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猜測、實驗、記錄中感知沉與浮。
2.在活動中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體會到水的科學知識。
4.思考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1. 在整理箱中提前裝好水。
2. 石頭、磁鐵、乒乓球、積木等若干。
3. 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
(1)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材料的特征。
(2)設(shè)計游泳比賽的情景,請幼兒猜想、預測材料“跳人”水中的現(xiàn)象!斑@么多的東西,要進行一個游泳比賽,它們跳到水里會怎樣呢?”
2.簡單操作,并記錄。引導幼兒初步建立猜測、假設(shè)的概念。
(1)教師記錄自己的假設(shè),并詳細說明怎樣使用記錄表。
(2)引導幼兒自己猜想、假設(shè)并記錄。提示幼兒:“這些東西跳到水里會是什么樣
的呢?我們來猜一猜。不要講出來,先用筆把我們猜到的畫下來!(老師指導幼兒記錄的方法。)
3. 實驗操作。
(1)通過實踐操作,引導幼兒體驗“浮”與“沉”的概念。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驗證一下是否和我們的猜測一樣。
例如:把一個積木和石頭分別投到水里,請幼兒觀察積木在水里是怎樣的!拔覀冇靡粋詞來說一一“浮”,表示積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石頭是“沉”的,表示石頭在水底下。
(2)鼓勵幼兒用圖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實驗結(jié)果。
提示:將結(jié)果畫下來,必須根據(jù)自己看到的情況來畫。
(3)幼兒自由操作,并記錄結(jié)果。
先記好的幼兒將記錄的結(jié)果與自己的預測進行比較,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對物體沉浮現(xiàn)象的認識。
4.交流實驗記錄結(jié)果(鼓勵幼兒將自己的觀察記錄結(jié)果與他人分享與交流)。
請幼兒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記錄。每一個符號表示什么。假設(shè)與實驗是否一樣。
5. 教師小結(jié)。
(1)引導幼兒將猜測、假設(shè)與實驗結(jié)果對照,強調(diào)記錄的真實性。
(2)與幼兒回憶活動中自己的操作與記錄。
6.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究的興趣,提出延伸問題。
請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幼兒把家里的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還是浮的?試試看,并嘗試自己做記錄,帶來與老師、小朋友們分享。
設(shè)計評析:
由于小班幼兒的思維仍然處于直覺行動階段,所以他們常常停留于游戲的表面,而忽略了實驗內(nèi)在的`教育價值。本設(shè)計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的引導給了幼兒積極、大膽參與和猜想、假設(shè)的空間。
小班幼兒記錄的意識還未建立,記錄能力相對較弱。設(shè)計中提供的記錄表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支架。
鼓勵學生尊重與傾聽他人的觀點,幫助他們學會互相學習。
記錄表:(給幼兒使用時可放大)
編輯評析:
科學活動讓幼兒直接參與是很重要的,讓幼兒在直接參與中體會是目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比較缺乏的。這個活動注意了這一問題。同時在科學活動中,注意幼兒的表征,注意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見到的現(xiàn)象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從兩方面來看,這一個活動是好的科學教育活動。
但是這個活動有一些方面還值得進一步考慮:
這樣的活動一定要小組進行,讓幼兒單獨自己實驗、單獨填記錄表不是太合適。尤其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在小組里的表達、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先集中表征他們的發(fā)現(xiàn)可能會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
這一科學活動雖然強調(diào)了幼兒用語言與別人交流,但在具體活動中對語言的強調(diào)并沒有放在首位,而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語言交流發(fā)現(xiàn)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孩子們在實驗前的猜想,也最好是先用語言表達。
小百科: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發(fā)展幼兒對花朵色彩、數(shù)量的感知。
2.幼兒能嘗試簡單的分類。
3.體驗快樂的情緒。
教學準備:
紅、黃、綠紙花若干;紅、黃、綠圓點即時貼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條;音樂磁帶《郊游》;紙杯制成花狀,花心分別為紅、黃、綠。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師:今天我們要去萬花園玩玩。瞧,我們必須先過小橋,再跨過小河,才能進入萬花園。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幼兒隨著《郊游》的音樂出發(fā)去萬花園。
(這個環(huán)節(jié)增強了活動的情景性,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撿花
1.走進“萬花園”
師:地上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們快來撿花朵吧!
