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語錄 推薦度:
- 三國演義語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三國演義經(jīng)典語錄320句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語錄都不陌生吧,語錄為文體之一種,是指一個人的說話記錄。語錄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經(jīng)典語錄,歡迎大家分享。
1、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
2、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4、智者務(wù)其實,愚者爭虛名。
5、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6、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7、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8、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9、血染征袍透甲紅,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
10、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11、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12、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3、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龍乘時之變化,可比世之英雄!
14、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15、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16、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
17、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1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19、三分雖然天數(shù)定,神機妙算亦刻圖;倘若當(dāng)年奉孝在,豈容西蜀與東吳。
20、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1、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22、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23、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24、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25、一鳳并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fēng)送雨,雨隨風(fēng),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26、最廣泛流傳的三國武將排名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
27、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jié)嵋;常懷篡逆,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yè),而如此輕人耶?
28、兵家勝敗真常事,卷甲重來未可知。
29、提三尺劍以定四海
30、君疑臣則臣必死
31、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2、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33、龍游溝壑遭蝦戲,鳳入牢籠被鳥欺。
34、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35、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
36、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37、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38、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guān)。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yīng)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3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0、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zhàn)?被袁軍圍困,曹操語
41、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吳質(zhì)語
4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43、適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猶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芝對孫權(quán)語
44、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懿僬撚⑿
45、愿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諸葛亮語
46、獨戰(zhàn)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zhèn)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后世對孫策的評價
47、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48、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49、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氣數(shù)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王朗對帝語
50、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51、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52、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fēng),馳驅(qū)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關(guān)公廟前的某聯(lián)
53、操曰:“汝為清白,誰為污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jié)嵋玻怀汛勰,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yè),而如此輕人耶?”
54、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語
55、此名《太平要術(shù)》,汝得之,當(dāng)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先A老仙對張角語
56、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獜埥钦Z
57、玄德幼時,與鄉(xiāng)中小兒戲于樹下,曰:我為天子,當(dāng)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
58、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dāng)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jié)為兄弟,協(xié)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獜堬w對玄德、云長語
59、念劉備、關(guān)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jié)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60、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S劭對曹操語
61、帝怒謂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獨不容朕耶?呼武士推出斬之。劉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62、董太后宣張讓等入宮商議曰: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內(nèi)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權(quán)太重,我將如何?讓奏曰: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xié)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把握軍權(quán);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63、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嵦┱Z
64、肅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65、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對伍孚的贊頌
66、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P(guān)于殺伯奢一事,曹操對陳宮語
67、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獙尾嫉目洫
68、豎子不足與謀!——關(guān)于殺董卓一事,曹操語
69、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70、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呂布對允語
71、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煒曰: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融即應(yīng)聲曰:如君所言,幼時必聰明者。煒等皆笑曰:此子長成,必當(dāng)代之偉器也。
72、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楊彪對朱儁語
73、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吾三人桃園結(jié)義,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shè)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劉備語
74、王朗負固守城,難可卒拔。會稽錢糧,大半屯于查瀆;其地離此數(shù)十里,莫若以兵先據(jù)其內(nèi):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獙O靜對孫策語
75、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曹操對眾將語
76、淮南袁術(shù);江東孫策、冀州袁紹、荊襄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皆狐兔也。——曹操語
77、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懿僬`入麥田,割發(fā)代罰,以示懲戒一事
78、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對陳宮的贊頌
79、操曰:汝為清白,誰為污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jié)嵋;常懷篡逆,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yè),而如此輕人耶?
