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本班幼兒對故事有較強的體驗愿望,但在觀察畫面、思考畫面與文字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方面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我們注重了幼兒的拓展體驗活動,希望幼兒通過自己實際行動來體驗故事中的情節(jié)。
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實踐活動會非常投入,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教師以實踐、操作、體驗的活動形式,創(chuàng)設與讀本中的動詞相關(guān)的游戲場景,引導幼兒在騎車的游戲活動中,理解、感悟動詞意義。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騎自行車(三輪自行車)的體驗活動,理解“騎”“越”“趟”“沖”等詞的含義和用法。
2、掌握完整敘事要素,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一件事。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會騎自行車。
2、物質(zhì)準備:大書及幼兒用書、適宜幼兒騎車游戲的場地、自行車越過的障礙物。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騎車游戲,理解故事中動詞的意思。
難點:體會動詞的含義并能正確使用。
活動過程:
1、大書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都喜歡騎自行車嗎?騎自行車有什么感受?為什么?(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說邊做動作。)
2、大書圖畫閱讀。
教師出示已被遮住文字的大書,引導幼兒逐頁猜想畫面內(nèi)容。
教師:畫面上的小朋友騎自行車都經(jīng)過了哪里?每到一個地方,他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l:書上的小朋友騎著自行車經(jīng)過大樹、小橋、小水坑、山坡。
幼兒2:這個小朋友繞過大樹;趟過小水坑;騎上山坡。
教師:小朋友們在騎自行車時做過這些動作嗎?
幼兒1:我也騎著車繞過大樹,繞就是車把向一個方向圍著大樹轉(zhuǎn)一個圈。
幼兒2:我騎車時,遇到小水坑就會加速趟過去。
幼兒3:我騎車經(jīng)過小橋時是越過去的。
3、大書文字閱讀。
(1)教師指讀文字,每指讀一頁,可以先請幼兒傾聽,然后再請幼兒跟讀。
(2)結(jié)合文字,引導幼兒說一說:書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時間去騎自行車的'?
(3)重點強調(diào)書中的動詞:“騎”“繞”“越”“趟”“沖”,每講到一個字請幼兒模仿,加深印象。
(4)請幼兒觀察、思考書中每一頁的句型有什么聯(lián)系,并發(fā)現(xiàn):每一頁的句型都會重復前一頁的地點并到達一個新的地點。
(5)請幼兒仿照書中的句型創(chuàng)編出自己在一周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例如,星期一,我……星期二,我……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
幼兒1:五一假期時,我和爸爸去旅游。星期一,我們?nèi)チ吮焙9珗@;星期二,我們?nèi)チ颂彀查T廣場;星期三,我們?nèi)チ擞螛穲@;星期四,我們?nèi)チ碎L城;星期五,我們?nèi)チ藙游飯@;星期六,我們?nèi)チ嘶佚堄^公園;星期日,假期快結(jié)束了,我們在家休息,準備第二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幼兒2:我?guī)蛬寢屪黾覄,星期一,我掃地;星期二,我擦桌子:星期三,我為花澆水;星期四,我洗碗;星期五,我自己洗襪子;星期六我發(fā)碗筷;星期日,媽媽夸我是乖孩子。
(6)引導幼兒指讀小書,找出反復出現(xiàn)的文字:星期、我、騎自行車。
4、拓展學習。
(1)引導幼兒來到戶外活動場地,觀察場地上已布置好的各種障礙物,猜測活動內(nèi)容。
(2)一名幼兒騎著自行車出現(xiàn)在幼兒面前,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幼兒分成四隊,分別騎自行車用書中提到的各種動詞穿越地上的障礙物。在通過后,大聲說出:“我……過了障礙,我勝利了!”引導幼兒通過實踐進一步感受詞匯所表達的含義。
幼兒l:我騎著自行車繞過飲料瓶。
幼兒2:我趟過皺紋紙做成的小水坑。
幼兒3:我沖過大門。
(4)幼兒創(chuàng)新活動:創(chuàng)新騎自行車越過障礙的方法,并用語言表述。
幼兒1:我越過了地板塊做成的小橋!
幼兒2:我繞過了椅子做成的樹樁!
