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音樂教案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長過程,并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蒲公英。
2、在游戲中能有技能和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課件,場地,字卡(沙、石頭、水、樹葉、高、矮)
2、四色絨球,讓幼兒戴在手腕上。
活動過程:
一、放音樂進場。
二、導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拿出盒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師"請一名幼兒將盒子打開,拿出蒲公英。
三、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請幼兒上來吹一吹,看看有什么變化?
3、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風中搖擺,風吹過來,蒲公英種子飄走```````)看完后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樣去表現。
4、放音樂讓幼兒自己聽音樂用動作表現。
5、教師將有特點的動作提取出來,并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四、游戲
1、教師介紹字卡和相對的場景
2、游戲開始
放音樂,一名教師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兒隨音樂用身體來表現蒲公英飛到相應的場景;教師再出示字卡,幼兒``````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戲完。
3、游戲再來一次
以不同顏色自由組合成蒲公英媽媽,游戲重復一次。
4、教師小結
五、活動結束
放關于蒲公英的兒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長大變成蒲公英媽媽。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歌唱、表演為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孩子對此活動興趣相當高,而且對蒲公英形態(tài)變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樂的選擇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長變化,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對他們來說好像很難,多通過活動培養(yǎng)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們以后的成長。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1、學唱歌曲第一段。
教師:秋天里,小樹葉飄下來了,那么到了冬天,誰會從天上飄下來呢?到底是不是呀?我們來聽一聽。(教師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是誰來了呀?原來,真的是小雪花唱著歌兒飄下來了,那小雪花飄到了哪里?發(fā)出了什么樣的聲音呢?
教師:小雪花敲著窗戶沙沙沙沙沙。(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揭示圖譜"窗戶""沙沙沙")教師:(教師揭示圖譜"問號")咦?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誰聽到歌曲里是怎么提問的?(幼兒回答后,教師指著圖譜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師: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問題唱出來吧!
教師: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飄下又是要告訴我們什么的呢?這些答案也藏在了這些白紙后面的'圖畫里,請你們再仔細聽一聽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說對了,就能把這些小圖片叫出來了。(教師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聽清楚了嗎?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邊唱第一段第二句邊揭示圖譜"雪花")教師:現在我們也來當一次小雪花吧,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教師:你們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訴我你是從哪里飄下來的?(教師在幼兒回答好后揭示圖譜"↓")教師:你能唱出來嗎?那聽黃老師這片大雪花來唱一唱吧。(教師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詞)教師:小雪花們,你們聽到了嗎?我是怎么唱的?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教師:小雪花告訴我們冬天來到了,"告訴你,告訴他,冬天來到了。"(教師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詞,并揭示圖譜"冬天")幼兒看圖譜,嘗試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
2.幼兒嘗試在第一段的基礎上填編第二段部分歌詞,學唱第二段。
教師:其實這首歌曲還有第二段呢,鄭老師也把它們畫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圖片,請你們看看他們與第一段的小圖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幫助引導幼兒找出不同之處。幼兒每找出一處不同,就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填編不一樣的后半句。
教師總結:原來第二段中是小雨滴來了,到了春天,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天上會下小雨來,"沙沙沙沙沙"變成了"嘀嘀嘀滴嗒","飄下來"變成"落下來","冬天來到了"變成了"春天來到了"。
幼兒嘗試跟音樂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師:剛才我們在唱第一段的時候配上了好聽的音樂,這一次,我們把第二段也配上音樂來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聽。