幼兒分散撿花朵,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美麗的花朵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活動氣氛很活躍。)
2.感知1和許多師:瞧,我也撿了幾朵花。你們來幫我數(shù)一數(shù)吧!
幼兒數(shù)不清,能力強的幼兒就說:“老師撿了許多花!弊層變罕容^1和許多。
3.請幼兒把花朵貼在自己的.衣服上(讓幼兒貼花朵,一是練習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群,二是為在下面活動中幼兒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花朵的數(shù)量奠定基礎(chǔ)。)師:瞧,你們都變成花寶寶啦!
老師提問幼兒:你開了幾朵花?有哪些顏色的花?
(鞏固幼兒對數(shù)量和顏色的認識。如果有超過4個以上的,可以讓幼兒用“許多”來表示。)
三、送花兒回家
1.師:現(xiàn)在花朵該回家啦,我們把她們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顏色的籃子?紅花應(yīng)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綠花應(yīng)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
2.幼兒把花朵送到相應(yīng)顏色的籃子里。如果老師發(fā)現(xiàn)有送錯的花朵,請幼兒自己糾正。
(幼兒第一次嘗試按顏色分類。個別幼兒有分錯的現(xiàn)象,老師加以引導。)
四、找朋友1.引導幼兒按照紙杯花心顏色去粘貼相同顏色的花瓣。
師:瞧,那里還有些白色的紙杯花,他們的花心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請小朋友們根據(jù)花心的顏色去粘貼和它相應(yīng)的花瓣。
引導幼兒可以用紅、黃、綠圓點做花瓣,并強調(diào)一片花瓣貼一個圓點。
幼兒每人拿一只紙杯花,找相應(yīng)的圓點來裝飾。
(讓幼兒用粘貼的方法,滲透一一對應(yīng)的概念,這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并讓幼兒第二次進行顏色配對練習。)
五、回家,活動結(jié)束師:今天我們來到萬花園,做了好多事情,你們真能干!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小花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干凈與臟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游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么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臟椅子變成干凈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chǔ)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師示范并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后抹椅腿”。抹好后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后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只手真能干,能叫臟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干凈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只手,也讓它們變能干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里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后將抹布丟進水盆里以后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回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后,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游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感受故事中蜜蜜樂于分享的快樂。
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說短語“X色的氣球像XX”。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蜜蜜分氣球》故事音頻及圖片。
材料準備:紅、黃、綠、藍、紫氣球各一個。
活動過程
出示材料“氣球”,引出活動主題。
老師手上拿著什么東西?(氣球)
一共幾個氣球?分別是什么顏色?
小貓蜜蜜有5個顏色不一樣的氣球,她會和誰一起玩氣球呢?我們一起去故事《兔一一分氣球》中尋找答案吧。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蜜蜜分氣球》,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嘗試學說短語“X色的氣球像XX”。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一段。
蜜蜜媽媽送給小貓蜜蜜什么禮物?
這些氣球分別是什么顏色?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二段。
小貓蜜蜜將紅色的氣球送給了誰?紅色的氣球像什么?(紅色的氣球像太陽)
蜜蜜將黃色的氣球送給了誰?黃色的氣球像什么?(黃色的氣球像鴨梨)
蜜蜜將綠色的氣球送給了誰?綠色的氣球像什么?(綠色的氣球像西瓜)
蜜蜜將紫色的氣球送給了誰?
紫色的氣球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
蜜蜜又將什么顏色的'氣球送給了壯壯?藍色的氣球像什么?(藍色的氣球像天空)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三段。
美美老師為什么要把一束吹好的氣球送給小貓?
小結(jié):因為小貓蜜蜜把自己的氣球分給了小伙伴,美美老師夸蜜蜜是個好孩子。
播放故事視頻《蜜蜜分氣球》,引導幼兒復習短語“X色的氣球像XX”并評價故事中的蜜蜜。
紅色的氣球像什么?黃色的氣球像什么?
綠色的氣球像什么?藍色的氣球像什么?
你喜歡小貓蜜蜜嗎?為什么?
如果你有好玩的玩具或食物,你會和誰分享?
