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教案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在畫面中體會“高矮、胖瘦、上下、長短、輕重”等詞的對比關系,嘗試用短句表達。
2、感受畫面中瘦天使、胖天使形象的夸張和有趣。
3、愉快地加入游戲活動,大膽用動作表現(xiàn)瘦瘦和胖胖的形象。
活動準備:
1、《棒棒天使》PPT
2、幼兒對相反有一定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天使嗎?你覺得天使是什么樣子的?
今天夏老師就請來了一位天使,他的身體長得有點特別哦!我們一看。
二、欣賞繪本,感知反義詞
1。幻燈一 師:她長得怎樣?像什么呢?鼓勵孩子用完整的話說。(長長的身體像·······)因她的身體細細長長,很瘦很瘦,所以我們叫她 “瘦瘦”
2;脽舳 師:瘦瘦,還有一位朋友,他長得怎么樣呢?我們來看看吧!
胖胖的身體像什么?鼓勵孩子用完整的話。(圓圓的身體像······)
師:一個胖胖,一個瘦瘦,他們的名字就是一對相反的詞哦!
3。幻燈三 胖胖和瘦瘦是一對好朋友?纯此麄冇惺裁床灰粯樱抗膭詈⒆佑猛暾脑捳f出來。瘦瘦高高的(細細的),胖胖矮矮的(粗粗的)。棒棒和胖胖長得不一樣,一個長得又高又瘦,一個長得又矮又胖。誰來學學天使的樣子?(請一幼兒做動作,大家猜猜。集體模仿)
師:胖胖和瘦瘦一個高,一個矮,高和矮也是一對(相反詞),一個粗,一個細,粗和細也是一對反義詞。
4;脽羲 胖胖和瘦瘦還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戲呢?我們一看,找找。
。1)瘦瘦和胖胖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有云,還有小鳥)
。2)瘦瘦在云的?胖胖呢?誰來用完整的話說一說?集體說說(瘦瘦在云的上面飛,胖胖在云的下面飛。)
。3)師小手演示:我們的小手也會玩他們的游戲哦!一朵白云飄來了,誰在云的上面飛?鼓勵幼兒邊說邊用小手演示。上和下也是一對(相反的詞)
5.幻燈五 胖胖和瘦瘦還玩了什么有趣游戲,中間又會藏著哪些反義詞呢?我們一看,找找。
。1)長——短
、龠@是誰變得彩虹?那胖胖的呢?
②他們的彩虹比比怎么樣? 3。誰的彩虹長?你也來畫條長長的彩虹?還能再長一點嗎?你的.彩虹最長哦!
、叟峙值牟屎缭趺礃?你能畫出短短的彩虹嗎?你的彩虹很短,還有更短的嗎?長和短也是一對相反的詞。
長長的彩虹真好玩,棒棒和胖胖像彩虹做游戲。長長的彩虹可以怎么玩呢?(幼兒猜測)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玩的?
。2)輕——重
①誰坐的一頭往上翹?誰坐的一頭往下沉?
、跒槭裁词菔葑囊活^往上翹?胖胖的一頭往下沉?
、郏ㄕ堃挥變海┤绻液退黄鹱喜屎绱,會怎樣?為什么?
我重,他輕。輕和重也是一對相反的詞。
三、游戲:說相反
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天使,玩玩他們相反的游戲。
如:師:我是瘦瘦的 幼:我是胖胖的 ( 鞏固故事中的相反詞。)
四、拓展延伸
看到我們小朋友把他們的游戲玩得這么好,胖胖和棒棒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大大的禮物哦!里面會有什么呢?我們打開看看
請你們從中找出反義詞。比比誰的小眼睛最亮哦!
