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連加、連減》教案

時間:2022-07-14 19:17:3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連加、連減》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連加、連減》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連加、連減》教案

《連加、連減》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3個數(shù)的連加連減,并能計算出得數(shù)。

  2、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喜歡參加數(shù)學計算活動,體驗活動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仿真人民幣,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統(tǒng)計格,題卡,小票,紅旗,獎品,購物籃,塑料袋6個。

  2、學具:仿真人民幣,鉛筆,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好,走線。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今天教師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好,打過招呼之后呢,(。教案網(wǎng)出處)就不要看客人老師了,轉過來和陳老師做好朋友吧,陳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師: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陳經(jīng)理,今天特地來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我們超市舉辦的"超市大贏家"的游戲比賽,想?yún)⒓訂幔?/p>

  師:讓我們一起先排好隊,順時針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腳尖親腳跟,安安靜靜地走去超市吧。

  2、線上游戲:快樂大巴

  師: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還有玩具汽車呢!我們先來玩玩開汽車的游戲好嗎?

  師:這是一輛開往北京的"快樂大巴",被我摸過頭的小朋友,請你們先上車吧。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車上現(xiàn)在有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快上來,車上現(xiàn)在共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請下車,車上現(xiàn)在剩幾人?

  二、集體活動

  1、學習3個數(shù)連加

  師:我們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小朋友手上已經(jīng)戴好了"爸爸""媽媽""寶寶"的胸牌,請你們選擇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胸牌,組成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并且,請根據(jù)你們胸牌的顏色,選擇相應的家庭代號,輕輕的坐下來。

  師:比賽正式開始!我為每個家庭準備了20元的備用金,今天的比賽規(guī)則是用錢用得合理,完成工作最迅速的家庭,就是我們的冠軍家庭。現(xiàn)在請每組家庭派一名成員來領取備用金。

  師:我們要開始購物了,請每個家庭去超市購買三樣物品,買單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名幼兒組成的家庭自由購物,音樂)

 。◣煱缪荩河H愛的顧客朋友們,歡迎光顧好上好超市,由于現(xiàn)在是下班時間,是購物高峰期,人員擁擠,請您帶好您的寶寶,管理好您的財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謝謝。

 。總家庭排隊買單)

  師:請每個家庭分別說說,你們買了什么?

  師:我們買的3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師:哦,剛才已經(jīng)買過單了,但是陳經(jīng)理想知道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超市大贏家"第一回合的.挑戰(zhàn)開始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在黑板上計算出你們買的三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哪組家庭最先完成工作的就是第一回合的冠軍!

 。ㄒ龑в變阂黄鸩僮,列式計算。選出暫時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ㄒ龑в變菏稣f自己的計算思路)

  師小結:真不錯,要計算三樣物品一共多少錢,就用三個數(shù)連加。

  2、學習三個數(shù)連減

  師:3月11日,日本發(fā)生了大地震,由此引發(fā)海嘯,造成重大人民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為幫助日本群叢度過難關,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受災的日本人嗎?

  師:好,好上好超市正在舉辦募捐活動,請每個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幫一幫那些可憐的人們,捐款的金額不限制,也就是說你們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但是,捐款也是有要求的哦,在捐款之后,請在黑板上記載好你的捐款金額。

 。ň杩钆c記錄)(師:謝謝!您真有愛心!謝謝!受災的人們會感謝您的!謝謝,你是愛心小天使。

  師:各組家庭請注意,20元備用金,超市購物花了一些,捐款花了一些,還剩下多少錢?我們應該怎么計算呢。這可是"超市大贏家"第二回合的較量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來大顯身手。

 。ㄒ龑в變阂黄鹆惺接嬎,評選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師小結:哎呀你們真是太厲害了,我也是這樣想的,要想知道還剩下多少錢,就要用錢的總數(shù),減去第一次花掉的,再減去第二次花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連減。

  三、分組活動

  師:每個家庭剩下的錢不多了,可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辦呢?(幼兒:賺錢)

  師:好,超市有一些工作需要各位幫忙完成,這可是第三回合的較量哦,哪組家庭先完成工作可以為你的家庭爭得一面紅旗。

  力量組:超市的玩具柜套圈擺亂了,需要一定的力氣來整理哦,因為你們是力量組的,請你們把每個圈內的計算題算出來,套在和它得數(shù)一樣的套圈娃娃身上,用線連起來。

  智慧組:超市又到清帳的時候了,請你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幫陳經(jīng)理把這些帳單的結果算出來。

  (幼兒工作,教師巡回檢查,核對。評選出第三回合領先者,貼好紅旗。)

  四、交流小結,延伸生活,師幼道別

  1、評選冠軍,頒發(fā)獎品。

  師:那么,哪組家庭是今天的超市大贏家呢?好,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今天的冠軍家庭!好,現(xiàn)在開始發(fā)放獎品。

  師:冠軍只能評選出一個,沒有得到冠軍的家庭并不是很差,你們也是最棒的!加油,在以后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計算速度,也來嘗嘗拿到冠軍的滋味,好嗎?

  2、"超市大贏家"的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好家庭收支記錄,做個理財小管家哦!

  3、師幼道別。

  師:今天玩得開心嗎?今天呀,陳老師可是托你們的福,風風光光的過了一把經(jīng)理癮哦,好,和陳經(jīng)理再見啦!

《連加、連減》教案2

  教學內容:P72連加連減

  教學重點: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圖意,正確列出算式。

  教學用具:貼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2=5+2=7+1=2+1=3+5=6+2=8+2=

  4+4=8+1=7-2=5-3=9-7=2-2=8-5

  3-2=10-3=7-2=6-1=5-2=1+3=

  一、新知

 。ㄒ唬1、出示玩具圖(投影)

  2、生觀察說圖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3、一共有幾個玩具?你會列式嗎?

  4、指生匯報,列式。師板書:4+3+2=9

  5、小組討論,7這個算式怎么計算?

