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xué)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個月了,我從孩子們的生活出發(fā),用平時大家常說的“小美女”、“小帥哥”與孩子們打招呼,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這班是小三班升上來的,與孩子們的接觸和觀察中,發(fā)現(xiàn)這班孩子比較活躍,最大的問題在“常規(guī)”上,比如:在上課的時候,老師一個問題下去,有很大一部分幼兒是沒反應(yīng)的,或者叫某一幼兒的名字,他根本沒反應(yīng),叫了好幾遍才反應(yīng)過來“哦,原來是在叫我啊!”,這在教育方面也是一大挑戰(zhàn)。另一方面,估計有的孩子在拖班上過,算來上幼兒園已有兩年了,又對陌生的老師有些挑戰(zhàn),所以表現(xiàn)為,例如:上課的坐姿是各種各樣,比較自由;老師上課、講故事,會有很多人插嘴等等。我和搭班老師商量,以孩子的習(xí)慣、常規(guī)為抓手。
例如:其中有一名叫陳寶的小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第一天來園的時候,是我們幼兒園的程老師抱著上樓的,又是哭又是扭。程老師告訴我,這是一個老生,我覺得有些奇怪,看著他滿臉的淚水,嘴里一直喊:“我要到爸爸那里去…….”,我們也努力的安慰著,不過收獲頗少。第一天在園,滿臉的陰雨。孩子們叫他:“吳陳寶。”他就大罵:“不要讓你叫,不要讓你叫。”我們聽了有些不解,在名冊上明明是叫吳陳寶,為什么不讓大家叫,按道理在小班上過,大多的小朋友都認識,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反應(yīng)。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與家長的交流和了解,希望能找到“病因。” 從他奶奶的口中得知,他們是一個單親家庭,爸爸工作平時上班較忙,也很少有時間陪孩子聊天、玩、溝通,但對他也倍加的寵愛,而且陳寶平時就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孩子,可能受爸爸的影響,心中一直恨媽媽,所以小朋友叫他吳陳寶,他就生氣,不愿帶媽媽的姓,因為媽媽的離去,他又怕爸爸的離去,所以比較“激烈。”
孩子的這些表現(xiàn),我認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家長不正確的教育導(dǎo)致,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和行為培養(yǎng)還是起著比較重要的角色。孩子對的地方就要要表揚,做的不對的地方,家長不僅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指出,更要以身作則。我們找到了原因,在接下的工作中做好與該家長的溝通工作,希望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上一篇:放手讓孩子盡情的玩
下一篇:讓頑皮幼兒聽話兒從午睡抓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