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圖片了解小動物煮湯的過程。
2.嘗試仿編句子“放**進去,一定很好喝”
3.通過故事情節(jié),體會合作與分享的樂趣。
重點難點
了解句式并嘗試說出完整句式“放***進去,一定很好喝”
活動準備
PPT、相關(guān)圖片、GIF 動圖、黑板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模仿游戲?qū),激活關(guān)于動物習性的已有經(jīng)驗,產(chǎn)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T:今天上午天氣可真好呀,森林里舉行了一場唱歌比賽,聽到這個消息,很多小動物都趕來參加。第一個上場的是小貓,小貓怎么唱歌呢?第二個上場的是小老鼠, 小老鼠是怎么唱歌的呢?最后上場的是小白兔,小白兔會唱歌嗎?小白兔可能不怎么擅長唱歌,但是它會跳跳跳!
二、基礎(chǔ)部分
(一)教師分段講故事,幼兒根據(jù)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出示封面,引導幼兒觀察并模仿動物喝湯的動作。
T:今天辜媽媽把這群客人也請到了我們的教室里,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比賽完后在干什么?她們在喝湯呀!好喝的湯是在哪里煮出來的呢?對啦在鍋里,鍋要放在什么上面才能煮呢?
T: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動物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第一段:小豬好餓拿著鏟子去挖蘿卜
第二段:小貓:放一條魚進去,一定很好喝。第三段:小雞:放兩顆白菜進去一定很好喝。
第四段:小兔:放三個蘑菇進去一定很好喝。第五段:小鴨:放四條小蝦進去一定很好喝。
第六段:小豬:誰放了那么多好吃的,那我也把蘿卜放進去。第七段:咕嚕咕嚕湯好啦,真好喝。
小結(jié):原來比賽完后小動物們都餓了,之后喝了一碗好喝的湯。
。ǘ┦崂砉适虑楣(jié),進一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幫助幼兒梳理故事情節(jié),貼圖片幫助幼兒加深印象
T:哇,這么大一鍋湯,真香,鍋里有什么呢?煮湯除了放食物還要放什么呢?這么好喝的湯是誰煮出來的呢?
T:那我們再來看一看這鍋好喝的`湯是誰煮出來的吧。
第二個小貓:放一條魚進去,一定很好喝。 第三個小雞:放兩顆白菜進去,一定很好喝。第四個小兔:放三個蘑菇進去,一定很好喝。第五個小鴨:放四條小蝦進去,一定很好喝。
第六個小豬:誰放了那么多好吃的,那我也把蘿卜放進去。第七:咕嚕咕嚕湯好啦,真好喝。
教師小結(jié):原來這么好喝的湯是大家一起煮出來的呀,你們在家看到過家人煮湯嗎?煮了些什么在湯里呢?
三、仿編
1.教師利用情景“熬湯”引導幼兒進行仿編(放**進去,一定很好喝)
T:看我?guī)砹耸裁?(鍋的圖片)今天辜媽媽也要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煮一鍋好喝的湯,你們想放什么進去,把湯變得很好喝?我想放草莓進去,一定很好喝,請用完整的話回答我,放**進去,一定很好喝,說完整的小朋友才能把食物放進我的鍋里哦!
