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1
目的:提高護士交班質量,確保病人治療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提升醫(yī)院服務品質。范圍:全院護理單元的護士。
內容:
交接班制度是保證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連續(xù)進行的重要措施。
1.交接班要求。
1.1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保證各項護理工作正確及時地進行。
1.2每班必須按時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鐘進入科室,清點物品。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
1.3值班者必須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項工作,遇有特殊情況,必須做詳細交待,與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離去。必須寫好各項護理記錄單,處理好用過的物品。日班要為夜班做好一切物品準備,搶救物品齊全。
1.4接班者如發(fā)現(xiàn)病情、治療、器械、物品交待不清,應立即查問。接班時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或物品遺失,應由接班者負責。
1.5護理記錄應由值班護士書寫,要求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如進修護士或實習護士記錄時,帶教老師或護士長要負責修改并簽名。
1.6有特殊情況者,如情緒、行為異常和未請假外出病人,除與接班護士詳細交班外,同時應向分管或值班醫(yī)生及時聯(lián)系、嚴密觀察及早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向院部匯報。
2.交接班方式。
2.1書面交班:即護理記錄,應簡明清楚,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2.2口頭交班:由晨間集體及班間口頭交班。晨間集體交班由護士長主持,全體人員應嚴肅認真地聽取夜班交班報告。
2.3床頭交班:交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對危重、搶救、昏迷、大手術、癱瘓患者、高危壓瘡、高危跌倒、特殊治療及有多根管道病人必須進行床頭交班。要求:護理記錄單上要寫清、口頭要講清、病人床頭要看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3.交班內容。
3.1病房日志:包括住院病人總數(shù)、出入院、轉科、轉院、手術、死亡人數(shù)。
3.2新入院病人、重危病人、大手術前后病人、特殊處理病人(檢查、操作、治療)、有病情變化及思想情緒波動的患者,須把病人的診斷、病情、治療、藥物、護理措施、注意事項等交接清楚。
3.3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危重護理記錄,各種檢查標本采集及各種處置完成情況,對尚未完成的工作,應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3.4物品:包括常備毒、麻藥品、搶救物品、器械、儀器等數(shù)量及完好狀態(tài)。
3.5床邊交班內容包括:病情(病人面色、脈搏、呼吸狀況及情緒變化);液體有無滲漏及滴速;特殊治療,全身皮膚情況(有無紅腫、皮疹、褥瘡、燙傷等變化);床鋪是否整潔、干燥,各種管道有無脫落或阻塞,是否通暢、引流液色、性狀、量、病人的癥狀等;檢查傷口敷料包扎、滲出情況。交接班者共同巡視檢查病房是否達到清潔、整齊、安靜的要求及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2
1、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提高其急救意識和急救水平。
2、搶救時做到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統(tǒng)一指揮,各盡其職。
3、根據(jù)搶救車管理要求對搶救物品進行交接,做到帳物相符。各種急救藥品、器材及物品應做到“五定”:定數(shù)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搶救物品不準隨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于應急備用狀態(tài)。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4、參加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guī),確保搶救的順利進行。
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客觀、準確、完整、真實、及時填寫患者護理記錄單。
6、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一般情況下不執(zhí)行口頭醫(yī)囑。搶救時醫(yī)師可下達口頭醫(yī)囑,護士執(zhí)行時必須復誦一遍,確認無誤后再執(zhí)行;保留物品以備事后查對。及時記錄搶救記錄單,緊急情況下可于搶救結束6小時內據(jù)實補記,并加以說明。
7、搶救結束后及時清理各種物品并進行初步處理、登記。
8、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煩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檔并采取保護性約束,確;颊甙踩,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3
1、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醫(yī)師負責組織并主持搶救工作?浦魅尾辉跁r,有職稱最高的醫(yī)師主持搶救工作,特殊病人或跨科協(xié)同搶救的病人應及時報請醫(yī)務科,以便組織有關科室共同進行搶救工作。
2、對危重病人不得有任何借口推遲搶救,必須全力以赴,分秒必爭,分工明確緊密合作,各司其職,并做到嚴肅、認真、細致、準確,各種記錄及時全面。
3、搶救器材和藥品必須完備,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儲存、定期檢查,用后及時補充。
4、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器械、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記搶救藥品的.定位、用途、劑量、用法等,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5、醫(yī)生未到前,護理人員應根據(jù)病情及時給氧、吸痰、測量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診斷依據(jù)。
6、搶救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對危重患者應就地搶救,待病情穩(wěn)定后方可移動。
7、及時、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醫(yī)生下達口頭醫(yī)囑時,護士應當復誦一遍。搶救結束后,醫(yī)生應即刻據(jù)實補開醫(yī)囑。
8、對病情變化、搶救經(jīng)過、各種用藥等應詳細、及時、正確記錄,因搶救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應當在搶救結束6小時內補記,并加以注明。
9、搶救結束后,做好登記和用品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