幼兒3:我沖過了柱子門1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制作風力爬升機,了解葉片的不同折法和轉(zhuǎn)動快慢的關(guān)系。
2、通過尋找在制作中存在的問題,了解科學小制作教學的基本程序。
活動準備:
餐巾紙盒、籮筐、一次性筷子、橡皮筋、橡皮泥、剪刀、竹簽、紙、筆、安全圖釘、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材料提出問題
風力爬升機的關(guān)鍵點是利用風讓物體升上來,那么老師們看了這些材料你打算怎么來做?(提供并介紹材料)
2、巡回觀察老師們操作、記錄情況
觀察老師在操作中的.語言表現(xiàn)
觀察老師們在操作中對材料的掌握程度
觀察老師們在操作材料中對難點重點如何把握和處理
3、操作后互動
大家一起分享設計思路,展示設計成果
4、小姐并介紹爬升機的科學原理
5、介紹科學小制作教學的基本程序
小制作的設計理念——材料的收集——小制作的開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基本動作“碎步”, 進一步鞏固手臂波浪的動作要領(以肘帶臂,以臂帶腕)。
2、能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花的姿態(tài),培養(yǎng)良好體態(tài)。
3、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靈敏地作出反應,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蝴蝶找花》、數(shù)字牌、背景
活動過程:
一、基訓復習(團身吸腿、壓腿、踢腿、后彎腰)
二、導入:
學蝴蝶飛
1、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神奇的小火車》這個故事嗎?毛毛蟲上了火車,走下來的是——!
2、師:“對了,小蝴蝶走下火車一個人覺得好寂寞呀,她飛呀飛,飛過草地、飛過河邊……飛過了很多地方,她飛得可輕巧了,你們知道她是怎么飛的嗎?”
——幼兒嘗試模仿——教師邊做動作,邊強調(diào)動作要領。
3、幼兒原地學習蝴蝶飛。(學碎步——加手臂波浪)
4、幼兒在教師帶領下隨著歌曲內(nèi)容,在背景周圍學習蝴蝶飛,注意動作的變化。
三、蝴蝶變花
變一朵花:
1、過渡:“小蝴蝶飛呀飛,飛地有些累了,她想休息一下了——(幼兒半圓型坐下)。她回頭一看,在她飛過的地方,到處鮮花開放,可真美呀!她搖身一變自己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蝴蝶花。這朵蝴蝶花會是什么樣的呢?請你來想象,并模仿一下。”
2、幼兒個別模仿。
3、請其余幼兒將動作改得更美一些,學一學漂亮的動作。(點評:動作的到位。)
師:“小朋友的蝴蝶花是各種各樣的,這兩朵蝴蝶花上來給大家看看——,兩多蝴蝶花開得各有優(yōu)點,如果在稍微改一下會更漂亮的,誰來幫幫她們——。”
4、師總結(jié):我們的.頭、頸、肩膀、腰、臀部、手臂和腿,全身部位都動起來,我們的蝴蝶花才能開得豐富又奇特,F(xiàn)在,請小朋友再試一試,變一朵與眾不同的蝴蝶花。
5、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歌曲來變蝴蝶花好嗎?前奏——小蝴蝶在火車上休息;歌聲出來——小蝴蝶起飛;最后“鮮花開放”——小蝴蝶變成蝴蝶花。”
。ㄔ蛔兓āS意飛動變花。)
變一朵大花:
1、過渡:“小蝴蝶變的蝴蝶花真美,真香呀,又引來了一只小蝴蝶,她們商量決定變一朵大一點的蝴蝶花。怎么變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來試試看。”
2、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層次高低的或?qū)ΨQ的。
3、教師出示數(shù)字牌。“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蝴蝶變花的游戲,老師這里有數(shù)字1234,當我出示1時,表示一只蝴蝶變花;當我出示2時,表示兩只蝴蝶變花;當我……。在游戲之前,老師提醒一下:小蝴蝶們在找朋友的時候,不要擁擠,要安靜地找,不能用嘴巴,只能用動作找好嗎?”
4、幼兒在教師數(shù)字牌的變化中玩游戲。(教師有目的地點評,注意正面引導)。
四、結(jié)束活動:
師:“小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合作來變一朵最大的花好嗎?當音樂結(jié)束的時候,聽老師說——變,我們就集中起來,向后面的觀眾老師擺個漂亮的結(jié)束造型好嗎?”
