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領雁工程學員進入實踐第一階段,進駐各實踐學校。這堂課是所謂的導師示范課。備課時我也考慮了很多,最初的教學設計密度較大,不僅了解了花園的變化,又感悟了巨人從砌墻到拆墻的內(nèi)心轉變過程?墒撬记跋牒螅疫是決定呈現(xiàn)最常態(tài)的語文課堂,把“巨人的轉變”部分斬去,增加讀課文的時間,加強字詞的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重視資料袋的教學。
資料袋介紹了童話的兩種類型,讓學生閱讀后進行交流,同時教師適時介紹著名作家的一些童話,讓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能夠去閱讀這些經(jīng)典。下課后,李晨浩就跑過來跟我說,他家里有《大林和小林》,第二天他把書拿來了,我就讀了兩篇給學生聽,一個個都聽得很投入。過了兩天,鈕天霽告訴我他有《寶葫蘆的秘密》,也把書拿過來給大家看。這就是我這樣設計的目的。當然,也有老師覺得是否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到課文結束作為拓展。當然可以,只是我這樣設計是要讓學生處分利用資料袋,放前面可以進一步強化。
第二環(huán)節(jié):字詞教學有針對性。
(1)拼讀生字。
黑板上出現(xiàn)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詞以及幾個沒有要求而且比較少見的難讀字詞,給生字注上拼音,指名學生拼讀。生字教學是一二年級的重要內(nèi)容,在四年級的課堂上還會出現(xiàn)拼讀生字的環(huán)節(jié),也許有人會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相當?shù)钠醋x能力?墒聦嵳嫒缥覀兯竼?撇開這個原因不說,就我自己班的學生現(xiàn)狀,有六個孩子拼音沒有完全過關,兩個孩子根本不會拼,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比較關注拼讀環(huán)節(jié)。今天站起來拼讀的學生對拼音沒有問題,但是兩個整個認讀音節(jié)全部讀錯。由此可見,即使到了中年級,拼音也還是需要鞏固。
(2)隨機理解
對于詞語的理解,隨文理解會更方便,因為孩子有一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但是我們也要因詞而異,比如對“臉頰”的理解,在朗讀詞語時,我請學生摸摸自己的臉頰,并告訴他們臉頰就是自己的臉蛋,而且“臉蛋”也是學生說出的。在這樣不經(jīng)意的學習中學生明白了臉頰的意思。
(3)想象理解
學生從“巨人激動地跑到花園里,他看到花園里草翠花開,有許多孩子在歡快地游戲,他們大概是從圍墻的破損處鉆進來的。”讀到了一座美麗的花園。我請學生想象:“草翠花開”是怎樣一幅景象?第一個孩子說:“那里草很綠,花兒都開了,非常好看。”第二個孩子說:“草綠綠的,像鋪上了一塊綠地毯,五彩繽紛的花朵在草地上跳舞。”在學生的想象中,理解了“草翠花開”的意思,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意識,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4)關注筆順
詞語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挑了五個詞語進行聽寫:覆蓋、圍墻、告示牌、拆除、增添。請五個學生寫在黑板上,其他學生一邊看他們的筆畫筆順,一邊自己在桌子上寫一寫。對于本課生字中有兩個字的筆順可能會產(chǎn)生分歧,較對時要特別強調(diào),“墻”右邊先寫“十”,“牌”第二筆是豎。新教材以來,學生的書寫筆順已成為相當嚴重的問題,這已經(jīng)形成共識,因此,各個年級都要加以重視。“覆”筆畫較多,可以分解,方便學生觀察;“添”強調(diào)最后兩點是左右排列;“拆”字的一點容易忘記,直接告訴學生加上一點表示要把這一豎給拆了。先寫后分析效果會更好。
(5)即時鞏固
為了讓每個學生鞏固好生字,請學生在自己的書本上把這幾個生字寫一寫,當場鞏固,即使只寫一遍也比課后抄三遍的效果好。
第三環(huán)節(jié):你讀到了一座怎樣的花園?
有的讀到了一座美麗的花園,有的讀到了一座冰冷荒涼的花園,有的讀到了一座神奇的花園等等,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感受花園的美麗、冰冷與神奇。
并由此引出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為什么同一座花園,在同一個季節(jié),時而鮮花盛開,時而冰雪覆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
盡管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并不多,但是時間并不寬裕,課堂結束得還是比較匆忙。
上一篇:《白鵝》第一課時教學體會
下一篇: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巨人的花園》第一課教學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