  6、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7、還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師板書:4+2+32+4+33+4+2……

  8、生說算式怎樣計算?

  9、運算順序:先用第一個數(shù)和第二個數(shù)相加,再用得數(shù)加上第三個數(shù)

  板書:連加計算

 。ǘ、出示買魚圖(投影)

  1、看圖說圖意

  2、根據(jù)圖意列式10-2-2

  3、讀算式

  4、試著算一算,生嘗試練習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板書:10-3-2=5

  6、哪位同學說說這是一道什么題?板書:連減

  7、請同學們想想連加和連減題再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課間休息放音樂做操。

  二、練習

  1、把復習題中每組相關的題合并成一道連加或連減題并計算(投影)

  1+3+2=5+2+1=2+1+5=6+2+2=

  4+4+1=7-2-3=9-7-2=8-5-2=

  10-3-2=6-1-2=

  3、先把算式補充完整,然后列式計算。

  10-3-()=()

  同學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填上數(shù)使橫行、豎行的三個數(shù)相加都得9。

  239

  1

  9

  五、

  說說你是怎樣填出口里的數(shù)的。

  今天學到了什么?

  六、板書

  連加、連減計算

  4+3+2=910-3-2=5

  77

  3+4+2=9

  2+3+4=9

  2+4+3=9

《連加、連減》教案3

  教學目標

  掌握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備 注

  一、復習鋪墊

  1、板演:

  11/18+5/6+5/91-2/5-1/10

  3又11/18+2又5/66又1/5-1又3/8

  2、說算法。

 。1)三個異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可一次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

 。2)1里連續(xù)減去兩個分母不同的'真分數(shù),可先通分,把1化成假分數(shù)再相減。

  (3)帶分數(shù)加減法,整數(shù)部分,分數(shù)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數(shù)合起來。

  問:如果被減數(shù)的分數(shù)部分不夠減,怎么辦?

  3、揭示課題

  今天要進一步學習帶分數(shù)的連加連減要理清算理,掌握算法,正確計算。

  二、學習新知

  1、帶分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5,觀察這是一道怎樣的計算:

  計算3又11/18+2又5/6+4又5/9

 。2)學生嘗試

  解1:3又11/18+2又5/6+4又5/9

  =3又11/18+2又15/18+4又10/18

  =9又36/18

  =11

  解2:3又11/18+2又5/6+4又5/9

  =3又11/18+2又15/18+4又5/9

  =5又26/18+4又5/9

  =6又8/18+4又5/9

  =6又4/9+4又5/9

  =1

  教學過程

  備注

 。3)反饋后討論

  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方法好?

 。4)歸納

 、賻Х謹(shù)連加,可一次通分,一次計算。

 、谟嬎憬Y果,帶分數(shù)的分數(shù)部分是假分數(shù)時要化成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和原來的整數(shù)部分合并起來,

 。5)練一練

  3又4/5+9又5/6+2又8/157/8+5又5/12+5/6

  2又2/3+1又3/4+7/12

  2、帶分數(shù)連減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6

  計算61/5-1又3/4-2又9/10

 。2)嘗試

  解16又1/5-1又3/4-2又9/10

  =6又4/20-1又15/20-2又18/20

  =5又24/20-1又15/20-2又18/20

  =4又44/20-1又15/20-2又18/20

  =1又11/20

  解26又1/5-1又3/4-2又9/10=6又4/20-1又15/20-2又9/10

  =5又24/20-1又15/20--2又9/10

  =4又9/20-2又9/10

  =4又9/20-2又18/20

  =3又29/20-2又18/20

  =1又11/20

  (3)反饋、討論

 、倌姆N方法好?為什么?

  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一次通分簡便,可減少很多計算過程。

  ②通分后相減時,遇到什么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③退1再退1與一次退2。誰更方便?

  3、歸納

  帶分數(shù)連減,通分后要注意觀察,先估算,應叢被減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拿出幾化假分數(shù)才夠減,就一次拿出幾化成假分數(shù),然后再相減。

  4、練一練。

  9又1/4-2又5/6-3又7/810又1/6-1又1/2-3/4

  四、課堂

  今天學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帶分數(shù)連減時,當被減數(shù)的分數(shù)部分不夠減時該怎么辦?你怎樣了來判定從被減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拿出幾化成假分數(shù)?(先觀察、估算)

  五、綜合練習

  1、板演:

  3又17/18+11/12+6又3/41又13/14+6/7+4又2/1

  5又7/8+2又2/3

  2、繼續(xù)獨立完成:

  3又1/3-1又8/9-5/621-9又7/9-10又2/3

  8又2/5-2又9/10-1又14/157又3/10-4-1又7/10

  3、反饋、校正。

  4、看紙卡片訓練:

  11又2/3+3又5/6()+74/9()

  20-5又1/2()-3又5/6()

  六、作業(yè)《作業(yè)本》

  義務教育浙教版“數(shù)學”第十冊教學設計

《連加、連減》教案4

  目標

  使學生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法則,能夠正確地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連加、連減,會口算簡單的同分母的分數(shù)加、減法。

  教學及訓練

  重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對計算結果出現(xiàn)分子是”0“的情況,會正確寫”0“。

  儀 器

  教具

  教學內容和過程

  教學札記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指名學生說出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

  2、計算下列各題。

 。++

  訂正后,提問: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二、探索研究

  1、揭示課題:同分母分數(shù)的連加、連減。

  2、教學同分母分數(shù)的連加。

  教師出示例4,指名讀題,說題意。

  問:這道題里有幾個分數(shù)?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

  怎樣計算呢?讓學生討論,并說一說怎樣計算?赡艽蟛糠滞瑢W會說出按順序分兩步計算,即先計算+,得出的和再和相加。

  這時教師再啟發(fā)學生想一想,還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根據(jù)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說出也可以把三個分數(shù)的分子連加起來,分母不變。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寫完得數(shù)1后,引導學生再認真審題,明確題中已知條件中的分數(shù)是有單位名稱的,所以在寫出計算結果后還要注上單位名稱。

  3、教學同分母分數(shù)的連減。

  教師出示例5。

  啟發(fā)學生思考:題中的”1“是整數(shù),而另外兩個數(shù)是分母為12的分數(shù),能直接相減嗎?

