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實用的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媽媽、阿姨、奶奶們得節(jié)日。
2.了解自己媽媽工作的辛苦,培養(yǎng)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幼兒了解媽媽工作的情況,并準備一張媽媽的照片。
2.提供幼兒做禮物的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1.介紹"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的來歷。
幫助幼兒了解"三八"婦女節(jié),并提出相關的問題。
。1)"三八"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
(2)在"三八"節(jié)來臨之際,你想為像媽媽一樣的`人做些什么?
2.介紹自己的媽媽。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器,將自己母親的照片展示給幼兒,并介紹自己的母親。(媽媽的名字、媽媽的工作、媽媽對自己成長的關心等。)幼兒以組為單位,相互介紹自己的媽媽。然后,請不分幼兒向全班小朋友介紹。
3.給媽媽、奶奶、教師做禮物。
教師在活動區(qū)準備好各種材料,幼兒自由選擇,做一件簡單的節(jié)日禮物,并學說一句像媽媽祝賀節(jié)日的話。如:"媽媽,祝您節(jié)日-------。"
4.布置"媽媽,我愛你"展覽。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照片和禮物布置成展覽,放學時請媽媽一同參觀。
活動建議:
1.活動可以半日活動的形式開展;顒訒r可視幼兒的接受情況,讓學唱一首愛媽媽的歌或?qū)W跳一個舞蹈,以增加內(nèi)容。
2.要求幼兒回家后,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組成,會按順序分合。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2、初步理解數(shù)的組成中的.互換規(guī)律。
活動準備
雪花片人手5個,菠蘿圖片5個
活動過程
一、動手操作
1、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手中的5個雪花片,試著把它分成兩份,看有哪幾種分法,師巡視
2、請一個能夠比較好的按順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個菠蘿的圖片,分好一個說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來就是5等,師用數(shù)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分合式;依次擺下去。
3、提問:你是這樣分的嗎?這樣分有什么好處?引導幼兒學會這種按順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這種方法分一下你的學具。
二、演示分合式,學習兩個部分數(shù)間的互換關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讓幼兒觀察。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種分法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的位置交換了,總數(shù)沒有變。
2、同樣觀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間的互換關系。
三、猜棋子游戲。
四、指導幼兒完成《數(shù)學》p16的練習。
中班教案 篇3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動物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此6少的數(shù)量,理解數(shù)的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學具:空塑料瓶若干,黃豆若干,1-7不同數(shù)量的實物紙條,1-6的數(shù)字一組一份。
教具:1-6的數(shù)字卡、1-6的加點卡、動物圖卡、大瓶子、背景圖、頭飾(火車頭)、磁帶。
活動過程:
1、以開火車游戲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老師拿點子、數(shù)卡、動物圖卡和孩子們進行問答游戲。
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師隨機出示6以內(nèi)的點卡、數(shù)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
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
幼: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反復進行幾次)
2、通過看看說說理解數(shù)字“6”來迎接我們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兒先講述,再示大瓶子)6還可以表示這個動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請幼兒上前選一張。
3、制作動物瓶感知此6少的數(shù)量。
先讓幼兒找出比6少的動物圖卡片貼在瓶身上,再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將探索的結果用圓點表示出來。
師幼總結:此6個圓點少的有5個、4個、3個、2個、1個。
再次操作,鼓勵幼兒小組交流,介紹自己每個瓶身上貼了幾個小動物?請小朋友檢查是否正確,為什么?動物瓶上的數(shù)量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到數(shù)字城找一找貼在6的'下邊。
4、將數(shù)字、實物、圖卡對應匹配
請小朋友幫豆寶寶搬家,要仔細看好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就往瓶里放幾個豆寶寶,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趕快給它關好門,并在瓶蓋上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
幼兒操作后,集體檢查個別幼兒。
5、游戲:數(shù)字寶寶找朋友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數(shù)字掛在頭上,記住自己的數(shù)字是幾,由數(shù)字6開始按比自己小1的順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順序組成幾列長長的小車箱。
師:嗚-我的火車要開了,小小車箱快快來。音樂響起,師幼開火車走出活動室,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園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力。
2. 鼓勵幼兒相信自己,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1. 教師熟悉故事《小黃鶯會唱歌》。
2. 在教師主題墻布置“我能行”專欄。
3. 幼兒與家長一同尋找幼兒的優(yōu)點。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題,教師講述故事《小黃鶯會唱歌》。
(二) 關鍵步驟:
1.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討論:
(1) 小黃鶯在音樂會上為什么跑下場?
