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壓強》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壓強》教學反思1
上課的內容是大氣壓強。課前我們備課組做了很多準備,為了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氣壓強無處不在,我們設計了十幾個實驗,這些實驗都利用我們平時隨處可見的物品。本來覺得現(xiàn)象非常明顯,結論肯定很容易得出,可是卻發(fā)生了沒有料到的情況。首先,我用熱水涮了一下礦泉水瓶子,然后把熱水到處,迅速的把瓶蓋擰緊。不一會伴隨著咔咔的響聲瓶子就癟了。學生還說“勁可真大”我問同學們,是誰把瓶子壓扁的?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是空氣。接著我又拿出兩個玻璃片,很容易的就把玻璃偏分開了。然后我又在玻璃片上面滴了幾滴水,讓一位同學把這兩個玻璃片拉開。費了很大力氣也沒有拉開。我又問大家“是誰壓著玻璃片,不讓我們把玻璃片分開呢?”大家很堅定的說“空氣”接著我在礦泉水瓶子側壁鉆了一個孔,然后到滿水,水從小孔噴射出來,然后我迅速的把瓶蓋擰緊,小孔不在向外噴水了,接著問大家“是誰不讓水往外l流呢?”大家說“是空氣”。這時候我觀察到班級里一位平時成績很不錯的同學,一直在思考什么,并且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興奮。等到其他同學都不說了,他站了起來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你在做實驗的時候都用到了水,怎么能說是空氣呢,沒有液體壓強的原因嗎?”大家也七嘴八舌的.附和起來,我讓大家仔細觀察實驗,小孔在什么時候流水,什么時候不流水,大家說不擰蓋子的時候水可以流出來,擰緊蓋子水就不流了。那么兩次水都是一樣的水,有無蓋子的區(qū)別就在于液面上方是否與大氣聯(lián)通。是誰影響水的流淌呢?他這是恍然大悟,確定是因為空氣的因素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首先就是備課的角度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不要自認為很簡單,很容易理解就覺得學生在理解上沒有問題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發(fā)展階段,我們不能只憑經(jīng)驗判斷,要注意引導,注意自己表述的語言是否到位。在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解決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如果這節(jié)課上,我忽視了這個同學的想法,他一定會覺得知識是和實際脫軌的,要去背知識,這樣勢必會打消他學習的積極性,他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動腦思考了。如何正確的引導他才是最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用善于觀察的眼睛去透視孩子的想法,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知識的方法,途徑。教學也應該是一個不斷反思,實踐的過程。
《壓強》教學反思2
該節(jié)課是典型的科學探究實驗課,雖說是以學生實驗探究為主,但老師在新課教學中的.引入和實驗過程中的疏理點撥要有藝術技巧,尤其是讓學生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實驗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并且給學生機會,到前面展示實驗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說明現(xiàn)象表明的結論。我認為調動學生思維的重要方法是,把課堂盡可能還給學生,學生能做,能講的,老師就不能代替。老師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jié)課前播放美國電影《龍卷風》片段,讓學生見到龍卷風產(chǎn)生的危害,將“父親”從地下室內“吸”上了天空,引起了學生極大興趣。引入新課,采用了演示實驗方法,晃動塑料管,泡沫小球從塑料管中飛出,象天女散花,使學生感受到了物理現(xiàn)象的神奇,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壓強》教學反思3
用“奧林匹克”號和“豪克”號相撞的故事引入課題,對海事法庭的判處提出質疑,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其積極性。在探究結論的過程中,通過先猜想,再分組探究,并展示交流、分析論證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最后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加以鞏固。通過比賽學生親身體驗,感受規(guī)律,理解規(guī)律。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整體狀態(tài)不錯,課堂進行的'比較順利,通過當堂檢測發(fā)現(xiàn),對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好。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合作探究的小實驗,應該加強指導,多做幾次,使效果比較明顯一些;不要把自己的猜想加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分組探究要求沒有細化,應該再強調細一些,便于學生探究;學生展示應該從各個角度展示,充分體現(xiàn)其成果。針對以上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時刻注意,并不斷改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壓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壓強教學反思04-26
水的壓強教學反思03-07
壓強教學反思12篇06-14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反思04-03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教學反思04-03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04-09
液體的壓強教學反思(精選11篇)04-17
《壓強》教案11-07
《壓強》教案優(yōu)秀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