師:“這個游戲玩得開心嗎?我們到教室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幼兒喜歡模仿。我們班幼兒非常喜歡小動物,在中班練習手膝著地爬時是模仿的小烏龜,活動中就充滿了趣味性。手腳著地屈膝爬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活動的難點。為區(qū)別手腳著地爬的動作,本次活動將調(diào)皮的小猴子作為模仿對象,老師和幼兒化身為猴子媽媽和猴子寶寶,以小猴和媽媽一起游戲玩耍為主線,展開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手腳著地屈膝爬行及跑、跳等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
2、探索爬的`不同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手腳著地爬和縱跳的動作基礎。
2、物質(zhì)準備:小猴子胸貼,紅黃藍綠彩色貼片,墊子,懸掛幼兒自制紙制桃子,音樂碟。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今天天氣真好,太陽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小猴和媽媽一起去做運動吧。(上肢,下肢,肩,腰、膝,腳部都要鍛煉到位,為下面的活動做好身體準備。)
(二)、探索不同的爬行方法1、自由探索多種爬行方法,看哪個寶寶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爬行方法。
2、請幾只小猴示范,引導幼兒比一比那種爬行方法最快。
3、請幾名手腳著地屈膝爬行的小猴再次示范,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爬的。
4、播放音樂,幼兒爬行訓練。
5、寶寶們本領可真大,累了吧,坐在墊子上休息一會兒吧。共同小結(jié)爬行動作要領,表揚爬行速度快,動作準確的小猴。
(三)、游戲:小猴摘桃
1、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2、師:孩子們,你們看前面是一片桃林,你們想不想去摘桃吃呀?(采用激趣法,引起幼兒摘桃的愿望。)
3、講解示范去摘桃的路線:寶寶們要一個跟一個出發(fā),爬過墊子,跑到桃林縱跳摘下桃子,再從墊子旁的小路跑步返回,把桃子放進筐子里,直到桃子摘完為止,摘得多的一組獲勝。
4、教師根據(jù)活動情況進行小結(jié),表揚鼓勵按要求游戲,爬行速度快,大膽摘掛在高處的桃子而摘得多的幼兒。
(四)、放松活動
1、分享勞動成果。
2、聽音樂,放松身體,互拍肩、背、胳膊、腰、腿,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忽略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xiàn),在下次活動中注意幼兒的發(fā)展能力,及面向全體又個別對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石頭在生活中的作用。
2、嘗試運用顏料進行裝飾,體驗在石頭上作畫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感受石頭畫的藝術(shù)美。
二、活動準備:
1、PPT。
2、石頭畫范例。
3、石頭若干、毛筆、記號筆、各種顏色的顏料,擦手小毛巾。
三、活動過程:
。ㄒ唬┮鹋d趣,交流討論。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請你聽一聽,猜一猜,里面會是什么。
師:你在哪里見過它?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師:小朋友說出石頭有那么多的用途,那石頭還可以做成什么呢?
。ǘ┏鍪菊n件,欣賞石頭畫。
師:原來呀石頭還可以做藝術(shù)品,在石頭上畫畫呢,看,你最喜歡哪塊石頭畫,為什么?
師:看了那么多石頭畫,你知道這些是怎么畫的`嗎?
。ㄈ┙處熓痉,講述要求。
1、教師示范石頭畫。
2、引導幼兒欣賞其他范例。
師:老師還畫了幾塊石頭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ㄋ模┯變翰僮,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們想試一試嗎?老師也給你們準備好了工具,一起動手來畫一塊自己的石頭畫吧!
