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培養(yǎng)孩子早起的生活習慣。
2、能借助圖片簡單描述畫面情景,學習說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1、圖片:早晨、晚上。
2、手偶、指偶各一個。
3、圖畫紙。
活動過程:
1、講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2、大森林中誰起的最早?最起的最晚?
3、聽一聽、學一學公雞是怎么叫的?數(shù)一數(shù)公雞叫了幾聲? 手指游戲:大拇指醒來了,你早,你早;
食指醒來了,刷牙,刷刷牙;
中指醒來了,洗臉,洗洗臉;
無名指醒來了,梳頭,梳梳頭;
小拇指醒來了,一起做早操!
4、出示早晨、晚上的圖片:
5、幼兒簡單描述畫面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都有什么?
6、游戲:早晨晚上。教師彈奏或演唱歌曲,幼兒做睡覺的動作,唱完后,教師學一聲大公雞的叫聲,幼兒做起床動作。請幼兒模仿大公雞,反復進行游戲。
7、學一學公雞叫、小豬打呼嚕的音效,利用教室內(nèi)的玩具自由地創(chuàng)造聲音,并說一說聲音象什么。
8、繪畫:早晨、晚上(老師畫好小朋友起床、睡覺的圖片,幼兒添畫太陽、月亮)
附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森林里有一只紅色的公雞。每天早晨,當太陽公公剛剛睜開眼睛的時候,大公雞就揚起脖子大聲的叫著:“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起床了!”森林就在公雞的叫聲中蘇醒了。 有一天,森林里的動物們要舉行一次森林選拔賽,選出最勤勞的動物。早晨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里飄啊飄啊,飄到豬媽媽的耳邊,豬媽媽推了推身邊的小豬,說“豬寶寶,快起床啦!公雞都叫了!”豬寶寶翻了個身,又“呼呼”地睡著了。
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中繼續(xù)飄啊飄,飄到了啄木鳥醫(yī)生的耳邊,啄木鳥醫(yī)生昨天晚上為樹伯伯做了個手術,很晚才睡,聽到公雞的叫聲,使勁兒伸了伸腰,起床了!班脙--嗝兒--嗝兒——起床啦!”“嗝兒--嗝兒--嗝兒——起床啦!”大公雞在叫第二遍。森林里的小鳥、蝴蝶和小鹿都起來了。
當太陽剛剛升到樹梢的時候,小動物們都聚集在大象伯伯的家參加選拔賽。小鳥說:“啄木鳥醫(yī)生每天早早起來給樹伯伯治病,她是最勤勞的!弊哪绝B醫(yī)生謙虛地說:“不不不,大公雞才是最勤勞的,
是他每天早晨叫大家起床的,要沒有大公雞,我有一次都差點睡過頭了!”這時候剛剛睜開眼睛的小豬迷迷糊糊地走過來說:“才不是呢,我就沒聽見公雞的叫聲!”小動物們一看,小豬的'臉都沒洗,臉上一道又一道,是晚上睡覺時抹的吧!“哈??,哈??,你還說別人,你是最懶惰的,太陽都曬到屁股了,你才起來!大公雞叫的時候,你還在做夢吧!”小動物們哈哈的笑著,小豬寶寶的臉通紅通紅的,他不好意思了。
大象伯伯說話了:“小豬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以后他就會改掉懶惰的毛病的,小豬,你說對不對?”小豬說:“對,我以后一定要勤快起來!大公雞幫幫我吧!”大公雞說:“好吧,每天早晨我叫你起來,和同伴們一起鍛煉身體!
從那以后,森林里最勤快的公雞和最懶惰的小豬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公雞的叫聲中,豬寶寶睜開眼睛。慢慢地,慢慢的,豬寶寶也變勤快了。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練習滾動身體,初步掌握側身滾動,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體驗身體滾動的快樂,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整潔干凈的地面、紙箱。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熱身游戲:骨碌操。
“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手骨碌操吧:我會骨碌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我們一起做游戲!
