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10篇(優(yōu)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閱讀
。1)了解議論文的一般常識。
。2)了解議論文提出論點的多種方法,把握論點論據(jù)之間的關系。
。3)學習分析每篇議論文的論證思路,理解運用多種論證方法的好處。
。4)學習議論文準確、嚴密、生動的語言特點。
2.寫作
。1)仿寫課文中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文句。
。2)學習有理有據(jù)地證明自己的一個觀點,注意論據(jù)的選擇。
。3)針對生活中的某一種現(xiàn)象談談自己的看法,在證明自己的觀點時使用道理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
3.口語交際
。1)復述本單元中的任意一篇議論文,注意文章的論證思路,要抓住論點和各部分要點進行復述。
。2)選擇一個話題,明確自己的觀點,構思后口頭表達,做到語音清晰,語句連貫,條理清楚。
學法指導
1.單元聚焦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由一個選擇題入手,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然后層層推進,闡述什么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號召人們堅信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斷探求,成為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觀點,以王陽明和自己的實例為論據(jù),論證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號召中國學生應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樹。
《談讀書》首先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讀書和經驗的關系,用書的智慧;接著闡述讀書的方法,提倡讀書與討論、作文結合起來;最后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作者筆法靈活,比喻論證使表達顯得生動。
《不求甚解》先擺出批駁的靶子: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著從不求甚解的出處入手,以陶淵明的不求甚解的含義為根據(jù),對否定不求甚解的觀點作了否定,并闡述了讀書的要訣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復讀的正面主張。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一篇駁論文,作者針對當時有些人散布中國人對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觀論調進行了有理有據(jù)的批駁,明確提出了中國人絕大部分沒有失去自信力,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現(xiàn)了作者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
2.閱讀建議
。1)《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語言較淺顯,宜先速讀,了解文章梗概,再細讀,分析理解本文論述的中心,然后抓住本文緊扣中心逐層論述的特點,分析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及其好處。
。2)在學習《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時,首先應認真閱讀課文,領會句意、段意后,再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學習實際,深入理解本文的論點,自覺養(yǎng)成格物致知精神。
。3)《談讀書》,可采用圈點批注式閱讀的自學方法,閱讀時直接在課文上畫上思索的軌跡,打上認識的烙印?烧约合矏鄣拿,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誦讀并背誦。
(4)《不求甚解》是一篇駁論文,可先梳理結構提綱,體會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地駁斥對方論點,同時闡明自己觀點的'。本文在思想內容上與《談讀書》有相似之處,可與之進行比較閱讀。
。5)《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大家可以通過圖書館、網(wǎng)絡或者其他途徑搜集這篇課文及作者的相關背景資料,用列提綱的方法把握課文的層次結構和思想內容,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同學們可以對文中關鍵問題展開討論、探究,各抒己見。
。6)議論文閱讀能力指導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即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是閱讀議論文關鍵的一步。如果不能準確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就不能說讀懂了文章。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首先要整體閱讀,整體把握文章大意。至于論點的概括,有的可選用文章的原句,有的要用自己的話把它概括出來。
論據(jù)是議論文中用來證明論點、支撐論點的材料。事實和道理(包括科學、理論、名言、諺語等)是論據(jù)的兩種基本形式。閱讀議論文時,要能夠找出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同時要從文章的事實中看出道理,從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聯(lián)系相應的事實,理解這些論據(jù)與文章的論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
論證是運用論據(jù)擺事實、講道理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jù)之問的邏輯關系紐帶。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
在議論文中,結構是作者思路的體現(xiàn)。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煞譃閮纱箢悾阂皇侵饘由钊胝撌龅目v式結構;二是并列展開論述的橫式結構,如總論--分論--總論式。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清楚各段落層次的內容及其內在聯(lián)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
議論文的語言主要具有嚴密性、概括性的特點。閱讀議論文,要從整體到局部,注意抓住富有概括力的關鍵性句子、關鍵性詞語,反復琢磨,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3.相關知識
。1)聯(lián)想:指回憶時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是現(xiàn)實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在人腦中的反應。有多種形式,一般分為接近聯(lián)想、類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因果聯(lián)想等。
(2)想象: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過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響下,在人腦中對過去存在的若干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僅能回憶起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還能想象出當前和過去從未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內容總是來源于客觀現(xiàn)實。一般可以分為創(chuàng)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兩種,它們對人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和掌握新的知識經驗起重要作用。
。3)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的思維過程。通過反復地有步驟地連貫地思考,提出前人未提出的問題,解決前人未解決的問題。要求有創(chuàng)新的設想和理智的判斷。與一般思維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想象、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參與。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主要條件有: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對要解決的問題有強烈的好奇心、堅強的信念和永不滿足的求知欲,以及有關的廣博知識;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規(guī)律與結論;把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化和形象化;周圍環(huán)境(如切磋討論)的激發(fā)等。創(chuàng)造性思維常與發(fā)明、發(fā)現(xiàn)、革新、設計及繪圖、寫作等實踐活動相聯(lián)系。作為一種方法,在科學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撇的寫法。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含有撇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撇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 、新授:
。ㄒ唬┲v解“撇”書寫要領。
1、 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 講解筆順。
3、 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點。
分小組討論。
4、 教師分析講解:
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按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平撇、斜撇、豎撇、短撇、長撇之分。
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
圖示:
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大半部分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
圖示:
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
圖示:
5、指名說一說斜撇、豎撇、短撇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范。
。ǘ⿲W生練習書寫撇,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三)學習書寫帶撇的字。
1、出示范字。
千 升 生 左 牛 開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這些字都是先橫后豎
生:先兩橫再豎,最后一橫稍長。
左:撇不能太長,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
牛:第二個橫稍長。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
三 小結: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語文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讀含多音字的詞語;了解漢字一詞多意的現(xiàn)象。描學四季的詞語;背名言;讀一讀描寫雪景的美文。
2、過程與方法:在讀一讀的過程中,積累詞語,培養(yǎng)語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含多音字的詞語。
1.自由讀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讀好帶點字的音。
2.同位交流讀。
3.說說,你還能用這些字組成別的詞嗎?