五、聯(lián)系幼兒實際生活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相反的詞,只要我們小朋友細心地觀察就一定能夠找到。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還有哪些反義詞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幾種顏色,而是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所以,設計要注重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認識顏色、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
中班幼兒可能會對調色活動本身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設計不僅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xiàn)象,使幼兒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fā)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fā)展表現(xiàn)美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顒邮业牟贾靡守S富、協(xié)調。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并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后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么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涂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涂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涂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涂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后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然后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經(jīng)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fā)現(xiàn)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制作活動,讓幼兒通過制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chǎn)生求知欲。
教學反思
此活動是一個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也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活動的特點。孩子們喜歡說,有機會說,還能勇敢地說。這是因為老師給小朋友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如談話的形式有自由交談、分組交談、個別交談、等形式,從而使小朋友都有鍛煉的機會。而老師活動設計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過引出話題—自由交談—分組交談—拓展談話范圍層層深入的環(huán)節(jié),輕松地解決了整個活動中的重難點。只是由于孩子對個季節(jié)的認識和興趣也分清了,我覺得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們的想象力,觀察能力還提高。
中班教案 篇3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動物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此6少的數(shù)量,理解數(shù)的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學具:空塑料瓶若干,黃豆若干,1-7不同數(shù)量的實物紙條,1-6的數(shù)字一組一份。
教具:1-6的數(shù)字卡、1-6的.加點卡、動物圖卡、大瓶子、背景圖、頭飾(火車頭)、磁帶。
活動過程:
1、以開火車游戲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老師拿點子、數(shù)卡、動物圖卡和孩子們進行問答游戲。
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師隨機出示6以內(nèi)的點卡、數(shù)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
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
幼: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反復進行幾次)
2、通過看看說說理解數(shù)字“6”來迎接我們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兒先講述,再示大瓶子)6還可以表示這個動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請幼兒上前選一張。
3、制作動物瓶感知此6少的數(shù)量。
先讓幼兒找出比6少的動物圖卡片貼在瓶身上,再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將探索的結果用圓點表示出來。
師幼總結:此6個圓點少的有5個、4個、3個、2個、1個。
再次操作,鼓勵幼兒小組交流,介紹自己每個瓶身上貼了幾個小動物?請小朋友檢查是否正確,為什么?動物瓶上的數(shù)量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到數(shù)字城找一找貼在6的下邊。
4、將數(shù)字、實物、圖卡對應匹配
請小朋友幫豆寶寶搬家,要仔細看好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就往瓶里放幾個豆寶寶,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趕快給它關好門,并在瓶蓋上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
幼兒操作后,集體檢查個別幼兒。
5、游戲:數(shù)字寶寶找朋友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數(shù)字掛在頭上,記住自己的數(shù)字是幾,由數(shù)字6開始按比自己小1的順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順序組成幾列長長的小車箱。
師:嗚-我的火車要開了,小小車箱快快來。音樂響起,師幼開火車走出活動室,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目標:練習穿衣服的方法。
準備:泡面碗、一次性塑料碗、吸管(有彎頭的)、筷子、各種款式的'服裝、卡紙、亮片。
做法:
1、在泡面碗底部中間扎一個洞,插入吸管;然后將塑料碗粘在卡紙上,碗底裝飾上五官做頭部,并將筷子粘在頭部后方卡紙上。
2、在紙杯兩邊靠底部處各扎一個洞,將吸管穿過洞中,彎頭朝外做手。兩邊吸管留在紙杯里面的部分要固定在一起(用透明膠粘)。
3、進行"衣服"裝飾。
玩法1:幼兒可根據(jù)角色的需要變換小動物的頭部(只需選擇需要的頭部,將筷子插入吸管中即可)。
玩法2:幼兒可以為玩偶換上自己喜歡的、裝飾好的"衣服",在換服裝的時候可結合扣紐扣、摁摁扣、打結、粘子母扣等技能的練習。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體會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學會根據(jù)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者所在位置。
2、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積木、小茶壺、勛章、小五星。
【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動物王國有一名著名的小狗偵探,這幾天動物王國出了一系列的盜竊案,大象博士家的一把名貴茶壺丟失了。讓我們一起來破案好嗎?
二、活動展開。
小狗偵探已經(jīng)忙了好幾天了,也找到了4把與丟失的茶壺差不多的茶壺,這是他拍回來的照片,下面讓我們一起幫小狗偵探把丟失的茶壺找出來吧。
。ㄒ唬┓椒ǔ尸F(xiàn)。
1、小朋友4人小組交流,取出準備好的小茶壺,每個人在觀察后說說自己看到的形狀,然后交換位置說說看。找出那把失竊的茶壺。
2、小朋友觀察、討論結果,并說說為什么。
3、教師引導小朋友小結觀察中發(fā)現(xiàn)的內(nèi)容,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小狗偵探:謝謝大家?guī)臀艺一亓藖G失的茶壺。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和我一樣做個名偵探?做一個好偵探的一個首要條件就是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下面就讓我來考考大家。做得又對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給他帶上一顆“智慧星”。
。ǘw驗方法。
1、第一排的物體與第二排的哪個圖形有聯(lián)系?說說有什么聯(lián)系?
