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品德與生活工作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與生活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一、 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要求,以實施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推進課堂教學為載體,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進一步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加強集體備課力度,根據(jù)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特點,結(jié)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規(guī)律,搞好學科教學,充分發(fā)揮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綜合素質(zhì)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ㄒ唬┱n程改革工作
1、抓好教學常規(guī)管理和指導工作。
經(jīng)常性深入學校聽課及參加年級集體備課, 每月開展一次中心組集體備課活動。了解當前思品學科教學中的難點問題,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切實提高教研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健全學科中心組的研究活動,增強中心組的凝聚力和幅射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具體教教學問題進行教學研究,積極規(guī)劃、組織、指導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
2、加強對本學科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培訓和指導。
繼續(xù)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理論,研究《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和教材,更新教育觀念,增強課程意識,提升教研能力,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逐步內(nèi)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扎實開展好新課程培訓活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通過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和教師自身的學習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強化研究意識,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突出課改重點,深化教研內(nèi)涵,開發(fā)教育資源、改進和創(chuàng)新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方法和形式,優(yōu)化課堂教育教學活動,提升教研品位。在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上下功夫、構(gòu)建生活課堂。在學科教學中以體驗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學習方式為載體,以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為紐帶,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程,規(guī)范學生行為習慣,抓好養(yǎng)成教育。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積極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教學改革成果,逐漸豐富新課程資源,使教師們在實踐與反思中促進自我專業(yè)發(fā)展。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教學研究的深入。
(二) 課題研究工作。
嚴格執(zhí)行課題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加強“強化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研究”課題的實施和管理,定期組織實驗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的研究活動,在課題研究中給一線教師創(chuàng)設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爭取今年下半年結(jié)題。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銜接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和學校德育形成合力,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充分發(fā)揮學校德育與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學生導、學、做統(tǒng)一的作用。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
三、 工作安排:
二月
1、 下校檢查開學工作及備課情況。
2、 學科中心組及思品學科教研組長會議。
3、 課題組活動。
4、 集體下校。
三月
1、各年級教材培訓及集體備課。
2、課題組及中心組活動。
3、集體下校。
4、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五、六年級研究課)
四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
3、教學交流研討課活動。(三、四年級研究課)
五月
1、下校聽課。
2、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一、二年級研究課)
3、課題組活動。(成果收集及整理)。
六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課題組研究課)、
七月
1、學期總結(jié)工作。
2、收集學科資料。
教育局教研室
【品德與生活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工作計劃06-05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02-19
《品德與生活》教案02-27
《品德與生活》教案02-15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02-15
品德與生活教案06-21
品德與生活教學心得11-13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案12-10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優(yōu)秀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