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時候的我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2、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會關心他人。
活動準備:
1、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換尿布,第三張圖片是媽媽哄寶寶睡覺。
2、每一個幼兒帶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邀請一位懷抱嬰兒的媽媽。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嬰兒生活圖片,講述父母怎樣照料小寶寶的。
1、先放嬰兒啼哭的'錄音,引起幼兒注意,然后看圖片。幼兒觀看,老師提問:寶寶為什么哭?媽媽是怎樣喂媽的?你小時候吃的是媽媽的奶還是牛奶?媽媽為什么不怕臟不怕臭給寶寶換尿布?讓幼思考,議論,回答問題,然后給每張圖片作小結。
2、老師總結:你們小時候,也像這個小寶寶一樣,不會說話,不舒服時只會哭。是姐姐給你喂奶,給你換上干凈的尿布。媽媽又抱著你,輕輕地拍著你,讓你舒舒服服地睡覺。你們在爸爸媽媽的關懷照顧下,慢慢地長大了。
二、請抱嬰兒的媽媽來到幼兒中間,讓幼兒看媽媽是如何照顧小寶寶的。
1、引導幼兒招呼小寶寶。(小寶寶不會應答)小寶寶的媽媽介紹說:小寶寶雖然已經長大一些了,但是還不會說話,要媽媽慢慢教他才行。
2、讓幼兒和小寶寶比比誰高誰矮,誰的手大,誰的手小;看看小寶貝嘴里有幾顆牙齒,比比誰的牙齒多。
3、看看小寶寶如何學走路。
、 媽媽扶著小寶寶走到幼兒面前,與幼兒一一握手。
、趮寢審澭绦殞氉呗贰@蠋熍c媽媽一問一答,問答中突出媽媽關心寶寶,使幼兒懂得媽媽為了小寶寶不跌交,學會走路,雖然彎著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顧。
、劾蠋熜〗Y:你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你們學走路的,F(xiàn)在你們不僅會走,還會跑、會跳,你們都要謝謝爸爸媽媽。
4、看小媽媽給小寶寶吃東西。
①讓幼兒給小寶寶吃點心。(小寶寶不會自己吃,要媽媽喂)媽媽喂小寶寶吃雞蛋羹,先將手帕圍在小寶寶的脖子上,用湯匙舀起雞蛋羹,在嘴邊輕輕地吹一吹,喂給寶寶吃。
、谧層變河^察媽媽關心小寶寶的具體細節(jié)。老師插問:為什么要給小寶寶圍上手帕?為什么還要吹一吹?
、劾蠋熜〗Y:你們小時候和小寶寶一樣,不會自己吃飯,也是媽媽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媽媽給小寶寶把尿,把好后讓小寶寶坐在小車里,推著小寶寶出去玩,全班幼兒向小寶寶告別。
三、幼兒觀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1、老師說:爸爸媽媽把你們小時候的生活也拍下來了。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來看看,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2、每個幼兒將小時候的照片貼在磁性板上。
3、老師選擇幾張照片,請幾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四、游戲:學做爸爸媽媽。
讓幼兒互找同伴(男女結對子),將兩張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樣照顧好小寶寶。然后到老師那里領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湯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戲,學做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
繪畫---小時候的我。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嬰幼兒服裝的特點。
2.嘗試設計嬰幼兒服裝。
3.欣賞歌曲,感受旋律美,并用動作加以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小時候的服裝。
2.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3.準備紙、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3.出示班級某一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引發(fā)幼兒對嬰兒服的興趣。
4.讓幼兒欣賞一些嬰兒服,引導幼兒討論嬰兒服的特點。
5.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設計一套嬰兒服。
6.組織幼兒欣賞歌曲《娃娃的衣服》,鼓勵幼兒隨音樂的旋律進行動作表演。
7.請幼兒面看同伴的表演,并評議哪一組的表演有創(chuàng)意,哪了組的'表演很認真。
活動延伸:
1.在美工區(qū)投放制作服裝的美工材料,讓幼兒繼續(xù)為娃娃設計服裝。
2.在角色游戲中增設“嬰兒服裝店”。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自己的成長變化。
能嘗試按從小到大的年齡順序排列照片。
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成長”圖片;“小時候與現(xiàn)在”圖片。
材料準備:幼兒自己準備1-2歲時候的照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成長”,引導幼兒將圖片中的小朋友按年齡順序從小到大排列。
——四張圖片中的小朋友都是同一個人,可是現(xiàn)在這些照片順序被打亂了。
——請小朋友們按照從小到大的年齡順序為這些照片排個隊,將照片整理清楚。
——為什么是這樣排呢?
小結:圖片中的小朋友都是同一個人,這是他在不同年齡階段拍攝的照片,所以小朋友的樣子發(fā)生了變化。從小嬰兒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他正在慢慢的成長。
出示圖片“小時候和現(xiàn)在”,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時候與現(xiàn)在相比發(fā)生的變化。
——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左邊的小朋友與右邊的小朋友相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呢?