小結(jié):我們都喜歡小貓蜜蜜,因為小貓蜜蜜懂得分享,我們也要像小貓蜜蜜學習,樂于分享。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幼兒看見不同顏色的物品,鼓勵幼兒說“X色的XX像XX”。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1、學習辨認詩歌結(jié)構(gòu)圖上的各種標記,感知小雞、小鴨、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初步嘗試自主學習。
2、學習詩歌,感受詩歌天真活潑的情趣,體驗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準備:
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繪制的教學結(jié)構(gòu)圖一張(附后),歌曲《乖孩子》。
過程:
1、觀察詩歌結(jié)構(gòu)圖,產(chǎn)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許多新朋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有誰。(出示詩歌結(jié)構(gòu)圖,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圖上的小動物形象。)
幼:有小兔子和大兔子。
師:哦,是小兔子和兔媽媽。
幼:我看見小雞,還有雞媽媽。
師:小雞跟著雞媽媽,是怎么來的呀?
幼:(一邊在座位上用手握成小雞嘴巴的樣子,一邊做動作并回答)嘰嘰嘰,嘰嘰嘰。
幼:還有小袋鼠和袋鼠媽媽。
幼:小鴨子和鴨媽媽。
師:你們看得真仔細,看到了小雞、雞媽媽,小鴨、鴨媽媽,小兔子、兔媽媽,小袋鼠、袋鼠媽媽。
師:這么多小動物來和我們做朋友,真高興。我們一起向好朋友打個招呼,歡迎它們來做客!
眾幼:你好!小雞你好!小袋鼠你好!歡迎你們的到來!
。ńY(jié)構(gòu)圖能幫助幼兒直觀地感知詩歌中的動物形象,為初步嘗試自主學習詩歌奠定認知上和感情上的基礎(chǔ)。)
2、熟悉并區(qū)分詩歌結(jié)構(gòu)圖中各符號的特征,自主學習詩歌。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及其身后的符號,初步了解詩歌內(nèi)容。
師:老師在小動物身后還畫了一些符號。這些符號像什么?猜一猜,這些小動物到底在干什么呀?
師:小雞和雞媽媽身后有什么標記?這個標記像什么?
幼:像小箭頭。
幼:有點像小雞走路的小腳印。
幼:說明小雞是這么走路的。(幼兒手指小標記指向。)
師:你們講得真好。這個有點像小雞腳印的.小標記就是告訴我們小雞是怎么走的:小雞,跟著媽媽,走!走!走!
。◣熡滓黄疬吥顑焊柽呌煤唵蔚纳眢w動作表演這句詩歌。)
。ɡ媒Y(jié)構(gòu)圖將詩歌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形象化、直觀化,有利于幼兒主動猜測、合理想象,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詩歌的主動性。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調(diào)動幼兒各種感官多通道參與,感知、理解結(jié)構(gòu)圖的含義,朗誦、記憶詩歌內(nèi)容,為后面感知和記憶重復樣式的詩歌句型做好鋪墊。)
(2)鼓勵幼兒繼續(xù)觀察詩歌結(jié)構(gòu)圖,猜測詩歌的第二段、第三段的內(nèi)容,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師:小鴨和鴨媽媽的身后有什么標記?這個標記像什么?猜一猜,小鴨子和媽媽在干什么?
幼:小鴨子在游泳。
師:你是怎么知道小鴨子在游泳的?
幼:有水,在河里。
幼:有水,小鴨子,游!游!游!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非常好!靶▲,跟著媽媽,游!游!游!”
。◣熡灼鹆⒛7馒唻寢寧▲喿尤ズ永镉斡,邊游邊念這句詩歌。)
師:小兔子和兔媽媽的身后有什么標記?
幼:有個箭頭。
師:對。那這個箭頭表示什么意思呢?猜猜,小兔子和兔媽媽在干什么?
幼:小兔子是往上跳的。
幼:小兔子往上跳,跳,跳。(一邊說,一邊在座位旁跳了起來。)
師:你們真聰明。小箭頭朝上是告訴我們小兔子是跳著走路的。這是一句小兔子的詩歌,誰來連起來看著圖念一念?
幼:小兔子,跟著媽媽,跳!跳!跳!
