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喝水的蠟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 篇1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重點)
2、引導幼兒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比較發(fā)現經特殊加工后紙杯功用。(難點)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三個大水盆裝滿水,紙、筆若干。每組一個一次性紙杯裝上水。
2、幼兒每人事先折好一個小船。
活動過程:
(一)玩紙船!罢埿∨笥芽纯唇淌依镉惺裁?”(水盆,水盆里有水)“你們想玩嗎?想想你要怎么玩!庇變河懻摵笞杂蛇x擇地方玩。提問:
A你是怎么玩紙船的'?
B你的紙船怎么了?
C你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蠟不喝水,蠟涂在紙上就好像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紙的。
(二)折紙杯。教師出示一個紙折的杯子,讓幼兒觀察。
提問:
A你覺得這個紙杯能裝水嗎?
B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紙杯不漏水。
幼兒自由討論后進行操作。小結:蠟涂的厚薄均勻與否會影響效果,涂的厚均勻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發(fā)現紙杯的秘密。教師出示另一種一次性紙杯,讓幼兒比較發(fā)現他們的不同,然后揭曉紙杯的秘密。
(四)延伸。生活中這樣的現象還有很多,請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 篇2
設計意圖:
在我們班的活動區(qū)有一塊沙水區(qū),孩子們很喜歡在里面玩,每次他們將老師為他們準備的小紙船放在水里玩時,沒過一會兒,船就被水打濕,沉到水底,這讓孩子們感到十分掃興,有沒有什么方法能讓船不容易沉到水里呢?我想到了蠟是不吸水的,于是,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既讓孩子們知道,用涂蠟的方法可以讓船不易被水打濕,又從中了解了蠟有不吸水的特性。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濕”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問題。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紙船若干,三大盆水、蠟筆、毛巾、白紙。
經驗準備:幼兒有在水中玩紙船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紙船、引發(fā)思考。
教室里有什么?你們想玩嗎?想想你們要怎樣玩?為什么有的紙船打濕了,有的沒有打濕呢?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引導幼兒討論觀察結果,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
你們是怎樣玩紙船的?你們的紙船怎么了?你發(fā)現了什么?
3、老師示范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
為什么涂了蠟的紙船沒打濕,沒涂蠟的紙船打濕了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賹⑺卧谙灪图埳线M行對比:紙吸水,蠟不吸水。
、谠鯓幼尲堊兊貌晃兀客肯。
、鄄晃南炦有什么作用?
小結:蠟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蠟涂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濕了。
4、幼兒動手制作小蠟船。
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沒涂蠟的小紙船,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涂上漂亮的雨衣,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濕的小船。
5、自由玩蠟船,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鼓勵孩子想出更多保護小紙船的不被水打濕的方法。
活動反思:
作為教師的'我在活動中既是作為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幼兒探索兩種紙船的不同,引導幼兒發(fā)現探索怎樣保護紙船不被弄濕或濕的慢一些,同時教師也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親切的撫摸,啟發(fā)式的提問,對科學現象形象的比喻讓幼兒能夠對抽象的蠟有感性的認識。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 篇3
目標
一、萌發(fā)孩子全力插手試探步履的癖好。(重點)
二、向導幼兒相識蠟不吸水的特點對比發(fā)現經希奇加工后紙杯固守。(難點)
豫備
一、三個大大年夜水盆裝滿水,紙、筆多少好多。每一組一個一次性紙杯裝上水。
二、幼兒每一人事前折好一個小舟。
入程
。ㄒ唬┩婕堉!罢埿∨笥殉虺蛑v堂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們想玩嗎?想想你要如何玩!庇變涸u論爭論后自由選擇地方玩。提問:
A你是如何玩紙舟的?
B你的紙舟如何了?
C你發(fā)現了什么?
:蠟不喝水,蠟涂在紙上就宛如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護衛(wèi)紙的。
(二)折紙杯。教師出示一個紙折的杯子,讓幼兒察瞅。
提問:
A你感想熏染這個紙杯能裝水嗎?
B你有什么法度榜樣可以讓紙杯不漏水。
幼兒自由評論爭論后入使用用。:蠟涂的厚薄勻稱與否會影響結局,涂的'厚勻稱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ㄈ┌l(fā)現紙杯的奧密。教師出示另外一種一次性紙杯,讓幼兒對比發(fā)現他們的不同,然后揭橥紙杯的奧密。
。ㄋ模┭由。生計中這樣的現象還有不少,請小朋友歸往再找找,咱們下次再來做執(zhí)行。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 篇4
一、教學目的:
1、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從而萌發(fā)探索欲望。
2、知道蠟的主要特性:不吸水。
3、知道經過加工處理后紙杯的用處。
教學重點: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從而萌發(fā)探索欲望。
教學難點:知道蠟的主要特性:不吸水。
二、教學準備:
1、在三個大盆里注滿水,紙、筆、一次性紙杯。
2、每位幼兒一個折好的紙船。
三、教學過程:
1、玩一玩小紙船
提出問題:請大家看一看我們教室里有什么呀?
幼兒回答:有裝滿水的大盆。
老師:小朋友們想玩一玩嗎?如何玩呀?
請幼兒討論選擇地方玩。
提出問題:你們是怎么玩紙船的?你的船發(fā)生了什么?
