇
。、同學讀、辯。
。、講每一個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類。
。、繼續(xù)出示其它的幾組生字進行認讀:
、 燉 燒 烤(與“火”有關(guān),都含有煮之意)
、 扒 扛 揀(與“手”有關(guān),都含有動手干活之意)
、 跺 踢 跳(與“足”有關(guān),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讀詞語:茄子、香菇、燉肉……
。、自由再組幾個詞。
三、作業(yè)
認讀新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讀現(xiàn)代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出示形近字。
。、同學識別,口頭組詞。
。、同學填一填,師巡視指導。
二、讀現(xiàn)代詩
。、同學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
。病⒅该首x,師生糾正讀音。
。、教師范讀。
。、再給同學五分鐘朗讀。
。、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同學讀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三、同學談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普通話把自身的想法說出來,與大家討論交流。
。、說話時要態(tài)度大方,講文明。
〖教具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生活在班集體中,我們都愛自身的班集體?尚∪A作為值周生,卻遇到了一件左右為難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嗎?大家都來幫幫他吧。(板書:大家都來幫幫他)
二、出示課件或圖片
。、同學看圖后,議一議。
。、匯報看圖所得。
。、分小組討論問題:小華怎么辦?
。、匯報討論結(jié)果:記下名字,教育小龍,讓他以后不遲到。
。怠⒄埻瑢W上臺演一演。
。、同學評價扮演者。
三、總結(jié)
同學們知道了班集體的榮譽要每個同學來爭取,每個同學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齊心協(xié)力,這樣的班集體才是優(yōu)秀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展示才藝。
〖教具準備
才藝展示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聰明的小朋友們,大家盡情地展示自身的才藝吧!
二、分組展示自身的展品
三、小組評議后選出幾個展在黑板上
四、講評或評比
五、把優(yōu)秀作品展示在“展示臺”
六、作業(yè)
動手辦一份墻報(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根據(jù)閱讀提示、課文內(nèi)容、自己所需”的方法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2、把握課文內(nèi)容,深入感悟只要有敢于克服困難、善于克服困難精神,什么事情都會成功的道理。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繼續(xù)學習“根據(jù)閱讀提示、課文內(nèi)容、自己所需”的方法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2、把握課文內(nèi)容,深入感悟只要有敢于克服困難、善于克服困難精神,什么事情都會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內(nèi)容,深入感悟只要有敢于克服困難、善于克服困難精神,什么事情都會成功的道理。
【學導過程】
一、設疑談話、導出新課
1、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一個人要活著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
(食、住、安全。)
如果一個人失去這個最基本的條件,還能生存下去嗎?
(不能。)
但是就有一個人在一個荒島上,沒有吃的、住的、又有野獸出沒,卻生活了二十幾年,你們知道是誰嗎?
(他就是魯濱孫。)
2、出示課題,交待出處:
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是世界上一篇著名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本篇課文是作者用精確的語言濃縮了小說的內(nèi)容、情節(jié),讀后會使我們了解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二、生制定學習目標
1、啟發(fā)學生根據(jù)什么制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參照閱讀提示及主要內(nèi)容)。
二是根據(jù)思想內(nèi)容(思考作者寫作目的)。
三是從語文學科特點上定(學習語言,表達方式,積累運用)。
2、生:制定、交流目標。
3、師梳理目標:
一、魯濱孫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二、是什么力量使他戰(zhàn)勝這些困難的?
三、學習、積累描寫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好詞佳句。
三、生提出完成目標的方法
1、完成第一個目標的方法是:
認真讀書,讀懂課文內(nèi)容;
2、完成第二個目標的方法是:
抓住重點事例、詞語反復讀、研究、感悟;
3、完成第三個目標的方法是:
邊讀邊劃邊記,自己選擇要學習積累運用的語句。
四、學生自學第一個目標
五、交流反饋,點撥強化
1、什么困難:
就導語直接進入:沒有吃的、沒有住的、沒有安全。
2、怎么克服的:
吃的:(先找、打獵、捕魚、圈養(yǎng)、種。)重點感悟“種”和“圈養(yǎng)”。魯濱孫想了許多的辦法,但是只能是暫時的,要長期地生存下去,就要有長期的辦法。
住的:(有水、遮陰、能看大海)重點感悟“看大!,深刻體會魯濱孫在這幾乎是絕望之中,還在時時想著回到祖國,沒有放棄。
3、強化訓練:
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不但……而且……”說上述重點感悟的內(nèi)容。
例:魯濱孫不但解決當時吃的而且還留下僅有的麥種,把它種在地里,讓它長出更多的糧食。
安全:教化野人成為伙伴。
結(jié)果:魯濱孫克服了所有的困難,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幾年。
六、學習第二個目標
完成方法:
1、師用激情的語言進行小結(jié)過渡,促使學生深刻感悟,從中體會思想感情。
例:魯濱孫在荒島上能生活二十幾年,他沒有被餓死,沒有被凍死,沒有被野獸吃掉,沒有被野人打死,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他呢!