2.邀請所有幼兒“煮一鍋好喝的湯”。
T:剛才只有幾位寶貝來和辜媽媽一起煮湯了,你們想要和我一起來煮湯嗎?那好聽我說清楚要求,請到大家我們再動,所有人離開位置和我一起圍成圓圈把我們的鍋搭起來,搭好鍋后原地站好不動,看演的最像,我:我們一起來煮一鍋好喝的湯吧,你們用完整的話回答我:我要放**進去,一定很好喝。咕嚕咕嚕,我們的湯煮好啦,現(xiàn)在請寶貝們悄悄的在現(xiàn)場找一位老師媽媽,悄悄的告訴她,你放了什么進去,一定很好喝,說完過后回座位休息一下。
總結(jié):我們在煮湯的時候小朋友們用來完整的話告訴我,想要煮什么進去讓湯變得很好喝,真棒。
四、完整欣賞故事
1.幼兒與教師以情景的方式,小聲且完整的講述故事。
T:現(xiàn)在我們再一起來完整的欣賞和講述好喝的湯的故事,會的小朋友可以坐在座位上小聲的和辜媽媽一起來講述。
五、結(jié)束
我們的湯煮好啦,現(xiàn)在請所有小朋友到辜媽媽這里排隊,我們一起教師給你的好朋友講一講,你放了什么到鍋里煮了一鍋好喝的湯,和我們的客人老師們說再見吧。
活動總結(jié)
小班的幼兒對于陌生的環(huán)境有些不適應不敢表達,但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能夠大膽的 表現(xiàn)自己,并嘗試用句式完整的講述,達到了句式累積的潛意目標,通過引導幼兒能使用 替換物品關(guān)鍵詞的方式,創(chuàng)編完整的句式,而教師在計較活動中也要時刻關(guān)注幼兒,把握
幼兒關(guān)注點與興趣,才能更好的開展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對幼兒來說,幼兒的語言游戲是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我設(shè)計語言游戲《買水果》就是為了讓幼兒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認識了解一些常見的水果。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體驗生活和樂趣。在設(shè)計這個活動時,我把整個活動放在一個幼兒感興趣的,比較熟悉的特定環(huán)境中來進行,幼兒參與性強,學習的積極性高,希望能夠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說禮貌用語“請問……”“謝謝你”,知道遇到困難時求助他人。
2.嘗試用完整、清晰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
3.積極參加角色扮演游戲,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說禮貌用語“請問……”“謝謝你”,知道遇到困難時求助他人
活動難點:
嘗試用完整、清晰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玩具;小籃子;已認識各種各樣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簡單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手垮籃子,扮演媽媽。
師:媽媽要去買水果了,小乖乖們想吃什么水果呀?
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
師:小乖乖們想吃的水果這么多呀,媽媽都記不住了,那你們愿意和媽媽一起去買水果嗎?(幼:愿意)
二、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騎著小車上路。
師:走。我們開火車出發(fā)嘍。
2.配班老師扮演鴨媽媽,教師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向鴨媽媽問路,并感謝她的幫助。
師:糟糕,我們不認識去水果店的路呀!怎么辦呢?
幼:可以找警察幫忙,可以問人
師:現(xiàn)在有誰可以幫助我們呢?
幼:鴨媽媽
師:鴨媽媽在前面我們一起去請問她水果店往哪兒走!
師幼共同:鴨媽媽,你好!請問水果店往哪里走?(引導幼兒一起問)
鴨媽媽:你們跟著紅標志走就能找到了。
師幼:鴨媽媽,謝謝你!
3. 配班老師扮演狗媽媽,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向小狗求助。
師:紅標記沒有了怎么辦呢?
幼:可以問問狗媽媽 。
師幼:狗媽媽,請問水果店往哪里走?
狗媽媽:你們跟著黃標志走就能找到了。
師幼:狗媽媽,謝謝你!
三、買水果。
師:水果店到啦這里的水果可真多呀,營業(yè)員阿姨只有一個人,誰愿意去幫助她?
師:要怎么跟營業(yè)員阿姨買水果呢?
幼:要排隊
師:買水果的時候要跟阿姨怎么說?
師:我們要有禮貌的喊營業(yè)員阿姨,然后告訴她 “阿姨,我想買╳╳水果。”師:買完水果要給阿姨什么?還要跟阿姨說什么?
四、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指導、。
五、買水果回家,結(jié)束活動。 師:小乖乖們,你們都買了什么水果呀?
幼:梨子、香蕉、蘋果……
師:我的乖乖們逛了一圈水果店是不是都渴了呀?
