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jù)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游》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后向幼兒發(fā)出啟發(fā)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并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里頭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只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采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 提問"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為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xiàn)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表現(xiàn)蟈蟈號還是表現(xiàn)螞蟻好呢?"四、嘗試游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1.鼓勵幼兒根據(jù)音樂內容自愿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2.熟悉游戲以后,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游戲
活動結束
評價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
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2.在角色扮演區(qū)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小草的知識,初步了解小草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2、利用小草進行編制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創(chuàng)造樂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學習觀察的技能。
4、加深對草的感情,培養(yǎng)幼兒愛護草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及良好習慣。
5、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選好活動路線,選擇安全適宜的活動場地。
2、每人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袋和口稍大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草的特征
1、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后,讓幼兒自由地在周圍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小草長在哪里,是什么顏色的,氣味如何?
2、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赤腳踩一踩、跺一跺、跳一跳有什么感覺?
3、請幼兒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鏟子把它連根拔起來。
4、小朋友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莖、葉的特點。(教師可給適當?shù)奶崾荆?/p>
5、讓幼兒再找出自己不認識的草,去請教別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問家長或其他人。
6、鼓勵幼兒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導他們從草的'顏色、氣味、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小草葉子容易受傷,小朋友要注意保護他們)
7、討論怎樣保護它:草對人類很重要,你愿意保護它嗎?你想怎樣保護?你看到過別人破壞過它嗎?看到了該怎么辦?
二、草的作用
1、請養(yǎng)過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說一說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飼料,草還可以做哪些動物的食物?
2、請幼兒拔一根草,并說一說什么感覺(費勁)然后讓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別取一些土,講一講從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讓幼兒仔細觀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溫度不同)。引導幼兒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個最先蒸發(fā)掉?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還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础⒁龑伎迹撼艘安萃,人們?yōu)槭裁催喜歡種草坪,這兩種草有什么不同?
5、讓幼兒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沒有一根草會是什么樣子,。進一步使幼兒了解到小草還具有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本領。
6、簡要向幼兒介紹小草還可以當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還能做藥材的知識。
三、草的害處
1、請幼兒觀察周圍的田野,說一說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沒有草?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草對人類生活有許多好處,但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份和養(yǎng)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里草多 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四、利用草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1、指導幼兒采集各種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擺出自己喜愛的畫面,利用自帶的瓶子嘗試簡單的插花、插草藝術,同伴間可以邊擺邊交流,互相學習。
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小野花,結合形狀各異的草葉、草莖等制作花環(huán)、花鏈、花籃、胸花等小裝飾品。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點進行草墊、草辮、草鞋、草繩、小動物等編織創(chuàng)作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比一比誰編織的種類最多、最漂亮。
2、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野花、草葉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幼兒園進行拓印、粘貼活動。
活動反思:
孩子在活動中能隨老師認真觀察,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長的茂盛又很綠,而靠近路邊的則是長的小和稀少,當問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來的?孩子們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的。
另外,孩子們對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關注,他們甚至認為是垃圾太多了與我應孩子的要求請他們到草地把垃圾揀干凈,他們一會兒就把草地上的垃圾揀干凈了。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類植物的總稱。并非植物科學分類中的一個單元,與草本植物相對應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們通常將草本植物稱作“草”,而將木本植物稱為“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詩歌內容,看圖標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能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3.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體驗成長的快樂。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圖標:“我最愛祖國”的配套掛圖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
(1)“你們現(xiàn)在上什么班?”教師出示圖標同樣出示圖標“中”“小”
(2)從小到大,你最愛誰?
。3)你喜歡什么?
2.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我也認識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讓我們來聽聽這個小朋友他他最愛誰?最喜歡什么?
“你們聽到了什么?”
3.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分段出示圖標。
第一段,媽媽問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問了我什么?
第三段,現(xiàn)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邊看圖標邊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幼兒分角色朗誦
這首詩歌可以分成幾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歡哪段?為什么?