  怎樣才能直接相減呢?(把1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shù))

  同學們根據(jù)例4連加的計算,能算出這道題嗎?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當學生把計算結果寫成0時,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讓學生明確:在分數(shù)除法中,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shù),分母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shù),因為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自然數(shù)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數(shù)都等于0。

  三、課堂

  1、引導學生出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要把分子連加、連減,分母不變)

  2、指名學生回答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結果應該注意什么?(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是假分數(shù)的要化成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分子是0的分數(shù)等于0)

  四、課堂實踐

  1、做例5下面的”練一練“中的題目。

  2、完成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二第9、10題。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二的第11-14題。

《連加、連減》教案5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運算。

  2、發(fā)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二單元混合運算的這部分知識。本課指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掌握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技能。

  3重點難點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運算。

  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的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

  1、填空

  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shù)位要(),從個位算起,

  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向十位借()當十。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8+25+18= 90-25-11=

  學生獨立完成,并找兩名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訂正;

  師:連加、連減的題按什么順序計算?

  生:連加、連減的題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活動2【講授】創(chuàng)設情境,新知探究

  1、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你們乘過公交車嗎?你平時乘車都去過哪里?

  2、自主探究,提出問題。(出示例3)。

  師:你們瞧,一輛5路公交車緩緩地開過來了,它停在了南山站。

 。1)仔細觀察,你從圖上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車上原來有67人、從后門下車25人、從前門上車28人。

  (多找?guī)酌麑W生說67、25、28分別表示什么)

  (2)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學生可能會列出以下幾個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3、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1)師提問引導67-25+28這道題與前面所學的有什么不同?運算順序是什么?能不能直接口算?如果不能口算,那該怎么辦?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加減混合運算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3)分小組討論如何筆算67-25+28。要求:先獨立思考,再與同桌討論計算方法。最后在練習本上試做。

  4、匯報成果,比較評價。

  (1)指名兩位學生(板書各種算法)

 。2)引導觀察,對比上述兩種計算方法,師提問:哪種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小結:加減混合的運算式題,在筆算過程中把兩個豎式寫成一個豎式比較簡便,計算過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計算速度,還要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習慣。

  師:你們可真棒,看下面這道題你會做嗎?

  出示例4:72-(47+16)=

  啟發(fā)性提問:

 。1)這道題有什么特點?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這道題有簡便的書寫格式嗎?大家試試看.

  由學生在小黑板上試做,教師行間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教師先出示正確做法.

  重點討論有沒有簡便寫法,出示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下面情況。有沒有錯誤,錯在哪里?

  第一步是正確的,第二步的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填倒了,63減去72是不夠減的。因此,像這樣的題,只能列兩個豎式,沒有簡便寫法。

  活動3【活動】鞏固練習

  一、用豎式計算

  1、52+29-38= 65-28+17=

  2、32+(55-46)= 86-(13+42)=

  二、解決問題

  學校合唱隊原來有65位同學,27位同學畢業(yè)了,又加入了25位新同學,現(xiàn)在有多少位同學?

《連加、連減》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3、初步感知連加、連減式題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表達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聯(lián)系實際情境,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和理解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1、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數(shù)學問題,同時學會傾聽、交往與合作。

  2、理解連減的含義。

  教學過程(www.3edu.net):

  一、 情境引入

  1、課件演示情境圖(聰明屋)

  師:今天,我們要去數(shù)學聰明屋里去玩玩。在聰明屋里有很多聰明題,看看我們班上誰最聰明?,四位小動物先出來歡迎我們了?纯此麄兘o我們帶來了什么題目。(課件)

  長頸鹿 小狗 小烏龜 小貓

  2+3 4+0 9-3 8-1

  5+4 4+3 6-2 9-0

  師:你想和誰交朋友,就算算它帶給你的題目吧。ㄕ埶奈粚W生口答)

  2、小結

  師:今天我們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為小動物解答了難題,你們可真了不起,希望你們在聰明屋里學到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

  二、 探究新知

 。ㄒ唬┨骄窟B加

  1、說圖意。課件演示小雞圖(動態(tài))。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小雞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ㄔ瓉碛5只小雞在吃米,先跑來了兩只,又跑來了一只。)

  (2)師:根據(jù)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學生復述圖意,指名說,同桌說,齊說。

  2、嘗試列式。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只,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為什么?

 。1) 名學生口頭列式。5+2+1=

  (2) 讀算式。(師:剛才的小朋友讀得真不錯,你也跟著他讀一讀吧)

 。3) 比較不同。(請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有三個數(shù),兩個加號)

 。4) 小結:像這樣把三個數(shù)或更多的數(shù)加在一起,就叫連加。(板:連加)

  3、說算理。

  師:這個算式你會算嗎?(指名說: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

  請學生跟說,齊說,同桌說。

  (二)探究連減

  1、說圖意。

  師:你們幫小雞解決了難題,他們可高興了,過了一會兒,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ㄔ瓉碛8只小雞,先跑掉了3只,又跑掉了2只,還剩下幾只?)

  指名說圖意(同連加)

  2、寫算式。

 。1)師:這道題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呢?——減法,為什么?

