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紙繩力量大》是一節(jié)生成活動。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開始增強,為了訓練孩子們的思維,讓他們有機會探索,我們在科學區(qū)投放了各種類型的紙,讓幼兒嘗試進行折、卷、撕、捏等活動,從實踐中發(fā)現紙的特性和玩法。順應《綱要》“善于發(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 的要求,《紙繩力量大》通過設疑、實踐,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在反復實驗、動手操作的游戲中,讓孩子們發(fā)現衛(wèi)生紙里存在“纖維”這一有趣的現象。孩子們在探究游戲中感受快樂,獲得智慧。
目標預設
1.通過實驗,萌發(fā)探索紙繩承受力的興趣。
2.大膽嘗試,學習制作有力量的紙繩。
3.積極合作,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本活動重點是探索、感受紙繩的承重力。
難點是學習制作有力量的紙繩。
設計理念
在玩紙時,一個孩子偶然做成的紙繩拉不斷,引起了同伴的關注和模仿。我把握契機,生成了科學活動《紙繩力量大》,鼓勵幼兒學習做有力量的紙繩,并進行拎水桶的嘗試,在游戲操作中感受紙繩力量大。
設計思路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最直接的體驗中學習,在動手中發(fā)現;顒又校疫x擇了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材料“衛(wèi)生紙”和“水桶”,讓孩子進行操作實驗,把有關力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孩子可親自操作的游戲(如撕面條比賽、制作有力量的紙繩、紙繩拎一個水桶、紙繩拎兩個水桶、合作用紙繩拎水桶等),依托幼兒熟悉的、直觀的材料,讓孩子在富有挑戰(zhàn)的活動中感受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正方形衛(wèi)生紙若干,籃子若干,裝滿水的小油桶16個。
活動過程
1.玩“撕面條”的游戲,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衛(wèi)生紙)衛(wèi)生紙可以干什么?
(2)今天,我們用衛(wèi)生紙來玩“撕面條”的游戲,比一比,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誰撕的面條又快又多。快行動起來吧! (幼兒操作)
(3)聽好哦,時間馬上就到了:5、4、3、2、1,停!互相看看,誰撕的面條又快又多!
(4)小結:有的小朋友撕的面條很多,有的小朋友撕的卻很少。這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一起來找找衛(wèi)生紙上藏著的小秘密吧。
2.觀察衛(wèi)生紙的紋路,再次嘗試玩“撕面條”。
(1)請你們拿一張衛(wèi)生紙看一看、找一找,發(fā)現了嗎?這一條一條線就是衛(wèi)生紙的紋路。試著用手摸一摸它的紋路,然后放回籃子里。(教師巡視檢查)
(2)好,誰來幫我找到這張衛(wèi)生紙的紋路?畫一畫,按照這個方向撕一撕。撕成又細又長的面條了嗎?換個方向再試試,把上面的紋路撕斷。
(3)出示兩張畫好紋路的紙,讓幼兒明白豎線方向不容易撕,橫線方向容易撕。
(4)幼兒重新拿一張衛(wèi)生紙“撕面條”。
3.玩“紙繩拎水桶”的游戲,初步體驗紙繩力量大。
(1)剛才我們用衛(wèi)生紙玩了撕面條游戲,我還想把它變成紙繩來玩游戲呢,你們會把它變成紙繩嗎?誰來試試?(請一幼兒示范)
(2)他用了什么方法把衛(wèi)生紙變成了紙繩的?(先卷后擰)
鼓勵幼兒做紙繩,嘗試提水桶。
(3)(出示油桶)衛(wèi)生紙做成的紙繩能拎起這桶水嗎?
(4)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可以,到底怎樣,我們來試試吧!
(5)請小朋友用剛才的方法將衛(wèi)生
紙做成紙繩,然后來到這里拎起水桶。
注意,手不能碰到桶。做好了就可以上
來試一試了!將兩邊的水桶拎到中間。
4.討論紙繩的秘密。
(1)請拎起水桶紙繩沒有斷的小朋友站這邊,紙繩斷了的小朋友站那邊。
(2)我給你們準備的`是同樣的衛(wèi)生紙,為什么有的紙繩沒有斷,有的紙繩卻斷了呢?
拿兩根松緊不同的紙繩引導幼兒觀察,尋找原因。
(3)什么原因呢?大家討論一下。誰來說說?
