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班數(shù)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帪榇蠹艺淼男“鄶(shù)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的按順序點數(shù)3以內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2.在操作中了解數(shù)與量的對應關系。
3.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手口一致的按順序點數(shù)3以內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活動難點:能手口一致的按順序點數(shù)3以內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Ppt演示文稿,小貓,小狗,小兔的圖片若干,“1,2,3”的.數(shù)字卡片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1.提問導入: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們嗎?
那今天咱們就請小動物們和我們一塊學本領,玩游戲好嗎?
2.聽音樂走線
二.集體活動
1.ppt演示
今天,杜老師請了許多小動物來和我們一塊學本領。我們一起來看看,說說都有哪些小動物吧!(分別演示貓,狗,兔子的圖片)
師:每種小動物各有幾只呀?
幼:一只貓,一只狗,一只小兔子
師:(一邊指著圖一邊說)對,一只貓,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那他們合起來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呀?
然后,引導幼兒伸出手指一塊來點數(shù)(從左到右)當幼兒數(shù)到3時,教師圍著三個小動物畫一個大圓圈,并大聲的說:“一共有3只小動物!
說完了,要求幼兒在數(shù)一遍,數(shù)到3是用手畫圈,然后說:“一共有3只小動物!
2.在黑板上操作
小動物們覺得小朋友們太聰明了,它們決定回去請它們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上課,學本領。
分別請幼兒在黑板上操作(三只小貓,三只小狗,三只小兔子)的圖片,操作時必須要求幼兒用手畫大圈,并大聲說:“一共有幾只小貓,小狗或小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按數(shù)取雪花片”
老師先出示數(shù)字寶寶“1、2、3”的數(shù)字卡請幼兒認讀,然后請幾個小朋友玩抽字卡,然后其它小朋友拿相應的雪花片送給他們。
2.游戲"馬蘭花"
幼兒與老師一塊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老師念兒歌《馬蘭花》但教師說:“開一朵花”時,就自己抱著自己的肩膀站好,到老師說:“開二朵花”時,就兩個小朋友抱在一起,“開三朵時”就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活動結束
師幼共同總結。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是數(shù)一數(shù)自己家里有幾口人。
活動反思
優(yōu):
1.本節(jié)課選題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本節(jié)課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設計新穎,抓住了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戲,充分調動了班級幼兒的積極性。與老師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時間的原因,本節(jié)課沒能讓全部幼兒進行操作。
2.在教學過程中,點數(shù)方法強調的不夠深刻,造成幼兒操作時需要老師提醒。
這節(jié)課總的來說還比較理想,如果在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大難度,比如,三個小動物要用數(shù)字“3”表示,另外在點數(shù)方法上我會反復想幼兒說明。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別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
2、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常規(guī)活動:指五官
幼兒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師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師生共同探索。
三、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樹上、樹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說出其上下關系。
四、活動評價,表揚做得又快又正確的幼兒。
小班數(shù)學教案:褲子比一比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shù)學。
2、愿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褲子比一比。
1、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么?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并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2、比褲子。
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二、褲子排一排。
1、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并講述自己的想法。
2、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后說一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jy135幼兒教育)方法。
沿著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fā)現(xiàn)長了再調整。
三、給物體排排隊。
1、討論活動規(guī)則。
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說一說。
2、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長短排排隊
小班數(shù)學教案:外面和里面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操作活動,正確感知并分辨“里,外”。
2、鞏固對5以內數(shù)量的認識。
3、愿意閱讀畫面上的方位詞。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方向
【教學目標】
1、在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認識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運用生活經驗進行思考的意識。
3、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經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難點】在具體場景中根據(jù)不同的參照物來確定方向。
【教學重點】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小班數(shù)學教案《數(shù)物對應》
認識圖形
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
小班數(shù)學活動《區(qū)別前后》
目標:1.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qū)分前后。2.通過活動使幼兒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3.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學習說:請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準備活動:
1.安排好座位:全體幼兒坐成一個大圓圈。
2.火車的圖片、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位置》
幼兒一一對應坐成內外兩個圓圈,臉朝圓心,內圈留一把椅子。
老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找找找、找位置!比缓笞诳瘴恢们埃ê螅┟娴挠變号呐囊巫诱f:“我的前(后)面有位置,請XXX小朋友快快來!盭X幼兒聽到邀請后,馬上離開自己的
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戲重新開始,可以重復玩多次,盡量讓每一個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游戲《開火車》
1.出示火車的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哪個位置空著,空位置在XX小動物的.前面還是后面。
2.出示小狗的圖片,師:小狗沒有座位,請他坐到哪里?
