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范例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
。2)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意義相近的新字。
。3)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4)朗讀現(xiàn)代詩。
。5)進行口語交際。
。6)展示才藝。
2、過程與方法
。1)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2)通過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3)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復習舊字。
3、口語交際。
課時設計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開著汽車來了,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智力王國逛一逛,趕快上車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疊詞: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粗粗細細
2、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師: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
4、生思考。
5、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師: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6、生: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歡歡喜喜
師: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7、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8、生:黑黑白白、寬寬窄窄
8、師:第一站我們順利通過了,我們再啟程吧!
三、讀讀認認
1、出示一組新字:蘿、茄、菇
2、學生讀、辯。
3、講每一個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類。
4、繼續(xù)出示其它的幾組生字進行認讀。
。1)燉燒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2)扒扛揀(與手有關,都含有動手干活之意)
。3)跺踢跳(與足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5、讀詞語:茄子、香菇、燉肉
6、自由再組幾個詞。
四、作業(yè)。
認讀新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2、讀現(xiàn)代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1、出示形近字。
2、學生辨認,口頭組詞。
3、學生填一填,師巡視指導。
二、讀現(xiàn)代詩。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師生糾正讀音。
3、教師范讀。
4、再給學生五分鐘朗讀。
5、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6、學生讀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三、學生談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大家討論交流。
2、說話時要態(tài)度大方,講文明。
教具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生活在班集體中,我們都愛自己的班集體?尚∪A作為值周生,卻遇到了一件左右為難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嗎?大家都來幫幫他吧。(板書:大家都來幫幫他)
二、出示課件或圖片
1、學生看圖后,議一議。
2、匯報看圖所得。
3、分小組討論問題:小華怎么辦?
4、匯報討論結果:記下名字,教育小龍,讓他以后不遲到。
5、請學生上臺演一演。
6、學生評價表演者。
三、總結:
同學們知道了班集體的榮譽要每個學生來爭取,每個學生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齊心協(xié)力,這樣的'班集體才是優(yōu)秀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展示才藝
教具準備
才藝展示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聰明的小朋友們,大家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藝吧!
二、分組展示自己的展品。
三、小組評議后選出幾個展在黑板上。
四、講評或評比。
五、把優(yōu)秀作品展示在展示臺。
六、作業(yè):
動手辦一份墻報(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諺語的理解和生字“滿”的書寫。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導入課題:
體驗:折一根和折一把筷子。
質疑: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從文中找出與它相對應的一句話。
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團結合作的.幾條諺語。
朗讀感悟:
1、初讀自悟,自學生字的讀音。
自讀課文多遍,找出自己喜愛的諺語讀給伙伴聽并正音。
小組合作學習,說說自己對文中諺語的理解。
合作展示:一位同學讀諺語,另一位同學說說對諺語的理解,可以直接解釋諺語的意思,也可以舉例說明諺語的意思,還可以用圖畫表示諺語的意思。
朗讀背誦諺語。
老師引導諺語。
看圖畫、實物,再朗讀。
熟記自己喜歡的一句諺語。
指導認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主識記下列字:移、謀、柴、焰、易、折、搓、繩、斤、獨。
3、匯報、交流記字方法。
課外閱讀:在課外書中找找有關團結合作的諺語,用筆或用腦記下來,比比誰記得多。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設計意圖: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的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課文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感受。筆者在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精讀課文第一段。
導學流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到我們班來聽課,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學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2、板書課題:掌聲(學生齊讀課題。)
3、聲能傳情,讀課題也要有講究,怎么讀,就能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熱情?(生讀得更熱情整齊些了。)
4、你在什么時候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學生自由說。)
