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進行順暢的溝通
初三的孩子正處在人生的第一個岔路口,他們不僅面對可能左右自己發(fā)展的升學壓力,而且也面臨著影那響自己身心發(fā)育的青春期困擾,每個孩子都特別希望親愛的爸爸媽媽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溝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進行順暢的溝通,歡迎大家分享。
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進行順暢的溝通
一、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做朋友般的聆聽者
人在一生中,心理發(fā)育要經(jīng)歷兩次叛逆期,第一次出現(xiàn)在2-3歲,孩子主要表現(xiàn)為較為任性、不聽話、愛哭愛鬧;第二次則出現(xiàn)在12-16歲,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敏感、易怒、任性、獨立是這一階段的最突出表現(xiàn)。而初三年級的孩子正是處于青春期的中期,叛逆現(xiàn)象在這個階段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這不是所謂的90后的獨特表現(xiàn),不能盲目的怪這些孩子。在這方面,我深有體會。做學生的我曾經(jīng)一直是個標準的三好學生,但是在初中階段也無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叛逆期表現(xiàn),大約持續(xù)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家長卻對我束手無策其實這個階段的出現(xiàn)是非常正常的,家長一定不能認為自己的孩子變壞了哦。
處于青春期的初三孩子面對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同學間的激烈競爭、升學的巨大壓力和家長老師對自己的期望。不管是什么學習成績的孩子來說,他們都是第一次面臨人生的選擇,并要付出第一次如此努力的付出。他們都會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和成長發(fā)展等產生疑問。他們會思考一些東西,但是卻往往不成熟,看待問題較極端,尤其是當自己認為努力了,但又沒有看到進步,就往往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非常的煩躁,甚至會將自己親愛的爸爸媽媽當成發(fā)泄的對象。我聽過很多家長說,自從孩子上了初三以后,就會明顯感到孩子變了,變得異常的情緒化,馬上要參加中考了,家長們也因此感到十分困惑和著急。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家長必須先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孩子的急躁情緒而影響到整個家庭的氣氛。如果您的孩子急躁的時候,您也急躁,那后果只能是兩敗俱傷。這時候您對孩子的這種關愛對于孩子來說,只能說是火上澆油!他們會瞬間變得更加不理智。因此,當孩子急的時候,您不要急,您就耐心的傾聽孩子的牢騷,其實他們只是想發(fā)泄出來,如果悶在心里,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不利。如果碰到孩子生悶氣的時候,您就仔細的暗中觀察,切忌過于急躁的對孩子的情況評頭品足,因為你這時的評價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我建議家長應該在傾聽和觀察中盡快找到困擾孩子的癥結;等待孩子情緒恢復后,再客觀地與之交流,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一些看法,本著平等的原則,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孩子盡快走出心理的波動期,輕松地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這樣風格的溝通,可以幫助孩子逐漸減少情緒的波動,提升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最需要理解和撫慰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寬容和幫助會使孩子心存感激和信賴,為今后和孩子的有效愉快的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反之,當孩子不高興或成績下滑、不穩(wěn)定的時候,爸爸媽媽如果僅僅是單一的看著試卷上紅紅的不盡人意的成績,不分青紅皂白地盲目指責孩子不努力學習,粗心啦,給你說了多少遍啦,你怎么就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啊,就你這樣,還參加中考呢,干脆賣紅薯去吧,家長此時的批評,一點都沒有給孩子溝通的機會和自我反思的空間,這只能會加重孩子的挫敗感和逆反情緒,嚴重的話,反而直接影響到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他們會不再信賴爸爸媽媽,有問題有事情,他們會選擇不去說,或者給別人說,與家長之間產生較深的矛盾。
如果您的孩子正處于初三階段,我建議爸爸媽媽們要從自身嚴格要求自己,主動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溫馨的家庭生活氛圍,不能把家外的糟糕情緒帶到家中來,以免觸及和影響孩子青春期相對敏感的神經(jīng)。例如,我本身非常建議家長之間有什么矛盾和爭吵時,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上處理,因為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他們會在當您教育他們的時候,選擇和您爭吵!另外,如果家里總是充滿火藥味的時候,無論是誰,心情都會不好,更何況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復習備考任務如此之重,他們的心情會受到很大的負面消極影響的。另外呢,我建議工作很忙的家長,請抽空關心一下孩子吧,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表面上會說討厭家長問這問那,但是他們還是非常享受有親愛的爸爸媽媽在身邊的感覺,因為很踏實,他們會感覺到擁有強大的后盾和溫暖的臂彎。并不是家長想像的那樣,只要不缺他錢,就可以了。
二、幫助孩子定位,做明智的引領者
定位,主要是指平時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學校的選擇定位。