引導幼兒說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游戲《開火車》
師:小動物們都坐上了火車,我們小朋友也要坐火車出發(fā)去旅游了。
老師當火車頭,念:“嗨嗨,我的火車就要開,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隊快上來,XXX拍在最前面!被疖嚦霭l(fā),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師邀請他:“請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類推。當邀請了7——8個小朋友后,教師說:“嗚,到站了。”火車停下,第一遍游戲結束,游戲重新開始。
4.游戲若干遍之后,開著火車出去,活動結束。
小班數(shù)學教學:認識單數(shù)和雙數(shù)
的蒙氏活動《認識單數(shù)、雙數(shù)》,以前的數(shù)學活動認識單數(shù)和雙數(shù),老師總是要費很大力氣,才能讓寶寶明白,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區(qū)別,但是在蒙氏數(shù)學中,利用數(shù)
字與籌碼的教具,進行排列孩子們一下就明白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區(qū)別。一看完老師演示工作,寶寶們就明白,單數(shù)總會有一個籌碼找不到朋友,雙數(shù)的籌碼是可以兩兩結對的。這樣一來,孩子們一下就能區(qū)分開來。同樣從老師演示的工作來看,孩子們也很快能找到10以內最大和最小的單數(shù)、雙數(shù)。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在區(qū)域活動當中,也會選擇工作來進行操作,這樣可以加深他們對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概念的認識。經過一段時間蒙氏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蒙氏數(shù)學對孩子的益處。學習了蒙氏數(shù)學的孩子他們的數(shù)學概念比較清晰,而且孩子的操作能力很強,這對孩子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活動:畫比三少的圓點
目標:1、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比3少的數(shù)有1和2。培養(yǎng)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2、學習制作比3少的點卡,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顒訙蕚洌航叹撸簣A點卡片,磁性教具——三只大象、兩只猴子、一只兔子。
學具:每張桌子一盒蠟筆,人手兩張紙。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準確點數(shù)3以內的數(shù)。
1、今天有許多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它們都是誰呢?
2、它們都有多少呢?怎樣才能數(shù)得更清楚?
3、小動物要和點卡做朋友,誰來幫它們找朋友?
三、比較多少。
你覺得誰多誰少呢?(引導幼兒運用一一對應比較的方法進行比較)誰比三只大象更少呢?那
比3少的數(shù)有哪些?(引導幼兒說:兩只猴子、一只小兔比三只大象更少;比3少的數(shù)有1和2)
四、學習制作比3少的點卡。
1、老師示范畫比3少的圓點,畫好后引導小朋友說出老師畫了幾個圓點?小朋友看,比3少的圓點是幾個圓點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個圓點和兩個圓點。
2、分發(fā)幼兒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畫比3少的圓點。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部分幼兒制作的點卡,集體驗證。
六、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長短排序
目標: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排序差異排序四個物體的序列。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描述排列順序的能力;顒訙蕚洌航叹、學具;長短不一的同色紙條四根,標記圖一根;顒舆^程:一、集體活動
1、出示四根紙條:這是什么?它們又什么不一樣?哪根長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你你們說的是對的呢?
3、教師邊操作比較兩根紙條的長短邊講解比較的方法。我們怎么來給這幾根紙條取名字呢?