2.讓幼兒自由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1)“你的身體上還有哪些部位會轉動?”
小朋友們相互試一試,說一說。
(2)請個別幼兒演示身體可以轉動的部位。
(3)師幼一起嘗試各個部位的轉動并小結。
我們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轉動,像頭、胳膊、手指、腳、腰等都可以骨碌碌轉動。
3.練習側身滾動,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1)幼兒自由側身滾動。
“我們的身體,除了個別部位能夠轉動,整個身體也可以轉動,我們來試一試吧?”
小結:側身滾動時下巴要下壓,兩只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腳繃直,全身繃緊向自己身體 的`一側做翻滾。
。2)滾動身體時的注意事項。
“小朋友想一想,在滾動身體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怎么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小結:滾動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用手抱住頭和臉,保護好自己;如果滾動過程中碰到別的小朋友,要趕快躲開;滾動的時候,要分散開,有足夠的滾動空間。
4.游戲:小刺猬運紙箱。
幼兒分三組進行運紙箱接力賽,請幼兒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將紙箱運到中終點,最先完成任務的一組獲勝。
5.組織幼兒做放松整理活動。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要求:
1、認識身體的某些部位―――頭、手、腳、屁股、膝蓋。
2、教育幼兒在平時注意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
3、教育幼兒游戲時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頭、手、腳、屁股、膝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下雪”舞蹈
(舞蹈時,獎勵紅、黃、綠的小花給幼兒,給予鼓勵)
提問: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會動?
過度:
1、小朋友說得真好,舞蹈時,我們身體的'好些部位都在動。
2、看,老師為小朋友準備的圖片,是小朋友的哪些部位呢?
二、 出示圖片
1、 每出示一張與小朋友的相應部位碰一碰
2、 圖片出示完后再逐個認一認
3、 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
三、 游戲
1、 每人拿一個圖片,讓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與它親一親
2、 看一看自己獎勵到的花的顏色(紅、黃、綠),然后按顏色排隊
3、 將身體部位的圖片放成三排,幼兒逐個地去跟自己相應的部位去親一親
四、
今天我們玩得高興嗎?我們認識了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大家一起說)那我們再來活動活動我們的身體,好嗎?
五、聽“碰一碰”的音樂,找個朋友碰一碰。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觸覺板、沙池中行走,鍛煉平衡覺和觸覺。
2.體驗光腳走觸覺板以及用腳在沙池中尋找物體的樂趣。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場地上畫一大圓圈當作池塘,觸覺板,由觸覺板拼搭而成的各種"小橋"圖片,四種顏色的海洋球,與海洋球顏色相匹配的筐。
2.鴨媽媽頭飾一個,小鴨子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跟媽媽一起出去曬曬太陽吧!
2.引導幼兒邊朗誦兒歌《矮矮的鴨子》邊活動身體,搖搖擺擺來到"池塘"邊。
3.引導幼兒隨兒歌《腳丫操》活動腿部關節(jié)。
二、練習動作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小橋"的圖片。
(1)請你們看看這些小橋是由什么搭成的`?
(2)引導幼兒觀察小橋的不同形狀,如直線形、圓形、波浪形、S形等。
2.師幼一起觸覺板在"池塘"里搭各種"小橋"。
3.幼兒自由探索,練習在各種形狀的觸覺板"小橋"上行走,注意保持身體平衡。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練習情況適時指導。
三、游戲
1.小鴨子們玩得真開心,鴨媽媽有點兒著急,因為找不到蛋寶寶了。等會兒你們走過小橋,到和對岸的沙池中幫助找一找,好嗎?