(4)究竟什么原因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從兩組幼兒手中各拿一個紙繩)
(5)你們發(fā)現了它們有什么不同?出示兩根紙繩(一根沒有斷,一根斷的)。
(6)我們試著按卷的方向撕一撕。
斷的紙繩撕一撕,怎樣?這樣做成的紙繩,看,1、2、3,紙繩斷了。
沒有斷的紙繩撕一撕,沒有斷。這樣做成的紙繩怎樣?不容易斷。
原來,容易撕的擰成紙繩就容易斷,不容易撕的擰成紙繩就不容易斷。
(7)現在你們會做有力量的紙繩了嗎?誰來告訴大家。(再次鞏固)
(8)知道了這個秘密,我們再來試一試。記住,找準方向,擰得越緊紙繩力量就越大。
(9)和好朋友拉一拉,看你的紙繩是不是夠力量。如果紙繩斷了,趕快找出原因,重新做一個有力量的紙繩。(請幼兒用有力量的紙繩把水桶拎到活動室的兩邊。)
5.嘗試拎兩桶水。
(1)小小紙繩可神氣啦!它說還能拎起兩桶水呢!行不行?誰來試試?
(2)一幼兒用一根紙繩拎兩桶水。(如果沒斷,說明紙繩力量大;如果斷了,說明什么?)
小結:是啊,一根紙繩的力量有限,團結起來的紙繩力量會更大!
6.經驗拓展,玩“運水桶”比賽。
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將幼兒分成兩隊,運水桶接力比賽。
可以增加難度——合作運水桶。(找一個好朋友,把兩根紙繩變成一根,兩人合作運兩桶水。)
7.活動延伸。
師:紙繩雖小,它的力量卻很大!我們帶它到外面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拎起比水桶更重的東西,好嗎?
帶上你的籃子,撿起地上的垃圾,拎起水桶,出發(fā)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人民幣元、角的認識,進行點數并記錄。
2、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及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活動準備:貨架 各類商品(帶有標價)
自助銀行(鞋盒10個) 磁帶 投幣箱(1個)
人民幣(五元、一元、二元、五角、一角)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今天的活動
今天“國際超市”開業(yè)了,里面有許多好東西,咱們去購物吧!沒錢那怎么辦?對,我有你們的存折,那我現在發(fā)給你們,請你與你的好朋友一起來那你們的存折,走,咱們去取錢!
1、要看清楚存折上有多少錢,你們把它全部取出來,點清楚用筆寫下你們取出多少錢,取好了嗎?
2、咱們到“國際超市”去吧!哦,我都忘了告訴你們“國際超市”在那了,它在北京路,坐2路車就到。
二:帶幼兒乘車,引導幼兒投一元錢到投幣箱(放錄音)
孩子們,這輛車就到“國際超市”快上,我們要買票的,一個人一元,兩個小伙伴是幾元錢呢?
三:組織幼兒進超市購物
看,我們到了,你們一會可以到超市購物,那我要提個要求:
1、 錢是你和小伙伴的.,買東西的時候要相互商量。
2、 你們一共有多少錢,買東西時要算清楚,合理花你們自己的錢。
3、 要看清楚標價,在付錢之前,你們兩個好伙伴要算清楚需要多少錢,再去收銀臺付款。
好了,祝你們在“國際超市”買上你們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教師當顧客參與活動,對幼兒進行指導
引導幼兒看標價,打算要買的物品,把價格進行計算,看看自己的錢夠不夠,同時教育幼兒合理選購商品。
五:教師組織幼兒小結
來,到休息間休息一會,你們今天都有什么收獲?(引導幼兒講自己花了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教案――水變干凈了
二、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感知污水通過多層毛巾過濾可以變干凈。培養(yǎng)幼兒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裝滿臟水的容器、干凈的空杯、筆、紙、毛巾、紗窗網、紗布、海綿、大個果凍盒。
五、活動過程
引入:猜謎語。刀砍沒有縫,槍打沒有洞,斧子劈不開,沒有牙齒也能咬。(謎底是水)。
幼兒討論:水有什么用?
(1)水能洗衣服。
(2)水能澆花、養(yǎng)魚。
(3)水能洗澡、洗臉。
(4)水能做湯、煮稀飯。
探究的問題:這里有一盆很臟的水,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使水變干凈?
幼兒討論。
(1)我用紗布把臟東西撈出來。
(2)我用海綿把水吸上來就干凈了。
(3)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凈了。
試一試,怎樣把水變干凈。
(1)我把紗網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凍殼把臟水舀起來倒在上面,我發(fā)現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還是很臟。
(2)我把紗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進去,瓶子里的水還是很臟,紗布上也有點臟。
(3)我把海綿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在海綿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點變干凈了。
(4)我把一條干凈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進去,水變干凈一點但毛巾變臟了。
說一說,為什么實驗結果不一樣。
(1)紗窗和紗布的“眼”太大,臟水一下子都漏過去了。
(2)海綿“眼”小,能把水變干凈一點。
(3)毛巾有許多毛毛,能粘住臟水里的泥,所以水變得有些干凈了。
怎樣用毛巾過濾使水變得更干凈?