幼:是。
師:好,那媽媽帶乖乖們回去吃水果,好嗎?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從構(gòu)思到定案,修改了若干次,每想到一點能豐富過程的點子或者每跟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探討、學習一次,我總要做一次修改,希望能夠查漏補缺,盡可能完善它。但活動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
活動準備不足:水果店的貨架我用的桌子代替的,但桌子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太高了,不能一目了然,不方便他們拿取,他們需要伸長脖子去找自己要買的水果,桌子不夠長,孩子們買水果的時候顯得比較擁擠。改進方法:水果店的貨架可以用小朋友的課桌或者小貨架,這樣的高度適合小班幼兒,方便他們選取,可以多放兩個貨架,將水果擺的分散一些,這樣不會擁擠。
活動過程不足:目標沒有達到,因為我缺乏經(jīng)驗,語言組織不夠豐富,孩子們一活躍自己就亂了方寸;顒舆^程中,也沒有能夠很好的引導幼兒,導致目標沒有達到。改進方法:不時的提醒幼兒要用禮貌用語,并且積極示范,將禮貌用語貫穿于整個語言活動,讓幼兒時時刻刻都處于學習禮貌用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要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給予說的好的幼兒肯定及鼓勵。要說發(fā)言,為幼兒做學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托班語言教案:小手小腳
活動目標:
1、在聽兒歌及跟做動作的過程中,理解“搓、捏、撓、敲”的意思。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大膽地表述。
3、對小手游戲感興趣。
活動準備: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
2、小手的本領(lǐng)
剛才我們用什么做游戲了? 你覺得小手能干嗎?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領(lǐng)?(吃飯、玩游戲、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總結(jié):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用勺子,會穿褲子,會穿衣服,會穿鞋子,會畫畫,會用剪刀,還會做游戲。等我們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小手會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戲
下面,我們再用小手玩?zhèn)游戲。請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拍拍手,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撓一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3. 引出游戲“找小手”:可愛的小手全都不見了!現(xiàn)在我的大手要來找你們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趕快放到腿上,好嗎?
4. 教師悄悄地走到幼兒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個幼兒的手,提醒他們盡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請他們說說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5. 游戲反復進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l、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進行簡單的復述。
2、培養(yǎng)幼兒保護牙齒、保持口腔衛(wèi)生的習慣。
3、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l、小熊拔牙掛圖一套。
2、小熊手偶或玩具一件。
3、小熊頭飾、醫(yī)生帽子、醫(yī)生的藥箱及相應工具。
活動步驟:
l、欣賞故事表演:小熊拔牙。邊放音樂,教師邊表演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使幼兒知道應如何保護牙齒。
2、提幾個簡單的問題:故事的名稱是什么?小熊最愛吃什么?它為什么要拔牙?
3、幫助幼兒理解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如,什么時間刷牙,應該怎樣刷?想吃甜食怎么辦?什么時候吃?吃完應該怎么辦?
4、與老師一起簡單復述故事情節(jié)。
5、指導幼兒進行情境表演:一名幼兒扮演小熊,一名幼兒扮演醫(yī)生,教師復述故事,幼兒進行表演。
6、引導幼兒進行遷移性講述,除了愛護牙齒,還要愛護哪些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怎樣愛護它們嫩?簡單了解如何保護身體器官。(如眼睛看書的時候要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姿勢要端正;不用硬的東西摳耳朵;比把東西塞進鼻孔里等。)
活動延伸:
l、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兒漱口、刷牙、注意口腔衛(wèi)生。
2、《小熊拔牙》故事表演。
3、有關(guān)兒童安全、健康故事的`分享。
附:故事《小熊拔牙》
熊媽媽去上班,小熊一個人在家里玩耍。臨走前,媽媽對愛吃甜食的小熊說:“媽媽不在家,你要洗洗臉,刷刷牙,不自己拿餅干,不自己吃甜瓜……”。小熊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話。小熊洗了洗臉,理了理頭發(fā),就是不想刷牙,不刷就不刷吧。小熊想起家里甜甜的餅干,可是已經(jīng)答應媽媽不吃它。找到一罐甜甜的蜂蜜,好象媽媽沒說它,果醬呢,也可以嘗一下。小熊拿出了盤子,盛一盤蜂蜜,盛一碗果醬,一口一口地吃干凈。!好甜!甜到舌頭根底兒,甜到牙齒根兒!咦?怎么變酸啦?哎呀呀!甜變酸,酸變疼。哎吆!哎吆!疼地小熊直叫喚!