2.介紹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
玩法:鴨寶寶分成四個小組,從起點出發(fā),走過小橋,來到沙池,用腳尋找鴨蛋。每次只找一個蛋,找到后抱著鴨蛋跑回起點,把鴨蛋放入相同顏色的筐里,再排到對隊伍的末尾。
規(guī)則:用腳觸碰、尋找鴨蛋時不要把沙子揚起來,也不能用手照蛋。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第一次游戲:
。1)指導幼兒選擇行走適合自己的小橋,提醒幼兒有秩序,不推不擠。
。2)引導幼兒交流走小橋的感受以及保持平衡的方法。
第二次游戲:
。1)鼓勵幼兒嘗試走不同小橋。
。2)引導幼兒進一步交流自己走了那幾座小橋,是用什么方法保持身體平衡的。
。3)啟發(fā)幼兒思考用什么方法安全運回更多鴨蛋,鼓勵幼兒合作。
第三次游戲:
鼓勵幼兒挑戰(zhàn)自我,嘗試走最難走的小橋。
四、放松活動
1.蛋寶寶都找回來了,鴨媽媽可開心了。謝謝寶寶們,讓我們一起開心地唱起來,跳起來吧!
2.幼兒隨律動《鴨子》放松身體,表達愉悅的情感。
活動反思:
1.充分利用現(xiàn)有材料
本次活動所用的觸覺板具有多種功能,觸覺板上的小顆?梢源碳び變旱哪_步穴位,直線與曲線兩種類型的觸覺板可隨意拼搭成多種形狀,以體現(xiàn)不同的練習難度。
教師讓幼兒赤腳行走在沙池中你,再用腳去尋找色彩繽紛的海洋球(蛋寶寶),并自然滲透分類的練習,這樣既使幼兒充滿好奇,又鍛煉了他們的觸覺及平衡能力,與觸覺板的功能相呼應。
2.巧妙運用兒歌和背景音樂
該活動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特點,有意識地讓幼兒在富有童趣的兒歌《矮矮的鴨子》《腳丫操》的伴隨下活動身體及腳趾頭,增強了情趣性,達到了動作練習的目的。此外,活動的引入環(huán)節(jié)、游戲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都運用了背景音樂,使整個活動輕快而有序,增添了趣味性。
小百科:鴨的體型相對較小,頸短,一些屬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體后方(如同天鵝一樣),因而步態(tài)蹣跚。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每天洗臉的重要性,養(yǎng)成洗臉的好習慣。
2、知道洗臉的步驟,了解怎么樣洗得更干凈,尤其是一些難洗的部位。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小毛巾每人一條、圖片(洗臉的寶寶)、自編兒歌《寶寶愛洗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嗚嗚~~~,聽,誰在哭啊?原來是娃娃!我們?nèi)タ纯赐尥逓槭裁纯?"
2、一起問:"娃娃,你怎么了?為什么哭啊?"
3、"原來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臉弄臟了,娃娃可愛漂亮了,你們說怎么辦啊?"引出應該洗干凈。
(二)引發(fā)討論,你每天洗臉嗎?誰幫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么洗的?。(幼兒討論,講述)誰來洗洗?(個別幼兒演示)說一說,剛才**是怎么洗的?你會嗎?大家一起來洗洗你的.小臉。
(三)進一步置疑
1、娃娃怎么還在哭啊?聽聽怎么了?引出進一步討論。"看看有沒有幫她洗干凈啊?難洗的部位應該怎么洗?"