4.復習一些以前學過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認一認描寫四季的詞。
1.自由讀詞語,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讀詞語。調動學生已有的對四季風的感受,理解詞語。
3.多種形式讀詞語,注意讀出四季“風”的不同特點。
4.比一比,誰先記住這些詞語?
三、積累名言。
1.自由讀,把句子讀通讀順。
2.小組交流,對這兩句話的`體會。
3.比一比,看誰背得快?
4.寫一寫,鼓勵同學們選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第二課時
一、閱讀短文。
1.自由朗讀,讀通短文,勾畫寫的美的詞句。
2.同桌合作讀,結合生活體驗交流自己讀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讀課文,指導讀出感情。
4.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寫雪景的文章,進一步體驗雪景。
二、探究與發(fā)現(xiàn)。
1.自由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聯(lián)系小伙伴的提示語,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全班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師:你還能說出哪些與季節(jié)有關的詞語?凑l說的多?說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畫,把剛才的這些詞語寫到恰當?shù)脑捪旅妗?/p>
6.選擇一個季節(jié),向大家介紹以下,用上同學們剛才說的詞語或詞組。
口語交際
一、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
師: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許多關于“風”的詞語,看誰說得多。
二、今天,我們就來給風圖上顏色好么?
指導學生讀一讀,題目中人物的對話,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三、請學生說一說,你希望風是什么顏色的?
四、小組交流:假如風有顏色,世界會是怎樣的呢?
看誰的想法最奇妙。最能體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
五、小組推薦或自薦2名學生上臺說給全班同學聽一聽,教師引導評議。
。ㄖ攸c評議:話語是否清楚、具體。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現(xiàn)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風有顏色,世界將更加多姿多彩,讓我們那出畫筆,畫出這奇妙的世界吧。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繪的景象,初步感受對韻歌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繪的景象;初步感受對韻歌的規(guī)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1.同學們嗎,昨天我們學習的生字你學會了嗎?上課前我們先來一起復習一下。
2.“開火車”讀詞語。
哪列火車開起來?這列火車開起來!
3.齊讀詞語。
4.引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再認識幾個生字寶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識字六《古對今》。
5.簡單介紹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一篇對韻歌。像題目一樣,什么對什么這樣的句式就是對韻,也可以說是對對子。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的生字寶寶就隱藏在課文里,你們要用明亮的眼睛把他們找出來。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在文中畫出生字。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你們要聽準字音,看清字形。
2.學生借助拼音先自讀課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糾正錯誤,先自學課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
。▓@嚴寒酷暑晨朝霞楊)
。1)指名幾個學生帶拼音讀生字,教師及時表揚(你讀的真準確,你的聲音真響亮等),也可讓學生進行評價(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我認為……)。
(2)齊讀會認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賽讀。
。ㄔO計意圖:采用多種方式讀生字,一是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對生字的記憶)
4.給會認的字組詞記憶。
下面我們來給生字寶寶找一個小伙伴吧,誰來給他們組一組詞?
學生先自己組詞,然后教師出示詞語。
。ǚ綀A嚴寒酷暑早晨朝霞楊樹)
(1)選擇兩到三名學生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5.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課文中不僅有讓我們會認的字,還有一些不僅要認,而且要準確書寫的字。
。ü艣黾毾钫Z香)
。1)指名帶拼音讀生字。
。2)去拼音開火車讀生字。
。3)學生給生字組詞,然后教師呈現(xiàn)詞語。
。ü沤袂鍥黾毿∠﹃柪钭诱Z文香氣)
。4)齊讀詞語。
6.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涼、細、語”三個字。
先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偏旁、書寫應注意什么,再說一說自己的識字方法,接著教師范寫!皼、細、語”都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學生在課本上練習書寫“涼、細、語”字。學生在寫的時候教師巡視,根據(jù)學生的書寫情況加以指導和評價。
(3)同桌結合,合作學習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減一減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個字的識字方法,便于學生記憶生字。
三、朗讀課文,歸納總結。
1.課件出示整篇課文,以開火車的形式逐句讀課文。(這樣可以檢測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學生讀不好的地方及時耐心指導朗讀)
2.分小節(jié)學習。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每一句里的字詞的意思,再結合圖片加深理解,幫助記憶。
以第一小節(jié)為例:
古對今,圓對方。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先出示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指名讀。接著一句一句理解。學習古對今,就出示代表古、今的圖片,便于學生對比理解。然后分別是圓、方、嚴寒、酷暑、春暖、秋涼。借助圖片,再稍加解釋說明,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詞語意思,也能加深對對對子這種句式的感受。最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齊讀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
。2)以同樣的方式學習課文的二、三小節(jié)。
3.齊讀課文,感受課文的韻律。課文全部學完之后,再次完整地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課文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4.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這篇課文讀起來非常順口,也很好記,里邊的生字詞語更需要我們用心掌握,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記一記這些詞語。
5.拓展延伸。教師引導學生課下搜集一些其他的對韻歌,讀讀記記。或者試著自己寫幾句,與其他學生交流。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由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習作提示,鄉(xiāng)之怎樣把這第一次的經過清清楚楚地告訴別入
教學重點: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較好地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較好地表達出來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
同學們,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寫字,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第一次做飯……那么,在你做過的這些"第一次"中,哪一件給你的印象最深呢?想一想,再把它寫出來,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成長的快樂吧!
