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小班幼兒禮儀教育如何在語言活動中進行
小班幼兒禮儀教育如何在語言活動中進行
禮儀是人們生活交往的準則,是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民族習慣的總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里,人們往往把禮儀與一個人的文明程度聯(lián)系起來,那么貫穿于幼兒生活中的禮儀究竟有哪些方面呢?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潘潔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文明的外表,如出門作客要儀表整潔;二是語言方面的要求,如見面語、感謝語、告別語;三是行為規(guī)范,這三個方面都將有利于幼兒發(fā)展。而小班幼兒是口語發(fā)展的最佳期,在重視發(fā)展幼兒口語的同時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的教育,幫助幼兒學習基本的禮貌用語和交往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敢說、愛說、多說、會說,主動與人交往,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使其成為未來世界的生力軍,為幼兒終生發(fā)展打好基礎。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語言活動中對小班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體會。
一、禮儀教育在語言環(huán)境中熏陶
環(huán)境對幼兒的文明語言的形成,禮貌行為的發(fā)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因此,作為教師發(fā)音正確、語速流暢、用詞恰當,堅持用普通話問好、道別,在園里、在班上聽不到粗話和臟話,給幼兒一個美的語言環(huán)境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提醒幼兒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語言禮儀規(guī)范;在活動室的圖書角、語言區(qū)里投放禮儀方面的書籍、物品,讓幼兒在文明語言環(huán)境中自覺遵守秩序,學習禮儀之道。如:在圖書角投放《寶寶會做客》的圖書使幼兒在翻閱圖書、欣賞故事的同時,學習、感受各種做客禮儀;在語言區(qū)里布置《食品店》、《電話亭》、《開汽車》等場景,《食品店》中幼兒模仿在商品買賣時用上了“請問”“請慢走”“歡迎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詞、用語;在《電話亭》里幼兒通過模仿打電話學習電話禮儀;最終幼兒在區(qū)域中模仿感受各種文明禮儀,懂得要尊重別人、相互謙讓、和睦相處的道理。
二、禮儀教育在語言教學中滲透
教育學認為:德育與智育的融合與互動是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德育與智育血肉相連,相互促進。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具有有語有文,有義有圖,有情有景等特點。而小班幼兒在學習兒歌時那簡潔的詞匯、朗朗上口的朗誦方式非常適合于小班幼兒;在看圖講述活動教學中也能滲透禮儀教育。教學時,可以讓幼兒先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再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圖意;然后分角色進行表演,使幼兒在看圖會意、看圖說話、仿圖表演的過程中,提高說話能力;同時,也在看、思、言、行的過程中,接受文明禮貌的教育。因此,在語言活動的各種類型中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好操作的。如:在學習兒歌《老師早》的活動中,教師在活動中先以引導幼兒從談話入手,在兒歌中學習禮貌用語:“老師早”,通過幼兒喜歡的小鳥跟著反復叫“老師早”、“老師早”強化幼兒對該詞的記憶,并在句尾表揚幼兒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促進幼兒堅持問好、問早。在看講《游動物園》的活動中,大象用長鼻子洗澡,熊貓吃竹子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的畫面,幼兒邊看圖游動物園邊學習公共場合應遵守的禮儀,如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等。在故事《過生日》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體現(xiàn)了禮儀教育在語言教學中的滲透:其一是整個故事的內容就是禮貌用語、用詞的學習。通篇故事圍繞過生日這一主題,見了面就問:“你好”,離開時說:“再見”,收到禮物會說:“謝謝”等等;其二是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用詞的同時還注重知識的遷移。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幼兒了解:“您”和“你”使用的對象不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要說“請”;你有沒有經(jīng)常跟別人說“謝謝”、“不用謝”等。其三是在情景表演中反復運用禮貌用詞、用語。幼兒通過模仿各種小動物在情景表演時鞏固對禮貌用詞、用語的運用;在情景表演中幼兒都對小動物表現(xiàn)出了空前的熱情,他們帶著自己喜愛的禮物和小動物有禮貌的交往,邀請小動物和自己做游戲,請小動物到家做客,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盡情的表現(xiàn)自己,既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提升了幼兒的禮儀交往能力。通過這種情景游戲,使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復雜的環(huán)節(jié)簡單化。其四是運用課件學習故事中的詞匯和短句,使幼兒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感受和體會同伴間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在學習運用禮貌用語的同時,深化了幼兒對同伴的情感,培養(yǎng)了幼兒關心、幫助、尊重別人的情感,并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明白禮貌、禮儀的常識,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成為一個講禮儀的好孩子。
三、禮儀教育在語言游戲中錘煉
游戲是幼兒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戲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對于難以理解的社會道德觀念,僅僅對他們進行口頭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針對幼兒好動的天性,我在活動中設計幼兒容易參與,趣味性濃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使幼兒在聽中記,在看中仿,在動中學。例我設計了語言游戲《你要乘車嗎?》,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開著漂亮的小車歡快地在活動室里跑來跑去,“請上車!”、“請下車!”、“請坐好!”、“再見!”等禮貌用語、用詞很自然地脫口而出,更有趣的是恩澤小朋友假扮盲人,小司機連忙說:“請給看不見的小朋友讓個坐!。使其他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在學習禮貌用語的同時,深化了幼兒對同伴的情感,培養(yǎng)了幼兒關心、幫助、尊重別人的情感,讓禮儀之花在幼兒的交往中悄悄美麗地綻放了。通過各種語言游戲,使幼兒懂得了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活動多開展幾次,既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只要我們針對幼兒的心理,讓他們樂中有學,玩中有學,在多種有趣的活動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使他們在學習中受啟發(fā),明道理,在實踐中見行動,就能使他們學會以禮待人,文明禮貌。
【小班幼兒禮儀教育如何在語言活動中進行】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04-30
關于如何在幼兒園進行安全教育04-30
如何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03-11
幼兒語言教育如何進行06-04
在科學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指導的方法04-22
如何在學前教育中尊重幼兒05-30
論如何在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