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教案1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1、認讀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由朗讀略知筍芽兒是在春天生長的。
4、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類型:精讀課
教學準備:掛圖、預習到田間、山間看竹林。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竹林圖,讓學生講竹林的美。
2、師:誰知道竹子是怎樣長成的?
3、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講講竹筍的樣子及生長過程。
二、學生自讀課文,找出生字
三、再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筍芽兒在 時候醒來。
2、筍芽兒脫下 ,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講解要點)
2、小組測讀
3、朗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五、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組詞
3、分析字形
4、生書寫
二年級語文教案2
一、猜謎引課題
1、師:老師知道大家特別聰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
生:能!
師:在古時候,有一個小男孩,他動腦筋想辦法,從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還記得他的誰嗎?
生:司馬光。
師:還有一種鳥,它想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
生:烏鴉。
師:這節(jié)課,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很可愛,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認識她嗎?
生:想!
師:(出示頭像1)她的名字叫玲玲,我們一起和玲玲打個招呼吧!一起喊喊玲玲的名字。
生:玲玲。
師:(出示“玲”)這個字就讀“l(fā)íng”,也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一個字,跟老師一起讀。(指名讀)“玲”多用于人名,第二個音讀輕聲,來和老師一起讀。玲玲!
生:玲玲。
師: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左面一個王字旁,右邊一個令。
師:它還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說說都是誰嗎?
生:領、零、嶺、齡……
2、師:玲玲不僅聰明還畫了一手的好畫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玲玲的畫》。(出示課件)板書課題。和老師一起書空和讀一遍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字詞
1、錄音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師:玲玲的畫中藏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讓我們打開書,先聽錄音讀一遍課文,大家要認真聽呦!
生:認真傾聽。
2、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會的生字詞,并標出自然段。
師:大家聽得很認真,從你們的表情里,老師可以看出,你們很喜歡這個故事,想不想自己讀?
生:想!
師:同學們,請大聲地朗讀課文,1、遇上不認識的生字就停下來,請教課文下面的拼音寶寶,或是問問同桌,2、讀完了就標上自然段,3、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好了,大家開始讀吧。(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
A師:這課的生字寶寶想認識你們,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生:想
師:瞧,他們來了,好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當下老師帶讀生字寶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課件2)
1、 學生帶讀
2、 全班齊讀
3、 老師強調平舌音、后鼻音
B去掉拼音讀(出示課件3)
師:有拼音的生字你們都會讀了,那么去掉拼音,你們還會讀嗎?
生:會
師:請看上大屏幕。
1、 開火車讀
2、 男女分讀
3、 全班齊讀
C讀詞語(出示課件4)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如果這些生字寶寶找到了朋友你們還會讀嗎?
生:會
師:請同學們看上來 。
1、 點名讀
2、 分組讀
3、 全班齊讀
師:大家都會讀了詞語,那么把這些詞語送回到課文里相信你們會讀的更棒!同學們一起說說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生:10個。
師:下面老師請5個小朋友來朗讀課文。
生: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三、感悟、品析課文
1、師: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玲玲畫的是什么?
生:我家的一角。
師:你從哪知道的?。
生: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5:玲玲的畫)看,這就是玲玲畫的《我家的一角》。誰還想讀讀下面的話?(出示段落課件出示6)。
生:指名讀。
師:(理解“端詳”),大家想一想,“端詳”是什么意思呢?
生:(指名說)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看。
師:這個詞里還藏著一個謎語呢?老師說,你們猜:小羊開口說話了!
生:詳。
師:(認讀“詳”)這個字就讀“xiáng”,大家一起讀。(指名讀)它是由那兩部分組成的?
生:左邊一個言字旁,右邊一個羊。
師:現(xiàn)在大家也來當玲玲,也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
生:做端詳畫的姿勢。
師:這里邊還有兩個字,這個字就讀“fú”,跟老師一起讀。(分排讀)它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左邊是巾,右邊是一口田。
師:咱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字含有右半部分?
生:副、福、蝠、富……
師:“幅”是個量詞,誰能給它找朋友?
生:一幅畫、幾幅圖……
師:還有這個字,想和我們大家見面呢?這個字讀“jiǎng”,一起讀。(指名讀)師:誰能幫它找朋友?
生:獎勵、獎品、抽獎、獎狀……
師:誰能用喜歡的詞說句話?
生:獎狀。我得了一張獎狀!
師:咱們把這三個字寶寶認識了,再把它們放回句子里,誰還能準確、流利地讀一遍啊?(指名讀)
師:玲玲的這張畫多漂亮啊,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高興。
師:咱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在讀一遍。(齊讀一遍)
2、(1)出示第二幅圖可件7
師:多漂亮的一幅畫呀,可惜呀,這張畫怎么啦?
生:(觀察)這幅畫弄臟了。
師:快從課文中找出來。
生:指名讀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句子8)誰還想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學習“叭、臟”)師:這個字應該怎么讀?(字卡“叭”)
生:bā.(指名讀、男女生讀)
師: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左邊一個口字旁,右邊一個八。
師:叭,還是個擬聲詞,就是用來模擬聲音的詞。比如黑板擦掉到地上發(fā)出的聲音——叭。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能說說嗎?
生:流水聲——嘩嘩嘩,春雨聲——沙沙沙,敲門聲——當當當……
師:還有這個字讀(臟)什么?
生:zāng
師:跟老師一起讀。(指名讀、分組讀)
師:臟,左邊是個月,右邊是個莊。誰能給它組詞?
生:弄臟、臟了、臟衣服、臟兮兮……
師:這個字還讀zàng,它是個多音字,心臟。跟老師讀,臟,弄臟。
生:臟,弄臟。
師:臟,心臟。
生:臟,心臟。
師:同學們,指一下自己的心臟在什么地方?
生:生撫摸自己的心臟。
師:(師也撫摸心臟)在你胸前的左側。明天要參加評獎的畫,現(xiàn)在弄臟了,玲玲現(xiàn)在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
生:傷心、難過。
師:誰能帶著傷心、難過的語氣再讀一讀?
生:指名讀。
(2)師:這就奇怪了,這么一張弄臟了的畫怎么能得一等獎呢?快從課文中找一找。
生:(指名讀段。)
師:玲玲畫了一只小花狗。(出示圖小花狗9)
師:玲玲是怎么想到畫小花狗的呢?
生:爸爸讓她畫點什么,玲玲就畫了一只小花狗。
師:你能讀讀爸爸說的話嗎?
生:指名讀、齊讀。
師:看看這只小花狗多可愛呀!(出示句子10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誰來讀一下這句話?
生:指名讀。
師:咱們一起讀一下句子。(齊讀)
師:玲玲看著修改后的畫,怎么樣了?(出示句子課件11玲玲滿意地笑了。)
生:滿意地笑了。
師: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
生:高興。
師:那咱們再帶著高興的心情齊讀一遍這句話。(齊讀)
師:玲玲的爸爸真是一位好爸爸,能指點玲玲作畫,爸爸多關心玲玲啊?哪些句子還能體現(xiàn)出爸爸很關心玲玲?自己找找。
生:指名讀爸爸的句。
師:(學“催”)這個字就讀“cuī”,一起讀。(指名讀、分排讀)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左邊一個單人旁,右邊一個姓崔的崔。
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們的作業(yè)做晚了,爸爸媽媽有沒有催促你趕緊上床睡覺啊?
生:有。
師:還有哪些句子啊?
生:指名讀。
(3)師:看著玲玲修改后的畫,爸爸也很高興,爸爸是怎樣說的?自己找找。
生:指名讀。
師:現(xiàn)在誰來當爸爸,再和玲玲說說話?
生:指名讀。
師:(出示句子課件12)在這段話中,還有一個字和我們捉迷藏呢?這個字就是“筋”。
(學習“筋”)。和老師一起讀(指名讀、男女生讀)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上面是個竹字頭,下面是個肋骨的肋。
師:誰能給筋找朋友?
生:腦筋、皮筋、動腦筋……
師:我們全體男生再當爸爸讀一遍這段話。(男生齊讀)
(4)師:結果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還獲得了一等獎。玲玲多高興呀!作為她的好朋友,你想對玲玲說點什么?