活動延伸在幼兒已經熟悉歌曲以后,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表現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動作。
活動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歡快的樂曲,歌曲中包含了兩個季節(jié)的明顯的特征,一個是冬天的雪花、一個是春天的雨滴,而這兩種現象也都是幼兒最喜歡的。因為冬天的雪花飛舞,幼兒能夠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場景、春天的雨滴幼兒又能夠描繪出下雨天踩雨嬉鬧的歡快心情,因此這首歌曲幼兒學起來就不是很難。中班幼兒已經有了初步對音樂經驗的積累,又特別喜歡音樂游戲,他們活潑好動,樂于體驗并積極參與到音樂游戲中,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目標:
1、根據老師即興出示的圖片,幼兒在一定的速度下進行齊誦、合誦,要求協(xié)調一致。
2、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靈敏的反應能力,以及節(jié)奏感、聽覺及注意力的分配。
準備:
動物圖片、節(jié)奏卡片。
玩法:
1、小動物齊唱。
。1)老師出示節(jié)奏卡片xxxx,幼兒拍出后,啟發(fā)幼兒想:哪些小動物來了?幼兒說出后,老師逐個山示該動物的圖片(鴨、狗、青蛙),按節(jié)拍演示小動物。幼兒即興用四分音符的節(jié)奏學該小動物的叫聲(四聲)。
。2)老師把三個小動物(狗、鴨、青蛙)分別貼在黑板的左、中、右的部位,幼兒分成二組,分別扮演左,中、右的不同動物。幼兒邊聽音樂,在一定的速度下一起學叫自己扮演的小動物的叫聲。老師即興調換三個小動物的左、中、右的位置,幼兒即興叫出自己變換了的相應的小動物的叫聲。
2、小動物合唱。
。1)老師出示小動物的圖形譜,如問幼兒:“看看誰和誰來了?”(大鴨子和小鴨子或鴨媽媽和鴨寶寶)老師指圖片,幼兒即興叫出嘎嘎嘎嘎嘎。
。2)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圖形譜,如兔媽媽和兔寶寶;狗媽媽和狗寶寶,幼兒逐個叫出XXXXXXX,XXXXXXX
跳跳跳跳跳跳跳,汪汪汪汪汪汪……
。3)老師把三組圖形分別貼在黑板的左、中、右部位,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扮演左、中、右不同的動物。聽音樂,在一定的速度下叫出自己組的圖形譜上的`小動物的叫聲。老師即興調換三張圖形譜的位置,幼兒即興叫出。要求節(jié)奏要穩(wěn)、協(xié)調一致。
游戲提示:
1、音樂的速度和四分音符的時值符合。
2、幼兒齊誦、合誦時,請一幼兒敲大鼓,使幼兒能在一定速度下協(xié)調一致地進行。
3、圖形譜上動物的大小應和節(jié)奏型的時值相符。如鴨寶寶代表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大小是鴨媽媽的1/2。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按節(jié)拍協(xié)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jié)。
2、創(chuàng)編向同伴表達“相親相愛”的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游戲歌曲內容。
2、袋鼠媽媽和寶寶活動的課件 3、扮演袋鼠媽媽用的大口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跟媽媽一起跳進活動室。
二、通過看課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練習跟音樂有節(jié)拍的雙腳并攏 跳。
1、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拍一拍練習跳。
師: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2、設置情景,幼兒扮演乖乖,老師扮演媽媽。請乖乖跳到媽媽這 里來, 跳過來的, 媽媽抱抱乖乖親親乖乖, 并和媽媽做一個擁抱的動作。
三、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現相親相愛的姿態(tài)、動作和表 情,并隨音樂進行表演。
1、師引導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做相親相愛的動作 提問: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2、一部分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部分幼兒扮乖乖,乖乖跳到媽媽 這里要和媽媽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隨音樂進行游戲。
1、師和幼兒 2 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 2、全體幼兒拉手一起表演游戲。
3、幼兒 2 人手拉手進行游戲。
五、鞏固游戲情節(jié),增添游戲趣味。
老師和一名幼兒在一個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媽媽和乖乖,玩游戲。
六、活動延伸:
幼兒 2 人一組繼續(xù)用口袋玩游戲。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熟悉音樂,理解游戲內容,按節(jié)奏做動作。
2、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3、鍛煉幼兒反應能力,能與同伴互相配合尋找狐貍,提高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音樂
2、號碼標簽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理解游戲規(guī)則,愉快地跟隨音樂做游戲。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集中精力,注意觀察,明確尋找狐貍的方向,并學會彼此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過程:
一、故事
有只狡猾的狐貍裝扮成了雞,混進了養(yǎng)雞場,想要偷雞吃,公雞和母雞決定找出那只狐貍,它們是怎么去找的呢?仔細看一下
(播放音樂,教師完整示范)
狡猾的狐貍在哪里?嗯......嗯......(4遍)
仔細看一看,仔細瞧一瞧,狡猾的狐貍,狡猾的狐貍, 可能就是你。(2遍)
活動分析:活動由夠用的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幼兒能夠將注意力投入到活動中。在這部分中,教師結合音樂進行完整的示范動作,不僅使幼兒初步了解了音樂的構成,也能夠讓幼兒簡單的掌握游戲中的'動作。
二、分解學習動作
師:公雞和母雞是怎么去找狐貍的?
做了哪些動作?
誰發(fā)現了?
請你做做看。
幼:......