  學生列式。(板書:8-3-2=)齊讀算式。

 。2)師:這道算式和以前的減法有什么不同?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板書:連減)

  (3)小結:像這樣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去掉幾個數(shù),用連減。

  3、說算理。

  師:你會算嗎?(先算8-3等于5,再算5-2等于3)

  學生跟說,齊說,同桌說。

 。ㄈ┬〗Y。

  今天我們學會了連加、連減,在計算時,一般是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的。

  三、練習鞏固

  師:聰明屋里還有很多聰明題, 需要我們小朋友來解答,請你們幫幫這些小動物的忙。

  1、課件出示燕子圖、豬八戒吃西瓜圖。(請學生復述圖意,再在課本上列式計算,并說算理)

  2、課件出示小棒圖和三角形圖。(方法同上)

  3、算式(折疊卡片)!獙W生說出計算過程。

  3+4+1 6+4+0 4+3+2 2+2+4

  8-5-3 9-5-4 10-6-2 8-0-6

  4、應用。

  聰明屋里的商店里也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我們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表格。

  食品

  火腿腸

  果凍

  面包

  可樂

  QQ糖

  薯片

  單價

  2元

  4元

  1元

  3元

  1元

  5元

  1、 你選擇幾種食品,算一算需要多少錢?用我們今天學的知識來解決。(連加。自己把算式寫在作業(yè)紙上。再全班交流)

  2、 如果,媽媽給你10元,你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

  (連減。4人小組討論,并把算式記下來)

《連加、連減》教案7

  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掌握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材分析:這兩個例題是教學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方法。例5是帶分數(shù)連加,與帶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相同,幾個加數(shù)可以一次通分,最后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是假分數(shù)的要公成帶分數(shù)。例6是帶分數(shù)的連減。當被減數(shù)的分數(shù)部分不夠減時,從被減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使拿出1化成假分數(shù),和原來的分數(shù)部分合進來還不夠減時,就要從整數(shù)部分拿出2化成假分數(shù),和原來的分數(shù)部分合起來再減。可以一次通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把整數(shù)或帶分數(shù)轉化成假分數(shù)。P136準備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

  二、嘗試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學例5

  A、出示例5

  B、看一看它們的分母相同嗎?怎么辦?

  C、對計算的結果有什么要求?

  D、看書P136

  E、說一說帶分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

  F、試一試P136

  2.教學例6

  A、出示例6

  B、看一看它們的分母相同嗎?怎么辦?

  C、通分后再看看,分數(shù)部分夠減了嗎?不夠減又要怎么辦?

  D、從整數(shù)部分拿出1化成假分數(shù),和原來的分數(shù)部分合起來后,夠了嗎?還不夠,怎么辦?

  E、在剛才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F、

  G、試一試

  3、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1.計算練習P137、1--3

  2.說一說你在計算過程中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帶分數(shù)連減時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做得又對又快?

《連加、連減》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直觀圖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能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和順序,能正確地口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

  3、初步學習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借助直觀圖理解連減的含義。(減法動態(tài)圖能理解,靜態(tài)圖沒有劃去、虛線這些鮮明的減法標志,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圖的意思)

  2、計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學生一般能掌握。但是計算時先算左邊,得到的結果記在心里,再算右邊的!@個計算方法(過程)部分學生可能難掌握,需要讓學生多說一說。(同桌說、指名說)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4組口算

 。1)學生口答結果,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答案。

 。2)點擊課件,暗示。再點擊課件,提出問題:每組的兩道題有什么關系?

 。3)讓學生回答。(說的有點道理即可)

  2、看圖列示

  (1)出示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雞、男孩、樹……)

 。2)繼續(xù)提問:你能問一個關于圖里小雞的問題嗎?

  預設:①生:有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2只小雞,一共有7只小雞。(直接說了)

  如果學生直接說出一共有7只小雞,追問:哦,7只小雞,你是怎么列式的`?

 、谏鹤筮呌5只小雞,右邊有2只小雞,一共有幾只小雞呢?(……能提出問題的估計很少……)

  如果學生能提出問題,再提問:誰能列算式解決這個問題?

 。3)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現(xiàn))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看圖列算式解決問題了,咱們把圖變一變。

  (點擊幻燈片,進入新知學習)

  二、探究新知

  1、連加

 。1) 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來了1只小雞。ㄉ2:右邊有3只小雞了。

  (2) 向學生提問: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 預設

  情況①:原來有5只小雞吃米,又來了3只小雞,一共有8只小雞。5 3=8

  情況②: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就是7只。 5 2=7

  后來又來了1只小雞,現(xiàn)在一共有8只小雞。 7 1=8

  情況③: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一共是8只小雞。

  5 +2 +1=8

  學生的回答可能什么情況都有,能提出“一共有幾只小雞”的問題就很不錯了,能算出或者數(shù)出“一共有8只”,就追問是怎么算的,讓他們說出算式。

  說出的算式應該就是以上3種情況,估計第1種情況的會有一些。

 。3) 對比

  學生回答后,如果出現(xiàn)情況③最好,直接進入 對比 環(huán)節(jié)。

  如果沒有出現(xiàn)情況③,可以老師自己引出:5 2 1

  提問:這兩幅圖有什么不同?列出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

  (4)計算方法

 、伲撼鍪荆5 2 1 ,提問:你們會計算這個算式嗎?(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

 、冢焊鶕(jù)學生回答,歸納: 先算5 2=7,把7記在心里,再算7 1=8。(幻燈片出示過程)請3、4個學生再說一說計算過程。

 、郏嚎偨Y計算順序:(出示幻燈片)所以,連加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埽海c擊幻燈片,出示問題)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

  這個算式在算什么?——【一共有幾只小雞】

  請學生說說每步計算表示的含義。

  (5)鞏固練習

 、伲哼@幅圖是什么意思,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學生提問并解答)

 、冢4 3 1是怎么計算的?請生說計算方法。(先算4 3=7,再算7 1=8)

  過渡: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連加的方法。咱們再來看一看剛才的小雞們,它們已經(jīng)吃飽了~

  出示動畫(就點擊幻燈片,2只小雞走掉以后,再點擊1次。)

  ——進入新知第二部分:連減

  2、連減

  (1)提問: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學生說,并提問。

 。2)誰能列出算式?根據(jù)學生說的算式出示:8-2-2

  (3)這個算式該怎么計算?讓學生說計算方法。

  ——先算8-2=6,把6記在心里,再算6-2=4。

  (4) 計算順序是怎么樣的?