二、明確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的目標:
1.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
2.要把經過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資料鏈接
回顧本單元的課文,引導學生找出本單元課文中有哪些內容與本次習作的訓練目標同步,從中借鑒司法,使學生的.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習作構思
引導學生如何選材,如何人手來寫。
1.這次習作圍繞什么來寫?(第一次)
2.怎樣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經過清楚地告訴別人呢?(指名回答)
說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樣做的。
3.怎樣才能把這次習作寫好呢?(過程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4.討論交流,確定習作材料。
五、資源共享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資源,擴大學生的信息量。
六、習作方法
根據(jù)本次習作特點進行指導。(課件出示)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經過寫清楚。
2.可抓住場面細節(jié)展開描寫。
3.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節(jié)識 字
1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把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
3、朗讀詞串,積累詞匯,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學重難點: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教具準備:錄音機、詞卡、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詞語----出示在圖中相應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師,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麗,你看(課件出示春光融融,鳥語花香的春景圖,并伴著《春之歌》的音樂)
2、誰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你從圖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在景物旁出示詞語。
春風
。1)注音“春”的讀音,誰能讀準它?指名讀、齊讀。
。2)春風跟其他季節(jié)的風有什么區(qū)別呢? (出示)春風像
。3)真好!那我們一起把這輕柔的春風讀一讀。
春雨
(1)齊讀詞語兩遍。
(2)春雨有是什么樣的?
。3)出示春雨像 ,像 ,又像 。 同桌討論,指名讀。
(4)通過課外閱讀,你知道哪些有關春雨的詩句?
。5)有感情讀一讀詞。
柳樹
。1)注意兩個生字的聲母,誰來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2)看,在春風吹拂下,柳樹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風一吹,柳樹 。指名讀。
嫩芽
。1)注意“嫩”的聲母和韻母,誰能讀準它?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請小朋友們再仔細看一看圖,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樣兒的?
(4)看來大家都明白了,齊讀這個詞。
小草
(1)讀準“草”的聲母,一齊讀兩遍。
。2)你們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為什么要這么拼命往外鉆呢?
。3)說的真棒!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詞。
布谷
。1)齊讀詞語。
。2)它是什么樣的?它是怎樣叫的?你能學一學嗎?
。3)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布谷”的叫聲吧。
。4)初夏時,“布谷”常晝夜不停地叫,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杜鵑“。布谷能吃許多害蟲,我們可要保護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對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齊讀詞語兩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這些花兒的名字讀準,指讀,齊讀。
。2)你是怎樣辨認它們的?
。3)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美麗的花是怎樣開放的?
。4)除了上面這些花外,還有哪些花也是春天開放的?
(5)齊讀三個詞語。
二、圖文結合,鞏固詞義
1、請同學們打開書,借助拼音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2、采用圖文結合方式,將詞語和圖畫對位。將12個詞語的卡片分給學生,老師點出課件上某個景物,拿相應詞卡的學生上來,帶領同學們齊讀詞語兩遍。
3、班一起讀12個詞語。
三、齊讀詞語,體會特征
1、讀詞串,說一說每一組詞串與春天的什么有關?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還觀察到過什么?教學后記:學生樂學,喜歡學習對春天的特征。
第一節(jié)識字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繩子,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
2、借助插圖,理解本課詞語,了解一些運動知識,積累詞匯。
3、教育學生從小熱愛體育運動,樹立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認識本課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內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愛。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詞卡、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獲獎運動員手拿鮮花致意圖)并放國歌。同學們,這幅圖畫了什么?
2、是的,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上為國爭光,那么你們了解哪些體育項目呢?今天,我們來學識字2(板書課題)
二、 圖文結合,學詞語
1、(出示掛圖)看一看,圖上的運動員在進行什么運動項目呢?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熟悉的其中一項體育項目嗎?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在掛圖旁貼上相應的詞卡。
籃球
。1)讀準生字的字音,“籃”是邊音。指名讀、齊讀。
(2)介紹一點相關的籃球知識。
足球
(1)讀準“足”的聲母,是平舌音,齊讀。
(2)愛踢足球嗎?知道20xx年,我國男子足球對實現(xiàn)了什么夢想呢?
排球
。1)齊讀詞語兩遍。
。2)你了解些有關排球的知識。
競走
(1)讀準生字的字音,“競”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競走”呢?“競”表示比賽的意思,那么“競走”就是什么?
(3)簡單介紹一點有關競走的小知識。
跳高、跳遠
。1)讀準生字的字音,齊讀詞語。
(2)“高”的反義詞是什么?“遠”的呢?它們都是速度為主,是徑賽。
鐵餅、鉛球、標槍
。1)自讀詞語,把生字字音讀準,尤其是“餅”、“槍”都是后鼻音。
。2)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3)這三種是田賽項目,是以力為主的體育項目,屬于田賽。
游泳、射擊、登山
。1)讀準生字詞的讀音。
。2)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你了解這幾種體育項目嗎?
