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亚洲ww亚在线观看,wwwxxxx日韩高清,真实14初次破初视频在线播放,五月丁香婷婷综合激情,日本熟妇丰满的大屁股,a级免费按摩黄片,黄色视频.wwww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7 12:46:2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p2---4及相應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shù)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shù)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幫助學生建立有關數(shù)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計數(shù)知識,從而培養(yǎng)

  3.突出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shù)規(guī)律,鼓勵學生在科學領域中研究與創(chuàng)新。

  三.重點難點

  1.計數(shù)單位以及各計數(shù)單位間的關系。

  2.數(shù)級,數(shù)位,計數(shù)單位的區(qū)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儀。

  創(chuàng)新點:注重以舊知帶新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個百,一萬里面有()個千。

  (2)()個一百是一千,()個一千是一萬。

  2.口述萬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

  5.自由讀一讀下面的話。

  P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

  6.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

  萬大的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并進行板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計數(shù)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觀察板書:個、十、百、千、萬,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

  四人小組計論,再匯報。

  你能按這樣的規(guī)律繼續(xù)往下讀呢?

  (2)教師撥算珠,讓學生觀察,思考能得出的規(guī)律是什么。

  根據(jù)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規(guī)律自己數(shù)出:10個

  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lO個一百萬是一千萬,lO個-千萬是一億。

  (3)結合板書指出:個、十、百、千......等都是計數(shù)單位。

  (4)億以內的計數(shù)單位有哪些呢?

  (5)從剛才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6)引導學生明確: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足10,即:十進關系。

  2.教學數(shù)位和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

  (1)引導學生觀察計數(shù)單位之間是怎樣排列的?

  (2)師生共同完成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重點提示億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數(shù)位與計數(shù)單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一,十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十,......

  千萬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千萬;幾個一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寫在十位上......

  幾個千萬寫在千萬位上。同一個數(shù)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shù)位上,它表示的計數(shù)單位就不同。

  (4)認識數(shù)位分級。

  為了便于讀億以內的數(shù),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shù)規(guī)律,即:從右

  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干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看書質疑。

  問: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1.回答下面的問題。

  (1)萬級的數(shù)位有哪些?

  (2)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

  (3)說說萬級中各個數(shù)位的計數(shù)單位。

  (4)有34560783中,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各表示多少?

  2.課本p4頁的做一做。

  3.判斷題:

  (1)十個一千是一萬。()

  (2)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3)5050中這兩個5表示的數(shù)值是一樣的。()

  (四)課后延伸

  看書:p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7-8及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實際中的應用,認識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關的標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

  2、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二、認識千米

  1、情境引入:出示P7例3主題圖1

  爸爸媽媽開車帶小明和小葉出去旅游。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2、分析信息的含義,找出圖中的一個新單位千米

  葉鎮(zhèn)21千米就是指離葉鎮(zhèn)還有21千米,靈山23千米指離靈山還有23千米。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3、小結:千米(它的另一個名字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單位。

  4、你們以前在生活中看到過千米(或公里)嗎?與大家說一說。

  比如出租車打表、車站的里程表等

  三、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小明和小葉來到了葉鎮(zhèn)。在體育場,看到了小朋友們正在舉行運動會。(出示P7例3主題圖2)

  2、你們知道體育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嗎?

  3、現(xiàn)在進行的是1千米的決賽,可是他們卻不知道1千米有多長,你們能當小老師教教他們嗎?

  1千米(公里)=1000米

  讓學生初步感知千米與米的關系。

  4、活動找千米

  (1)千米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用到的長度單位,和我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比如小汽車1小時行駛80千米、馬拉松比賽的長度是42千米195米等等。你能從生活中找到千米嗎?