(這簡短的過渡語,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心中的火焰一下子被點燃,是啊,是什么精神使他能這樣?大家開始研究,這個時候,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2、生研究,體會。
3、交流、反饋:
魯濱孫想活下去,想回到祖國,所以他不但有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而且還有善于克服困難的辦法。
(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際談感受,加深對中心的.感悟。)
生:我沒有遇到?jīng)]吃、沒住的困難,也很難感受,但是今后不見得不遇到困難,當我遇到困難時會記住魯濱孫的。
生:魯濱孫在船艙里找到那么多的錢,可是在荒島上也沒有用,充分說明金錢不是萬能的,那什么是萬能的,這篇文章充分告訴我們,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是萬能的。
師:孩子們,你們說的多好哇,現(xiàn)在你們還很小,你們的路還很長,在你們的成長的過程中將會遇到許多困難,希望你們像魯濱孫那樣敢于面對困難,善于克服困難,那你們做什么事情都會成功的。
七、學習第三個目標
完成方法:
1、激發(fā)積累語言的興趣。
(師運用簡短的過渡語:作家將長篇小說濃縮成一千多字的文章,又使我們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又能體會到一種精神,可以看出文章的語言是多么精煉,同學們一定很喜歡,那我們就來學習積累一下自己喜歡的詞語。)
2、先用筆劃出自己要積累的語言,然后再讀幾遍,能記下來就記住。
3、交流:
恐懼萬分、寂寞、一絲安慰、天涯海角、日曬雨淋、淡忘……
4、教師指導運用。
八、總結(jié)
師:……如果你們還想細致了解魯濱孫,去讀一讀原著吧。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共有四個自然段,簡短精悍。講一個人種葫蘆,眼睛只盯著葫蘆,不聽鄰居的勸告,不去管理葉子上的蚜蟲,卻只想得到葫蘆。結(jié)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葫蘆慢慢變黃,最后葫蘆都落了,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
教學內(nèi)容: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故事性強,考慮到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認識水平,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情景創(chuàng)設法,以“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 這一問題為突破口,采用變序閱讀等教學方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會書寫難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悟,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tài)。體會反問句,感嘆句及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學會帶著問題讀課文,讀中感悟,看圖與學文相結(jié)合。
4、懂得當自己做錯事情時一定要聽別人的勸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悟,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tài)。體會反問句,感嘆句及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學會帶著問題讀課文,讀中感悟,看圖與學文相結(jié)合。
教學難點:
懂得當自己做錯事情時一定要聽別人的勸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方法:
通過讀讀、找找、想想、說說、編編等方法讓學生充分閱讀,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教師出示第1-2張有葫蘆的幻燈片)圖片提問:大家見過這種植物么?它叫什么呢?誰知道葫蘆是怎么長出來的呢?教師對著葫蘆圖片口述葫蘆生長過程:長出葫蘆藤——長出綠葉——開出小花——結(jié)小葫蘆。今天我就告訴你們:有一個人,他和我們一樣很喜歡葫蘆,可他種的小葫蘆還沒有長大,就全部掉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14課(師板書:我要的是葫蘆)生讀課題。
2、(教師出示第2張后半部分有閱讀提示的幻燈片)a自讀課文,認讀生字,不認識的字詞在書中圈出。b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c找找課文描寫了怎么樣的葫蘆?
