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美術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能夠運用水粉顏料來裝飾出漂亮的石頭畫。
2.在活動中讓幼兒學習在石頭上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方法。
3.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在石頭上繪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習在石頭上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方法。
難點: 在裝飾石頭畫時注意畫面的布局及顏色的變化。
活動準備
石頭展覽館場景,視頻展示儀,各種石頭,水粉顏料,水粉筆,輕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作品欣賞:
通過欣賞石頭畫展,引導幼兒欣賞,引起幼兒興趣:
1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石頭畫展,請小朋友仔細看,石頭上都畫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塊石頭。
2 .討論:重點引導幼兒欣賞三種類型的石頭畫
。1)形狀(2)色彩(3)布局
3.總結:師:剛才欣賞了那么多的石頭畫,有的石頭畫是根據(jù)石頭的形狀來裝飾的,有的則運用了許多漂亮的顏色,有的畫上畫了豐富的內(nèi)容我們也來辦一個畫展吧。
二、示范活動:
1 .教師示范繪畫過程,邊示范邊講繪畫重點(首先我要選擇一塊喜歡的`石頭,然后想好要畫什么,接著用小的毛筆來畫輪廓,選用大一些的筆來圖底色,顏料不要加水太多,要根據(jù)你的內(nèi)容,合理搭配顏色,在換顏色時要注意將筆涮干凈,另外等石頭上的顏色稍微干一些在換另外一種顏色,這樣顏色不容易亂。
2 .討論:
師:我的石頭畫完成了漂亮么,給我鼓勵一下吧。(放在展覽架上)
師:你想在石頭上畫什么呢?(幼兒討論)
三、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提示幼兒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畫面干凈)
四、欣賞評價
老師將幼兒作品一一展示出來,請幼兒欣賞評價,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劉老師和學校領導及同事對我的活動進行講評:
優(yōu)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由于提高材料是幼兒很感興趣,幼兒的繪畫興趣很高。對于初次嘗試在石頭上,幼兒的繪畫作品效果還不錯。
不足: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拿取操作完材料后,再來聽老師的講解,這時候,太多數(shù)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頭給吸引了,而非在老師的語言上了。
2、由于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于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以前我的觀念是上好一節(jié)課就是在你組織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夠較好的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動,除了活動中老師的指導要到位,能夠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外,老師課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所說的準備既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于幼兒操作等等。
3、剛開始的引入過于繁瑣,導致了在后面介紹制作方法,特別是水粉繪畫時顏料不能沾太多水這個重點沒能與孩子交代清楚,導致后面孩子們在操作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我想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除了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外,還能具備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果把你的語言,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讓幼兒聽明白,這也是這個課題的真正目的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外,關鍵的就是要找到一條正確的與幼兒交談,交流的“路”,讓孩子能夠“聽”得懂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打破孩子與我之間的那堵墻。
4、教師的范例過小,不利于幼兒的觀察。我的范例在這次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并沒能很好的體現(xiàn),由于范例過小,就造成了幼兒觀察的不便。本來范例在這個活動中是起到一種示范并協(xié)助老師講解方法的作用,可是過想細想,我本未能很好的來體現(xiàn)范例的這一特征,范例在活動中就象走場一樣,并無其他用處了。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捎脕碇圃焓,采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春天來了,氣溫回暖、萬物復蘇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新奇,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春天里的一切變化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關注和興趣:例如抽芽的小樹、長尾巴的小蝌蚪,他們會因為各種動植物的點滴變化而欣喜不已……抓住孩子們這種最原始的求知欲,我們班開展了以《走進春天》為主題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接近大自然(踏青、社區(qū)散步),欣賞春天的花卉、觀察春天的草地、樹木的變化后,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開展的集體活動中我們寫下春天的詩,并用畫紙和肢體表現(xiàn)出對春天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的感受。
在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一系列的觀察和學習孩子對樹木知識經(jīng)驗有了一定的積累,會在美工活動中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出樹木,但運用其他美工形式的經(jīng)驗還有所欠缺!毒V要》中也提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盡可能多地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親身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并達到情感滿足的目的,于是我挖掘了孩子的這個學習興趣點,設計了這個《報紙樹》。以廢棄的報紙為材料,運動多種美工制作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參與班級環(huán)境的互動中來,并形成初步愛護綠化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折、揉、搓、撕等方法制作報紙樹,感受報紙樹造型的粗礦和自然美。
2、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嘗試用折、揉、搓、撕等方法制作報紙樹
活動難點:
嘗試與同伴用協(xié)商和分工合作來完成制作
活動準備:
各類報紙若干、漿糊、固體膠、水粉顏料、底紋筆、歌曲《春野》、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春天》,欣賞多媒體課件,感受春天到來萬物復蘇的景象,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聽,是春姑娘來了,她把大地上的萬物都叫醒了。(幼兒欣賞音樂)
春姑娘也來到了我們樓園幼兒園,她吹出了暖暖的風,把我們的幼兒園變得怎樣了呢?