。ń處煿膭钣變阂贿吥钸@句詩歌一邊跳到教師周圍。)
(教師嘗試讓幼兒自主學習詩歌。借助結(jié)構(gòu)圖的幫助,幼兒從第一句詩歌的內(nèi)容與句型中獲得初步的經(jīng)驗,并將剛剛習得的經(jīng)驗遷移運用于第二、第三句詩歌的學習,降低了學習詩歌的難度。)
3、學習詩歌第四句,體驗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1)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詩歌結(jié)構(gòu)圖,分辨其他小動物的媽媽和袋鼠媽媽有什么不同。
師:你們仔細看一看,小袋鼠在哪里呢?
幼:媽媽抱著呢。
師:小雞、小鴨、小兔子都是跟著媽媽自己走的,小袋鼠是怎么樣的?
幼:它要媽媽抱,真難為情!
幼:小袋鼠是大懶蟲。
。ㄟ@時幼兒都哈哈大笑起來,嘲笑小袋鼠。)
師:瞧,小袋鼠被你們這么一笑,臉色都變了。變得怎么樣了?
幼:它難為情了,臉都紅了。
師:真的,小袋鼠的臉變紅了。小袋鼠聽見大家笑話它,會怎么想?
幼:它會不開心的。
幼:難為情,臉就紅了。
幼:害羞了,下次不要媽媽抱了。
師:小袋鼠聽了小朋友的話,害羞了。請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些身體動作來表示?
(2)鼓勵幼兒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示“羞”。
。3)小結(jié)幼兒的回答,并和幼兒一起帶著害羞的表情朗誦這句詩歌,注意糾正幼兒“羞”的發(fā)音。
。ㄐ“嘤變阂灿凶约旱氖欠怯^念,能簡單判斷生活中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好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觀察圖片,感知小袋鼠的行為,自然而然地對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抱的行為產(chǎn)生了初步的羞愧感。而教師則順勢達到了教育幼兒“長大后要自己獨立行走”的目的。關(guān)于害羞動作的想象和夸張的表演,讓幼兒對“羞”獲得了深刻的體驗。)
4、完整欣賞并學習朗誦詩歌。
。1)師:剛才我們一起念的詩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誰最羞”。請你們看著圖,仔細聽老師念一遍。
。2)師:詩歌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詩歌內(nèi)容,熟悉并理解詩歌內(nèi)容。)
。3)師幼一起邊做簡單的身體動作邊念詩歌。
(4)教師念小動物的名稱,幼兒接念后半段,同時做相應(yīng)的動作。
5、小結(jié):鼓勵幼兒自己獨立行走,不要大人抱。
師:小袋鼠不肯自己走,要媽媽抱。羞羞羞!請你們勸勸小袋鼠,幫助小袋鼠改正缺點。你想對小袋鼠說什么話呢?
幼:小袋鼠,你不要讓媽媽抱。
幼:小袋鼠,從媽媽的大口袋里出來吧。
幼:小袋鼠,出來和我們一起玩。
師:小雞、小鴨、小兔子,它們會自己走,自己游,自己跳,真能干。小袋鼠聽了我們的話,也要自己走路,不要媽媽抱了。真棒!我們一起為小袋鼠鼓鼓掌,大聲地對它說:“小袋鼠,你真棒,我們喜歡你!”
師:小袋鼠不要媽媽抱了,那我們上幼兒園和回家時應(yīng)該怎么樣呢?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替換詩歌中小雞、小鴨、小兔子、小袋鼠等形象,進行詩歌仿編。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爸爸媽媽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保苷_的感知數(shù)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玻馨察o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矗龑в變簩(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
㈠ 游戲捕魚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浚ㄐ『樱┳屛覀円黄饋磲烎~吧!