每個孩子的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綜合復習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階段,孩子們的差距會明顯的區(qū)分出來。此時,孩子們可能就會接受不了這種頻繁的考試和排名,他們往往會因為一次的考試不佳,否定了自我,認為中考無望家長也是這樣的,您們往往比孩子要著急,同樣是孩子,都在一個學校學習,怎么成績差別這么大,天天和周圍的孩子家長對比。您一定不能對著成績處于下游的孩子說,你看,**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你怎么搞的啊,你哪點比他差啊,孩子聽了一定崩潰了,心想,我怎么能和他比呢!時間長了,家長和孩子都會出現(xiàn)目標錯位的情況。我真心的希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準確科學的定位,切忌拔苗助長。正如我一貫反對的是所有孩子都學奧數(shù)一樣,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特長是不一樣的,如果不適合還硬逼的話,那只能是什么也做不好,是得其反。
定位并不是讓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就這個水平了,沒戲了。我們所說的定位是相對的,是給予一定提升空間的準確定位。家長要從心理上接受現(xiàn)實,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等進行客觀科學的點撥和調整,引導孩子以最好的心態(tài)縮小差距或擴大優(yōu)勢。例如,學習成績處于中下等的孩子一般都是基礎較差,但是我認為他們最重要的表現(xiàn)是缺乏信心!他們想努力,但是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一看書,頭就炸了,或者是學了一些時間,懂了一些知識,但是考試考的還不理想,這時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真的很弱,沒有能力,努力了還是沒進步。其實他們卻認識不到,考試是全面考察,他剛剛復習的東西也許沒有考到呢。這個時候,我建議家長一定不斷的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調整學習思路,抓好基本知識點,爭取在考試中把這部分分全部拿到,就可以啦!因為考試中大部分還是基礎題目,當他們成績有所提高了,他們自然就有信心了,越學越有動力了,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而對于學習中上等的學生,是動力最缺乏的一類群體。他們總體成績很可以,不好不賴,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也不急迫。他們有的不夠刻苦、對能力題目要求不高,對中考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樂觀。這時候,我建議家長一定要多和教師配合,及時真實的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態(tài),為孩子敲警鐘,說出現(xiàn)實的不盡如意,讓他們自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給孩子指出問題,多督促孩子,力所能及地幫助孩子加大對作業(yè)和復習的落實力度,比如最簡單的每天家長聽寫孩子單詞,提問孩子試卷出錯的知識點等,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對于成績較好的孩子,家長要讓孩子穩(wěn)住,一定告誡孩子注意提高對基礎的夯實,尤其到臨考前,他們往往不屑復習簡單知識點,認為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其實據(jù)我的了解,很多成績好的孩子在中考中最大丟分點都是在基礎題目上!
任何一個學生,只要進入初三畢業(yè)班,就沒有不想好好學習,中考取得好成績的。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學生,面臨嚴峻的中考,他們心里都有一個上緊了的發(fā)條。家長無需過度的去施壓,我建議大家多進行換位思考,時時給予鼓勵和信任,他們就會努力在中考中實現(xiàn)自己人生第一個小成功。
三、適當退步,做睿智可愛的監(jiān)督者
初三的學生,還是處于一個好玩的年齡,雖然他們的學習生活很累很緊張,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是會有強烈的玩耍的欲望的。因此,我真心的建議,家長要適當?shù)慕o孩子進行放松,滿足一下孩子的小欲望,實現(xiàn)一個孩子期待已久的小愿望!學習固然重要,但適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是不無裨益的。另外,適度的玩耍也是青春期的孩子較為有效的發(fā)泄途徑。玩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對于孩子的玩,我們家長要有所控制。比如:有的男孩子喜歡打電腦游戲,那您可以答應孩子,這周背過200個單詞的話,就讓孩子周末盡情的玩上一個小時!有的孩子喜歡打籃球踢足球,那就讓孩子和同學撒撒野,況且適當?shù)纳眢w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女孩子喜歡看漫畫書,那就家長主動買了,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最為獎賞,送給她。孩子在面對家長主動答應的約定時,是非常非常開心和滿足的。
在滿足孩子的某些愿望的時候,最易施加一定的監(jiān)督和要求了,家長可以在孩子特別開心的時候,提出一定的合理的小任務和小要求等。
四、給予一定的私人空間,做個時尚的辣爸辣媽
其實,不用說,家長一直都會對孩子的交友比較敏感,尤其現(xiàn)在孩子的發(fā)育早,成熟早,家長總會有所擔憂。于是乎,就有孩子常說的史上最討厭的家長行為就是家長總是翻孩子的東西,例如手機了,書包了,抽屜了等等。其實家長是好意的,這是對孩子的關愛的表現(xiàn)。但是孩子接受不了,他們會認為家長及其不信任孩子,或者他們本身就是有小秘密,不想讓家長知道。家長越是翻,孩子越是反抗。我了解的孩子是這樣的,其實他們并沒有秘密,或者有著不是秘密的小秘密,他們之所以這么強烈的反抗家長此種行為,就是心理上單純的反抗,就是不想讓家長什么都知道,自己像個透明人一樣。我碰到的一個學生,一個非常乖巧的小姑娘,有一天她媽媽看到電視上講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立馬就要求翻看孩子的手機令我驚訝的是,這個孩子毫不猶豫的把手機摔爛了,并且前提是她手機里沒有任何秘密看事物要從兩面性來看,雖然孩子的行為是很沖動,但是我認為他們其實真的只是想擁有自己的一點小空間,擁有家長的一絲信任
我真心的建議家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放手,給予他們一定的自我決斷權,給予他們一定的私人空間,讓他們在自己的小宇宙里,構建自己的小夢想
五、結語
有些家長總是反映,孩子在學校挺乖的,一回家就調皮任性死了。孩子為什么會這樣的表現(xiàn)呢,這正是說明孩子在最親近的家長面前,他們顯露的才是真我的孩子本相,您應該高興的是孩子還是很依賴您的,有喜怒哀樂還是愿意與您分享的。所以,建議家長,只要我們調整好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一定能夠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岔路口,實現(xiàn)他們的第一個小夢想的!