5、在別人送給你掌聲時,你謝過人家嗎?(大部分同學沒有)帶上你心中的那份謝意,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題再讀一遍。
設計意圖:重視提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儲備,感受掌聲的作用。語文不用概念說話,它是感性的。
二、讀準詞句,整體感知
1、請大家認真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新詞,并借助拼音讀準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詞是很容易讀錯的,請留意一下。(學生自由通讀課文。)
2、出示本課詞語,在字音方面,你認為哪幾個詞是最容易讀錯的,給大家提個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復正音,直到讀準。
。2)、麻[má]痹[bì]癥[zhèng]:字音讀得準,但感覺不夠準,(指著麻痹癥的偏旁)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這是一種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嚴重時導致殘疾甚至癱瘓。有病了身體就不舒服了,那該怎么讀?(生皺著小眉頭讀。)
3、同桌互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勵學生自告奮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
5、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不容易,我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時間逐詞、逐句、逐段地讀,必要時教師還要作示范。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聽互讀是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話也包括“你讀我讀”,在互讀互聽中夯實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后面的精讀課文打基礎。
三、走進文本,對話交流
1、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默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外貌及性格特點的詞句。
2、交流自學成果,抓住重點詞句加以體會,隨機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靜是什么意思?你從“默默地”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
(2)、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學習生字:‘姿、勢’老師范寫,學生也認認真真地寫一遍。
、、英子的走路姿勢是什么樣子的?聯(lián)系下文的“一搖一晃”來理解“殘疾”一詞。
、、體驗說話:英子走路“一搖一晃”,她不能像我們一樣。
④、她是多么難受啊,帶自己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3)、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用心讀讀這句話,想一想英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從“早早地、總是、最后一個”這三個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凇⑹前,我們帶著一種感動,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體會到了她的孤單和自卑,F(xiàn)在你會用一種怎樣的心情來讀好第一段話呢?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與英子對話,真切地感受、體驗英子的內心世界。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想想哪些筆畫特別需要提醒。
2、重點探討“烈、著”這2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范寫。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并及時進行指導、評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在讀書感悟中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
2、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課前準備:
1、《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
2、愛心卡、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3、收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詩句。
導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觸發(fā)情感
1、認讀詞語,做猜詞游戲。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憶一下,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一邊小結一邊板畫:這是哭泣、傷心的英子,她文靜、自卑、沒有朋友,假如你在她身邊你會為她做點什么?
設計意圖: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產(chǎn)生的.,具體的情境能喚起人們一定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畫圖再現(xiàn),語言描述等手段,再現(xiàn)了英子困境,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萌發(fā)對英子的同情之心。
二、錄像導入,引發(fā)情感
1、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千手觀音精彩片斷)?戳诉@個節(jié)目你最想說點什么?或者你腦子里有什么疑問?(學生被錄象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動。)
2、在演出過程中,全場觀眾不斷抱以熱烈的掌聲,但主持人告訴我們,再熱烈的掌聲,這些演員也不可能聽到,因為他們全部是聾啞人,我提議我們也用這種特殊的掌聲,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好嗎?(師生互動“高舉雙手,搖晃手掌”啞語鼓掌的意思)。
3、是啊,這些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演員怎么能準確無誤地踏著音樂的旋律表演出震驚世界的舞蹈節(jié)目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掌聲》,在《掌聲》中,在英子身上,也許我們能得到很多的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殘疾人為什么能演出這么精彩的節(jié)目,觸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1、學生自學思考:
(1)、學生自瀆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兩次掌聲,這兩次掌聲有什么不同?