師:我是跑一跑,嗯......嗯......
這是什么意思?
幼:沒找到
師:沒找到誰?
幼:狐貍
師:我是跑一跑,沒找到,沒找到,除了這個動作,還有什么動作?
幼:......
師:這是什么意思?
幼:可能就是你。
師:可能要去搜查搜查,像誰一樣?
幼:警察
師:像獵人一樣,像警察一樣,搜查一下,除了這個動作,還有什么動作?
幼:......
師:哦,這是個什么動作?
幼:看一看,瞧一瞧
師:仔細看一看,仔細瞧一瞧,要把藏在你們當中的狐貍給找出來,好,那剛才公雞、母雞跑一跑,沒找到的這一組動作做了幾次?
幼:4次
師:4次?這次,我們再來找找看
。úシ乓魳罚處熓痉叮
師:幾次?
幼:4次
師:嗯,真聰明,一下就看出來了。那仔細看一看,仔細瞧一瞧,搜查的這組動作做了幾次?
幼:4次
師:有不同意見么?
究竟這組動作做了幾次?仔細看
(教師示范)
師:幾次?
幼:2次
師:一共兩次。
哎呀,狐貍可能就藏在你們的身邊,我們一定要找它出來,這次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做動作)
三、分析情況,隨音樂完整做動作。
師:這次我們聽著音樂去找狐貍,千萬別讓它溜了。
。úシ乓魳,完整做動作)
師:是你嗎?你是狐貍嗎?
幼:不是
師:狐貍肯定是溜到養(yǎng)雞場附近的草叢里了。這次,我們去草叢里找找看,好不好?
幼:好
師:請你們到草叢里來,看看能不能把那只狡猾的狐貍給搜出來,分散一點,別讓狐貍溜了。
。úシ乓魳罚暾鰟幼鳎
師:是你嗎?狐貍是你嗎?
幼:不是
師:趕快回去,守在自己的雞窩里去。
哎呀,這只狐貍跟我們聲東擊西,我們到哪,它就跑到其它地方去了,不想被我們發(fā)現?磥硌,這只狐貍一定是溜進了我們的養(yǎng)雞場里面去了,這次,我們到養(yǎng)雞場里面去找狐貍,男孩子就是養(yǎng)雞場里勇敢的公雞,請男孩子起立,把你的椅子搬到那去,把后院給堵上,別讓狐貍溜了,快,堵上沒有。
師:男孩子趕快找到有數字的雞窩站好,女孩子起立,把椅子也搬到后院,把后院的門給堵上,哦,男孩子沒有守好你的雞窩。女孩子找一個男孩子面對面站好。
師:勇敢的公雞要保衛(wèi)雞窩里剛剛孵出的蛋,機靈的雞媽媽決定要先出發(fā),到養(yǎng)雞場里找狐貍,看一看,母雞是怎樣去找狐貍的?是按照哪個方向去的?
(教師示范,搜查雞窩)
師:找到了?
幼:沒有
師:沒有,你也要告訴我,怎樣告訴我?嗯.......嗯......
師:剛才你們發(fā)現我是朝哪個方向搜查的?
幼:.......
師:用手指一指,朝哪邊?
恩,走的時候,我是說的哪一句話?
沒找到還要跟別人說什么?
師:準備好,走
公雞能不能動。
公雞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窩,別讓狐貍溜進去
(教師帶領幼兒熟悉搜查部分的動作)
師:這次我們來聽著音樂找狐貍,母雞媽媽會不會找?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目標:
1、學唱歌曲,并學習仿編歌曲,進一步感受光的色彩。
2、體驗歡快,愉悅的情緒。
準備:
1、七彩光寶寶頭飾,與歌曲相對應的實物水果或模型。
2、音樂磁帶。
過程:
1、 果娃娃笑哈哈
——出示面帶笑容的`果娃娃:瞧,今天都來了哪些果娃娃呢?帶領幼兒按節(jié)奏念白。
——這些果娃娃個個笑哈哈,為什么這么開心呀?(故作和果娃娃說悄悄話狀。)原來是這么回事~
——出示七彩光寶寶頭飾:光寶寶溜下地呀,親親一群果娃娃,結果怎么樣了?果娃娃染上七彩色呀,所以樂得笑哈哈,笑哈哈!
——這些果娃娃染上了什么顏色?你還知道哪些顏色的果娃娃?