  ——學生說,師再次小結:連減也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5) 算式中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是在算什么?

  【還剩下幾只小雞】請學生說說每步計算表示的含義。

 。6) 鞏固練習

 、伲哼@幅圖是什么意思,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學生提問并解答)

 、冢10-3-5是怎么計算的?請生說計算方法。(先算10-3=7,再算7-5=2)

  三、鞏固練習

  1、書本P66頁第1題。 其中連加部分要求學生說出計算方法。

  2、P66頁第4題。減法的看圖列示。學生先說說圖的意思,再填一填。并說出計算方法。

《連加、連減》教案9

  課題:

  教學目的: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悉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聯(lián)系實際情境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卡片、小黑板、數(shù)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

  二、知識探索

  1、教學例1。

  引導學生看圖,弄清圖意。

  2、教學“連加”、“連減”的含義。

  連加能解決連續(xù)兩次“合起來”的實際問題。

  連減能解決連續(xù)兩次“去掉一些”的實際問題。

  3、教學連加、連減。

  讓學生理解其意義和運算順序,要充利用例題插圖,盡力把插圖改造成連續(xù)“合起來”,連續(xù)“去掉一些”的場景,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同時激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加、減法含義列出算式。在計算連加、連減時,仍然要聯(lián)系實際問題的打算與步驟,領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適當?shù)臅r候,可以把連加、連減算式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運算順序。

  初學連加、連減兩步計算時,可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寫在算式下面的()里,再把()里的數(shù)與第三個數(shù)相加或相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計算的順序,以后要學生逐步習慣把第一步得數(shù)記住,再連貫地算出第二步得數(shù)。

  三、知識應用

  想想做做的題目,要讓學生觀察、交流圖意,聯(lián)系圖意列式計算,體會連加、連減的含義,加深理解運算順序。

  1、第1題中的虛線框表示“去掉”的意思。

  2、第3題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學生作出符合圖意的解釋就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鴨子先游走4只,還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9只鴨子,先游走2只,岸上留有3只,近處河里還有4只。

  3、第5題學生可能列連加算式,也可能列連減算式?梢宰寣W生交流、討論,體現(xiàn)多樣性。

  四、知識總結

  能力檢測

  課本第6題。

  練習與測試

《連加、連減》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能力目標: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

  教學媒體

  “連加連減(二).Swf”、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計思路

  第一,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用使新授部分的例題,變抽象為具體,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小雞只數(shù)的變化過程和相應的計算過程,幫助學生借助直觀感知接受運算順序的規(guī)定。

  第二,加強觀察指導。在進行演示的.時候,著重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讓學生記下演示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進一步和算式聯(lián)系起來,促進學生在大腦里將生動的情節(jié)轉化為數(shù)的運算,為掌握計算順序打好基礎。

  連加、連減是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也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它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并且學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數(shù)。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克服計算障礙,就著重訓練學生把先算的數(shù)記在腦子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4+15+25-28-2

  5+37+13-16-2

  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組題中的第一題與第二題有什么關系?

  學生口算后交流。

  二、導入學習新課

  大家不但會算,還能找出它們的關系。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本領。

 。ㄒ唬⿲W習連加

  1.演示,引出算式。

 。1)出現(xiàn)5只在地上覓食的小雞。

  問:院子里有幾只小雞在吃東西?(屏幕出現(xiàn)“5”)

 。2)出現(xiàn)跑來的2只小雞和又跑來的1只小雞。

  ◆指導觀察:現(xiàn)在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xiàn)“2”、“1”)

  ◆問:要算出一共有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屏幕出現(xiàn)“5+2+1”)

  ◆要求學生結合屏幕上的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

  2.學習計算順序。

  問: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小組討論后匯報,并說出計算順序。

 。2)根據(jù)學生敘述過程,演示,在算式“5+2+1”中標明計算順序并依次閃動,最后成:

  問:第二步是由哪兩個數(shù)相加?

  3.揭示課題。

 。1)問:今天學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連加)

 。2)引導學生總結連加計算的運算順序。

  ◆同桌討論。

  ◆交流匯報: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把得數(shù)記在腦子里,然后再加第三個數(shù)。

 。ǘ⿲W習連減

  1.演示(邊演示邊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1)草地上出現(xiàn)8只小雞。問:現(xiàn)在有幾只小雞?在算式中填數(shù)。

 。2)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數(shù)。

  ○ □ ○ □ ○ □

  3.交流。

  (1)說說“8-2-2”的含義。

  (2)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小結并補充課題。

  三、鞏固練習

  1.第72頁“做一做”。

  要求:先用一種學具擺一擺,再填數(shù)計算。

  2.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要求: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填空并計算。

  3.練習十一的第3、6題。

 。1)說一說各題應把哪個數(shù)記在腦子里。

 。2)直接說出各題得數(shù)。

  四、課堂總結

  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和連加、連減計算的運算順序。

  2.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并提出注意的問題。

《連加、連減》教案1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2、 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滲透教學:

  一. 要善于欣賞他人;

  二. 要及時地反思,找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手段:

  投影片、有條件的可采用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式引入

  1、 (出示圖片1)教師敘述例1的已知條件。

  2、 提問

  (1) 聽完老師的敘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 根據(jù)這些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呢?

  (3) 待學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學們到西瓜園里摘西瓜,第一組摘了28個西瓜,第二組摘了34個,第三組摘了23個。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4)要求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你準備怎么列式?

  二、新授

  (一)教學例1

  (1)提問引導

 、儆^察,這道題有什么特點?