三、 朗讀詞串,積累詞匯
1、打開書,讀一讀這些詞串,把字音讀準。
2、歸類朗讀詞串。
四、 教學生字
1、今天,我們學習4個生字,還要學習它們的偏旁。
2、“競”:是立字頭,怎樣記住“競”呢?你能用它擴詞嗎?“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關呢?“遠”:是走之兒,分三筆寫成!坝尽保焊嘘P,想一想,還有什么三點水旁的字?注意右邊“永”的筆順。
3、學生描紅。
五、 指導寫字
1、怎樣才能把4個生字寫美觀呢?仔細觀察一下,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2、學生回答,老師補充。3、老師范寫,學生仿影,臨寫,放錄音。
教學后記:
1.學會了本課生字8個,能夠根據(jù)拼音識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學生較難讀準。
3.能夠有感情朗讀詞串,積累詞匯。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第六節(jié)識字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的畫面,陶冶情操。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勞動都在一起。他們看到很多的東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出現(xiàn)“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xiàn)“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xiàn)“石頭”的實物圖,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現(xiàn)“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3、有時他們需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那時還沒出現(xiàn)文字,這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非常勤勞、聰明、能干,于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把看到的東西照樣子畫下來。
4、多媒體課件以動畫形式在實物圖的旁邊,一一出現(xiàn)相對應的象形文字。他們畫的像嗎?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們祖先用畫圖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
5、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xiàn)在的漢字。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詞語出現(xiàn)在相應的象形字旁,點撥詞語的意思:
。1)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齊讀,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 ?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指名讀,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讀一讀!按ㄖ傅氖呛恿鳎恿饕步小昂哟ā。讀一讀。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想一想,通過這個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記憶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變成現(xiàn)在的漢字的。2、說說現(xiàn)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
。1)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2)指名說,互相補充。
3、讀一讀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詞語。注意看準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到“石頭、竹子、燕子”詞中的輕聲。
三、教學生字
1、多媒體顯示:舟 竹 石 川 燕(1) 讀準字的字音,前4個生字都是翹舌音。(2) 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2、“燕”中有個新偏旁是“四點底”,跟老師讀一讀。這“四點底”像燕子身上的哪個部分?記一記。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4、看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指名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四、指導寫字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2、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4、學生仿影,描紅,老師巡視指導。教學后記: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來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較濃。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叭边@一詞的配圖學生 較難把握。
第一節(jié) 識字4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
2、 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個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 誦讀謎語,理解謎語(字謎),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 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 借助偏旁,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的意義。教具準備:轉盤、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
1、同學們,今天老師來和大家做個小游戲。
2、首先,我們來看圖,出示(字盤)。
二、看圖:
1、圖上有什么?這叫“字盤”。
2、我們可以給“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變成不同的字。有趣嗎?
3、這些都是一個族的字,叫字族。因為他們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戲,我們首先來跟轉盤上的這些偏旁交朋友。
三、讀偏旁:
1、 復習已學過的偏旁。
。1) 在這4個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經跟我們見過面了,你們能認出來嗎?
。2) 學生認讀,你還能說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嗎?
。3) 學生說一個字,老師相機用電腦課件展示。
(4) 說了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單人旁”和“三點水”分別代表什么呢?
。5) 老師小結。
2、 認讀新偏旁“馬”“土”。
。1) 這兩個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 想一想,這兩個新偏旁會代表什么呢?
(3) 怎么記住這兩個新偏旁?
(4) 學生認讀兩個新偏旁。
四、學習同組字
1、“也”與四個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們手拉手,變成了這些字,出示轉盤一一轉出生字。
2、這些生字怎么讀呢?打開書,自己來讀讀這些生字,然后讀給同學們聽一聽,看誰讀得最準確?
3、學生自讀生字詞,老師巡視指導。
4、檢查字音:
。1)出示生字詞
(2)這些生字在讀音上要注意什么?
。3)指名讀詞,齊讀。
5、這幾個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小結:這四個字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聲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這樣的字,我們就叫形聲字。
6、做游戲,鞏固識字。
。1)我們來轉動轉盤,“也”轉到與哪個偏旁在一起時,看誰能把這個字又快又準地讀出來?
(2)學生自轉自讀。
五、指導學字
1、學習“奔”的偏旁。
2、看看練習1中生字筆順表,自學生字筆順。
3、反饋檢查。(馳、奔、池、塘)該怎么寫?
4、找朋友,你能給哪個字找朋友?
六、指導寫字
1、怎樣才能把這四個字寫美觀呢?
2、學生說,老師做適當點撥。
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
4、學生仿影,臨寫,老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教學后記 :學生會學亂多音字“馳”和“池”。
第二節(jié)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給“也”字找朋友,并口頭組詞。
2. 讀生字新詞。
3. 誦讀字謎歌。
二、 析記字形,指導書寫
1. 析記字形。
。1) 認讀生字:行、千、莊。
。2) 教學新偏旁。
。3) 說說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2. 指導書寫。
(1)小許交流:怎樣才能把“千、行、莊”寫規(guī)范,寫漂亮?
