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zhì)故事教案《三個好朋友》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zhì)故事教案《三個好朋友》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讓幼兒了解紅、黃、藍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這三種顏色相互調(diào)和可變化出橙、綠、紫色來。
2、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的興趣,會巧妙地運用三原色。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大故事書1本
2、紅、黃、藍色片 每人一份
3、紅、黃、藍的顏料 每人一份
4、宣紙 每人一份
5、清水 3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故事書教師講《會變顏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內(nèi)容:
小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小紅、一個叫小黃、另外一個叫小藍。這三個孩子都特別淘氣,有一天,它們和媽媽一起到熊貓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紅不小心摔到了黃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紅:你是誰?小紅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紅呀?墒菋寢尣幌嘈;小黃摔到了藍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黃:你是誰?小黃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黃呀?墒菋寢尣幌嘈;小藍摔到了紅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藍:你是誰?小藍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藍呀?墒菋寢屢膊幌嘈。
2、教師提問: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紅、小黃和小藍來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吧!
3、帶著問題,引出下一個實驗的環(huán)節(jié)。
(二)小實驗:紅黃藍的奧妙
1、發(fā)給幼兒紅、黃、藍的色片,讓幼兒進行實驗。
A、紅色和黃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橙色)
B、黃色和藍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綠色)
C、藍色和紅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紫色)
2、老師通過利用清水和紅、黃、藍三色的顏料,對幼兒進行A、B、C項實驗進行檢驗,引發(fā)幼兒對顏色的突然變化產(chǎn)生興趣。
3、通過實驗讓幼兒解答故事最后的疑問:
A、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紅來?(因為小紅變成了橙色)
B、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黃來?(因為小紅變成了綠色)
C、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藍來?(因為小紅變成了紫色)
(三)動動手:漂亮的小手帕
1、教師演示:將方形的宣紙(生宣),對角折兩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紙的三個角分別成在紅、黃、藍色的小盤子里浸泡一會兒,讓三種顏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兩種顏色的交界處形成另成一種顏色,即橙、綠、紫色,然后把它輕輕的打開,就變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發(fā)給幼兒相同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四)結(jié)束部份。
教師總結(jié):
今天小朋友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們可以變化出很多漂亮的顏色來,我們還制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后,教爸爸媽媽來做好嗎?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zhì)故事教案《三個好朋友》含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水果寶寶的故事》含反思05-04
幼兒園中班教案《好朋友》含反思10-18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認識蛞蝓》含反思12-23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圓圓的玩具》含反思12-23
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zhì)美術(shù)教案《可愛的大肥豬》含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zhì)美術(shù)教案《乘坐“藍色巴士”》含反思01-01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梳子》含反思11-21
幼兒園大班優(yōu)質(zhì)科學教案《為什么》含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