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感知泡泡的色彩、大小、形狀及易破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表述。
2、 嘗試制作吹泡泡的水,對吹泡泡的活動感興趣。
3、 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重難點
感知泡泡的色彩、大小、形狀及易破的特征了解不同材料制作出來的泡泡水有不同的效果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活動
二、幼兒觀察,交流討論
三、制作泡泡水,相互對比
四、游戲實踐,感知泡泡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的兩個重點內(nèi)容目標是感知泡泡的各種特征和了解泡泡的制作過程,小班孩子對“泡泡”這一內(nèi)容充滿了興趣,因此,我通過讓孩子們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等各種方式進行教學
(1)抓住興趣點,以游戲導入
在活動開始前,我先讓孩子們玩吹泡泡,自己體驗、探索泡泡的特征和吹泡泡的技能,通過游戲,孩子們迫不及待想把自己體驗到的結果跟大家,雖然效果較好,但也有部分孩子完全沉浸在游戲中,難以集中教學注意力
(2)制作過程的.科學對比
其實肥皂水制作出來的泡泡效果遠沒有洗潔精好,因此我運用了洗潔精、肥皂水、洗衣粉三種進行制作,讓孩子們通過體驗比較來發(fā)現(xiàn)
(3)延伸活動的思考
吹泡泡這一內(nèi)容還可以有各個領域的活動延伸,如科學領域吹泡工具大小、形狀對泡泡的影響等,幼兒既感興趣,也富有教學價值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大膽回憶表達,較完整地表述新年趣事。
2.在談話中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反應新年內(nèi)容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 歌表演導入
——小朋友,你們的春節(jié)過得開不開心?
歌表演《歡歡喜喜過新年》
二、說說新年趣事
1.說說自己的趣事
——看來大家的新年過得非常的快樂,有哪些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
引導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趣事。
小結:原來大家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趣事,看來你們的新年過得很充實。
2.說說照片上的趣事
﹙1﹚分組觀察討論
——新年的時候老師也拍了一些照片,看看照片上是有什么高興事?
出示照片引導幼兒分組觀察表達。
——請大家四人一組選一張你們喜歡的照片,來看看說說照片上有什么高興事兒。
可選擇的照片內(nèi)容:放煙花,放鞭炮,吃團圓飯,拜年……
﹙2﹚說說照片上的事
——你們的照片上有什么開心事啊?每組請一位小朋友來代表大家說一說。
小結:把開心的事講給大家聽,大家也能感受到你的開心!
三、畫畫新年趣事
——我們把自己的新年趣事畫下來吧,讓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快樂。
分析調整
價值分析:
——利用照片等媒體,幫助幼兒回憶新年的情境,利于孩子們講述新年趣事。
調整:
由于帶照片來的朋友不多,因此在請這些孩子講過之后,教師借助自己的照片幫助幼兒能更好的講述,如:放煙花、放鞭炮,吃年夜飯,收紅包等的照片。
價值分析:
——在分組的基礎上,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講述照片中的事物。
調整:
幼兒分組的時候,教師有意識的將一些能力強的孩子安插到不同的組里,使得孩子們在講述時有一個“榜樣”。并且這樣一來,也加強了生生互動的效果。
借助張吉舟帶來的畫,正好介紹了她的畫,通過她的介紹,孩子們明白了原來不僅可以用照片把新年里的開心事拍下來,還可以畫下來。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小貓所藏的地方,學說方位詞:在、上、下、里。
2、引導幼兒用"有的……有的……"等句式完整講述圖片內(nèi)容。
3、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一張家庭房間的圖片;貓媽媽、小貓貼絨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拍手游戲"上上下下"。
動作說明:
第一句:按節(jié)奏拍手,按兒歌歌詞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拍手兩下。
第二句:雙手握拳繞環(huán),說到數(shù)字時伸出手指表示相應的數(shù)。
第三句:雙手握拳繞環(huán),說到"沒有了"時,雙手向兩邊攤開,表示沒有的意思。
(附兒歌: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骨碌骨碌5,骨碌骨碌沒有了!)
二、看圖講述
1、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內(nèi)容。
(1)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房間里有什么?小貓們在哪里?"