80、上盈其志,下務(wù)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沮授對袁紹的失望之情
81、操問曰:云長髯有數(shù)乎?公曰:約數(shù)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guān)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guān)公一紗錦囊垂于胸次,帝問之。關(guān)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dāng)?shù)钆,過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為美髯公。
82、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
83、適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猶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84、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85、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
86、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87、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88、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89、內(nèi)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90、既生瑜,何生亮
91、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92、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93、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4、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95、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96、亮再不能興兵討賊,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97、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98、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99、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100、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101、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
10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103、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104、志當(dāng)存高遠。
105、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
106、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107、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quán),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108、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109、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110、我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111、夫處世之道,亦即應(yīng)變之術(shù),豈可偏執(zhí)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yīng)變。
11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11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11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16、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
117、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
118、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119、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120、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求時之過已。
121、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2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23、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zhí)常理,寸步不可行矣。
124、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
125、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
。▽O策)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127、三日不見,變刮目相看。
128、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
129、當(dāng)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
130、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131、袁將軍外寬而內(nèi)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zhàn)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13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33、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134、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135、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
136、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137、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138、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139、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4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141、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142、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語
143、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關(guān)羽借呂蒙口罵孫權(quán)
144、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為報當(dāng)日之恩情,關(guān)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評價
14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46、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流傳新野民眾的歌謠
147、華佗仙術(shù)比長桑,神識如窺垣一方。惆悵人亡書亦絕,后人無復(fù)見青囊!——華佗交給吳押獄的《青囊書》,被其妻所燒毀一事,后世的評價
148、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關(guān)于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為一統(tǒng)之基,后世的評價經(jīng)典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49、我有頭否?——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15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名言
151、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身處危難,不拋棄百姓,后世對劉備的評價
152、追歡作樂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鞓樊愢l(xiāng)忘故國,方知后主是庸才后世對劉禪的評價
153、明日兩軍陣前,老夫只需一席話語,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zhàn)自退!趵首钥
154、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155、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許劭對曹操語
156、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對諸葛亮語
157、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諸葛均語
15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59、此間皆是尊神地方。在生之日,家家侍奉,何況今日為神乎?老夫只望蜀兵早早報仇。今將軍到此,百姓有福矣——某老人對關(guān)興語
160、王朗負固守城,難可卒拔。會稽錢糧,大半屯于查瀆;其地離此數(shù)十里,莫若以兵先據(jù)其內(nèi)。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孫靜對孫策語
16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62、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163、操問曰:“云長髯有數(shù)乎?”公曰:“約數(shù)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辈僖约嗗\作囊,與關(guān)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guān)公一紗錦囊垂于胸次,帝問之。關(guān)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dāng)?shù)钆,過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為“美髯公”。
164、曲有誤,周郎顧——江東民謠
165、先生若不出山,如蒼生何也?——劉備三顧茅廬謂孔明語
166、吾皇提劍清寰海,創(chuàng)業(yè)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yè)火德衰,奸臣賊子調(diào)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途經(jīng)臥龍岡,某人唱
167、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168、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169、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guān)。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yīng)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關(guān)羽留書曹操,去尋劉備,后世對關(guān)于的評價
170、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諸葛亮語
171、吾視曹操百萬之眾,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諸葛亮對魯肅語
172、是兒(指劉備)最無信也!——呂布罵劉備
173、昔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dāng)斬之——關(guān)于揮淚斬馬謖一事,諸葛亮語
174、臣請以輕重大小之事,與陛下論之:陛下乃漢朝皇叔,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不思剿除;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乘之尊: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中原乃國內(nèi)之地,兩都皆大漢創(chuàng)業(yè)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興漢室,恢復(fù)山河;今陛下置魏不問,反欲伐吳:竊為陛下不取——諸葛瑾對劉備語
175、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76、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鏡先生語
177、治病須分內(nèi)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guān)將,圣手能醫(yī)說華佗后世對華佗的評價
178、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yè),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quán)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業(yè),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諸葛亮對劉備語
179、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備對表語
180、丕覽表畢,遂問咨曰:“吳侯乃何如主也:”咨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必υ唬骸扒浒勎隳颂?”咨曰:“臣非過譽也。吳侯納魯肅于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于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jù)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論之,豈不為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181、飛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盡隨飛投淮南而。
182、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183、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
184、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185、軍士乘勢掘官民墳冢殆盡。董卓裝載金珠緞匹好物數(shù)千余車,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長安去了。
186、卻說張飛拍馬趕到關(guān)下,關(guān)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guān)、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
187、無敵于天下也
188、劉備留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主力向西擴張。荊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189、文有相如之賦,武有伏波之才,醫(yī)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隱。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勝記,豈可盡數(shù)
190、朝廷抵御敵寇,廣招兵勇,三豪杰出場。
191、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192、魯肅再三糾纏,周倉插嘴,關(guān)羽借機故作生氣狀奪過周倉手中大刀,喝退周倉。周倉會意,退出去。
193、趙云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dǎo)。導(dǎo)抵敵不住,被云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
194、此時曹操已經(jīng)走投無路,便請求關(guān)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馬。關(guān)羽是個很重情義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里時曹操對他的恩義,心一軟,就放了曹操。
195、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如魚得水
196、“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將呂氏殺全家。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huán)報不差!
