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課上40分鐘是中國學生最寶貴的英文交際時間,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主陣地。只有建立一個良好、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學生在非母語環(huán)境下學習一門外語是比較困難的。中低年級段孩子的年齡還小,模仿能力強,二語習得相對大人而言比較容易;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常常來去匆匆,特別是單調、沉悶的課堂氣氛常常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中容易產生挫折感和畏難情緒。我認為一個精彩課堂的形成至少應有整潔的環(huán)境、恰當的座位安排、趣味活動、自主思維和合理評價這幾個方面。
1. 整潔環(huán)境舒人心
一個亂糟糟、邋遢的教室給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等方面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干凈、整潔、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能給予學生一定的積極影響,能輔助放松學生的情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人安靜、愉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
2. 座位變化促交流
傳統(tǒng)的課堂排列是師生面對面,師生間的距離比較遠,學生間的交流、討論、表演等等都受到了較大的局限,老師無法真正地融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的傳遞也并不方便。如果根據不同的課型適當調整課桌排列,如:圓形模式、馬蹄形模式等等,學生在心理上會更放松,師生間、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會增強。
3. 趣味活動造氣氛
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愛驚喜;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樂趣。如果我們把要學習的內容毫無創(chuàng)意地、平淡地呈現給學生,他們的學習也就缺少了激情,學習效率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老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的生活來創(chuàng)設真實有趣的情境,設計各種類型的小游戲、小方法,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如教唱英語歌,考考你,學講小故事,繞口令比賽,猜謎語等等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極大的熱情,還能使學生盡量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4. 自主思考練思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說說新單詞吧,在平常教學中,老師是“聽說讀寫”樣樣擔心!就說朗讀吧,總是會憂慮:這個單詞真難讀,這個音怎么教?得多讀幾遍,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朗讀正確。于是在教授新單詞時有意花了很多時間在操練讀音上,不斷地糾正學生的讀音。這樣一味地帶讀,學生一味跟讀卻往往造成教師非常疲勞、學生的掌握情況卻沒有任何提高或收效甚微。相反,若老師帶著學生復習以往學過的發(fā)音比較相近的單詞,請學生來大膽地遷移,猜一猜它們的發(fā)音,說一說他朗讀的根據;或者小組合作,請同學來作為小老師,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朗讀或記憶心得;尋找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滲透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
5. 合理評價護信心
有些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敢說英語,怕說錯,這就造成了課堂上的沉悶氣氛。作為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對待優(yōu)秀學生的回答老師要恰當地評價他們,鼓勵的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待那些稍差一些的學生,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即使有錯誤,也應等到他們回答完畢之后,先充分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再指出錯誤予以糾正。要鼓勵和支持他們,對學生的正確行為或好的表現要及時表揚,保護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應看到每個學生發(fā)光的一面,包括他的個性和潛能,要懂得去欣賞每一位學生,并且對每一位學生都充滿信心。學生非常看重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努力,保護學生任何一個表達的欲望,激勵他們的創(chuàng)造欲,讓每位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意和關注,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信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