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4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字,會用生字組詞。
2.讀熟課文,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食物特點,培養(yǎng)熱愛大熊貓,珍惜大熊貓的感情。
3.練習使用、積累疊音詞。
4.初步學習搜集與處理課外學習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讀熟課文,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食物特點,培養(yǎng)熱愛大熊貓,珍惜大熊貓的感情。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大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問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
示大熊貓圖片
師板書課題:大熊貓
你想了解你的新朋友的哪些知識?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搜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2.這些材料你是怎樣找到的?
3.教師介紹自己找到的資料。大熊貓是珍貴的動物,分布在中國的四川等地方,生活在海拔兩千到三千米的高山,密不透風的大竹林里。
4.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課文中講了大熊貓的哪些知識?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方式標出來。
2.現在教師想給大家讀一遍課文,請你注意你標出來的生字。
3.找認字多的學生讀課文。
4.剛才不認識的字,通過聽老師和同學讀,你認識了幾個,把認識的字上面的標記擦掉。以前我們學習了哪些識字的方法?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就請你用你喜歡的方法自己認識它們。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看誰自己學得最快!
5.生字你們都認識了沒有?大熊貓想考考你們。
示生字卡片
6.誰能上來用你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
7.識字游戲:送生字回家。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在小組內自由讀課文,告訴組內其他同學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一起討論解決。教師巡回指導。
師板書:珍奇 可愛
2.課文中都有哪些地方說了大熊貓可愛呢?
3.給大熊貓涂色。
3.看圖,說一說哪個是大熊貓,哪個是小熊貓。
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猜 出哪只是大熊貓,哪只是小熊貓的。
4.簡單小結:同學們課文讀的可真仔細,能結合課文中的插圖來理解,這樣的方法你也要教給別人,讓大家都變得和你一樣聰明才行。
四、引導質疑,課外延伸。
1.大聲地再讀一遍課文,看還有什么問題?
2.學生能回答的,讓學生回答。
3.學生不能回答的',引導學生看《中國少年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還可以看電視中的《動物世界》或者在家長的幫助下查一查,相信你會了解到更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和其他動物知識,老師也相信同學們能和喜歡大熊貓一樣喜歡其他動物,并和它們交上朋友,永遠的愛護這些朋友的。
學生很想知道這位朋友是誰。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把在課外了解的有關大熊貓的知識說給大家聽。
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找到資料的。
學生仔細聽
學生準備看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標出不認識的生字。
指名讀課文
學生采用各種方法學習生字并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憶這些生字的。
學生看生字卡片,會的同學大聲的讀出來,不會的同學聽其他同學讀完后再讀。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生字,練習讀“胖乎乎”學習說重疊詞。
分小組把還不認識的生字認讀、熟記。
學生按要求合作學習。
匯報合作學習結果。
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讀課文,找答案。
根據學生的匯報給30頁的大熊貓涂上顏色。指名一個到黑板上涂,其他同學在書上涂。
看圖,猜一猜。
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學生大聲讀課文,想一想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自由提問,有問題大膽提出,可以找同學幫助解決問題。
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學生課外搜集的圖片、資料,激發(fā)了學生到課外去學習知識的欲望,同時也為課外學習提供了方法和途徑。
為識字多的同學提供顯示的機會激勵他繼續(xù)努力,也讓其他同學受到良性刺激,并通過聽讀解決一部分生字。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解決不認識的生字,同時促進小組內同學的合作。
給學生指引出一條可以解決問題的道路,找到了幾個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的伙伴,讓學生自己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進一步幫助、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的原則。
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大膽提問,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把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留給學生,學生不能解決的,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想辦法到大千世界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板書設計
大 熊 貓
珍奇
可愛 胖乎乎 短 光滑 白 黑 毛茸茸
小 活潑
大 睡覺
喜歡吃新鮮的竹葉和竹筍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儆懈星榈乩首x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诶砬逶姼杞Y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叟囵B(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jié)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拜訪教師或專家,了解化石。寫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學內容
《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作者先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然后具體書寫遐思的內容: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詩歌節(jié)奏鮮明,語調和諧,富有音樂美。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悉心體會。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贝蠛W?yōu)樯L,桑田變(yōu)榇蠛。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二、整體感知
①明確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投影顯示)。
②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鄯蹲x課文(或放錄音帶)。
a、學生聽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詩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b、小組討論,完成上述題目。
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贊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第1、2節(jié)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第3—6節(jié)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jié)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jié)。結構上首尾呼應。
c、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兩遍,體會詩歌的特點。
重點研討
、僦该首x3~6節(jié),思考問題(投影顯示):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d、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
。ɡ枚嗝襟w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谒娜诵〗M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埤R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四、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五、布置作業(yè)
、賹⒆约菏占膱D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诋攨⒂^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fā)你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識什么是友情?意識到生活中需要友情即友情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主動尋找友誼。
教學重點
生活中友情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生活中友情的重要性
教學課時
一節(jié)
教學方法
講解法、提問法、閱讀法、電化教學
復習提問
1良好的性格有什么特點?