兔大夫正好從這兒過,聽見了小熊的叫喊聲,連忙走進小熊的家!靶⌒軓堥_嘴,讓我看一看!”“你這個牙齒真不好,得補一補,你這個牙齒也不行,得換一換!”兔大夫拿出針管打麻藥,然后有拿出鉗子,要把小熊的牙拔掉!耙 二 三!”小熊的牙齒太大,兔大夫用力往外拔。小熊疼得眼淚往外冒。
小熊的牙齒終于拔掉了,擦上點兒藥。“你的牙齒還疼嗎!”“不疼了!”“以后要好好保護你的牙齒,要不一個一個的都爛掉!”“怎么保護它們呢?”“不能吃那么多的甜食,不偷吃餅干,不偷吃蜂蜜,每天要把牙齒刷幾遍,早一遍,晚一遍,里里外外都刷遍!”小熊不想讓自己的牙齒都拔完,所以從那以后,他記住了媽媽和兔大夫的話,不吃那么多的甜食,天天堅持刷牙。小朋友你們的牙齒疼不疼?你想好好保護自己的牙齒嗎?想想兔大夫的話吧!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兒園教材。語言》——表演游戲《小熊拔牙》,有刪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由來及設(shè)計思路:
在開展主題活動“大與小”的過程中,幼兒對于量的比較有了初步的知識經(jīng)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通過角色游戲?qū)⒋笮、多少、長短等量的比較蘊涵其中。在小班后期為使幼兒進一步復習、鞏同相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通過閱讀活動充分挖掘圖畫書在科學領(lǐng)域的教育價值,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shè)計了講述與實物操作交替進行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書中內(nèi)容,感受閱讀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物的探索性活動,理解書中蘊涵的'比較關(guān)系,感受從不同角度比較結(jié)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圖書,理解畫面和故事內(nèi)容,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實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圍巾;圖畫書人手一本;故事課件、電腦、投影儀。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比較大小、多少、長短有一定的經(jīng)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閱讀區(qū)供幼兒自由翻閱。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受。
難點:自主翻看圖書,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比較,其結(jié)果不同。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演示幻燈片,并出示實物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1)閱讀故事《阿比比一比》,著重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語言。引發(fā)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想法并進行演示。
(2)幼兒操作實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這是誰的梨和李子?他們要比一比誰多誰少?他們會怎么比?請幼兒將實物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好。
教師:小朋友是按一個梨一個李子這樣擺的,那誰多誰少?
幼兒:李子多。因為李子還有呢。
(3)出示實物帽子和圍巾,引發(fā)幼兒討論,大膽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師:圍巾和帽子怎么比?你們覺得是帽子大?還是圍巾大?
幼兒:圍巾大,帽子小,圍巾能把帽子蓋住。
教師:那帽子還能把圍巾扣住呢?到底誰大呢?
幼兒:就是圍巾大。
2、幼兒閱讀圖書,了解書中人物的比較方法和結(jié)果。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們又比了什么?
幼兒自主翻閱圖書。教師指導幼兒有序翻閱,通過看圖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說說在書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不同的比較方法,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幼兒:小貓的尾巴長,小兔子是拿線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師:小貓和小兔子用他們的身體比長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長短?我們來比比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用手,用腳,用頭(與同伴用身體部位進行比較)。
3、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并生成相關(guān)的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通過圖片講解、角色表演等方式讓幼兒了解碰到陌生人拐騙時的一些應對方式。
2、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 角色扮演的道具,墨鏡、帽子、圍巾等。糖果、飲料、玩具等小朋友喜歡的東西。
2、 音樂《我不上你的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今天周老師和小朋友們來玩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小朋友想不想玩?
基本部分:
老師扮演陌生阿姨,請一位小朋友一起表演。阿姨假扮小朋友媽媽的同事來接小朋友,看看幼兒怎樣應對。表演完畢后讓其他小朋友說一說幼兒的應對方式好不好?并討論如果你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怎么辦?