 。2)4人小組交流自己生活中知道的千米,組長向全班匯報交流。

  老師對學生找出的千米給出評價,從合理性方面考慮。

  四、感受1千米

  1、量一量

  小組合作測出100米的長度,并在50米處做上一個記號。

  2、走一走100米和50米。

  a、睜開眼睛看,走一走

  b、在頭腦里記下100米的長度,閉上眼睛走一走大概到什么時候會走到100米

  3、估一估

  a、閉上眼睛想像一下,2個100米有多遠,3個100米有多遠10個100米有多遠

  b、估計一下從學校門口開始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

  c、對結果進行測評

  五、練習鞏固

  1、練習二第1題

  這是一道鞏固長度觀念的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試做,然后再校對。

  2、練習二第2題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3、練習二第4題

  根據(jù)不同的距離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一步應用題的結構.

  2.會聯(lián)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yǎng)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教學難點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yè)的投影片.

  學生準備教科書第88頁數(shù)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shù)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統(tǒng)計2分鐘以內做完的人數(shù)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1)教師出示例5的左圖(小鳥圖),3只小鳥落在樹枝上,再出示一幅圖,上面畫有6只小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么?又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只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只.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引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教師取下后貼上的第二幅圖,在第一幅圖的下面貼上用文字寫出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左邊的題.

 。2)揭示課題.

  像這樣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應當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么?還告訴了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題里告訴了樹上有3只小鳥,還告訴了又飛來6只,讓我們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師說明,已經告訴我們的樹上有3只小鳥和又飛來6只都叫已知條件,讓我們求的一共是幾只叫做問題.在這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問題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們學過的應用題一般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小聲說一說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到前邊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小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1)出示例5右邊的圖(梨圖),盤子里有10個梨,再用紙蓋住其中的4個,并在原來位置用虛線畫出4個形狀.看圖,你知道了什么?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盤子里有10個梨,吃了4個,求還剩幾個?也就是從10個梨中去掉4個,從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為10-4=6

  (2)拿走蓋著4個梨的紙,出示例5右題的用文字敘述的第二個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盤子里有10個梨,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吃了4個梨,是用文字敘述的.問題是:還剩幾個?也是用文字敘述的.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幾個,就是從盤中的10個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個,也就是從10里面去掉4還剩6,列式為10-4=6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說一說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填書上的空.訂正時提問:為什么用減法算?

  4.集體討論:我們今天學習的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比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匯報:

  相同點,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都是根據(jù)加減法的含義列式計算的.即把兩個數(shù)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shù)里去掉另一個數(shù),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

  不同點,圖畫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比較簡單.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是畫表格,表格中有圖有文字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圖畫應用題難一些.

  5.看書,質疑.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另一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題時,先看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然后再列式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先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寫到練習本上,然后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把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組,分別做紅旗兩邊的兩組題,全組同學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確率高的獲得紅旗.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yè)

 。ㄍ队捌鍪荆

  讓學生寫到作業(yè)本上,獨立完成作業(yè)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在聯(lián)系,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乘法的含義,進一步明確乘法與加法的內在聯(lián)系。

  2. 通過整理1~6的乘法口訣,初步了解乘法口訣表的排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簡單數(shù)學規(guī)律的能力。

  3. 在游戲中熟練掌握乘法口訣,提高口算正確率和速度,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以前去過游樂園嗎?(去過)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特殊的游樂園數(shù)學游樂園玩一玩,想去嗎?(想)我們出發(fā)吧。ǚ拧督加巍犯,學生跟唱)

  [設計意圖:以去游樂園游玩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把學習知識看作一種其樂融融的享受。]

  二、 巧設游戲,啟迪思維

  1. 整理乘法口訣表。

  談話:哎呀,要想進游樂園,必須找出乘法口訣表排列的規(guī)律,并能背出來,游樂園的門才會自動打開。(出示乘法口訣表)瞧,這張口訣表還沒填完整呢,你會把它填完整嗎?

