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不一樣的感覺》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不一樣的感覺》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知道用手觸摸是感知物體的一種方法,喜歡用手嘗試不同質感的物體。
2.能用語言表達對不同物體的觸覺感受。
活動準備:
海綿墊、地板、石頭、海綿、白紙、砂紙、玩具(毛絨類、刺刺球、硬貝殼類)、涼水、熱水(不要太燙)若干、紅色、黃色、籃色的口袋若干、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蝸牛尋寶的情景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爬過“地板路”和“海綿路”并提問:爬過的小路有什么感覺?怎么感覺出來的?
小結:手和膝蓋都能感覺物體的硬和軟,當看見一個東西不知道它是硬還是軟時,可以用身體的很多部位感覺出來,但是最方便的是用手摸一摸。
二、進行蝸牛尋寶游戲,引導幼兒在觸摸中感知物體特征并能用語言進行表述。
。ㄒ唬┎シ偶t色寶袋錄音,進行第一次尋寶游戲。提問:紅色寶袋里是什么寶貝?摸起來什么感覺?
小結:按不動,捏不動的東西是硬的(石頭),能捏動并可以擰幾個圈的是軟的(海綿)。
(二)播放藍色寶袋錄音,進行第二次尋寶游戲提問:籃色寶袋的寶貝摸起來什么感覺?
小結:A4紙摸起來滑滑得,可以說“光滑”;砂紙紙摸起來不太舒服,可以說很“粗糙”。
。ㄈ┎シ劈S色寶袋錄音,進行第三次尋寶游戲提問:籃色寶袋的寶貝摸起來什么感覺?。
小結:手不僅能摸出硬的、軟的東西,粗糙的、光滑的東西還能摸出冷的、熱的東西,小手真能干。
三、自主選擇玩具,分享表達觸摸玩具的感受,并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1.提問:誰來分享你的玩具摸起來的感覺?
2.提問:所有的物品都能用手去摸嗎?什么東西不可以?
小結:電源插座、開水、旋轉的電風扇、火、鋒利的刀子等不可以用手去摸,要學會保護自己。
結束部分:蝸牛寶寶們尋到了這么多的寶貝,一起把寶筐帶回去和伙伴們分享找到的寶貝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不一樣的感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不一樣的感覺》教學設計(通用10篇)12-02
小班科學不一樣的感覺教案10-16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不一樣的感覺01-09
小班科學教案:不一樣的感覺03-06
小班科學教案不一樣的感覺06-09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04-12
幼兒園小班科學《水果寶寶》教學設計05-30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好玩的玩具的教學設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