2、出示圖片(對于難洗的部位進行放大,比如眼窩、耳窩、耳根、鼻翼)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教師正確示范,幼兒模仿。
(四)我們大家來洗臉一邊播放兒歌,一邊和孩子們一起洗臉。
(五)說一說怎么樣讓我們的小臉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每天洗臉)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吃甜食,像我們農(nóng)村幼兒園,由于很多家長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保護牙齒的意識,因此有很多孩子患有齲齒,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于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會正確刷牙,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嘗試在游戲中學著給娃娃刷牙,并告訴娃娃要保護牙齒……為此,我嘗試用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使他們的樂意主動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養(yǎng)成刷牙護牙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牙齒的作用,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養(yǎng)成刷牙的習慣。
3、學習在集體活動中表達和傾聽同伴的表達,初步形成樂意幫助他人的情感和意識。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目標和結合幼兒實際經(jīng)驗,我把讓幼兒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作為教學的重點;把學習并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作為教學的難點。
活動準備:
材料:紙盒做的海綿寶寶一個(嘴里有齲齒),糖果、餅干等甜食若干。
小牙刷人手一把,毛絨玩具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好吃的海綿寶寶
1、出示“海綿寶寶”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嗨,小朋友,你們好呀!知道我是誰嗎?(鼓勵幼兒自由猜想)
2、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海綿寶寶的牙齒。
師:“我是海綿寶寶。你們瞧,我有許多牙齒(教師邊說邊擺弄“大嘴怪”的嘴部)。我呀最喜歡吃香香甜甜的東西。
3、教師請一名幼兒來給“海綿寶寶”喂食,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給海綿寶寶喂的是什么。
師:海綿寶寶說他的肚子有點餓了,誰愿意來喂他呀?
師:啊嗚,真好吃!真香啊!
4、幼兒自由給大嘴怪喂食。
二、“海綿寶寶”的煩惱
1、引導幼兒分析“海綿寶寶”突然牙痛的原因。
師:哎呀,哎呀,好痛呀!海綿寶寶怎么牙痛了?
(幼兒自由表達牙痛的原因。)
2、請幼兒討論讓“海綿寶寶”牙不痛的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快幫幫我吧。我該怎么辦呀?
3、教師總結
(幼兒自由表達,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內(nèi)容及時進行歸納總結:飯后要漱口、少吃甜食、睡前要刷牙……)
三、“海綿寶寶”學本領
1、引導幼兒討論刷牙的`方法,做各種刷牙的動作。
師:小朋友給我想了這么多方法,這下我可學會保護牙齒了,謝謝你們!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刷牙,怎么辦呢?
(幼兒討論交流,“海綿寶寶”邊聽邊做各種刷牙的動作。)
2、教師說刷牙歌《我們來刷牙》,示范動作。
師:小牙刷,手中拿,我們大家來刷牙。上刷刷,下刷刷,里刷刷,外刷刷,這邊刷,那邊刷,牙槽里面也刷刷,最后喝口清清水,咕嚕咕嚕涮一下。啊牙齒干凈啦!
3、師幼一起說兒歌邊做刷牙動作。
4、教師總結,幼兒與“海綿寶寶”再見。
師:現(xiàn)在我的牙齒真舒服!這個方法真好。我一定告訴章魚哥和蟹老板,讓他們也來刷刷牙,謝謝小朋友!
四、幫小動物刷牙
1、鞏固刷牙的動作,師幼兒共同練習。
師:小朋友,剛才你們教“海綿寶寶”學了什么本領呀?那你們自己都學會了嗎?現(xiàn)在請你們也來教教我,好嗎?
(師幼共同練習)
2、引導幼兒了解刷牙常識。
師:小朋友現(xiàn)在都學會了刷牙的本領了。那你們知道每天什么時候刷牙最好嗎?
3、幼兒幫其他玩具小動物們刷牙,復習《刷牙歌》
師:瞧,小動物也想學習刷牙的本領呢,你們愿意教它們嗎?