(2)教師小結,引出話題。(貓媽媽生了許多小貓,小貓們都在草窩里住著。有一天,貓媽媽出去了,小貓都爬出草窩去玩。)
動作說明:
教師邊講述邊操作,分別將小貓卡片取出來插在房間的'不同位置。
2、引導幼兒講出圖中每只小貓所在的地方。
(1)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找一找,小貓藏在什么地方了?"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講對后可請幼兒取出小貓卡片,貼到貓媽媽的身邊。
(2)引導幼兒用"有的藏在……上面;有的藏在……下面;有的藏在……里面"的句式完整講述圖片內(nèi)容。
三、小結與講評。
活動延伸與建議:
帶幼兒玩音樂游戲"找小貓"。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nèi)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xiàn)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xiàn)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xiàn)毛線團,養(yǎng)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2、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小花貓》導入,并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1、師生表演唱歌曲《小花貓》。
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
2、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范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二、教師借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nèi)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毛線團。
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四、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fā)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
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么?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發(fā)現(xiàn)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每人一小瓶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老師先演示吹泡泡,為幼兒發(fā)放好肥皂水和吸管,嘗試吹泡泡。
2、輕吹得大的幼兒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請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的方法。
4、幼兒兩兩結伴,比吹的.泡泡的大小。
二、看泡泡
1、請幼兒觀察、對比在屋里和在陽光下的變化。
2、請幼兒嘗試在瓶口吹一個大泡泡,把大泡泡作為照相機,觀察周圍的事物。
三、抓泡泡
1、教師吹泡泡,其他幼兒抓泡泡。
2、讓幼兒觀察泡泡抓到后有什么變化。
四、延伸幼兒回到教室后,畫泡泡。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按照水果的外形特征、味道以及生長方式猜水果的.名稱。
重點難點:
根據(jù)水果的外形特征、味道以及生長方式猜水果的名稱。
活動準備:
收集和創(chuàng)編關于水果特征和生長方式的謎語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說出謎面,請幼兒猜水果的名稱。
1、胖娃娃,沒手腳,紅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溝,肚子好味道。(桃子)
2、黃娃娃,中間彎彎兩頭翹。(香蕉)
3、小小燈籠紅彤彤,白白珍珠里面藏。輕輕掀開白紗帳,胖胖餃子甜心頭。(橘子)
4、紅臉蛋,綠臉蛋,甜又脆,長樹梢。(蘋果)
5、紅珍珠,綠珍珠,一串串,掛藤上。(葡萄)
6、藤蔓地面爬,肚里水汪汪,生的籽兒多,個個圓臉膛。(西瓜)
7、花兒白,臉兒紅,長地上,味道酸。(草莓)
三、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水果猜謎的游戲,并記錄下來,跟小朋友們分享。
四、小結。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獲得物體沉浮的經(jīng)驗。
2、認識標記“↑”、“↓”,能根據(jù)沉浮標記簡單分類。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6、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7、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各類時令水果若干,“↑”與“↓”的標記各一,沉浮兄弟頭飾各一,盛水容器若干,籮筐兩只。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老師準備了許多水果來招待這兩位小客人。你們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請客) (幼兒一一指認水果。)
2、師:“今天要來的兩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起來,專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浮在水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翹了(師出示標記‘↑’);弟弟叫沉下去,專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沉在水下的水果,嘴巴都往下垂了(師出示標記‘↓’)。我們可不要學他倆!
師:“可是不行呀,如果沉浮兄弟吃錯了水果,就要拉肚子,所以我們要幫兄弟倆把水果分出來!
3、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些水果放在水里,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呢?”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
4、師:“剛才小朋友們各有各的說法,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里是沉下去的,哪些水果是浮起來的,F(xiàn)在就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水果,放到水里去試一試,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里到底是沉是浮。
幼兒實驗,并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告訴小朋友聽。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5、師:“現(xiàn)在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講給大家聽聽?”
幼1:“我拿的是蘋果,我發(fā)現(xiàn)蘋果是浮起來的!
幼2:“我拿的是提子,我發(fā)現(xiàn)提子是沉下去的。” ……
6、鞏固沉浮兄弟的特征,進一步認識標記“↑”、“↓”。
7、師:“小朋友你們看,沉浮兄弟來了,我們把水果送給他們吃吧!