二、認讀字詞:
教師引語:剛才你們都認得“葫蘆”,看樣子,大家一定預習得很好了,老師相信其它的生字,大家也一定會認會讀了。
1、(教師出示第3張有詞語的幻燈片)教師引導學生認讀詞語:葫蘆藤、蚜蟲、盯著、比賽、鄰居、花謝花開,學生試讀。
2、教師教讀詞語,并(出示第3張幻燈片中生字拼音)學生正音跟讀。
3、學生再讀詞語(齊讀)。
4、學生開火車讀詞語(教師出示第4張幻燈片),學生認讀:自言自語、每天、一棵樹、掛住、慢慢地、奇怪。
三、學法指導:
1、學生能熟讀詞語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記憶“掛”和區(qū)別形近字的方法,師生一起編成順口溜:張口一聲哇,用手往上掛。有水是水洼,女孩愛娃娃,捉蟲小青蛙。
2、教師指導難字“掛”的書寫方法,學生在書中練習寫字,然后同桌評比書法,最后教師把寫得好的學生的字展示。
3、(教師出示第5張幻燈片)指導學生生字的變化記憶方法:
a、加一加,變一變
胡+( )=葫 戶+( )=蘆
滕+( )=藤 射+( )=謝
牙+( )=蚜 丁+( )=盯
令+( )=鄰 臺+( )=治
b、說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組詞語
忄____ ( ) 氵____ ( )
目____ ( ) 阝____ ( )
爪____ ( ) 尸____ ( )
四、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第6張幻燈片)引導學生讀課文指導閱讀提示:這個人要葫蘆, 他得到葫蘆了嗎?請你在課文中劃出有關(guān)語句。
2、學生讀課文后自主交流。
3、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自主交流從閱讀提示中讀懂了什么,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生更能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情。)
4、學習第一自然段,圖文結(jié)合,體會葫蘆的可愛。
(1)(教師出示第7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葫蘆圖片后熟讀句子: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ㄖx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2)教師指導幻燈片中的葫蘆引導學生再次注重紅色字體的意思: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ㄖx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教師引導學生讀出葫蘆的( 可愛 ),多么可愛的葫蘆!
(3)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比較感嘆句的語氣。(贊美)
(4)教師指名朗讀描寫葫蘆可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細長的、滿、雪白的、可愛”齊讀。(教師出示第8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圖背誦段落:( )的絲瓜藤上長滿了( ),開出了幾朵( )的小花;ㄖx以后,藤上( )了幾個小葫蘆。多么( )小葫蘆哇!
過渡:這么可愛的葫蘆,同學們喜歡嗎?種葫蘆的人呢?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
a、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每天、幾次”這兩個詞語的表達效果。為什么種葫蘆的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這說明了什么?(教師出示第9張幻燈片)
b、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教師出示第10張幻燈片)
(設計意圖:教師讓學生從多次的朗讀中深深感受到種葫蘆的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朗讀指導不需多講術(shù)語,只要引導孩子入情入境,身臨其境,感情自然會出來。)
5、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蘆落地之謎。
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教師出示閱讀溫馨提示:請小朋友們當當偵察員,在課文的2—3自然段中找為什么小葫蘆都落了的答案。(教師出示第11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閱讀提示后再讀課文)
a小組合作探究: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那個人是怎么想的?(教師出示第12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知道那個人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b教師詢問:有幾個蟲子不用怕。誰知道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指名)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你覺得哪一句更能說明不可怕呢?請大家把這兩句讀一讀。
c、教師再次詢問:那個人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蘆 不要葉子)我們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朗讀指導: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心里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d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盯著、自言自語”。
教師小結(jié):是啊,他多希望葫蘆長得快些,長得大些呀,根本不管葉子上長蟲了。你聽了他的話,想對他說什么呢?(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
6、學習第三段
a、種葫蘆的人這樣做,難怪他的鄰居也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勸他。請大家讀第三段。畫出他不要葉子的句子: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 “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說:“什么?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教師出示第13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明白那個人不要葉子的句子)
b、如果你是那個鄰居,接下去還會怎么勸告他呢?學生展開想象同座互說,教師指名說。
C、那個人聽了別人的勸告嗎?學生回答說沒有,(教師出示第14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比較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學生知道正是那個人固執(zhí)己見才會有葫蘆落下來的結(jié)果。
d、學生再讀語句后師生小結(jié):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就是因為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要經(jīng)歷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互相影響。要想得到好果實,就要細心呵護每部分葉子的生長。我們做事情也一樣,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不能只注重結(jié)果。
e、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議,讀中悟,把課文的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采用課后的反問句和陳述句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得到再認識,再創(chuàng)造,從而達到理解、積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學中設緊緊圍繞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有效性得到了加強。)
7、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出示第15張幻燈片)葫蘆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b、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情。(傷心)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現(xiàn)種葫蘆的人當時的心理活動。)