生:生自由發(fā)言。
四、拓展
師: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生:生自由發(fā)言。
師:以后,我們也碰到像玲玲這樣糟糕的事,應該怎么辦呢?
生:生自由發(fā)言。
五、總結:
師: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像玲玲一樣,遇到難題動腦筋想辦法(出示句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什么事情都能解決掉的!!
六、自由讀書
師:好了,剩下的時間我們自由讀讀課文吧!
《玲玲的畫》是二年級下冊的課文課,這一課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fā)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這是我在教學時的幾點作法:
一、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著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就撥云見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
一開始,自由讀文,檢查生字認讀;然后聽看燈片讀文,理清線索,兩次對課文的整體閱讀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務,層層逼進文章。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著感受讀(表現(xiàn)文本)”這一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xiàn)特點,我設計了分角色讀(讀玲玲和爸爸的對話時)、推前想后體會讀(如讀玲玲“哇”地哭了起來的句子時)、抓重點詞理解讀(如理解“端詳”一詞時)、背誦爸爸意味深長的話等等,多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自然,讀得開心,讀得意味無窮,讀得“愛不釋口”。課堂上瑯瑯的讀書聲不絕于耳,學生邊讀邊感悟語言,同時對人物心情變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聯(lián)系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理解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在讀、寫、背爸爸的話的基礎,拋出問題“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也遇到像玲玲一樣糟糕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在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本所體現(xiàn)的啟發(fā)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思考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不足之處是啟發(fā)學生弄清道理后應進行生活中動腦方面的拓展。在指導朗讀上,還不是很到位,應該叫學生體會一下爸爸催促玲玲睡覺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隨文識字的形式還有些單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該變換多樣的識字方法,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鞏固孩子們的識字情況。
二年級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是在讀課文時懂得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話寓言。
三、設計思路
本課設計將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和促使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習慣這三者緊密結合,將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在濃郁的情境中,通過活動、朗讀、畫畫、想象、說話等訓練,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矛盾沖突中,引導學生領悟品味課文的思想感情。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 詞卡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
學生
教學意圖
一激趣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課文,認識了課文里的一個朋友 ,親熱地叫叫他。他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就是想看大海 (完善課題)
2、齊讀課題。
練習美美地讀課題
英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課伊始導之以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具有最佳閱讀心境。
二、復習
1、認讀生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第二教時的開始認真了解學生第一課時學習的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三、學習第一——三段。
1、自讀1、2、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每段話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2、檢查自讀情況:1)(出示青蛙、大海圖)這是什么?誰能用青蛙、大海這兩種事物根據(jù)這三個段的內容說一句話?2)(貼蒼鷹圖),指導書寫“蒼”。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用這三種事物說一句話?指導書寫“登”。
3、蒼鷹說的山到底是怎樣的呢?(課件出示:高山)你覺得這山怎樣,說來說一說?指導讀“天哪,這么高的山!”
4、青蛙接著又說了什么呢?把自己變成青蛙,帶著青蛙的心情把這段話讀一讀。
5、那有沒有可能不登山就看到大海呢?誰來當蒼鷹把這個事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青蛙。
1、自讀1、2、3自然段。
2、學生練說。
3、感情練青蛙、蒼鷹的話。
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創(chuàng)設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使學生在在探索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體驗青蛙登山的`難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學習第四——十段
1、教師激情:難怪青蛙這么失望,怎么辦呢?(多媒體跳出一只小松鼠)誰來了?(生:小松鼠)小松鼠來幫忙了,他們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自讀4-10自然段。
2、課件出示它們的三次對話,再讀讀,說說你從它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3、剛才的動畫片沒有聲音,咱們來當播音員來給它配上音吧。咱們只要把剛才的感受讀出來就行了,快練練吧!
4、請學生給動畫片配音。師生互評
1、學生自讀4-10自然段。
2、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感受。
3、小組合作分角色練讀。
4、反饋練讀效果。(給動畫片配音)師生互評。
通過指導學生對“這有什么難的”、“再試一下”、“一定”、“一級一級”、“不知不覺”等詞句的反復讀和分角色朗讀,感悟松鼠巧妙的引導藝術,以及青蛙的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精神。最后,在學生熟讀全文的基礎上,為動畫片配音,即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學生的感悟。
四、學習第十一段
1、這是山腳下的小青蛙(每人事先發(fā)一個青蛙圖樣),到了山頂后的小青蛙會變成什么樣呢,簡單地畫一畫。
2、為什么要這樣畫?
3、那你能通過讀,把青蛙一路上的艱辛讀出來嗎?指導讀11自然段。
1、學生在音樂聲中,自由做畫。
2、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畫,并說清這樣畫的原因。
3、生練讀11段。
4、生各種方式讀11段,師生評議。
通過畫,學生可以再造事物的形象和再現(xiàn)詩歌意境,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
五、學習第十二段
1、(課件出示到達山頂圖)它們看到了什么?這時它們心情是怎樣的呢?
2、指導讀12自然段。
3、出示第二段,青蛙,你先前不是失望了嗎?現(xiàn)在你會怎么說呢?
4、小結:是啊,勇敢的小青蛙,遇到困難時,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怕困難,一定能成功!
1、學生自由談話。
2、自由練讀。
3、說:我雖然沒有一雙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但是,我能跳,我只要一級一級,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能登上山頂?shù)摹?/p>
利用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煉學生的說寫能力
六、讀課文,總結、擴展。
1、指導朗讀課文。
2、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也想去看看,請你想一句話,送給它們。生練說。
1、 分角色朗讀課文。(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
2、生自由練說。
巧妙地將學生由文外人變?yōu)槲,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的空間,發(fā)展了思維,情感和思維能力也能到發(fā)展,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理解。很好的體現(xiàn)了語文豐富的人文性。
二年級語文教案4
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只小鳥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爭論天究竟是大還是小的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和認識事物要眼界開闊,不要受自己已有經(jīng)驗的局限,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反映問題。否則就會像青蛙那樣目光狹小,卻自以為是。課文共七個自然段,一至三段講小鳥落在井沿上,青蛙問他從哪兒來,小鳥說他從一百多里外的天上來。四至七段講青蛙和小鳥因天的大小發(fā)生爭論,青蛙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小鳥請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知道故事說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在教學中,我以讀為本,讀中討論交流、讀中幫忙找原因、讀中實驗,從而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讀中悟,悟中讀,用他們自己的獨特方式去體驗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個道理。
預設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3、能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發(fā)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初步理解寓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坐井觀天》板書:13、坐井觀天
2、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們讀了這個題目,讀懂了什么?(觀—看)
3、那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要求: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準字音并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記住它的樣子;看到喜歡的詞語、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看誰把課文讀得最正確、通順。
2、再讀課文,思考剛才的問題,想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
A指名帶音節(jié)讀生字。
B指名不帶音節(jié)讀生字。
C說說記憶的好辦法。
D給這些生字寶寶找找朋友。
(2)這篇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小鳥和青蛙爭論天到底有多大。)
板書小鳥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寫,記住“蛙”,學生練寫。)
過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會和小鳥發(fā)生爭論呢?請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學習第1小節(jié)
1、指名讀:明白了什么?請你邊說邊在圖上指一指給同桌看。(結合插圖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邊沿等)
2、請你邊讀邊找青蛙和小鳥的動作?凑l圈得最快。ò鍟鹤洌┮龑w會“落”。
3、引導: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訴你青蛙和小鳥的位置不同,看誰能把這個消息準確地告訴同桌;ハ嘧x一讀,對對話。
過渡:我們來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鳥是怎么對話的?
四、學習第一次對話
1、自由讀,找找他們對了幾次話,用不同的標記劃出他們的話。
2、學習第一次對話。
。1)請兩個小朋友讀讀2、3小節(jié)。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說明天無邊無際,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誰試試讀讀這句話,讀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覺。
(3)當時青蛙覺得怎么樣,表情怎么樣?誰來當青蛙也奇怪地問問小鳥呢?
