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打籃球的基本技巧
籃球是起源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士·奈史密斯創(chuàng)造,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
打籃球基本技巧
1.持球
使用五根手指持球,并將手指向內(nèi)緊縮。在球落下的一刻使用手掌接住。
2.軀干盤球
將球放在腰際盤旋,這個動作的關鍵在於臉面朝前,同時眼睛不要看著球,然后做順時鐘、逆時鐘的盤球練習。
3.頸部盤球
將球沿著頸部環(huán)繞練習,這個練習同樣臉面朝前,頸部切忌不可移動,并且做正、反時針方向的交替練習。
4.單腳盤球
兩腳分開并且重心放低,持球在單腳一側做盤球練習。眼睛不要看球,并利用左、右腳做正、反時針方向的'交替練習。
5.跨下前后拋球
兩腳分開同時重心放低。將球從前方輕拋到后方,兩手迅速由后方接住球,并將球輕拋回前方,如此反覆記時練習,試試看30秒內(nèi)能完成幾次。
6.膝部盤球
兩腳稍微靠攏同時身體重心放低,將球沿著兩膝做盤球練習。眼睛不要看球,并按正、反時針方向交替練習。
7.跨下盤球
這是單腳盤球的應用,將球沿著雙腳在跨下做8字形的盤球,同時眼睛不要看著球,并按正、反時針方向交替練習。
傳球方法
胸前傳球從胸前傳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傳球方式。
擊地傳球(雙手)擊地傳球通常用來將球從防守隊友張開的手臂下傳出。
低手傳球低手傳球是一種近距離的傳球,通常用于將球傳遞給離自己較近的隊友。
頭上傳球(雙手)我們經(jīng)?吹皆诨@球比賽中搶到籃板球的隊員用這種方式將球傳給位于遠處前場處于有利位置的隊友。雙手頭上傳球可以越過防守隊員,并且可以傳得很遠。雙手從球的兩側面持球(手指尖朝上),置于頭頂,肘部微屈,向傳球方向跨一步的同時手腕向后轉(zhuǎn),球移至腦后,將球向前拋出,手腕向下轉(zhuǎn)發(fā)力。(同樣要做好隨球動作)
籃球術語
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筐。
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nèi)。
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后,這種步法叫卡位(多用于沖搶籃板)。
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一傳:獲球者由守轉(zhuǎn)攻的第1次傳球。
蓋帽: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1個防守人及時補占其正確的防守位置。
協(xié)防:協(xié)助同伴防守。
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來改變投籃出手時間。
接應:無球進攻隊員,主動搶位接球。
落位:在攻防轉(zhuǎn)換時,攻守雙方的布陣。
策應: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zhuǎn)移球的戰(zhàn)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溜底:進攻時在邊線附近站位,沿底線向另一邊的邊線附近跑動
人盯人:一名球員對一名球員
And One:加罰一球,既當持球進攻球員在做出投籃動作時被防守隊員犯規(guī)并且球進,則記該進球有效并且加罰一球。
化學反應: 用于形容一只球隊的整體狀態(tài),包含,球員狀態(tài),團隊配合狀態(tài),以及教練的戰(zhàn)術安排等等
(23)壓哨球:通常指在有時間限制的比賽中的最后時刻得分。只要是在吹哨前出手,并將球投進,就算得分。不管球在空中待多久。 吹哨后球再出手的就不算得分。
(24)Answer ball:籃球比賽中,一方隊員投中一球后,另一方立刻以相同的方式回敬對方一球。
(25)AIR BALL:空氣球,表示投出的籃球未能接觸到籃筐、籃板、與籃網(wǎng)。也稱作"三不沾"
。26)crossover:交叉步過人、大幅度變向、雙手交替運球,急速變向過人。籃球上crossover的本義是交叉步/急速交叉步突破crossover 是籃球術語,跨下運球、交叉步過人、大幅度變向等之意.在nba里是指包括跨下運球、變向、插花在內(nèi)的過人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