(1)我把毛巾疊起來變成兩層,放在瓶子上,把盆里的臟水倒進去,發(fā)現流下來的水干凈一點了。我又拿一條毛巾疊起來放在第一條毛巾上,把瓶子里有點干凈的水倒進去,流到新瓶子里的水又干凈了一些。我再拿一條毛巾疊起來放在第二條毛巾上,把瓶子里又有點干凈的水倒進去,再流到新瓶子里的水又干凈了一些。最后,我在瓶子上放了5條毛巾,把瓶子里過濾4遍的水倒進去,流出來的水已經變得非常干凈、透明了。
(2)我把兩條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盆里的臟水倒進去,發(fā)現流下來的水干凈一點了。我拿走用過的.毛巾,重新放上兩條新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過濾一遍的水倒進去,水又干凈一些。最后我換了6次毛巾,水變得非常干凈、透明了。
畫一畫自己的實驗過程。
六、注意事項
1.引導幼兒用毛巾過濾時不應用手擰,要讓臟水慢慢從毛巾中滴人到干凈的容器中。
2.空杯子要透明,便于幼兒觀察比較。
3.將臟水慢慢地倒在毛巾上,提醒幼兒倒水的速度要慢,毛巾要把瓶口封嚴,防止臟水直接倒人容器中,影響實驗效果。
4.可將過濾出來的水,反復倒在毛巾上,進行過濾。
5.為便于操作,可將紗布縫在鐵絲圈上。紗網可用四根木棍固定。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畫面中的恐龍,了解恐龍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huán)境。
2.能用比較清晰、準確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恐龍?zhí)攸c。
重點難點:
觀察、比較畫面中的恐龍,了解恐龍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huán)境。
活動準備:
圖片《回到恐龍世界》,相關恐龍的基本介紹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中第16~17頁的內容,引發(fā)幼兒探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1.第16頁上有兩只恐龍正在打架,你能看出來兩只恐龍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哪一只恐龍看起來更兇猛?
2.恐爪龍看起來更兇猛,它的爪子是什么樣的?哪一個圖是它放大的爪子?你怎么知道的.?
3.凌齒龍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它的爪子、牙齒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4.第17頁上畫了幾種恐龍?三角龍用什么來保護自己?劍龍用什么來保護自己?
二、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第18~21頁的內容。
1.仔細觀察畫面中各種恐龍的外形特征,并和身邊的同伴說一說。
2.教師在幼兒自主閱讀和互相講述的過程中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3.在這個完整的畫面中有很多只恐龍,你認識哪些恐龍?和同伴說說你看到的恐龍是什么樣子的。
三、出示圖片,玩“你說我猜”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觀察和比較恐龍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師先說明玩法,并試玩一次:每一次請一名幼兒站在圖片前,當猜恐龍的人:教師先指出一只恐龍讓其他幼兒看到,然后請他們分別說一句話描述他們所觀察的恐龍的外形特點,猜恐龍的人依據描述該恐龍的特點,知道幼兒指出所描述的恐龍。
四、活動小結
活動反思:
恐龍是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興趣和認識,所以希望能通過這一活動的學習,不僅能讓幼兒了解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等知識,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xù)到課外,培養(yǎng)幼兒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蛋殼與醋之間會發(fā)生化學變化,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通過幼兒參與實踐,培養(yǎng)其動手操作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抽空蛋液的蛋殼、水彩、畫筆。
小鐵盒(也可用易拉罐)、酒精燈、蠟燭、回形針、醋酸、塑料小刀(若干)
活動過程
1、想一想、說一說
。1)出示雞蛋殼,教師啟發(fā)幼兒說一說蛋殼上能不能雕刻圖案,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辦法。
。2)出示老師的雕花蛋殼,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老師用什么方法做的。
2、試一試,做一做
(1)鼓勵幼兒在蛋殼上畫圖案,作為底稿。
。2)教師用小鐵盒在酒精燈上溶化一段蠟燭,引導幼兒用干凈毛筆蘸上蠟燭均勻地涂在蛋殼上。
。3)稍后,用曲別針按照底稿的.線條刻劃圖案,并提醒幼兒小心地僅把線條上的石蠟劃掉。
。4)再用干凈的毛筆蘸上醋酸在蛋殼上的線條刻劃處反復涂2―3 次。
。5)過15分鐘左右,把蛋殼上的蠟全部用塑料刀刮掉。
3、比一比,說一說
讓幼兒把制作的作品拿給大家看一看并說說是如何制作的。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用彩色水筆把圖案涂成彩色。
2、開個“雕花蛋殼展示會”,讓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3、引導幼兒知道,我們的牙齒是怕酸的,食物的殘留物在口腔內時間長了也會變酸,所以要認真刷牙,保護牙齒。
活動建議
1、在酒精燈上用鐵盒取蠟油時要注意安全,用曲別針在蛋殼上刻劃圖案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別扎著手。
2、雞蛋可不抽蛋液,若抽蛋液要把蛋殼口封上。
3、用紅皮雞蛋效果最佳。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尾巴奧秘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喜愛動物的美好情感。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探究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各種動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有趣的尾巴”多媒體課件,“誰的尾巴最好看”音樂磁帶、錄音機,“動物尾巴作用”錄像,與動物有關的圖書、圖片、毛絨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轉筒玩具,自制動物尾巴、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精神準備:學習歌表演《誰的尾巴最好看》,活動前請幼兒家長幫助幼兒搜集關于動物尾巴的圖片、錄像、圖書等各種資料,鼓勵幼兒去觀察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動物尾巴的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發(fā)幼兒運用各種學習方法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運用資料搜集法、討論法與游戲法突破。
難點:能夠把關于動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識形成系統的認知,運用啟發(fā)提問法、課件突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帶領幼兒做“誰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輕松地導入課題。師幼談話:歌曲里都唱了誰? 都唱了動物的什么?那咱們今天就來談談動物的尾巴吧?
