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如何處理孩子無心向?qū)W的問題及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怎樣處理孩子無心向?qū)W?大家應(yīng)該都曾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做作業(yè)拖拉、多動、緊張、膽小、退縮、愛哭、不合群、吃飯?zhí)羰郴虮╋嫳┦车刃袨槎^疼過。那么,怎樣處理孩子無心向?qū)W?
怎樣處理孩子無心向?qū)W?
第一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jié)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來,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艾F(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現(xiàn)在收拾書包快多了!薄@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yè)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表揚,會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快的動力。
第二招: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內(nèi)部的作業(yè),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會布置什么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shù)題。等等?傊议L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閑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wù)。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yè)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于老師的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wù)。孩子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就玩了。 對策: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wù)(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wù))進行一個時間預(yù)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
第三招:從生活習慣訓(xùn)練。
只能從生活習慣抓起啊,先給他規(guī)定時間,要求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兒。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什么吃飯,穿衣,洗漱能拖時間,盡量地拖時間。 對策:通過訓(xùn)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xùn)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jīng)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
第四招:多給孩子吃益智食物。
用建腦食品,例如:蛋黃,大豆,瘦肉,牛奶,魚,動物內(nèi)臟(心,腦,肝,腎)及胡蘿卜,谷類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且容易消化,對 腦髓 有積極的作用。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1、增強學習快感,培養(yǎng)直接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么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歡畫畫,可能是他樂意用五彩的蠟筆在紙上涂抹,看著五彩的線條在紙上延伸、擴展,他的思維、想象也跟著任意遨游、旋轉(zhuǎn);也可能是老師經(jīng)常表揚他,雖然他畫得并不怎么樣。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習變?yōu)榭鞓返氖履兀?/p>
首先,多表揚,少批評。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有些家長開口閉口就是“這么簡單都不會,光知道玩”,本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好鋼已在批評中鈍化了,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已很差,總有錯,在學習中有壓抑感,于是厭惡學習。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錯了,當然也要給予批評,讓孩子明白大人為什么要批評他,讓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孩子一開始就有成功的體驗。成人要盡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識,一開始就讓孩子學懂,這樣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間接興趣。
優(yōu)秀家長的經(jīng)驗也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yīng)該聯(lián)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學跳舞,她不喜歡舞蹈基本功練習,吃不了這個苦,但是她對學習舞蹈可以參加各種演出表演活動的結(jié)果感興趣,這種興趣可以促使孩子去從事基本功練習的活動。所以家長們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fā)其勤奮學習,更要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興趣在活動中的動力作用,已為不少心理學家所承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把興趣說成是“能量的調(diào)節(jié)者”。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對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他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持點,成人應(yīng)充分利用它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的孩子把鬧鐘拆開,有的孩子不停問為什么、家長若不了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搗亂,對孩子采取批評、冷淡、不理睬的態(tài)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另外對孩子的提問要積極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他弄明白后再告訴他,但是說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長是騙騙他,以后孩子不懂的問題他也就不問了,這樣就會戳傷孩子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4、創(chuàng)立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外部環(huán)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才可能培養(yǎng)出智力優(yōu)秀、聰明活潑的孩子。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熱愛學習。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而自已卻常常通宵達旦地打麻將,那么孩子感興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學習,而是如何玩好牌;學習的恐怕不是科學知識而是玩牌竅門了,若父母飯后捧一本書,伴一杯清茶,端坐書桌前,伏案寫作,孩子耳濡目染,也會經(jīng)?磿、學習。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焦點。
父母常把學習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考試考了幾分?班上排名多少?),如此一來,就是教導(dǎo)孩子,你做的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取得這些外在的肯定。換言之,也就是在培養(yǎng)為胡蘿卜而奔跑的兔子。
如果父母親能教孩子,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的成就感上,感覺就會截然不同了。其中的差別,在于不把孩子跟別人比,孩子只該跟自己比較,多學了一些知識,自己就有所進步,當然值得高興。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從獲得知識當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成就。這么做,就會培養(yǎng)出熱愛奔跑的兔子。
例如,當孩子拿了一個69分的數(shù)學成績單回來,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成績上的家長,就會暴跳如雷地說:“你怎么考的這么爛?你丟我們家的臉!”