6.拓展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欣賞北京的景色。激發(fā)幼兒的愛國之情,同時欣賞《國歌》
活動反思:
一直以來我都是帶的中小班,這次帶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課,心里還真直打鼓。擔心中小班說話羅嗦的.習慣會出現(xiàn),擔心時間把握不好。
活動結束后我靜下心仔細想了想自己上的這節(jié)課,發(fā)現(xiàn)了以下問題:
1.問題的提出不夠簡潔明了。雖然我設計了一些主要的提問,但在上課時還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問題,有時問題還會重復提出。
2.活動的結尾部分處理的不是很好,幼兒的情感沒有帶動起來。
3.活動中沒有帶領幼兒完整地朗誦詩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學習用堅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理解歌詞內容,體驗長大的自豪,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磁帶以及錄音機圖譜(畫有陽光雨露、新樹枝、小松樹等)
【活動過程】(預設)
。ㄒ唬┦煜ば
1、播放歌曲磁帶,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歌曲旋律,說說對樂曲的.初步印象(豐富:歡快、活潑等詞語)
2、繼續(xù)欣賞旋律,鼓勵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拍打身體的各個部分。(多遍)
3、教師選取幼兒拍打動作,編成小組合,集體共同隨音樂游戲。
鼓勵幼兒隨節(jié)奏拍打身體,拍出聲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樂曲的歡快。
。ǘ├斫飧柙~
1、教師清唱歌曲多遍,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復唱該句,以表示肯定。
2、重點理解陽光雨露、哺育、新枝葉等詞,并出示圖譜以幫助幼兒理解。
。ㄈ⿲W習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欣賞。
2、教師帶領幼兒用堅定、自豪的情感跟誦歌詞。
。ㄋ模⿲W唱歌曲
1、教師用全曲帶唱的方方,帶幼兒學唱歌曲二三遍。
2、幼兒自由結伴歌表演請幼兒自由找一同伴,分別扮演小松樹和小朋友進行表演,然后互換角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借助沙畫、圖譜理解歌詞內容,學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在自主學習、接龍游戲、傳遞愛心等過程中大膽演唱。
3.感受歌曲中愛的情感,體驗愛的溫暖和快樂。
4.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5.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沙畫視頻、沙畫臺、三角架、投影儀、攝像機。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出主題。
教師:聽,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唱起來、跳起來吧!
教師:平時誰很愛你?你還聽過誰對誰說我愛你?
。ǘ┳灾鲗W習,理解第一段歌詞內容,并嘗試演唱。
1.自主學習,理解第一段歌詞。
。1)幼兒分組欣賞沙畫視頻,引出第一段歌詞。
。2)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圖譜。
。3)有節(jié)奏的朗誦第一段歌詞。
2.有感情的學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
。2)幼兒有感情地學唱。
。ㄈ┳灾鲗W習,理解第二段歌詞內容,并嘗試演唱。
1.自主學習,理解第二段歌詞
(1)師幼討論: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愛你,你的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2)自主學習,理解第二段歌詞。
(3)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圖譜。
2.學唱歌曲第二段,并能掌握歌曲中的難點。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
。2)幼兒練習演唱,并能注意"力量"的"量"字音拖得特別長。
(四)完整學習歌曲。
1.完整欣賞沙畫。
2.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多元練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接龍游戲,演唱歌曲。
2.傳遞愛心,趣味演唱。
附歌曲:《我愛你》
蜜蜂對著鮮花說我愛你,青蛙對著池塘說我愛你,
星星對著月亮說我愛你,葵花對著太陽說我愛你。
你的`愛給了我溫暖和快樂,你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我要對你大聲的呼喊我愛你!我要對你大聲的呼喊I love you!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題目:
怎樣站得穩(wěn)。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怎樣使紙板站得穩(wěn)的實驗,感知不同物體重心的位置不同,激發(fā)參加探究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
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圓形紙板、方形紙板、不規(guī)則三角形紙板、多邊形紙板、圖書、粗細不同的棍子、牙膏盒、小花片等。
五、活動過程:
看一看紙板的形狀。
探究的問題。
。1)用棍子把不同的東西穩(wěn)穩(wěn)頂起來的位置一樣嗎?
