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課的教學中,計算120×4,有學生說到用豎式計算,先計算4乘0再計算4乘2,最后再算4乘1,也有學生用口算,在說說怎么算的時候?說到也是先計算4乘0再計算4乘2,最后再算4乘1,計算的過程與豎式計算的過程相同。
也少有想到120×4,先算20×4,再加上400,就是420.這時我引導到,居然可以現將后面兩位合起來先算,那我們還可以將哪兩位合起來先算呢?這時有學生想到,先算12乘以4,將添個0.我適時引導為什么要添個0,添個0,420就表示什么?希望學生回答到42個十。對420表示42個十,有學生還是不能理解。課堂上只是讓學生知道,就是這樣表示,F在想來其實可以向學生解釋,420里,100表示10個十,那么400表示40個十,20表示2個十,那么合起來就表示42個十。這樣的會比較好。
從中發(fā)現,對數的組成還是停留在這個數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在此基礎上,問420有幾個十組成,4200有幾個百組成等等,推理能力有待加強。
有時學生的思維生成需要老師適當的點撥與引導,引導產生生成,生成促進課堂進程。
學生在計算時的態(tài)度來說,當孩子們態(tài)度認真時,正確率就會有明顯提高。
怎樣讓孩子的作業(yè)態(tài)度認真?難道真的需要老師專門的提醒嗎?還是需要類似小紅花的獎勵?
我想很大程度上反應了孩子關于計算方面綜合能力的欠缺。比如運算法則、運算性質、運算定律、計算公式等基礎知識沒有掌握,或者不能夠合理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所造成。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兒童良好的計算習慣的養(yǎng)成問題,根據心理學,我們知道由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心理表現不同,所以我們需要對癥下藥。小學生的計算錯誤,原因大都是:如抄錯數、忘進位或退位等等馬虎造成的。針對這樣的情況,首先讓學生明確錯在哪?然后對癥下藥。培養(yǎng)學生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自覺估算和驗算的習慣。同時計算應勤練習,所謂熟能生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