。ㄎ澹┱故咀髌,講評。
師:你們的石頭畫真漂亮呀,誰愿意來介紹一下。
。┗顒友由欤蕾p藝術(shù)家作品。
師:謝謝你們創(chuàng)作了這么富有童趣的作品,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一些不一樣的石頭畫。
小結(jié):原來石頭畫也可以這樣創(chuàng)作,成為一件藝術(shù)品,孩子們,帶上屬于你們的藝術(shù)品回班級給同伴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進一步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zhuǎn)變過程,豐富知識經(jīng)驗。
2.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蝴蝶的轉(zhuǎn)變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fā)表現(xiàn)的欲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1. 進一步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zhuǎn)變過程,豐富知識經(jīng)驗。
2.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蝴蝶的轉(zhuǎn)變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fā)表現(xiàn)的欲望。
活動準備
1. 情景布置,制作蝴蝶,蜜蜂,毛毛蟲圖片各一只。
2. 毛毛蟲變蝴蝶的轉(zhuǎn)變圖示。
背景音樂和蝴蝶飛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蝴蝶
2. 出示蝴蝶教具擬人化地與幼兒打招呼
3. 向幼兒介紹蝴蝶的基本特
4. 出示教學圖片進一步理清毛毛蟲轉(zhuǎn)變蝴蝶的過程
5.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身體來表現(xiàn)蝴蝶的轉(zhuǎn)變過程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蝴蝶,然后出示蝴蝶教具擬人化地與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好!我叫蝴蝶美美,你們喜歡我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下來向幼兒介紹蝴蝶的基本特征,以提問方式引出故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利用教學圖片和教具表情地講述《蝴蝶美美和毛毛蟲丑丑》的故事,讓幼兒更形象的理解故事,再出示教學圖片進一步理清毛毛蟲轉(zhuǎn)變蝴蝶的過程,最后我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身體來表現(xiàn)蝴蝶的轉(zhuǎn)變過程。幼兒非常興奮,在變成蝴蝶時幼兒自由地唱起了《蝴蝶飛》的歌曲,我便領幼兒飛出教室,活動自然結(jié)束。
我認為這節(jié)課教學的流程很好,很自然。教具也很適當,幼兒表現(xiàn)很活躍,有興趣,但教材內(nèi)容稍微偏深了一點,適合中班上,如果在肢體表現(xiàn)蝴蝶轉(zhuǎn)變時候,多練習幾次,幼兒影印象就更深刻一點。總而言之,本次教學能夠達到了教學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7的加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的細心觀察能力。
2、通過操作,游戲幫助幼兒鞏固7的加法應用題。
3、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樂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難點:初步學會7的`加法運算
活動難點:創(chuàng)編、計算7的加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課件、若干種動物卡片,水果,圖形卡片,內(nèi)容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問答游戲?qū)?(復習6以內(nèi)的加法題)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2+3=?
。ㄅ氖,拍手,右手伸出2指,左手伸出3指)
幼兒:X老師,我告訴你,2+3=5!
。ㄅ氖郑氖,左手伸出2指,右手伸出3指,說出得數(shù))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4+2=?
幼兒:X老師,我告訴你,4+2=6!
(整體回答后可以詢問個別幼兒)
二、學習7的加法應用題(展示課件)
1、池塘里原來有6條魚,又來了1條魚,一共有幾條魚?(6+1=7)
老師:小朋友,請看誰來了?。
播放小魚音樂,并且同時播放課件。
故事引入。講解小魚原來有6條,又來了1條,現(xiàn)在池塘里一共有幾條?
幼兒:7條。
老師: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
幼兒:6+1=7
2、蝴蝶飛入花叢中,先飛來4只蝴蝶,又飛來3只蝴蝶,一共飛來了幾只蝴蝶?(4+3=7)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那兒有幾只蝴蝶呀?
幼兒:4只蝴蝶。
老師:是呀,有4只蝴蝶。那小朋友們看看遠處又飛來了幾只蝴蝶呀?
幼兒:3只蝴蝶。
老師:小朋友們想一想,花叢中先飛來4只蝴蝶,又飛來3只蝴蝶,一共飛來了幾只蝴蝶?
幼兒:7只。
老師:怎么算出來的呀?
幼兒:4+3=7
3、小雞在啄蟲子,第一次有5只小雞,第二次又來了2只小雞,一共有幾只小雞?
(老師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應用題)5+2=7
4、一棵蘋果樹上結(jié)出了很多很多的蘋果,先長出來了3個蘋果,又長出來了4個蘋果,一共長出來了幾個蘋果?
。ɡ蠋焼枺∨笥汛穑3+4=7
老師板書所有是7的加法算式1+6(6+1)2+5(5+2)3+4(3+4)
三、幼兒操作練習,老師巡回觀察并指導
1、幼兒分組創(chuàng)編得數(shù)是7的加法應用題。
第一組動物卡片(一邊學習口述創(chuàng)編應用題,一邊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卡片)
第二組水果卡片(同上方法)
第三組圖形卡片(同上方法)
2、請個別幼兒口述創(chuàng)編的7的加法應用題
四、結(jié)束部分
1、本課內(nèi)容
2、對操作積極,認真的幼兒表揚鼓勵,
3、聽音樂收拾學具,有序放到指定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9-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9-30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30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