4、出示排隊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呢?想想哪根紙條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排在后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么紙條請你排在什么地方。
5、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給紙條排隊。
6、請大家說說他是怎么跟紙條排隊的?
二、幼兒操作
1、每個從桌子中間拿一張排隊標記圖,拿一個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紙條,比一比哪根紙條是最長的、長的、短的和最短的。
給四根紙條按順序排排隊,一邊排一邊說。
四、展示幼兒作業(yè)。
5以內數(shù)字的認識——看數(shù)字拍手
目標:1、鞏固幼兒對5以內數(shù)字的認識,理解數(shù)字能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2、指導幼兒聽清老師的要求并按要求活動,繼續(xù)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活動;顒訙蕚洌1、磁性數(shù)字1—5。2、數(shù)量為1—5的實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認識數(shù)字1—5:教師出示數(shù)字1—5,幼兒認讀。
2、看數(shù)字拍手。我們來做看數(shù)字拍手的游戲,老師拿出的數(shù)字是幾,小朋友就拍幾下手。一邊數(shù)一邊拍。
3、看數(shù)字拍腿、學動物叫。我們除了拍手,還可以拍哪里呢?我們還可以學學小動物叫,數(shù)字幾,我們就叫幾聲,并一起說。如:數(shù)字3,叫3聲,汪汪汪。
二、鞏固對5以內數(shù)字的認識,并能理解數(shù)字能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1、出示數(shù)群卡片: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好吃、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有多少。
2、幾個某某東西要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數(shù)字×還可以表示什么?
三、通過幼兒操作,加強幼兒對5以內數(shù)的認識。
1、在小朋友的桌子上還有許多卡片,請小朋友拿出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什么東西,要用數(shù)字幾表示,并用完整的話說出:幾個什么用數(shù)字幾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描述自己的操作。
3、展示幼兒作業(yè),引導幼兒講評。
小班情景數(shù)學:求同與集合感知
目標:1、通過找顏色或形狀相同的物體,初步感知集合。2、觀察、理解圖示,學習將相同特性物品圈在一起的方式表示集合;顒訙蕚洌1、紅、藍色色小筐各一個。2、紅、藍小玩具每幼兒各一個(大小、形狀不相同)、紅、藍顏色的積塑每人一顆(大小、形狀不相同)。
活動過程:
一、將花按顏色進行分類。
1、教師出示紅、藍色的玩具;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
2、請幼兒每人拿一個玩具,要求幼兒大聲說:我拿了一個紅(綠)玩具,然后回位子上。
3、出示紅、藍兩種顏色的筐子:這是玩具的“家”,它們有什么不同?(顏色)“想一想哪個是紅玩具的家?哪個是藍玩具的家?”(紅筐是紅玩具的家、藍筐是藍玩具的家)“小朋友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顏色的玩具,想想把它送到哪個家里去?邊送邊大聲說:紅(藍)玩具,我送你回家。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在生活中,小班孩子對吃的玩的特別感興趣。為此,我們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巧妙地把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孩子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器官來感知餅干的形狀。
2、能按形狀進行分類。
3、初步感知3以內數(shù)量關系。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餅干的形狀并能按其特點分類。
難點:學會用感官感知﹑體驗每一個事物。養(yǎng)成喜歡動手操作善于動腦的習慣。
活動準備
餅干若干﹑手洗干凈﹑橡皮泥﹑每組一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盒子
活動過程
1、《 餅干歌 》音樂 ,出示神秘袋猜禮物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神秘袋,里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把餅干按組分給大家)
2、 讓幼兒自由觀察餅干。
師:請幼兒看看自己盤子里的餅干是什么樣子的?
幼: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出自:屈老、師!