197、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汜水關(guān)。孫堅驅(qū)兵先入。
198、操曰:“若不殺汝等,則吾號令不行;若殺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軍士擒獲!卑傩战源箿I而去。
199、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還有非常優(yōu)美的場景描述語句。
200、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201、喪事已畢,引軍居江都,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不在話下。
202、許攸出曰,可掘漳水灌城。中山糧決,軍士餓死無數(shù)。
20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204、玄德正慌,方欲自戰(zhàn),高覽后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云也。
205、朝廷腐敗呼風(fēng)喚雨志同道合民不聊生望風(fēng)披靡一貧如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句子:
206、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諧矣!笨酌髟手Z,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207、不如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備:蹋頓可一戰(zhàn)而擒也。”操從其言,封田疇為靖北將軍,作向?qū)Ч,為前?qū);張遼為次;操自押后:倍道輕騎而進。
208、尚逃至中山,盡棄印綬。
209、留郭嘉于易州養(yǎng)病,求向?qū)Ч僖砸贰?/p>
210、桃園三結(jié)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發(fā)榜文四處招兵買馬以平亂。
211、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
212、魯肅又獻上一計:騙關(guān)羽過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擲杯為號沖出殺之。便遣請關(guān)羽赴宴。
213、三國演義的優(yōu)美句段的賞析
214、卻說玄德引十?dāng)?shù)萬百姓、三千余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進發(fā)。趙云保護老小,張飛斷后。
215、卻說曹豹見張飛只十?dāng)?shù)人護從,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趕來。
216、時秋末冬初,涼風(fēng)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四更時分,只聽得西北喊聲震地而來。
217、改元初平。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218、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酌饕娢很娺h去,撫掌而笑。
219、云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后人有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nèi)小龍眠。
220、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221、形容張飛的: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頜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形容關(guān)羽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形容曹操的:身長七尺,細眉長髯三人初戰(zhàn)告捷: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出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biāo)。
222、這一場殺:趙云懷抱后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后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
223、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shù)。如松不才之輩,車載斗量,不可勝記。
224、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225、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
226、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并放火燒宗廟宮府。
227、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彼旖庖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
228、關(guān)羽明知是計坦然答應(yīng)!只帶了周倉隨身為他提刀。席間魯肅提起索回荊州之事,關(guān)羽卻絕口不談,說酒席之間不談國事。
229、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230、一壺濁酒喜相逢。
231、華佗說要割開皮肉,把骨頭上的毒刮去,這會極其疼痛,請關(guān)羽把手臂套住綁緊,把頭蒙住。關(guān)羽卻說不用。
232、關(guān)、張聞之不悅,遂一起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jié)偏生杰士疑。
233、翻身落馬,措手不及,火光盈天,死戰(zhàn)得脫,怠慢軍心,人情勢利,漫山遍野。
234、操下令三軍,袁氏親宗及愿降者,盡留活命,軍民震服。
235、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dāng)?shù)騎躍馬而來。
236、蜀為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回還二百八程,縱橫三萬馀里。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弦之樂。所產(chǎn)之物,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
237、操出兵,尚抵擋不住。佯出降,盡驅(qū)老弱在前,伏兵于后。
238、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劉備身長八尺,兩耳過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關(guān)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
239、正奪路間,只見云長、關(guān)平、周倉引三百軍到。兩下相攻,殺退張邰。
240、孫策既死,孫權(quán)哭倒于床前。張昭曰:“此非將軍哭時也。
241、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
242、丞相驅(qū)兵到處,戰(zhàn)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zhàn)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guān)羽,割須棄袍于潼關(guān),奪船避箭于渭水:此皆
243、義釋曹操赤壁之戰(zhàn)曹軍遭遇火攻,死傷慘重。曹操大敗逃跑,沿路遭遇了張飛趙云等人的截殺,身邊只剩下幾百人馬。
244、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
245、尚遣使再求降,操佯許之,趁夜劫寨。
246、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47、平到董承府用藥調(diào)治,旦夕不離;常見董承長吁短嘆,不敢動問。
248、張飛說他賣豬肉頗有積蓄,可招兵。劉備非常高興。
249、云喘息而言曰:“趙云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墻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
250、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251、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252、三人皆英勇豪邁,抱負甚高,一見如故,桃園結(jié)義,招募鄉(xiāng)勇,造兵買馬,預(yù)報朝廷。
253、玄德、關(guān)、張殺入虎牢關(guān),諸侯各引軍入。
254、曹操從小有權(quán)謀,多機變,年二十,舉孝廉,做了洛陽北都尉,執(zhí)法很嚴,而且不避豪貴,遠近聞名。
255、又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后三千軍催督,軍手執(zhí)白刃,于路殺人。
256、審配不降,操斬之厚葬。袁尚逃無蹤跡。