——七彩光和果娃娃高興地唱起了歌,你們聽~
2、 學唱歌曲
——放錄音,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集體跟唱,啟發(fā)幼兒聲音要歡快。
——請七位幼兒戴上頭飾扮演七色光寶寶,其他幼兒扮演果娃娃,愉快地演唱歌曲。
3、 光寶寶來到花園
——光寶寶來到花園,它還來到了美麗的花園。
——光寶寶親親一群花娃娃,都有一些什么花呢?幼兒說花名。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選擇一些花名組成歌詞,并即興畫出簡筆畫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幼兒仿編歌曲,并演唱。如:光寶寶溜下地呀,親親一群花娃娃。桃花梨花玫瑰花,荷花菊花水仙花;ㄍ尥奕旧掀卟噬,樂得娃娃笑哈哈!
4、 大家開開心心唱起來
——將幼兒分成三組,一組扮演七彩光寶寶,一組扮演果娃娃,一組扮演花娃娃。
——在音樂聲中,幼兒一遍演唱歌曲一遍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通過欣賞,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使兒童體會濃濃的母愛之情。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魚兒,花園、風兒、花朵,媽媽、嬰兒等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藍天、星星、大海、魚兒、花園,花朵、媽媽的手、嬰兒等的貼紙若干。
3.錄音機一臺,抒情音樂磁帶一盤。
[設計思路]
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贊美《搖籃》是"一支美妙的搖籃曲","是歌也是詩"。它以悅耳動聽的音韻展現了"藍天"、(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粘貼,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朋友寶寶分別送入各自的搖籃)
c.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
d.教師讓幼兒充分發(fā)表看法后發(fā)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媽媽的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搖籃,每個小朋友要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關愛。
2.表演游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例:當詩歌里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時,扮演藍天的幼兒便可想像抱著星星,搖它入睡的動作,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詩歌:
藍天是搖籃,
搖著星寶寶,
白云輕輕飄,
星寶寶睡著了。
大海是搖籃,
搖著魚寶寶,
浪花輕輕翻,
魚寶寶睡著了。
花園是搖籃,
搖著花寶寶,
風兒輕輕吹,
花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
搖著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寶寶睡著了。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在我們班一直都是深受小朋友喜愛的,如今天的語言活動《詩歌:搖籃》孩子們是被這首詩歌給迷住了。當然我自己也感覺這堂課,比我想象的要順。孩子們表現得很不錯,回答問題都很積極,述說、表演也都比較到位,這些都令我非常開心!稉u籃》這首詩歌是個很美妙的兒童詩,詩歌中清晰的語言描繪了四幅溫馨寧靜的畫面,詩的前三段,分別把藍天、大海、花園比作是搖籃,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各睡其中,這也體現了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妙。
詩歌一般都是以精煉、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現豐富的思想情感,一般都有含蓄的特點,詩歌往往是抓住事物中容易打動人心的一點或幾點集中而概括地表現出來的,所以孩子對此較為陌生;而幼兒對如何通過重音、停頓、速度、語調等的不同變化來表達詩歌內容,也不夠熟悉,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會有感情的朗誦作為本活動的重點部分。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意識思維理解能力還處于低級階段,對理解詩歌的意境存在困難,所以我把本節(jié)課的難點確定為:理解詩歌的意境。
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也許是我的引導、提示做得不夠充分,幼兒的`動作、表演形式都過于單一;創(chuàng)編詩歌環(huán)節(jié),幼兒的想象力還沒有完全的被我激發(fā)出來;延伸活動的選擇上還有些不恰當。
課后我仔細的想了想,目前我覺得自己上課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語言組織。不管是引導、提問,還是小小的鼓勵,都需要教師在語言上簡短、精確的表達出來。提問的問題一定要簡單明了,教師總結也要很精確,可以讓幼兒馬上理解。
問題之二,激情!我自認為我上課還缺乏一點激情,這是我每次上課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如何調動學生們的情緒,如何完全的投入到課堂之中,如何與幼兒打成一片···詩歌朗誦是一門情感的藝術,情感是需要激情的,一位有激情的老師是會被感動得!
這幾點是我接下來要一直研究思考的問題,我相信我的課會越上越好。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9
中班音樂教案05-18
中班音樂教案:蘋果01-11
中班音樂教案(實用)07-10
【集合】中班音樂教案08-04
(必備)中班音樂教案07-20
【精華】中班音樂教案07-31
中班音樂教案:《撈魚》02-05
中班音樂教案《郊游》10-19
中班音樂教案模板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