老師扮演陌生人,和一位小朋友進行表演?纯串斝∨笥延龅侥吧擞煤贸缘暮猛娴臇|西誘騙時會怎樣應對。表演完后讓其他小朋友評價幼兒的.處理方式并說出自己碰到這種事情時會怎樣應對。
出示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如果碰到圖中的情況自己該怎么辦?怎樣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教師總結(jié):在生活中小朋友可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平時一定要聽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話,不自己亂跑到大人看不到的地方玩;碰到到陌生人和你套近乎說話時不要理他,要快跑開,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要接受,如果陌生人把小朋友抱起來時要大聲呼救;在公共場所和大人走散時要找工作人員幫忙,或找警察幫忙,不能向陌生人求助;要知道自己是哪里人,是哪個省、市、鎮(zhèn)、村等,要記住家里人的電話號碼,知道報警電話是110;不能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家里人的財富和地位。
結(jié)束部分:
放歌曲,《我不上你的當》,活動結(jié)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目標:
1.能說出自己喜愛的物品的名稱,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寶貝。
2.能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并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愛的物品。
準備:
1.請家長與孩子協(xié)商,幫助孩子選一件最喜愛的物品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生活照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和他的小寶貝合影。
2.把幼兒帶來的照片一一貼在紙上,制作成《我們的寶貝》一書。
3.教師帶2—3件自己喜愛的物品,準備一段溫馨的音樂。請每個幼兒把自己的寶貝放在教師擺放好的椅子上,做好帶寶寶一起活動的準備。
過程:
1.說說自己的寶貝。
——請幼兒抱著自己的寶貝坐在位子上輪流說說:最愛的寶貝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它?
——教師與幼兒逐一翻看《我們的寶貝》,凡是翻到某一幼兒的'寶貝時,該幼兒便站起來響亮地說:“這是我的寶貝!
2.猜猜老師的寶貝。
——你們都有自己的寶貝,老師也有,你們想知道嗎?
——教師出示2—3件喜愛的物品與幼兒分享,最后告訴幼兒:“老師最喜歡的寶貝就是你們!
——在溫馨的音樂聲中,教師逐一擁抱幼兒并說:“你是我的寶貝!
3.照顧好自己的寶貝。
——今天你要帶著寶貝在幼兒園里過一天,要好好照顧它呀!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是如何照顧寶貝的,及時肯定幼兒初步的自理行為。
建議:
1.不少幼兒在家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或物品,這些寶貝寄托著孩子的依戀之情,讓幼兒帶寶貝上幼兒園對穩(wěn)定情緒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還可利用這一時機了解幼兒的依戀物,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在活動當天,教師應與幼兒個別交談有關(guān)寶貝的事情,并表現(xiàn)出對寶貝的認同感和喜愛之情。
3.可將《我們的寶貝》一書放在區(qū)角,供幼兒自由翻閱、交流。
活動反思:
細節(jié)描述:不少幼兒在家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這些寶貝寄托著幼兒的依戀之情,所以在開學初,就允許幼兒帶一兩件喜歡的玩具來園,有帶小汽車的、有帶洋娃娃的、有帶小熊的……這在穩(wěn)定幼兒情緒方面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是《我?guī)氊惿嫌變簣@》,所以結(jié)合小班孩子的特點,我請幼兒拿上自己的寶貝玩具,并用幼兒喜愛的方式切入話題:“你們都有些什么寶貝啊?”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寶貝們輪流說說自己的寶貝。以幼兒喜歡的話題入手,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猜猜老師的寶貝,教師展示自己的寶貝,告訴幼兒老師最喜歡的寶貝是你們。拉近寶貝和老師之間的距離。
第三環(huán)節(jié),照顧好自己的寶貝,和小伙伴交換寶貝。
評價分析:小班的孩子喜歡玩具,他們都有自己的最愛,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特點,以小朋友們喜愛的話題入手,更便于開展教學,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fā)。
可以說這堂課拉近了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但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孩子們確實是太小了,又是剛剛開始正常的教學活動,自然是有許多不安分的表現(xiàn):請個別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寶貝時,一些幼兒就在下面忍不住玩自己的玩具,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這些現(xiàn)象我覺得也是正常的,關(guān)鍵是作為教師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加以正確引導,這才是最最要緊的。
所思所悟:
在讓幼兒分享寶貝,交換玩具玩的時候,大多數(shù)幼兒表現(xiàn)很大方,愿意與同伴交換,值得表揚!
還有一點,我覺得作為教師,特別是帶小班的孩子,教師要善于捕捉孩子們的性格、習慣、愛好、特點等等,把握他們才能有效地發(fā)展他們,這是我體會最最深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5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9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9