2怎樣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
導入新課
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性格我們在與人交往時才會和睦相處,才會交結一些朋友,在和朋友的交往中體現的朋友之情我們稱之為“友情”。友情是我們所渴望的,朋友少了會感到寂寞,缺少了朋友會感到被冷漠。我們呼喚友情,一旦擁有我們就應該珍惜。
一、生活需要友情(板書)
友情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須的。因為友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板書)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有許多種需要。有一位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叫馬斯洛,他把人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歸納為5個層次。
(投影)
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
提問:這些需要哪些是物質方面的需要,哪些是心理需要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這些需要中,生存的需要屬于物質方面的需要。因為生存是需要衣、食、住、行、空氣、水等物質因素,而安全、愛、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要都屬于心理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在這個最高層次里,人被社會認可,自身的價值充分體現,自己的能力充分施展。要想實現并達到這個層次,需要先滿足低層次的需要。
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連的。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不可能滿足這些心理需要。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在變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這種愿望在和同齡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實現。同學友情也就會成為中學生渴求的心理需要。
如果一個中學生長期得不到友情,就無法從友情中體會交往的樂趣,情緒會變得孤僻,長期下去,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獲得友情不僅是滿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維護心理的健康。
下面向同學們提一個問題:“當你最要好的朋友取得成功時,你會做什么呢?是向他祝賀同他一起高興呢,還是嫉妒他,暗地里說他的壞話?”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顯然,同學們都選擇第一種方案。如果選擇第二種方案的話,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了。真正的朋友會因朋友的成功而向他祝賀,為之高興。可以說,原來的一份成功可以換來多個人的歡樂。
這正是友情的一個特性。
友情可以使人分享更多的歡樂和幸福。(板書)
那么,當出現煩惱和憂愁的時候,友情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們都有這樣的親身感受:當我們煩惱憂愁的時候,如果有朋友的幫助,我們會感到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克服困難的力量?梢姡亚橛兄谂懦裏⿶篮蛻n愁。(板書)
我們遇到煩惱或憂愁時,希望獲得朋友的幫助。那么,我們通過心理換位法想一想,如果朋友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在朋友需要的時候,伸出友愛之手,去主動地幫助他們。這樣,你們之間的友誼就會更深,友情就會更濃。同時,在你付出的過程中,也是對自己思想、能力的一種鍛煉。
可見,友情可以使朋友雙方都有收益。
就拿學習來說吧。同學之間形成真正的友誼,就會避免“封鎖”、“保密”、“怕人超過自己”的錯誤想法。學習上需要的是一種互相啟發(fā)、互相教育,這樣,才可以達到共同提高,通過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能使我們學習的更好。思想上也可以互相啟發(fā)、提高。
有一位著名的英國作家,曾作過么一段比喻:
。ㄍ队埃
“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
請問這段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W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這段話可以告訴我們相互交流思想可以使我們開闊思路,使自己思想上有所提高。人往往局限于某一種思路之中,打不開思路,可謂:“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經常聽到“旁觀者清”的說法,如果我們能夠請朋友從旁觀者的角度你分析一下,相互交流一下思想,會讓你清醒許多。
友情可以使同學們學習得更好,思想進步得更快。同學們想一想,如果班級的每一個人都有了進步,那么對于集體來說意味著什么呢?自然,集體也會有所進步。因此,可以說,友情也是集體進步的保證。
同學們之間相互真誠的友愛、關心與鼓勵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既能推動個人進步,又能推動集體的進步。(板書)
鞏固新課
本框題講的是生活中需要友情,也就是在分析培養(yǎng)友情的重要性,那么在生活中友情為什么很重要呢?
因為友情可以滿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使人分享歡樂和幸福,可以幫助人排除煩惱和憂愁,可以促進個人和集體的進步。
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尋找事例來說明友情能給人帶來歡樂,能替人分擔憂愁。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從爺爺三次給“我”壓歲錢的情景中,感悟爺爺的良苦用心。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年俗文化。
3.學會12個生字,能認讀6個生字。能選擇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下來。
重點難點:
1.理解爺爺說的話的深刻含義,從爺爺的語言中感受對“我”的關愛和深切體會。
2.在學文中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懂得生活的哲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過春節(jié)你們一定能收到壓歲錢。
2、有這樣一位爺爺,他給孫子壓歲錢的方式與大家的不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補充板書后出現課題:爺爺的壓歲錢。
二、初讀文章
1、用你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朗讀互查字詞
要求:圈畫課文中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在讀中認識這些字。并把個別不認識的字通過小組成員的幫助能夠正確認讀。
三、細讀文本
學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檢查。
交流
(1)爺爺望著我意味深長地說:,“以后你長大了,記住,自己的錢在自己身上裝著呢!”當時對爺爺的話似懂非懂,似懂非懂是什么意思?“我”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
(2)爺爺為什么要把壓歲錢藏在雞窩里,菜園里,“我”的身上?他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3)爺爺想說而未說出的話是什么?