、夙斣诜叫魏蛨A形紙板的中間,能頂起來。
②頂在三角形和多邊形物體的不同位置,能頂起來。
(2)用粗細不同的棍子頂相同紙板,在上面放花片,看誰的花片放得多?
①粗的棍子頂?shù)枚喽曳(wěn)。
②細的棍子頂?shù)蒙龠不穩(wěn)。
記錄實驗結果。
你能讓紙板小動物站起來嗎?
(1)用鐵夾子夾住紙板小動物,就可以立起來。
。2)用橡皮泥包住紙板小動物的下面,小動物就站起來了。
(3)把紙板小動物插在泡沫上。
六、拓展思路
1、提供積木、易拉罐、瓶子等能搭高的實物,讓幼兒比一比,同類物品誰搭得高,說一說為什么。
2、讓幼兒利用積木、易拉罐等材料進行搭高樓比賽。在競賽活動中使幼兒進一步感知只有將重物放在下面,底面搭得大,才能搭得高,而且不容易倒。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卡片認讀:b p
2、拼讀:bā bá bǎ bà pā pá pǎ pà
3、指導用“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方法拼讀。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聲母m:
1、看投影說話引出m:
(1)圖上畫著誰和誰?
(2)冬冬在哪里干什么?丁丁在干什么?
(3)連起來說。(說圖意:兩個孩子在捉迷藏,冬冬躲在兩扇門洞里,丁丁蒙著眼睛去摸。)“摸”的聲母就是m,板書:m
2、教學m的發(fā)音,認清形。
(1)范讀,同學們應該→看口形,仔細聽。發(fā)音要領:嘴閉攏,聲音從鼻子里出來。(教師范讀,跟讀,齊讀。)
(2)領讀,正音。
(3)記字形:圖中藏著一個m,誰能找得到?誰能給m起個名?叫它“兩個門”。教口訣:兩個門洞m m m
(4)指導書寫,一筆寫成。學生書空。
(5)教學m和單韻母的拼音。(用活動卡片,讓學生拼讀。)
教學聲母f:
1、看投影說話引出f:圖上畫了什么?(說圖意:圖上畫了一位老爺爺右手拄著拐杖,遠遠地在看一尊佛像。)“佛”的聲母就是“f”,板書:f
2、課中操。念兒歌:
fó fó fó,
我有一尊大肚 fó,
圓圓腦門圓肚皮,
成天樂得笑呵呵。(邊做動作邊念。)
3、教學f的發(fā)音,認清形。
(1)聽示范,發(fā)音要領:上牙輕輕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發(fā)出音。講解:一位小朋友手上扎了根小刺。媽媽把刺挑出來,吹著他的手說:“f f,不疼了!”f,f地吹就像聲音f的讀音。
(2)讀,學生跟讀,教師正音。
(3)記憶形:誰能記住f的字形。(傘柄、拐杖)教口訣:傘柄朝上 f f f
(4)指導書寫。兩筆寫成,學生書空。
鞏固練習:
1、卡片認讀b p m f。(指名讀,開小火車)
2、聽音取卡片,做摘星星的游戲。
3、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住字母讀音。
4、小結:今天我們又學會了兩個聲母m f,小朋友真能干,會拼讀四個音節(jié),還能用拼音認圖。以后我們還要學更多的聲母和音節(jié)。
活動反思:
1、情境導入教學,我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看看圖上畫了什么?并引導孩子們理解圖意,引出bpmf四個聲母,繼而一起讀一讀語境歌:“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蓖ㄟ^這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識記,為學生學習字母提供了一個語言背景和環(huán)境。
2、始終把準確拼讀、正確書寫字母作為重點。引導學生用手掌感受b和p發(fā)聲時氣流的強弱,以便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用廣播的“播”發(fā)音輕一點、短一點,引出聲母“b”;山坡的“坡”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p;不要摸的“摸”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m;大佛的“佛”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聲母f。
3、指導學生書寫的重點在于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寫字過程中,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字時觀察范字的習慣、按筆順寫的習慣、寫完后檢查的習慣、簿本的整潔等,這個過程的重要意義遠遠甚于字寫得好與壞。寫字時握筆姿勢:筆拿高,一關節(jié);兩點靠,兩點捏;掌心空,立掌寫;“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幼兒營養(yǎng)不良和肥胖,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在家庭餐桌上,幼兒是"主宰者",挑食、暴食任意為之。針對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特選擇"自助配菜"為活動主題。
怎樣使幼兒自主、自愿地投入活動?我的設計思想是:以觀菜、分菜激發(fā)興趣;以自由選配菜色突出重點、活躍氣氛、深化主題;以錄像解決難點,最終達到警醒幼兒的目的。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人體需要多種營養(yǎng)。
。病⒊醪綄W會合理搭配各種菜肴,糾正自己的偏食行為。
