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語文教案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段中父親的話的含義。
教法:點撥、誘導法
學法: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孩子,你與好朋友發(fā)生過矛盾嗎?當發(fā)生矛盾時,你是怎么處理的呢?孩子們,想與你的同學更好的相處嗎?想與好朋友的永遠友好嗎?那么,老師就要向大家介紹這篇課文《爭吵》。學過之后,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請大家翻開課本,今天,老師和大家一塊兒學習28課《爭吵》(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什么?(誰與誰爭吵?為什么爭吵?結果怎么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孩子們的問題提得非常不錯,想知道答案嗎?老師也想知道答案,那么請大家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快速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通過剛才的閱讀,你認識了一對好朋友了嗎?他們是誰?(克萊諦、安利柯)
三、小組合作學習,匯報交流。
同學之間常有爭吵,而事后老師往往通過調查處理,今天你們也來幫老師處理一件爭吵事件,行嗎?
同學之間常有爭吵,而事后老師往往通過調查處理,今天你們也來幫老師處理一件爭吵事件,行嗎?
1、學習1——4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特點。用調查表的形式完成。
調查時間: 調查人:
調查對象 | |
事件原因 | |
爭吵中的人物表現(xiàn)(關鍵詞) | |
你的看法 |
要求:仔細閱讀課文1——4自然段,以小組為合作團體,快速完成表格
2、反饋交流。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他們的情況了解比較深刻,那么他們爭吵的'結果是怎樣的?(和好如初)
四、探究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出示問題:那爭吵之后是什么使他們又和好的呢?
1、探計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要重點研究什么?又該怎么研究?(著重研究我是怎么說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克萊諦是怎么說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體會“我”和克萊諦的表現(xiàn)。
3、呈現(xiàn)學習結果,綜全訓練提高。(從中進行朗讀訓練,并做到適時的評價)
4、出示調查表:現(xiàn)在你們又有什么新的看法?
5、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一對好朋友,你愿意和誰交朋友?為什么?
五、圓滿結局,感情升華。
過渡:安利柯和克萊諦還是好朋友,回到家,安利柯向他的的爸爸講起了這件事,爸爸是怎么做的?齊讀最一段父親說的話“既然你知道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崩斫鈺r聯(lián)第實際,明確犯了錯誤就應該主動認錯,二是聯(lián)系上下文,“我”所想的克萊諦所做的事來體會克萊諦的高尚。
四、拓展練習:
將來,你們長大了,成了爸爸媽媽的時候,將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像安利柯的爸爸那樣)
五、從《爭吵》中你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同學之間不應該斤斤計較,朋友之間不能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傷友誼,我們要寬容別人的缺點。)
六、總結:
七、作業(yè)布置:
聯(lián)系你平常的生活,寫一件和同學發(fā)生過的事情。
板書設計:
爭吵?
安利柯克萊諦
。ㄏ嗷捜輬F結友愛)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學生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結,過渡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1、檢查學生認識生字情況,(課件1。出示詞語)比較難理解的通過各種方式理解: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通過肢體語言理解
3)在實際生活中理解
2、檢查學生初讀課文情況,整體感受課文內容
3、評價(學生自己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老師評價)
4、小結,過渡
三、協(xié)作學習,解決疑難
1、再讀課文,老師出示自讀要求(課件出示2。a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b邊讀邊想,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c請教周圍伙伴解決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旁邊打上問號,一會兒告訴老師。)
2、學生提出問題(簡單的'老師隨即解決)
3、師生共同歸納問題
老師隨即打出問題。
學生可能會說:為什么電腦網(wǎng)絡這個新鮮玩意兒到底是什么呢?網(wǎng)絡到底 神奇在哪兒?(出示課件3)
4、分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ㄒ砸恍〗M為例,重點說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指導朗讀,充分利用身邊的多媒體輔助工具,例如投影儀,可出示課文內容,用各種方式讀:例如指名讀,評價,賽讀;師范讀)
5、其他小組也可按照這個小組的匯報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這篇課文給你了一個什么樣的感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電腦網(wǎng)絡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么影響?