。4)同桌對話
過渡語:小朋友們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五、寫字指導
1、出示:信、沿、抬、際、錯、蛙(已寫過)
2、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左右結構)該注意什么呢?
3、寫字。每個字寫1個或2個。
4、評議,指導
板書:
坐井觀天
小鳥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引讀1—3節(jié)
2、語境復習生字詞:青蛙坐在(),小鳥在()的天上飛,它落在()上,青蛙()看見了小鳥,它們爭論了起來。
3、過渡:他們?yōu)榱耸裁礌幷撈饋砟?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4、5小節(jié)
1、青蛙和小鳥各有各的看法。說說,有哪兩個不同的看法?(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板書)
2、是啊,可是,青蛙卻認為小鳥說的這些話都是大話。(出示課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話嗎?
3、是啊,他們看法不同,爭論起來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讀青蛙說的話,一個讀小鳥說的話,你們也試著爭論一下!(出示課件)
4、請兩位小朋友讀,一個當小鳥,一個當青蛙,大家聽聽他倆的爭論。
5、學生評議,誰讀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來學習青蛙和小鳥爭論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讀青蛙的話,女生讀小鳥的話。這次看哪邊讀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學習6、7小節(jié))
(一)給小鳥找原因
1、這回,我們更清楚了它們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認為誰的看法是對的?(小鳥)
2、小鳥對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錯的。青蛙為什么會說錯呢?小鳥為什么會說對呢?我們一起來幫小鳥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請小朋友讀讀小鳥說的話,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小鳥為什么會說對!
3、誰來幫小鳥找找說對的原因?根據(jù)小朋友的看法,老師總結一下,小鳥說的對是因為它飛的地方多,見多識廣。誒,它都見過什么呢?請你看看(出示課件)
4、小鳥都飛過哪些地方,見到了什么?
5、學生反饋
6、小結:是啊,小鳥飛過了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邊在哪里,這就是——無邊無際。(拓展說話,還有什么也是無邊無際的?)
。ǘ┙o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為什么錯了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做做實驗,再讀讀青蛙說的話,想想它的話錯在哪?做實驗,把書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課件)
2、老師從你們的`話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擋住了視線。你還能從青蛙說話的表情和他的話里,再幫青蛙找一找它還有什么錯嗎?
3、小朋友們真聰明。從你們這兒,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為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有多大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弄錯了。
(三)幫青蛙治病
1、青蛙這么孤陋寡聞,什么都不知道,你能當當醫(yī)生,幫青蛙治治病嗎?你可以給它開個藥方,或者給它提提增長見識的建議好嗎?
2、你瞧,小鳥帶著小青蛙去環(huán)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會發(fā)出怎樣的感慨呀!會對小鳥說些什么?
四、感悟再讀
1、同桌小朋友再讀讀,一個當見多識廣的小鳥,一個當見識少又自以為是的小青蛙。這回你一定能讀得更好!
2、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對讀)。
3、上節(jié)課,老師講過,這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再動動腦筋,想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要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4、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聽,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會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
五、寫字
1、出示:(還、答)注意什么?練寫、同桌互評
2、出示:小鳥青蛙朋友坐井觀天
看見井沿抬頭無邊無際
4、學生抄寫,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板書: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見多識廣
×青蛙只有井口大自以為是
二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的: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重點句段,進一步體會當別人有困難時應主動給予幫助。
3、積累優(yōu)美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小杉樹為什么慚愧地低下了頭。
教學過程:復習生字導入
1、復習生字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美麗的童話故事《松樹和青藤》,請翻到課本143頁。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個故事。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這節(jié)課的生字,一定都掌握的不錯,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大屏幕的后面隱藏著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要想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咱們可得將屏幕上的字詞讀準確了,有信心嗎?來咱們來看第一組
(1)指名讀
(2)開火車讀
(3)第三組詞時(這一次老師希望你們不僅能把他們字音讀準了,每一個詞組后面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老師希望你們能用你們的聲音,你們的朗讀把這些畫面?zhèn)魉统鰜恚茏龅絾?誰有勇氣挑戰(zhàn)一下自己。
指名讀(6人)
生讀詞,師相機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出示課件:“瞧,我們來到了哪里?“
生:大海。
二、整體感知課文
師:課文當中就寫到了看到大海了,課文中寫誰看到了大海?先別急,咱們自由地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一讀課文)
師:課文中寫誰看到了大海?
生:小青藤、小杉樹和小松樹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小松樹、小青藤、小杉樹的圖片
三、品讀感悟
1、師:它們三個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教師出示課件:找出小松樹、小杉樹和小青藤看到大海后所說的話,并且畫上橫線。
2、學生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學習要求進行自學。(默讀課文)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
3、師:你找到誰看到大海后所說的話?
指名讓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每一自然段的課件。
、乓簧x小松樹說的話。
教師出示課件:小松樹高興地對伙伴們說:“啊,我看到大海了,我看到初升的太陽了!”誰來讀讀。
師:我們都知道小松樹
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高興)誰用高興的語氣來試試。誰能比他讀得更好?
、埔簧x小杉樹的話。
師:誰來讀讀小杉樹說的`話。小杉樹是怎樣說這話的?
生:踮起腳,嚷嚷著踮起腳是什么意思?你來做個踮起腳的動作。在什么情況下會嚷嚷呢?
生:激動、高興
請你用激動、高興的語氣來讀讀小杉樹說的話。
師:2名學生師:那,請女同學來一遍,請男同學也來試試,全班同學來一次。
師: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小杉樹踮起腳跟,嚷嚷著:
3、小青藤生匯報。
出示課件,(小青藤也興高采烈地嚷開了:“啊,太美了,我看到了遼闊的大海,綠色的島嶼,還有航船上飄揚的旗幟”)
⑴什么情況下會興高采烈?
你還能用上哪些詞語來形容一下小青藤的心情。指名讀。
(2)小青藤都看到了什么?
生:遼闊的大海,綠色的島嶼,還有航船上飄揚的旗幟
師:小青藤還會看到什么?
、菐煟盒∏嗵倏吹酱蠛:笮那樵趺礃?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指名生回答。
興高采烈?guī)煼蹲x。指名讀。分組讀。齊讀。師導讀,生接讀:小青藤高興地嚷開了:小青藤興高采烈地嚷開了:小青藤喜出望外地嚷開了:
3、重點理解小青藤
、賻:剛才我們讀了它們三個看到大海以后說的話,你們想想它們當中為了看到大海的美景,誰花的時間最長?
生:小青藤。
、趲煟耗闶菑哪囊蛔匀欢慰闯鰜淼?
生:我是從第7自然段看出來的。
、劢處熣n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師:你是從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詞看出來的?找找!生回答。(動詞,終于)指導學生體會朗讀。
讀完后,師小結:終于,小青藤通過自己的努力第一次親眼看到了美麗的大海。
4、教師適時出示課件,展示大海的美景
師:此時此刻,小青藤又怎能不高興呢?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小青藤的興高采烈吧!學生齊讀小青藤的話。
5、師:遼闊的大海,綠色的島嶼,航船上飄揚的旗幟多么優(yōu)美的景色,多么優(yōu)美的詞語。老師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些詞語積累下來,以后用到你們的日記中。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同學們能不能像課文中一樣來描述下。
教師出示課件,學生先試著跟同座說一說,想好了就站起來說。
6、師:小青藤一開始就是這么高興的嗎?生:不是。
師:那你是從課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指名說。在學生的回答中,重點指導理解:微弱。
師:一個微弱的聲音,你覺得應該怎么來讀?師視情況范讀或分組賽讀。
7、師:面對小青藤的請求,小杉樹和小松樹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派:小杉樹是不耐煩的。
教師板書:不耐煩。師隨機指名讀并適時范讀。
、茙煟盒∷蓸淠?