 、谶@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圻@道題的數(shù)比較大,口算起來比較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2)分組討論試做

  要求

 、 先分小組討論這道題的計算方法(你們組準備怎么做)。

 、 把本組討論出的方法做在練習本上。

  ③ 如果一個組討論后得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把這幾種不同的方法都記錄下來。

  交流三種方法

  [討論過程中,重點提示學生:① 首先,在別的同學發(fā)言時,要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fā)言,找出其他同學的優(yōu)缺點。② 其次,在聽完別人的發(fā)言后,要善于給同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③ 要善于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學習別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習慣等。]

  方法一

  對比三種方法,選擇最優(yōu)方法

  問:誰來說說,這三種方法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學生回答:方法一

  優(yōu)點

  1、 同學們比較熟悉這種豎式的書寫方法。

  2、 在計算過程中,難度較小,不易出錯。

  缺點

  1、 費時間。

  2、 這兩個豎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寫不好,容易顯得很亂。

  方法二

  優(yōu)點

  1、 寫起來會比第一種方法省點時間,少寫了一個62,豎式由兩個減少到了一個。

  2、 這個豎式寫起來會比較美觀。(相對于第一個豎式而言)

  缺點

  容易丟掉第二步的加號。

  方法三

  優(yōu)點

  1、 更省時間。

  2、 計算時比較簡單,只要一位一位的計算就可以了。

  缺點

  1、 在計算的過程中,容易丟掉進位。

  2、 對于一些計算不熟練的同學來說,計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師:這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在同學們自己做題時,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最省時的方法。

  (5)小結

  問:做完這道題,大家有什么收獲?

  [學生:1、 在計算時,要努力思考簡便的方法,達到省時省力的目的。2、 最簡單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3、 要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提高正確率。]

  (二)教學例2

  (1)直接出示例252-20-18=

  (2)對比

  問:這道題與例1有什么不同?

  [生:例1:是一道連加的兩步式題。能得到三種不同的算法。例2:是一道連減的兩步式題。只能用例1中的前兩種方法。]

  (3)師生、生生多邊交流

  問:這道題怎么算最好?

  [生:用兩個豎式計算最保險;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豎式算。]

  (4)小結: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計算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

  完成P2、做一做(略)

  四、總結、質疑、發(fā)展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

  1、 大家有什么收獲?

  2、 還有什么問題嗎?

  3、 除了同學們總結出來的方法,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連加、連減

  同學們到西瓜園里摘西瓜,第一組摘了28 例2 52-20-18= 個西瓜

  第二組摘了34個,第三組摘了23個。

  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28+34+23=85(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豎式略 豎式略 豎式略

《連加、連減》教案12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選擇適當?shù)男问胶退夭慕M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等活動中經(jīng)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提高探究活動的實效。據(jù)此,本教學設計重點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充分發(fā)揮情境圖的作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學設計借助教材情境圖,讓學生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shù)學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必要性。

  2.采用思考、交流、比較、反饋等方式,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本教學設計在教學新知的過程中,以討論、比較不同的列式等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新知的'獲得過程,從而完成知識的構建,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必要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是同學們在周末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照片。(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1情境圖及表格)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28個

  34個

  22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

  (同學們分成三個組幫助農(nóng)民伯伯,他們收獲了很多大南瓜)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的情境圖,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愛提問題的習慣。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shù)學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預設

  生1:第一組比第二組少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2: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3:三個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好,思考一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你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問題1和問題2比較容易解決,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師:(針對問題3)第三位同學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大家有信心解決問題3嗎?請大家認真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生匯報算式:28+34+22,然后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有三個加數(shù)的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先獨立計算28+34+22,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算法)

  師:這種方法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呢?

  (學生匯報不同的算法,教師用課件出示不同的算法)

  師:比比看,這幾種算法有什么區(qū)別?哪種方法更簡便?

  (學生進行算法比較,說出哪種算法更簡便及理由)

  師:讓我們一起來總結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好嗎?

  (師生共同總結)

  3.學習效果檢測。

  師:連加計算同學們掌握得怎樣?讓我們來檢驗一下,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6+25+17=54+20+16=

  (計算后小組內進行匯報,師指名板演)

  設計意圖: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及豎式的簡便寫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要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利用數(shù)學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連加、連減》教案13

  一、設計思想

  長期以來,計算教學忽視了教學本身的人文因素,脫離了學生個體。因此,計算教學總是與單調、枯燥連在一起。新課程的實施,給計算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xiàn)實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本教學設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構想、設計現(xiàn)實、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欣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評互評等多種活動中學習數(shù)學、享受數(shù)學并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教材分析

  連加、連減在學生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安排。目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這兩類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從而擴大學生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并為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打下必須的基礎。連加、連減雖然不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教學重點,但卻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難點之一。教材先通過例1教學連加,然后呈現(xiàn)例2的摘絲瓜場景教學連減。接著通過一系列的練習,逐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鞏固對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的認識。

  三、學情分析

  連加、連減雖然不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教學重點,但卻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這一知識的自身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jīng)驗,充分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具體情境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掌握計算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情境多觀察、多討論、多表述,在多樣的活動中深入領會并掌握知識。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情景建立連加、連減的數(shù)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具體含義,會進行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

  4、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體會連加、連減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快樂。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情境,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和理解運算順序,學會計算。使學生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學習連加。

  課的一開始,我就利用圖片,讓學生充分的感知,并通過自己的感知說出圖意,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和說的能力。而且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舊知識的遷移,讓學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連加。課題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講述運算的順序,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編寫算式,并自己去計算,這時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教師借此讓學生在同桌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的計算順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預算順序。

  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后,利用動態(tài)的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從形象向抽象過度,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也為學習連減埋下伏筆。

  2、延續(xù)情節(jié),學習連減。

  愛于表現(xiàn)是每個兒童的天性,讓孩子們有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孩子們增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因此教學設計上讓學生先發(fā)揮想象編寫連減的算式,再通過自己編寫的算式來編題目,充分理解連減的含義。出示板書連減,因為連減的算式動態(tài)的畫面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學生看著靜態(tài)畫面描述所發(fā)生的事,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

  3、觀察對比,小結算法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連加連減的含義及運算順序。但在學生的知識庫中這還是兩個獨立的知識點,有部分同學可能對連加連減的關系有模糊的認識,這時我引導學生在連加和連減知識點間搭建橋梁,形成聯(lián)系,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王國。

  七、教學準備:圖片、小棒、正方形片

  八、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復舊引新

  師:小朋友們,這個星期天,你們都到哪兒去玩兒了?(生自由發(fā)言)

  師:這個星期天,有兩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鄉(xiāng)下的奶奶家玩(貼出圖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媽媽就帶著她們姐弟倆一起乘上“口算號”公共汽車出發(fā)了。來,我們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來算一算吧!

