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jīng)驗,對探索科學現(xiàn)象感興趣。
2、知道彈性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室外大型玩具。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材料,感知物體的彈性。
幼兒自由玩,在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多采用幾種材料。
教師小結:有些東西玩一玩,看看這些東西用力拉或壓它的時候,它就會改變形狀,手一松它就能變回來,這樣的東西就有彈性。
1、引導幼兒進一筆感知生活中物體的彈性。
教師:請你倒室外再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比一比誰找得多。
引導幼兒在室外尋找、區(qū)分并講述哪些物體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
2、討論彈性和生活的'關系。
教師: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有彈性?
教師:有彈性的東西有什么用途呢?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彈性與生活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2
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在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對幼兒的學習和經(jīng)驗的獲得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生活中,大班幼兒接觸過很多彈性玩具,并對彈性物品非常感興趣,但對彈性的特征沒有真正的了解,因此設計此次活動。在活動中,針對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們準備了彈性的玩具,以及彈性及非彈性物品讓孩子們進行分類,幼兒通過玩一玩、試一試,說一說,在實踐中主動感知彈性的特征,了解彈性在生活中的應用,不僅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還引起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發(fā)現(xiàn)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2.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物體的彈性,理解彈性的特點,運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喜歡探究、發(fā)現(xiàn),積極表達交流,體驗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重點:感知彈性的特點
活動難點:用不同的方法發(fā)現(xiàn)身邊的彈性物品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活動前讓幼兒到日常生活中去尋找各種有彈性的物體,初步感知彈性這一科學現(xiàn)象,了解彈性的特點。2.物質準備:
第一次操作材料:布娃娃、氣球、彈簧玩具、皮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橡皮泥、海綿、手套、拉力器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制彈簧玩具,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試一試、玩一玩彈性玩具,感知彈性玩具的特點。
1.出示彈性玩具,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彈性玩具的特點。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分享,總結提升。
問題: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在交流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分享、完整講述,教師及時根據(jù)幼兒分享情況提升并小結:這些玩具在小朋友捏捏、拍拍、拉拉、吹吹的過程中都發(fā)生了變化。
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為什么這些玩具我們一用力它就發(fā)生了變化,不用力又變回原來的樣子了呢?
引導幼兒討論、總結出:籃球用力一拍就會跳起來;氣球用力一吹會變大,拉力器和彈簧玩具用力拉會變長,不用力就彈回去跟原來一樣……
我們把有這種本領的玩具叫做彈性玩具。
4.再次感知彈性玩具的特點
三、探索比較并分類,進一步感知彈性,深化對彈性的認識。
1.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幼兒進行操作探索并分類2.引導幼兒分享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它們有沒有彈性?為什么?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認知,感受彈性物品帶給我們的便利。
提問:
1.你身上有彈性的東西嗎?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便利?
2.生活中,你還看過玩過或用過什么有彈性的物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方便?(ppt)
五、延伸活動:繼續(xù)尋找身邊或你發(fā)現(xiàn)的有彈性的東西與你的小伙伴和老師進行分享。
課后反思:
在我們的生活中,彈性的現(xiàn)象、物品有很多,孩子們也對此司空見慣,但孩子們對彈性的特點去深究的很少。在《幼兒園教育指導制要》中指出要讓幼兒親歷科學、體驗科學,在活動中教師更多的去引導孩子自主實我發(fā)現(xiàn),在玩中感知彈性的特點,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
在這個大班科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過程有清晰、合理的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目標明確,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整個活動中數(shù)師運用了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動手操作、實匙,發(fā)現(xiàn)彈性玩具的秘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能為這個活動服務,如:第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出示自剖彈簧玩具,微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彈性玩具秘密,知道彈性的特點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分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遷移了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使他們吏多的了解了有彈性的物品。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以點到面、層層遞進,拓展了孩子的經(jīng)驗。
在活動中孩子們很感興趣,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在原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得到了發(fā)展,知識上有了新的收獲。
通過反思,我覺得整個活動中有以下值得肯定的地方:
1.活動過程條理清晰、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對于材料的提供也有一定的層次性.
2.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從幼兒的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后,引導幼兒自主然究實默,感知彈性的特點.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感興趣的材料,使幼兒在玩中學、玩中探索。
在活動中不足的地方:
1.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語言還需嚴謹。
2.活動中在對物品進行有無彈性分類時,說到橡皮泥的彈性時,本想引起爭議,我覺得這里教師可用夸張的表情語氣,引起孩子們的爭議,對于大班幼兒,可讓他們對此進行討論。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3
活動目標:
1、探索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乒乓球彈性的變化。
2、有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
活動重點:
在鋪有不同材料的地上實驗乒乓球的彈性。
活動難點:
利用材料想辦法改變彈性的大小。
準備:
一些輔助的材料:棉花、毛巾、報紙、黃沙、塑料紙、紙盒等。
過程:
1、誘導問題:
。1)、教師啟發(fā)引導:
“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有關乒乓球彈性的實驗,實驗中你也許會遇到困難,要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如果暫時不能解決,你也不用著急,記在心里,我們大家一起來想辦法!
。2)、幼兒操作實驗:
玩法:幼兒在鋪有不同材料的地上實驗乒乓球的彈性。
2、討論釋疑:
――――“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遇到哪些困難?”
。1)、幼兒逐一講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遇到的困難。
(2)、討論:“那誰有好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請個別幼兒演示好方法。)“還有什么好方法也可以這個問題?為什么?
。3)、小結:乒乓球彈性有變化。當遇到比較堅硬的材料時會彈性大,跳得高;當遇到較柔軟的材料時則彈性小,跳得低;乒乓球彈性的大小還與我們投擲的力量有關。所以說,在不同的條件下,乒乓球的彈性增加或削減。
3、實驗驗證:
。1)、這里有許多的'材料,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動腦筋、想辦法改變彈性的大小,設計出新的游戲,你可以用剛才介紹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找一找另外的方法,好了,讓我們?nèi)ピ囈辉嚢桑?/p>
。2)、幼兒實驗操作,教師給予一定的協(xié)助。
4、遷移經(jīng)驗:
鼓勵幼兒介紹在實驗驗證中找到的新方法
5、延伸活動:
乒乓球造型
幼兒利用一些輔助材料對乒乓球進行裝飾、造型。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彈性12-09
科學彈性大班教案(精選12篇)03-01
《彈性》大班教案11-07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彈性》(通用11篇)12-08
大班科學《彈性》說課稿范文11-06
《有趣的彈性》大班教案11-11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02-08
中班科學彈性的秘密教案04-18
《彈性》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8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