分組交流自學情況。(第一次掌聲,包含著大家的鼓勵與尊重;第二次掌聲,除了鼓勵外,還包含著大家對英子的贊揚。)
。2)、再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神態(tài)、心理變化的詞句,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2、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下去?“猶豫、慢吞吞”這兩個詞告訴你什么信息?在那一剎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態(tài)和表情。
(2)在大家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從“注視、終于”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認為大家注視的目光中包含著什么?體會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表現(xiàn)出來。
。3)從那次演講以后,英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憂郁是什么意思?英子會發(fā)生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3、角色體驗,暢談感受。
(1)、從英子的變化和同學的表現(xiàn)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不要忘記把掌聲送給別人。而當你身處困境的時候也要珍惜別人的掌聲,使自己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2)、假如你是英子,你會對同學們說點什么?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喚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地走進文本之中,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地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
四、拓展練習,升華情感
1、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聾啞人為什么能演《千手觀音》這樣精彩的節(jié)目?再次回味《千手觀音》精彩片段。這掌聲包含著什么?僅僅是這掌聲嗎?(關愛、友情……)
2、小結:人人都需要關愛,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把自己愛心送給別人。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把愛來表達。
3、小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邊,有人考試成績偏低,或者因家庭環(huán)境不好而自慚形穢,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內心痛苦……你怎樣針對這些情況給予幫助?使他們鼓起對生活的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4、拓展練習:掌聲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和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以這樣表達(出示小詩齊讀,背景音樂緩緩響起《讓世界充滿愛》):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話語;
愛是大雨中的一把小傘;
愛是給汽車上的老人讓出的座位;
愛是給下班回家的爸媽送上的一杯茶;
愛是;
愛是。
……
請把這首小詩工工整整地抄在愛心卡上。愛還可以怎樣表達?也把它寫下來。(學生在音樂聲中續(xù)寫小詩。)
5、總結:這個世界是由愛維系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家庭會變得更加和順,鄰里會變得更加和睦。請大家行動起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設計意圖:以“愛”延伸課的內容,讓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通過交流個性化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實現(xiàn)“愛”的內化和遷移,同時也在讀詩、寫詩實踐中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講述課文故事。
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懂得高超的技術是經(jīng)過長期艱苦努力得來的,只有不怕吃苦,經(jīng)得起摔打,才能學到真本領。
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重點是第3自然段騎手所說的話。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4、師簡介南美洲的'騎牛比賽。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詞,重點讀一讀。
3、檢查自學效果。
。1)自讀生字詞。
。2)正音。
翹舌音:術、束、洲、致、超、掌。
平舌音:曾
后鼻音:掌、曾
邊音:烈
只: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碰到長句子多讀幾遍,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檢查讀書情況。
4、出示長句子,指導朗讀。
好幾個騎手/騎在野性大發(fā)的/公牛背上,只兩三秒鐘/就摔了下來。
5、指導停頓,領讀、練讀,指名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7、再讀課文
。1)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其它同學邊聽邊想:每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3)生互相交流。
。4)齊讀課文。
三、教學生字
1、讀生字卡片,鞏固字音。
2、引導用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
3、反饋檢查。
4、你用什么辦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5、指導書寫。
“術”、“末”:中間的豎要寫直,而且都要寫在豎中線上。
“熱”、“烈”:下面的四點底要寫得寬一點,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特”、“觀”、“技”、“位”:要寫得左窄右寬。
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熱”、“烈”兩個字很難掌握,讀長句停頓不夠。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這是根據(jù)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后自然產(chǎn)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贊嘆,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本課要突破的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課本的分析上,還要通過閱讀豐富的拓展資源,通過學生的情感升華——打寫來實現(xiàn)。
學情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長城的了解也只限于課外書的簡單介紹,為了讓學生與文本有所聯(lián)系,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長城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教師精心準備了有關長城圖片的.課件。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長城了。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 、 城磚、屯兵”等詞語。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結合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和自豪感。
3、情感目標: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培養(yǎng)他們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3個,積累詞語10個,句子2句
2、正確流暢地朗讀全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理解醫(yī)生惜時如金,節(jié)約時間多為病人看病的高尚醫(yī)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說說平時是怎么看病的?
2.怎樣與醫(yī)生交談的?
3.醫(yī)生在聽病人講病情的'時候表情怎么樣?
4.你是否知道醫(yī)生在想什么?
5.出示課題,質疑:這位醫(yī)生是誰?什么叫心思?他的心思是什么?