  (1) 學生自由填,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 出示完整的乘法口訣表,集體校對。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整理乘法口訣表的活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尋找乘法口訣表中的規(guī)律。

  提問:請小朋友橫著讀一讀乘法口訣,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讀口訣,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學生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可能有:① 第一行有個1,第二行的每一句都有一個2,第三行② 每一行的第一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排列,第二個數(shù)相同。③ 第一行的口訣有一句,第二行有二句第幾行就有幾句口訣。

  小結:橫著看,口訣的排列與我們學習時的順序一樣,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訣,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訣第6行是6的乘法口訣。

  3. 練習背乘法口訣表。

  讓學生橫著把口訣讀一讀,看誰最先把1~6的乘法口訣背出來。

  反饋:指名背,全班齊背。

  談話:剛才我們橫著看口訣表,小朋友從口訣表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規(guī)律,還能熟練地背出乘法口訣。我們再來豎著看口訣,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讀口訣,交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學生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可能有:① 第一豎排的第一個數(shù)是1,第二豎排的第一個數(shù)是2 ② 每一豎排的第二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排列。③ 第一豎排的`口訣有六句,第二豎排有五句

  小結:豎著看,每一豎排中口訣的第一個數(shù)相同,第二個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也就是1個幾在第一豎排,2個幾在第二豎排

  讓學生豎著背口訣,指名背后全班齊背。

  談話:小朋友很了不起,不但能橫著背1~6的乘法口訣,還能豎著背。老師還會一種背法,你想試試嗎?

  教師介紹并示范拐彎背的方法,學生試背。

  提問:你發(fā)現(xiàn)每一組口訣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小結:拐彎背就是先橫著背,再豎著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與2有關的口訣,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與3有關的口訣,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訣。

  學生自由讀,指名試著拐彎背。

  談話: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背就怎樣背。

  學生自由背乘法口訣,指名背。

  談話:剛才小朋友找出了乘法口訣表排列的規(guī)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1~6的口訣背出來。不知不覺,游樂園的門已經打開,讓我們進去玩玩吧。

  三、 分層練習,深化理解

  1. 歡樂對對碰(復習第3題)。

  談話:歡樂對對碰開始了。規(guī)則是:一個小朋友拿出一張口訣卡片,另一個小朋友說乘法算式,如果他說對了,就說對對,兩人拍手合說碰碰碰,不對就重說。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卡片,我們一起來做這個游戲。

  2. 踩石頭過河(復習第4題)。

  談話:游樂園里有一條小河,河里的石頭上寫著一些算式。把上面的題目都做對,就能踩著石頭過河;如果不能做對,就會掉入河中。

  同桌比賽,看誰能順利過河。

  集體交流,了解全班練習的正確率,及時指導。

  3. 踩氣球(復習第5題)。

  課件出示氣球圖。

  談話:這里有好多氣球,每個氣球上都有一個算式。小朋友們獨立完成口算,把結果填在書上。

  組織交流,開火車踩氣球(報得數(shù)),對了全班擊一次掌(表示氣球踩破了)。

  4. 摘星星(復習第1題)。

  談話:剛才小朋友們表現(xiàn)這么棒,數(shù)學樂園的智慧姐姐給大家送來了許多智慧星。出示第(1)小題。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了什么?你會用學過的方法算一算這里一共有多少顆智慧星嗎?

  指名列式計算,并說說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談話:小朋友可真聰明!智慧姐姐這里還有一道題,敢挑戰(zhàn)嗎?

  出示第(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算式的含義。

  [設計意圖:復習教學除了整理相關知識以外,還要進行系統(tǒng)的練習。上面的練習教學力求活而有效。根據(jù)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勝心強,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教師適時地組織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使知識鞏固與愉快的情緒體驗交織在一起,努力提高練習的效率。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復習題,根據(jù)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著眼于幫助學生進一步背誦乘法口訣,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保證練習的實效。]

  四、 總結全課,課后延伸

  談話: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們就要離開游樂園了,今天你們學得開心嗎?在離開之前,你能說說今天的收獲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練習一1~5-8題

  教學目標:

  能熟練地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并能正確地進行讀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

  1)7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 ).

  2)10個十是( ,9個十是( ).

  3)一個數(shù),個位上是6,十位上是7,這個數(shù)是( ).

