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fā)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于與他人合作的人。合作是幼兒在未來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zhì)。
3歲兒童的社會交往關(guān)系已不再局限于分母和親人之間,還表現(xiàn)在與同伴的關(guān)系上,他們很愿意與同伴交往。他們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往往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他們在交往中不會預想后果怎樣,也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如何。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會不假思考地去做某事,所以,幼兒園里經(jīng)常發(fā)生抓人、咬人、打人、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教給幼兒一些合作的方法。
1、教給幼兒一些合作的技能。
首先,我多以合作為目標設計教育活動,讓小朋友在活動中體驗到只有合作游戲才能順利開展,小朋友才能玩得高興。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生玩具爭搶等沖突的原因一般是某一小朋友抱著一堆玩具,不準其他孩子玩。其他孩子想玩又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引起對方的誤會,從而造成沖突。為此,我設計了教育活動——“玩具大家一起玩”,培養(yǎng)幼兒不獨占玩具,讓他們學會商量。在活動中我主要教幼兒怎樣用簡單明確的話表達自己的要求,如:“請你給我玩一會好嗎?”“咱們倆換換玩好嗎?”當場示范,幫助孩子明確而有效地與他人進行交流。這種活動既有助于幼兒之間的溝通,又培養(yǎng)了幼兒語言交往能力與合作技能。
其次,在活動中教會幼兒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讓幼兒學會尊重他人。當希望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時要說“請”,而不是“爭搶”;當別人給你玩具,或滿足你別的要求時要說“謝謝”。時刻提醒幼兒,促使他們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最后,要通過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幼兒練習鞏固已習得的合作技能與策略。
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性格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構(gòu)成了一個小社會。教師要善于觀察,利用兒童一日生活中隨時發(fā)生的大量的、自然的真實情景,對兒童進行隨機教育,隨時教給幼兒合作的技能。例如:一男后群女孩在入廁,琳琳看到雯雯快憋不住了,說;“你先尿,你尿完我再尿。”我及時給予肯定,并讓小朋友評價一下雯雯這樣做好不好,讓小朋友都向她學習,使他們懂得當別人有困難時,要主動去幫忙,當自己有困難時,也要向別人說,讓別人知道你的需要,這樣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合作技能。
1、結(jié)合游戲,讓幼兒得到發(fā)展。
游戲是一種適應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能讓幼兒感到愉快的活動。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合作,我請小朋友每人從家累帶一個玩具,啟發(fā)引導幼兒如果玩別人的玩具應該怎么辦。
例如,我班有一次開展過娃娃家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林浩推著車猛跑,奕朗在后面緊追。 我問他倆是怎么回事。奕朗說:“林浩搶我的車。”我告訴林浩:“你想玩車,應該對奕朗說呀!想要玩玩具,一定要和小朋友商量,不要搶,這樣小朋友才會給你的。”他點了點頭,一會就和奕朗一起玩了起來。再比如請幼兒完汽車,一鳴愣愣地看著其中兩個小朋友玩汽車。我就鼓勵他主動上去交往,主動與別人商量。結(jié)果他也參與進去了,玩的很開心。
3、個別性格突出、進步慢的幼兒,采取個別教育,加強引導。加強個別引導。
班上往往有一些過度自我中心,專橫、任性,攻擊性行為多的幼兒,就要多加強對他們的個別指導,使他們明白在幼兒園和在家是不一樣的。可以多采取鼓勵表揚的方法。例如,霖霖小朋友總是愛獨占玩具,與別的小朋友經(jīng)常發(fā)生爭搶行為。一次體育活動時,他獨騎一輛車,不讓別人玩。輝輝想玩,對他說:“請你讓我玩一會兒好嗎?” 霖霖很不情愿地給了他。片刻,他又要了回來。但是,我還是表揚了他。他能把車給別人騎,盡管只有一小會兒,但也是一個可喜的變化,畢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了提高。
對于那些膽小內(nèi)向、不善于交往的幼兒,要多關(guān)注,不冷落,采用與他聊天的方法,鼓勵他樹立自信,多與小朋友交往;并鼓勵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體驗成功,明白老師、小朋友都喜歡他,漫漫地打消不敢交往的顧慮。例如:彤彤小朋友話很少,內(nèi)向乖巧,想玩玩具也不說。我就問她:“彤彤,你也想玩,是嗎?”她點點頭。“你去跟小朋友說,小朋友會給你的。”她還是一動不動。“我跟你一塊去,好嗎?”我拉著她的手走向哪個小朋友。她小聲說:“請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兒好嗎?”小朋友把玩具給了她。“彤彤真能干!”我笑著鼓勵了她,她甜甜地笑了。
上一篇:小班化教學的一點探討
下一篇:小專題研究——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