(2) 小黃鶯為誰演唱歌曲?
(3) 最后小黃鶯為什么又能夠大膽站在臺上表演?
2.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小朋友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會把任何事做好。
3. 以“我會做的事”為題,在全班展開討論。
(1) 想一想自己會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本領?
(2) 請幼兒到全班幼兒前面說出自己會做的事。
4. 建立“我能行”的`專欄。
(1) 教師:“在班里建立‘我能行’專欄,請小朋友把自己會做的事情貼在專欄中!
(2)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會做的事,教師幫助幼兒給作品寫上說明。
(三) 結束活動;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在“我能行”專欄內(nèi),同時向小朋友介紹自己會做的事情。
1. 讓幼兒園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力。
2. 鼓勵幼兒相信自己,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1. 教師熟悉故事《小黃鶯會唱歌》。
2. 在教師主題墻布置“我能行”專欄。
3. 幼兒與家長一同尋找幼兒的優(yōu)點。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題,教師講述故事《小黃鶯會唱歌》。
(二) 關鍵步驟:
1.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討論:
(1) 小黃鶯在音樂會上為什么跑下場?
(2) 小黃鶯為誰演唱歌曲?
(3) 最后小黃鶯為什么又能夠大膽站在臺上表演?
2.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小朋友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會把任何事做好。
3. 以“我會做的事”為題,在全班展開討論。
(1) 想一想自己會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本領?
(2) 請幼兒到全班幼兒前面說出自己會做的事。
4. 建立“我能行”的專欄。
(1) 教師:“在班里建立‘我能行’專欄,請小朋友把自己會做的事情貼在專欄中。”
(2)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會做的事,教師幫助幼兒給作品寫上說明。
(三) 結束活動;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在“我能行”專欄內(nèi),同時向小朋友介紹自己會做的事情。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鞏固立定跳和側(cè)跳動作,發(fā)展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
2、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場地及器材如右圖。在地面上一
活動目的
1、鞏固立定跳和側(cè)跳動作,發(fā)展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
2、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場地及器材如右圖。在地面上一隊
放有5個圈。
活動流程:
1、做準備
2、運動,
3、活動身體
師:小朋友們,等下我們就要進行一個比賽,現(xiàn)在大家跟著我活動一下身體,等下才能表現(xiàn)的更好。(帶領幼兒抖抖手腳,練習立定跳,在原地跳躍)
4、介紹游戲規(guī)則
師:老師要介紹游戲規(guī)則了,小朋友要認真聽。我們今天游戲的名字叫跳圈比賽。一聽名字大家就知道了,我們今天比賽跳圈。四組同時進行,老師要提游戲規(guī)則了。跳圈要雙腳同時落地。(教師示范)大家聽老師的口令,第一個小朋友跳過去后就跑回來,第二個小朋友就接上去。老師要看那組的小朋友最厲害,最后一個小朋友到了終點就把手舉起來。老師要要求你們,不能大喊大叫,要保護嗓子。而且不要推來推去,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
5、游戲過程
。1)讓幼兒比賽一次,
。2)老師進行觀察,
。3)對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幫助
1老師對幼兒的比賽進行評價。
師:有些小朋友沒有遵守老師的游戲規(guī)則,比如****,我們再來一次,大家要雙腳同時落地,最重要要注意安全。
。4)變換游戲規(guī)則,
。5)立定跳改為側(cè)跳。
6、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師:到底是哪組的小朋友最厲害呢?小朋友為他們鼓鼓掌。大家都有點累了是吧?和老師做做放松運動。(做一些舒展的運動)等下就要回教室,大家記得下樓梯要注意安全,不準推來推去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中班數(shù)學活動《它們相等嗎》,我通過數(shù)學游戲的教學形式,利用孩子們平時接觸到,又是主題春天涉及到的圖形作為數(shù)學探索的對象,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了充分的活動條件,認識“等號”和“不等號”,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兩種事物之間數(shù)量比較的問題。尤其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隱性幫助孩子們從側(cè)面掌握了事物的不同排列順序,遞進了孩子們目測事物數(shù)量的認知能力,在一定數(shù)學空間內(nèi)提升了幼兒的數(shù)學知識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和物體不同的干擾,學習用“=”、“≠”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2、能自主探索,大膽地用語言表述,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實物相等,數(shù)量不等,排列不一的圖卡:1)4朵紅花,平均排成兩行,上下對齊。2)4朵黃花,一行1朵,另1行3朵。3)3朵藍花,排成“品”形。(花朵一樣大);4)金魚3條。5)金魚2條,排成一行。6)金魚2條,排成一列。
2、實物不一,數(shù)量不等的圖卡幾對,(數(shù)量在6以內(nèi))
3、幼兒人數(shù)一套“=”、“≠”符號
活動過程:
一、播放背景音樂,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開放了,有紅花、有黃花。
二、認識等量,理解兩個集合之間等量關系及表示方法。
1、師:看看草地上有幾朵紅花呀?幾朵黃花?(4朵)它們一樣多嗎?(一樣多)
我們把一樣多叫相等。讓幼兒跟著說:4朵紅花和4朵黃花相等。怎樣表示相等呢?