。2) 教師范寫生字并重點指導。
。3) 學生隨著音樂描、仿、臨寫生字。
三、 課堂練習
1. 加偏旁組詞。
也------( ) ------( ) -----( ) -------( )
2. 擴詞。
行( ) ( ) ( )
奔( ) ( ) ( )
3. 選字填空。
池 馳
。1)魚兒在( )塘里游來游去。
。2)駿馬在草原上奔( )。
4.游戲猜字謎
教學后記:學生還是有些會將多音字認錯。
教學目標 :
1. 按筆順寫字。
2.學用字詞句:認真讀詞語和描紅;制作課程表;給句子加標點,再分角色朗讀。
3.讀讀背背:讀背成語,讀背古詩。
4. 寫鉛筆字,認識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
5. 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
教學時間:
四課時。 20xx年2月26 日 第二 周 星期三 第一節(jié)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教學“認清筆順”
1. 審題。
。1) 引導學生看題目要求,聽老師范讀。學生齊讀一遍。
。2) 組織討論:這道題可以怎樣去完成?
(3)老師小結,明確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自學筆順表,熟記生字筆順,按筆順寫字。
2. 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1) 各自輕讀,書空筆順。
(2) 同桌交流說筆順。
3. 指導。
。1) 指名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相機糾正。
。2)質疑:哪幾個字的筆順你覺得很難記,需要多練。相機出示生字(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 定)(3) 強化記憶板書下來的生字的筆順。
(4) 同桌互相抽查筆順容易錯的字。
。5) 教師小結。
4. 練習。
。1) 強調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2) 學生按筆順寫字一遍,教師個別輔導。
5. 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二、 教學“寫好鉛筆字”
1. 審題。
。1) 練讀題目。
。2) 引導與上題比較,明確寫字要求。
2. 弄清筆順,練習描紅。
。1) 認讀生字。
(2) 提名說筆順,教師同步師范描紅。
。3) 強調描紅要求與寫字姿勢。
。4) 學生完成描紅練習,師個別輔導。
3. 點撥筆順規(guī)則,仿影體會。
(1) 師生談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
。2) 學生仿影體會。
4. 指導臨寫。
(1) 出示“干”,提醒學生注意“干”的第二筆橫較長。
。2)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干”。
。3) 學生練習寫一個“干”。
(4) 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羊”和“草”。
。5) 反饋。
教學“學用字詞句”。
一、 教學第一題
1. 審題: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 學生分組練說本班的課程名稱。
3. 提名說,其他人補充。
4. 學生借助拼音認讀詞語。
5. 檢查認讀,相機正音。
6. 學生質疑生字的筆順,教師師范描紅。
7. 明確描紅要求,強調寫字姿勢,學生練習描紅。
8. 反饋。
二、 學第二題。
1. 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 投影空白課程表,教師示范填寫縱橫序數(shù)并講解。
3. 學生在印發(fā)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數(shù)的填寫。
4. 投影班級課程表,師生討論填法。
5. 學生自選方法完成制表。
6. 利用自制課程表,相互詢問,熟悉班級開設的課程。
7. 反饋。
三、 教學第三題。
1. 審題。
。1) 指名讀題目。
。2) 說說題目有幾個要求。(加標點;分角色朗讀)
2. 習學過的標點,討論如何試用。
3. 學生各自試加標點,練習朗讀。
4. 集體討論,相機點撥。
。1) 出示第一句話:你們明天上午有什么課
。2) 指名讀句子,并說出所加標點。
。3) 評判對錯,再說出自己的理由,練習讀出疑問的語氣。
。4)依照第一句話完成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話的加標點和朗讀練習。
(5) 教師小結。
5. 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教師巡視輔導。
6. 反饋。
。1) 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
。2) 引導學生評議:讀得怎么樣?好在哪兒?有什么不足?
。3) 教師小結。
7. 多種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 整體回顧,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先了解了所學課程名稱,接著自己動手制作課程表,最后通過朗讀對話弄清了課程表的作用。希望你們積極發(fā)揮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學的功課早知道,提前預習并做好學習準備。
教學“讀讀背背”。
一、 讀背成語
1.師談話激趣:成語是漢語的精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誦讀它,他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 提高,文化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這學期我們就開始練習“讀背成語”這種童子功。
2. 學生借助拼音試讀4條成語。
3. 提名讀,相機正音,教師范讀。
4. 學生再以多種形式練讀。
5. 借助圖片、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
。1) 映示圖片,撥放錄象,引導學生觀察、體驗。
。2) 指導學生表達感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成語。
6. 學生練讀練背成語。
7. 反饋。
。1) 指名背誦說說記憶方法。
。2) 多種形式背誦成語。
8. 教師小結。
二、 讀背古詩《村居》
1.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歌,能背給大家停一停嗎?
2. 映示古詩的背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弄清圖意。
3.揭示古詩《村居》,明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 學生借助拼音各自練讀古詩。
5. 提名讀,相機正音,教師示范讀。
6. 學生再練讀,直到讀準音,讀通句子。
7. 借助生活經驗與圖片,引導學生弄懂詩的大概意思。
。1)詩歌主要寫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風光;兒童放風箏)
。2) 田野的風光美在哪兒?
。3) 兒童是怎樣放風箏的?
8. 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9. 反饋讀背古詩效果,交流學習方法。
第二節(jié)教學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
一、 觀賞圖片揭示話題
1. 出示掛圖,引導觀察。
2. 弄清圖意,板書話題:說說我的家
二、 教師示范說話,明確要求
1. 學生看圖聽老師說話。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環(huán)成花園2號樓201室,家里有爸爸、媽媽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媽媽是一位售貨員。我很喜歡自己的家!