3、老師出示寬帶網(wǎng),給學生提供一些比較好的網(wǎng)站,學生也可以自主查閱更多網(wǎng)站,親身感受寬帶網(wǎng)帶來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網(wǎng)絡用處寫下來,如果有時間可以進行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理解關鍵語句,反復誦讀鑒賞、品評、積累語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體驗;在自讀自悟中培養(yǎng)關愛他人、關愛生靈的優(yōu)良品質。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與文本對話:通過詞、句的品讀,分析諾尼和瑪克的心理,感受作者所要塑造的形象和要表達的感情;
與心靈對話:探討小說的主題,感悟愛的力量,人性的良善;可能的話,聯(lián)系到人與自然的生存關系。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D片)在眾多的動物中,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之一。
而在遙遠的地球北極,茫茫冰雪世界里,生活在這里的人與狗的關系更是非同一般。
有誰能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嗎?(請生談)
在北極地區(qū)土生土長的愛斯基摩犬,能適應零下40℃以下的嚴寒,頂風冒雪拉著雪橇在冰原上飛馳。它是人類的得力助手,是嚴寒地帶既積極又勤力的工作犬。愛斯基摩人為每一條雪橇犬都起了一個名字。有名字意味著平等,這是因為狗在他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說《浮冰上》,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地球北極地帶一個少年和一條愛斯基摩犬的故事。請打開課文《浮冰上》。
二、文本對話(感受、分析)
1.結合文本,初談體會。
師:讀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品讀關鍵句,把握人物情感。
。1) 找到句子。師:不少同學都感受到了諾尼對瑪克的愛。如果讓你把握文中直接表達諾尼對瑪克的愛的語句,你會把握哪句句子?
。▊別讀——劃——齊讀):“愛是真真實實的——就像這又冷又餓的夜晚和他傷腿上的陣痛一樣真實”。
。2) 挖掘文本。
為什么說“又冷又餓的夜晚”?——”冰塊裂開時,諾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第三天的晚上“除了他們兩個以外,再也沒有別的有血有肉的生靈了!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實的雪橇犬——瑪克”。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再也沒有”,“只留下”,被困漂浮的冰山上饑寒交迫已三天,死亡威脅著他們。諾尼迫不得已想到了自己忠實的伙伴——瑪克,交代諾尼殺犬乃萬不得已卻也是情理之中。
“愛”與“又冷又餓”與“陣痛”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為什么要這樣寫?
——面臨死亡絕境是真,但對犬的愛也是真。這是一道二難選擇題。
——鋪設情境(請生朗讀ppt的內容)
3.合作學習,分析諾尼復雜的心理過程。
師:諾尼在是否要殺瑪克這一問題上是非常矛盾的,他經(jīng)過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爭。
ppt出示:
1.諾尼幾次下決心殺犬?
2.你從文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他這一矛盾心理的`呢?請劃出并加以分析討論。
3.在課文中劃出反映諾尼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
交流,板書:
諾尼不忍——痛恨——痛苦祈禱
真真實實愛頭靠頭
生靈瑪克遲疑——恐懼——痛苦舔
品讀關鍵句子:
“頭靠著頭,他輕輕地哭了……”諾尼為何而哭?這是怎樣的淚水?
這是的淚水?(幸福,悲傷,無奈,愧疚,悔恨,感動,彼此信任,彼此互愛)
(生結合文本談,讀)
小刀——線索。
三、與心靈對話(感悟,交流)
師:現(xiàn)在,我們學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或者,困惑最大的又是什么?
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諾尼,最終選擇放棄了。這合理嗎?
為一條狗而選擇放棄自己生命的希望,值得嗎?
難道他不尊重、不愛惜生命嗎?
愛斯基摩人也愛自己的犬,可不是在危急關頭照樣殺犬充饑嗎?
人在面對生存危機時,可能會怎樣?生存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彼此的互愛
——正是因為他珍愛生命的表現(xiàn)
——諾尼的心中,狗與人是平等的。“有血有肉的生靈”(生靈:意指人,在諾尼心中,狗也是一條生命)
——忠實(世界上沒有任何兩種物種能有像人和狗那樣的生存關系)
四、結束語
愛與生命同在,愛與萬物共存。倘若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樹,那么,愛則使她賦有活力,軀干挺拔,青枝綠葉。這讓人想起了中國一代文學巨匠巴金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親情、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盞明燈,生命中倘若沒有愛沒有情感,那生命又有何意義呢?
