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優(yōu)秀(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一定數(shù)量的蔬菜,能正確叫出它們的名字。
2.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如:這是青菜)。
活動準備:
1.各式蔬菜(胡蘿卜,卷心菜,青菜,冬瓜,番茄,黃瓜,絲瓜等)
2.早晨來園時各區(qū)角零星擺放著許多蔬菜,且本月主題活動為"好吃的東西"
活動過程:
1.指導語:小朋友,今天我們的房間里有許多蔬菜寶寶,我們去把他們找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好不好?"幼兒在各處尋找出蔬菜后一起圍坐一圈。
2.指導語:小朋友們這些寶寶都叫什么名字啊?
先讓幼兒自己報出蔬菜的名字,如果有不認識的蔬菜,老師可以根據(jù)它的特征告訴菜名。如,這個蔬菜寶寶穿著橘黃的衣服,梳著綠辮子,它叫胡蘿卜。
3.由教師說出蔬菜特征。幼兒回答是什么蔬菜之后取蔬菜交給老師,并大聲報出菜名。如,有個蔬菜寶寶十分害羞,它說我穿綠色連衣裙,我的身材很苗條,但我的皮膚不好,長滿了小豆豆……它是誰呀?由幼兒根據(jù)特征找出黃瓜后,大聲說出"這是黃瓜!"注意:在游戲過程中,老師是挨個讓幼兒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擁而上。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看圖理解故事內容。
感受故事中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妞妞變,媽媽變……》故事音頻及圖片。
紙面教具:《媽媽和妞妞頭飾》。
活動過程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妞妞變,媽媽變……》第1-2段,激發(fā)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1段,引導幼兒了解“跟屁蟲”的意思。
——“跟屁蟲”是什么意思?(老是跟在別人后面的人叫做跟屁蟲。)
—— 誰是誰的跟屁蟲?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2段,導入主題。
——媽媽說要和妞妞玩什么游戲?
——妞妞和媽媽是怎么玩這個游戲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繼續(xù)分段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妞妞變,媽媽變……》,引導幼兒說一說妞妞和媽媽分別變成了什么。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3—5段。
——妞妞變成了什么?
——媽媽變成了什么?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6—7段。
——妞妞變成了什么?
——媽媽變成了什么?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最后一段,引導幼兒說說妞妞和媽媽最后變成了什么。
——妞妞變成了月亮,媽媽變成了什么?
——為什么妞妞賭氣說不想跟媽媽玩游戲了?媽媽聽妞妞這么說,媽媽怎么做的?
——最后妞妞變成了什么?媽媽變成了什么?
小結:妞妞愛媽媽,像一只跟屁蟲一樣跟著媽媽。媽媽也愛妞妞,不論妞妞變成什么,媽媽都會在妞妞身邊保護著妞妞,永遠愛著妞妞。
出示紙面教具《媽媽和妞妞頭飾》,教師和幼兒分別佩戴媽媽和妞妞頭飾,玩游戲“你先變,我再變”。
——現(xiàn)在你來當妞妞,老師來當媽媽,我們一起玩“你先變,我再變”的游戲。你想變成什么呢?
——xx是什么樣子的?你能演一演嗎?
——演的真棒。你變成了xx,那老師就變成xx……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參加“找圓形”活動,能從日常生活用品及玩具中找出具有圓形的面,并能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圓形。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能遵守操作規(guī)則。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圓形實物若干,PPT。
2.放大的缺少輪子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引出話題。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有趣的東西,看看是什么?
——和幼兒一起觀察并介紹物品:硬幣、眼鏡、手表、時鐘等。
——看一看這些東西什么地方是一樣的?或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
——老師示范畫圓,幼兒打開操作材料,跟畫圓。
2.找圓形。
——教師出示放大的.缺少輪子的圖片: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
——咦,這些車子能騎、能開嗎?為什么呀?
——小朋友眼睛真靈,原來呀,這些車子的輪子都不見了,那怎么辦呢?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忙好嗎?找找看,應該畫在哪里?
——老師示范在一輛車子上畫,另外的請幼兒自己找、自己畫。
——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3.找找生活中的圓形。
——剛才我們幫車子找到了它們的圓圓的輪子,F(xiàn)在請小朋友去找找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我們請爸爸媽媽幫幫忙把它們畫下來帶到幼兒園給大家看。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序數(shù)現(xiàn)象的興趣。
2、通過學習5以內的序數(shù),進一步感知序數(shù)的順序性,會從不同方向辨別排列順序。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以及判斷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背景圖幼兒有5以內數(shù)字概念的知識經(jīng)驗;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動物,有5節(jié)車廂的火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2、以“皮皮幼兒園召開運動會”作為情景進行導入。
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都有哪些小選手來準備參加運動會啊,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從左邊開始,站在第一位的是誰?第二位等等,那從右邊開始呢?依次進行提問。
二、基本部分。
1、皮皮幼兒園已經(jīng)為小選手們準備好了比賽的跑道,我們一起來看看。
、儋悎錾瞎灿袔讉跑道?請幼兒看圖說出小動物們分別站在第幾跑道?
、谠俅翁釂柕趲着艿勒镜氖钦l,對幼兒的序數(shù)概念加以鞏固。
、郾荣愰_始了,請小朋友們猜猜哪位選手會是第一名?教師提問個別幼兒。
、芪覀円黄饋砜匆豢,遙遙領先的第一名是誰,誰排在第二位呢?
、莠F(xiàn)在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比賽結果,比賽結果怎么樣呢?與原來的順序不一樣了,現(xiàn)在排在第一名的.是誰?依次進行提問。
2、小動物們在賽場上都表現(xiàn)的很棒,接下來到了頒獎的時刻了,我們一起看看本次運動會的第一名是誰?
三、結束部分。
。1)運動會結束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了。
皮皮幼兒園為小動物們準備了小火車。但是需要小朋友們幫忙,送小動物上火車的小朋友先數(shù)數(shù)火車有幾節(jié)車廂,再送小動物上火車,每種小動物坐一節(jié)車廂,然后先從左邊開始數(shù),說說“xx小動物坐在第x節(jié)車廂”或“第x節(jié)車廂坐的是xx動物”。再從右邊開始數(shù),說說“xx小動物坐在第x節(jié)車廂”或“第x節(jié)車廂坐的是xx動物”做好后幫它們更換位置再說。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和幼兒交流分享。
四、延伸部分。
家庭延伸: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自己住的樓房共有幾層,小朋友的家里住在第幾層。
區(qū)域延伸:將數(shù)字1指5的卡片投放在數(shù)學區(qū),引導幼兒對活動室里的桌椅進行排序,貼上數(shù)字卡片。(第1排第2排第3排第4排等)
教學反思:
在活動開始時,為了讓幼兒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以走線的游戲,把孩子們帶入了課堂上來,我神秘地說小朋友們小動物蓋新房子啦,非常的漂亮,要帶小朋友們去參觀。這下子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我吸引住了。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當中。我以小動物(獅子、小貓、小狗、小雞、小兔)搬新家這個游戲帶動幼兒。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02-24
小班教案02-24
小班教案02-24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4
小班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