幼兒送水果,沉浮兄弟道謝,幫助幼兒把水果區(qū)分開來。
8、和沉浮兄弟分享水果,結束。
活動反思:
在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中激起孩子的興起、思考、探索、交流的過程,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發(fā)現(xiàn),達到發(fā)展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敢想敢問,一起探索,研究,使幼兒感到教師與自己之間是平等相處的。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雙腳同時屈膝從高的物體上輕輕跳下。
2、嘗試在游戲中礦寬容、體諒和幫助他人,并化敵為友。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之情;顒又攸c:學習雙腳同時屈膝從高的物體上輕輕跳下。
活動難點:
學習高處往下跳的動作要領。
活動準備:
1、小椅子每人一把。
2、大小沙包若干。
3、一塊足夠大的場地。
4、貓和老鼠的頭飾各一個。
5、雪花片若干;顒舆^程:
一、活動開始。
1、帶著幼兒來到戶外。
教師:我們一起出去做游戲吧!
2、進行隊列練習。
教師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要求幼兒要整齊的進行原地踏步走,要求幼兒要整齊站好隊!
3、熱身運動。
教師:今天我們先活動下身體。今天天氣真正好,我們大家來做操,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基本活動。
1、教師扮演老鼠媽媽教小老鼠學習從高處跳下來的本領。教師:鼠寶寶都長大了,我們要學一個新本領了,就是從高處輕輕往下跳的本領。先看看媽媽是怎么跳的。(老師師范從椅子上往下跳,重點教幼兒如何起跳以及落地時要屈膝)
2、教師示范。教師:跳的時候兩腳并攏,輕輕的往下跳,腳落地時記得要屈膝。
3、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跳躍。教師:小朋友知道鼠媽媽是怎么跳的了嗎?和媽媽一起來學一學吧!(和教師一起反復練習)
4、游戲:貓和老鼠。教師:今天我們學了新本領,媽媽可高興了,想和寶寶們一起做游戲,游戲的的名字叫貓和老鼠,游戲的名字叫什么呀?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演老貓守護糧食,請一位小朋友扮演鼠媽媽,帶著幼兒走向糧食。老鼠趁老貓睡覺的時候輕輕的站到小椅子上,一起說兒歌:“小老鼠,上登臺,愛玩耍,跳下來。”說完從椅子上跳下來向糧食走去。躡手躡腳拿到糧食后快速的'放回自己的椅子下面。當聽到老貓“喵”的一聲時就趕緊躲到小椅子后面藏好。老貓去抓沒有藏好的小老鼠。(游戲反復進行,直到糧食被偷光)
5、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四、活動結束。
教師:小朋友的真棒!現(xiàn)在讓我們開著火車回班里吧!
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9
中班音樂活動:
我愛洗澡
活動目標:
1.體驗洗澡的快樂,養(yǎng)成愛洗澡的習慣。
2.能夠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洗澡的舞蹈動作,并能隨音樂表演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大盆及洗澡用具,幼兒用浴花人手一個。
2.布置場景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在《我愛洗澡》音樂的伴奏下,幼兒手拿浴花進入活動室
2.出示大盆、香皂等物品,認識洗澡用具
3.放課件:《兩個寶寶洗澡澡》
師:有兩個非?蓯鄣膶殞,他們也很喜歡洗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媽媽幫寶寶洗了哪些地方啊?
4.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結合兒歌,創(chuàng)編洗澡的動作。
洗洗我的`頭呀,一、二、三;
洗洗我的胳膊,一、二、三;
洗洗我的小腿,一、二、三;
洗洗我的屁股,一、二、三;
洗洗我的后背,一、二、三;
5.討論洗澡的好處,并放課件進行小結。
①洗澡可以使我們干凈,這樣我們就會很舒服
②運動后會出汗,皮膚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產(chǎn)生細菌,對皮膚不好。
、劢(jīng)常洗澡干凈的皮膚可以放出“溶菌霉”消滅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
6.教師完整表演舞蹈,幼兒欣賞。
7.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①結合兒歌,幼兒學習舞蹈基本動作。
、诮處熓殖帧按罅茉☆^”利用游戲的形式,反復練習教難掌握的動作.
8.教師和幼兒完整跟音樂跳
9.教師和幼兒手持浴花站好位置表演,請大家欣賞
10.教師和幼兒手持浴花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做動作 ,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19
[精選]小班教案10-08
【精選】小班教案10-09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24
小班教案(精選)09-28
(精選)小班教案10-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1
(精選)小班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