句子:
⑶通過對比,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松樹?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教師課件出示小松樹的話,并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8、師:面對青藤的求助,松樹和杉樹的態(tài)度是多么不一樣啊!我們再讀讀,體會體會。女生是不耐煩的杉樹,男生是熱情的松樹。燈片
師說:小青藤用微弱的聲音說:
小杉樹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幼小的青藤。小杉樹不耐煩的說:(女生)
看著小青藤難過的樣子,小松樹俯身對青藤說:(男生)
9、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就真的看見了不耐煩的杉樹和熱情的松樹。
四、總結
1、師:故事學完了,故事中的三個人物你喜歡誰,說出原因來?或者你想對誰說句什么話,大膽地說吧?學生自由說。
2、師:是呀,要是我們每個人都像松樹這樣熱情地對待別人,主動地幫助別人,不但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同時我們自己也能分享到那一份快樂!
二年級語文教案6
一、學習目標
1、會認十二個生字,寫好十個生字。
2、了解“戈壁灘、嘶鳴、弓箭、樂滋滋”等詞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戈壁灘上的古長城,感受到這里今非昔比的巨大變化,熱愛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二、教材賞析
兩千多年來,長城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足跡出現(xiàn)、存在,并形成了長城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見證,每一個華夏子孫都應該了解長城,知道它的過去與現(xiàn)在。
課文《戈壁灘上古長城》一方面再現(xiàn)了兩千多年前長城上充滿刀光血影的戰(zhàn)爭場面,一方面描述了現(xiàn)在人們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兩相對照,體現(xiàn)了古今巨大變化,使人既了解到長城當年“是打仗的戰(zhàn)場”,又感受到今天美好的生活。
課文共三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兩句話,內容精練,結構緊湊,語言簡潔、生動,易于誦讀。
第一自然段僅用一句話勾勒出古長城今天的狀貌:“矮矮的土墻墩,斷斷續(xù)續(xù),排成一長串”。這樣的長城與大多數(shù)學生心目中高大雄偉、綿延不絕的長城形象形成反差,體現(xiàn)出年代久遠,突出了“古”。
第二自然段中“又高又長”點出這是長城原來的面目。“人喊叫,馬嘶鳴,刀槍丁丁當當”,只用十多個字,以聲造勢,體現(xiàn)出戰(zhàn)斗的激烈,使人心驚膽寒。
第三自然段轉而用輕松、愉快的筆調描述長城現(xiàn)在的景象。“長城變矮了”,把上千年的時代變遷濃縮在五個字中,化無形為有形,化凝重為活潑,學生讀來親切,容易激發(fā)想象!八{天、白云、綠草”,景色清新、優(yōu)美;“清脆的笛聲飄得很遠很遠”,既表達出牧羊大哥哥愉快的心情,又襯托出原野的寧靜。
后兩個自然段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而且對比鮮明。長城樣子的對比、聲音的對比、人的對比,前者令人覺得很緊張,后者令人覺得輕松。要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驗兩種不同的情感。
三、教學建議
(一)學前準備
課前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教師要側重收集戈壁灘上古長城的資料。
(二)讀題質疑
教師可先板書“長城”(“城”是生字,應注音),指名認讀。再簡單交流對長城的了解與認識。然后把課題補充完整。由于課題較長,生字較多,要引領學生讀準、讀好。接下來,啟發(fā)學生由課題質疑,如:什么是“戈壁灘”?什么是“古長城”?戈壁灘上古長城是什么樣子?等等。對于前兩個問題要隨機解決,而后面的問題要為自主讀書蓄勢,不必解答。
課題中的“戈”與“城”是要求識記的生字,可以隨機學習。
“戈”是獨體字,筆順是橫、斜鉤、撇、點,可以聯(lián)系“我”字進行識記,如:左看不是我,右看半個我!俺恰弊挚梢赃\用分解識字或擴詞識記的方法。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由于課文篇幅不長,句式多為短句,可以通過多讀使在語言環(huán)境中不斷復現(xiàn),給學生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之后,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檢查、鞏固識字效果。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可以由學生提出各種檢查辦法,自查自評。
1、字音上要注意以下兩個字:嘶(si)、滋(zi)
2、識記字形時仍要注意突出趣味,一方面讓學生覺得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可以熟練運用,另一方面教師還要依據(jù)學生特點不斷滲透新方法,使學生對學漢字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如:
根據(jù)常用的部件組合的辦法識記:壁、排、仗、箭、滋。
用編順口溜的方法識字:容(這個寶蓋真是大,谷米再多放得下。)
做動作記憶:挎
用畫圖的方法識記:串,會意字。一根繩子穿過兩個框形之物。弓,象形字。古文字是拉開弓架的象形,無弦(弦線細小,遠處見不到)。
字畫同源,表形性是漢字的主要特點之一,不少漢字的形都是摹仿具體物象而構造的,往往“一觀即感”“一感即覺”“一覺即了”。
3、指導書寫:
(1)寫好獨體字:寫“戈”的難點在于第二筆傾斜角度的掌握,太直了、太斜了都不美觀。教師除了讓學生自我揣摩外,還可以在黑板上出現(xiàn)幾個不同傾斜角度的字,讓學生在對比鑒賞中掌握方法。寫“弓”字可以聯(lián)系前面寫過的“彎”字來練習。
(2)寫好上下結構的字:“箭、笛、容、藍”都要寫得上小下大,其中“容”字的“口”要寫得稍扁些;“藍”字的“皿”底也要扁一些;“兵”字要寫得上大下小,但要注意下半部分的角度。
(3)自主寫好左右結構的字:城、現(xiàn)
(四)激發(fā)想象,加深感悟,引導誦讀。
1、把整體感知落到實處,為想象、背誦奠定基礎。
首先通過讀書,使學生初步了解到課文描寫了古今兩種不同的景象。并在書上勾劃出關鍵詞語“兩千多年前”“現(xiàn)在”,然后通過分段讀、按要求選讀(教師提出要求:向大家介紹長城過去的情景或現(xiàn)在的情景,學生選相應內容)、同桌對讀(一人讀描寫過去的內容,一人讀描寫今天的內容)等方式進一步感悟課文的主要內容及對比描寫這一表達方式,為想象畫面、理解內容、背誦課文打下基礎。
2、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想象。
(1)邊讀邊想象。
朗讀或背誦時要注意,這篇課文整體上語調平和,敘述沉穩(wěn)。學習第二自然段要通過朗讀想象戰(zhàn)爭場面的宏大,及高度戒備狀態(tài)下的緊張;學習第三自然段要通過朗讀想象藍天、白云、碧草構成的美景,抓住“樂滋滋”“悠悠”“清脆的笛聲”等詞語想象人們心情的愉快,而無論是景、人、羊兒、笛聲給人的都是一種微風徐拂一般的安寧、祥和的感受,不是喧鬧,不是浮躁。
所以如果想象到了畫面,體會到了這一點,讀的時候語調是較平穩(wěn)的,語速是較舒緩的'。
(2)表演法?梢酝ㄟ^表演第二段中“挎著弓箭的士兵在上面走來走去,臉上一點兒笑容都沒有”樣子,體會當時氣氛的肅穆、緊張。
(3)局部擴展法。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古詩,使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古代戰(zhàn)爭的嚴酷。如王昌齡的《從軍行》:
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配樂法。依據(jù)課文描述的古今不同的景象,配上合適的音樂(以蒼涼、悲壯的音樂表現(xiàn)古長城的景象;以輕松、悠揚、舒緩的音樂表現(xiàn)今天長城內外人民安寧、幸福的生活。),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不同歷史時期人民不同的情感。
(5)多媒體演示法。
(五)積累運用。
自主分類積累詞語:
斷斷續(xù)續(x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樂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參考資料
戈壁灘是一種由粗沙、礫石覆蓋的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戈壁主要分布在大陸內部和低緯地區(qū)大陸西岸。我國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qū)的北部有大面積的沙漠戈壁分布。
二年級語文教案7
知識與能力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感受國慶節(jié)熱烈的場面,學習體會擬人法的寫作方法。
讓學生了解國慶節(jié)是怎么來的?開國大典時的盛況是怎樣的?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
小結:是呀,我們的祖國母親剛剛過完了她60歲的生日,說說人們都是怎樣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的。(對學生回答進行適時鼓勵)
師:在這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讓我們來學習一首題為《歡慶》的小詩。
板書課題,請學生齊讀課題。
二、解題,學寫“歡慶”
師:結合你過節(jié)時的感受,說說什么是歡慶?