⒉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yīng)的籃子里。
⒊集體送魚。
、嬲J識數(shù)字7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xiàn)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shù)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步處煟簲(shù)字7象什么?數(shù)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缬螒蜇堊嚼鲜螈苯處煟郝,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⒉幼兒操作㈣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孩子們對7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能正確表述7所表示的物體。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姆怕Z速,幼兒操作時減少量,用三個數(shù)字,這樣能縮短幼兒操作時間,讓幼兒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多說一說,平衡語言表述能力與觀察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
《小老鼠的魔術(shù)棒》以簡單有趣的情節(jié),極富魔幻色彩的構(gòu)思,深深吸引著小班幼兒。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學習需要,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設(shè)置了步步深入的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幫助幼兒達到活動目標。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借助魔術(shù)棒引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課件和游戲引導幼兒積極學習短句。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分段演示課件的方法,引導幼兒理小老鼠幫助同伴解決困難這一內(nèi)容,同時讓幼兒遷移運用前一環(huán)節(jié)所學的“魔語”進行表述。在第四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情感教育與故事情境相結(jié)合,既梳理了故事情節(jié),又讓幼兒體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目標:
1.感受故事中“魔術(shù)棒”的神奇,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2.學習短句“XX,XX,長長長!薄癤X,XX,縮縮縮!辈l(fā)準“長”和“縮”的音。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看過魔術(shù)表演,并對“魔力”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準備:(1)小花、小熊在魔術(shù)棒指揮下變大變小的課件及故事課件。(2)由廢舊收音機天線或熒光棒中的發(fā)光燈管等制作而成的“魔術(shù)棒”。
過程:
一、以小老鼠的魔術(shù)棒引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你們好,!我是小老鼠奇奇。我有一根神奇的魔術(shù)棒,它有什么神奇的本領(lǐng)呢?請你們猜猜看。
幼:可以拿來玩/拿來變魔術(shù)/拿來變玩具/拿來變好吃的東西……
二、結(jié)合小花、小熊在魔術(shù)棒指揮下變大變小的課件,引導幼兒感受魔術(shù)棒的神奇,學習短句:“×,××,長長長。”“××,××,縮縮縮!
師:小老鼠的魔術(shù)棒到底有什么本領(lǐng)?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課件。)
師:小老鼠用魔術(shù)棒讓小花和小熊怎么變的?
幼:把花變大變小/把花變高變矮/把小熊變大變小/把小熊變高變矮。
師:猜猜看,小老鼠讓小花、小熊變大時會說什么呢?
幼:變變變/大大大/高高高/變大變大……
師:小老鼠讓小花、小熊變小時會說什么呢?
幼:變變變/變小變小/小小小/矮矮矮……
師:你們說得都很棒!小老鼠在讓小花、小熊變大變小時說了一句魔語。你們想知道它是怎么說的嗎?
幼:想。
師:小花、小熊在變大時和小朋友一樣都是慢慢地在成長,所以小老鼠用了一個好聽的詞“長長長”。(引導幼兒學習“XX,XX,長長長”的句式,并注意“長”的發(fā)音。)
師:小老鼠在讓小花、小熊變小時也用了一個好聽的詞“縮縮縮”來表示,我們一起來學學。(引導幼兒學習“XX,XX,縮縮縮”的句式,并注意“縮”的.發(fā)音。)
師:誰能幫助小老鼠來說說這兩句魔語?
幼:小花,小花,長長長/小花,小花,縮縮縮/小熊,小熊,長長長/小熊,小熊,縮縮縮。
師:你們想不想也當個魔術(shù)師,讓小花、小熊來變一變?
幼:想。
師:你們要記住一會兒在變的時候要加上魔語,而且要說得準確、響亮。
(幼兒結(jié)合課件學習“XX,XX,長長長”“XX,XX,縮縮縮”的句式。)
三、分段演示故事課件,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1.感知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師:瞧,小老鼠帶著這根神奇的魔術(shù)棒出門了!它在路上會遇到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故事課件一的前半段。)
師:小老鼠帶著魔術(shù)棒來到樹下發(fā)生了什么事?它會怎么辦?
幼:帽子被風吹到樹上了。
師:小老鼠會用什么辦法拿到帽子呢?請你們也幫小老鼠想想辦法。
幼:小老鼠爬到樹上去拿/請大象來幫忙/用梯子爬到樹上拿……
師:你們別忘了小老鼠手上有一根什么呀?
幼:魔術(shù)棒。
師:那它會用魔術(shù)棒怎么做呢?