小結: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能干了。
請幼兒出示自己準備好的照片,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照片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成長變化。
1.請個別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照片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成長變化。
——照片里的你和現(xiàn)在上小班的你相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幼兒兩兩為一組,根據(jù)照片內容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小結:小時候和現(xiàn)在相比,我們長大了,我們的手和腳都更有力氣了,我們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鼓勵家長利用幼兒各個時期的照片按照其成長歷程制作成“幼兒成長相冊”,投放到班級的語言區(qū),供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聽清錄音中的故事。
2.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說話訓練。
3.通過活動,激起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聽錄音。
i. 聽錄音。
ii. 說說故事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iii. 交流。
iv. 再聽錄音,說說對于狗,“我”的心態(tài)前后有什么變化?
v. 聽了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質疑提問。
1.對沒聽清的部分進行提問。
2.再聽錄音。
三、分組講述。
1.分小組講述自己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要求:耐心地聽同學講,然后提出自己的疑問,講述的同學要耐心回答。
。玻x出一個內容好、講得也好的同學進行集體交流。
四、 小故事會。
舉行“小故事會”。評選“最佳故事”和“最佳故事員”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時候的生活樂趣以及自己在逐漸長大。
2、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一些小時候的用品(衣服、奶瓶)
2、收集一些幼兒小時候有趣的照片(喝奶、做學步車)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一些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
難點:讓幼兒知道現(xiàn)在用的物品和小時候用的物品有什么不一樣。
【活動過程】
1、直觀感知:
出示幼兒小時候用品。
“這些是什么東西?”
“你們用過嗎?”
“什么時候用的?”
注釋:幼兒小時候的有關照片,直觀感知這些東西是小時候的用品。
“猜猜照片上是誰?”
“他(她)在干什么?”
讓幼兒試試小時候的用品。
“這些東西你們現(xiàn)在還能用嗎?”
“為什么不能用了?”
2、比較區(qū)別:
比比說說現(xiàn)在用的用品和小時候用的用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如:比一比穿著的用品(小大),說一說吃、玩的用品(奶瓶杯子、搖鈴圖書等)
3、情感體驗:
了解有關用品保存的.簡單意義。
“雖然,這些用品現(xiàn)在你們用不著了,為什么爸爸媽媽還把你們小時候的用品保存起來?”
“那么,你覺得你最想保存小時候的什么東西,為什么要保存呢?”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在一次晨間談話活動中,一個孩子告訴我:“老師,昨天晚上,我掉了一顆牙齒,爸爸說我長大了,老師你小時候掉過牙嗎?我接著他的話題告訴大家:“老師小時候也掉過牙。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些變化,說明自己長大了,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于是我和孩子們共同收集了小時候的相冊、小時候的衣物、玩具、以及用過的物品,孩子們對我?guī)淼奈锛錆M了濃厚的興趣。“老師你小時候穿什么樣的衣服?”“老師你小時候吃過麥當勞嗎?”“你是怎么變成老師的呢?”這些充滿童真的問題一下子讓我和孩子們的心貼得很近,在這個有關成長的話題中,我們共同分享成長的經歷,體會著愛和感激,體會著共同成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與老師分享成長的經驗,讓幼兒感知成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愛老師、愛家人的情感,愿意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感受。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錄音機、老師小時候的衣物、老師小時候吃過的食物、老師小時候的相冊展板、老師小時候的玩具、錄有游戲音樂磁帶的一盤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了解老師小時候的故事的愿望。
聽《大風車》的音樂進入活動場地。
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歌曲?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大風車里的歌曲。
聽聽《小喇叭》節(jié)目的片頭曲,
《小喇叭》的節(jié)目是老師小時候最喜歡聽的廣播節(jié)目,老師小時候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二、觀察感知老師小時候的照片、玩具、衣物、食品。教師參與幼兒的活動。
和幼兒講一講,說一說,鼓勵幼兒試穿老師小時候的衣服、玩一玩玩具、嘗嘗老師小時候的最喜歡吃的東西,說說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
師幼互相交流,分享成長的`經驗。
三、集體交流,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嘗到的、最喜歡的東西。
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看到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最喜歡什么?
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物件,老師有針對性地講自己的童年趣事,與幼兒分享。(例如偷吃薄荷糖、兒時表演新疆舞、萬花筒、小人書等故事)
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趣事。
四、師幼訪談:
幼兒向老師提問,了解老師小時候更多的事情。
預設問題;
1、老師你小時候穿什么鞋子?
2、老師你小時候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呢?
3、老師你小時候穿什么衣服/
4、老師你小時候吃麥當勞/
5、老師你小時候住什么樣的房子?
6、老師你小時候家里有沒有電視和空調?
7、老師你小時候玩什么玩具?
五、師生一起玩童年的游戲隨音樂玩老師童年的游戲!罢遗笥选、“丟手巾”、“摸瞎瞎”等。
活動反思:
選擇貼近幼兒生活而且令他們感興趣的事件作為教育內容,使這個活動進行得輕松有趣,在活動中我關注了三點:一是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想說、敢說、樂于說的輕松氛圍,讓他們敢于發(fā)問、踴躍表達。二是良好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的建立和鞏固,活動中經常聽到的笑聲,說明了這兩種關系是融洽的、和諧的。三是師生間積極有效的互動,這主要體現(xiàn)在師幼訪談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因為對老師的童年生活好奇而發(fā)問,老師將問題接住又拋出,引發(fā)幼兒對他們的童年和老師的童年的一種比較,為他們感知成長搭建臺階。
不足之處是:
1、材料投放中,老師小時候的衣服和照片不足以吸引幼兒的興趣,還應在內容和形式上作適當?shù)恼{整。
2、預設問題和生成問題的關系,老師在充分準備的同時還應該更關注孩子們即時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做出回應。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健康小時候的我教案02-25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時候的我10-01
健康的我教案中班02-01
中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06-08
中班《我的身體我做主》健康教案09-08
中班健康我知道的蔬菜教案03-08
我長高了中班健康教案04-26
中班健康領域教案:我從哪里來06-22
中班健康活動我愛小手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