c、教師引導學生情景表演朗讀課文2、3、4自然段后體會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種下的葫蘆會有什么不同的結(jié)果: ①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②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③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d、過渡:我們找出了這么多的不同,同學們真愛思考,請你想一想后質(zhì)疑:指名交流。(“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看“葫蘆落下來的原因“的示意圖就知道了。(教師出示第16張幻燈片引導學生弄明白葫蘆落下來的原因)
f、教師引導學生看“葫蘆落下來的原因”示意圖后說出明白的道理。
(設計意圖:通過文中兩幅圖畫的比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緊緊抓住“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進行展開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
五、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第17張幻燈片)我會續(xù)講看圖講故事: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下了葫蘆,過了一些日子,( )的葫蘆藤上又長滿了( )色的葉子,開出了幾朵( )的小花;ㄖx以后,藤上掛了幾個( )的小葫蘆。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這時他想起 ,趕快 ,后來小葫蘆慢慢 ,一個個都長得比 。
六、作業(yè)布置:
1、課堂作業(yè)指導(教師出示第18張幻燈片)
a、我會選:
只 個 朵 棵
一( )鄰居 一( )葫蘆
一( )小花 一( )蚜蟲
b、我會連:
掛了 小花 雪白的 小葫蘆
開了 蚜蟲 可愛的 南瓜
生了 綠葉 細長的 小花
長了 小葫蘆 圓圓的 葫蘆藤
2、課外作業(yè)指導(教師出示第19張幻燈片):a、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說一說自己明白的道理。b、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
七、板書設計:
長出葫蘆藤
↓
長出綠葉
↓
開出小花 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應該
我要的是葫蘆 ↓ 考慮到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多
結(jié)小葫蘆 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
葉子生蚜蟲
↓
葫蘆全落了
八、教學反思: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而這篇寓言是讓學生明白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緊緊圍繞單元目標,結(jié)合本課特點,從觀察兩幅插圖的不同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讀全文,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匯和培養(yǎng)語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把讀有所悟,以悟促讀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gòu)意義,品悟課文語句里包含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本節(jié)課我注重以下幾點: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設計以讀為主,在學習過程中重視閱讀感悟和體驗,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合作讀、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讀、個別情景展示朗讀等閱讀方式突出了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使學生在不同的閱讀實踐中自主地領(lǐng)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最終內(nèi)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既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地參與閱讀,又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思維和語文能力。
二、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大膽想象,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在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也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這節(jié)課中把課文的兩幅插圖并列出現(xiàn),讓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不同,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再從圖到文,學習課文。
想象是孩子們的天性,只有喜歡想象才會有所創(chuàng)造。我結(jié)合文章的空白之處,設計了想象的內(nèi)容,想象說一說:你想對種葫蘆的人說什么嗎?你覺得種葫蘆的人第二年種的葫蘆和今年有什么不同,請你根據(jù)老師的提示續(xù)講故事。這樣學生說話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較大的伸展空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在學習中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發(fā)展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提高了學習的增量,進而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三、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應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個性都不一樣,教師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不刻意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因此,教學中我采用角色換位提問:“你要是那個鄰居,你會怎么勸告種葫蘆的人呢?”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說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
語文教案 篇7
放動畫片《同桌的你》
導語:同學們,這首歌是否讓你心潮澎湃,是否激起你某種情懷?是啊,同桌一個多么熟悉親切的話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秦文君的《同桌阿倫》。希望同學們能夠一讀為快,一吐為快。
學習目標:
1.品味個性化的語言和心理描寫。
2.理解賈里和阿倫友誼的變化過程,理解小說刻畫的人物形象。
作者簡介:秦文君,1982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已出版作品400萬字,代表作有《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新傳》,《小鬼魯智勝》,《小妖林曉梅》,先后四十余次獲各種文學獎,其中《男生賈里全傳》、《寶貝當家》、《孤女俱樂部》等作品分別獲國家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及上海第三屆文學藝術(shù)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三第四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少兒讀物一等獎;并多次在由讀者投票產(chǎn)生的“知音獎”、“好作品獎”中獲獎。
出示生詞:
yí yang zhào hǎn xī cí
貽笑大方 佯作 肇事 罕見 奚落 決一雌雄
做客真情屋————讓真相大白(感知主題)