2、認識等號:出示等號,讓幼兒觀察:兩條線一樣長,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一樣寬。并一起認讀。把等號放在兩幅圖之間,請個別幼兒說說,讀讀。
三、認識不等量,理解兩個集合之間不等量關系及表示方法。
1、師:看,什么花也開了呀。ǔ鍪舅{花)現(xiàn)在黃花與藍花相等嗎?(不相等)你們怎么知道不相等呢?(數(shù)量不一樣)那能不能用等號呢?那在兩張卡片之間該放上什么符號呢?出示不等號并讓幼兒指認。(不等號:等號上畫一條斜杠)
2、教師放上不等號在兩張卡片之間,讓幼兒來讀讀,說說:4朵黃花和3藍花不相等。
四、運用符號,鞏固不等號和等號的'認識。
1、播放音樂,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看誰游來了?教師出示金魚的圖片,有幾條呢?又游來了幾條?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一樣多,排列不一樣)那該放上什么符號?(請個別幼兒上來擺放)為什么?(數(shù)量一樣)
2、出示排列一樣,數(shù)量不一樣的金魚請幼兒先說說擺擺。
3、游戲:智力大比拼。(教師一一出示實物卡,讓幼兒舉符號。)
五、幼兒操作練習:放符號和放實物卡
每組上放有兩種形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六、活動講評。
活動延伸:讓幼兒做《幼兒畫冊》左右相等。
1、觀察幼兒畫冊,讓幼兒說說怎么做。
2、引導幼兒先數(shù)出圖上物體的數(shù)量是幾,再根據(jù)集合相等在空白的一欄里面畫上相應數(shù)量的同一實物或者不同實物。(可以用省略的實物或者點子表示)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10以內(nèi)物體,說出總數(shù),并能用數(shù)字表示相應物體的數(shù)量。
2. 能根據(jù)點數(shù)的結果將數(shù)、量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大點卡,數(shù)字卡(0——9)一套、水彩筆、粘貼圖案、表格每人一套(電話號碼教師提前填好)。如:
6 0 3 2 3 5 7 9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今天我們要和數(shù)字寶寶做游戲,請看:(出示點卡和數(shù)字卡)。
提問:數(shù)一數(shù)這張點卡上有幾個點點?能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二. 過程:
1. 提問:如果放假的時候你看不見你的好朋友但又非常想念他,怎么辦呢?
。ㄒ龑в變赫f出多種方法,如:去找他玩;給他打電話,引出電話號碼。)
2. 要給好朋友打電話需要知道什么呢?(電話號碼)
有的.小朋友不認識字,你們想一想怎么才能讓他們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呢?(用點來表示)
3. 電話號碼連連看。
每位幼兒根據(j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卡片(可以畫、粘貼等)如:
6 0 3 2 3 5 7 9
教師提示:一個空格內(nèi)只能表示一個數(shù)字;請幼兒討論“0”的表示方法。
教師巡視查看幼兒數(shù)、量的一一對應情況。
4.展示自己制作的電話號碼卡。
三. 小結:
今天小朋友自己設計制作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卡,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以后可以相互聯(lián)系。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根據(jù)圖中各動物拿水果的姿態(tài),選用確切的動詞進行講述。
2.學習詞:背、捧、托、一串
重點:
通過圖片的觀察能選用確切的動詞進行講述。
難點:
學習詞:捧、托、背、一串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水果店圖片一幅,小猴、小刺猬、小貓動物姿態(tài)圖各一張。
2.實物:二盒油畫棒、一只皮球、二個書包、一個水果籃、一桶牛奶、一個蘋果、一個娃娃。
活動過程:
。保苯舆M入主題,根據(jù)圖意進行啟發(fā)提問。
。ǎ保⿴煟荷窖虿_了一家水果店,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水果?