  學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師:一路上,芳芳看到車外的橘子黃了,地里的辣椒紅了,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不一會兒,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雞呢!芳芳連忙跑過去幫奶奶喂雞。引出例1。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兩位小朋友去鄉(xiāng)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號”公共汽車的情境,相機進行口算練習,既調動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又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ǘ┙Y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連加

  1、說圖意。演示小雞圖(動態(tài))。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小雞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ㄔ瓉碛5只小雞在吃米,先跑來了兩只,又跑來了一只。)

 。2)師:根據(jù)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學生復述圖意,指名說,同桌說,齊說。

  2、嘗試列式。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只,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為什么?

 。1) 隨生答板書:(1)5+2=7 7+1=8 (2) 5+2+1=8或5+1+2=8

  指名學生說說第一種方法兩個算式的意思。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還列出了5+2+1=8和5+1+2=8這兩個算式,老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誰能來告訴老師?(生回答)

  (師恍然大悟狀)哦,老師明白了,原來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還可以直接把5、2、1三個數(shù)加起來!

 。2)讀算式。(師:剛才的小朋友讀得真不錯,你也跟著他讀一讀吧)

 。3) 比較不同。

  引導學生看這兩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個數(shù),兩個加號,讓學生給這樣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數(shù)學上叫做連加(板書:連加)生齊讀。

 。4) 說算理:

  師: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生先討論,再匯報)

  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shù)出來的;蚴窍人5+2=7再算7+1=8……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師:是呀,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師指板書:5+2=7),算出得數(shù)7(將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數(shù)(強調是算出的得數(shù))加上第三個數(shù),這樣的計算,也就是說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學生齊說計算方法。

  探究連減

  師:你們幫小雞解決了難題,他們可高興了,過了一會兒,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ㄔ瓉碛8只小雞,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指名說圖意(同連加)

  師: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會編個數(shù)學小故事來考考大家嗎?(學生同桌先討論,再交流)

  師:要求還剩多少只小雞,會列式嗎?這個算式怎么讀?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還有一個2呢?8-2-2表示什么?得數(shù)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學生答后齊說,師隨學生回答將板書填寫完整)

  師:看看這道算式又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減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會給它取個名字嗎?(板書:連減)生齊讀

  指出:計算連減時一般也是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減,再把算出的得數(shù)減去第三個數(shù),也就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3、初步小結:幫完了奶奶喂雞,小朋友也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都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連加、連減,在計算時,一般是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的。

  【設計意圖:現(xiàn)實生活既是學習數(shù)學的起點,又是學習數(shù)學的歸宿。創(chuàng)設情境是現(xiàn)實生活與計算教學溝通的橋梁。在新授部分,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創(chuàng)設芳芳給奶奶喂雞的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情景,既生動地反映出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又讓學生直觀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更讓學生感受到連加、連減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其間,采用由扶到放、小組或同桌合作討論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lián)系情境、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看老師擺出的圖,你們會列式計算嗎?

  操作: (1)先擺4根小棒,再擺3根,再擺1根

  (2)先擺10個正方形片,再用線劃掉3個,再圈出5個)

  學生看教師操作過程分別在書本72頁上列式計算。

  提問:4+3+1你是怎么算的?

  10-3-5同上教學并提問:為什么用10去減呢?

  2、想想做做第2題

  師:喂完了小雞,芳芳來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邊,看到小河邊有一棵高高的樹,一群小鳥正在上面快樂地飛翔呢。ǘ嗝襟w出示動態(tài)的圖)你能說出這幅圖的意思嗎?看了這幅圖,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連加算式嗎?(板演齊練)指名問:4+3+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題

  師:小河邊有高高的樹,清澈的小河里,還有著一群可愛的小鴨子在游玩呢。ǔ鍪緢D片)誰知道這幅圖是什么意思?你會列出一個連減算式嗎?9-2-4表示什么意思?得數(shù)3表示?為什么從9里面去掉呢?

  4、給小鴨子找家

  師:小鴨子們在河里游玩了一會都上岸了,可是,它們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他們找一找嗎?(出示圖,小鴨子身上寫著得數(shù),小房子上寫著相應的算式)

  學生上來給小鴨子找家,個別提問:你是怎么算的?

  師:還有誰找不到家?哦,老師幫得數(shù)是1的小鴨子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們能幫它造完嗎?(學生交流方框中應填幾)

  師:你們真棒!咦?這里還有一只小鴨子,它為什么這么傷心?那怎么辦呢?誰愿意給它造房子?(學生給得數(shù)是4的小鴨子造房子,指名反饋,教師將相應的連加或連減算式板書)

  【給小鴨子找家的游戲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在其間滲透一些需逆思考的題目,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知識,用知識的快樂!