2、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哪些變化呢?(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樹)
3、幼兒討論觀察到的春天到來的景象。(樹木抽出嫩枝芽)
4、這些樹一樣嗎?(觀察樹的形態(tài)、枝葉)
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漸漸地暖和起來。幼兒園里的花園里開出了五彩繽紛的花朵,光禿禿的樹上抽出了嫩綠的芽兒,還有黃黃的草地變成綠色了。一切都變得那么美好,那么美麗。
二、觀察報紙樹,引導幼兒探索報紙變樹的方法。
1、在暖暖的春風里,也是樹木長得最快的時候。綠色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環(huán)境、健康的身體、活力和希望,地球媽媽也非常喜歡綠顏色。為了讓綠色的樹木變得更多,我們通常在春天人們還會做一些事,那是?(植樹)
2、樹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你們看看,這顆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出示幾種幼兒園以外的不同形態(tài)的樹
3、引導幼兒大膽討論。(出示范例畫面)
。1)這棵樹是用什么變出來的呢?怎么變?(用紙折出來的)
(2)樹干怎么變出來?樹枝怎么變?
(3)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嗎?(揉、搓、卷、撕)
。4)撕下來的碎片可以做什么?(樹葉)
。5)怎么把這些做好的樹枝、樹干、樹葉組合在一起?(貼在一張大紙上)
小結:我們可以運用折、揉、搓、卷、撕得方法制作大樹的樹干、樹枝和樹葉,再用固體膠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固定到大紙上。
三、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活動,把大樹“種”到我們的班級中來。
1、提出要求,四人組成一小組完成一顆大樹,商量一下想做一棵怎樣的樹,每個人做什么,
2、怎么分工?怎么相互幫助呢?
3、教師巡視,鼓勵幼兒分工明確、大膽創(chuàng)作。
四、幼兒作品欣賞與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1、看看我們做了一顆怎么樣的報紙樹啦?(幼兒集體欣賞,大膽表述)
2、再次響起音樂,幼兒運用四肢大膽表現(xiàn)春天生長的樹的形態(tài)。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涂涂畫畫、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繪畫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
2、親近蝸牛、培養(yǎng)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3、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用流暢的線條和簡單的圖案大膽地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以線構圖
活動準備
沙盤中的蝸牛、彩色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激發(fā)興趣、講述夢畫版《蝸牛來做客》
二、操作活動
1、 觀察小蝸牛 老師出示桌上沙盤里的小蝸牛、請幼兒觀察它的各種形態(tài)(頭藏在殼里,頭微露、頭全露)及其身體特征(頭上有兩只觸角、背上有殼)
2、 老師講解蝸牛的畫法(一點繞圓構圖) 右手拿筆、左手要勞動喲
左手放在圖畫紙的中間、用手指頭(食指)點一點,在手指頭點的位置畫一顆棒棒糖、棒棒糖要跳舞啰,跳的是圓圈舞,按順時針方向……畫上一粒小豆豆、長出兩根牙簽、牙簽上串有黑色的小芝麻……
3、 自由涂畫
老師巡視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指導
指導幼兒裝扮蝸牛的殼,給蝸牛的殼涂上漂亮的顏色
三、作品評價
1、作業(yè)交流 2、作業(yè)點評:A、拿1/3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從不同的角度予以肯定和表揚 B、對個別有特點的`作品請幼兒自己說說他的畫再點評
四、拓展活動
1、 觸摸蝸牛 感知蝸牛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滲透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2、 放生蝸牛 培養(yǎng)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大自然才是蝸牛的家
教學反思
幼兒對筆墨較感興趣,能在玩中學,玩中有所收獲,特別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較好的表現(xiàn)。
課后反思
自然界中的昆蟲的品種繁多,形態(tài)各異,色彩斑斕,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了解鳥窩的特點和結構的基礎上,嘗試自己用泥設計不同的鳥窩。
2.能用輔助材料對鳥窩進行裝飾。
3.體驗愛小鳥,幫助小鳥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泥巴、稻草、棉花、碎布、毛線頭,枯樹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了解鳥窩的作用。
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鳥窩嗎?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2)了解鳥窩的基本外型。
教師:你們見過鳥窩嗎?在哪里見過?他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圖片(幻燈),了解鳥窩特點及其構造
(1)通過欣賞鳥窩,體會情感和感受溫暖。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鳥的窩,我們一一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這個鳥窩像什么?蛋寶寶住在里面感覺怎么樣?(出示有蛋的鳥窩)
(2)通過欣賞鳥窩,了解鳥窩的不同外型,移情小鳥在窩里的感覺。
教師:這個鳥窩像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啊?(出示燕子窩)它是什么形狀的?小鳥它是怎么進去的?它住在這樣的窩里感覺怎么樣?(出示橢圓型的窩)它是怎么做的?(出示草繩盤繞的窩)剛才我們看了一些鳥窩,它們都有哪些形狀?(同時出示鳥窩圖)如果你是小鳥,你住在這樣的窩里有什么感覺?