(2)許多小動物來買水果,他們都買了些什么水果呢?又是怎樣拿回家的?請你們跟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然后舉手告訴我。
(3)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小猴子他買了什么?用了什么動作拿回家的?
。ā斑@個動作有個好聽的'詞叫‘捧’,小朋友一起來說說”。“我請你來學學‘棒’的動作”,“原來‘捧’就是用兩只手托著東西”。我們一起來學學他。)
。ǎ矗⿴煟涸賮砜纯葱』ㄘ堎I了什么水果?買了多少?用什么動作拿回家的?
。ā坝袀好聽的詞叫‘一串’我們來說說”!斑@個動作就叫‘托’,小朋友也一起來說說”!拔艺埬銇韺W學‘托’的動作”,“原來‘托’就是把東西放在一只手的撐上”。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他。)
。ǎ担⿴煟簛砜纯葱〈题I了什么水果?用什么動作拿回家的?
。ā拔矣眯∨笥咽煜さ脑~來形容叫‘背’,我們一起來說說看”。“我們一起來學學背的動作”。
2.請小朋友講述故事。
師:我們一起來講講這處故事吧!
。常o故事取名字。
師:我們來給這個好聽的故事取個名字吧!聽聽誰取的名字最好,使沒聽過故事的人一聽就能知道故事的內(nèi)容。
。矗榫秤螒颉堕_超市》
。ǎ保⿴煟汉卫蠋熞查_了一家超市,這個超市有個奇怪的規(guī)定,來買東西時,要大聲的講完整句,要講出怎樣拿回家,不然就不賣。
。ǎ玻⿴煟合雭碣I的小朋友請舉手。
。ㄈ纾簛碣I的小朋友沒講完整就叫其它小朋友一起說能不能買,并對這個小朋友說“沒關系,請先回去想好,然后再來買。)
(3)師:何老師超市的東西快賣完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我一起去進貨好嗎!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故事的趣味,知道自然界動物的多樣性。
2、學習詞匯:又快又輕、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3、嘗試扮演角色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小兔、小雞、螳螂、螃蟹、蜈蚣圖片。漢字卡:又快又輕、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活動過程:
1、游戲“猜猜它是誰?”,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圖片(小雞腳)
提問:猜猜它是誰?有幾只腳?它是怎樣走路的?大家來學一學。
出示詞卡:又快又輕。請幼兒齊讀。
。2)出示小兔圖片
用猜謎的'形式引出:有種小動物,紅眼睛短尾巴,愛吃蘿卜和青菜。請你猜一猜,它是誰?它有幾只腳?
提問:小兔是怎樣走路的?請你來學一學。誰能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說說小兔走路。
出示詞卡:蹦蹦跳跳。請幼兒認讀。
。3)出示螳螂
提問:它是誰呀?有幾只腳?你們猜猜看它是怎樣走路的?
出示詞卡:大搖大擺。請幼兒認讀并學做大搖大擺的動作。
。4)出示螃蟹
提問:你們見過比螳螂腳更多的小動物嗎?它有幾只腳呢?那么它又是怎樣走路的呢?
出示詞卡:橫行霸道。請幼兒做動作并認讀。
2、欣賞故事《數(shù)腳》,感受故事的有趣。
。1)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數(shù)蜈蚣腳的興趣。
。2)提問: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幾只腳嗎?為什么小雞它們數(shù)不清蜈蚣的腳?
3、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最后小動物有沒有弄清楚小蜈蚣到底有幾只腳?
師幼共同講述故事,邊講述邊做小動物的動作。
4、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請幾名幼兒戴上動物胸卡進行表演。
活動延伸:在表演區(qū)投放動物卡,讓孩子繼續(xù)進行表演活動。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選]中班教案07-25
(精選)中班教案08-1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選)08-17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6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精選)中班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