師:對,歡慶就是很高興(很快樂)地慶祝(慶賀),所以我們讀課題時要讀得喜慶一些。高興一些。來,笑起來,讀——
師:我們除了可以說歡慶國慶節(jié),還可以說歡慶什么呢?
師:真聰明!來,我們一起來寫好“歡慶”這兩個生字。伸出手,讀筆畫,和老師一起寫。(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歡慶”,學生跟著邊說邊筆畫邊書空。)
師:想一想,你能用巧辦法記住這兩個字嗎?
三、自讀課文
師:同學們,你們想學懂這首小詩嗎?
那就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這首小詩吧。要求:把每一句讀正確流利,有生字的地方注意讀準生字的音。
四、檢查自讀情況
1、現(xiàn)在誰能讀讀你最喜歡的詩句。
2、詩句會讀了,詩句中的生字朋友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也認識了,下面讓我們去和它們打聲招呼吧。
3、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中的生詞,加深對生字朋友的印象。
五、品讀感悟
過度:你們真了不起!一下就認識了這么多生字寶寶,下面就請大家把它們帶進課文,讀一讀課文,想想:這首小詩共有幾句話?描寫了哪些景物?
1、師范讀,生閉眼認真聽。
在剛才閉著眼睛聽的時候,你們的腦海里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生說到哪句就把課件打出來)
4、同學們都愛祖國,看誰能和老師一樣,把自己對祖國的愛通過朗讀的形式表達出來。(根據(jù)學生所述內容隨機出示相關句子,指導朗讀感悟)
A、過度:聽了他的朗讀,我仿佛看見了田野里滿是豐收的景象!你們還看見了什么?
(我從他的讀里看到了豐收的果實,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誰再來讀。你還看見了什么?生:大谷小麥……)
B、我們在前面學習了許多有關秋天的好句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梨樹掛起——(生齊:金黃的燈籠)蘋果——(生齊: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生齊: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齊:舉起燃燒的火把)是呀!秋天來了,景色多美呀!
C、課件大海。問:你聽見了什么?
你聽見大海會對我們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生日快樂》《國歌》《愛我中華》…)
能給大家唱幾句嗎?
聽到了那么多歡樂的歌,我們再來讀一讀。誰讀得最好,來讀。
好,讀的可真好,大家共同歡樂的讀一讀第二行。
生讀。
D、課件楓林。你還看見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金燦燦的果實,楓樹林里的楓葉在隨風飄動……
老師:前天我們剛學了一首也描寫到楓林的古詩,你們還記得是那一句嗎?今天讀了《歡慶》這一行,讓我們仿佛又看到了,楓林的另一種景象就是像紅火的旗幟。
E、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旗幟是什么?在這里指的是什么?
(旗幟就是五彩繽紛的旗子。這里的旗幟就是楓林,秋天楓葉紅了,就是旗幟。)
F、出示藍天(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師:你聽到小鴿子說什么呢?
(它在說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祖國媽媽祝你長命百歲,心想事成……)
師指導:對媽媽說話要親切一些,誰能帶著這樣的體會去讀一讀。生讀。
師:讀得真好,一起讀。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同學們,課文第一句描寫了藍天、田野、楓林、大海、白鴿,你們能不能把他們連起來讀一讀好嗎?
指導朗讀:讀時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齊讀。
5、看你們讀得有滋有味的,老師也想向你們挑戰(zhàn)一下,可以嗎?(師生對讀第一句)
:(出示“火紅的楓林”圖)當一陣陣風吹來,這漫山遍野的楓林隨風而動,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像不像一面面火紅的旗幟?你們看,楓林也舉起火紅的旗幟來祝賀祖國媽媽的生日。課文前四句每行就是一幅描繪歡慶景象的圖畫。我們看大屏幕,來個小組接讀,看哪一組讀得好?(學生看屏幕接讀課文)
師:同桌再研究研究,怎么讀能把這四句讀得更好?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練一練。
新中國成立以后,祖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
A、萬丈高樓平地起,
B、天空亮起五彩的禮花。
C、成功舉辦奧運會!
D、神五神六飛天
過渡:看到祖國大地美如畫,我們的祖國六十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你們自豪不自豪?
帶著這種自豪的心情來讀讀最后一句:
十三億孩子
歡慶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祖國媽媽的生日。
點撥、小結:
“美好的日子”指哪一天?
“十三億孩子”都是誰?
小結:是啊,十三億孩子有你,有我,是我們大家。只要你是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國人,你就是華夏的兒女,你就是祖國媽媽的孩子。
六、指導背誦課文
師:是啊,在國慶節(jié)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無論田野楓林還是藍天大海,都異常的美麗、全國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歡樂和喜悅當中。這么美的詩句,如果能把它積累下來就更好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誰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誦)
此時此刻,你想對我們祖國媽媽送上什么祝福?
是啊,在國慶節(jié)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無論田野楓林還是藍天大海,都異常的美麗、全國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歡樂和喜悅當中。讓我們再一次朗誦這首小詩。
二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同學能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應用“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病⑼ㄟ^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聽說能力。
。场⑼ㄟ^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人類文明的事物與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處,以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础⑹雇瑢W樂于展示自身的作品以和收集到的資料,并善于學習他人好的地方。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口語交際。
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
這一課時包括“我的發(fā)現(xiàn)”和“日積月累”兩局部內容,知識豐富,形式多樣。教學時,我采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同學在語文樂園里“逛迷宮”、“過字橋”、“練嘴皮”、“賞對聯(lián)”,引導同學自主探究,樂學善思。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語文樂園”里玩,大家覺得怎么樣?好!首先我們來“逛迷宮”。
二、“逛迷宮”
。、尋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處:
用課件打出“燕子”以和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標上序號。讓同學自身觀察說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線連結起來。
。病ふ移渌挛锏南嗨浦帲
、 讓同學把對應事物的序號寫在紙上,比一比誰找的又對又快。
、 指名說出對應的事物。教師用電腦把對應的事物連起來。
⑶ 同學互相檢查結果,全做對的獎給一張“小燕子”模型。
三、“過字橋”
同學們,“迷宮”逛好了嗎?下面我們過“字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下面我們就開始“過字橋”。
。、課件出示所有要認識的生字,請同學們讀認。
。病⒐膭钅苷J識其中生字的同學讓其說說自身是如何認識這個字的。
。、同學自讀課本,看一看自身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學展示自身的學習所得。
。、分男女生讀一讀。
。、以組進行活動:
一人寫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組詞。完成后與其他組交換檢查,看哪一個組做的又快又對,獲勝的組可以優(yōu)先進行下一個游戲。
四、“練嘴皮”
同學們,“過字橋”我們已經(jīng)順利通過了,下面我們要練一練嘴皮,看一看你會不會說。
。薄⒄n件出示一幅美麗的春景圖以和填空練習題。
。、請同學們看圖填空,可以說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適就能得到鼓勵,說得好的要獎給課文中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
五、“賞對聯(lián)”
同學們,大家的口才都不錯。為了褒揚同學們,我請大家欣賞對聯(lián),好嗎?
1、自讀、同桌讀、分男女生讀、指名讀。
。、說一說自身知道的對聯(lián)知識。
3、教師小結對聯(lián)知識。
。础⒆觥罢遗笥选庇螒颍
請剛才拿到對聯(lián)的同學找到自身的同伴,大家讀一讀,看找對了沒有?
