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策略
導語:課堂提問是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提問,探究提問的策略,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一、提問前應注意的問題
1.提問前要有計劃
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課堂內容、教學活動和學生個性計劃好要提出的問題。同時確定提問的目的、選擇問題的內容、考慮問題的類型和提問的方式、預測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把一些有關課程內容核心的問題、能使學生的思維進入更高水平的問題寫下來。
如,新目標八年級英語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教學目標是談論學生用什么樣的交通方式去上學,針對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個問題展開討論。首先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交通情景,讓學生通過圖片或視頻先感知各種交通方式,然后,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開始提問:How do they get to school? Then make a list of how the students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展示生詞和短語后,可補充提問:What other ways do you know to get to school? 鼓勵學生通過他們平時的觀察和見識去思考搜集更多的表達方式。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從更廣、更深的角度去認識各種交通方式。學生討論完后,教師必須作一下歸納和總結,看看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掌握程度。
2.提問要有針對性
剛才的一課只涉及學生上學的交通方式,因此,教師不要把問題的面扯的太廣,讓學生去鉆一些過分生僻的詞匯而增加學生的負擔,應讓學生接著去觀察圖中的人物和他們上學的方式。教師可以提出更具體的問題,如:How does Bob get to school? What about Paul?問題的難度要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而設置。要因人而問、因問題而問,千萬不要盲目點將。
3.提問要有啟迪性
用啟發(fā)性的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本節(jié)課中,可以設置課文圖中以外的一些問題,如可以問一問學生爸爸、媽媽、朋友、同學,甚至爺爺、奶奶那時候的上學方式。如:How does your father/mother get to school?不一定要考慮用過去時。只要學生會替換使用本節(jié)課的詞匯就可以。
4.提問要有真實性
教師設計的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實際,只有真實的語境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如:對于一個山區(qū)或來自于農村學校的孩子,你對他提問:“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hamburger? How about the aquarium?”這些問題只會使他們陷入尷尬的局面,學生會沒有絲毫的興趣,問題的答案也會得不到解決,即使把你認為最好的答案硬塞給他們,筆者認為他們也只是硬著頭皮去死記。如果要他們寫出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來更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真實的體會和感受,所以,他們的文章是寫不出新意來的。
5.提問要有多樣性
教師要根據(jù)問題的類型和難易程度設計一些多樣性、多層次、多角度的問題,以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和能力,以便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全員參與,保持學習的興趣,千萬不要冷落了中差生。像閱讀判斷題可以讓中差生回答,而閱讀表達題就應讓優(yōu)等生回答。
6.提問要注意時機性
課堂提問的時機有很多,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可以在導入新課時提問,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好奇心強,巧妙的提問可以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盡快地投入到課堂中來。教師也可以在過渡處提問,因為教師在教學時,從一個知識點過渡到另一個知識點要自然銜接,否則學生會覺得莫名其妙,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在過渡處適時地提問可以達到引石探路的效果,在突出重點或突破難點時也可以提問,以便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化解難點。最后在小結時也可以提問,讓學生此時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從而歸納總結、挖掘課文深層含義、拓展知識面。
對課堂提問的幾點要求
1.要精心設計提問點
要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性,教師可以嘗試以下做法: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提問;抓住知識的疑難點、關鍵點提問;根據(jù)思維的發(fā)散點、創(chuàng)新點提問。準確把握課堂提問點,運用有效的提問策略,精心設計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課堂提問,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靈活變換課堂提問方式
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其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應靈活變換提問的方式。常用的方式有懸念式提問、拋磚引玉式提問、引導式提問、創(chuàng)設情境式提問、聯(lián)想啟發(fā)式提問。
3.問題要有梯度。要做到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從而解決問題。
4.要有師生互問的過程。千萬不要教師一個人問到底,否則會讓學生失去信心而轉移注意力。一定要讓學生有機會問教師,才能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求知的欲望。
5.要及時反饋和評價
每個學生都希望成功、希望有成就感、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在學生回答一個問題后,教師應通過語言、體態(tài)語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及時、適度的鼓勵和表揚。
總之,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技能之一。它不但是組織教學、保證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上師生、生生間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在“善問”、“巧問”的同時,還要善于導疑、釋疑。只有這樣,才能誘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發(fā)揮提問的教學功能,最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策略】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策略02-12
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提問策略02-12
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11-01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技巧07-03
初中英語課堂管理的有效策略06-09
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有效方法09-13
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07-10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12-20
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方法08-21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