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溝通
1、把命令改成詢問,很多家長日常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作業(yè),每次看到孩子一拿手機,血壓直線上升,就開始說:怎么老是玩手機啊,作業(yè)都寫完了嗎?天天就知道玩,能不能自覺點啊,說啥啥不聽等等,自己說完一堆,孩子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所以還不如主動問孩子,作業(yè)多不多,10點前能寫完嗎?留給孩子回答的空間。
2、學會欣賞孩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家長要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yōu)點,盡量地包容缺點,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樂趣。
3、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溝通?家長應該學會控制情緒,到了初三面對孩子很多的學習問題和態(tài)度問題,很多家長都是特別著急,但是光著急發(fā)脾氣是沒有用的反而會起反作用,所以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成人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
4、建立好的親子關系,初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沖動,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時由于方法、言辭不當或偏聽偏信,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fā)抵觸情緒并有礙溝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fā)生語言沖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采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后,再來開導孩子,效果也會好得多。
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性
1、溝通能夠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家庭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著同樣的利益關系。因此,有效的溝通能夠讓家庭形成一種和諧、友愛的關系,以此來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2、溝通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大多數(shù)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期望,所以在少兒時期對孩子就有很高的期望,給孩子沉重的負擔,但是很少有家長注重這一時期孩子的溝通,在思想上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和引導。之前我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溝通,親子關系處理的一團糟,自從我學習了高途美好家庭的課程,給我提供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完整的親子教育方法,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我都能應對,現(xiàn)在孩子愛學習也聽話,省心不少!我挺欣慰的!
3、有利于家長全方面的了解孩子,親子溝通有利于父母全方位認識自己的孩子,依據(jù)孩子的特性來塑造孩子。孩子期盼與父母溝通交流,她們經(jīng)常會在與父母的閑聊樂道出自身校園內中的各種各樣歷經(jīng)。假如父母能靜下來聆聽孩子的述說,便會對孩子的個性化、交朋友和為人處事有一個清楚的掌握,在文化教育和指導孩子時就較為非常容易,并且也合理得多了。
家長和初三孩子溝通常見的問題
害怕溝通,其實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因為父母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溝通,就一直以被動的方式,等待孩子主動開口交流,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在不斷規(guī)避溝通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主動開口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對立情緒嚴重,大多數(shù)家長的情緒化比較嚴重,和孩子說不了兩句就會因為孩子頂嘴,而失去理智,原本好好地談話,都是以雙方激烈的爭吵而告終,不僅問題沒有解決,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產生了很大的縫隙。
初三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也許你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那么,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并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你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和什么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么。
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無論你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他談談條件,達成妥協(xié)。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們感到挫敗和失去信心。
那么,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并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里抹去的呢?
1、“你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么說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伙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里安靜地玩,還是到外面去?”五分鐘后,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
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關系,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么?”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家伙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么?”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初中化學,那么,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讓你生氣的事——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兒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里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就好像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
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蹦阋尯⒆恿私猓懊總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北热纾舯诘男〗憬闩淞搜坨R,并不意味著樓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進行順暢的溝通】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07-21
如何與員工進行溝通12-09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11-07
家長如何與叛逆期孩子溝通07-20
家長應該如何跟孩子溝通11-10
家長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07-26
家長如何與孩子正確有效的溝通08-07
家長應該如何與升入中學的孩子溝通12-20
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