2、擺擺、說說,從哪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是一樣的'?
3、想想、畫畫。(從上面看是什么圖形、從前面看是什么圖形)
4、比一比看誰的方法最多。用6塊積木擺兩個圖形,你能擺出幾組從上面往下面看一樣的圖形嗎?
三、拓展活動:
小狗偵探:小朋友們可真聰明!我現(xiàn)在就帶你去破案,你們愿意嗎?表現(xiàn)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后我要授予他小狗勛章。
1、我已經(jīng)在小偷房子外邊埋伏好幾天了,終于找到小偷藏臟物的房子的門。其中三扇有機關,只有一扇門很安全,那是哪一個門呢?
2、終于走進小偷藏臟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將茶壺裝在箱子里,房子里又有許多箱子,究竟在哪里呢?這是我在藏有名貴茶壺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讓我們一起根據(jù)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壺吧。
3、我們用集體的智慧終于找到了丟失的茶壺,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抓小偷吧。快看,小偷逃跑了。我拍到了兩張照片,請你想一想小偷有可能跑到哪兒去了?
四、全課總結。
(評選出本課最出色的小朋友,授予小狗勛章)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中的節(jié)奏XXXXX和XXXXX,能夠快樂的歌唱。
2、能用肢體創(chuàng)表現(xiàn)歌曲,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3.在毛毛蟲啃蘋果的情境中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節(jié)奏圖譜、蘋果圖片、毛毛蟲木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教師出示木偶:小朋友們好,我是可愛的毛毛蟲,豎起你們的耳朵聽一聽,我在干什么?幼兒猜想,(放PPT1:啃蘋果音效)
1、播放毛毛蟲啃蘋果的音效,幼兒猜想。(PPT2)
2:毛毛蟲啃蘋果的圖片3學習節(jié)奏
1:XXXXX,小朋友再模仿。(放PPT3)
4、學習節(jié)奏2:XXXXX(放PPT4)
二、123變蘋果
1、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蘋果形象。
2、激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創(chuàng)造各種不同的`蘋果形象。
三、出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學習歌曲內(nèi)容
1、感知學唱游戲歌曲(放PPT動畫5)
2、學習不同蘋果的的節(jié)奏。(放PPT6)
3、激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蘋果被啃后的形象。
4、看著圖片唱一唱。(播放PPT7)
四、游戲--毛毛蟲啃蘋果
1、放音樂(PPT7)完整聽音樂進行表演。
2.幼兒模仿蘋果,教師模仿毛毛蟲;
五、結束活動:師生邊唱邊玩離場。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圖形分割與組合》中班下學期科學領域的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幼兒對一些基本圖形巳有了初步認識。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本節(jié)活動結合幼兒對基本圖形的了解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并且將任一種圖形進行組合、分割,然后再遷移到多塊圖形進行組合,萌發(fā)幼兒對圖形的分割與組合的好奇心,并培養(yǎng)了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顒油怀隽藘煞矫鎯(nèi)容,一是能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并組合成其他圖形,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二是了解圖形變化前后之間的關系,初步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2.能對各種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帽子一頂,圖形卡片(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方形分割成七巧板,各種七巧板拼圖。
2.學具:
A每組一份各色的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小)。
B 每組一份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大)。
C 每幼兒一把剪刀、一個操作盤、一張無色墊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扮演魔術師,以變魔術形式引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比較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特征。
二、圖形組合,感知整體與部分的簡單關系。
1.引導幼兒用拼合的方法將一些圖形拼合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幼兒選擇兩張顏色一樣的圖形拼貼成一個新的圖形粘在墊板上并展示在相應的黑板上)
2.引導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
(1)你用幾個圖形拼成了什么圖形?
(2)原來的小圖形和拼完的大圖形有什么一樣或者不一樣?
3.集中談話:
(1)變出來的圖形送回家了嗎?和媽媽一樣嗎?(糾錯)
(2)你是用幾個什么圖形變成一個什么圖形?變出來的圖形和原來有什么一樣或不一樣?
(3)小結:小圖形比較小,是大圖形的一部分,一個大的圖形可以分成幾個和它一樣或者不一樣的小圖形,不管怎么分,分出來的小圖形比大圖形小,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是原來的大圖形。
三、嘗試對各種圖形進行簡單的分割,了解圖形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1.如果給你一張圖形你想怎么分?你想把一張什么圖形分成幾個什么圖形?