二、讀課文,解決疑問
1、讀后解疑
2、這位醫(yī)生是——學習生字“德”
3、讀課文第一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思”,劃出描寫醫(yī)生心思的語句。學生讀后找,找后交流。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絡繹不絕”
5、醫(yī)生的心思并不被病人所理解,大多數(shù)病人都是怎么做的?
6、有一位特殊的病人讓格里辛格難忘,請讀課文§2—14。體會這是怎樣的一位病人。
7、自讀。
8、同桌互讀。
9、師生配合讀
10、讀課文第14小節(jié)。
醫(yī)生為什么不收女病人的費用?體會醫(yī)生惜時如金,節(jié)約時間多為病人看病的高尚醫(yī)德。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凝視、覆蓋、米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后的感受。
教學目標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作為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巨人的花園》一文,要讓學生初步體驗“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的積極情感。通過合作交流和拓展練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閱讀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獲得情感體驗。學習者分析:
我班共有56名學生,剛剛升入四年級。學生基礎較好,有一定的識字能力,閱讀水平有待提高。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四年級的語文學習更要注重閱讀和思維的訓練,重視字詞語段等語言文字的訓練。本課的教學設計,一方面體現(xiàn)在教學中重視字、詞、句的教學,另一方面根據(jù)童話故事語言淺顯、情節(jié)生動等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手段激
發(fā)學生主動讀書,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具體語境中體會詞語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節(jié)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閱讀過哪些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
師:童話故事里有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愛的小紅帽,還有堅強執(zhí)著的丑小鴨??這節(jié)課讓我們跟隨王爾德,走進《巨人的花園》中,一起感受童話的魅力吧!
板書:巨人的花園
批注:(通過回顧已閱讀過的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視頻播放《巨人的花園》,感知課文內容。
批注:應用多媒體動畫視頻播放課文內容,是學生能根據(jù)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二、自主學習,品讀課文,感知體驗。
1.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課件:課件中有許多生字寶寶,我們來認識一下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匯報自學情況。
⑴說說通過自學掌握了哪些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圃~語的理解(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老師總結)
3.朗讀課文,說說你從文中了解了什么?
批注: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為學習課文打好基礎,同時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
三、課文講習
1、閱讀課文1-----6自然段
。1)巨人旅行回來后,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花園,他是什么態(tài)度呢?(課件)(巨人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2)孩子們沒來,巨人的花園變成什么樣了呢?(課件)(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批注:引導學生仔細讀文,在讀中感悟:花園的變化跟巨人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有關。
。3)品讀課文:課件展示課文內容
說一說,巨人是個怎樣的人。(自私、冷酷、任性)
。4)出示巨人斥責孩子們之后,花園里的景色發(fā)生巨變的課件:批注:引導學生仔細讀文,在讀中感悟:花園的變化跟巨人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有關。
(5)指名學生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刺骨的寒風吹起雪花。
與此同時,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2、閱讀課文7_____8自然段
。1)課件展示課文相關內容
(2)孩子們從圍墻的`破損處進了花園,給花園帶來了春意,可巨人還是什么態(tài)度呢?
。ㄓ职l(fā)脾氣了:”好不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3)小男孩的行動使巨人明白了什么呢?
。ㄋ唤ё×四莻孩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4)后來是什么又讓春天來到了花園里?(孩子)
猜一猜這個小男孩兒是個什么人?(春天的使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力量?(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他為什么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逃跑?他留下來是為了什么?(想教育巨人:快樂與人分享)他用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告訴巨人什么?(是你的冷酷趕走了春天,你要學會與人分享快樂!)
批注:這樣引導學生,可使學生真正走進小男孩兒和巨人的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懂得與人分享的快樂。
3、閱讀課文9-----10自然段
。1)巨人把花園給了孩子們,巨人的生活變的怎么樣了呢?(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的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
。2)巨人終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圍墻,迎來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畫面?(學生想像拆掉圍墻后花園里的美景。)
出示巨人和孩子們一起生活的課件:
。3)巨人把花園給了孩子們,巨人的生活變的怎么樣了呢?