。、請大家說一說欣賞對聯(lián)的感受,趁機請同學們去搜集對聯(lián),并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寫下來,準備展示。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的春光 的陽光 的天空
的田野 的小溪 的枝條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春天的發(fā)現(xiàn)”。為了使同學言之有物,我準備帶領同學去春游,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說一說自身的發(fā)現(xiàn),寫一寫自身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要去春游了,去發(fā)現(xiàn)春天了。請大家睜大雙眼,把你看到的寫下來。休息時,我們要進行交流,看誰發(fā)現(xiàn)的多,看誰的發(fā)現(xiàn)新。返回時,我們就要請這些同學來做“導游”,給我們介紹美麗的春天。
二、游中交際
。薄⒔處熯呑哌呏笇瑢W觀察的方法。
2、以組進行,交流自身觀察到的春天。
。场⒏鹘M評選出優(yōu)勝者,參與全班的交流。
。、評選“小導游”,返回時有幾名“小導游”輪流介紹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又發(fā)現(xiàn)了許許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課后,請同學們利用各種途徑,包括上網(wǎng)查尋,搜集有關春天的資料,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收集起來,準備參與展示會。
〖板書設計
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
細心觀察 暢所欲言
第三課時
〖設計理念
本課時主要是通過辦“展示臺”,開“展示會”的形式,鼓勵同學從不同方面展示自身的身手和學習收獲,使其發(fā)生成績感。
〖教學流程
一、上寬帶網(wǎng)
同學們,寬帶網(wǎng)是現(xiàn)代計算機與網(wǎng)絡傳輸技術的一個名詞。通過寬帶網(wǎng),我們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今天,寬帶網(wǎng)給我們送來了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看一看吧!
。、自讀寬帶網(wǎng),指名分段讀,大家齊讀。
。病⒄f一說自身從寬帶網(wǎng)上獲得的信息。
。、說一說自身還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展示自身上網(wǎng)查到的花的資料(假如同學沒有查到,教師給予補充)。
二、展示自我
。薄⒁酝瑢W的課桌為“展示臺”,展示同學的作品。
2、愿意當“導游”的同學介紹自身的作品。
。、愿意當“游客”的同學觀賞他人的作品。
。、把同學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里,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板書設計
展示臺
今天,我當家!
二年級語文教案9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如何合理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以發(fā)展學生的認識為特點,也就是說,教學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學生語言和思維訓練,發(fā)展學生認識能力。
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發(fā)展他們的認識能力呢?
一、根據(jù)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步驟,安排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從頭讀到尾,腦子里就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學生有了一個整體印象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去理解,這就是從整體到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理解后,再回到整體上來理解。后一個整體理解比起前一個整體理解,認識提高了,加深了。因為它經(jīng)歷了概括提高的過程,因此獲得的認識也就更完整更深刻。
教給學生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學習步驟,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逐步深入的學習方法,而且使學生初步懂得:認識事物既要看整體,又要看部分,還要看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樣就為逐步提高認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課時,先引導學生抓住雷雨的主要景色,從整體上觀察圖畫。有了一個總的印象后,再指導學生對照,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細觀察,逐段學習,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特點各是什么?然后幫助學生概括出:
雷雨前:滿天烏云,空氣悶熱,刮大風,雷鳴電閃;
雷雨中:雨越下越大,時間不長;
雷雨后:空氣清新,出現(xiàn)彩虹,池塘里水滿了。
每學完一部分,幫助學生概括一下,使學生的認識上升一步,同時又與下一部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思維條理化。最后從整體上來一個回合,使學生從雷雨的出現(xiàn)、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概括出雷雨的特點,初步了解自然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性提高到理性。這就是一個認識上的飛躍。
二、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認識不斷向前發(fā)展
課堂教學中設計提問是很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是把作者、教師、學生三條思路揉合在一起,像一把把鑰匙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自覺地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怎樣設計課堂的提問呢?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基本功訓練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好幾個主要問題,并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自己設計的問題結合起來,統(tǒng)籌安排在課堂提問之中,一步步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的思維推向前進,促使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由現(xiàn)象到本質地去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水平。教師的提問要抓住重點,盡量做到少而精,要有啟發(fā)性,問題的語言要淺顯,明白,兒童化。
比如《種魚》這一課,是由三幅圖組成的看圖學文。通過小貓種魚這一有趣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小貓為什么收不到魚的道理。
第一段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農民把玉米種在哪兒?(2)到了秋天怎樣?你從哪兒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把玉米種到地里,到了秋天是會有收獲的。第二段設計了三個問題:(1)農民把花生種在哪兒?(2)玉米和花生為什么要種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樣?通過上述問題,把玉米和花生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植物,把它們種在地里,是會有收獲的。第三段設計了三個問題:(1)小貓看見農民種玉米、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2)小貓能收到很多魚嗎?為什么?(3)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通過這幾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玉米、花生和魚的生長條件是不一樣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種在地里;魚是養(yǎng)在水里的動物,是不能種在地里的。最后通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這一問,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向前發(fā)展。
三、教學過程中,注意兒童的認識是怎樣提高的
兒童學習一篇課文,從開始到結束,思維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我在教學中比較重視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注意掌握這個過程,并引導學生去經(jīng)歷這個過程。
以《一粒種子》為例,我著重抓了三點:(1)抓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種子發(fā)芽跟溫度、水分、土質的聯(lián)系;春天與萬物生長的聯(lián)系。(2)抓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種子發(fā)芽出土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有意識引導學生注意這四個階段的變化。(3)抓詞、句、段之間的聯(lián)系。特別是抓住重點段落,從詞、句到段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中了解種子發(fā)芽的條件和經(jīng)過。
課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四次“挺一挺”。每次挺一挺都說明種子在一定條件下的變化,成長,反映了種子發(fā)芽的主要變化過程。我就抓住這四個“挺一挺”,啟發(fā)學生思考:什么叫“挺一挺”?種子為什么要“挺一挺”?種子
每次挺一挺,自己有什么變化?大地上又有什么變化?從中揭示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以及跟季節(jié)氣候的關系。當學生對種子發(fā)芽的經(jīng)過有了具體印象之后,我又引導學生對現(xiàn)象加以綜合概括,抽象提高,讓學生說說:種子是怎樣發(fā)芽的?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外部條件?學生經(jīng)過思考、消化、懂得了氣候溫暖,水分充足,泥土松軟是促使種子發(fā)芽的必備條件。
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課文內容既有了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又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他們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初步了解了一點植物常識,而且發(fā)展了思維,提高了認識能力。
四、把學習語文、認識事物、體會思想感情有機地結合起來
閱讀教學中學習語言文字,認識事物。體會思想感情三者是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語言文字掌握得好,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就深刻;深刻理解了課文內容,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得就更真切,并產生共鳴,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引導學生體會思想感情時,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以文章的詞和句為依據(jù),并把詞和句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加以體會。
《大海的歌》這篇課文,作者以清新優(yōu)美的文字,描繪了海港繁榮的景象和大海美麗的景色,歌頌了欣欣向榮的祖國,歌頌了社會主義四化建設。教學這一課時,我采取了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看圖讀文,跟隨作者步入畫境,同時抓住描述海港景色的關鍵詞句,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學生的心情跟隨作者的感情在激蕩,耳邊仿佛鳴奏著大海呼嘯的濤聲,聽到了大海在歡樂地歌唱。他們豪情滿懷地說:“海港兩岸,裝卸吊車,海輪在歌唱;大海里,石油鉆探船在歌唱;整個大海在歡呼在跳躍,在歌唱,歌唱偉大的祖國像初升的太陽蒸蒸日上,繁榮富強。這是一曲贊美偉大祖國的頌歌,是一曲振興中華,向四個現(xiàn)代化進軍的凱歌。”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層層推進,步步加深,師生都沉浸在愛國主義情感的海洋之中。
教案實錄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先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讀課文第三段)
師:好。小朋友,列寧的住處在哪兒?要是你們能說出來,我就把它畫出來,好嗎?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師:(邊板畫示意圖邊說)這座小山離莫斯科不遠,山下有一條小路,列寧邊走邊看,看到了花叢。誰能說說花叢在哪兒?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叢在路邊。書上說“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說明花叢在路邊。
師:對了,花叢在路邊。(邊說邊畫花叢)那么,園子在哪兒?
生: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你怎么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生:因為書上說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說明花叢離園子不太遠,所以我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對。(邊說邊畫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在園子旁邊。
師:(板畫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什么?