。场⑼ㄟ^自助配菜活動,養(yǎng)成一定自主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薄(shù)張反應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的醫(yī)用圖片(如佝僂病、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等),偏胖幼兒的'錄像。
2、實物投影儀、錄像機、電視機。
。场⒏鞣N蔬菜、葷菜,如白菜、菠菜、蒜苔、筍瓜、胡蘿卜、海帶、紫菜、雞蛋、西紅柿、黃瓜、豆腐、干絲、豬肉、豬肝、雞肉、帶魚。盛菜筐若干,夾子與筐同數(shù)。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說出各種菜的名稱,引導幼兒把菜分成蔬菜、葷菜、海產品、豆制品四大類。
。病⒌谝淮芜x、配菜。
(1)分兩組進行,要求幼兒不爭搶,選擇三至四種菜,種類和數(shù)量不限。
(2)幼兒討論、回答。
。场⒂變河懻撛鯓映圆,身體才能更健康。
。ǎ保⿲嵨锿队埃槍τ變哼x菜中的偏食現(xiàn)象,引導幼兒討論偏食的危害。根據(jù)幼兒的具體問題,教師出示醫(yī)用圖片的投影,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
(2)結合錄像,引導幼兒了解暴飲暴食的危害。
。ǎ常┰俅谓M織幼兒討論如何選擇食物。
。础⒌诙闻洳,鞏固幼兒對營養(yǎng)平衡的認識。
。怠⒂變悍殖伤慕M,協(xié)商配菜。
活動延伸:請伙房的叔叔現(xiàn)場做菜,幼兒品嘗自助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2與3前后兩數(shù)的相鄰關系,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3、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生興趣。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提供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每人一套1—4的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分別取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一一對應排成三橫排,中間一排的瓶蓋不動,讓三排瓶蓋變得一排比一排多一個,討論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擺在瓶蓋的左邊,討論:比3少1的數(shù)是幾,應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數(shù)是幾,應該排在哪里。
3、引導幼兒歸納:3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個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組織幼兒討論2的好朋友是幾和幾,根據(jù)前面的方法與經驗,引導幼兒借助瓶蓋、數(shù)字卡片等加以驗證。
5、玩找朋友競賽的游戲:幼兒分成5個人一組,排成三排,當教師說到4是,幼兒馬上排成2、3、4三排,中間一排人不要動?纯茨慕M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對,這一組就是勝利者。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投放1到10的數(shù)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瓶蓋若干個,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的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還算很成功的,大部分幼兒在課堂常規(guī)方面表現(xiàn)得都是挺好的`,能夠初步理解相鄰數(shù)的意義,并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關系,能夠快速回答出5以內的相鄰數(shù)。但經過家長們的反饋,有部分幼兒課堂常規(guī)不是很理想,沒有完全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掌握得不夠理想,這也是本次活動中本人所忽略的細節(jié)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動中我一定會特別注意這些細節(jié),讓活動目標更明確。在以后的每次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會顧及到所有的孩子,讓家長們滿意。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6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9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0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0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8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