巨人把花園還給了孩子后,他還那樣孤獨寂寞嗎?
。ň奕瞬辉俟陋殻驗橛辛撕⒆觽兊呐惆。)
猜猜巨人陪孩子們做了哪些游戲?
批注:在閱讀中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重新修改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興味盎然,說出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游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4)學了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呢?
。ù瞬灰涡院屠淇,快樂應當與大家分享,自己才會得到快樂與幸福.)
四、感悟道理,初識童話的特點。
1、通過學習本課,你對童話題材有什么認識?
。ㄕZ言生動淺顯,具有濃厚的幻想色彩,運用擬人的寫法??)
2、了解作者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篇童話故事怎么樣?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嗎?簡介王爾德。
王爾德是英國的童話作家,《王爾德童話》里還有《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星孩》等童話故事,這些故事的語言華麗唯美,情節(jié)純真生動,堪稱完美世界的化身。細細地研讀,你可以從中體會到人間的冷暖,領悟到人生的哲理。課下,同學們可去圖書室去閱讀這些優(yōu)秀的童話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江南第一樓。
2.賞析課文,體會江南第一樓的壯觀雄偉。
3.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4.通過賞讀課文,領悟作者對岳陽樓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人們?yōu)槭裁捶Q岳陽樓為江南第一樓。
2.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岳陽樓的壯美氣勢和悠久歷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質疑了解課題。
三.預習反饋。
我能讀。
我知道。
四.欣賞課文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五.引導學生賞析全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讀第6自然段:讀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與第一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3.小組討論: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浩瀚的洞庭,壯美的樓閣,不朽的詩文,動人的.傳說。
4.與對子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
5.引導學生展示喜歡的語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6.說說人們?yōu)槭裁窗选霸狸枠恰狈Q為“江南第一樓”?
六.當堂檢測。
1.填一填,讀一讀。
2.說一說。
七.總結課堂。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注意人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繞口令”。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根據(jù)詞語選擇字的意思。
3、能區(qū)分不是同一類的詞語,進行詞語邏輯歸類的訓練。
4、能按句號、問號、漢號讀出句子的不同語氣;能把一句話分成幾句話。
5、能讀懂一段部分段式的話,找出總起句,說出分述部分是怎樣把總起句的意思寫具體的。
二、教學過程
1、教學第1題。
這一題既是朗讀訓練,又是復習漢語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區(qū)分前后鼻音。
讓學生先重點讀準“盆、瓶、碰、乒”等字音,再連起來一句一句地讀正確。
2、教學第2題。
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正確用字的能力。不但要求學生指出用錯的`字,還要說明為什么錯了,該用哪個字才正確。
答案:⑴穩(wěn)—隱、向—像;⑵精—筋、采—彩。
3、教學第3題。
要求先確定字的部首,然后寫出部首以外的筆畫數(shù),再根據(jù)詞語,選擇恰當?shù)淖至x。
4、教學第4題。
每組所列的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個具體化的概念,而它們表示的概念有的屬于同一個大概念,這樣的詞語就是同一類的,否則就不是同一類的。劃分前,要讓學生想一想:大概念是什么?然后,把不屬于這一大概念的詞語劃去。
5、教學第5題。
按語氣分,句子可以分成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6、教學第6題。
要求學生把一句話分成幾句話說,使句子的基本意思不變,這是理解長句的一種手段。
寫作文的時候碰到句子太長,也要把一句話分成幾句寫。
7、教學第7題。
此題目是復習總起分述的段落知識。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劃出這一段話的總起句。
知道分述部分是用一組排比句從3個方面把總起句的意思寫具體的。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小學語文教案02-25
小學語文貓的教案03-14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鯨》教案02-23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02-27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9-14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06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