257、先主命內(nèi)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zhí)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笨酌髀牣叄沽鞅轶w,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258、刮骨療毒水淹七軍之后,關(guān)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罵陣。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關(guān)羽右臂中箭,回兵。
259、且說董承自劉玄德去后,日夜與王子服等商議,無計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賀,見曹操驕橫愈甚,感憤成疾。
260、劉備見了榜文長嘆一聲,剛好張飛聽見,說“大丈夫不去為國出力,在這里長嘆什么!眲湔f力不從心,所以長嘆。
261、背后一將,手提大刀,引著千余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dǎo),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
262、勇將不怯死而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263、可憐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廢。卓所立陳留王協(xié),表字伯和,靈帝中子,即獻帝也;時年九歲。
264、邰與云戰(zhàn)三十余合,撥馬敗走。云乘勢沖殺,卻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
265、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
266、在《三國演義》第一回當(dāng)中,對出場的人物進行了很多的描述,其語句非常優(yōu)美。
267、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
268、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庭,盡為焦土。又差呂布發(fā)掘先皇及后妃陵寢,取其金寶。
269、張昭令孫靜理會喪事,請孫權(quán)出堂,受眾文武謁賀。孫權(quán)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
270、人薦袁紹舊將田疇深知此境,操召而問之。疇曰:“此道秋夏間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最難行動。
271、單刀赴會赤壁之戰(zhàn)之后。三國鼎立逐漸形成。
272、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273、箭頭有毒,毒已入骨。于是請來了曾經(jīng)為周泰療傷的名醫(yī)華佗。
274、原來張飛去救龔都,龔都已被夏侯淵所殺;飛奮力殺退夏侯淵,迤邐趕去,卻被樂進引軍圍住。云長路逢敗軍,尋蹤而去,殺退樂進,與飛同回見玄德。
275、各出隘口,占住山險下寨。玄德使云長尋覓張飛。
276、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277、飛見豹,大怒,拍馬來迎。戰(zhàn)了三合,曹豹敗走,飛趕到河邊,一槍正刺中曹豹后心,連人帶馬,死于河中。
278、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手刮骨,談笑中沒有絲毫痛苦的神色。事畢,兩人互相驚嘆,關(guān)羽稱贊華佗的醫(yī)術(shù),華佗贊嘆關(guān)羽的勇氣毅力。
279、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80、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28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282、本屬東吳。東吳一直想找機會討回。
283、云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
284、經(jīng)過華容道,關(guān)羽已經(jīng)在這里埋伏多時。原來諸葛亮早已經(jīng)料定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跑,就讓關(guān)羽帶兵埋伏在這。
285、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86、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287、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88、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289、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290、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291、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29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93、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29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9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96、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97、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98、赤膽平亂世,銀槍定江山。
299、運籌又遇強中手,斗智還逢意外人。
300、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于養(yǎng)毒。
301、忽然狂風(fēng)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但見怪石嵯峨,槎丫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
302、龍在沙灘被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⒎钌铰狅L(fēng)嘯,龍臥淺灘等海潮。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如日東山能再起,大鵬展翅恨天低。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fēng)山再起時。有朝一日龍得水,必令長江水倒流。
303、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天下負心人!
304、那胡車兒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異人也。
305、大丈夫,出身貧賤并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
306、若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善自圖之!
307、飛令人將酒來,與部將同飲,不覺大醉,臥于帳中。范、張二賊,探知消息,初更時分,各藏短刀,密入帳中,詐言欲稟機密重事,直至床前。
308、溫侯神射世間稀,曾向轅門獨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號猿直欲勝由基;⒔钕翼懝_處,雕羽翎飛箭到時。豹子尾搖穿畫戟,雄兵十萬脫征衣。
309、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zhàn)。
310、智與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難容。
311、遇到挫折就放棄了,還做什么大事!
312、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13、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
314、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315、美麗的花啊,被西風(fēng)吹散的花啊,我的命運和你何其相似。
316、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317、這世道,委屈的人多啦,一將功成萬骨枯,大江東去,盡是英雄血。
318、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
319、血流芒碭白蛇亡,赤幟縱橫游四方。秦鹿逐翻興社稷,楚騅推倒立封疆。天子懦弱奸邪起,宗社凋零盜賊狂?吹絻删┰怆y處,鐵人無淚也凄惶。
320、以此獲罪,何愧海內(nèi)?
【三國演義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經(jīng)典語錄12-29
三國演義經(jīng)典語錄(3篇)12-31
經(jīng)典語錄04-15
的經(jīng)典語錄09-05
經(jīng)典經(jīng)典語錄03-25
國外名人經(jīng)典語錄名人經(jīng)典語錄04-12
明曉溪經(jīng)典語錄成長的句子經(jīng)典語錄01-29
白說經(jīng)典語錄 白巖松經(jīng)典語錄大全03-11
冬天的經(jīng)典語錄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