課后記:
《浮冰上》是一篇很好的質疑課范文,就整篇文章看,可質疑的地方有許多。而我選擇它作為公開課的文本,主要因為,它與《“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樣,人文氣息濃郁,作者都試圖通過小說人物的描寫,刻畫,表達對人性的探索。而且它的欣賞價值不僅包含了課文所體現(xiàn)的人與動物的愛,還涉及人與人之間的愛。因此,諾尼與愛斯基摩犬之間超越生死的愛也就成為了整堂課的亮點和高潮。
這節(jié)課,我試圖創(chuàng)設情景,合作學習,課堂討論,通過朗讀等形式不斷品讀文本,刺激學生思考,激起求知欲。然而,激活課堂,并不完全在于教師如何教活,還在于教師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和誘導每一位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此,我還需作進一步的努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這組課文有四篇:一《天火之謎》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三《諾貝爾》四《滴水穿石啟示》,應當說這個主題單元,主題清楚,那就是“百折不撓——謳歌了一組不屈不撓、持之以恒、不斷進取的偉大人群像”。
這節(jié)課我覺得比較成熟,尤其是教法、學法、形式多樣,具體來說:
一、運用對比,讀懂信念。
1、《國榷》一書數(shù)字的對比。(時間上;年齡上……)讓學生讀懂談過治學的刻苦,治學的嚴謹、治學的困難等;老師緊扣文本,讓學生去觸摸文本,研讀文本,并體會數(shù)字背后的含義,讀懂談遷的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信念;
2、兩次撰寫《國榷》的對比。
3、談遷在《國榷》一書完成后與失竊后心情的對比。
二、扣詞導讀,感悟形象。
緊扣“厄運打不垮”“信念”這課題關鍵詞,前后聯(lián)系,以本為本,在多樣的閱讀中(如瀏覽,用心去讀、朗讀、引讀等)中感悟了談過這一人物形象。如致命的打擊(第2節(jié))引讀,在對話中在深入地解讀的基礎上,螺旋式地引導學生讀文本,人物形象凸現(xiàn)出來。第四節(jié),引讀是匠心預設的結果。
三、適度拓展,鏈接生活。
交流搜集的資料,像談遷這樣不被厄運打垮的人。
四、批注閱讀,符合教材特點。
。ㄌK教版教材:寫字、寫話、批注)(說話練習)
個人由此聯(lián)想到:
既然這組課文謳歌了一組偉大人群像,怎樣謳歌?反復研讀教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位成功人士,肯定有許多“相關數(shù)據(jù)”。這一組課文有直接寫,也有間接寫的許多數(shù)據(jù)。我想這是我們研讀教材應該關注的事,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我們?yōu)槭裁匆P注數(shù)據(jù)?因為這是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因為看似簡單的數(shù)據(jù),其實背后的世界是相當豐富的。這也許就是這一類課文給予學生的`寫作智慧。我想蘇教版教材編寫者在這此類型教材的編寫上,肯定啟動了這一重要思維。
這節(jié),有兩個數(shù)據(jù)只要我們關注了,了解了,這一課的教學自然也變得簡單了,那就是“500萬、500多萬”?此浦貜,其實一點也不重復的數(shù)據(jù),因為兩個數(shù)據(jù)的內涵不一樣的。
這一點上,孫老師似乎強調了。
另外,這篇文章還能夠引領學生進行一種特殊的習作訓練。歷史人物非常多,怎樣用一篇文章的方法去寫一個歷史人物?一是占有資料,二是從資料中找到最能引發(fā)我們思考的數(shù)據(jù),三是從數(shù)據(jù)中找到靈感。有了這三步,寫起文章來不也就簡單了嗎?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使用了這種方式。我個人認為: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到這種思維。如何引領,讀與寫之間的關系不就自然而然地貼在一起了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隨文理解旋渦脖頸棱角榮譽稀罕等詞語。
2.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寫法,體會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
3.讀懂課文內容,明白文中的道理,學習貝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勇于奉獻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句話的含義,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搜集一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人物的小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貝殼,揭示課題
1.出示貝殼和珍珠。
2.你們知道這貝殼與珍珠有什么關系嗎?你們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發(fā)生的一只貝的故事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只貝》。(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提示。
、佼嫵錾、新詞,多讀兩遍,遇到長句子、難讀的詞多讀兩遍。
、谀苷_、流利地朗讀,試著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鄄焕斫獾牡胤剑\用學過的符號畫出來。嘗試邊讀邊批注,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
、芪闹械倪@只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由讀文。
3.小組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4.小組交流,記憶字形。師重點指導:膩
5.全班交流,評價朗讀。
第二課時
一、細讀品味,升華感情
(一)學習課文第1、2段。
1.初讀了課文,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貝?