師:我這有3個不同盒子,他們是餅干寶寶的家,請小朋友幫助餅干寶寶找到自己的家,記住餅干寶寶的形狀和他的家是一樣的。
幼兒分組進行,教師指導。
3、 請幼兒從餐盤中選一塊餅干,用感官體驗。
師:餅干寶寶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們很高興…(敲門聲)誰呀?我們找一找。(找到事先藏到桌子里面的盤子和餅干)
師:餅干寶寶又來找我們玩了,我們看看出來了幾塊餅干寶寶?
幼:3塊。
師:每組有幾位小朋友呢?
幼:3位。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塊餅干,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幼:…
師:摸上去是粗糙的。那你聞一聞有什么味道?
幼:香香的。
師:那么你咬一口是什么味道?
幼:…、、
師:餅干哪去了?變沒了,你吃的是么形狀的餅干?
4、 活動延伸
將橡皮你放在活動區(qū),指導幼兒做出自己喜歡的形狀的餅干。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對于數(shù)與量的概念理解很少,孩子們能區(qū)別1個物體,但對于許多的認識就很少,為了讓孩子們從感官和事物上正確區(qū)分1和許多,我準備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初步學會辨別1個和許多個物體,了解1和許多的關系。
2、學會用語言表達1個XX,許多個XX。
活動準備
游戲宮門左右各一扇,左門有一個紅色的圓,右門有許多個綠色的圓;門票若干(分別畫有一個圓和許多個圓);《木偶劇場》門牌一個,木偶兔頭飾一個,積木搭建的`菜地一片,蘿卜卡片若干,籃子一個,紙飛機若干,音樂磁帶;鼓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這個地方就是游戲宮,小朋友們請做好,開動我們的小汽車,出發(fā)吧!嘀?(教師同幼兒隨音樂做開車狀)
師:游戲宮到了,不過這游戲宮不能隨便進去,要有票才行,小朋友請等一會,老師去給你們買票。
二、認識“1”和“許多”
1、發(fā)門票:師問:“看老師手中的門票有多少?”(引導幼兒多說幾遍“許多”),那小朋友手中有票嗎?將教師手中的門票發(fā)給幼兒人手一張。師提問:老師手中還有票嗎?那剛才許多的票哪去了呢?
師:原先老師手里許多的門票現(xiàn)在變成一張一張的分給了小朋友。
2、看門票:那小朋友們互相看一看,你們手上的票一樣嗎(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一個紅色圓點、許多個綠色圓點。
3、對比游戲宮門上的標記
請幼兒根據(jù)自己手中票上的標記對應進入相應的門。
4、進游戲宮
提醒幼兒進入時不擁擠。兩位老師分別在門內收票,等小朋友進入后,教師收齊門票,提問幼兒:你們還有門票嗎?老師這里有票嗎?有多少?
師:老師把你們手中一張一張的票收起來放在一起又變成了許多的票。所以說:“一個一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三、和木偶兔做游戲
到達《木偶劇場》出示木偶兔,和木偶兔做游戲,教師扮兔媽媽,幼兒扮兔寶寶,請幼兒觀察兔媽媽和兔寶寶的數(shù)量,引導說出“1”個和“許多”。請幼兒聽鼓聲,一聲跳一下,許多聲跳許多下,集體練習原地跳。幫媽媽拔蘿卜,幼兒一人拔一個,放到籃子里觀察籃子里蘿卜的數(shù)量。
師:許多個蘿卜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蘿卜,一個一個的蘿卜放在一起又變成了許多個蘿卜。
四、游戲結束
師:一個一個放在一起就變成許多,我們還可以把許多變成一個一個的。教師將紙飛機送給幼兒人手一架,到游戲宮外的草地上投飛機。
活動反思
孩子們能較好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活動正確的區(qū)分了1和很多,有個別幼兒在第三節(jié)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很隨意,沒有按照游戲規(guī)則來玩,但總體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2
小班數(shù)學教案01-17
小班數(shù)學教案 《分類》03-26
(通用)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4
實用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4
小班數(shù)學教案(薦)07-22
小班數(shù)學教案(推薦)07-21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07-31
(優(yōu)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