  5、想想做做第5題

  師:夕陽西下,芳芳跟著媽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奶奶家,小朋友們跟著他也一起學會了許多的新知識,F(xiàn)在啊,有一群小動物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知識學得怎么樣呢,小朋友們,愿意接受小動物們的挑戰(zhàn)嗎?好,我們來看圖,請你看圖后把算式寫完整,看誰寫出的算式多。ǔ鍪緢D片)

  生獨立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指名學生說出算式,并說說分別是怎么想的?(進行相應的反饋)

  【學生欣賞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既關注學生思維的個性化,又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實現(xiàn)了“思維共享”。 】

 。ㄋ模┤n總結、延伸課外

  師:今天,小朋友們一起認識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計算連加和連減呢?指出:在以后的計算中,小朋友們要慢慢學著把第一步的得數(shù)記在腦中,不寫出來,直接寫最后一步的得數(shù)。

  指出:像今天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在我們的身邊也經(jīng)?梢钥吹。比如,小朋友們一起到操場上去跳繩,先去了幾個,又去了幾個,然后又去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不就是連加嗎?

  布置作業(yè):課后找找身邊的連加和連減故事,比比誰找的多!

  【設計意圖:通過布置課后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連加與連減故事,讓學生體驗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實際價值,從而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九、板書設計、

  10以內的連加連減

  5 + 2 + 1 = 8 8 - 2 – 2 = 4

  5 O

《連加、連減》教案14

  教學目標:

  1、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從情景圖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知識。

  教學難點:

  探索并掌握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知識。

  教具準備:情境圖。

  學具準備:無。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由“紀念品”的'話題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面已經(jīng)參觀了各種展覽和管區(qū)。媽媽決定帶小紅買幾種紀念品帶回去,他們出現(xiàn)了一點小問題,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好嗎?

  二、講授新課

  1、觀察信息

 。ǔ鍪拘畔⒋翱5)我們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幾種標本?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每種標本的價錢。

  2、提出問題

  小組合作;卮鹣旅鎲栴};

  媽媽想買什么標本?

  拿多少錢去買?

  大約還剩多少元錢呢?估計一下,

  還剩多少元應該怎樣計算的?

  3、全班交流

  師:哪個組員一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學生可能出現(xiàn):

  50-13=37(元)

  37-17=20(元)

  13+17=30(元)

  50-30=20(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怎樣進行解決

  小組再次合作

  全班交流

  先板書算式

  師:這些算式你覺得熟悉嗎?

  有連減,加減混合算式

  師:這些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樣列豎式?

  引導學生說一說每一步求得是什么?為什么要先算?能否將你們的兩個算式組成一個算式,

  4、如果給你50元錢,你想要買哪些物品?還剩多少元錢?

  5、舉例連加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及時達標

  36-27+1460-12-37

  56+24-1564-15-6

  4+50+3262-35-5

  三、當堂達標

  課本第3題解決問題

  文具店里有80支鉛筆,上午賣了23枝,下午賣了27枝。還剩多少枝?

  □○□○□=□(枝)

  第5題火箭金晶判對錯

  73-18-26=29

  73

  -18

  55

  -26

  29

  85-57+24=62

  85

  -57

  38

  +24

  62

  課堂: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明白兩步計算的算理,并學會用豎式。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81頁自主練習1、2、4、6、7題。

  選做題:83頁自主練習8、9、10題。

  板書設計:

  買紀念品

  —兩位數(shù)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50-13-17=3+17=30

  50-30=20

  教學反思:

《連加、連減》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3.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4.使學生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初步學習用連加、連減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1.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3、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教程:

  一、 復習:以開火車的形式口算計算卡片。

  二、 新授:

 。ㄒ唬 教學連加:

  1、 利用課件先出現(xiàn)地上的5只小雞,然后出現(xiàn)跑來的2只小雞,最后出現(xiàn)又跑來的1只小雞,(每出現(xiàn)一次,學生就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意,也是先分步后綜合,綜合講圖意時先要求同桌之間互講,再指名完整地敘述圖意一次。)

  2、 你們能幫老師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嗎?(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現(xiàn)以下兩種計算方法:(1)5+2=7 7+1=8 (2)5+2+1=8

  3、 老師想知道5+2+1=8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呢?

  4、 比較兩種算法:

  異:第(1)種用的是兩個一步算式,第(2)種用的`是一個兩步算式。

  同:(1)最后結果都一樣,所以兩種算法都對。(2)兩種方法都是用5+2的結果7,再加上1,得出8的。

  哪種方法比較方便呢?

  第(2)種,像這樣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連加。(板書課題)并建議學生多用連加來解決問題。

  5、 讀算式:5+2+1=8讀作:5加2再加1等于8.

  6、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題目。

  (1) 師說,生擺小棒,再打開書填空。

  (2) 訂正,說一說計算過程。(要求畫出計算步驟。)

 。ǘ 教學連減:

  1、 用課件分步出示小雞圖,學生也分步講圖意。(與連加大致相同)

  2、 你們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雞嗎?(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現(xiàn)以下三種計算方法:(1)8-2=6 6-2=4 (2)8-2-2=4 (3)8-4=4

  對每一種算法都作出分析,重點分析連減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并補充課題。

  3、 讀算式:8-2-2=4 讀作:8減2再減2等于4.

  4、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目。

 。1)師說,生擺小棒,再打開書填空。(注意教會學生看圖,因為這種圖是學生第一次接觸。)

  (2)訂正,說一說計算過程。(要求畫出計算步驟。)

  三、游戲:

  請同學表演,同學們要注意臺上同學人數(shù)的變化。

  1、 先請5個同學站在臺上,接著走了2個,又走了1個,最后剩下多少個?(生列式計算,訂正。)

  2、 先請4個同學,再請2個同學,再請0個同學,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同學?(生列式計算,訂正。)

  四、練習:

  1、P73第1題:

  (1)先出示正在跳繩的5個同學,讓學生說說圖意,再出示又走來4個同學,問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2)請同學口答出算式,再填書。

  2、分別完成P73第3題左邊3道算式和成P74第6題左邊3道算式.(都要求畫出計算過程。)

  五、小測:

  同桌間互換小測本,互相各出兩道連加、兩道連減考同桌,再收小測本批改。

  六、總結:

  如果回到家,家長問你今天數(shù)學學了什么,你會怎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