小結:蠟不吸水,把蠟涂在紙上就好像給紙穿了雨衣,保護紙不破掉。
2、用紙折紙杯。
請幼兒觀察用紙折的被子,提出問題:你們覺得紙杯可以裝水嗎?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讓紙杯不漏水。幼兒討論操作。
小結:蠟涂的厚薄均勻與否會影響效果,涂的`厚均勻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3、紙杯的秘密
老師拿出另外一種紙杯,請幼兒觀察比較,發(fā)現紙杯的秘密。
4、教學延伸:請幼兒回家找一找類似的現象。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 篇5
設計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fā)現幼兒特別喜歡"玩火",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許的?吹竭@一現象,我感到不讓幼兒"玩火"會扼殺幼兒對火的探索的興趣,使幼兒失去學習和學會保護自我的好機會,所以我結合前段時間開展的主題活動"空氣在哪里?"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課。主要讓幼兒通過探索觀察蠟燭燃燒時的一些有趣現象,知道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幼兒探索求知的欲望。
背景分析:
科學區(qū)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區(qū)域,所以我們總是在里面投放很多材料,前段時間投放的`材料里面就有蠟燭、瓶子及打火機。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其中有一位小朋友無意間將一支蠟燭折斷成長短不一的兩截。他一會兒用小瓶子蓋在一支短蠟燭上,一會兒將大瓶子蓋在短蠟燭上。他發(fā)現小瓶子里的蠟燭熄滅得快。于是蠟燭燃燒的科學活動產生了。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在感知蠟燭燃燒現象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2.通過觀察,了解各種各樣的蠟,說出蠟燭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初步了解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對此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究科學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
活動難點:
讓幼兒知道蠟燭燃燒時會發(fā)光、發(fā)熱,燃燒時需要空氣中的氧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蠟燭若干、透明玻璃瓶6個、玻璃口杯1個、火柴、打火機。
經驗準備:
蠟燭實物圖片、輕音樂、課前對幼兒進行的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燭光,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帶領孩子進入教室,一起感受美麗而又溫馨的燭光。
2.引導幼兒觀察點燃的蠟燭,說說自己看到的有趣現象。例如:滴下來的蠟燭油像眼淚,而且很燙;小火苗會隨風"跳舞",說一說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陽、像螢火蟲等。)
3.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燭火的樣子。
二、通過觀看各種各樣的蠟燭實物圖片,讓幼兒說出蠟燭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教師請幼兒共同來欣賞各種各樣的蠟燭實物圖片。
2.引導幼兒說出蠟燭的用途,談談自己在什么時候用過蠟燭?(停電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掛燈籠的時候等。)
三、通過游戲《蠟燭的熄滅》,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對此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1.請幼兒講一講應該如何點燃蠟燭(火柴、打火機)
2.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將蠟燭熄滅(用手扇或用嘴吹)
3.教師用另一種方法將蠟燭熄滅。首先點燃一根蠟燭,固定好,然后用一個玻璃口杯罩在蠟燭上,看看結果怎樣?(熄滅)
4.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實驗,驗證這種方法。
。1)幼兒操作實驗:罩上杯子后,蠟燭會慢慢熄滅。
。2)蠟燭為什么會熄滅?(幼兒自由發(fā)言)
(3)罩上杯子后蠟燭會熄滅,還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杯子會發(fā)熱、發(fā)黑,杯壁上會有小水珠,火焰熄滅時有一股煙味)
5.教師小結:蠟燭燃燒時需要空氣,當蠟燭罩上杯子后,外面的空氣進不去了,杯子里的空氣被拉住燃燒用完了,蠟燭就會熄滅。
活動延伸:
蠟還可以繪畫,請幼兒用桌子上的碎蠟在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用棉簽蘸上盤中的顏料,均勻的涂在畫上,就會顯現出美麗的蠟染畫。
教學反思:
在組織這節(jié)科學活動課之前,我提前給孩子做了詳細的安全工作講解,因為擔心從來沒有接觸過火的孩子在實驗的過程中會緊張、害怕,再有怕孩子會不小心燒著手。當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很投入,探索的積極性也很高,也很注意安全問題,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帶動下,我逐漸放開手,和孩子們一起來探索,效果很好。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感知蠟的用途。
2、產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照明蠟燭若干枝,酒精燈1個,燒杯1個,小盤若干個。
各種蠟燭及各種蠟制品。
彩色顏料每桌1份,每位幼兒1塊蠟、1枝白色小蠟燭、1張圖畫紙、棉簽。
2張書簽:(1張沾上了蠟,1張沒有沾上蠟)
活動過程
一、蠟燭熔化的實驗。
1、教幼兒引導想辦法動手取出蠟燭的芯。
2、幼兒可以利用準備的材料將蠟加熱熔化來取燈芯,鼓勵幼兒操作。
3、觀察發(fā)現蠟熔化的特點。
通過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蠟遇熱熔化,熔化的蠟像水一樣,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蠟冷卻凝固的現象。
二、“蠟不溶于水”的實驗。
1、引導小朋友把沾上蠟和沒有沾上蠟的兩張卡片同時放入水中,觀察會發(fā)生什
么現象。
2、可以發(fā)現沾有蠟的卡片沒有濕,不沾蠟的.卡片濕了,了解蠟不溶于水的道理。
了解蠟的用途
1、教師出示準備的蠟制品,引導幼兒發(fā)現蠟的用途,如蠟能密封、潤滑、裝飾、治病、做防水材料、制作蠟筆、蠟光紙、蠟染品,做成蠟燭可以照明,過生日時還要點燃生日蠟燭等。
活動延伸
利用蠟進行繪畫,進一步了解、感知蠟不溶于水的特征。繪畫的方法:用白色蠟燭在紙上畫出所畫物品的形狀,再用棉簽蘸水彩均勻地涂在畫紙上。
【中班科學教案:蠟不喝水】相關文章:
不喝水的蠟中班科學教案2篇07-27
幼兒園中班科學《蠟不喝水》教案范文04-28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蠟》09-12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蠟》2篇10-01
大班科學教案《烏鴉喝水》08-08
烏鴉喝水大班科學教案08-13
中班喝水排隊的教案03-22
中班烏鴉喝水教案07-19
中班語言烏鴉喝水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