教學反思
活動完后,再次對這次活動的設計進行探討和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這節(jié)課幼兒的主體性發(fā)揮不夠。沒有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主體,如何讓小班幼兒認識刷牙的重要性,把刷牙當作自己的需求,應該是教學活動的重點。教師能在幼兒討論“海綿寶寶”牙疼的原因之后充分利用幼兒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小朋友,你們像“海綿寶寶”一樣牙疼過嗎”“牙疼時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牙疼”“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牙齒”……就會使幼兒感覺到這個游戲和自己息息相關,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保護牙齒和主動刷牙的意識,進而就會養(yǎng)成天天刷牙的好習慣。這樣,幼兒才能成為活動的真實主體,教學活動也才會真正發(fā)揮促進幼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幼兒才能成為游戲的真正主人。
因為目標的達成不光是幼兒、教師的事,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和共同督促,才能真正讓幼兒養(yǎng)成保護牙齒,按時刷牙的習慣。經(jīng)過反復思考后,我對此次活動方案作了如下調(diào)整:首先,在飯后時間,讓幼兒照照鏡子,觀察自己牙齒上剩留的飯渣并漱口刷牙,感受漱口刷牙后的變化與感覺,以此調(diào)動幼兒漱口刷牙的內(nèi)部動機。其次,用身邊齲齒幼兒的苦惱,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漱口刷牙的重要性。第三,用兒歌或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刷牙的興趣,幫助他們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第四,利用墻飾,提示幼兒刷牙的方法。如:盥洗室張貼擠牙膏和正確刷牙圖等。第五,家園互動督促、檢查、記錄幼兒刷牙情況。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生活化、整合化等教育理念,具有游戲性、鞏固性、互動性等特點,利于達成活動目標。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fā)生、發(fā)展和復發(fā)的最主要手段。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手臂姿勢的變化,表現(xiàn)正面做操人的不同姿勢。
2.知道天天做操能鍛煉身體,讓身體更健康。
活動準備:
1.活動材料P14,油畫棒。
2.正面做操人的不同姿態(tài)范例,早操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做操真有趣。
1 討論:我們?yōu)槭裁匆焯熳霾伲浚ㄗ霾偈菫榱隋憻捝眢w,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2 師:小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每天早上都會做早操,那你們還記得我們平時做操時的動作嗎?我請一些小朋友來做做看。請個別幼兒上來做早操中的一些動作:側平舉,手上舉,手叉腰等……3 引導幼兒觀察做早操時的`不同姿態(tài)。
4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欣賞正面做操人的不同姿態(tài)。
師:請你們看看圖片中他們做了哪些動作,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動作是哪幅圖呢?這些做操的人的身體,頭,胳膊,腿是怎樣擺得呢?仔細觀察,我要請小朋友來學學看。(幼兒邊回答邊模仿動作。)二、 我們大家來做操。
1 引導幼兒將自己或同伴做操的樣子畫下來。
師:剛剛老師請小朋友觀察了許多做操的人的樣子,現(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也來畫出做操的人,而且要畫出不同的姿態(tài),請你們大膽思考,畫出自己想畫的姿態(tài),并幫他們涂上顏色。老師請你們畫完一個人,再畫另一個而且是和以前一個姿勢不一樣的,好嗎?(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動作。)2 先畫完的幼兒可以添畫戶外場景。
3 展示幼兒作品:
。1)師:小朋友們都畫好了,現(xiàn)在老師請你們做做看自己畫中的動作,讓大家來看看自己畫的像不像,好嗎?請幼兒學一學,做一做畫中不同的動作。
。2)師:大家今天都畫得很認真也做得很認真。小朋友們都知道做操是一項體育鍛煉。
小朋友們天天做操可以增強體質(zhì),使我們的身體強壯起來,所以我們每個小朋友不但要天天做操,而且要認真做操,好嗎?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根據(jù)小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的特點,利用生活中一切滾動的物體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滾個不停的各種球、輪子、罐子、瓶子等這些運動的物體,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fā)幼兒嘗試活動身體與滾動的物體一起玩耍。在玩中體驗滾動帶來的樂趣,從而感受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1. 讓孩子們嘗試活動身體。
2. 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3.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大球、小球、輪子、篩子,一切能滾動的物體,彩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一、 激發(fā)幼兒興趣,導入課題1. 幼兒和老師伴隨音樂《我會轉》一起進入活動室。
2.熱身運動:《健康歌》
二、 感受球的'滾動1.出示大球,與大球媽媽抱抱、親親。
2.大球媽媽與幼兒做“親親”游戲,幼兒感受球的滾動。
3.幼兒活動身體感受滾動。
4.玩各種球,感受滾動的快樂。
(1) 小朋友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滾球法。
(2) 教師個別指導與幼兒互動
5.集中分享交流
讓球寶寶們休息一下吧,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與球寶寶滾動的。
三、 感受其他物體的滾動1.提問幼兒還有什么物體是滾動的,引出大輪子。
2.幼兒與大輪子爸爸和輪子寶寶一起滾動游戲。
3.集中交流運動的感受(開心、快樂).