(4)母雞、土地和我是爺爺最寄希望的對象了。爺爺的希望究竟是什么?
隨機板書:良苦用心想說而未說出
四、精讀文本
1.每次爺爺給我壓歲錢時都說了什么話,他想說而未說出的話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2—6自然段,畫出爺爺說的話,并聯系第7自然段“咀嚼”一番,看看我們能“咀嚼”出什么來,寫在句子的旁邊。
2.學生自讀,批注。
3.交流。教師點撥引導。)
板塊一:7歲那年
(1)隨著學生交流出示:爺爺走過來對我說:“孩子,這錢是賣雞蛋攢下的.去抓一把米來,喂喂這幾只雞!”
(2)引導學生:聯系第7自然段中“靠養(yǎng)幾只雞換零花錢,在20世紀70年代里,實在是農家生活的寫照”,抓住“攢”感受零用錢的來之不易。
從課文的描寫中,你感受到那個年代是個怎樣的年代?教師相機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
(3)小結:爺爺叫我給雞喂米其實是想告訴我——農家零用錢來之不易。是雞使我們的生活好了一點點,雞是我們的希望。
(4)有感情地朗讀爺爺說的話。(借助感嘆號猜測爺爺當時的心情,讀好爺爺說的話。)
板塊二:10歲那年
(1)從爺爺“慢慢蹲下身”讓你想到了什么?
(2爺爺為什么不直接告訴我——壓歲錢在什么地方,而要叫我去量,去扒呢?這又讓你想到了什么?
(3)小結:是土地讓我們有了菜,有了五谷雜糧,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我們要靠土地、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生存。
板塊三:12歲那年
(1)隨著學生交流出示:爺爺望著我意味深長地說:“以后你長大了,記住,自己的錢在自己身上裝著呢!”
(2)爺爺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爺爺的希望是什么呢?“自己的錢在自己的身上”,這里的錢單單指錢嗎?(能力、前途、命運等)
(3)小結:這就是爺爺的話,他是想告訴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本領,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4)有感情地朗讀爺爺說的話。(結合“意味深長”理解讀)
五、回讀文本。
1.爺爺用他最樸實的方法,寄托著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十多年過去了,至今,我都久久難忘。(學生再讀爺爺說的話。)
2.這一句句溫暖人心的話,無不傾注著爺爺對我的愛。那么,爺爺為什么不直接說出來?(——這就是爺爺的良苦用心。)
3.小結: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爺爺借助壓歲錢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別的方式向自己的孫子詮釋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對人生的領悟來啟迪他的孫子——要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第二課時
一、扣“情”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了解了爺爺寄托在壓歲錢上的良苦用心。
2.以讀促情:生讀7自然段。
體會爺爺與我——前輩與晚輩之間的濃濃親情。
二、悟“情”
1.爺爺的良苦用心隨著我的年齡增長而不斷明晰起來。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從字里行間去體會,爺爺三次分壓歲錢,使我悄然間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學生自讀,反饋交流
三、識字
1.檢查對要求讀、寫生字的掌握情況。
2.出示3組詞語。
(1)激動興奮渴盼
(2)奔向直奔咀嚼回味
(3)恍然大悟猛然醒悟似懂非懂
第(1)組詞語寫出了小時侯爺爺分壓歲錢時我的激動心情。
第(2)組詞語,給“奔”正音,了解“咀嚼與回味”之間的詞義關系。
第(3)組詞語,與課文內容聯系加深對詞語的理解。
四、抒“情”
交流,教師小結。
讓學生選擇其中之一進行抒情,使情感再次得到升華,啟迪學生珍重親情、珍惜生活、珍愛人生。
五、小結
1、快速瀏覽課文,去發(fā)現課文在材料安排上有哪些特色?(總——分—一總)
2、小結:課文采用總—分一總的結構來安排材料。第1自然段用“回味”爺爺的良苦用心引出下文,第7自然段用“咀嚼”來總結全文,使文章前后呼應,層次清晰。
六、課后作業(yè)
把課文讀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爺爺的壓歲錢
7歲 雞窩
良苦用心 10歲 菜園
想說未說出的話
12歲 口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4-05
語文的教案11-16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4
語文關懷教案03-04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