2. 思考問題,明確說話要求。
。1) 提問:聽了王小明的介紹,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況?
。2)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 學生借助拼音讀讀本次說話的具體要求。
(4) 借助板書內容,教師提示說話要求。
三、 練習
1. 指名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練說。
2. 將四個問題連起來練說,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 提名說,對照要求評議。
4. 學生分小組練說,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熟讀古文,能熟練的翻譯課文,積累課文中的文言詞。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xiàn)象。理解句意、文意。
3、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教學輔助】
多媒體教學平臺。 2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關“狼”的成語展示。
1、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鬼哭狼嚎)
2、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貪虎視)
3、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 (引狼入室)
4、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狼煙四起 )
5、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
6、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
7、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狼心狗肺)
8、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子野心)
9、象豺狼一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豺狼成性)
10、比喻壞人當權 。(豺狼當?shù)?)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博人。出身于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廣讀經史,學識淵博。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chuàng)作營養(yǎng),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xiàn)實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現(xiàn)實意義。多數(shù)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我們所熟悉的“畫皮” 就是出自《聊齋志異》中。
三、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讀準字音。
綴 窘 苫 弛 眈 瞑 隧 黠
(二)讀懂字詞、句子。
段1:寫屠戶遇狼。這是故事的開端。點明時間地點和矛盾的雙方。
止:通“只” ;綴:緊跟。
段2:寫屠戶懼狼。這是故事的發(fā)展。表現(xiàn)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兇惡貪婪。
從:跟從。并驅:一起追趕 。
思考下面問題:
1、面對狼“綴行甚遠”,屠戶的心理狀態(tài)如何?(內心害怕。)
2、他用什么方法對付狼?(把骨頭扔給狼。)
3、用這樣的方法對付狼,體現(xiàn)了屠戶對狼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遷就安撫。)
4、“復投之”又體現(xiàn)了屠戶怎樣的心態(tài)?(妥協(xié)退讓。)
5、“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說明了狼的什么本質?(貪婪兇殘。)
段3:寫屠戶御狼。故事進一步發(fā)展。表現(xiàn)屠戶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
窘:危急。顧:回頭看。薪:柴草。 苫:蓋上。弛:放下。敵:攻擊。
段4:寫屠戶殺狼。高潮結局。表現(xiàn)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
少時:一會兒。 去:離開。 暇:空閑。 洞:鉆洞。
隧:鉆洞 股:大腿。 蓋:原來。 暴:突然。
思考下面問題:
1、“狼不敢前”的原因是什么?(屠戶“弛擔持刀”準備搏斗。)
2、狼既然“不敢前”,為什么又“眈眈相向” ?(不甘罷休、耍弄陰謀。)
3、狼到底耍弄了什么陰謀?(“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薄耙焕嵌雌渲小保
4、這兩只狼除貪婪外,還有什么特點?其最終結果又是如何呢?(狡詐陰險。再狡詐陰險,還是被屠戶殺死了。)
段5:評論部分:點明故事主題。
黠:狡猾。頃刻:一會兒。幾何:多少。
思考下面問題:
1、作者對狼的態(tài)度如何?(嘲笑。)
2、如何理解“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 )
3、從這則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人有狼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對像狼一樣陰險狡詐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四、拓展延伸。
1、千百年來,在人和動物的.矛盾斗爭中人類憑自己的聰明才智總能取得暫時的勝利,并以自己的“機智”而沾沾自喜,若把褒義詞“機智”換成貶義詞,該怎樣說? (狡猾、狡詐。)
2、狼是狡猾的,但與人比,人就更狡猾(正面說“機智”)了,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的狡猾呢?(“投以骨 ”、“復投之 ”、“奔倚其下,馳擔持刀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 ”、“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
結語:狼再狡猾,然而它哪里是人類的對手呢?在人面前,狼的那些手段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止增笑耳 ”。這樣說來,動物們又如何算計過人類呢?因此,在今天這個日益擁擠的地球村里,動物與人類享有同樣的生存空間,人類必須關愛動物、善待生命。
3、把下面的材料擴寫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看見曾打敗過自己的水牛被農人吆喝著耕地,便去問水牛為什么怕農人,水牛說因為人有“智慧”。老虎向農人要求看看他們的“智慧”。農人說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來,免得他走后老虎把水牛吃掉。老虎聽從了。農人回村叫來村民,把老虎裝進鐵籠,對老虎說,這就是“智慧”。
要求:以記敘為主,合理想象,適當充實情節(jié)。注意運用外貌、語言、心理描寫,以簡短的議論結尾。題目自擬。
語文教案 篇8
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本課10個生字,
能力目標.初步了解千島湖的形成,理解綜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們?yōu)榍u湖的綠,所做出的努力。
情感目標:感受千島湖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體會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們保護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島更綠水更清。從而突破文章主題“綠色”及單元主題“家園的呼喚”
重點難點:
了解千島湖的美景與它的形成,明白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學法指導:
合作探究
教法指導:
指導閱讀
教具準備:
小黑板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文《綠色千島湖》。
1、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有一處著名的景區(qū)—千島湖(板書:千島湖)。
2、有沒有同學去過?