二、展開:
1、引導幼兒與各種關于動物的觀察操作材料進行互動,從中初步探索發(fā)現動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兒在圖片、圖書、毛絨玩具、滾筒拼圖玩具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去觀察、思考、講述、看看動物的尾巴長得什么樣,都有什么本領。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結果。提問:你選的動物尾巴長得什么樣?有什么本領?
。3)教師進行過渡性小結:動物們的尾巴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細,還有的像把傘呢!可真有趣啊!咱們就來玩?zhèn)猜尾巴的游戲吧。
2、引導幼兒與課件互動,在游戲中進一步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激發(fā)幼兒喜愛動物的.美好情感。
(1)做課件互動游戲“誰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錯了”,進一步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結(過渡):咱們小朋友可真能干!幫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幫動物找到了它的尾巴。還知道不能給動物安錯尾巴,因為尾巴對每種動物的生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動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導幼兒觀看動物世界錄像,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關于動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識形成系統的認知。
。1)播放動物尾巴作用錄像,請幼兒觀看并講述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2)師小結:動物世界可真奇妙,動物的尾巴不僅長得各種各樣,而且還有很大的用處。有的動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獵豹等;有的動物的尾巴能驅趕蚊蟲、保護自己,就像小馬等;有的動物尾巴能支撐身體,就像啄木鳥等;還有的動物尾巴能使它前進,控制方向,就像金魚等。
三、結束:
請幼兒自選動物的尾巴和相應頭飾,扮演小動物,玩“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動物尾巴的探索興趣。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幼兒勇于探索,喜歡探索的良好習慣。
嘗試利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
關鍵智力:
自我;自然觀察
教案準備:
真水果,蘋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猴子的手偶;大袋子。
教案過程:
環(huán)節(jié)1:學習兒歌《水果歌》
教師出示裝圖片的盒子,請幼兒摸出圖片,能說出圖片上水果的`顏色。
教師將圖片貼在展示板上,邊貼邊教幼兒說兒歌。
將所有圖片貼完,教師帶幼兒說兒歌2-3遍,并請幼兒上前邊點圖邊說兒歌。
環(huán)節(jié)2:探索活動《真假水果》
教師拿出猴子的手偶,說,“你們好,我是猴子”。
教師說:“哎呀,我現在肚子好餓啊,你們給我點吃的吧?好不好,你們知道我喜歡吃什么嗎?”
教師可讓幼兒假裝喂猴子吃點東西。幼兒喂完了,猴子還不飽。
教室?guī)е镒蛹傺b找東西吃,找到了一個裝著水果的大袋子,這是猴媽媽留給它的。
猴子打開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進去。教師問幼兒,這是為什么?
原來猴媽媽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著急了。
老師布置任務,請小朋友幫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師將幼兒分組,每個幼兒3—4個幼兒,由一位老師負責,幼兒探索真假水果的區(qū)別。
指導老師的指導:不能直接告訴幼兒哪種是真的,哪種是假的,可引導幼兒通過手,鼻子,眼睛等多種感官去發(fā)現。
幼兒分享成果。教師將幼兒聚集在一起,請每組的一些幼兒說說她們如何辨別水果的真假。教師用刀切開幼兒找出的真水果。
環(huán)節(jié)3: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給水果描虛線和涂色。
角色區(qū):在角色區(qū)玩水果模型和頭飾等。
活動評價:
能通過各種感官觀察物體。
能積極地參與到探索活動中。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8-26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教案12-27
【精】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2-10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春天》08-25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蚯蚓08-25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影子08-25
科學活動設計幼兒園教案07-22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火箭03-18
【推薦】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1-08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推薦】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