而把焦點放在學習成就感上的父母親,就會這么說:“這次你考了69分,表示大概還有三分之一的內(nèi)容,是你還不知道的,爸媽和你一起坐下來,看看這三分之一是什么,怎么樣才能幫助你把不懂的地方搞懂!边@么一來,孩子就會持續(xù)熱愛學習,繼續(xù)努力了。
培養(yǎng)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熱忱,孩子才能樂在學習而發(fā)揮潛力,取得他真正應(yīng)有的學習水平。
其次,培養(yǎng)多元化的教育價值觀。
孩子的學習動機被扼殺的原因之一,是父母親只認為,在學?荚嚦煽兞己茫攀俏磥碛谐鱿⒌谋WC。因此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過分在意,而造成孩子過多壓力。
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加德納博士(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力因素理論”。主張要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應(yīng)從八大能力來做分析。
前三項是傳統(tǒng)智力因素:1、數(shù)學邏輯能力;2、語文能力;3、空間能力;
另外這個劃時代的創(chuàng)新理論,還加了5項新的能力指標,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其中包括了——4、體能;5、音樂能力;6、了解自己的能力;7、了解別人的能力;8、理解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
這一提倡“多元化價值觀”的教育理論,如今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教育體系。原來一個體能很好的孩子(例如像姚明),在校的數(shù)學成績?nèi)舨蝗缙渌⒆,以傳統(tǒng)的眼光來看,就不是個聰明而會受重視的孩子。然而按照Gardner這個“多元智力因素理論”,擁有極佳的體育素質(zhì)也是一大能力,這個聰明的孩子絕對值得父母親好好栽培。
所以,如果父母能用多元價值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成果,就會發(fā)覺,其實每個小孩都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親的職責是去發(fā)現(xiàn)這些閃光點,讓它可以熠熠生輝。
再次,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彈性。
要讓孩子永保學習的熱忱,除了先讓孩子真心喜歡上學習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需要培養(yǎng),就是“學習彈性”。
所謂的“學習彈性”指的是,一個人處理壓力,面對挫折跟接受挑戰(zhàn)的能力。具有學習彈性的孩子,能有效地處理學習挫折,不良成績,負面評價,以及學習壓力。
。1)幫助孩子做正面的歸因。
學習彈性的培養(yǎng),首先應(yīng)著重在孩子看待挫折的眼光。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遇到挫折時,負面消極的想法,會使人壓力倍增,容易半途而廢;而正面積極的念頭,則會讓人擁有極佳的抗壓及抗挫能力。
因此,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父母親應(yīng)該幫助他學會做樂觀正面的歸因。
例如孩子考試沒考好,負面消極的歸因會是“我很笨!”,而正面積極的念頭是“我這一次沒考好……”;成績沒有其他同學好時,孩子負面消極的歸因會是“別的小孩都比我聰明。”,而正面積極的念頭則應(yīng)該是“我還沒找到最有效學習這門知識的方式!
觀察孩子的歸因,輔導(dǎo)孩子做正面、積極的思考,就能幫助他提高學習彈性。
。2)幫助孩子切割他的功課。
面對念不完的課本,做不完的習題,孩子不知如何入手,因而倍感壓力。這個時候,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協(xié)助,是幫他將內(nèi)容做切割,大目標切割為小目標,比如一天背十個英語單詞,做二十個數(shù)學題等等。只要按照這個計劃,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學會這門知識。
同樣的,在這里焦點要放在學習成就上,而不是放在學習成績上面。掌握了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技巧,就能讓孩子從心出發(fā),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