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程門立雪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程門立雪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程門立雪》是滬教版二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宋朝的大學問家楊時為了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就到老師家,當看到老師在午睡時,就一聲不響地站在雪地里邊等候,邊小聲地背書。短文贊揚的是楊時尊敬老師,求知心切,意志堅定的優(yōu)秀品質。這個單元要求學生養(yǎng)成讀課文邊讀邊想的習慣。所以教學設計時,我特意設置了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
首先,我出示以往學生們讀過的成語故事中的插圖,讓他們回憶已學過的成語,復習舊知導入新課文《程門立雪》。接著我出示《程門立雪》這篇課文里的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直觀的視覺材料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學生們可以看到很多信息,比如今天的天氣很寒冷,一個大雪紛飛。雪地里,有兩個人站在一扇虛掩的門前,一動也不動。而且他們的肩上,帽子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雪花。等到學生說出這些以后,我立馬抓住他們所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提問。站在雪地里的人是誰?他站在誰家門前?這么冷的天氣,他為什么要站在雪地里?門沒鎖,他為什么不進屋?這是第一個激發(fā)求知,促使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因為之前學生感悟了圖片上的內容,事實上,就算我不提出這幾個問題,他們也很想知道《程門立雪》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被我這樣一渲染,他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于是我們開始了,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尋找以上問題的答案。
在完成第一次求知探索后,因為答案很容易尋找,學生們收獲了自信,課堂氛圍活躍了起來,接著我請學生用課文中的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程門立雪》中的主人翁,學生們都能準確找到相關語句,其實就是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楊時是宋朝著名學者。他很愛學習,也非常尊敬老師。再指導完學生朗讀第一小節(jié)后,課文的教學的節(jié)奏稍微慢下來一點,此時,我繼續(xù)向學生拋出問題,你的介紹中說楊時是一個愛學習的人,你能找到證據證明嗎?并且還非常尊敬老師,是不是也有證據呢?這個問題難度比課前預習提的難度要大,因為在整體感知課文后,學生對整個成語故事有了整體的了解,所以問題難度如果沒有提升,隨口就能答出來,不利于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因為如果一個蘋果隨手都能摘到,人往往不稀罕,只有伸出手,跳起來摘到的蘋果才覺得甜。接到這個問題后學生們立馬到課文里圈劃起來,劃出了相關的句子,圈出了關鍵詞語。在進行交流時大家紛紛舉手,都想說一說自己找到的證據。課堂氛圍再一次活躍了起來。借著學生們高漲的熱情,我指導好課文
2、3小節(jié)的朗讀,學生們在深情的朗讀中,似乎穿越到了宋朝,來到了楊時身邊,臉上都露出了敬佩的表情。
接下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情感教育。整個文章都在歌頌楊時的愛學習,尊敬老師。大家都很想知道立在雪中的楊時最后結局怎樣。我利用大家對故事結局的好奇,再次設計了一次邊讀邊思。這一次,我不是自己向孩子們提問,而是營造語境:楊時就這樣站在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中,他不知道程頤老師什么時候才會醒來,他就這樣一直等著,等著······此時,你們最想知道什么?孩子們都很善良,他們都很想知道程頤老師什么時候醒來,他們都很想知道程頤老師醒來后會說些什么,會怎么做。這樣讓孩子自己把問題說出來,再讓他們去尋找答案,他們就會很主動。在一種對楊時的關心或者擔心中,潛移默化地
對楊時更加敬佩了。要說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中,也能感受到孩子們對楊時的敬佩,但還不及此時從心底里對楊時的敬佩。
整堂課在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的推動下,順利地完成了。留在我們課堂的是孩子們可圈可點的課堂表現和朗朗的讀書聲;留在孩子心中的是楊時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老師的尊重;留在我眼里的是抓住孩子求知綻放出的語文課的魅力。
【程門立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3-07
匆匆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17
夜色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5
杞人憂天教學反思《杞人憂天》教學反思03-07
池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通用03-03
花之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4-13
教學反思體育教學反思最新11-18
琥珀教學反思 《琥珀》教學反思11-15
蕭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參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