  2.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復習了一組題,今天這一堂我們將來做一做練習,復習一下有關的.知識.

  二.練習.

  1.練習一8

  ( 1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 2 )集體交流,重點交流第3題,這是一道開放題,組織學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數(shù).

  三.作業(yè)布置.

  <<練習與測試>>練習一(1)

  四.教學后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復習引入課題:

  1、上學期我們一起認識了四個描述方向的方位詞語,誰來說說是哪幾個詞?

  學生說一說。

  2、在生活中我們又是怎樣來辨認這些方向的呢?

  學生做一做。

  3、在地圖上我們又是怎樣確定位置的呢?

  教師課件展示四個方向,學生看一看。

  4、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辨認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引語:同學們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準備帶大家到笑笑的學校去參觀。

  教師課件展示學校及周圍建筑物圖。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從畫面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一下,然后與同桌交流一下,最后老師要請同學們向全班匯報。

  3、學生匯報觀察到的信息。教師將匯報到的建筑物貼片貼在黑板上。

  4、怎樣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教師將另外的四個方向統(tǒng)一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5、請同學們用描述方向的八個詞來說一說笑笑學校四周的建筑物。

  教師課件展示題,讓學生說一說。

  三、制作方向板:

  1、教師展示方向板,學生觀看。

  2、教師指導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張正方形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最后把紙攤開后再對角對折。在出現(xiàn)的八條折痕上標出八個方向。

  3、同學交流誰的方向板做得好,誰的需要改進。

  四、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里辨認八個方向。

  2、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別是哪位同學。

  五、實踐綜合應用:

  1、教師課件展示中國地圖,學生觀察。

  2、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鄉(xiāng)。

  3、完成書上第23頁的第1題。

  4、學生看書第23頁第2題,說一說圖中建筑物的方向。

  5、教師課件展示圖片,學生做游戲:說一說小烏龜?shù)闹車臄?shù)字各在小烏龜?shù)氖裁捶较颉?/p>

  6、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說一說校園內各方向分別有些什么。

  六、全課小結:

  1、除了今天在課堂上學習的關于方向的例子,你們在生活中還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關的知識或者例子嗎?

  2、說說你在今天的課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認為自己哪些地方表現(xiàn)最棒?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七、作業(yè):

  請同學們根據(jù)今天學習的知識和自己每天放學回家所走的.路線,設計出自己的回家路線圖。

  教學反思:

  1、我以“參觀笑笑的學校”為引子,以解決“笑笑學校的四周有哪些建筑”為導線,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能力。

  2、教學設計時我積極關注學生的認知背景和生活經驗,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引起學生高度的興趣和注意力。

  3、為了對生活中的數(shù)學進行提升、建模,抽象出數(shù)學的規(guī)律、方法,我在體驗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一個制作方向板的練習。

  4、在“說說你的周圍什么方向上有哪些同學”的過程中,我請相鄰的的同學說方向,從而讓學生感知方向的相對性,知道以不同的事物為中心,同一事物會處在不同的方向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第一課時:同級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問題:1. 同學們做什么呢?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啊? 3. 要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二)反饋交流,總結加減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問題: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

  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 右的順序計算。

  (三)學習脫式計算格式

  53-24+38=29+38=67

  問題:1. 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說明:(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脫式進行計算,呈現(xiàn)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shù)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把等號上下對齊。

  問題:2. 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3. 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我們是怎么算的啊?

  (四)鞏固脫式計算格式,體會同級運算的順序

  48-8+17= 15÷3×5=

  問題:1. 你能把這兩道題寫成脫式計算的格式嗎? 2. 這個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這樣的題我們是按

  什么順序計算的?

  問題:想一想,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問題:1. 誰讀懂題目的意思了?

  2. 第2題哪錯了?

  3. 第3題哪錯了?

  4. 這些綜合算式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啊?

  四、課堂作業(yè)作業(yè):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第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14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07-12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2-15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1-02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1-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01-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推薦】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