由于班主任的一次偶然安排,賈里阿倫成為了一對同桌,從此開始了一段在磕磕碰碰中不斷發(fā)展的友誼。
出示板書:
開端————成為同桌
發(fā)展————遭譏諷,心中不平
高潮————動手打架 友誼
結(jié)局————重歸與好
暢游智慧泉——讓發(fā)現(xiàn)閃光 (評析人物)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對表現(xiàn)人物的作用。
1.阿倫溫厚地笑笑,很有力量地做了個手勢。意思是說:
你這家伙!阿倫,聽說有偏方可以治口吃,你快點去弄點來吃吃,
醫(yī)好它,否則我得悶死。
2.“我,我……”阿倫說,“我坐慣了這,這里!
“我簡直喜歡上了這兒了!”賈里說。進入錄音棚——讓心情激蕩(角色朗讀)
進入錄音棚——-讓心情激蕩(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要求:
1.要聲音洪亮。 2.要感情充沛。
3.要有角色特點。4.要有合作精神
走進共鳴區(qū)——讓往事依依(暢談友誼)
友誼是什么?
人之相交,貴在相識;人之相識,貴在相知!献
友誼是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岵
真摯的友誼猶如健康,不到失卻時,無法體味其珍貴。 --(英)培根
人生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yǎng),用諒解去護理。 --(德)馬克思
來到創(chuàng)作室——讓想象飛揚(語言表達)
總結(jié):
友誼是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真誠的'話語,一個細小的動作。友誼永遠扎根于你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啊,友誼永遠是人們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希望同學們珍惜友誼,珍藏友誼!
來到創(chuàng)作室———讓想象飛揚(語言表達)
你成長的道路上還有哪些類似的故事?
選一則, 注意敘述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經(jīng)過,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間可以穿插適當?shù)氖闱楹妥h論。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xiàn)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學習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A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在燦爛的文學寶庫里,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知錯能改的廉頗,勇武過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筆下,這些人物特點鮮明,讓我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今天開始,我們要走進一組新的課文,繼續(xù)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板書課題:人物描寫一組。)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人物描一組》中的“第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板書),去認識兩位很有特點的新的朋友。(讀題,注意“嘎”讀ɡā)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導語: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遍,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查。(學生自讀)
2.指名讀。結(jié)合正音。
精神抖擻(sāu)襠(dānɡ)撓(náo)拽(zhuài)
3.說說課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讀懂課文,再現(xiàn)形象
1.導語:盡管我們只是初步讀了課文,但從同學們剛才的發(fā)言中,還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兒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現(xiàn)在,老師想請大家,再次認真地讀課文,這一次,要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讀懂、讀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兩位同學,可以試著把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摔跤表演出來。(學生讀書、表演)
2.導語:現(xiàn)在我們請一對同學當演員,上臺來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把他們摔跤的動作過程演出來。其他的同學就當導演,在底下仔細觀看,對照課文的詞句,看看他們是不是準確地把兩個人物的每一個動作和摔跤的經(jīng)過都表演出來。
3.演員演戲,導演說戲!把輪T”表演結(jié)束,及時組織“導演”評價指導。指出表演準確和不準確的地方。如果有指導和評價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提醒“導演”。教師要特別注意下面這些地方,“演員”是否表演出來,是否遺漏,“導演”指導評價是否到位:
(1)“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著腰說,“來吧,是一*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注意爽快、無所謂懼的語氣、跳”“退”“閃”(快速轉(zhuǎn)身)的作和“*腰”的站立姿勢的表演和評價。
(2)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打架似的對起陣來。
──注意“虎勢一站”(還有氣勢,以誰也不服誰、水也不怕誰的姿勢站立)的表演和評價。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zhuǎn)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注意:①小嘎子的“精神抖擻”“蹦來蹦去”“下冷絆子”(突然伸腳絆)的神情動作的表演和評價。②小胖墩兒“塌著腰(凹著腰),合了襠(合并兩腿),鼓著眼珠子”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4)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zhuǎn)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他不動。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cè)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注意“轉(zhuǎn)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抓)”“推拉拽(拉)頂”“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cè)里一推”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如果“演員”表演存在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應要求他們再根據(jù)“導演”的評價指導再次比較準確地表演一次。
四、深讀課文,感悟形象
1.導語:通過剛才兩位同學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F(xiàn)在,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從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這兩個人物,在大腦中活現(xiàn)出他們的形象來。
2.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3.導語:通過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現(xiàn)在會心的朗讀,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學們的心中。那么,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兒
(關(guān)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聰明、活潑、調(diào)皮、頑皮、靈活等等;關(guān)于小胖墩兒,可以填上沉穩(wěn)、憨厚、誠實、老實等等。)
4.你喜歡小嘎子,還是喜歡小胖墩兒?