3.介紹操作材料,幼兒了解操作方法。
(1)激發(fā)幼兒制作鳥窩的興趣。
教師:我們平時看到的小鳥都在天上飛,到了晚上,我們小朋友都回家了,小鳥沒有家怎么辦呢?
(2)出示操作材料,自由討論制作和裝飾方法。
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泥巴,你打算做個什么樣子的鳥窩呢?會用什么方法?
教師:鳥媽媽看到你們做的鳥窩非常高興,但是它想讓這個鳥窩變得更漂亮,讓寶寶睡上去覺得更溫暖,它又找來了一些東西進行裝飾,如果你是鳥媽媽,你會用這些東西怎么裝飾這個鳥窩?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接下來請小朋友用泥巴做一個你喜歡的鳥窩,再想一想怎么樣能讓鳥寶寶睡在里面覺得暖和,鳥媽媽看到了外面也覺得漂亮,想好的小朋友請輕輕走到后面開始制作。
5.通過操作,體驗成功、關愛的心情
(1)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鳥窩。
教師:你們做的都很好,那今天你幫助了小鳥,你的心里覺得怎么樣?
請幼兒講解自己做的鳥窩(造型、裝飾)
(2)自然結束活動,體驗成功、關愛的心情。
教師:我們一起把做好的鳥窩放到外面的小矮樹上,讓鳥媽媽帶著它們的寶寶到里面來休息吧。
《小鳥的'窩》活動設計思路:
結合主題《小鳥,你好!》的開展生成的一節(jié)活動,活動名稱中用的是“窩”,而不是“巢”,主要是因為“窩”這個名稱更接近孩子,讓人聽上去更溫暖一些。
(1)這個活動主要是以泥塑鳥窩的造型為重點,我為孩子了一種材料——泥,讓他們用泥這種材料來設計各種造型的鳥窩,讓幼兒的精力集中在“形”的塑造上,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遷移了幼兒在上個主題中,用泥做碗、罐子的經(jīng)驗。
(2)在造型材料相對固定的基礎上,我又為幼兒了開放性的輔助裝飾的材料,這些材料的給幼兒了更大的想象、創(chuàng)作空間,也讓幼兒的作品具有個性化。
(3)活動中一直以讓愛鳥、護鳥、幫助鳥情緒貫穿始終,為了營造這個氛圍,我在出示圖片上進行了考慮,前兩幅讓孩子體驗情感和感受溫暖,后兩幅,讓孩子注意到形狀上的特別,這樣是為了后面創(chuàng)作做準備。我用語言“如果你是蛋寶寶,住在里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和“到了晚上我們都回家了,小鳥沒有家怎么辦?”讓孩子移情,體會小鳥的感受,從而更愛小鳥(展示鳥窩、放鳥窩是讓孩子進一步體驗——我?guī)椭诵▲B我感覺到快樂,體驗那份成功。)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通過指印的添畫,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對創(chuàng)造性藝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視頻轉換儀、印泥、抹布,卡片紙、勾線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這么多客人老師來看我們小朋友上課呀,來,趕快和客人老師打聲招呼,客人老師好!好,趕快找個位子坐下來,我們一起來玩?zhèn)手指游戲吧!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娃娃開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娃娃打電話;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娃娃吃餅干;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娃娃寫大字。
二、印指印
1、出示印泥,引起興趣。
師:猜一猜,這是什么呀?(印泥)這是我們玩印章的印泥。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印指印。
2、教師示范指紋印的步驟,提出要求。
師:用一個手指頭,其他手指不要弄臟了,待會兒我們還要畫畫呢!我呢就選大拇指,蘸上印泥,印在紙上,輕輕往下壓一壓,不要移動哦,不然印出來的指印就會不清楚了。
師:一個圓圓的指印出來了,真有趣。ǜ吲d拍手)讓我再來印一個吧!蘸上印泥,印在紙上,輕輕往下壓一壓,印完了。(邊擦手邊走)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個指印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手勢)橢圓形的,一個是圓圓的,圓圓的這個是我豎著印的,橢圓形的這個?(橫著印的),所以印出來是不一樣的'。
3、幼兒操作。
師:你們也來試試,印在卡片紙的第一頁上吧,趕快試試吧!