四、 拓展思維,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1.出示彩綢,引導幼兒怎樣才能讓彩綢與幼兒一起滾動。
2.啟發(fā)幼兒不同的滾動法。
五、放松活動《洗洗澡》、用彩帶做滾滾車回家,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9
1. 引導幼兒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說出自己聞到過的氣味(氣味、甜味、焦味等)。
2. 玩游戲: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看誰的本領最大”游戲,引導幼兒用各種器官試著分辨預先準備好的各種物品的特殊氣味(醋、醬油、酒、水),并鼓勵幼兒鼓掌。
3.引導幼兒談論鼻子的功能。
除了嗅覺,鼻子還有什么用呢?孩子們會說:呼吸。老師給予相應的鼓勵。例如:當一個人感冒時,他的鼻子很容易堵塞,他聞不到。同時,他覺得有哮喘,但呼吸急促。那種味道很不舒服。孩子有這種感覺嗎?孩子們會回答:“是的。”因此,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鼻子免受任何傷害。
注釋:舉例說明鼻子的功能。讓兒童更容易了解及加強保護鼻子的意識。)
此刻,老師有一個故事。如果孩子們想聽,他們怎么了?故事的名字是“長著一個翹鼻子的魯魯”。
(備注:進一步加強兒童保護鼻子的重要性。)
4. 如何告訴孩子正確擤鼻涕:
和孩子們交談。通過以上的游戲,孩子們了解到鼻子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時流鼻涕是不可避免的。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流鼻涕時,不要隨便擦。用手帕或紙巾擦鼻涕。那么怎么用手帕擦鼻涕呢?
孩子們用紙巾擦鼻涕。
(2)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解釋的正確方法吹鼻子,按住鼻子用手帕或紙巾,先按住一個鼻孔,輕輕吹鼻子的鼻孔,然后按住另一個鼻孔,輕輕吹,鼻孔周圍擦鼻子。
點評:通過教孩子正確的.擤鼻涕方式,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潛能。)
5. 聽故事,討論:
老師感性地講述了這個故事,然后組織孩子們討論:魯魯是對的嗎?那些東西塞不進你的鼻子?孩子們可以自由回答,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做一個補充。
總結:保護你的鼻子。不要摳鼻子。不要堵住你的鼻子。既危險又不衛(wèi)生。
(點評: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鼻子的重要性。通過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對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3)關閉部分
組織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擤鼻涕,并用正確的動作鼓勵孩子。
(總評:直觀直觀的教學方法不僅滿足了幼兒對知識的渴望,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我保健潛能、自我保健意識和良好的健康習慣。)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2.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每人一把椅子、抹布、水。
活動設計:
一、 引出主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出汗了,每天都要洗澡?墒俏覀兊男∫巫右呀(jīng)好久沒洗澡了,它的身上臟臟的.,好難受呀!
你們愿意幫小椅子洗澡嗎?
二、師幼討論幫“小椅子洗澡”的方法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幫助椅子洗澡呢?
三、幼兒擦洗椅子
1.教師交代活動要求:抹布沾水后要擰干再擦,注意不要將水甩到別人身上。幫助小椅子的洗澡的時候,要仔細,每個地方都要擦。
2.幼兒擦洗小椅子。
四、展示成果。師幼評出小椅子擦得最干凈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活動開始,先以天氣炎熱小椅子也需要洗澡,來引起幼兒的共鳴,激發(fā)興趣。進入中班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他們很愿意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再加之如今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做簡單的家務機會很少。本次活動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