幼:它會用魔術(shù)棒把帽子變下來/它會把魔術(shù)棒變長,把帽子拿下來/它會把自己變大拿帽子/它會把樹變小……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老鼠是用什么辦法拿到帽子的。
(播放故事課件一的后半段。)
師:小老鼠是用什么辦法拿到帽子的?
幼:把樹變小拿到帽子。
師:小老鼠用魔術(shù)棒時對大樹說了什么魔語?
幼:小樹,小樹,小小小。
師:誰能用剛才學過的魔語來說一說?
幼:大樹,大樹,縮縮縮。
師:小老鼠拿到帽子后又做了什么?
幼:用魔術(shù)棒把樹變大。
師:是怎么說的?
幼:大樹,大樹,長長長。
師:小老鼠收起了帽子,帶著魔術(shù)棒繼續(xù)往前走。
2.感知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
(播放故事課件二的前半段。)
師:小老鼠帶著魔術(shù)棒來到草地上,看見小雞、小狗在玩。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下雨了。
師:哦,雨下得可真大呀!小雞、小狗沒地方避雨,心里可著急了。小老鼠看到蘑菇后說“我有辦法了”。你們猜猜小老鼠想到了什么辦法?
幼:用魔術(shù)棒把蘑菇變大。
師:那它把蘑菇變大時怎么說?
幼(眾):蘑菇,蘑菇,長長長。
師:說得真好!
(播放故事課件二的后半段。)
師:太陽出來了,小雞、小狗又出來玩了。小老鼠是怎么讓蘑菇變小的?
幼(眾):蘑菇,蘑菇,縮縮縮。
四、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完整欣賞故事,能較清楚地說出魔術(shù)棒前后兩次的用途。
師:老師把剛才發(fā)生的事編成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
(教師有感情地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師:第一次,小老鼠用魔術(shù)棒幫助了誰?是怎么幫助的?
幼:第一次,它幫助自己把樹變小拿到帽子。
幼:后來它又把樹變大。
師:第二次,它用魔術(shù)棒幫助了誰?是怎么幫助的?
幼:第二次,它幫助小雞和小狗,把蘑菇變成雨傘避雨。
幼:雨停了,小老鼠又把蘑菇變小。
2.結(jié)合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故事,理解、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我們再一起來聽聽吧。
(教師結(jié)合課件邊演示邊講述,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故事?
幼:小老鼠的魔術(shù)棒會變魔術(shù)。
幼:我喜歡小老鼠,它會用魔術(shù)棒拿帽子/會幫助小雞、小狗避雨……
師:原來小老鼠不僅用魔術(shù)棒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小雞、小狗,大家都很開心。
五、結(jié)束活動
師:小老鼠在幫助了小雞、小狗后繼續(xù)往前走,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小老鼠還會用魔術(shù)棒幫助誰呢?請你們回去想一想,然后接著往下編。
附:小老鼠的魔術(shù)棒
小老鼠奇奇有一根神奇的魔術(shù)棒。一天,奇奇帶著這根魔術(shù)棒出門了。走著,走著,來到了一棵大樹下!昂艉艉簟保魂嚧箫L吹來,把奇奇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奇奇真著急,它東瞧瞧,西望望,“怎樣才能拿到自己的帽子呢?”突然,奇奇想起了神奇的魔術(shù)棒,就用它指著大樹說:“大樹,大樹,縮縮縮!贝髽漶R上就變小了。奇奇拿到了自己的帽子,心里真高興。然后。它用魔術(shù)棒指著大樹說:“大樹,大樹,長長長!贝髽溆肿兓氐皆瓉淼臉幼恿。
小老鼠奇奇帶著魔術(shù)棒繼續(xù)往前走。
走著,走著,它來到了草地上,看見小雞、小狗正在草地上玩。突然,“嘩啦啦……”天下起了大雨。雨下得可真大呀,小雞、小狗沒地方避雨,心里可著急了。奇奇趕緊對小雞、小狗說:“別著急,我來幫助你們!闭f完,它用魔術(shù)棒指著一棵蘑菇說:“蘑菇,蘑菇,長長長!眴!蘑菇真的長大了,像一把大傘。小雞、小狗高興極了,趕緊躲到蘑菇傘下避雨,并對奇奇說:“謝謝你,奇奇!逼嫫嬲f:“不用謝!