2.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再體會體會。
3.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師相機出示課文第1段。
4.再讀出示的第1段文字,邊讀邊想象:在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課文第1段。(播放海邊音樂。)師相機指導理解:旋渦、嚙掉。
5.它們即使生命結束,殼上仍留有人們喜愛的色彩,難怪會得到孩子們的喜愛、人們的稱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第2段?(生自由練習。)
6.抽生讀。
。ǘ⿲W習課文第3~10段。
出示:但是,這只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時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貝。它默默地,它說不出來。
1.生自讀句子。
2.這只貝還有絢麗的色彩嗎?還有精美的圖案嗎?讀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生交流感受。
4.再讀第3段,說說這段文字中的哪個詞一下子就打動了你?再讀讀,體會一下。
5.生交流,師相機指導理解:默默、榮譽
6.相機抓住折磨這個詞語理解貝的'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
7.生理解折磨的意思。
8.再讀課文,透過折磨這個詞你還能讀出什么感受?想想石子在貝的身體里是種什么樣的感受?
9.生讀課文,談感受。
10.你們都在認真地讀,讀出了自己的感受,透過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11.讓我們一起來把這只貝所受的折磨用表情、聲音表現(xiàn)出來。老師引讀:那是顆十分硬的石子(生跟讀中間部分)教師:一年,兩年,它的殼上讀,但他。
12.再讀課文,再體會體會,在可憐的背后你又讀出了什么?
13.思考: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二、學習寫作方法,拓展遷移
1.作者寫貝,贊頌的僅僅就是一只貝嗎?
小結:文章借物喻人。
2.說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的含義。
3.把你想對這只貝說的話寫下來。
三、總結并提出希望
1.生展示搜集的同類人的故事。
2.希望你們也做一個像這只貝一樣的人: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勇于奉獻。
板書設計
一只貝
可憐
丑陋
可敬
學生贊美貝的語言(學生寫上去)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等13個生字。會寫“及、身”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的心情和對鄧爺爺?shù)某缇粗椤?/p>
3、提高對計算機的興趣,能想想自己肩負的責任。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的心情和對鄧爺爺?shù)某缇粗椤?/p>
2、提高對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時間:
二課時
課前活動:
搜集有關鄧小平爺爺?shù)膱D片、資料和小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等13個生字。會寫“及、身”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一)、出示鄧小平同志照片。提問:“你能認出他是誰嗎?”課前老師讓小朋友們搜集了許多關于鄧小平爺爺?shù)膱D片、資料和小故事,誰愿意上來和大家分享這份收集的喜悅呢?(通過展示了解鄧小平爺爺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偉人)。
。ǘ┰俅握勗挘喝绻銇淼洁嚑敔?shù)纳磉,你?心情會怎樣?(高興、激動、難忘……)
。ㄈ⒄n文中有一則小故事,題目叫“難忘的一天”,講的就是一位少先隊員來到鄧爺爺身邊表演計算機,他的心情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自由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ㄒ唬┹p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二)識記字形,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舉例:1、熟字帶生字的方法:十——計、目——冒、官——館、平——怦
2、組詞競賽識字:緊——緊張、緊急、緊要、普——普通、普及、普通話
3、造句識字:展覽館——我冒著嚴寒,快步走到工業(yè)展覽館。
(三)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讀一讀,重點指導讀正確、讀通順。
三、指導寫字
看書觀察,分析書寫要注意的地方。
重點示范“及”、身”。
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的心情和對鄧爺爺?shù)某缇粗椤?/p>
2、提高對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過程
鞏固生字
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
聽寫生字,同桌互相檢查,互相訂正。
二、朗讀感悟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邊聽邊體會:老師朗讀中的語氣有什么變化?(緊張——平靜)
聯(lián)系上下文,重點圍繞下面問題進行理解和感悟。
1、“我”為什么一開始比較緊張,后來一下子就平靜下來?
。1)“我”為什么一開始比較緊張,自主探索句子,獨立發(fā)表意見,教師引導:心怦怦跳——緊張激動——馬上要見到——鄧爺爺是國家領導人——原以為國家領導人是尊嚴的。
。2)后來為什么就平靜下來,合作探究,引導:心情平靜——和藹可親——慈祥微笑——高興點頭——緊緊握手。
2、文題對照,說說“我”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
抓住“高興地、仔細地、親切地、緊緊地、順利地、興奮地、贊許地、沉著地”等詞進行品讀。
3、理解句子“天,仿佛格外的藍;陽光,仿佛更加燦爛!