生:房子旁邊應該畫上幾個蜂箱,因為養(yǎng)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邊。
生:所以列寧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師:(板畫蜂箱)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已經(jīng)能讀懂書,把這些地方搞清楚了,F(xiàn)在誰能看著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連起來說說?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條小路。小路旁邊有花叢。離花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旁邊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因為養(yǎng)蜂人在園子里放了許多蜂箱。
生:(齊鼓掌)
師:說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生:(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師: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發(fā)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那個養(yǎng)蜂人的吧?
生:列寧還會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順著蜜蜂飛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師:說得好極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兒呢?于是列寧仔細地觀察。(板書:觀察)什么叫觀察?
生: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師:對了,還要一邊看一邊想。那么
二年級語文教案10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日子。1949年的這一天,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一個激動和豪邁的聲音響徹全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革命先輩的吶喊,也是新中國前進的號角。多少人浴血奮戰(zhàn),多少人赴湯蹈火,為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從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都要為偉大的祖國媽媽慶祝生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國走過的路和將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國的生日了,小朋友們會怎么慶祝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板書《歡慶》
二、初讀體會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生字拼讀幾遍。
3、出示詞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樂曲、十三億,學生自讀正音,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4、范讀課文,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三、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自已喜愛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
2、展示讀:學生愿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3、賞讀課文: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在學生說時進行指導。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4、讀、議課文。
(1)出示課件(歡慶場面),(換成掛圖)引導觀察:圖中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
(2)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小組展示自已送給祖國媽媽的禮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2、馬上要到國慶節(jié)了,我們一起來《歡慶》
二、再讀入情
1、讓學生看圖找句,練習朗讀。老師借圖指導。
2、指名讀,學生評,互相讀、互相評,直到背誦。
3、看圖自由輕聲地背誦,指名背誦。
三、識字。
1、出示生字,給生字找朋友,看誰找得多。
2、介紹經(jīng)驗識字:
加一加:大—慶只---幟南---獻
編兒歌
四、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引導發(fā)現(xiàn)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有重點地指導。
“潔”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皟|”右邊的“乙”字折筆處應盡量向左,彎筆要盡量舒展!扒弊值摹翱凇睉獙懙帽庑瑑韶Q起筆處應該錯落有致——左低右高!皯c”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大”的撇一定要寫成“豎撇”,捺盡量向右伸展。
3、學生描紅臨寫。
4、加強練寫
二年級語文教案11
一、導入,揭題
1、出示一個蘋果,觀察:
這是一只怎樣的蘋果?
2、如果這個蘋果給你,你會怎么用?
3、你們想聽聽蘋果自己怎么說的嗎?
揭題,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全詩
1、充分朗讀全詩。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2、這是兒童詩。分一節(jié)一節(jié)寫?匆豢慈姽灿袔仔」(jié)?
3、有一個小節(jié)反復了三次,請找出來。
4、自由朗讀。
師:這三個小節(jié)雖然句子一樣,其實表達的感情有些不同,這要在學了全詩才能明白,F(xiàn)在先來讀第一節(jié)。
5、學生說說應該怎樣讀,再練習朗讀。
三、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指名選讀二行。
2、這小節(jié)蘋果介紹了什么?(用處)
它是用怎樣的心情介紹的?(高興、自豪)
3、學第一行:
讀:讀出高興
說:蘋果為什么高興?
想:一個故事、情節(jié)。你就是那只蘋果,請你說說如何使微笑掛在孩子的`臉上?
師:孩子微笑了,蘋果也就微笑了。請再讀這一句。
3、分組討論:
按以上學法,每一組選一行進行討論,然后按讀、說、想三步進行匯報。
4、各組匯報
5、小結:
這是一只的蘋果。
蘋果為而感到。
6、有感情朗讀第二小節(jié)
四、學第三小節(jié)
1、學了第二小節(jié),你們認為第三小節(jié)應該怎么讀?
2、朗讀練習
五、背誦練習(一、二小節(jié))
二年級語文教案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通過熟讀成頌,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儀器與媒體
搜集國慶節(jié)的相關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基本思路
教學中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及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復朗讀,加上有關的情景渲染來感受課文內容,體會“十月一日”全國人民的`喜悅激動之情。
板書設計
9、歡慶
田野——果實楓林——旗幟藍天——鴿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內容
師生活動
修改意見
導課。
二、讀課文,識記生字。
三、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課文。
四、賞讀課文
五、練習背誦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些節(jié)日,同學們看一看錄像,說說是什么節(jié)日?
同學自由發(fā)言。
教師提要求:自己讀課文,把暫時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并加上拼音。
指名讀:
教師出示課件(帶拼音的字詞)多名同學讀,師生評議。
再讀課文,讀通讀熟句子。
談話:剛才同學們讀的很認真,下面我們一塊看一段錄像,說說人們怎樣給祖國媽媽過生日?
放錄音,要求同學認真聽。
教師指導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學生自己讀。
教師再次范讀,學生同桌互讀。
指名讀,學生評議。
小結:國慶節(jié)這天,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的大海,從首都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全國人民都在慶祝,下面我們一塊讀最后一句,齊讀課文。
讀讀你喜歡的詩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你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自己讀一讀。
自由朗讀,同桌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復習回顧
指導書寫
三、完成課后
讀讀寫寫
四、練習1、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億 潔 曲 祖 紅旗……
2、出示詞語:組織學生比賽讀。
引導觀察田字格中的字。
范寫:億 曲祖 旗
學生描紅 臨寫課本中的字,教師檢查指導。
把生字組詞寫在練習本上。
師指導,生自己完成。
填空
十月一日,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到北京,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的果實,( )的楓葉,( )的鴿子,( )的海濤,購成了多么美麗、多么祥和的圖畫。
你想說寫什么?說說看。
師生評議。
二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9、北京
教學目的:通過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片段。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感受北京的美麗,讀出對北京的熱愛和自豪之情
執(zhí)教:聯(lián)興羅秋蘭
一、導入:
1、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跟著老師的朗讀一塊兒去逛逛北京城。(師范讀)
二、指導:
1、同學們,剛才我們神游了一趟北京后,使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能把有關它的這一段話讀一讀,把()也介紹給大家嗎?
3、誰來說說,剛才她介紹的怎樣?好在哪里?
4、你評的真不錯,你愿意也來讀讀這一段嗎?
。◣煆闹兄笇Ь渲袘⒁獾睦首x技巧:如讀得重些、注意停頓)
5、好,現(xiàn)在就請我們全班同學都來當個小小導游,把()介紹給老師們,一定得讓老師們陶醉。。R讀)
6、啊,北京的()可真美。〔贿^其它地方也很美,比如天安門。誰來把天安門美美地介紹給大家?(請生讀)
7、她介紹得怎樣?誰還能介紹得比她更好?她介紹的好在哪里?
8、來,讓我們像她一樣把天安門美美地讀讀
9、還有哪個地方美?請同學們想想要怎樣讀才能使游客們覺得這里美?大家先自己讀一讀(學生自讀)
10、來,讓我們一起介紹一下()吧?(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11、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游客們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段一及段五)
12、這是怎樣的心聲?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名讀)
13、讓我們一起讀出游客們的心聲吧(齊讀)
三、總結:
1、同學們剛才在介紹北京城時,有的詞語讀得重些,有的句子注意了停頓,有的地方讀得大聲些,有的地方讀得小聲些。通過聲音的變化,把課文讀得很美,讓我都陶醉了,F(xiàn)在讓我們跟隨著音樂再美美地把北京介紹給全世界。
二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要求]
1.復習小寫字母的寫法。
2.初步學習詞語近義詞。
3.整理成句子,再給句子加標點。
4.練習寫好帶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5.朗讀并背誦詩歌。
6.熟記4個成語。
7.轉述老師通知大家的一段話。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④說一說“親愛”一詞的近義詞(敬愛)。
(3)出示:他使勁把門推了一下。
、僮约鹤x句子。
、谕换フf句子的意思。
、壅f說“使勁”一詞的近義詞。
3.練習。
根據(jù)原詞的意思寫出近義詞。
4.反饋。’
(1)檢查學生填寫情況。
(2)出示卡片,鞏固近義詞。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借助拼音讀題目要求。
(2)教師進一步說明題目的兩點要求。
2.指導。
(1)朗讀復習《標點符號歌》。
(2)出示一組單句。
小鳥在前面帶路。
、僮x句子。
、谡f說這句講“誰”“干什么”。
③一個完整的句子一般應說成是什么?