(1)幼兒自由討論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幼兒選擇圖形進行分割后再組合(可以拼成自己喜歡的圖案或原來圖形),教師巡視指導,并用相機拍下幼兒的作品。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你把什么圖形分成了幾個什么圖形,又拼成了什么圖案。
4.集體交流分享并小結。
四、欣賞七巧板作品,鞏固圖形分割與組合。
1.正方形分割成七巧板。
2.欣賞七巧板拼圖。
3.小結:圖形很奇妙,一個圖形可以分成許多的小圖形,許多的小圖形可以組合成原來的大圖形,還可以拼成不一樣的圖案。
五、PPT演示:生活中有關圖形分割與組合的實物圖片,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一節(jié)中班下學期科學領域的數(shù)學活動,活動旨在讓幼兒初步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積極嘗試對各種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樂于探索體驗圖形變化的樂趣。
怎樣抓住《綱要》中科學領域“探究”的核心價值,充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以游戲為輔,讓孩子在快樂中主動體驗、感知。這是我在課前想的比較多的。
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整個活動中老師沒有示范,而是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幼兒不受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勵、啟發(fā)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huán)境,讓幼兒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鼓勵他們大膽表述出自己的探索結果,把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給同伴,讓他們在探索、交流中學會自主學習。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對圖形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提供的豐富材料環(huán)境中,能大膽的動手去操作。去嘗試圖形的拼搭,發(fā)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最近一個階段,我班開展了“好吃的東西”的主題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尤其對水果的數(shù)量、品種、顏色等產(chǎn)生了濃厚的探索欲望。為了順應孩子的需求,也考慮到水果是孩子們?nèi)粘6寄芸吹降、摸到的、感覺到的,和孩子的實際生活又很接近,而且我們通過散步觀察水果店、超市、品嘗幼兒帶來、教師買來的水果,搜集各種水果的圖片,幼兒對各種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大小、味道等方面的認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因此組織了本次買水果的集體活動。在講講、議議水果的過程中,既讓幼兒感受到水果的豐富多樣,又知道水果很有營養(yǎng),多吃對身體有益的道理。在給家人買水果和幫助叔叔、水果店經(jīng)理的過程中,幼兒能運用已有的數(shù)經(jīng)驗進行判斷、比較,而且把數(shù)學的`按數(shù)取物、對應數(shù)數(shù)的學習融入到實際的生活之中,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問題。特別在拿了水果券領水果的環(huán)節(jié)中,對幼兒既有數(shù)量的要求、又有不同品種的限制,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比較、思維等綜合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和方式對幼兒的終身發(fā)展有益,我還根據(jù)幼兒積累的數(shù)經(jīng)驗的不同,對材料進行了分層的投放,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在買水果的操作活動中,感知水果的品種和數(shù)量,嘗試判斷和對應。
2、運用已有的數(shù)經(jīng)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并初步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數(shù)量和品種的水果籃若干、水果若干。
2、裝水果券的箱子五只、水果券人手一份、操作小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一)、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果
1、水果店里有許多水果,你喜歡什么水果?為什么?
2、按水果的顏色進行分類。
3、各種水果都很有營養(yǎng),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二)、水果超市買水果
1、老師最喜歡吃梨,請幼兒幫忙挑水果。(幼挑好后請她說理由)
2、爸爸喜歡吃什么水果?幫爸爸買一籃水果,為什么要幫爸爸買這一籃?
3、把媽媽喜歡吃的水果輕輕告訴老師,幼兒買好后讓大家猜。
。盒∨笥褌冋婺芨,都為家里人買了好吃的水果,水果店里的水果越來越少了,我們再進一點。
(三)、幫叔叔、水果店的經(jīng)理挑選一模一樣的水果籃
1、 叔叔想買一模一樣的水果,讓幼兒幫著挑選。
2、幼兒挑好后教師品種一樣多、數(shù)量一樣多就是一模一樣的水果籃。
3、幼兒集體操作,從六只水果籃中挑出兩只一模一樣的水果籃。送到前面的籮筐里。
(四)、拿水果券領水果的游戲
1、讓兩個幼兒嘗試進行拿水果券領水果的游戲,摸索出一一對應的規(guī)律。
2、教師交代規(guī)則,每個幼兒進行領水果的游戲,教師幫助驗獎。
3、 這籃水果你準備送給誰?送時說一句好聽的話。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教案中班教案[精選]09-15
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24
中班教案02-29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2-27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