5.導語: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筆,塑造了兩個人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小嘎子活潑,調(diào)皮,小胖墩兒沉穩(wěn),憨厚,只要讀過這段文字,相信對這兩個人物就會過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呢?用了這樣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討論,反饋:作者主要采用動作描寫的方法,準確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也兼用語言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齊讀課文,結(jié)束全課
1.導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新的朋友。讓我們齊聲朗讀課文,再次走進并親近這兩位朋友。
2.齊讀。
六、布置拓展性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節(jié)選自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這部小說在上個世紀60年代曾經(jīng)改編成同名電影,影響了幾代人。1980年小說和電影分別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一等獎,最近又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課外閱讀《小兵張嘎》。
第二課時(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
教學準備
教師:小黑板、掛圖等
學生:閱讀《儒林外史》,收集關(guān)于作家吳敬梓的有關(guān)資料。
一、課前交流,閱讀鋪墊
1.交流《儒林外史》的讀后體會。
2.教師小結(jié):作者吳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親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變故。他對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這在當時是很難被社會所容的,這使他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下層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為熟悉他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這樣就從個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轉(zhuǎn)向?qū)ι鐣粷M與批批判上來。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開始了《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tài)以及在名利驅(qū)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xiàn),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描寫與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這篇課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學們經(jīng)過認真練習,同學們一定能夠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3.檢查讀書效果。有針對性地檢查平時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隨時正音。嚴監(jiān)(jiàn)諸親六眷(juàn)兩莖(jīng)
4.自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寫了誰?這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學生自讀思考。
6.交流對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縱向聯(lián)系,感悟“吝嗇”
出示語段:“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搖了兩三搖!
1.讀了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語來形容嚴監(jiān)生此時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聽老師把這句話讀一遍,大家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老師故意讀漏“總”字)
3.學生評讀,由“總”字讓學生體會嚴監(jiān)生垂死掙扎的時間之長,從而引發(fā)討論:病情惡化到這種程度,嚴監(jiān)生卻“總不得斷氣?他在想什么?(讓學生揣摩人物內(nèi)心,進行心理活動描寫的訓練。)
4.這句話中,有幾個關(guān)于嚴監(jiān)生的動作的描寫,你能找出來嗎?
5.從幾個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
(兩根燈芯草,竟然讓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么的重要,可見他是多么吝嗇。)
6.在聽了大侄子的話后,他又有怎樣的舉動?“搖了兩三搖”,如果把它換成“搖了搖”可以嗎?說說你的見解。(讓學生體會嚴監(jiān)生此時的焦急。)
7.此時的嚴監(jiān)生又會怎樣想呢?
8.練習朗讀,學生評讀。
9.在本文中,像剛才提到的動作的描寫還有幾處,你能找出來嗎?