(3)出示題中第一組詞語:
月牙一樣的小河有一條村子的前面
、俑髯孕÷曌x詞語。
②找出“什么地方”(村子的前面)“怎么樣”(“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壅f說整理成的句子。
④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語氣練習加標點。
(4)出示題中第二組詞語:
要蓋新的房蠶姑娘吐出絲兒來
①請一學生讀詞語。
、谡页觥罢l”(蠶姑娘)“干什么”(吐出絲兒來,要蓋新的房)。
③讀一讀整理成的句子。
、芗由蠘它c。
3.練習。
(1)分組讀整理好的句子。
(2)學生“開火車”讀,讀出陳述語氣。
(3)學生練寫,把整理好的句子寫下來,并加上標點。
4.反饋。
(1)教師提醒學生打全標點,指出存在問題(如抄錯字)。
(2)教師相機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復習范字,讀準字音,練習組詞。指導學生觀察字形特點。
(2)說說“鐵、鉆、餃”3個字的部首和結構特點。
(3)指導書寫金字旁的字:鐵一鉆。
、倩脽舫鍪荆鸿F一鉆,引導學生觀察,用比較的方法把“鐵”的“韋”旁寫得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寬一些,把“鉆”寫為左右各半。
②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描寫“鐵一鉆”。
③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生字。
、芙處熓痉斗掠,臨寫生字。
、輰W生在田字格里練習仿影、臨寫生字。
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餃”。注意提醒學生“卞”部與右半部等長,這個字是左窄右寬。
3.練習。
讓學生按照要求認真練習描紅和臨寫,教師在巡視過程中,進行個別輔導,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教室里要保持安靜,讓學生凝神練字。
4.反饋。
教師相機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4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4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適當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3)指名讀。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誦。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練習要求(一讀二背)。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結合插圖,領悟人和自然是息息相關的,大家都要愛護美好的大自然。
(5)教師再次范讀。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注意幫學生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自”是平舌音,“哪”“能”都是鼻音)。
(2)指名朗讀(著重讀好三個反問句,強調它們都表示肯定的語氣)。
(3)“開火車”接讀。
(4)看圖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第七題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香蕉。
2.教師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一、審題
指出言語交際的話題:我愛吃的水果。同學們,下面我們以香蕉為例,來說一說,寫一寫。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香蕉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什么詞來說呢?(彎彎的、兩頭翹)
彎彎的香蕉像什么呢?(像小船、像月牙、像鐮刀……)
香蕉是什么顏色呢?
(2)你知道哪些表示黃顏色的詞?(橙黃、橘黃、金黃……)
(3)你能用哪個詞形容你桌上的這支香蕉?
(4)句子練習。
我手中的香蕉是——。
我手中的香蕉穿著——色的外衣。
2.指導說話。
(1)說香蕉的形狀、顏色:
①誰能把兩個部分連起來說一說呢?
、谀憧梢韵日f顏色,也可以先說形狀。
、壅垖W生上臺介紹自己帶來的香蕉。
(2)說吃香蕉的過程。
①聽了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你們禁不住都想吃了。
、谥笇兤ぃ合劝秧敹岁_,然后撕下香蕉皮。
、塾^察練說果肉的顏色和氣味。
、芷穱L練說香蕉吃到嘴里的感覺。
、輰⒊韵憬兜倪^程完整地說一說,注意要加上剝香蕉的動作。
三、練習
1.把香蕉的形狀、顏色、味道等內容連起來練說。
2.指導學生說一句贊美香蕉的話。(如:“香蕉真香啊!”“我真喜歡吃香蕉!”)
3.你們能把剛剛說的內容寫下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著寫一寫。
4.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交際對話。(賣者介紹清楚香蕉的形狀、顏色等特點,買者講說品嘗香蕉后的感受)
5.指導學生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連起來說一說。
6.讓學生選自己最愛吃的水果,仿照上面的方法說一說,再寫下來。
二年級語文教案15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
二、教材說明
《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寫時間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人物活動。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趁著刮起的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兒童處在人生早春,東風帶來融融的暖意,紙鳶是放飛的樂趣,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幾分希望。
本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背誦和識字寫字。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三、教學建議
。ㄒ唬┱n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投影片或教學掛圖。
課文朗讀錄音帶(光盤),或多媒體課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要求學會3個字,要求認識4個字。要在學生自學生字的基礎上,用生字卡片檢查指導,使所有學生讀準7個生字的讀音。
煙:要用形聲字規(guī)律記字形和字音。
趁:翹舌音,聲母不要讀成“c”。
紙:翹舌音,聲母不要讀成“z”。
長:多音字,本文讀zhǎng。
鶯、拂、堤、醉四個字只識不寫,要記住字形,讀準字音。
2、寫字教學。
要一個一個指導學生把要求學會的字寫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圍結構,走字旁的捺腳要寫長些,包住里面的“”。
紙:右邊是氏字邊,不要在下面多加一點。
。ㄈ┰~句教學
村居:在農村居住。詩以《村居》為題,指詩所寫的情景是在農村居住看見的。
拂:輕輕地擦、掃。
紙鳶:風箏。
春煙:春天蒸騰起的煙霧。
本課難理解的字詞不多,大多數(shù)詞句都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理解。詩句的大意可根據(jù)詞語意思和生活實際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師參考:
早春二月,草兒發(fā)了芽兒,黃鶯唱起了歌,
煙霧里,柳樹舒展枝條輕輕拂著長堤。
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
趁著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
不要讓學生死記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師要引起學生的想象,開啟思維,要引導學生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以幫助了解內容。
(四)朗讀、背誦指導
朗讀、背誦是小學低年級學習古詩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學指導的重點。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讀古詩,可先范讀或放課文朗讀錄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整體印象。再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把句子讀流利,在練讀中對詞句有個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逐句了解大意,對詩中的內容有個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導學生理解地朗讀了。所謂理解地讀,就是讀出詩句要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導,讀出詩的節(jié)奏,讀出韻味。通過讀加深理解詩的內容,加深體會思想感情。
這首詩的朗讀,可參考如下示例。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可看圖練習背誦。
。ㄎ澹┚毩曁崾
課后1、2題,是教學重點內容,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課后第3題,是想象能力訓練。為了做好此題,教學中應多方面著力滲透:借助課文插圖(或投影、課件)引起學生的想象;結合詞句意思的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教師應適當描述詩中情境;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
在充分滲透的基礎上,做詩情畫意的想象和表達練習會變得容易。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ㄒ唬⿲胄抡n。
1、最近學習的幾首古詩都是寫自然景物的,誰來背一背其中寫春天美景的詩。今天我們再學一首贊美春天的古詩——《村居》。
2、解題,引導看圖。詩題《村居》,表示詩中寫的情景是作者在農村居住時親眼看見的。那么,詩人村居時親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請同學們看畫面(出示掛圖或投影),說一說畫面的內容。
。ǘ┛磮D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意。
作者詩中是怎樣描寫所看見的景物的呢,請同學們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邊聽邊看圖。
。ㄈ┏踝x課文,識字,讀正確、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流暢。在文中畫出生字,多讀幾遍;同桌互讀生字。
2、用卡片檢查生字、指導識字。
3、檢查指導讀課文,指導讀流暢。
。ㄋ模├斫庠~句,了解詩的大意。
1、自己逐句讀詩,想一想每一句詩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組商量,提出不懂的詞句。
2、教師針對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每句詩的大意。
。ㄎ澹┲笇Ю首x,體會詩情畫意。
1、學生自己試讀,評議指導。
2、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3、多種形式朗讀比賽。
。┛磮D練習背誦。
。ㄆ撸┲笇懽。
。ò耍┩瓿烧n后第3題:進行想象、口述訓練。
【二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五》教案07-20
二年級語文的教案11-10
語文教案二年級上冊教案08-10
二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19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11-03
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04-24
二年級語文《村居》教案01-31
二年級語文教案04-01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03
二年級語文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