三、想象并添
1、第一次并添畫
(1)教師示范一個指印的添畫,引導幼兒想象。
師:印好了嗎,快點來看顧老師要變魔術了!***我要變魔術咯!這兩個圓形的指印讓我想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拿出筆,邊說邊添。)我要讓它變變變,變成什么了?(滑滑梯、小勺)還像什么?我看呀,還像一根火柴棒、一個籃球架、還像一個音符,你們覺得呢?再變變變,又變成什么了?(一個小人)師:我添上了一根線就把一個指印變成了一個滑滑梯、小勺,我又添了幾筆就把一個指印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人,真好玩!
師:小朋友想想、簡單的添上一筆或幾筆你能把一個指印變成什么?
師:你來說***,***你來試試,你、你、你。
。2)幼兒添畫,教師引導。
師:哦,原來我們只要簡單地添上一筆或幾筆,就能把一個指印變成這么多有趣的東西,那讓我們也來做一回魔術師,在指印上添上幾筆把你們想的變出來,好嗎?記住了哦是簡單的添上一筆或幾筆,快去試試吧!
(3)幼兒介紹一個指印的添畫。
師:都變出來了嗎?(在收起來的時候拿兩副作品)我們一起看看大家都變出了什么?一起說變變變,(視頻展示)***變出了什么?這是***變的,變出了什么?還有誰誰愿意把你變的展示給大家看看?我請***,你把指印變成了什么?(視頻展示)
2、第二次想象并添畫
(1)重點討論兩個指印的組合添畫。
師:(老師走到***處)我還發(fā)現(xiàn)***把兩個指印連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小動物,(視頻展示)看看,變成了什么?(視頻展示)圓圓的腦袋和身體,真像!***你真棒!
A、連在一起的兩個指印師:***把兩個指印印在一起變成了小雞,你們可以把兩個連在一起的指印變成什么?他們是這樣連的:(手指視頻)想想看。師:你來變變看(生添畫)我?guī)湍阕儭?/p>
B、不連在一起的兩個指印師:兩個連在一起的指印可以變成……那么,如果兩個指印不連在一起,他們是這樣的:(手指視頻)你又可以把它變成什么?
。2)簡單討論多個指印的組合添畫。
師:剛才我們把兩個指印連在一起變成了許多東西,那可不可以把三個四個、五個、甚至很多個指印放在一起變成一樣東西?(光說不畫)師:請你說說看。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個小朋友把變成了毛毛蟲,看,有趣嗎?
。3)幼兒進行兩個指印或多個指印的添畫。
師:我知道小朋友想得都很有趣,把卡片紙打開,想一想要變什么,需要幾個指印,再印上指印,把它變出來,開始吧。
3、幼兒交流自己的指印想象畫。
師:誰來說說你用幾個指印,變出了什么?我發(fā)現(xiàn)你們都想來說,那就去說給客人老師聽吧。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06-12
中班美術教案09-13
美術中班活動教案01-10
幼兒中班美術教案01-09
中班美術太陽教案08-11
中班美術教案《樹葉》02-28
中班美術教案[優(yōu)秀]04-30
中班美術教案:星空03-17
實用的中班美術教案07-23
美術教案中班《魚》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