10.根據(jù)學生回答梳理:
與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兩個指頭
把頭搖了兩三搖
與二侄子的交流
越發(fā)指得緊了
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
與奶媽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把眼閉著搖頭
與趙氏的交流
點一點頭
把手垂下
11.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劇與吝嗇)
12.體會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后面話,要讀出心理的變化。
四、課后作業(yè)
有條件的同學閱讀《守財奴》中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段。
(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臧向飛)
第三課時(“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guān)《紅樓夢》的信息,注意搜集有關(guān)賈母、王熙鳳的資料。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詞。
一、激趣導入
1.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男女主角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塑造幾百位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賈家榮寧兩府的興衰敗落,表現(xiàn)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被喻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文章,就是節(jié)選自這本古典文學名著。
2.交流課前搜集的信息。
3.教師補充:《紅樓夢》寫的是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的祖先曾隨皇帝出過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國公爵位。哥哥賈演封寧國公,弟弟賈源封榮國公,兩家府第相連,就叫了寧國府和榮國府。到《紅樓夢》開篇時,第一代人賈演、賈源,第二代人賈代化、賈代善都已過世,只有賈代善的妻子賈母還在。如今雖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給二兒媳王夫人和孫媳婦王熙鳳主持,自己只帶著孫兒輩尋開心,享清福,但在寧榮二府中仍握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賈府的老祖宗賈母有兩個兒子名賈赦、賈政,一個女兒名賈敏。賈敏嫁林如海,只有一個獨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親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紀小沒有人照顧,就派人把黛玉接進賈府。本文介紹的就是林黛玉初進賈府,王熙鳳與其見面的情景。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的生字,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準字音。
、僮x書要細心,讀不通的地方要多讀幾遍,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谟龅讲焕斫獾纳~可通過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實在不理解的畫下來留作討論。
③不動筆墨不讀書,將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指名接力讀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讀順。師生隨機糾錯,并適當解答同學們的有關(guān)疑問。
3.再讀課文,思考:王熙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組討論,選代表發(fā)言。
三、深入讀文,探究性格
導語:王熙鳳,是賈母的大兒子賈赦的兒子賈璉的妻子,賈母二兒子賈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那么,王熙鳳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呢?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課文,畫出描寫語言、外貌、動作的句子,仔細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以下教學分三塊,分別從語言、外貌、動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變序進行。在每一塊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引出同類描寫,進行分析比較,體會描寫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寫方法。
(一)外貌描寫──美麗
(1)同學們先讀讀外貌描寫的文字,再看圖,找出誰是王熙鳳。
(2)為什么要描寫王熙鳳的外貌?(因為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進行描寫。指導學生在描寫人物外貌時要抓住特征寫。)
(3)指導學生朗讀。
(二)語言描寫──放縱,逢迎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有“語言學家”之稱,下面我們就來領(lǐng)略一下她的說話藝術(shù)。
1.“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
(1)這兒“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王熙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王熙鳳又給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放誕無禮)
(3)出示“這些人個個……放誕無禮?”“斂聲屏氣”什么意思?“個個斂聲屏氣”說明當時的氣氛怎樣。
(4)這樣的氣氛下,王熙鳳竟說說笑笑地進場,足見其性格放縱,不拘小節(jié)。難怪賈母稱他為“鳳辣子”。出示:賈母笑道:“你不認得……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2.“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兒……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呢!”
(1)“真”去掉有什么不同?(說明之前曾懷疑過,流露出對黛玉美貌的驚嘆。)
(2)從“才”字你體會到了什么?(有相見恨晚之意。)
(3)你能明白“鳳辣子”說“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边@句話的意思嗎?(她講話時,周圍人物除了林黛玉,還有和林黛玉同輩的迎春、探春、惜春眾姐妹,還有眾姐妹的母親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贊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豈不冷落了賈府眾人?而她這樣表達,既高度贊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擺在恰當?shù)奈恢蒙,而不至于揚此失彼。看來她還是個心理學家,人際關(guān)系專家!她深諳如何掌握住人際關(guān)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機,她的八面玲瓏,由此可見一斑。)
(4)最后“鳳辣子”為什么又要轉(zhuǎn)喜為悲?說“只可憐我這妹妹這么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呢!”(因為這個“心理學家”知道,姑媽去世不久,賈母痛失愛女,心里必定悲痛萬分。她估計幾句高興的見面話之后,賈母該開始悲傷了,自己可不能只顧高興,于是就搶在前頭,轉(zhuǎn)喜為悲。)
3.“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該打,該打!”