3、引入讀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一方面初步了解千島湖的.美麗景色,一方面解決字詞障礙。
2、全班解決字詞障礙。
3、談談自己初讀文章后的總體印象。
三、充當導游,給大家介紹千島湖。
1、既然千島湖是一處景區(qū),那就請同學們來當景區(qū)的導游,準備給大家介紹。
2、由于圍繞千島湖要介紹的內容很多,大家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將所有內容都掌握,所以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準備給大家介紹。
3、引導學生弄清課文講了千島湖的哪些方面內容。
(1)總體介紹千島湖。
(2)千島湖的一些著名景點介紹。
(3)千島湖的形成。
(4)千島湖景區(qū)的形成給人們的啟示。
4、選擇自己要介紹的內容(老師根據(jù)實際情況作以調整,保證每一部分都有學生介紹)。
5、學生精讀自己所選擇的部分,提出遇到的疑難,為解說做準備。
四、作業(yè)布置
1、熟讀課文,查生字。
2、準備并熟記解說詞。
板書設計:
千島湖
1、總體介紹
2、景點介紹
3、形成及作用
4、給人們的啟示
第二課時
一、當導游,解說千島湖。
1、總體介紹。
A、地理位置。
B、概貌。
C、名字由來。
2、景點介紹。
A、猴島:“花果山”。
B、五龍島:蛇的天地。
C、清心島:梅花鹿的世界。
D、桂花島:野桂花遍地。
E、“魚躍千島湖”
3、形成及作用。
A、建新安江水電站而成。
B、電力、航運
C、科技形成“水上森林”。(加“綠色”,理解“綠色”:表面;健康、發(fā)展、充滿了生機活力和希望)
4、給人們的啟示。
與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
二、談感受。
1、解說方面。
2、思想認識方面。
三、作業(yè)布置
給家長當導游,完整介紹千島湖。
板書設計:
水綠 島翠 山青
綠色千島湖 詩 奇跡
優(yōu)美 富庶 和諧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云、公、車”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朗讀問句。能背誦課文。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和認字。
教學難點
讀好問句。
教學準備
簡筆畫圖片、生字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猜謎語比賽,看誰猜得又對又快?(教師出謎語,給猜對的同學戴上動物圖片)
。1) 腦袋聰明,手腳靈巧,喜歡爬樹,最愛吃桃。(猴子)
。2) 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兔子)
。3)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傘,隨身帶。(松鼠)
。4) 紅花頭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門萬戶開。(公雞)
(5) 腳像小扇子,嘴像小鏟子,下水捉魚蝦,不濕小花褂。(鴨子)
。6) 花冠頭上戴,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開很漂亮。(孔雀)
2 這么多的小動物聚在一起,誰能猜猜它們要干什么?
板書:比尾巴
(1)認真看老師寫“比”。誰記住它的筆順了?指名說,齊寫。
。2)誰能記住“尾”?
(3)“巴”誰能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由讀課文,看看哪些動物比尾巴了?在下面劃橫線。
3誰知道哪些動物比尾巴?在小動物的名字下面劃橫線。(猴子、兔子 、松鼠、 公雞、 鴨子 、孔雀)
4講解識字方法,教學生字。
加一加:猴、松、鴨、把。
減一減:把、巴,松、公。
多讀:鼠
數(shù)筆順:公
三、聽范讀
四、分四組分別朗讀四節(jié)
1讀第一節(jié)。(學讀問句)
。1)聽老師范讀第一節(jié)。
(2)看第一組能否讀好問句。
2讀第二節(jié)(回答)
3 讀第三節(jié)(問)
4 讀第四節(jié)(答)
五、分角色演讀
請6個學生分別問,戴動物圖片的學生走上講臺,其他學生說說這種動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板書,教學生字“短、扁”。
六、 全班朗讀課文,邊讀邊做手勢。表現(xiàn)出動物尾巴的特點。
七、讀讀畫畫 給動物加上尾巴。(教材第85頁)
八、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都參觀了小動物們比尾巴的比賽活動,你們都知道了什么?說給大家聽。
課后練習與課外知識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什么特點? 誰知道它們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回家問問你們的家長或者課后問問老師。
板書設計
10 比尾巴
猴子--長
兔子--短
松鼠--好像一把傘
公雞--彎
鴨子--扁
孔雀--最好看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朗讀全文。
2出示生字。認讀。
二 背誦課文。
三 學習“把、短、扁、最”4個生字。
加法:短 把
多讀:扁 最
1用“最”說話。
2比一比。
巴――把――爸――色
公――松 鴨――雞
3練習。
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扁――( ) 短――( ) 彎――( )
四 指導書寫。
云:第二筆橫要寫長,落在橫中線上。
公:上面的“八”的開口要適中。
車:最后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
五 課后練習
按筆畫筆順書寫生字。
10《比尾巴》教學反思
本人擔任語文教學工作近半年來,第一次參加優(yōu)質課評比,在上完這節(jié)課之后,作如下總結,以便在今后的教學當中去粗取精,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 教學的成功之處
1、 教學程序的設計較合理化。采用猜謎語激趣導入,結合圖片展示,能激起低年級學生的興趣。
2、 朗讀方式多元化。低年級語文教學重在讀,在讀中領會課文,在讀中背誦課文。學生自讀,提示易混淆音節(jié),指導學生學作批注;齊讀,從整體上聽學生讀得不準確之處,便于及時糾正;分組朗讀,便于指導學生讀好問句的'語氣;學生演讀,讓學生邊讀邊演,表現(xiàn)出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
3、 認字教學較清晰。采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板書生字的偏旁部首,能醒目地提示學生。
二、 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 在這節(jié)課的前部分,我放手學生去做,去讀,去演,到后面我就有些收不回來了,學生課堂有些亂,教師思路有點被擾亂。
2、 課堂總結時,學生發(fā)言不積極,應該結合圖片,引導學生做總結,指出小動物尾巴的特點。
3、 評價方式單一化。教師不善于采用言語、肢體等評價方式,不善于激勵學生。
鑒于以上這些得與失,本人悉心聽取各位老師的寶貴意見,多參加各種課例,有機會邁出校外,多利用網(wǎng)絡學習資源,多向廣泛教師學習,結合實際教學條件,吸取老師們的精華,不斷地創(chuàng)造適合的實效的教學設計,不斷地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斷地增加課堂的附加值,期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更上一個臺階。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一個兒童的口吻生動地說出人和樹的關系:人類保護樹木,樹木為人類造福。
全課共有三個自然段,兩幅插圖。
第一段寫的是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讓小樹暖暖和和過冬。所配插圖畫面是:爺爺在認真地給小樹的樹干捆綁稻草。
第二段寫的是天熱了,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讓爺爺在樹蔭下乘涼。所配插圖畫面是:夏天,小樹枝葉茂盛,爺爺悠閑地扇著大芭蕉扇,在樹蔭下乘涼。