4、朗讀比賽。
5、背背自己愿意背的句子和段落。
三、練習
指導完成課堂作業(yè)
補充練習:
1填寫拼音:高興()興奮()背包()背人()首都()都是()
2造句:仔細地——高興地——
四、實踐活動: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五、拓展活動:回家了解計算機的知識。
六、板書
難忘的一天
緊張、————————、平靜
高興地、仔細地、親切地、緊緊地、順利地、興奮地、贊許地、沉著地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重點字詞含義,讀懂課文內容。
2.體會課文意境,有感情地讀出課文的韻味并能背誦重點段落。
3.感悟課文中蘊含的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使學生熱愛夏天。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文,有感情朗讀。
1.同學們,涼爽的春天過去了,當我們還沉浸在春天的`快樂里時,不知不覺中,令人興奮的夏天向我們悄悄地走來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夏天,在夏天里成長?
2.請同學們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植物生長的?(2、3自然段)
3.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說說你是從哪看出植物在夏天時成長的速度很快?(讓學生抓住具體的詞語來講,講后再讀一讀.)
4.不但植物在成長,我們也在一天天長大,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人在夏天時成長的?(4自然段)讀一讀,這段中有兩條諺語,說的是農(nóng)民在夏天里總是能抓住植物生長的時機,所以植物的生長狀態(tài)很好。
5.在這一段中,哪句話使你受到的啟發(fā)?找一找,畫出來,再讀一讀。(大屏幕上出現(xiàn)文章的最后一句)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在夏天里成長
生物生長
萬物生長 草木生長 抓住時機
學生成長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揭題示標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誰能說一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指名回答)
2、作者為什么怕鵝?為什么又不怕了?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學習。
3、出示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明白文章蘊含的道理。
。2)、找出文中寫得精彩的部分,品味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二、交流釋疑,細讀感悟。
。ㄒ唬、自學指導
畫出作者怕鵝的句子,讀一讀,讀出作者害怕的心情,想想作者是怎樣表達害怕的心情的?
1、生自學
2、小組交流
3、小組展示,師生評價
品讀句子
●可是當我們看到鵝,那就完全兩樣了:總是遠遠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過去。
師:從“遠遠地”、“繞”這些詞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一個小孩心中,鵝是多么地可怕。
●我們馬上就不想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
師:作者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悄悄地躲開它的視線,可躲過一劫,可沒想到的是——
●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的朝我們走過來;還伸長脖子,“吭吭”地叫著,撲打著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鵝的神氣?找出重點詞,邊讀邊比劃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和囂張。(生勾畫,自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繼續(xù)來看看我的表現(xiàn)吧!
●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過渡:如果你就是當時這個可憐的人,你會怎么辦?帶著這種感受進入角色來讀一讀——
小結:作者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達方法,寫出我實在太害怕鵝了,怕得膽戰(zhàn)心驚,怕得魂飛魄散。
過渡:后來“我”卻不怕了,是因為金奎叔的指導和教育。同學們畫出金奎叔的動作和語言,讀一讀,你又能體會到什么?
1、生自學
2、小組交流
3、小組展示
品讀句子
●他分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地,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這一下,別的鵝也怕了,紛紛張開翅膀,跳進池里,逃命了。
。ㄖ该f)用一個詞形容這時的鵝(指名說:落荒而逃、狼狽……)
師:情況發(fā)生了大逆轉,剛才是“我”狼狽不堪,現(xiàn)在輪到鵝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該用什么態(tài)度來對待鵝了。是什么讓“我”明白的呢?(指名讀:金奎叔說的話。)
找出文中金奎叔說的話,(畫出來,自己讀一讀。)師生合作讀,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生自由發(fā)言)
作者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對鵝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師板書:角度不同結果不同)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的比它大,可是我們實在比不上它呀!
過渡: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有些時候換個角度,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樂觀。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
三、總結凝練,升華主題。
愿我們都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給生活更準確的答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A 案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倍际瞧缴嘁簟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漁歌子
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小學語文教案02-25
小學語文教案07-16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22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鯨》教案02-23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學語文絕招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