(1)過渡:“鳳辣子”因為“來遲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賈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嗚咽”,此時“方略略止住”。因而賈母聽了此話,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來招我!边要她“快再休提前話”。這可要讓這位“心理學家”難堪了?伤⒉换艔,并沒有露出馬腳,而是“忙轉(zhuǎn)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真是一個天才的表演家!
(2)“鳳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嗎?引導學生聯(lián)系賈母的地位想想。(當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從呢。其虛偽和機變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盡致。)
4.“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也只管告訴我!
(1)如果你是林黛玉,聽了這話,你覺得王熙鳳是個怎樣的人物?(一是熱情,在賈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獻殷勤;二是炫耀身份,與林黛玉雖屬同輩,口氣卻極像一個主人在對一個怯生生的孩子說話。)
(2)練習朗讀王熙鳳的所有語言,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動作描寫──圓滑
(1)讓學生找出有關(guān)王熙鳳的動作描寫。
(2)從“攜、送、拭淚、拉”這些動作的描寫中,王熙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把這些動作加進剛才的對話中再讀一讀。
(4)小組練習后再表演。
四、布置作業(yè)
有條件的同學,課外閱讀《紅樓夢》有關(guān)章節(jié)。
B案
課前準備
了解《小兵張嘎》、《儒林外史》、《紅樓夢》的故事梗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通讀課文
1.出示課題《人物描寫一組》,說說以前學過的課文或讀過的課外讀物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一說是怎樣描寫的。
2.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二、默讀課文,暢談感受
1.默讀課文,尋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讀幾遍。
2.說說讀了課文后的感受,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1)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評價,比如:小嘎子很機靈;鳳辣子很潑辣;嚴監(jiān)生很吝嗇……
(2)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嚴監(jiān)生臨時前“伸著兩個指頭”這個動作,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充分說明嚴監(jiān)生的吝嗇……
(3)可以說說課文的語言在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上的作用,比如:“鳳辣子”這個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讀,感受人物
1.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深入閱讀短文,在閱讀中嘗試完成下面的學習任務。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別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詞句,畫下來,反復朗讀。
(2)你所閱讀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用一兩個詞語概括,標注在課本上。
(3)想象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在頭腦中形成圖像,嘗試有感情地朗讀。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學自由組成小組,相互討論切磋研讀成果。
第二課時
一、課堂交流,分享成果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學習情況。
、傩「伦邮且粋什么樣的人,并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zhuǎn)不靈,圍著她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上風。”──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機靈和“狡猾”。
……
②讀讀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2)交流《臨時前的嚴監(jiān)生》的學習情況。
、賴辣O(jiān)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總部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越發(fā)指得緊了!
“……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沒了氣!
──從這個簡單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嚴監(jiān)生人都將死,仍恐費了燈油,是多么吝嗇。
……
、谧x讀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3)交流《“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學習情況。
①“鳳辣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一語未完,只聽后院中有笑語聲,說:‘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認未到而聲先至,其他人“個個皆斂聲屏氣”,唯有她“放誕無禮”,活脫脫的潑辣相。
……
②讀讀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二、反思形象,感悟?qū)懛?/strong>
1.快速閱讀三篇短文,你認為哪個人物形象在你頭腦中留下了最鮮明的印象?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標注。
2.交流討論,學生只有發(fā)言,講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師可隨機點撥。
點撥的要點:
(1)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的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動作就是一個小孩子才會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簡單的“狡猾”。
(2)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結(jié)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嚴監(jiān)生臨死前伸出兩個指頭,“鳳辣子”在眾人面前風風火火的語言,都有力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3)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很典型。如:“鳳辣子”一下子轉(zhuǎn)悲為喜時,一前一后說的話,就是典型的人物語言;嚴監(jiān)生那伸著的兩個指頭,就是典型的動作描寫。
三、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描寫
(1)小結(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有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要典型。
(2)回憶生活中影響深刻的人物,設想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描寫一個人物活動的片斷。
(3)講評學生描寫的片斷,也可以讓學生相互評點。
四、作業(yè)
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性格的句子。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zhì)教案語文03-07
有關(guān)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備課教案11-12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教案(精選)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