第三段贊揚爺爺和小樹真好。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衣裳”、“綠傘”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爺爺真好,小樹真好!币袑嵰龑W生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準確地理解意思,使他們初步學習到聯(lián)系句子,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小樹,從小要為綠化祖國出力。
2.初步學習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綠傘”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爺爺真好,小樹真好!痹谡n文中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案
1.課時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學3個生字;初讀課文;指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5個生字;指導讀第二、三自然段;指導了解課文內容;練習背誦。
2.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初讀課文,認識全課生字,掌握其中3個生字的形和義;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談話激趣。
1.板書課題
6爺(y6)爺和小樹(sh))
2.指名讀課題,想一想:課題中寫了誰?(爺爺)寫了什么?(小樹)隨著
樹”的圖片。
3.教師設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愿望。課題寫了“爺爺”,寫了“小樹”,中間用“和”連起來,其中一個是人,一個是樹,人和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我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認識全課生字,學會三個生字。
1.請學生打開書,自己指讀課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不好的句子可多讀兩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認讀生字的音,最后看讀課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認讀全課八個生字。
3.指導學“衣、裳、傘”三個生字的形和義,并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傘”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再舉起一把傘,引導學生利用傘
、谥该f說傘有什么用?(傘可以擋雨,可以遮擋陽光,到了夏天太陽當頭照時,打開傘就涼快多了)。
③先指導觀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寫兩個“傘”,上寬下略窄;上短下長,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第三、四兩筆斜壓橫中線,最后一筆“丨”壓豎中線寫。
(2)出示生詞“衣裳”
、僦该x詞,說明“裳”要讀輕聲。再說說什么是“衣裳”。
、谥该垂P畫記“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寫一個“衣”字,注意第二筆橫要比下邊的大撇、大捺寫得窄。
、壑笇в浐蛯憽吧选弊值男。先告訴學生“裳”字上邊是個新偏旁叫小字頭,“小字”作字頭,豎鉤要變成豎,左點往右下點,右點變成撇。再讓學生按部分記“裳”的形。指導寫兩個“裳”字!吧选弊秩菀讓戦L,讓學生觀察田字格范字時,要著重讓學生看清橫中線上是哪些部
上!摆ⅰ焙汀耙隆弊值钠厕嘁獙懙靡粯訉挕
4.自己小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先指名讀,說全課有幾個自然段。(3個)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讀,讀后組織學生按聲音清楚響亮和正確的要求評議,訂正讀錯的地方。
——課中休息——
(三)指導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話: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讀。
(2)引導理解。
、龠@句話寫了誰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爺爺)寫了爺爺做什么?(給小樹穿稻草衣裳)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诰渥又械摹耙律选敝傅氖鞘裁?要引導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到把詞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訴學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認真讀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當學生經過讀句思考回答正確后,教師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爺爺給小樹穿上的稻草”用線畫出來,使學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注意了這個聯(lián)系,就能確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圖(1)問稻草是“穿”上去的嗎?課文里為什么這么說呢?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認真讀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當作什么,所以才這么說。
(3)指導讀。讀的時候要把為什么要給小樹穿衣裳,穿什么樣的衣裳讀清楚。
小樹有了稻草衣裳怎樣?在黑板上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指名讀,要強調“不冷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先自己試背,然后指名背或齊背。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五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過渡談話
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保護了小樹。幾年以后,小樹長得怎樣了?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第一個句子。
、僦该x。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是什么意思?(教師可用動作演示)。
、诰渥又械摹熬G傘”指的是什么?要引導學生讀句子想,因為綠傘是小樹撐開的,所以它應該是長在樹上的密密層層的枝葉,即樹冠。在這基礎上讓學生看插圖加深印象。
、壑θ~是“撐開”的嗎?可課文為什么這么說,請聯(lián)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苤笇ёx。讀的時候把小樹為什么要給爺爺撐開傘,撐開什么樣的傘讀清楚。
(2)理解第二個句子。
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爺爺怎么樣?指名讀,強調不熱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句子
“爺爺真好,小樹真好”。是本段僅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4-05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樂園》教案08-29
語文天地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