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堂組織的“上策”教學心得
生氣發(fā)怒,亂發(fā)脾氣是“下策”,軟磨硬泡,纏住不放是“中策”,那么什么是語文課堂組織的“上策”?上策似乎不是一兩句話說得完的,這幾天,先是聽了專家的關于高效課堂的講座,后是聽了同事的高效課堂示范課,然后又聽了來自同事的最真誠的聊天,毫無保留的、敞開心扉的聊天,對于這個“上策”了,頗有些自己的看法。
這個上策,首先是讓自己心情愉快,不管采取什么辦法,阿Q精神也好;看勵志類的書籍,看開導心情的書,看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書也好;還是去研究那些快樂的老師的快樂方式也好,以及利用課間跟孩子們玩游戲,打成一片,讓自己快樂起來;抑或是寫激勵自己的卡片,每天或者每節(jié)課前抽一個簽換心情,給自己驚喜也好,反正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同事講了,“快樂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智慧,能發(fā)揮出兩倍甚至三倍于平時水平的能力來;而生氣發(fā)怒,只會讓自己做事更加極端、沖動,做出許多愚蠢的事情來。”這些話,我一定要好好地踐行。
其次,我認為上策,是讓自己的快樂感染學生,讓學生也跟著你快樂起來,開心起來,讓你自己的課堂成為他們的快樂大本營,讓他們“樂不思蜀”。當然,讓他們快樂起來,還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傻樂,你得想辦法讓他們樂。這個方法很多,昨天那個教授講的,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你都得喜歡,什么藝人和快男超女的八卦新聞、花邊消息,小學生則要喜歡他們的愛看的漫畫、小制作,小發(fā)明,還有他們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比如最熱的動畫(諸如《喜羊羊和灰太狼》里村長的講話方式)里面的人物的風格,講話的個性,嗲聲嗲氣的說話方式;或者最熱的選秀節(jié)目,還有電視脫口秀,例如湖南電視臺的最火的汪涵馬可的策神絕活、快樂大本營的逗樂方式、調(diào)侃方式,無一不可運用于自己的課堂,但“拿來主義”講究“運用腦髓、有智慧地拿”,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靈活巧妙地運用于自己的課堂,適時地穿插,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老師自己要精心精致地打扮自己,讓自己更加自信、活潑、陽光,讓學生覺得你永遠不“out”,他們就會自然地想親近你。
語言表達很重要。其實,早就有語文界的前輩老師講過,老師講話,其實很多時候不在于的你內(nèi)容怎么樣,而在于你講話的方式,能給學生留下余地,意猶未盡的課堂,往往還能收到讓學生時時記掛的好效果。語氣語調(diào)的變換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味地提高聲調(diào),只會讓學生聽覺疲勞,適時地降低點聲音,或者適時地來點“此時無聲”,或許真能達到“勝有聲”地效果。
就像今天同事所講,課堂上跟學生比比“誰耳朵靈”,故意把重要內(nèi)容降低聲來說,然后故意問“老師都能聽到你們低聲地講話,剛剛老師講話你聽到了嗎?”學生答“沒聽到”,“你看,你們又輸了吧?”課堂上時時充滿這樣的出其不意,時時充滿這樣的挑逗,恐怕學生不被你吸引也難。還有,一句最最重要的話,也許你反復講三遍五遍都沒有記住,如果你把話反著說,把順序顛倒,學生好奇心起來,自己倒是不由自主地想去知道這句話到底講什么了。
同時,除了語言表達聲調(diào)要變,其實輔以適當?shù)闹w語言會更加效果顯著;叵肫鹱蛱炷莻專家所講的,“仰角”和“俯角”,配上動作和手勢,學生記得就更加深刻和鮮活了。
簽名用上藝術字。初次上課,給學生作自我介紹,弄一個與眾不同的個性簽名,簽個巨大的姓名在黑板上,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永遠記住這個老師和他的姓名了。
當然,老師吸引學生還得跟上時代,運用多媒體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真心熱愛學生,讓他感受到你無所不在的關懷,也不失為一種攻心之策。
同時,今天在跟同事聊天,發(fā)現(xiàn)當老師真得有些個奇思妙想,并且要敢于去實踐。比如她說寫作文是“發(fā)神經(jīng)”,越會發(fā)神經(jīng),作文就評價越高,寫得越好,在她們班上,她經(jīng)常開展“比比誰最會發(fā)神經(jīng)”。我實在無法把這個“發(fā)神經(jīng)”與寫作文聯(lián)系起來,但她卻能把這些運用得恰到好處。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個“發(fā)神經(jīng)”還真是取了一點“發(fā)神經(jīng)”的精髓,就是自言自語,自問自答,等自己問完答完所有的問題之后,再開始下筆,這樣其實腦袋里就多了很多的奇特想法了,就會走一條與眾不同的寫作路線,這不正是我們所提倡的要寫有個性特點的作文,不要千篇一律嗎?從這個角度來講,學生越會發(fā)神經(jīng)就越好,越問得多,越敢于問,敢于想,從各種角度,各個層面去問,問出來的答案就會越多,越不拘一格,越獨特、越新穎。
況且這套理論不也跟“學貴有疑”這一點是相通的嗎?我們昨天專家也講了,“一堂暴露問題越多的課,就越是一堂成功的課。”可是,如果我們的學生不“發(fā)神經(jīng)”,他哪來的問題暴露呢?“有疑才有進”,他又哪來的進呢?我看,這套“發(fā)神經(jīng)”還可以遷移到我們的閱讀教學的課堂,大家都來發(fā)發(fā)神經(jīng),這個課學起來才真有意思。但又得把握一個度。而這個“度”則值得我們所有老師一起來探討了。其實,如果能把這個想法好好地整理一下,歸納一下,這說不定還真能成為一套非常好的作文教學理論和閱讀教學理論來。
另外,抓實平時,抓住根本也非常重要。比如閱讀和寫作,這兩者是我們學語文的根本,但是,我們現(xiàn)在小學階段,由于作文教學是一件非常不系統(tǒng),老師們自己教起來又最難見成效的難點內(nèi)容,再加上小學的大小考(除了小升初考試)以外,基礎和作文總是剝離開的,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與家長見面的成績往往都只是基礎成績,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并未引起老師們的足夠重視。而閱讀教學一直是我們在做的一件事情,卻也一直是學生考試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老師們似乎也不太樂意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怎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學生的閱讀能力哪怕是到了小學要畢業(yè)的時候,也還只是停留在一個較低層次的能力上面,諸如概括能力和分析詞語、句子能力就一直得不到一個較全方位的提高。
而這位同事,她卻能意識到,語文最根本是就是抓好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鍛煉。她說她的寫作都是一個個面批的,一個個地進行指導,重在教學生方法,這樣子一兩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寫作能力確實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自己看起作文來也輕松了不少,常常是被學生樂得哈哈笑。她說,她這么練是圖自己看作文輕松愉快,但其實,誰又看不出這樣子的老師,她哪能只是圖自己輕松呢?她這是實實在在地在鍛煉學生的能力,是圖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的。只是這兩者不相沖突,是同位的。
最后,我還想記下來的是,作為小學老師,一定還得有一定的獎勵措施,而且一定要形成規(guī)矩,定下來就長久堅持,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更有勁頭。
語文課堂組織的“上策”為何?也許就藏在這其中吧。
【語文課堂組織的“上策”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9-16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3-26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2-20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11-18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實用)07-29
關于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01-08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精選20篇)02-24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反思10-08
公司組織軍訓心得08-06
公司組織會議心得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