不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奇奇又用魔術(shù)棒指著蘑菇說:“蘑菇,蘑菇,縮縮縮!蹦⒐接挚s回到原來的樣子了。接著,小雞、小狗和小老鼠一起在草地上開心地玩起了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增強身體的靈活性,練習四散追逐跑。關(guān)注幼兒情緒,和孩子建立親密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場地
活動重點
跑的方法
1.寶寶不推不擠
2.在老師身邊游戲
設(shè)計意圖
以游戲的方式吸引幼兒的興趣。引出今天的'主題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愿望,學習兒歌。
活動反思
今天孩子第一天來到了幼兒園,老師給與幼兒比較寬松的氛圍,從孩子的情緒上給與關(guān)注。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很多的親密接觸,抱一抱。親一親,感受和老師的親密的關(guān)系,通過和孩子們一起交流談話,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自己長大了很感興趣,于是我們通過兒歌再次感受自己長大了,給孩子提己長大了都干什莫事情,從早晨自來園,自己疊衣服開始做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主題
(1)激發(fā)孩子增加對爸爸關(guān)愛的意識
。2)盡可能讓幼兒體會父愛的情感,讓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應(yīng)該多多關(guān)心爸爸,并能用相應(yīng)的語言把關(guān)愛表達出來。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父親節(jié)的由來:
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案赣H節(jié)”的倡議,并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jié)”。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jié)”正式定為國民的節(jié)日。
日本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個慣例是爸爸在外工作,媽媽在家料理家務(wù),教育孩子。經(jīng)常是爸爸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還未醒;晚上回到家時,孩子早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親蒙頭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很有限,因而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比較輕,爸爸與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淡薄。針對這種情況,日本的幼兒園在“父親節(jié)”到來之前,會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自制小禮物贈送給父親;選擇“父親節(jié)”那天與父親共同玩的游游戲;學唱“父親節(jié)”的歌曲。
。2)“父親節(jié)”上午,幼兒園請父親們來園參加半日活活動。
活動過程
、俑赣H觀看幼兒入園;
、谌珗@集中幼兒與父親共同游戲(以分組游游戲為主);
③全體人員游游戲,如父親與教師、父親與幼兒拔河,猜拳,小制作等;
④父親代表1~2人作自我介紹;
、萦變撼案赣H節(jié)”的歌曲;
、抻變合蚋赣H贈送小禮物。下午幼兒離園后,父親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演講會或懇談會。
活動延伸
將活動過拍攝下來,然后將相關(guān)的攝影文件都發(fā)給家長,讓家長好好珍藏與孩子玩耍的記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本班有的幼兒不愛護幼兒園的花草、樹木,去摘花、踏草等。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圖片的認識、講述,讓幼兒了解花園的花是大家的花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愛惜公物的好習慣。
3、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養(yǎng)成愛惜公物的好習慣。
難點:讓幼兒養(yǎng)成愛惜公物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花若干朵。2、幼兒用書。
3、兩張教師示范畫:一張是畫滿花朵的花園,一張是光禿禿的花園。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兩張示范畫,引導幼兒講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老師提問:“哪張畫好看?為什么?
2、使用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后回答:
。1)小兔把什么顏色的花摘走了?
。2)黃花被誰摘走了?剩下什么顏色的花?
。3)最后的藍花被誰摘走了?
。4)花園里光禿禿的,什么花刀沒有地,還好看嗎?
(5)小兔、小猴和小熊后來是怎么做的?
。6)小兔、小猴和小熊摘花的行為對嗎?為什么?
3、老師將操作材料分發(fā)給幼兒,讓幼兒貼在花園圖上。
老師:“來,我們一起幫著小兔、小猴和小熊種花吧!”
4、老師小結(jié):“花園里的花是大家的花,有了這些花,花園才漂亮,讓我們一起來愛花吧!”
教學反思
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幫助小動物們種花,小朋友們特別的高興,讓孩子愛花朵 。
活動過后我們可以讓幼兒到幼兒園的花園去看一看,讓幼兒畫一畫這些美麗的花朵。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小班幼兒園教案12-09
幼兒園小班教案05-11
幼兒園小班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小班經(jīng)典的教案01-28
小班幼兒園教案03-01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9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